蟄(蟄)是什么意思
入蟄-汉语大词典
入蟄
【1】动物进入冬眠,在一定的时期内潜伏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谓之“入蛰”。《老残游记》第六回:“現在各樣蟲蟻自然是都入蟄﹐見不着的了。”
伏蟄-汉语大词典
伏蟄
【1】隐伏,潜藏。{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让我们在那人性的幽暗角落里伏蛰了数千年的兽性跳出来反噬他一口。”
凍蟄-汉语大词典
凍蟄
【1】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清}{杨思圣}《飘风行》:“馬毛蝟磔雁聲苦﹐魚龍凍蟄狐狸嘷。”
出蟄-汉语大词典
出蟄
【1】动物结束冬眠,出来活动。
土蟄-汉语大词典
土蟄
【1】地下冬眠的动物。《国语·鲁语上》:“古者大寒降﹐土蟄發﹐水虞于是乎講罛罶﹐取名魚。”{韦昭}注:“土蟄發﹐謂孟春建寅之月﹐蟄始震也。”
啓蟄-汉语大词典
啓蟄
【1】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啓蟄”,今称“驚蟄”。{唐}{柳宗元}《非国语·不藉》:“啓蟄也得其耕﹐時雨也得其種。”《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啓蟄而郊。”{孔颖达}疏:“《夏小正》曰:‘正月啓蟄。’其《傳》曰:‘言始發蟄也。’”{杨伯峻}注:“啓蟄猶今言驚蟄﹐{宋}{王應麟}所謂‘改啓爲驚﹐蓋避{景帝}諱。’至{漢}行太初曆﹐改驚蟄在雨水後﹐爲{夏}正二月節氣﹐古之驚蟄在雨水前﹐爲{夏}正正月之節氣。”【2】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骆鹏}《寄怀师农》诗:“風高尚有南飛雁﹐龍伏曾無啓蟄雷。”
冬蟄-汉语大词典
冬蟄
【1】冬眠。{艾青}《太阳》诗:“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幽蟄-汉语大词典
幽蟄
【1】冬眠土中的虫类。喻草野或隐退之士。{唐}{陆龟蒙}《杂讽》诗之二:“吾欲斧其吭﹐無雷動幽蟄。”{唐}{李翱}《祭杨仆射文》:“仰公之光﹐遂假薦言﹐幽蟄用彰﹐德惠之厚﹐殁身敢忘!”
棲蟄-汉语大词典
棲蟄
【1】栖居。{宋}{赞宁}《宋高僧传·习禅·义存》:“怪石古松﹐棲蟄龜鶴﹐靈湫邃壑﹐隱見龍雷。”
永蟄-汉语大词典
永蟄
【1】犹长眠。指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陳思王}《武帝誄》﹐遂深永蟄之思;{潘岳}《悼亡賦》﹐乃愴手澤之遺。”{三国} {魏}{曹植}《武帝诔》:“幽闥一扃﹐尊靈永蟄。”
江蟄-汉语大词典
江蟄
【1】指江边冬眠的动物。{唐}{张说}《春雨早雷》诗:“河魚未上凍﹐江蟄已聞雷。”
淪蟄-汉语大词典
淪蟄
【1】犹埋没。{宋}{苏轼}《洗玉池铭》:“哀此命世﹐久就淪蟄。”{宋}{何薳}《春渚纪闻·铜雀台瓦》:“人愚瓦何罪﹐淪蟄翳梧檟。”
潛蟄-汉语大词典
潛蟄
【1】潜伏。{唐}{范荣}《三无私赋》:“天光發於幽滯﹐仁聲振於潛蟄。”
百蟄-汉语大词典
百蟄
【1】各种冬眠的虫。{宋}{王安石}《寄赠胡先生》诗:“高冠大帶滿門下﹐奮如百蟄乘雲雷。”{宋}{苏轼}《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行看積雪厚埋牛﹐誰與春工掀百蟄?”
發蟄-汉语大词典
發蟄
【1】冬眠的动物到了春天开始活动。《史记·历书》:“昔自在古﹐曆建正作於孟春。於時冰泮發蟄﹐百草奮興﹐秭鳺先滜。”
蟄-汉语大词典
蟄
“[蛰]”的繁体字。《廣韻》直立切,入緝,澄。【1】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易·繫辞下》:“龍蛇之蟄,以存身也。”{虞翻}注:“蟄,潛藏也。”{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蟲土閉而蟄,魚淵潛而處。”{宋}{梅尧臣}《蜜》诗:“天寒百蟲蟄,割房霜在匕。”{清}{黄鷟来}《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矯舉鴻已冥,凝寒龍漸蟄。”【2】冬季藏伏起来的动物。《史记·历书》:“昔自在古,曆建正作於孟春。於時冰泮發蟄,百草奮興,秭鳺先滜。”{汉}{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發生,啓諸蟄於潛户。”{宋}{王禹偁}《春居杂兴》诗:“一夜春雷百蟄空,山家離落起蛇蟲。”{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九》:“聞風而興,嚮化而奮,如蟄啓于春霆。”【3】比喻人隐藏不出。{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武帝}誄云:尊靈永蟄。{明帝}頌云:聖體浮輕。”{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三:“天气热起来了,不能一天到晚蛰在那小屋里。”【4】崩塌。参见“[蟄陷]”﹑“[蟄裂]”。【5】见“蟄蟄”。
蟄燕-汉语大词典
蟄燕
【1】冬季伏匿在岩穴中的燕子。{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蛰燕》:“值天氣暄甚﹐偶岸圮﹐蟄燕滿江而飛。又寓{崑山}時歸家拆舊土橋﹐易以甎石﹐其中皆蟄燕﹐以此闢海上{烏衣國}之説。”《晋书·郗鉴传》:“又{徐龕}﹑{石勒}左右交侵﹐日尋干戈﹐外無救援﹐百姓饑饉﹐或掘野鼠蟄燕而食之﹐終無叛者。”
蟄惡-汉语大词典
蟄惡
【1】隐蔽的罪恶。《金史·贾益谦传》:“知{衞王}莫如我。然我聞{海陵}被弑而{世宗}立﹐{大定}三十年﹐禁近能暴{海陵}蟄惡者﹐輒得美仕﹐故當時史官修實録多所附會。”
蟄陷-汉语大词典
蟄陷
【1】塌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報稱沿{河}碎石坦坡一段被水冲刷﹐土岸蟄陷﹐禀請興修。”
蟄虺-汉语大词典
蟄虺
【1】潜伏的毒蛇。{唐}{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三十韵》:“晩籜晴雲展﹐陰芽蟄虺蟠。”
蟄裂-汉语大词典
蟄裂
【1】塌陷开裂。{清}{林则徐}《估修泇捕上三厅闸座工程折》:“{金門}﹑{由身}﹑{雁翅}各牆石﹐均皆蟄裂脱落﹐滲漏串水﹐不一而足。”
蟄蟲-汉语大词典
蟄蟲
【1】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豸。{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同冰魚之不絶﹐似蟄蟲之猶蘇。”《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冬風解凍﹐蟄蟲始振。”{闻一多}《可怕的冷静》:“像冬眠的蛰虫一般﹐只在半死状态中静候着第二个春天的来临。”《吕氏春秋·音律》:“南吕之月﹐蟄蟲入穴。”
蟄螢-汉语大词典
蟄螢
【1】谓因遇冷而光不甚明亮的萤火虫。{唐}{李贺}《南山田中行》:“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王琦}汇解:“蟄螢﹐螢遇冷氣﹐光不甚明。”
蟄獸-汉语大词典
蟄獸
【1】藏在洞中过冬的兽类。《周礼·秋官·穴氏》:“掌攻蟄獸﹐各以其物火之。”{郑玄}注:“蟄獸﹐熊羆之屬﹐冬藏者也。”
蟄處-汉语大词典
蟄處
【1】隐居。{章炳麟}《瑞安孙先生伤辞》:“{炳麟}喪其師資﹐且聞{平子}亦蟄處不與世耦﹐生死未可知。”
蟄劍-汉语大词典
蟄劍
【1】埋藏在地下的宝剑。典出《晋书·张华传》:“初﹐{吴}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及{吴}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焕}妙達緯象﹐乃要{焕}宿﹐因登樓仰觀﹐{焕}曰:‘僕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氣。’{華}曰:‘是何祥也?’{焕}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天耳。’{華}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豐城}。’即補{焕}爲{豐城}令。{焕}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見焉。”{唐}{黄滔}《卢员外》:“且傑如{韓信}﹐未歸{漢祖}以誰知;美若{西施}﹐不入{吴}宫而孰驗。所以蟄劍而凌虚吐耀﹐焦桐而駭耳飛聲。”
蟄藏-汉语大词典
蟄藏
【1】伏匿;潜藏。《淮南子·墬形训》:“夫熊羆蟄藏﹐飛鳥時移。”{宋}{龚鼎臣}《东原录》:“物有善蟄藏者﹐是保其身也。人若能蟄藏志意﹐待時而動﹐是保其神也。保身則氣全﹐保神則形全﹐形與神不相離也。”{唐}{司空曙}《闻春雷》诗:“自憐遷逐者﹐猶滯蟄藏餘。”
蟄鱗-汉语大词典
蟄鱗
【1】藏伏的蛟龙。喻潜藏的志士。《轰天雷》第九回:“潛蛟本有拏雲志﹐誰使春雷起蟄鱗。”
蟄伏-汉语大词典
蟄伏
【1】潜伏;隐蔽。{艾青}《吹号者》诗:“我们蛰伏在战壕里﹐沉默而严肃地期待着一个命令。”{老舍}《蜕》第八:“在伺侯病人的时候﹐她感到不能忍受的麻烦﹐可也体验到蛰伏在心间而没经施用过的人情与热烈。”【2】伏处;幽居。{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兄蛰伏古城﹐情状自能推度。”{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蟄伏於盛夏﹐藏華於當春。”{清}{方文}《云间五子诗·徐闇公孚远》:“{闇公}青雲器﹐蟄伏{東海}濱。”【3】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淮南子·天文训》:“百蟲蟄伏﹐介鱗者蟄伏之類也﹐故屬於陰。”{叶圣陶}《隔膜·苦菜》:“蚯蚓很安适地蛰伏着﹐这回经了翻动﹐他们只向泥土深处乱钻。”
蟄地-汉语大词典
蟄地
【1】谓潜藏在地下。{明}{吴承恩}《瑞龙歌》:“神奇自古驚流傳﹐蟄地飛天總成瑞。”
蟄户-汉语大词典
蟄户
【1】蛰虫伏处的洞穴。{宋}{曾巩}《多雨》诗:“嗟江之濱地多雨﹐冬雷不收開蟄户。”《後汉书·马融传》:“刊重冰﹐撥蟄户。”{北周}{庾信}《周祀圜丘歌·登歌》:“乘長日﹐坏蟄户。”
蟄雷-汉语大词典
蟄雷
【1】惊醒蛰虫之雷。谓初发的春雷。{唐}{殷尧藩}《喜雨》诗:“一元和氣歸中正﹐百怪蒼淵起蟄雷。”{明}{张景}《飞丸记·故旧存身》:“相逢望出寒微外﹐暫隱陰崖聽蟄雷。”{清}{魏源}《<圣武记>叙》:“佚民玩則畫箠不能令一羊﹐敖民狂則蟄雷不能破一牆。”
蟄蟄-汉语大词典
蟄蟄
【1】众多貌。{唐}{李贺}《感讽》诗之五:“侵衣野竹香﹐蟄蟄垂葉厚。”{清}{张岱}《陶庵梦忆·扬州清明》:“浪子相撲﹐童稚紙鳶﹐老僧因果﹐瞽者説書﹐立者林林﹐蹲者蟄蟄。”《诗·周南·螽斯》:“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朱熹}集传:“蟄蟄﹐亦多意。”
蟄龍-汉语大词典
蟄龍
【1】蛰伏的龙。比喻隐匿的志士。{唐}{曹松}《题甘露寺》诗:“旦暮然燈外﹐濤頭振蟄龍。”{金}{元好问}《刘曲龙潭》诗:“蟄龍何年卧﹐萬國待霖雨。”{明}{梁辰鱼}《浣纱记·定计》:“蟄龍困久夜長吟﹐欲作甘霖﹐定作甘霖。”
蟄氣-汉语大词典
蟄氣
【1】谓冬季闭塞之气。{唐}{元稹}《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由是天以雷霆蘇蟄氣﹐兵以鼓鼙作戰力。”
蟄居-汉语大词典
蟄居
【1】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郁达夫}《沉沦》三:“他回家之后﹐便镇日镇夜的蛰居在他那小小的书斋里。”{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张绍曾》:“十六年﹐奠都{南京}﹐{紹曾}乃蟄居{津門}﹐悉心内典﹐著《覺道日記》四卷﹐不復與聞政事。”{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近來天氣大不佳﹐難于行路﹐恐須蟄居若干時﹐故不能相見。”
蟠蟄-汉语大词典
蟠蟄
【1】蛰居;隐居。{唐}{姚合}《赠终南山傅山人》诗:“蟠蟄身仍病﹐鵬摶力未通。”{张际亮}《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蟠蟄泥塗愧頭角﹐飛騰滄海凌風潮。”【2】藏伏。{宋}{司马光}《瘿盆》诗:“海鼃鬭怒腹幹張﹐老鮫蟠蟄鱗鬐秃。”
起蟄-汉语大词典
起蟄
【1】惊起蛰伏的虫﹑兽。比喻使隐逸的贤才出为世用。{宋}{苏轼}《海市》诗:“歲寒水冷天地閉﹐爲我起蟄鞭魚龍。”{清}{屠倬}《冬暖行》:“閉藏不密陽氣泄﹐奮雷起蟄陰慘舒。”{清}{吴嘉纪}《题舒栖赠徐蓂阶》诗:“谷風稍起蟄﹐薆薆入閑門。”
解蟄-汉语大词典
解蟄
【1】谓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大戴礼记·夏小正》:“〔正月〕魚陟負冰。陟﹐升也。負冰云者﹐言解蟄也。”{王聘珍}解诂:“解讀若解卦﹐猶開也。魚﹐水蟲也﹐盛寒之時﹐蟄於水下﹐逐其温煖﹐正月陽氣既上﹐出游於水上﹐近於冰。”
諸蟄-汉语大词典
諸蟄
【1】各种冬眠于土中的虫。《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諸蟄則死﹐民必疾疫。”{汉}{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發生﹐啓諸蟄於潛户。”
雷蟄-汉语大词典
雷蟄
【1】指蛰伏﹐蛰居。雷于冬时蛰伏不出﹐故称。{唐}{元稹}《虫豸诗·蛒蜂三》:“雷蟄吞噬止﹐枯焚巢穴除。”
閉蟄-汉语大词典
閉蟄
【1】虫类藏伏冬眠。《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啓蟄而郊﹐龍見而雩﹐始殺而嘗﹐閉蟄而烝。”{杨伯峻}注:“閉蟄謂昆蟲蟄伏﹐於時當建亥之月﹐夏正之孟冬十月。”《东周列国志》第二一回:“隆冬閉蟄﹐毒蛇不出。”
驚蟄-汉语大词典
驚蟄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3月5,6或7日。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宋}{苏辙}《游景仁东园》诗:“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唐}{韦应物}《田家》诗:“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解放日报》1980.3.7:“农谚说:‘惊蛰麦直’﹐‘惊蛰﹐蛇虫百脚开食’﹐节气到了惊蛰﹐大地回暖﹐三麦拔节﹐毛桃爆芽﹐杂草返青﹐百虫苏醒开食﹐开始有雷声和蛙鸣。”【2】指经过冬眠被春雷惊醒的虫豸。《文选·左思<魏都赋>》:“抑若春霆發響﹐而驚蟄飛競;潛龍浮景﹐而幽泉高鏡。”{李善}注引《吕氏春秋》:“聞春始雷﹐則蟄蟲動矣。”
鮒蟄之穴-汉语大词典
鮒蟄之穴
【1】《易·井》:“井谷射鮒。”{孔颖达}疏:“{子夏}傳曰:井下蝦呼爲鮒魚也。”井底为井蛙蛰伏的窟穴,故用以代称井。{唐}{黄滔}《景阳井赋》:“蓋悲鮒蟄之穴﹐不是龍潛之地。”
龍蟄-汉语大词典
龍蟄
【1】谓阳气潜藏。{晋}{张协}《杂诗》之二:“龍蟄暄氣凝﹐天高萬物肅。”
龍蟄蠖屈-汉语大词典
龍蟄蠖屈
【1】喻隐居不仕。语本《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明}{张居正}《答司空陆五台书》:“今歲傳臚小兒﹐即少時妄對隱士絶無才者也。公當盛{漢}之隆﹐而龍蟄蠖屈﹐不一建立于時﹐得無爲兒曹所誚乎?一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