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舍利

舍利(舍利)是什么意思

  • 舍利-佛源语词词典

    舍利

    又作“舍利子”。梵语śarīra的音译。最初指释迦牟尼火化后,骨灰中结成的坚硬、透明、有色彩的球状物和骨块结晶。后,凡佛教徒火化后,骨灰中的结晶性的物质或整个遗骸,皆称“舍利”或“舍利子”。《五灯会元·卷一·释迦牟尼佛》:“尔时金馆从座而举,高七多罗树,往返空中,化火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又,《霏雪录》:“舍利,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

  • 佛牙舍利-现代汉语大词典

    佛牙舍利fó yá shè lì

    【释义】:

    见“佛牙”。

  • 舍利-现代汉语大词典

    舍利shè lì

    【释义】:

    [梵sarīra]意指身骨。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的硬物。后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火化后剩下的骨头。也叫舍利子。

  • 舍利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舍利子shè lì zǐ

    【释义】:

    即舍利。闻一多《奇迹》:“我只要一个明白的字,舍利子似的闪着宝光。”

  • 佛舍利-汉语大词典

    佛舍利

    【1】相传为{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击之不坏,焚之不燋,或有光明神验。佛教徒奉为至宝,建塔供奉。后亦泛指高僧死后烧剩的骨烬。舍利为梵语arīra的译音,意为“身骨”﹑“灵骨”。《魏书·释老志》:“於後百年﹐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宋}{钱易}《南部新书》乙:“{儀鳳}二年﹐{長安}{光宅坊}掘得石函﹐函之内有佛舍利萬餘粒。”{晋}{道安}《西域志》:“{摩揭陀國}正月十五日僧俗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

  • 佛牙舍利-汉语大词典

    佛牙舍利

    【1】见“佛牙”。

  • 舍利塔-汉语大词典

    舍利塔

    【1】供奉佛舍利的塔。{唐}{李邕}《临淮县普光王寺碑》:“舍利之塔﹐七寶齊山;浄土之堂﹐三光奪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雲漢。”《宋史·太宗纪二》:“癸亥﹐詔作{開寶寺}舍利塔成。”

  • 舍利-汉语大词典

    舍利

    【1】梵语arīra﹐意译“身骨”。{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坚硬珠状物。又名舍利子。《魏书·释老志》:“佛既謝世,香木焚尸。靈骨分碎,大小如粒,擊之不壞,焚亦不燋,或有光明神驗,{胡}言謂之‘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寶瓶,竭香花,致敬慕,建宫宇,謂爲‘塔’。”后亦泛指佛教徒火化后的遗骸。{明}{宋濂}《璋公圆冢碑铭》:“以某年月日﹐奉舍利靈骨歸窆於郡之龍井{辯才塔}南﹐遵像法也。”《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頌畢﹐荼毗之次﹐見火中一道青烟﹐直透雲端﹐烟中顯出{圓澤}全身本相﹐合掌向空而去。少焉﹐舍利如雨。”【2】{契丹}管军头目。《资治通鉴·後唐明宗长兴三年》:“初﹐{契丹}舍利{萴刺}與惕隱皆爲{趙德鈞}所擒。”{胡三省}注:“舍利﹑惕隱﹐皆{契丹}管軍頭目之稱。”《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六年》:“其所署將帥﹐{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當直舍利及八部落舍利﹐{山後}四鎮諸軍約十萬八千餘騎。”

  • 舍利子-汉语大词典

    舍利子

    【1】即舍利。{闻一多}《真我集·奇迹》:“我只要一个明白的字﹐舍利子似的闪着宝光。”{奚侗}《辛亥岁暮杂诗》:“八國垂涎舍利子﹐西來健者又阿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