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蟋蟀

蟋蟀(蟋蟀)是什么意思

  • 蟋蟀-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蟋蟀xī shuài

    【释义】:

    昆虫名,黑褐色,触角长,后腿粗。雄性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善跳跃。《诗·豳风·七月》:“蟋蟀入我床下。”

  • 斗蟋蟀-现代汉语大词典

    斗蟋蟀dòu xī shuài

    【释义】:

    使蟋蟀相斗的一种博戏。相传始于唐代。

  • 蟋蟀-现代汉语大词典

    蟋蟀xī shuài

    【释义】:

    也叫促织。俗称蛐蛐儿。昆虫。体长约20毫米。黑褐色。触角丝状,比身体长。善于跳跃。雄虫好斗,善鸣,有尾须两根,俗称二尾子;雌虫产卵管较长,夹在一对尾须中间,俗称三尾子。啃食植物茎叶和根部,是农业害虫。干燥虫体入药,能治水肿、小便不通等症。

  • 蟋蟀草-现代汉语大词典

    蟋蟀草xī shuài cǎo

    【释义】: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略似狗尾草,唯穗分为数枝。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可用来逗蟋蟀,故名。

  • 蟋蟀-汉语大词典

    蟋蟀

    亦作“[螅蟀]”【1】《诗·唐风》篇名。小序谓刺{晋僖公}“儉不中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印段}賦《蟋蟀》。{趙孟}曰:‘善哉﹐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唐}{韩愈}《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地失嘉禾處﹐《風》存《蟋蟀》辭。”《文选·张衡<西京赋>》:“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薛综}注:“《蟋蟀》﹐《唐》詩刺儉也﹐言獨爲節愛﹐不念《唐》詩所刺邪!”【2】象声词。{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同伴中但聞樓板蟋蟀聲﹐如相擁而行者。”【3】昆虫名。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雄的善鸣﹐好斗。也叫促织。{叶圣陶}《隔膜·母》:“风也不起﹐蟋蟀也不叫﹐花间小虫跳跃的微声也没有。”《逸周书·时训》:“螅蟀居辟。”{朱右曾}校释:“螅蟀生土中﹐有翼而未能飛﹐但居壁上。辟﹑壁同。”《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牀下。”{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蟋蟀》:“〔蟋蟀〕一名秋吟蛬﹐秋初生﹐得寒則鳴噪。{濟南}人謂之嬾婦。一名青﹐今之促織也。”

  • 蟋蟀草-汉语大词典

    蟋蟀草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略似狗尾草﹐唯穗分为数枝。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可用来逗蟋蟀﹐故名。

  • 蟋蟀相公-汉语大词典

    蟋蟀相公

    【1】{明}{马士英}的绰号。{清}{王应奎}《柳南续笔·蟋蟀相公》:“{馬士英}在{弘光}朝﹐爲人極似{賈秋壑}({賈似道})﹐其聲色貨利無一不同﹐羽書倉皇﹐猶以鬭蟋蟀爲戲﹐一時目爲‘蟋蟀相公’。”

  • 鬥蟋蟀-汉语大词典

    鬥蟋蟀

    亦作“[鬭蟋蟀]”【1】使蟋蟀相斗的一种博戏。相传始于{唐}代。《宋史·奸臣传四·贾似道》:“〔{賈似道}〕嘗與羣妾踞地鬥蟋蟀。”{清}{吾庐孺}《京华慷慨竹枝词·政府大臣》:“{半閒堂}上鬥蟋蟀﹐忍令君王淚染紅。”{徐珂}《清稗类钞·赌博·斗蟋蟀》:“鬭蟋蟀之戲﹐七月有之。始於{唐}{天寶}時﹐{長安}富人鏤象牙爲籠而蓄之﹐以萬金之資﹐付之一喙……其養﹐以器盛之﹐必大小相配﹐兩家審視數回﹐然後登場决賭﹐左右袒者各從其耦。其賭在高架之上﹐僅爲首者二人得見勝負﹐其爲耦者仰望而已﹐未得一寓目。而輸至於千百﹐不稍悔﹐至可笑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