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蠱

蠱(蠱)是什么意思

  • 不蠱-汉语大词典

    不蠱

    【1】古谓不受邪气侵害。《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郭璞}注:“噉其肉令人不逢妖邪之氣。或曰;蠱﹐蠱毒。”

  • 厭蠱-汉语大词典

    厭蠱

    【1】谓以巫术致灾祸于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夫人窺見其容﹐疑人世無此妖麗﹐非鬼必狐﹐懼爲厭蠱﹐勸公絶之。”《隋书·赵绰传》:“刑部侍郎{辛亶}﹐嘗衣绯褌﹐俗云利於官﹐上以爲厭蠱﹐將斬之。”《北史·恩倖传·穆提婆》:“又恐{胡后}不可以正義離間﹐乃外求左道行厭蠱之術﹐旬朔之間﹐{胡氏}遂即精神恍惚﹐言笑無恒﹐{後主}遂漸相畏惡。”《新唐书·肃宗七女传·郜国公主》:“{貞元}四年﹐又以厭蠱廢。”

  • 幹蠱-汉语大词典

    幹蠱

    【1】泛指主事;办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婦主中饋﹐唯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幹蠱。”{明}{章懋}《方母贞节传》:“晝夜劬劬﹐惟以養姑教子幹蠱克家爲務。”{唐}{包何}《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诗:“他時幹蠱聲名著﹐今日懸弧宴樂酣。”【2】{唐}代{陆贽}向朝廷建议设立的制科之名。《新唐书·陆贽传》:“{贄}説使者﹐請以五術省風俗﹐八計聽吏治﹐三科登儁乂﹐四賦經財實……三科曰:茂異﹐賢良﹐幹蠱。”【3】干练有才能。{唐}{白居易}《唐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志铭》:“行己以清廉聞﹐莅事以幹蠱聞。”{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解纷》:“{熊曜}爲{臨清}尉﹐以幹蠱聞。”【4】见“幹父之蠱”。

  • 幹父之蠱-汉语大词典

    幹父之蠱

    【1】谓儿子能继承父志,完成父亲未竟之业。{唐}{独孤及}《唐故虢州宏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有子若干人﹐訓以義方﹐咸能被服文藝﹐幹父之蠱。”《易·蛊》:“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王弼}注:“以柔巽之質﹐幹父之事﹐能承先軌﹐堪其任者也。”{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則夫絶棄人倫如{寳玉}其人者﹐自普通之德道言之﹐固無所辭其不忠不孝之罪;若開天眼而觀之﹐則彼固可謂幹父之蠱者也。”{宋}{洪迈}《夷坚庚志·武女异疾》:“{鄂州}富商{武邦寧}啟大肆﹐貨縑帛……其次子{康民}﹐讀書爲士人。使長子幹蠱。”{鲁迅}《故事新编·理水》:“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員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亦省作“[幹蠱]”。

  • 巫蠱之禍-汉语大词典

    巫蠱之禍

    【1】{汉武帝}时因巫蛊而引起的一场统治者内部的斗争。{汉}时迷信,以为用巫术诅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可以害人,称为“巫蛊”。{武帝}晩年多病,疑乃左右人巫蛊所致。{征和}二年,{江充}因与太子有隙,借机诬告太子宫中埋有木人,太子惧,杀{充}及{胡}巫,{武帝}发兵追捕,太子兵拒五日,战败自杀。掘蛊之事上牵丞相,下连庶民,前后被杀者数万人,史称“巫蛊之祸”。事见《汉书.武帝纪》﹑《江充传》﹑《公孙贺传》。

  • 巫蠱-汉语大词典

    巫蠱

    【1】指巫蛊之祸。{晋}{潘岳}《西征赋》:“弔{戾園}於{湖邑}﹐諒遭世之巫蠱。”《汉书·武帝纪》:“{諸邑公主}﹑{陽石公主}皆坐巫蠱死。”【2】古代称巫师使用邪术加害于人为巫蛊。《六韬·上贤》:“七曰:僞方異伎﹐巫蠱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巡撫謂其事近巫蠱﹐不許。”《北史·古弼传》:“{文成}即位﹐〔{弼}〕與{張黎}並坐議不合旨﹐俱免。有怨謗之言﹐其家人告巫蠱﹐俱伏法。”

  • 埋蠱-汉语大词典

    埋蠱

    【1】指埋藏以巫术诅咒害人用的木偶等物。{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贝编》:“{天后}任酷吏羅織……時酷吏多令盜夜埋蠱遺讖於人家﹐經月﹐告密籍之。”

  • 古蠱-汉语大词典

    古蠱

    【1】见“古冶子”。

  • 吹蠱-汉语大词典

    吹蠱

    【1】即飞蛊。毒虫名。《文选·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蠱痛行暉。”{李善}注:“《毛詩義疏》曰:‘……吹蠱﹐即飛蠱也。’{顧野王}《輿地志》曰:‘{江}南數郡有畜蠱者﹐主人行之以殺人﹐行食飲中﹐人不覺也。其家絶滅者﹐則飛遊妄走﹐中之則斃。’”

  • 庶蠱-汉语大词典

    庶蠱

    【1】驱除毒虫。《周礼·秋官·翦氏》:“凡庶蠱之事。”{郑玄}注:“庶﹐除毒蠱者﹐蠱﹐蠹之類。”

  • 妖蠱-汉语大词典

    妖蠱

    【1】艳丽。{唐}{温庭筠}《锦鞵赋》:“若乃金蓮{東昏}之{潘妃}﹐寶屧{臨川}之{江姬}。匍匐非{壽陵}之步﹐妖蠱實{苧蘿}之{施}。”《文选·傅毅<舞赋>》:“貌嫽妙以妖蠱兮﹐紅顔曄其揚華。”{李善}注:“妖蠱﹐淑豔也。”《文选·张衡<西京赋>》:“妖蠱豔夫{夏姬}﹐美聲暢於{虞氏}。”{刘良}注:“妖蠱﹐豔美也。”【2】谓以邪术蛊惑害人。《晋书·郭璞传》:“陛下若以{谷}信爲神靈所憑者﹐則應敬而遠之……若以{谷}爲妖蠱詐妄者﹐則當投畀裔土﹐不宜令褻近紫闈。”{晋}{郭璞}《山海经图赞·蓇容草溪边兽栎鸟》:“谿邊類狗﹐皮厭妖蠱。”

  • 狂蠱-汉语大词典

    狂蠱

    【1】犹狂惑。{汉}{扬雄}《太玄·止》:“關其門户﹐用止狂蠱。”{司马光}集注:“蠱﹐惑也。”【2】蛊疾。患此疾者神志惑乱﹐故称。{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寄琼州杨舍人》:“人多藥户生狂蠱﹐吏有珠官出俸錢。”【3】指蛊惑众人的恶毒言论。{鲁迅}《集外集补遗·破恶声论》:“狂蠱中于人心﹐妄行者日昌熾﹐進毒操刀﹐若惟恐宗邦之不蚤崩裂。”

  • 狐蠱-汉语大词典

    狐蠱

    【1】喻国君。蛊,卦名。卜得蛊,获其雄狐,故称“狐蠱”。《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伯}〕詰之﹐對曰:‘乃大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其卦遇《蠱》﹐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夫狐蠱﹐必其君也。’”{杜预}注:“於《周易》:‘利涉大川﹐往有事也。’亦{秦}勝{晉}之卦也。今此所言﹐蓋卜筮書雜辭﹐以狐蠱爲君。其義欲以喻{晉惠公}﹐其象未聞。”{杨伯峻}注:“所筮得蠱卦﹐狐蠱即雄狐之變辭。”

  • 水蠱病-汉语大词典

    水蠱病

    【1】由寄生虫(如血吸虫等)引起的臌胀病。又称蛊胀,也简称蛊。《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王婆}是害水蠱病死的鬼。”

  • 沈蠱-汉语大词典

    沈蠱

    【1】沉溺迷惑。《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林甫}善養君欲﹐自是帝深居燕適﹐沈蠱袵席﹐主德衰矣。”

  • 淫蠱-汉语大词典

    淫蠱

    【1】惑乱。《晏子春秋·外篇上一》:“寡人不敏無良﹐左右淫蠱寡人﹐以至于此﹐請殺之。”

  • 振蠱-汉语大词典

    振蠱

    【1】谓清除积弊。{明}{张居正}《京师重建贡院记》:“嘗謂創始之事﹐似難而實易;振蠱之道﹐似易而實難。”

  • 掘蠱-汉语大词典

    掘蠱

    【1】{汉武帝}患病,{江充}说是巫蛊为祟,并预埋桐木人于太子宫地下,然后掘起,以诬陷{戾太子}。见《汉书·江充传》。后以“掘蠱”为诬陷帝位继承人的典故。{唐}{刘肃}《大唐新语·褒赐》:“{天后}致投杼之疑﹐{中宗}憂掘蠱之變。”《旧唐书·则天皇后纪》:“{隋}尚書令{楊素}﹐昔在本朝﹐早荷殊遇……摇動冢嫡﹐寧唯掘蠱之禍;誘扇後主﹐卒成請蹯之釁。”

  • 氣蠱-汉语大词典

    氣蠱

    【1】气愤。{明}{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也不索氣蠱﹐也不索氣蠱﹐既受託了蘋蘩﹐有甚推辭﹐索性做個孝婦賢妻﹐也落得名標青史。”{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好教俺悶騰騰心頭氣蠱﹐忿嗔手拍胸脯。”【2】亦作“[氣臌]”。腹部肿胀的病症。俗称气臌胀。《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那僧氣蠱已成﹐畢竟不痊﹐死了。”{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六章:“奶奶是个庄稼院胆小老婆儿﹐害了气臌病不在世了。”{明}{高明}《琵琶记·代尝汤药》:“你萬千愁苦﹐堆積在悶懷﹐成氣蠱﹐可知道喫了吞還吐。”

  • 無過蠱-汉语大词典

    無過蠱

    【1】见“無過蟲”。

  • 惑蠱-汉语大词典

    惑蠱

    【1】迷惑。《後汉书·崔駰传》:“中常侍{江京}﹑{陳達}等﹐得以嬖寵惑蠱先帝﹐遂使廢黜正統﹐扶立疎孽。”《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太尹惑蠱其君而專其利。”《国语·晋语二》:“將以{驪姬}之惑蠱君而誣國人﹐讒羣公子而奪之利﹐使君迷亂﹐信而亡之。”{宋}{洪迈}《夷坚丁志·陈巫女》:“既嫁﹐神日日來惑蠱之。”

  • 毒蠱-汉语大词典

    毒蠱

    【1】害人的毒虫。《周礼·秋官·庶氏》:“〔庶氏〕掌除毒蠱。”{郑玄}注:“毒蠱﹐蟲物而病害人者。”【2】比喻害人的人。{清}{邹树荣}《纪事》诗:“貧家性命憂﹐兵賊皆毒蠱。”

  • 禦蠱-汉语大词典

    禦蠱

    【1】谓抵御热毒恶气。《史记·秦本纪》:“〔{德公}〕二年﹐初伏﹐以狗禦蠱。”{张守节}正义:“蠱者﹐熱毒惡氣爲傷害人﹐故磔狗以禦之。”

  • 病蠱-汉语大词典

    病蠱

    【1】患蛊疾。{宋}{洪迈}《夷坚丁志·刘士彦》:“{劉}始病蠱﹐不能食;即日﹐食如初而益多。”【2】害人的毒蛊。犹言害人虫。{明}{无名氏}《鸣凤记·幼海议本》:“況生賊子﹐壞朝綱成病蠱。”

  • 瘇蠱-汉语大词典

    瘇蠱

    【1】肿胀蛊毒。比喻祸患。{明}{唐顺之}《镇江丹徒县洲田碑记》:“故洲之争未已﹐而新洲之争又起﹐於是{丹徒}之視蘆洲﹐如懸疣枝指之着體﹐非特其懸與枝而已﹐且痛連於骨體而怵於心﹐畜爲瘇蠱﹐不治日深。”

  • 瘵蠱-汉语大词典

    瘵蠱

    【1】久病;久治不愈的病。蠱﹐通“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蓮}解囊出藥﹐曰:‘妾早知有今﹐别後採藥三山﹐凡三閲月﹐物料始備﹐瘵蠱至死﹐投之無不蘇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人妖》:“自言能於宵分按摩﹐愈女子瘵蠱。”

  • 蛇蠱-汉语大词典

    蛇蠱

    【1】传说聚百虫合置器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仅存蛇者称蛇蛊﹐极毒﹐可杀人。《隋书·地理志下》:“然此數郡﹐往往畜蠱﹐而{宜春}偏甚。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種蟲﹐大者至蛇﹐小者至蝨﹐合置器中﹐令自相啖﹐餘一種存者留之﹐蛇則曰蛇蠱﹐蝨則曰蝨蠱﹐行以殺人。”

  • 蝨蠱-汉语大词典

    蝨蠱

    【1】旧传一种邪术。指以虱培育而成的蛊毒。《隋书·地理志下》:“然此數郡﹐往往畜蠱﹐而{宜春}偏甚。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種蟲﹐大者至蛇﹐小者至蝨﹐合置器中﹐令自相啖﹐餘一種存者留之。蛇則曰蛇蠱﹐蝨則曰蝨蠱﹐行以殺人。”

  • 蠱-汉语大词典

    “[蛊]”的繁体字。《廣韻》公户切,上姥,見。【1】人腹中的寄生虫。《周礼·秋官·庶氏》:“庶氏掌除毒蠱。”{郑玄}注:“毒蠱,蟲物而病害人者。”【2】谷类中蛀虫所化的蛾。《左传·昭公元年》:“穀之飛,亦爲蠱。”{杜预}注:“穀久積則變飛蟲,名曰蠱。”{汉}{王充}《论衡·商虫》:“穀蟲曰蠱,蠱若蛾矣。粟米饐熱生蠱。”【3】传说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文选·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蠱痛行暉。”{李善}注引{顾野王}《舆地志》:“{江}南數郡有畜蠱者,主人行之以殺人,行食飲中,人不覺也。其家絶滅者,則飛遊妄走,中之則斃。”《通志·六书三》:“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爲蠱,故從蟲皿也。”{清}{孙枝蔚}《送丘曙成侍讲赴岭南》诗之二:“將銀須試蠱,載薏蚤防寃。”【4】伤害人的热毒恶气。《山海经·南山经》:“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郭璞}注:“噉其肉令人不逢妖邪之氣。”《史记·秦本纪》:“〔{德公}〕二年,初伏,以狗禦蠱。”{张守节}正义:“蠱者,熱毒惡氣爲傷害人,故磔狗以禦之。”【5】指与诅咒﹑祈祷鬼神等迷信有关的事。参见“[蠱氣]”﹑“[蠱菑]”。【6】诱惑;迷乱。《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爲館於其宫側而振萬焉。”{{杜预}注:“蠱,惑以淫事。”{宋}{王安石}《礼乐论》:“内有好愛之容蠱其欲,外有便嬖之諛驕其志。”{明}{梅鼎祚}《玉合记·拒间》:“又聞得多進駱駝犬馬以蠱上心。”{清}{戴名世}《忧庵记》:“五行之乖沴,入吾之膏肓;陰陽之顛倒,蠱吾之志慮。”{鲁迅}《呐喊·阿Q正传》:“假使小尼姑的脸上不滑腻,{阿Q}便不至于被蛊。”【7】事。《易·蛊》:“幹父之蠱,意承考也。”{宋}{王禹偁}《累赠太子洗马王府君墓志铭》:“所謂幹國之蠱,兼人之才者也。”{清}{昭槤}《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又以其祖{文肅公}{錫爵}於{明神宗}時以建儲事受惡名,欲幹其蠱。”【8】病名。神经错乱。《左传·昭公元年》:“是謂近女色,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内熱惑蠱之疾。”{孔颖达}疏:“蠱者,心志惑亂之疾,若今昏狂失性,其疾名之爲蠱。公惑於女色,失其常性,如彼惑蠱之疾也。”【9】一种腹部臌胀的疾病。{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嶺}表山川,盤鬱結聚,不易疏洩,故多嵐霧作瘴,人感之多病,腹臚脹成蠱。”{清}{严有禧}《漱华随笔·蒋洪章》:“〔老夫人〕忽患病,醫以爲蠱。”{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墨竹剛八錢,一匣,治蠱證肚腹不調。”【10】《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艮上,其形为。《易·蛊》:“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殷祐}〕令{璞}作卦,遇《遯》之《蠱》。”{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在《蠱》之上九,衆方有爲,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

  • 蠱-汉语大词典

    “[蛊]”的繁体字。《集韻》以者切,上馬,以。【1】冶媚;妖艳。《文选·张衡<西京赋>》:“妖蠱豔夫{夏姬},美聲暢於{虞氏}。”{薛综}注:“蠱,音也,媚也。”{明}{杨慎}《升庵经说·周易·蛊冶通用》:“‘冶容誨淫’《太平廣記》引作‘蠱容誨婬’。”{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一:“蠱,古讀爲冶,故佛書冶多作蠱。”

  • 蠱冶-汉语大词典

    蠱冶

    【1】艳丽。蠱﹐通“冶”。{清}{葆光子}《物妖志·兽类·狐》:“婢等並妖媚蠱冶﹐眩惑丈夫﹐往來者多失志焉。”

  • 蠱惑人心-汉语大词典

    蠱惑人心

    【1】毒害﹑迷惑人心。{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洪秀全}:‘你们作武将的就应当不顾生死﹐去把{清}兵打退。撞钟擂鼓﹐蛊惑人心﹐就是犯了天条。’”{艾青}《在浪尖上》诗:“理性被本能扼杀﹐用武断蛊惑人心;奸诈的耀武扬威﹐忠诚的受到诬陷。”

  • 蠱主-汉语大词典

    蠱主

    【1】传说饲养蛊虫的人。《隋书·地理志下》:“然此數郡﹐往往畜蠱……蛇則曰蛇蠱﹐蝨則曰蝨蠱﹐行以殺人。因食入人腹内﹐食其五藏﹐死則其産移入蠱主之家。三年不殺他人﹐則畜者自鍾其弊。”

  • 蠱心喪志-汉语大词典

    蠱心喪志

    【1】迷惑心神﹐丧失意志。《新唐书·贾曾传》:“良以冶容哇咬﹐蠱心喪志﹐聖賢疾之最甚。”

  • 蠱廢-汉语大词典

    蠱廢

    【1】惑乱废弛。{清}{魏源}《<老子本义>序》:“遂至萬事蠱廢﹐而後{王衍}之流始自悔其弊。”

  • 蠱厭-汉语大词典

    蠱厭

    【1】用邪术制人。{清}{陈確}《与同社书》:“苟不惟其理﹐而惟其書﹐則丹藥﹑符水﹑蠱厭﹑咒詛諸妖異之術皆有其書﹐苟信而行之﹐必爲天下之大妄人矣。”

  • 蠱祝-汉语大词典

    蠱祝

    【1】用邪术咒诅害人。祝﹐通“咒”。《新唐书·肃宗七女传》:“子{位}﹐坐爲蠱祝﹐囚{端州}。”

  • 蠱弊-汉语大词典

    蠱弊

    亦作“[蠱敝]”【1】事情积久形成的弊病。{元}{王祯}《农书》卷四:“凡欲振發而飭其蠱弊﹐使之率作興事耳。”{宋}{司马光}《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蠱者﹐事有蠱弊而治之也。幹父之蠱﹐迹似相違﹐意則在於承繼其業﹐成父之美也。”《宋史·儒林传四·杨泰之》:“總攬威權﹐無牽於私﹐無奪於邪説﹐以救蠱敝﹐以新治功。”

  • 蠱癥-汉语大词典

    蠱癥

    【1】腹内生虫的病。{唐}{袁郊}《甘泽谣·红线》:“時里有孕婦﹐忽患蠱癥﹐某以芫花酒下之﹐婦人與腹中二子俱斃。”

  • 蠱蚘-汉语大词典

    蠱蚘

    【1】蛊虫和蛔虫。比喻心腹之患。{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不致常以腹心茹蠱蚘﹐庭闥豢封豕。”

  • 蠱媚-汉语大词典

    蠱媚

    【1】妖冶妩媚。蠱﹐通“冶”。《後汉书·张衡传》:“咸姣麗以蠱媚兮﹐增嫮眼而蛾眉。”{李贤}注:“蠱音野﹐謂妖麗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窮瑰奇之服饌﹐極蠱媚之聲色。”{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冶媚可作蠱媚。”【2】指艳色。《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陳塤}上言﹐請去君側之蠱媚﹐以正主德;從天下之公論﹐以新庶政。蓋指{賈才人}及{史彌遠}也。”

  • 蠱氣-汉语大词典

    蠱氣

    【1】施行诅咒术的邪气。《汉书·江充传》:“是時﹐上春秋高﹐疑左右皆爲蠱祝詛……{充}既知上意﹐因言宫中有蠱氣﹐先治後宫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遂掘蠱于太子宫﹐得桐木人。”

  • 蠱幹-汉语大词典

    蠱幹

    【1】谓主事。{明}{李东阳}《萧芝庵墓志铭》:“時家中落﹐晝爲蠱幹﹐夜歸誦讀不絶口﹐業寖就裕。”

  • 蠱蕩-汉语大词典

    蠱蕩

    【1】惑乱;迷惑动摇。{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爾後有以豐亨豫大之説﹐蠱蕩上意﹐及命巨璫五輩﹐分地展治宫禁﹐土木華侈﹐糜費金寶﹐何可數計。”

  • 蠱術-汉语大词典

    蠱術

    【1】指祈祷鬼神﹑诅咒等厌魅邪术。{清}{张芳}《黛史》卷一:“故{息嬀}不言﹐强宰銷其蠱術;{李}姝善對﹐■嫗戢其嚚風。”{许地山}《命命鸟》:“她想父亲终久会用蛊术离间他们﹐不由得心里难过。”

  • 蠱菑-汉语大词典

    蠱菑

    【1】指鬼怪等作祟为害。《史记·封禅书》:“{秦德公}作伏祠﹐磔狗邑四門﹐以禦蠱菑。”{司马贞}索隐引《月令》“大儺﹐旁磔”注:“磔﹐攘也。厲鬼爲蠱﹐將出害人﹐旁磔於四方之門。”

  • 蠱慝-汉语大词典

    蠱慝

    【1】蛊虫引起的祸害。《国语·晋语八》:“故食穀者﹐晝選男德以象穀明﹐宵静女德以伏蠱慝。”{唐}{刘禹锡}《鉴药》:“乃出藥一丸﹐可兼方寸﹐以授余曰:‘服是足以瀹昏煩而鉏藴結﹐銷蠱慝而歸耗氣。’”

  • 蠱溺-汉语大词典

    蠱溺

    【1】惑乱沉迷。{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杂事秘辛》:“{明}人若{湯玉茗}譜《牡丹亭》﹐{王弇州}撰《金瓶梅》﹐雖雅俗攸分﹐蠱溺則一﹐文人好事﹐不免泥犂。”

  • 蠱疾-汉语大词典

    蠱疾

    【1】神经错乱之病。《左传·宣公八年》:“{晉}{胥克}有蠱疾。”{杜预}注:“惑以喪志。”一说蛊,通“痼”。久病。{俞樾}曰:“蠱,當讀爲痼,久病也。”见《群经平议·左传二》。

  • 蠱道-汉语大词典

    蠱道

    【1】蛊术。《史记·龟策列传》:“如{丘子明}之屬﹐富溢貴寵﹐傾於朝廷﹐至以卜筮射蠱道﹐巫蠱時或頗中。”《东观汉记·敬隐宋皇后传》:“數月﹐誣奏貴人使婢爲蠱道祝詛﹐七年﹐遂被譖暴卒。”

  • 蠱尾-汉语大词典

    蠱尾

    【1】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東南十里﹐曰{蠱尾之山}﹐多礪石赤銅﹐{龍餘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洛}。”

  • 蠱僞-汉语大词典

    蠱僞

    【1】蛊惑诈伪。{宋}{王安石}《彼狂》诗:“夸賢尚功列恥榮﹐蠱僞日巧雕元精。”

  • 蠱獄-汉语大词典

    蠱獄

    【1】因蛊咒而造成的案子。《史记·酷吏列传》:“〔{張湯}〕治{陳皇后}蠱獄﹐深竟黨與﹐於是上以爲能﹐稍遷至太中大夫。”

  • 蠱師-汉语大词典

    蠱師

    【1】旧社会以迷信为职业﹐利用符咒等邪术为人安排吉凶祸福的人。{许地山}《命命鸟》:“我又不是蛊师﹐那有好方法离间他们?”

  • 蠱毒-汉语大词典

    蠱毒

    【1】谓用毒药杀人。《左传·昭公元年》“何謂蠱”{唐}{孔颖达}疏:“以毒藥藥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謂之蠱毒。”【2】蛊虫之毒。{清}{林则徐}《晓喻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是(鴉片)比諸盜賊之用悶香﹐拐帶之用迷藥﹐妖邪之用蠱毒﹐以攫人財而害人命者﹐殆有甚焉。”{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三:“兩{廣}﹑{雲}﹑{貴}多有蠱毒﹐飲食後﹐咀嚼當歸即解。”【3】指毒药。{明}{王錂}《寻亲记·遣奴》:“你下挑生﹐拆得人夫婦分;下蠱毒﹐令人做鬼魂。”

  • 蠱脹-汉语大词典

    蠱脹

    【1】病名。即臌胀。{清}{焦循}《忆书》卷四:“有養媳未成禮﹐而是子私之有身﹐他醫以爲蠱脹﹐獨{李翁}決其爲男胎。”{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孙真人》:“{三原}民{苟}氏婦者﹐病蠱脹﹐諸醫束手﹐氣已絶矣﹐踰二鼓忽甦。”

  • 蠱蟲-汉语大词典

    蠱蟲

    【1】传说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蛊虫》〔集解〕引{陈藏器}曰:“凡蠱蟲療蠱﹐是知蠱名即可治之。如蛇蠱用蜈蚣蠱蟲﹐蜈蚣蠱用蝦蟇蠱蟲﹐蝦蟇蠱用蛇蠱蟲之類﹐是相伏者﹐乃可治之。”《宋书·顾觊之传》:“時{沛郡}{相縣}{唐賜}往比邨{朱起}母{彭}家飲酒還﹐因得病﹐吐蠱蟲十餘枚。”【2】粮食中蛀虫所化的蛾。{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晉}末﹐{荆州}久雨﹐粟化爲蠱蟲害人。”

  • 蠱雕-汉语大词典

    蠱雕

    【1】传说中的怪兽名。《山海经·南山经》:“又東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

  • 蠱蝕-汉语大词典

    蠱蝕

    【1】困扰侵蚀。{师陀}《寒食节》:“他无力的坐在椅上﹐心头乱糟糟﹐被烦躁蛊蚀着﹐懊悔着不该回来﹐且想马上离开这里了。”

  • 蠱佞-汉语大词典

    蠱佞

    【1】奸佞;邪恶。《大戴礼记·千乘》:“夫政以教百姓﹐百姓齊以嘉善﹐故蠱佞不生﹐此之謂良民。”

  • 蠱晦-汉语大词典

    蠱晦

    【1】惑乱昏昧。{清}{钱谦益}《武进白君遗爱记》:“自余里居以來﹐士友之下問者﹐未嘗不諄復告之﹐而俗學之蠱晦已久﹐余之力固不足以表襮墜緒﹐障百川而東之也。”

  • 蠱毒犀-汉语大词典

    蠱毒犀

    【1】海象等兽的长牙。又名蛇角。{明}{陶宗仪}《辍耕录·骨咄犀》:“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蓋以毒攻毒也﹐故曰蠱毒犀。”

  • 蠱壞-汉语大词典

    蠱壞

    【1】惑乱败坏。{明}{彭士望}《冬心》诗:“人才天地心﹐長養萬物命﹐學術蠱壞之﹐好惡失其正。”{宋}{孙奕}《履斋示儿编·经说·先甲先庚》:“聖賢當事之蠱壞﹐必有飭蠱之道﹐既更新於其先﹐又丁寧於其後﹐則天下復歸於治矣。”

  • 蠱事-汉语大词典

    蠱事

    【1】犹故事。指旧日的典章制度等。《尚书大传》卷三:“乃命五史以書五帝之蠱事。”{王引之}曰:“《釋文》曰:蠱一音故﹐蠱之言故也。《周官·占人》:以八卦占筮之八故。{鄭}注曰:八故謂八事……蠱事﹐猶故事也。”见《经义述闻·周易上》。

  • 蠱喪-汉语大词典

    蠱喪

    【1】惑乱丧失。{清}{唐甄}《潜书·书愤》:“恃其强盛而無所可虞﹐或淫於色﹐或困於酒﹐或壅於味﹐外以沉鑠其體﹐而内以蠱喪其志﹐是强盛者所以自戕也。”

  • 蠱膈-汉语大词典

    蠱膈

    【1】腹胀不思饮食的病。{清}{周亮工}《书影》卷一:“又傳{潤州}某公……晩患蠱膈﹐乃謁{白飛霞}。{飛霞}診視良久﹐曰:‘此瘕也﹐公豈餌龜板藥耶?今滿腹皆龜﹐吾藥能逐之;其骨節腠理者﹐非吾藥所能也。’”

  • 蠱殺-汉语大词典

    蠱殺

    【1】用蛊术杀害。《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后{徐來}亦坐蠱殺前王后{乘舒}﹐及太子{爽}坐王告不孝﹐皆棄市。”

  • 蠱敝-汉语大词典

    蠱敝

    【1】见“蠱弊”。

  • 蠱蠹-汉语大词典

    蠱蠹

    【1】毒害侵蚀。{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既而{季安}悍誕淫驕﹐風勃蠱蠹﹐發則喜殺左右﹐漸及於骨肉。”

  • 蠱誘-汉语大词典

    蠱誘

    【1】迷惑引诱。{梁启超}《记东侠》:“僧{月性}﹐周防人也。嘗讀《西蕃紀傳》。至{西班牙}以西教蠱誘{爪哇}﹐遂奪其國﹐慨然揮淚曰:‘嗚呼﹐彼得民心﹐有一天主教焉而已﹐彼既以教誘我﹐我亦不可不以教結吾民心。’”

  • 蠱惑-汉语大词典

    蠱惑

    【1】迷惑;诱惑。{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三:“上散青苗錢于設廳﹐而置酒肆于譙門;民持錢而出者﹐誘之使飲﹐十費其二三矣。又恐其不顧也﹐則命娼女坐肆作樂以蠱惑之。”{南朝} {梁}{刘勰}《灭惑论》:“糜費産業﹐蠱惑士女。運迍則蠍國﹐世平則蠹民。”{清}{李渔}《玉搔头·情试》:“只因這兩個小人在側﹐終朝蠱惑宸聰﹐以致如此。”【2】迷乱;惑乱。{汉}{王符}《潜夫论·潜叹》:“末世則不然﹐徒信貴人驕妒之議﹐獨用苟媚蠱惑之言。”《明史·毛玉传》:“{玉}即抗疏歷叙{武宗}時事﹐勸帝戒嗜欲﹐杜請託﹐以破僥倖之門﹐塞蠱惑之隙。”{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尊稱聖人﹐自謂教主﹐而猶爲是妄言﹐在己則脂韋突梯﹐以佞{滿}人已耳;而天下受其蠱惑者﹐乃較諸出于賤儒元惡之口爲尤甚。”{唐}{白居易}《古冢狐》诗:“何况{褒姒}之色善蠱惑﹐能喪人家覆人國。”

  • 簧蠱-汉语大词典

    簧蠱

    【1】用花言巧语迷惑人。《宣和遗事》前集:“近聞有賊臣﹐乃市井無籍小人﹐一旦遭遇聖恩﹐巧進佞諛﹐簧蠱聖德。”

  • 裕蠱-汉语大词典

    裕蠱

    【1】《易·蛊》:“六四, 裕父之蠱, 往見吝。”{孔颖达}疏:“體柔當位,幹不以剛,而以柔和能容裕父之事也。”{李镜池}通义:“想光大父親的事業,但實行起來則遇到困難。”后因以“裕蠱”谓光大父业。{唐}{权德與}《唐尚书度支郎中赠尚书左仆射正平节公裴公神道碑铭》:“纂積厚之绪業,貽克家之燕翼,流光裕蠱,爲世師式。”一说,蛊,毒虫,以喻小人。因亦以“裕蠱”谓宽纵坏人。{宋}{叶適}《祭徐文子侍郎文》:“何必裕蠱﹐愈削愈朘﹐可用解悖﹐能彌能綸。”{明}{刘基}《伐寄生赋》:“信知斧鉞之神用﹐寧能裕蠱以生患耶?”

  • 貞蠱-汉语大词典

    貞蠱

    【1】《易·蛊》:“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王弼}注:“居於内中,宜幹母事,故曰幹母之蠱也。婦人之事難可全正,宜屈己剛,既幹且順,故曰不可貞也。”贞,正;蛊,事。后以“貞蠱”指整肃其事。{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大道無形﹐貞蠱以幹;含章不耀﹐在割能斷。”

  • 踏影蠱-汉语大词典

    踏影蠱

    【1】相传为一种踏人之影而害人的动物。{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寶曆}中﹐有{王山人}取人本命日﹐五更張燈相人影﹐知休咎。言人影欲深﹐深則貴而壽﹐影不欲照水﹑照井﹑及浴盆中﹐古人避影亦爲此。古蠼螋﹑短狐﹑踏影蠱皆中人影爲害。”

  • 避蠱-汉语大词典

    避蠱

    【1】免受蛊惑。{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故{東方朔}謂伏日當蚤歸﹐是猶避蠱之意。”

  • 讒蠱-汉语大词典

    讒蠱

    【1】以恶言或咒诅等邪术加害于他人的人。{清}{蒋景祁}《伏波庙》诗:“薏苡蜚語騰﹐宫側起讒蠱。”

  • 蠱-汉语大词典

    【1】以巫术﹑妖术使人遭灾或神智迷糊。《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唐}{戴孚}《广异记·苏丕女》:“其婢女請術者行蠱之法﹐以符埋{李氏}宅糞土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记》:“夫人窺見其容﹐疑人世無此妖麗﹐非鬼必狐﹐懼爲蠱﹐勸公絶之。”{何垠}注:“蠱﹐魅蠱惑也。”一本作“厭蠱”。

  • 食蠱-汉语大词典

    食蠱

    【1】吃谷中所生虫。比喻贪女色。《国语·晋语八》:“故食穀者﹐晝選男德以象穀明﹐宵静女德以伏蠱慝。今君一之﹐是不饗穀而食蠱也。”{韦昭}注:“蠱﹐喻女也。”

  • 飭蠱-汉语大词典

    飭蠱

    【1】治理坏事。语本《易·杂卦》:“蠱則飭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经说·先甲先庚》:“言聖賢當事之蠱壞﹐必有飭蠱之道﹐既更新於其先﹐又丁寧於其後﹐則天下復歸於治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