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罪)是什么意思
功绩←→罪过-反义词词典
功绩←→罪过gōngjī-zuìguo
【词性】:名
功绩:功劳和成就。
罪过:过失和错误。
【例】 “这么大的功绩,怎么不登赵启民的照片!也不写个报导送到报纸上去。”有人叫了起来。(肖马 玉模:《口矿山的路》) 现在唯一能赎回罪过的,是尽快地把这幅真迹交出去。(陈秋生 莫大祥:《画与魂》)
归罪←→归功-反义词词典
归罪←→归功guīzuì-guīgōng
【词性】:动
归罪:把罪过推给(某人或集体)。
归功:将功劳归于(某人或集体)。
【例】 那时一定又有人归罪于我,指为“放火者”,然而也只得“听其自然”,放火者就放火者罢。(鲁迅:《两地书·一〇九》) 凡有一言一行取於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受罪←→舒服-反义词词典
受罪←→舒服shòuzuì-shūfu
【词性】:形
受罪:遭到折磨,也泛指遇到不愉快的事。
舒服:(精神或身体上)感到轻松愉快。
【例】 安太太道:“也有这么大远的道儿,怪冷的地方儿,叫大姐姐你跟了他去受罪,我们倒在家里舒服呢?”(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宽恕←→归罪-反义词词典
宽恕←→归罪kuānshù-guīzuì
【词性】:动
宽恕:宽容饶恕。
归罪:把罪过归于(某个人或集体)。
【例】 “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鲁迅:《野草·风筝》) 但我一开口,他却可以归罪于我了。比如办学校罢,教员请不到,便说:这是鲁迅说了坏话的缘故;……(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
认罪←→抵赖-反义词词典
认罪←→抵赖rènzuì-dǐlài
【词性】:动
认罪:承认自己的罪行。
抵赖:用狡辩或谎言否认所犯过失或罪行。
【例】 在铁的事实面前,他终于认罪了。 张金龙抵赖不过,又怕她闹,就随口应付说:“是何狗皮给的。”(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罪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罪过zuì guò
【释义】:
罪行、过失。也用以谦称自己或指责别人并不是罪过的行为。对于罪过,各个时代的标准和处置原则,差异极大。《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通俗编·政治》载:重者为罪,轻者为过。
咎罪-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咎罪jiù zuì
【释义】:
罪过。《书·说命中》“惟说不言其厥罪。”孔传:“王能行善,而说不言,则有其咎罪。”
愆罪-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愆罪qiān zuì
【释义】:
罪过。《后汉书·楚英王传》与相国书:“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
罪戾-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罪戾zuì lì
【释义】:
罪过。戾,罪行、过失。《左传·庄公二二年》:“羁旅之臣,幸若获宥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弛于负担,君之惠也。”
罪眚-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罪眚zuì shěng
【释义】:
罪过。眚,小过失。《长生殿·情悔》:“忏悔尤,陈罪眚。”
罪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罪衅zuì xìn
【释义】:
罪过。《后汉书·桓帝纪》:“祸害深大,罪衅日滋。”
罪业-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罪业zuì yè
【释义】:
佛家认为身、言、意三者的罪行。业,行为。即指行为、语言、意念上的罪过。《法华经·化城喻品》:“罪业因缘故,失乐及乐想。”
罪尤-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罪尤zuì yóu
【释义】:
亦作“罪邮”。罪过。尤,通“邮”,过失,错误。《楚辞·天问》:“汤出重泉,夫何罪尤。”三国·魏·曹植《浮萍》:“恪勤在夕,无端获罪尤。”《汉书·孝成班倢伃》:“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
罪魁-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罪魁zuì kuí
【释义】:
制造罪孽祸乱的主谋,策划并带领犯罪的主要头目。“罪魁”这一概念的内涵,各个时代差异极大,其处置手段和结果亦不相同。
罪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罪犯zuì fàn
【释义】:
今指不遵守法纪,胡作非为,已造成犯罪的人。古代所谓犯罪者,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罚不当罪-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罚不当罪fábùdāngzuì
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称——罪有应得(到目前为止,对那些~的犯人的判决,还没有罚不当罪的。)
负荆请罪-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负荆请罪fùjīngqǐngzuì
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同是赵国将相,廉颇自以为功大,对蔺相如位于自己之上很不服,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以国家为重,处处谦让躲避。廉颇知道后,感到很惭愧,脱了上衣,背着荆条登门请罪。后来人们用负荆请罪表示认错赔礼——兴师问罪(看你昨天的劲头,大有~之势,怎么今天又来负荆请罪了。)
怪罪-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怪罪guàizuì
责备或埋怨——谅解(爸爸没有~我)
归罪-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归罪guīzuì
把罪过归于某人或集体——归功(这应该~于他)
兴师问罪-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兴师问罪xīngshīwènzuì
大张旗鼓地查问罪过——负荆请罪(廉颇自恃功高,处处刁难蔺相如,大有兴师问罪之意,后来终于认错了,亲自登门~。)
遭罪-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遭罪zāozuì
受罪——享福(他晚年在家~,年青时可没少遭罪。)
罪-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罪zuì
犯法的行为,引申为过失——功(千秋~罪,谁人曾与评说?)
罪不容诛-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罪不容诛zuìbùróngzhū
判死刑也抵不了他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功昭日月(秦桧罪不容诛,岳飞~。)
罪大恶极-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罪大恶极zuìdàèjí
罪恶严重到极点——功昭日月
罪恶-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罪恶zuìè
严重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功勋
罪过-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罪过zuìguo
过失——功劳、功绩(要评价一个象他这样的人,~和罪过两方面都要看到。)
罪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罪人zuìrén
有罪的人——功臣(要做人民的~,不能做历史的罪人。)
罪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罪行zuìxíng
犯罪的行为——功绩功劳。
罪有应得-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罪有应得zuìyǒuyīngdé
干坏事的得到应得的惩罚——罚不当罪(到目前为止,对那些罪有应得的犯人的判决,还没有~的。)
怪 见怪 怪罪-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怪 见怪 怪罪
怪guài 见怪jiànguài 怪罪guàizuì
动词。表示责备、不满和埋怨。
“怪”和“见怪”都适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怪”的使用范围广,可用于自己对别人、自己对自己、别人对自己或某人对别人有这种表现和情绪。例如:“唉,这种事情不必提了。这都怪你大舅一个人糊涂”(巴金:《春》);“都怪我自己糊涂,真是糊涂极了”(曹禺:《明朗的天》);“手术全部正确,我在旁边,可发炎的事谁能保得了?这能怪我吗?或者怪木兰吗?”(同上);“哪知一到那里,他们怪我们把方向弄反了,要我们给它转个身”(《徐迟散文选集》);“方鸿渐那时候心上虽怪鲍小姐行为不检,也觉得兴奋”(钱钟书:《围城》)。“见怪”含有客气的态度色彩,只用于说别人对自己不满或埋怨,常是否定式的。例如:“如果你不见怪,我倒想告诉你,恐怕你正面临着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吧”(《杨朔散文选》);“三十多年的事哪能用几张纸来说尽呢,相信爸爸不会见怪”(《新港》,1979,12);“该买些什么食物待客,我没有很好地考虑过,你别见怪”;“说句不怕你见怪的话,他们比你坚强得多哪”(峻青:《黎明的河边》)。
“怪罪”强调责备,含有“认为对方有过错或得罪了人”的意味,意思比“怪”“见怪”重;一般用于别人责备或埋怨自己,或对方与第三方相互之间的责备、埋怨;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不料此事被大寨某些人反映给原昔阳县委主要负责人,又怪罪下来,说‘滑校对大寨的态度有问题,”(《光明日报》,1980.10.4);“老弟,不,不能怪罪盛文兄”(杜鹏程:《保卫延安》)。
“怪”表示“觉得奇怪”的意思时(如说:“不要大惊小怪”),和“见怪”“怪罪”没有同义关系。
归罪 归咎-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归罪 归咎
归罪guīzuì 归咎guījiu
动词。指把罪过或问题的责任归于某人、某集体或某事。一般须在后面连用上“于”。
“归罪”强调追究真正的罪过或过失,语意较重。例如:“过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应当归罪于林彪、‘四人帮’”(《光明日报》,1979.5.13);“归根结蒂,倘无出路,那是只有归罪于自己的”(《唐弢杂文选》)。
“归咎”强调追究罪责或出问题的责任、语意较轻;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把错误都归咎于客观原因是不正确的”;“他把他工作一无成绩的原因归咎于没有图书资料”(《中国青年》,1979,12);“如果不能感受到它的不容置疑、无以伦比的完美,只能归咎于自己的迟钝和愚笨”(《当代》,1981,2)。
罪 罪行 罪状-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罪 罪行 罪状
罪zuì 罪行zuìxíng 罪状zuìzhuàng
名词。指犯法的行为。
“罪”用得比较普遍和广泛,和单音动词“犯”“判”“悔”“赎”“加”“畏”等搭配。例如:“我前前后后想了一下,我觉得我犯了罪了”(《萧也牧作品选》);“必须向他们提出警告,叫他们早日悔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他悔恨,惧怕;他希图蒙混过关,又担心罪上加罪”(《人民日报》,1982.4.15)。
“罪行”突出犯法的行为活动性质;意思比“罪”重。例如:“杨大榕……唯恐自己的罪行暴露”(《大众电影》,1979,10);“我请求党委调查董大巴掌陷害好人的罪行,并且查明是谁主使的”(《小说月报》,1980,2);“大家愤怒地痛斥那个秃子造谣破坏的罪行”。
“罪状”强调犯法行为构成了事实;概括的程度比“罪行”高一些,不同的罪行可以属于一种罪状。意思也比“罪”重。例如:“吸着刚泡来的香茶,他象个受气的媳妇回到娘家来似的,诉说着祈家四代的罪状”(老舍:《四世同堂》,上卷);“国家终会归于灭亡……凡是社会科学家都承认这个公例,并不是恩格斯一个人的主张,也并不能引为马克思否认国家的罪状”(《沫若文集》,第十卷);“今天的报纸详细列出了‘四人帮’的四大罪状、四十八条罪行”。
罪恶 罪孽-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罪恶 罪孽
罪恶zuì’è 罪孽zuìnè
名词。指严重损害别人或有害于国家、人民的行为。
“罪恶”强调是恶事;使用较普遍,多用于明显的、人所共见的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例如:“侵略者的罪恶,他觉得,不仅是烧杀淫掠,而且也把一切人的脸皮都揭了走”(老舍:《四世同堂》,下卷);“他的精神比杜聿明先生更显得紧张,他讲自己罪恶重大,受到中共宽大释放,十分羞愧”(《人民日报》,1979.4.8);“吴七罪恶滔天,不除了他咱也称得上义和团吗?”(冯骥才等:《义和拳》)。
“罪孽”含有“应受到报应或惩罚”的意味,常用于不明显的、不易被人察觉的损害别人的行为。例如:“但我看他们是并不这样想的,他们确信自己并未造出该入畜生道的罪孽”(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们常说,托生女人,是一辈子的罪孽,这自然是迷信话”(孙犁:《风云初记》);“这是一班主持师范教育的人该死的罪孽”(叶圣陶:《倪焕之》)。
“罪恶”可以是形容词,表示“严重损害别人或严重损害国家、人民的,十分有害而使人憎厌的”(如说:“一颗罪恶的子弹打中了小李的头部”)。这种用法的“罪恶”,和“罪孽”没有同义关系。
罪过 过失 过错 愆尤 罪愆-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罪过 过失 过错 愆尤 罪愆
罪过zuìguo 过失guòshī80过错guòcuǒ80 愆尤qiānyóu 罪愆zuìqiān
名词。指人因不慎重周到,因疏忽或考虑失当而犯的错误。
“罪过”强调行为不当而对别人或对社会有不好的影响。例如:“他对于疯狂患者也表极端的同情,对于自杀行为也绝不认为罪过而加以赞美”(《沫若文集》,第十卷);“你们男同志真是有味。女同志爱笑,也都成了罪过了”(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为赎对不住国家的罪过,至少必须消极的不和日本人合作”(老舍:《四世同堂》,上卷)。
“过失”侧重于因没有把握好或考虑失当而产生的错误;意思比“罪过”轻些。例如:“以为我必得走到一个使人忘却了我的……过失,也使自己忘却了自己种种痴处蠢处的地方,才能够再活下去”(沈从文:《从文自传》);“把别人过失的袋儿挂在前面,把装自己过失的袋儿挂在背后……这个人便只看见别人的过失,不见自己的过失了(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卷)。
“过错”侧重于因疏忽或不够慎重、周到而产生的错误;多用于说自己,这时含有“知道自己不应该犯这种错误”的意味:意思比“过失”又稍轻些。例如:“没有及时通知你来聚会,这是我的过错”;“我怎样对得起这样一个朋友,我怎样挽回我的过错呢?”(朱自清:《白采》)。
“愆尤”和“罪愆”是文言词,比较古旧,书面语色彩很浓厚,现代已极少使用,在书面语中也只是偶然一见。“愆尤”和“过失”意思一致,比“罪愆”典雅;“罪愆”则在意思上和“罪过”一致,比“愆尤”重些。例如:“经了这两次底谈话,我感到自己这十年来对这部书底读者两万人负了一种还可以赎回的愆尤”(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新序》);“自问对祖国对人民井无愆尤”;“我们来到中国,心里总感到有罪愆,过去给中国人民带来很大不幸”;“她重又觉得自己是负有罪愆的人,这样地卑微,这样地不足道”(叶圣陶:《微波》)。
罪魁 首恶 元凶-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罪魁 首恶 元凶
罪魁zuìkuí 首恶shǒu’è 元凶yuánxiōng
名词。指作恶犯罪的团体中的首要分子。
“罪魁”强调在作恶犯罪中起领头作用的人;常与“祸首”连用(在它之前)。例如:“林彪、‘四人帮’是推行极左路线的罪魁祸首”(《光明日报》,1979.8.10);你既然知道这些,就应当帮助我们剿除那些屠害生灵的罪魁祸首,杀人抢掠的匪徒”(曲波:《林海雪原》);“造成灾难的罪魁祸首是清朝官军,而不是太平军”(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首恶”和“元凶”都强调对造成罪恶第一个要负责任的分子。“首恶”突出作恶最甚的性质;使用范围广些,可用于有一般的作恶犯罪活动或发动侵略、残杀等重大罪恶的个人或集团。例如:“对刘泽、燕王以及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谋反大逆,也只诛首恶,不起大狱,避免株连无辜”(《光明日报》,1979.10.2);“你不知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协从不问’吗”;“东条英机是发动侵华战争的首恶分子”。“元凶”含有“行凶和最凶横者”的意味,意思比“首恶”以及“罪魁”都重;一般用于政治、军事方面犯重大罪恶的个人或集团。例如:“我们尊重他们的意见未将战犯名单列上去,‘元凶’、‘首恶’等字眼也都勾去”(《周恩来选集》,上卷);“希特勒这个制造了人类一场大浩劫的元凶,在法西斯覆灭时绝望自杀了”;“对于身为这一暴行的元凶的那个国家,中国不能不表示深切的遗憾和严正的谴责”(《人民日报》,1979.7.22)。
多罪-实用委婉语词典
多罪
意为对您多多得罪,违反了您的意思。
告罪-实用委婉语词典
告罪
意为向您承认我的过失,请原谅。
恕罪-实用委婉语词典
恕罪
意为请您原谅或宽恕我的罪过。
请罪-实用委婉语词典
请罪
意为请求您对我加以责罚。
赔罪-实用委婉语词典
赔罪
意为我来向您认错,赔不是。
谢罪-实用委婉语词典
谢罪
意为承认错误,并让我用行动洗刷我的罪过。
告罪-实用委婉语词典
告罪
意为无法遵从您的意愿,只好向您坦陈违逆的歉意了。
退不避罪-孙子兵法词典
退不避罪
【释义】:
后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地形篇》:“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梅尧臣注:“宁违命而取胜,勿顺命而致败。”
罪-孙子兵法词典
罪zuì
【释义】:
罪过。《地形篇》:“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
惭罪-敬谦语小词典
惭罪cánzuì
谦辞。用来表示自己惭愧有罪。宋·欧阳修《与丁学士书》:“既默无所为,而至于书问亦不能时致其勤,其为惭罪,不待言矣。”
待罪-敬谦语小词典
待罪dàizuì
谦辞。古代官吏称自己任职,表示不能胜任职务,迟早会获罪。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老夫待罪锦衣,多历年所,门户党援,何代无之?”
得罪-敬谦语小词典
得罪dézuì
谦辞。用来表示对不起对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自实道:‘不敢欺老丈,昨晚委实气了一晚。……心想未定,不曾到老丈处奉拜得,却教老丈先降。得罪,得罪。’”《儒林外史》五二回:“那胡八乱子想了一想,看看凤四老爹又不是金刚、巨毋霸,怕他怎的。便说道:‘凤四哥,果然如此,我就得罪了。’”
多罪-敬谦语小词典
多罪duōzuì
谦辞。失误时用来向对方表示歉意。|偶有失手,多罪,多罪!
告罪-敬谦语小词典
告罪gàozuì
谦辞。用来请求对方原谅自己的过失。《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酒行数过,县君不等宣教告止,自立起身,道:‘官人慢坐。奴家家无夫主,不便久陪,告罪则个。’”|他告了个罪,急急忙忙地走了。
少罪-敬谦语小词典
少罪shǎozuì
谦辞。古代用来向人陪罪。《水浒传》一八回:“宋江道:‘贱眼不识观察,少罪。小吏姓宋名江的便是。’”
恕罪-敬谦语小词典
恕罪shùzuì
谦辞。用来恳请对方原谅自己的过错。《水浒传》三二回:“武松慌忙答礼道:‘却才甚是冲撞,休怪,休怪!’孔明、孔亮道:‘我弟兄两个有眼不识泰山,万望恕罪!’”《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老朽略去歇息一会,煮药吃了,少定即来奉陪。恕罪,恕罪。”《儒林外史》四五回:“大先生道:‘我弟兄是寒士,蒙云峰先生厚爱,凡事不恭,但望恕罪。’”
罪过-敬谦语小词典
罪过zuìguò
谦辞。用来表示受之有罪,愧不敢当。《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孟秉以甲骑迎化及,化及战栗不能言,人有来谒之者,但俯首据鞍称罪过。”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这真是太罪过了,叫老太太来服侍我。”
犯罪 立功-反义词应用词典
犯罪 立功
犯罪 fànzuì 立功 lìgōng
【犯罪】动词。做出犯法的,应受处罚的事。短语词。用于贬义。
〔例句〕
1.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2.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对待犯罪分子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立功】动词。建立功绩。用于褒义。
〔例句〕
1.中央军委表彰了抗洪救灾中全体立功人员。
2.一人立功,全家光荣。
3.在抗美援朝中,他曾立过两次一等功。
功绩 罪过-反义词应用词典
功绩 罪过
功绩 gōngjì 罪过 zuìguo
【功绩】名词。指为集体、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和成绩。
〔例句〕
1.毛泽东主席的功绩不可磨灭。
2.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为全世界的无产者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罪过】名词。指过失。
〔例句〕
1.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2.那是把一切欢娱当做窃盗或罪过的教士特有的眼风。
归罪 宽恕-反义词应用词典
归罪 宽恕
归罪 guīzuì 宽恕 kuānshù
【归罪】动词。把罪过归于某个人或集体。
〔例句〕
1.他把这一切责任都归罪于自己。
2.自己惹下的事,为什么要归罪于他人呢?
【宽恕】动词。宽容饶恕。
〔例句〕
1.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2.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劳动,得到了人们的宽恕。
罪恶 罪过 罪责-近义词应用词典
罪恶 罪过 罪责
罪恶 zuì’è 罪过 zuìguo 罪责 zuìzé
【罪恶】严重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如:
1.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
【罪过】过失。如:
2.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罪责】犯罪的责任。如:
3.当然,万恶的“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是他们不可开脱的一条罪责。
辨析:“罪恶”,有罪的行为,如罪恶阴谋,罪恶活动,罪恶目的等,它可构成“罪恶滔天”等词语。“罪过”着重于“过”,过失,过错,指严重过失;它还有谦辞用法,表示不敢当。“罪责”,罪行的责任,如罪责难逃,推卸罪责,逃脱罪责,开脱罪责等。
待罪-古文观止词典
待罪dài zuì
旧时官吏常怕因失职获罪,因此以待罪为供职的谦辞(1)。《报任安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我靠着父亲留下的事业,能够在京城里供职,有二十多年了。
得罪-古文观止词典
得罪dé zuì
获罪(8)。《诸稽郢行成于吴》: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从前越国遭到祸害,得罪了天王。《杨恽报孙会宗书》:臣之得罪已三年矣。——我获罪罢官已经三年了。《柳子厚墓志铭》:虽重得罪,死不恨。——即使再次得罪,死了也不悔恨。
抵罪-古文观止词典
抵罪dǐ zuì
抵偿其应负的罪责(3)。《报任安书》: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彭越、张敖,面向南方称王,却被关在监狱里抵罪。《驳复仇议》: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礼所说的报仇,是说那种有冤屈、很悲痛而又没有地方申诉的,不是说因为抵罪而触犯刑律,构成死罪的。《五人墓碑记》: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现在身居高官要职的人,一旦要他们抵罪,有的人就脱身潜逃,不能被远近的人容留。
公罪-古文观止词典
公罪gōng zuì
国法规定的罪行(1)。《驳复仇议》: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愤。——假若徐元庆的父亲没有犯国法规定的罪,赵师韫处死他只是为了报私仇。
开罪-古文观止词典
开罪kāi zuì
因冒犯而得罪(2)。《冯煖客孟尝君》:开罪于先生。——得罪了先生。《冯煖客孟尝君》:开罪于君。——我得罪了您。
死罪-古文观止词典
死罪sǐ zuì
应该判处死刑的罪行(2)。《太史公自序》: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做臣子,做儿子的,如果不通晓《春秋》的经义,一定会篡权弑君而被杀戮,落个死罪的名声。《贾谊治安策一》:擅爵人,赦死罪。——他们擅自给人封官爵,赦免死罪。
罪-古文观止词典
罪zuì
【词性】:名词
罪恶,过错,罪名(83)。《乐毅报燕王书》:自负以不肖之罪。——自己甘愿承担不贤的罪名。《项羽本纪赞》:非用兵之罪也。——这不是我用兵的过错。《纵囚论》:罪大恶极,诚小人矣。——罪大恶极,的确是品德坏的人。
罪-古文观止词典
罪zuì
【词性】:动词
归罪,谴责(3)。《驹支不屈于晋》:而罪我诸戎!——但你们却归罪我们戎人!《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罪己以收人心。——归罪自己来收拾人心。《信陵君救赵论》: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我认为不能用这件事来谴责信陵君。
罪人-古文观止词典
罪人zuì rén
有罪的人(2)。《义田记》:是皆公之罪人也。——这些人都是范公的罪人。《豫让论》:又让之罪人也。——又是豫让的罪人。
坐罪-古文观止词典
坐罪zuò zuì
因犯法而获罪(1)。《青霞先生文集序》:寻且坐罪罢去。——不久就因犯法获罪被罢免。
不知者不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知者不罪
【释义】:
因不知情而触犯的不必怪罪。《说岳全传》六三:起凤道:“牛兄何不早通姓名,使小弟多多得罪?勿怪,忽怪!”牛通道:“不知者不罪。但是方才打得不甚煞痒。”《英云梦传》六:(滕武)道:“小弟们不知大驾,误犯虎威,罪莫大焉。”王云道:“不知者不罪。”
⊙不知不罪
《飞龙全传》二三:大嫂,古语道:“不知不罪。”又道:“既往不咎。”俺虽一时不是,已经自认其过。你便这等认真,却要怎的?
⊙不知者不作罪
《红楼梦》二八:蒋玉菡忙起身陪罪。众人都道:“不知者不作罪。”
⊙不知者不怪罪
《施公案》一八一:施大人不知者不怪罪,故店主人一同对平常香客称呼。
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
【释义】:
意谓刑法虽严,也不能诛杀无罪之人。泛指不能滥杀无辜。□清·石天基《传家宝》二:昔人云“刀斧虽利,不加无罪之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八二:番王又叫拿刀来。百夫人道:“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怎么平白地只要杀我?”《说呼全传》六:我是辞职归田的员外,你敢无事生非乘机劫掠么?古云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岂可率兵鼓噪?
⊙钢刀虽利,不诛无罪之人
《海公大红袍全传》一九:海瑞从容进曰:“国公,钢刀虽利,不诛无罪之人。卑职自莅任以来,一向奉公守法,并不曾虐民媚上。”
⊙刚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
《走马春秋》八:刚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微臣并无过恶,吾主为何震怒处斩,微臣虽死,也不瞑目。
⊙国家刀快,不斩无罪之人
《施公案》八六:老爷,小的住在山下李家村……奉公守法,不知犯了何罪?无故锁拿进寺。俗云:国家刀快,不斩无罪之人。
车船店脚牙,无罪就该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车船店脚牙,无罪就该杀
【释义】:
车:车夫;船:船夫;店:店家;脚:脚夫;牙:牙行经纪人。谓这五种人最难缠,惹人嫌。《金钟记》三一:若是一味认的钱,见了富的,奉承一个不用题;见了穷的,不理不惺。高兴还许不住人家,就是强住下,也免不了恶声赖气。人家走了一天,你看难受不难受?所以说车船店脚牙,无罪就该杀。
⊙车船店脚牙
《儿女英雄传》三:世上最难缠的无过车船店脚牙。这两个骡夫再不说他闲下一头骡子,他还是不住的左支脚钱,右讨酒钱,把个老头子怄的,嚷一阵闹一阵,一路不曾有一天的清净。《三侠五义》六四:俗语说的车船店脚牙,极是难缠的。他以为拿大价儿把欧阳爷难住,就拉倒了。
出钱不坐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出钱不坐罪
【释义】:
坐罪:获罪。指出了钱就可以免罪。《说岳全传》一:门公道:“员外,这也怪他不得,荒村野地又无饭店,叫他何处投奔?常言道:‘出钱不坐罪。’员外斋他是好意,岂反有罪过之理?”
风流罪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风流罪过
【释义】:
①风流,指像风的流动一样无根无据。指横加的不相干的罪名。《三国演义》四六:公瑾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忽一日,学士被宰相王荆公寻件风流罪过,把学士奏贬黄州安置去了。《水浒全传》一二〇: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②因风月之事而产生的过失。《续金瓶梅》四九:他也曾走马章台,醉拥红妆晨起晚;……风流罪过,空余白骨成灰。
⊙风流事过
《醒世恒言》二九:汪知县被道着心事,满面通红,生怕传扬出去,坏了名声,只得把蔡贤问徒发遣。自此怀恨董县丞,寻两件风流事过,参与上司,罢官而去。
妇人有事,罪坐夫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妇人有事,罪坐夫男
【释义】:
有事:指犯法。坐:连坐。意谓妇人犯了罪,丈夫也要受牵连获罪。《女仙外史》八五:魔主要老鲍作保,日后若亏欠,好把葛洪拿去。律上说的好,妇人有事,罪坐夫男哩。
告人死罪得死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告人死罪得死罪
【释义】:
指诬告不实,原告要按所诬告的罪名反坐。《西游记》八三:八戒道:“哥啊,常言道:告人死罪得死罪。须是理顺,方可为之。”
黄犬食肉,白犬当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黄犬食肉,白犬当罪
【释义】:
黄狗把肉偷吃掉了却拿白狗抵罪。比喻代人受过。《闽都别记》二五三:以妖怪既除,天师遂回江西。无人不说灭了害造桥之妖怪。谁知乃黄犬食肉,白犬当罪。
家人犯法,罪坐家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家人犯法,罪坐家主
【释义】:
指奴仆下人犯了罪,要追究主人、上司的责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五:元帅道:“家人犯法,罪坐家主。与他们不相干,放他们回去,不得加害于他。”那五百口男男妇妇齐齐的磕上一个头,一涌而去。
⊙家人犯法,罪及家长
《三春梦》二〇:启奏我主,自古道:家人犯法,罪及家长。邓、于二奴虐害潮州人民,皆系永兴军令约束不严,致使刘进忠造反,杀害官军,虚费国帑。望我主将沈瑞定罪,以正国法。
⊙家奴犯罪,罪坐家长
《施公案》一三八:老爷,小人乔三有家主。常言说家奴犯罪,罪坐家长。叩求青天老爷,察覆盆之冤。
⊙家人犯法,罪归家主
《玉燕姻缘全传》一八:家人犯法,罪归家主。你这贱人自己做坏了事,倘或太夫人知道,那时教我:浑身是口难分辨,遍体排牙说不清。
今日饮酒者私情,明日按罪者公议-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今日饮酒者私情,明日按罪者公议
【释义】:
今天在一起饮酒是因为私人交情,明天按律治罪是因为主持公道。意即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不因私情而妨害公事。《比目鱼》一五:叫左右暂松了绑,取出二樽酒饭来,待我奉陪三杯,然后正法,合着古语两句,叫做今日饮酒者私情,明日按罪者公议。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释义】:
匹夫:平民。璧:玉器,扁圆平中心有孔。意谓普通百姓本来没有罪,怀里揣了玉璧获罪了。指财宝往往会招来祸害。□《左传·桓公十年》: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海公大红袍全传》五八:古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只玉杯,寒不能衣,饥不能食,何必执此玉杯,而结怨世蕃,无乃太过耶!
☉小人无罪,怀璧其罪
《夜谭随录》二:“小人无罪,怀璧其罪。”
钱可买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钱可买罪
【释义】:
有钱可以买通官司,减免罪责。《绘芳录》五三:但是一件,常闻钱可买罪。
穷人发财,如同受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穷人发财,如同受罪
【释义】:
指穷人一旦暴富,一时不知所措,反受折磨。《发财秘诀》二:拆开一袋看时,见满满的都是洋银。再拆一袋看,也是洋银。一连看了几袋。只吓得他目定口呆,心惊肉跳,手足无措,出了一身冷汗。正是:惊喜交集,变为怖畏,穷人发财,如同受罪。
人不知己罪,牛不知力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不知己罪,牛不知力大
【释义】:
人有大罪而不自知,就像牛有大力而不自知。比喻人有大罪而浑然不觉。《乾隆巡幸江南记》七四:白眉道人道:“俗语说得好:‘人不知己罪,牛不知力大。’但你责备我任纵门徒杀害你的徒弟,你可知你徒弟无恶不作,残害百姓呢?”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释义】:
王子犯了法就应和老百姓一样地处以罪刑。指在王法面前应该一律平等。泛指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身份有多高贵,只要犯了国法,就应和老百姓一样依法治罪。□清·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狱讼》:皇子犯法,庶民同罪。《飞龙全传》二:畜生!还要口硬?这是法度当然,谁敢违拗?你岂不知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你自己犯了法,怎么骂起圣上来?《走马春秋》九:你等身为王叔,不能与孤尽心报效,反保奸党,抵触孤家,岂不知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活地狱》六:凡到我们这里的,都是犯了罪的,你只好怪你自己不是。无论你大官大员家太太奶奶,小姐姑娘,进得此门,就得服我们的管。什么叫做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就是这个缘故。《何典》九:老话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他们也不过是哺退乡绅,怎么敢日清白日的随便把人打死。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海公大红袍全传》二九:当下海瑞大怒道:“你恃着权势,谅我不能奈何于你。不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汝既已怀罪,奉旨前来,尚敢如此矫强,我便打你一个藐法欺旨。”《中国现在记》二:俗语说得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们这里是只知道押解犯人,却不去分别谁是老爷,谁不是老爷。
⊙皇子犯法,庶民同罪
《跻春台·双金钏》:皇子犯法,庶民同罪,他自作自受。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
《大红袍全传》三八:天子犯法,与庶民同。今汝意持着严嵩老贼,辄便欲横行天下,本县是不能稍宽贷于汝的!
⊙天子犯法,同于庶民
《大红袍全传》五五:天子犯法,同于庶民。今严世藩身为大员,而作禽兽之行,加之诬捏陷害,罪情重大,伏乞陛下立提进京,交臣严办。
训教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训教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
【释义】:
对学生不严格训教是老师懒惰渎职,学习没有成绩是学生自己的过错。《西游记》八八:古人云:训教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汝等既有诚心,可去焚香来拜了天地,我先传你些神力,然后可授武艺。
养家千百口,作罪一人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养家千百口,作罪一人当
【释义】:
意即一人犯罪一人承当。《飞龙全传》三三:常言道:养家千百口,作罪一人当。彼时陷害令兄者,惟苏逢吉一人而已,与他全家无涉。
一人有罪一人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人有罪一人当
【释义】:
指一个人犯了罪,罪责由他一人承当,不牵涉别人。《后西游记》二五:小行者道:“俗语说得好,一人有罪一人当。怎么连我三个都要处治起来?”《歧路灯》六四:不如就事论事,单着管九八一人承抵,真赃实犯,叫他一人有罪一人当,久后好细细追查谭绍闻的实落。
⊙一人作罪一人当
《红楼梦》五五:姑娘,你是个最明白的人,俗语说一人作罪一人当,我们并不敢欺蔽小姐。如今小姐是娇客,若认真惹恼了,死无葬身之地。
一家有罪,九家连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家有罪,九家连坐
【释义】:
封建专制时代,一家有人犯了罪,亲朋甚至乡邻都要受到株连。《水浒后传》一三:使臣焦躁道:“一家有罪,九家连坐,何况同居的好朋友。”
一人犯法,罪及一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人犯法,罪及一人
【释义】:
一个人犯了法,只加罪其身,不株连别人。《彭公案》七:国家定鼎以来,一人犯法,罪及一人,律有定条。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释义】:
有功劳一定奖赏,有罪过一定责罚。形容赏罚严明。《三国演义》五: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大宋中兴演义》三:然后待以恩,御以威,结以诚信,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者,乃任将之实也。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释义】:
想要强加给人以罪名,用不着担心找不到借口。指随心所欲地罗织罪名陷害。□语出《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东周列国志》二九:里克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闻命矣!”《石点头》七:寻思八遍,恨一声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在灯下吃了几杯闷酒,磨起墨来,草上一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〇:至于他一定要怎样我,那出参的考语,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释义】:
意谓主管执行法律的人犯法,应加重治罪。也指对法规明知故犯的人,要加重处罚。《赛红丝》八:禁设朱贵,监守得财谋命,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亦杖一百,流三千里。《济公全传》一五五:素常我在庙里一喝酒,你就说我犯了清规,应当打四十军棍,赶出庙去,这都是你的主意。今天你做主叫我喝酒,你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万花楼》八:倘若奏知圣上,这胡坤先有治家不严之罪,纵子殃民,实乃知法犯法,比庶民罪加一等。
知情不举,罪加一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知情不举,罪加一等
【释义】:
知道犯法的事而不举报,对这种人要加倍处罚。《三侠五义》八一:艾虎道:“后来也不怎么样。到一来二去,我也大些了,常听见人说:知情不举,罪加一等。小人也不理会。后来又有人知道了,却向小人打听,小人也就告诉他们。”
罪不加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罪不加众
【释义】:
意谓刑罚不能加在众人头上。犹言法不治众。《二度梅全传》三五:吾已晓得了,但此事出自公忿,吾老爷不好阻挡。自古道:“罪不加众。”他们就知道了。
罪人不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罪人不孥
【释义】:
孥:妻子儿女。指治罪止于本人,不株连妻子儿女。《封神演义》九七:况古语云:“罪人不孥。”恳祈元帅大开慈隐,怜妾身之无辜,赦归故国。《东周列国志》二九:惠公欲尽诛里平诸大夫之族。郤芮曰:“罪人不孥,古之制也。乱人行诛,尽以儆众矣。何必多杀,以惧众心?”《隋唐演义》五五:臣闻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孥。
⊙罪不及孥
《警世通言》一一:况且丈夫已经正法,罪不及孥。
⊙罪不及妻孥
《廿载繁华梦》四〇:自古说,罪不及妻孥,释他尚不失为宽大。
⊙罪不及于妻孥
《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三五:他虽有罪,但罪不及于妻孥。若尔不奉法令,擅自杀人,岂得无罪的?
罪莫大于不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罪莫大于不孝
【释义】:
意谓不孝顺父母是最大的罪过。《西游记》三一:我自幼在宫,曾受父母教训。记得古书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西湖二集》六:况罪莫大于不孝,若天地饶过了你的罪犯,便不成一个天地了。
罪莫大于绝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罪莫大于绝嗣
【释义】:
指绝后是最大的罪过。古时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西湖二集》三二:罪莫大于绝嗣,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今欲立昭仪为后,何如?
作福不如避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作福不如避罪
【释义】:
与其烧香许愿给神灵做功德以求福,不如不做有罪之事。《水浒全传》四五:石秀却在侧边看了,也自冷笑道:“似此有甚功德,正谓之作福不如避罪。”《初刻拍案惊奇》三四:为此就有那不守分的,污秽了禅堂佛殿,正叫做作福不如避罪。《醋葫芦》八:贤弟有所不知,近来老妻又行了龟头印记之法,甚是严禁,夜来倘有事体,少不得擦去原印,明日又来淘气。正是作福不如避罪,还只容我回去了罢。
风流罪-汉语惯用语辞典
风流罪fēng liú zuì
①因风雅之事而犯的过失。宋刘克庄《贺新郎·宋庵访梅》:“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②因男女私情而引起的过错。元曾瑞《留鞋记》“便犯出风流罪,暗约下雨云期。”
活受罪-汉语惯用语辞典
活受罪huó shòu zuì
谓活着而遭受苦难。元王晔《桃花女》“彭祖一百岁,牙齿拖着地,饭也吃不的,教他活受罪。”杨沫《青春之歌》“死了好,省得活受罪。”
受洋罪-汉语惯用语辞典
受洋罪shòu yóng zuì
比喻不适应外国的生活方式。赖云青等《大亨黄金荣》“今天要改穿洋装,实在是受洋罪。”
替罪羊-汉语惯用语辞典
替罪羊tì zuì yáng
古代犹太教祭礼中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沙汀《巡官》“乡长虽是傀儡,却是幺胡子的内侄,而且毕竟是个乡长,他也不能怪他,于是巡官就成了替罪羊了。”
罪不可避-佛源语词词典
罪不可避
佛教中有七不可避:生、老、病、死、罪、福、因缘。这七种情形,由人的前生、今生的行为造成,由法和天理决定,是得到的结果和报应,不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故不可避免。罪不可避为七不可避之一。《法苑珠林》卷六十九:“一,生不可避,依善恶之业因,苦乐之生不可避……五,罪不可避,有罪业则恶道之苦果不可避……七,因缘不可避。如是之因和于如是之缘,生、吉凶、祸福、贫富、寿夭,是法尔之道理不可避。”
罪不重科-佛源语词词典
罪不重科
科,判决,惩处;重,重复。犯了罪只惩处一次,不再进行第二次的惩处。《五灯会元·卷十五·洞山守初禅师》:“问:‘非时亲觐,请师一句。’师曰:‘对众怎么举?’曰:‘据现定举。’师曰:‘放汝三十棒。’曰:‘过在什么处?’师曰:‘罪不重科。’”
罪行-佛源语词词典
罪行
佛教指罪恶的行为,“三行”之一:一,福行;二,罪行;三,不动业。罪行指做五恶十恶等罪,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破戒行为,又称为“非福行”。《智度论》卷八十八:“一,福行,行十善等福,感天上人间之果者。二,罪行,又曰非福行,行十恶等,感三恶道之苦果……”现代汉语的“罪行”指犯罪的行为,是从法律角度提出的;佛教的“罪行”是从宗教、道德角度提出的。
罪业-佛源语词词典
罪业
佛教指由身、口、意三根的行为造成罪恶的结果,即罪孽。《法华经·化城喻品》:“不从闻佛法,常行不善事,色力及智慧,斯等皆减少。罪业因缘故,失乐及乐想。住于邪见法,不识善仪则。不蒙佛所化,常堕于恶道。”现代汉语承此用法,指罪孽。许地山《缀网劳蛛·商人妇》:“她母亲苦待她倒罢了,还要说她前生的罪业深重,非得叫她辛苦,来生就不能超脱。”
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佛源语词词典
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
钢刀虽然锋利,却不杀没有罪过的人,隐喻禅师虽然严厉,却也可以随机应接,对那些诚心而初次参禅的学人要求不那么苛刻。《五灯会元·卷十七·宝峰克文禅师》:“上堂:‘佛法两字,直是难得……洞山门下,无佛法与人,只有一口剑。凡是来者,一一斩断,使伊性命不存,见闻俱泯……然则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
失钱遭罪-佛源语词词典
失钱遭罪
比喻丢掉了必需而又重要的东西,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麻烦。《祖堂集·卷十一·保福和尚》:“问:‘承古人有言,智不到处,切忌道著。道著则头角生,和尚如何?’师答曰:‘进收。’曰:‘若向无头角处收,即招大众怪笑。’师云:‘失钱遭罪。’因举《金刚经》云:‘一切诸法,皆是如义。’”
罪-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罪辠zuì
①捕鱼的网。比喻法网。《诗经·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罟。”②罪恶,犯法的行为。《汉书·苏武传》:“大臣亡~夷灭者数十家。”高启《书博鸡者事》:“汝~宜死,今姑贷汝。”(贷:宽恕。)③罪人。《左传·哀公二十三年》:“以辞伐~足矣,何必卜?”《吕氏春秋·慎大》:“出拘救~。”④诛罚罪人,判罪。《孟子·万章下》:“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吕氏春秋·仲冬》:“其有侵夺者,~之不赦。”⑤过错,过失。《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替孟明。孤之~也。”(替:废黜。)《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⑥归罪。《寡人之于国也》:“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过】过错,过失。《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以负于魏,无功于赵。”《孔雀东南飞》:“汝今何~,不迎而自归?”
【罪己】归罪于自己。《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其兴也悖焉。”(悖:通“勃”。)
【罪愆】罪过。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念窦娥葫芦提当~。”(葫芦提:糊里糊涂。)
【罪人】①犯罪的人。《史记·高祖本纪》:“大赦~。”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②归罪于别人。《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其亡也忽焉。”
一人有罪一人当-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人有罪一人当yī rén yǒu zuì yī rén dāng
【释义】:
指谁犯罪,谁承担全责。任光椿《戊戌喋血记》:“就算谭嗣同一人有罪,也应是一人有罪一人当,朝廷也并无追责妻孥的旨意呵!”也作“一人犯法一人当”。古华《芙蓉镇》:“一人犯法一人当,米豆腐是自己卖的,钱是自己赚的,怎么要怪罪到老谷头上?”
原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原罪yuán zuì
【释义】:
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因受了蛇的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了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故名。基督教并认为此罪一直传至所有后代,为此需要基督的救赎。也喻指与生俱来的罪过。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她想,一切原罪都由自己一人去赎还吧。”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pǐ fū wú zuì huái bì qí zuì
【释义】: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语出《左传·桓公十年》。中英杰《罗浮山血泪祭》:“天之苍苍,正色何色?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万能的真理你为什么无动于衷?”
刁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刁罪diāo zuì
【释义】:
方言。责备,埋怨。梁斌《播火记》:“李霜泗说:‘大娘!不要刁罪我吧!我们都是马下的人,这不是来看你们吗?’”
判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判罪pàn zuì
【释义】:
法院依据法律给犯罪的人定罪。赵树理《登记》:“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婚姻法》以后,谁再有这种行为,是要送到法院判罪的。”
免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免罪miǎn zuì
【释义】:
免除罪刑;不予法律处分。
净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净罪jìng zuì
【释义】:
洗除罪恶。鲁迅《〈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狂暴的人堆的臂膊,恰如净罪的火焰一般,照出来的只有一个阴暗。”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现代汉语大词典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yán zhě wú zuì wén zhě zú jiè
【释义】:
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语出《诗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认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认罪rèn zuì
【释义】:
承认自己的罪行。刘绍棠《二度梅》:“你怎么不低头认罪啦?”
论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论罪lùn zuì
【释义】:
定罪。徐迟《火中的凤凰》:“(古物)均严禁出口运往外国,违者以盗窃论罪。”
请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请罪qǐng zuì
【释义】:
自认有罪过,请求处分;道歉。陈毅《莱芜大捷》:“堪笑顽酋成面缚,叩头请罪詈元凶。”
谢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谢罪xiè zuì
【释义】:
向人认错,请求原谅。冰心《超人》:“我先要深深的向你谢罪,我的恩德,就是我的罪恶。”
降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降罪jiàng zuì
【释义】:
犹问罪。评剧《秦香莲》:“老天我与你二人解和此事,同去金殿动本,万岁若是降罪么,也罢!”
陪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陪罪péi zuì
【释义】:
得罪了人,向人道歉。巴金《春》:“二弟,我劝你还是去见见三爸,向他说两句陪罪的话。”陪,今多写作“赔”。
办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办罪bàn zuì
【释义】:
治罪。张庚《〈秦香莲〉的人民性》:“从这个本子可以看出作者对《琵琶记》是不满意的,认为蔡伯喈原是坏人应当办罪,就把他改成陈士美让秦香莲来审问。”
受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受罪shòu zuì
【释义】:
遭受折磨。巴金《灭亡》:“什么巡夜,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受罪罢了。”
折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折罪zhé zuì
【释义】:
①赎罪,抵消罪过。鲁迅《祝福》:“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②折杀。姚雪垠《长夜》:“(她老人家说着说着可就要往下跪)我…说:‘大娘,有啥话说到明处,你老人家可别要折罪孩子!’”
拟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拟罪nǐ zuì
【释义】:
定罪。鲁迅《随感录六十五》:“从前看见清朝几件重案的记载,‘臣工’拟罪很严重,‘圣上’常常减轻。”
抵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抵罪dǐ zuì
【释义】:
因犯罪而受到相应的处罚。许地山《凶手》:“杀人的事是小人干的,与小人之兄孙荣无涉,情愿自首抵罪。”
控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控罪kòng zuì
【释义】:
被指控的罪行。《上海电视》1989年第4期:“现在她已再度被警方起诉,如果控罪成立的话可能要入狱一年。”
获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获罪huò zuì
【释义】:
犯罪遭罚。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在左拾遗任内,以疏救废相房琯获罪。”
开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开罪kāi zuì
【释义】:
得罪;冒犯。鲁迅《致陶亢德》:“我其实不能幽默,动辄开罪于人。”
同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同罪tóng zuì
【释义】:
同样论罪;同样受到处罚。田汉《谢瑶环》:“你们休得猖狂,岂不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吊民伐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吊民伐罪diào mín fá zuì
【释义】:
慰问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人。鲁迅《“以眼还眼”》:“将来呢…更未必有人因《哈孟雷特》而责莎士比亚的迷信一样,会特地吊民伐罪。”
吃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吃罪chī zuì
【释义】:
承担罪责。京剧《贵妃醉酒》:“万一出点错儿,我们可吃罪不起呀!”
告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告罪gào zuì
【释义】:
请罪。指犯有罪过,请予处分。也常用为表示歉意的谦辞。郭沫若《〈孔雀胆〉二三事》:“万一在昆明的演出不十分成功,那我要告罪,那当然是我的剧本不成名器的原故。”
得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得罪dé zuì
【释义】:
①冒犯,触怒。赵树理《三里湾》:“我什么地方得罪了你,你偏要来找我的事?”②客气话。如说对不起。郭沫若《棠棣之花》:“得罪得很,得罪得很,天地间没想出竟有这样相像的人!”
犯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犯罪fàn zuì
【释义】:
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洪深《五奎桥》:“你们今天所做的事,几乎没有一件不是犯罪的。”
犯罪中止-现代汉语大词典
犯罪中止fàn zuì zhōng zhǐ
【释义】:
指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犯罪行为或主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后果的发生。
犯罪嫌疑人-现代汉语大词典
犯罪嫌疑人fàn zuì xián yí rén
【释义】:
有一定证据怀疑有犯罪行为而尚未受到指控的人。在我国指被司法机关怀疑犯有罪行,但还未提起公诉的人。一旦提起公诉,即称为被告人。
将功赎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将功赎罪jiāng gōng shú zuì
【释义】:
以功劳抵偿罪过。郭沫若《南冠草》:“不过你还须得做些事体来将功赎罪。”
问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问罪wèn zuì
【释义】:
宣布对方罪状,加以谴责、声讨。鲁迅《通信》:“盖天下的事,往往决计问罪在先,而搜集罪状(普通是十条)在后也。”
问罪之师-现代汉语大词典
问罪之师wèn zuì zhī shī
【释义】:
讨伐犯罪者的军队。如:汉皇怒其无礼,遂兴问罪之师。后也比喻前来责问的人。如:人家已经承认错误,你还这样大兴问罪之师,实在说不过去。
治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治罪zhì zuì
【释义】:
依据法律给犯罪人以应得的惩处。杨朔《三千里江山》:“日本凶手因为无穷花是那旧王朝的国花,见了就砍,私自种的还治罪。”
活受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活受罪huó shòu zuì
【释义】:
指活着而遭受痛苦灾难。杨沫《青春之歌》:“死了好,省得活受罪。”
活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活罪huó zuì
【释义】:
活着所遭受的苦难。张天翼《仇恨》:“偏不宰你,叫你先受活罪。”
洋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洋罪yáng zuì
【释义】:
特别的痛苦。欧阳山《苦斗》:“死了倒也自在,免得受这洋罪。”
怪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怪罪guài zuì
【释义】:
责怪。梁斌《红旗谱》:“你们住城,俺住乡嘛,十里还不同俗呢!这会儿奶奶不怪罪你们。”
恕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恕罪shù zuì
【释义】:
原谅过错。多用为请勿计较的套语。如:万望恕罪。
悔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悔罪huǐ zuì
【释义】:
悔恨自己的罪过。峻青《海啸》:“这假彭连长又连连地点头哈腰,装出一副悔罪的样子。”
逃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逃罪táo zuì
【释义】:
逃免于罪;逃避罪责。惜红馆主《续啼笑因缘》:“因此那些要人大老,都把这家医院当作洞天福地,逃罪仙窟。”
造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造罪zào zuì
【释义】:
受罪。沙汀《淘金记》:“说起来两块三块的,看买得到一碗米么!不是庄稼做垮杆了,那个来吃这碗造罪饭啊。”
道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道罪dào zuì
【释义】:
认错;赔不是。倪贻德《零落》:“她很懊悔刚才那一句不识时务的话,但已来不及收回,她只得低声的道罪求恕。”
遭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遭罪zāo zuì
【释义】:
受罪。老舍《龙须沟》:“这是她生身之地;刚离开这儿几个月,就不肯再回来,说一到这儿就要吐。真遭罪呀!”
归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归罪guī zuì
【释义】:
将罪过归于某人或某集体。鲁迅《“意表之外”》:“但我一开口,他却可以归罪于我了。”
引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引罪yǐn zuì
【释义】:
承认罪过。茅盾《追求》:“曼青移前一步,很引罪似的轻轻地答着。”
弥天大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弥天大罪mí tiān dà zuì
【释义】:
极大的罪恶。如:我究竟犯了什么弥天大罪,值得你们这样兴师动众地盘问?
委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委罪wěi zuì
【释义】:
推委罪责。如:百般狡赖,委罪于他人。
嫁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嫁罪jià zuì
【释义】:
转移罪责。郭沫若《孔雀胆》:“车丞相教我母亲把那砒霜淹在我们送去的乳饼上,并且叫她专一拿给小弟弟吃。那样把小弟弟毒死了,就可以嫁罪于我们。”
死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死罪sǐ zuì
【释义】:
①应该判处死刑的罪行。如:杀人越货,死罪难逃。②旧时请罪或道歉时用的套语,表示罪过很重。
戴罪立功-现代汉语大词典
戴罪立功dài zuì lì gōng
【释义】:
指判了罪而给予立功赎罪的机会。也泛指犯罪后立功赎罪。韦君宜《一个普通人的启示》:“至于我自己,先是‘戴罪立功’,一面自己被大会批判,一面回编辑部主持批判人。”
替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替罪tì zuì
【释义】:
代人受过。如:替罪羊。
替罪羊-现代汉语大词典
替罪羊tì zuì yáng
【释义】:
古代犹太教祭礼中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据《旧约全书·利未记》载:古代犹太教每年一次由大祭司按手在羊头上,表示全民族的罪过已由这头羊承担,然后把羊赶入旷野。后以“替罪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沙汀《巡官》:“乡长虽是傀儡,却是幺胡子的内侄,而且毕竟是个乡长,他也不能怪他,于是巡官就成了替罪羊了。”
负荆请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
【释义】:
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欲羞辱蔺,蔺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背负荆条,意思是情愿受杖。后以“负荆请罪”为向人赔礼道歉之典。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不过,有言在先,我老雷可不是来负荆请罪的!”
负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负罪fù zuì
【释义】:
①获罪;背上罪名。瞿秋白《赤都心史》:“革命之中智识阶级负罪不小。”②抱愧;抱歉。茅盾《子夜》:“(吴少奶奶)脸上不禁泛出红晕,眼光里有一种又羞怯又负罪的意味。”茹志鹃《百合花》:“‘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的说道。”
赎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赎罪shú zuì
【释义】:
用钱物赎免罪行。现多指用某种表现来抵消罪过。巴金《家》:“去,他必须到她那里去,去为他自己赎罪。”
赔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赔罪péi zuì
【释义】:
向人赔礼道歉。鲁迅《阿Q正传》:“明天用红烛——要一斤重的——一对,香一封,到赵府上去赔罪。”
见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见罪jiàn zuì
【释义】:
怪罪。如:事出无奈,请勿见罪。
有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有罪yǒu zuì
【释义】:
①有犯法的行为。如:对有罪之人,不可轻饶。②有过错。古华《芙蓉镇》:“桂桂心里好反悔,把自己的女人惹哭了,有罪。”
服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服罪fú zuì
【释义】:
承认罪责;认错。冰心《寄小读者》:“注视着那个胖大的护士,我脸上定不是一种怡悦的表情,而她却服罪的看我一笑。”
背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背罪bēi zuì
【释义】:
承担罪责。郭沫若《屈原》:“我的稿子虽然拟好了,但是没有经过国王的核准,用得用不得还不能知道,万一用不得,岂不是使你老兄背罪吗?”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现代汉语大词典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yù jiā zhī zuì hé huàn wú cí
【释义】:
欲加害于人,即使无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何愁找不到借口。郭小川《学习笔记》:“把学习文化和‘死啃书本’混为一谈,也是一种诡辩,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罪情-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情zuì qíng
【释义】:
犯罪的情节。昆曲《十五贯》:“爷爷若能查明这位客官的真实来历,就知道我与他通奸谋杀的罪情是冤枉的了。”
罪错-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错zuì cuò
【释义】:
罪行和过错。《钟山》1988年第1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各种不同罪错的人员集中一道,难免不发生交叉感染和相互传习。”
罪魁祸首-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魁祸首zuì kuí huò shǒu
【释义】:
犯罪肇祸的为首者。鲁迅《新的世故》:“环顾中国,比量是非,断定他是阻碍新文化的罪魁祸首。”
罪愆-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愆zuì qiān
【释义】:
罪过;过失。郭沫若《落叶》:“他只觉得自己的罪孽深重,只想一心一意预备着消灭罪愆,完全泯没了自己的要求。”
罪孽-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孽zuì niè
【释义】:
①佛教语。指应当受到报应的罪恶。如:罪孽深重。②苦难。老舍《鼓书艺人》:“生活太无情,真是遭不完的罪孽,说不尽的伤心。”
罪孽深重-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孽深重zuì niè shēn zhòng
【释义】:
指罪恶极重。如:他自知罪孽深重,投河自尽了。
畏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畏罪wèi zuìì
【释义】:
畏惧罪刑。茅盾《清明前后》:“现在,唐文君的恐惧和悲痛,使他畏罪之心突又占了上风。”
罚不当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罚不当罪fá bù dāng zuì
【释义】:
处罚过宽或过严,和所犯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严。如:法庭量刑失当,罚不当罪,检察院决定抗诉。
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zuì辠
【释义】:
①罪愆;犯法的行为。如:罪大恶极。②过错;过失。如:罪有应得。③惩罚:治罪。如:罪刑。④归罪;责备。如:罪坐。⑤祸殃。闻一多《李白之死》:“这岂不自作的孽,自招的罪。”⑥歉意。巴金《雪》:“他站起来向客人告了罪,叫何科长跟着他一道走出去了。”
罪人-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人zuì rén
【释义】:
有罪的人。如:汪精卫是个民族罪人。
罪大恶极-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大恶极zuì dà è jí
【释义】:
罪恶大到极点。鲁迅《新时代的放债法》:“倘不如命地‘帮忙’,当然,罪大恶极了。”
罪不容诛-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不容诛zuì bù róng zhū
【释义】:
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廖仲恺《致各属商会团电》:“似此逆迹昭著,实属罪不容诛。
罪业-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业zuì yè
【释义】:
佛教语。指身、口、意三业所造的罪。也泛指应受恶报的罪孽。许地山《商人妇》:“她母亲苦待她倒罢了,还要说她前生的罪业深重,非得叫她辛苦,来生就不能超脱。”
罪囚-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囚zuì qiú
【释义】:
罪犯。郭沫若《鸡雏》:“你这仓惶的罪囚!”
罪犯-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犯zuìì fàn
【释义】:
犯罪的人。郭沫若《洪波曲》:“罪犯们都有一双血手,但在这双血手上时时又带上一双白手套。”
罪刑-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刑zuì xíng
【释义】:
按其罪行应判的刑罚。
罪过-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过zuì guò
【释义】:
①罪行;过失。鲁迅《致山本初枝》:“请你不要认为这是我的罪过。”②谦词。表示愧不敢当,受之有罪。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这真是太罪过了,叫老太太来服侍我。”③可怜。刘半农《你联竿乙是格我》:“我看你杀毒毒格太阳里打麦打得好罪过!”
罪有应得-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有应得zuì yǒu yīng dé
【释义】:
指惩处与所犯罪行相当。鲁迅《隔膜》:“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
罪行-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行zuì xíng
【释义】:
犯罪的行为。如:敌机野蛮轰炸和平村庄,屠杀无辜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罪名-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名zuì míng
【释义】:
罪行;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特征所规定的犯罪名称。
罪坐-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坐zuì zuò
【释义】:
归罪;连坐。许地山《凶手》:“妇人有事,罪坐夫男。”
罪状-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状zuì zhuàng
【释义】:
犯罪的事实。如:布告已经公布了他的罪状。
罪证-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证zuì zhèng
【释义】:
犯罪的证据。如:罪证确凿。
罪责-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责zuì zé
【释义】:
罪行的责任。郭沫若《论中德文化书》:“酿成大战的原因,科学本身并不能负何等罪责。”
罪该万死-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该万死zuì gāi wàn sǐ
【释义】:
形容罪恶极大。郭沫若《北伐途次》:“有的昨天还是罪该万死的旧军阀,而今天便一跃而成为了功高千古的革命元勋。”
罪孥-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孥zuì nú
【释义】:
罪犯的家属。任光椿《戊戌喋血记》:“他谭复生竟敢包庇叛逆,窝藏罪孥,还算是什么朝廷新贵,皇上近臣!”
罪恶-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恶zuì è
【释义】:
指严重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或犯罪的行为。如:罪恶滔天。
罪恶如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恶如山zuì è rú shān
【释义】:
形容罪恶多且重。如:车匪路霸罪恶如山,必将受到严厉制裁。
罪恶昭著-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恶昭著zuì è zhāo zhù
【释义】:
罪恶非常明显。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
罪恶滔天-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恶滔天zuì è tāo tiān
【释义】:
喻罪恶极大。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罪恶滔天,奇仇不赦。”
罪眚-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眚zuì shěng
【释义】:
犹罪愆,罪过。茅盾《诗与散文》:“他时时觉得在表妹前他便变成了高尚圣洁些,似乎他的隐秘的罪眚也减轻了压迫了。”
罪案-现代汉语大词典
罪案zuìì àn
【释义】:
罪状;罪名。鲁迅《六论“文人相轻”——二卖》:“‘老作家’的‘老’字,就是一宗罪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