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笛

笛(笛)是什么意思

  • 山阳笛声-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阳笛声

    婉指对老朋友的殷殷思念。《晋书·向秀传》记载,向秀经过山阳旧居,听到邻人吹出嘹亮的笛声,情不自禁追忆亡友嵇康、吕安,写下《思旧赋》。

  • 龙笛-古文观止词典

    龙笛lóng dí

    【词性】:名词

    笛子的美称(1)。《司马季主论卜》:露蚕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饮露的蟋蟀喝风的蝉,就是从前的凤笙和龙笛。

  • 笛-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笛dí

    一种竹制管乐器。也指笛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白居易《琵琶行》:“岂无山歌与村~,呕哑嘲哳难为听。”

  • 警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警笛jǐng dí

    【释义】:

    ①发警报的汽笛。老舍《蜕》:“紧急警报!只有这几个警笛像是消息很灵通,开着玩笑似的给大家以死亡破灭的警告。”②警察用来报告发生紧急情况的哨子。茅盾《路》:“接着是警笛的连续的尖音。惊动了乱跑着的行路人被警察抓住。”

  • 口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口笛kǒu dí

    【释义】:

    ①口哨。茅盾《大鼻子的故事》:“(他)吹着口笛走到对面的马路上。”参见“口哨①”。②即哨子。萧红《手》:“上早操的时候,那指挥官的口笛振鸣得也远了,和窗外树丛中的人家起着回应。”

  • 汽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汽笛qì dí

    【释义】:

    利用蒸汽,使其从气孔中喷出而发出很大音响的发声器。一般装置于轮船、火车或工厂中。曹禺《日出》:“远处传来工厂的汽笛声。”也指汽车上的喇叭。鲁迅《弟兄》:“忽而远远地有汽车的汽笛发响了,使他的心立刻紧张起来。”

  • 红笛鲷-现代汉语大词典

    红笛鲷hóng dí diāo

    【释义】:

    也称“红鱼”。体延长,侧扁,红色,尾鳍后缘黑色。主要摄食虾、蟹、头足类和小鱼。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中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肉坚实,味鲜美,是重要经济鱼类。

  • 柳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柳笛liǔ dí

    【释义】:

    用嫩柳条外皮制成的哨子。因能吹出乐音如笛,故称。魏巍《东方》:“小嗄子腰里别上镰刀,像小猴子一样爬上柳树,砍了几根柳枝跳下来。他皱着眉头拧了好半天,才做成一支柳笛递给小雪。”

  • 梆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梆笛bāng dí

    【释义】:

    主要用于为梆子伴奏的笛子。音色清脆明亮。

  • 横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横笛héng df

    【释义】:

    笛子,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

  • 曲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曲笛qǔ dí

    【释义】:

    主要用于为昆曲伴奏的笛子。音色柔曼悠远。

  • 牧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牧笛mù dí

    【释义】:

    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也借指牧笛声。剑雨《塞北牧羊女》:“塞北牧羊女,白云深处一枝花,吹一路好牧笛,栽一路小树丫。”

  • 气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气笛qì dí

    【释义】:

    利用机械方法使气体或蒸汽吹入中空的长筒形空穴或锐边,因而产生强烈振动而发出洪亮啸声或超声的发声器。多用于向远处发送声音信号。

  • 长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长笛cháng dí

    【释义】:

    现代管乐器。初名横笛。管身早期略呈圆锥形。后经改良,呈圆柱形。用金属或木料制成。

  • 风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风笛fēng dí

    【释义】:

    ①指轮船的汽笛声。郁达夫《海上通信》:“扬子江头,数声风笛,我又上了这天涯飘泊的轮船。”②簧管乐器。由吹管、若干根簧管和气囊组成,其中一或两根簧管有指孔,另外的为伴音管,演奏时簧管通过气囊的气流发声。流行于欧洲,苏格兰尤为盛行。

  • 短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短笛duǎn dí

    【释义】:

    ①管乐器。竹制。刘半农《回声》:“他拿着支短笛,应着潺潺的流水声,呜呜的吹着。”②西洋管乐器名。

  • 鹰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鹰笛yīng dí

    【释义】:

    笛名。塔吉克民族乐器。传说为神鹰所化,故称。《诗刊》1978年第5期:“它盘旋,呼啸,抖下灰色的翎羽,落地便化作塔吉克人珍爱的鹰笛。”

  • 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笛dí

    【释义】:

    ①笛子。②指响声尖锐的发音器。如:警笛;汽笛。

  • 笛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笛子dí zi

    【释义】:

    横吹的管乐器,也叫横笛。用竹子制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

  • 笛韵-现代汉语大词典

    笛韵dí yùn

    【释义】:

    笛发出的乐声。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

  • 笛膜-现代汉语大词典

    笛膜dí mó

    【释义】:

    贴在笛子左端第二孔上、吹笛时振动发声的薄膜。这种薄膜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中。

  • 羌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羌笛qiāng dí

    【释义】:

    古代的管乐器。长二尺四寸,三孔或四孔。因出于羌中,故名。

  • 鼻笛-现代汉语大词典

    鼻笛bí dí

    【释义】:

    台湾高山族的一种乐器。也称鼻箫。由两根竹管绑在一起制成,管的两端各开一小孔,在管身下段各开三或四个小孔。演奏时以鼻孔向上端的小孔送气,双手按管身各小孔调节音律。海南的黎族也有类似的乐器。

  • 一笛-汉语大词典

    一笛

    【1】指一支笛的声音。{唐}{沈彬}《金陵》诗之二:“一笛月明何處酒?滿城秋色幾家砧。”{宋}{文天祥}《龙雾州觉海寺》诗:“一笛梅邊何滿子?子簔蘆外筆頭奴。”【2】喻轻微的风声。{唐}{赵嘏}《华清宫和杜舍人》诗:“月鎖千門静﹐天吹一笛凉。”{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宋}{陆游}《饮张公父园》诗:“梅花自避新桃李﹐不爲高樓一笛風。”

  • 叉手笛-汉语大词典

    叉手笛

    【1】古乐器名。又称叉手管。因演奏者执笛状如拱手,故名。{宋}初称拱辰管,属鼓吹部。《宋史·文苑传一·和岘》:“樂器中有叉手笛者﹐上意欲增入雅樂﹐{峴}即令樂工調品﹐以諧律吕﹐其執持之狀如拱揖然﹐請目曰‘拱辰管’﹐詔備于樂府。”

  • 口笛-汉语大词典

    口笛

    【1】口哨。{鲁迅}《集外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我〕一面想﹐自己竟受了这样浅薄卑劣的欺骗了﹐一面却照了他的歌调吹着口笛﹐借此嘘出我心中的厌恶来。”{茅盾}《大鼻子的故事》:“〔他〕吹着口笛走到对面的马路上。”{萧红}《生死场》二:“她听一听口笛渐渐远了!鞭子的响声与她隔离着了!”【2】即哨子。{萧红}《手》:“上早操的时候﹐那指挥官的口笛振鸣得也远了﹐和窗外树丛中的人家起着回应。”

  • 向笛-汉语大词典

    向笛

    【1】{嵇康}被杀,其好友{向秀}过其宅,闻邻人吹笛,感音而叹,乃作《思旧赋》。见《晋书·向秀传》。后以“向笛”表示悼念故人﹑追思往事之意。{林景行}《重过鬯春堂感旧》诗:“寫憂祇剩黄壚在﹐感舊難任{向}笛悲。”

  • 吹笛-汉语大词典

    吹笛

    【1】{晋}{向秀}《思旧赋》序:“余與{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疎,{吕}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余逝將西邁,經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淵},寒冰淒然,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追思曩昔遊宴之好,感音而歎,故作賦云。”后因以“吹笛”为伤逝怀旧之典。{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二:“病樹枝顛天一握﹐爲君吹笛上高樓。”{北周}{庾信}《寄徐陵》诗:“莫待{山陽}路﹐空聞吹笛悲。”

  • 品笛-汉语大词典

    品笛

    【1】玩赏笛声。《红楼梦》第七六回回目:“凸碧堂品笛感淒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

  • 品簫弄笛-汉语大词典

    品簫弄笛

    【1】吹奏洞箫和笛子。《大马扁》第七回:“忽聽得隔壁嗷嗷嘈嘈﹐有品簫弄笛的﹐有猜拳行會的﹐動得自己心癢。”

  • 山陽笛-汉语大词典

    山陽笛

    【1】{晋}{向秀}经{山阳}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追念亡友{嵇康}﹑{吕安},因作《思旧赋》。后因以“山陽笛”为怀念故友的典实。{唐}{韦应物}《楼中阅清管》诗:“{山陽}遺韻在﹐林端横吹驚……始遇兹管賞﹐已懷故園情。”{明}{刘基}《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诗:“無然學兒女﹐愴恨{山陽}笛。”{清}{赵翼}《题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俄聞{山陽}笛﹐不得一執手。”{康有为}《六哀诗》之一:“揮手作死别﹐吾擬委溝壑。豈知痛{嵇生}﹐凄絶{山陽}笛。”亦省作“[山陽]”。{北周}{庾信}《伤王司徒褒》诗:“唯有{山陽}笛﹐悽余《思舊》篇。”

  • 寒笛-汉语大词典

    寒笛

    【1】凄清的笛声。{唐}{杜荀鹤}《登石壁禅师水阁有作》诗:“漁父晩船分浦釣﹐牧童寒笛依牛吹。”{唐}{方干}《过朱协律故山》诗:“難收故交意﹐寒笛一聲聲。”{宋}{孙光宪}《定西番》词:“何處戍樓寒笛﹐夢殘聞一聲。”

  • 玉笛-汉语大词典

    玉笛

    【1】笛子的美称。{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宋}{辛弃疾}《临江仙·醉宿崇福寺》词:“莫向空山吹玉笛﹐壯懷酒醒心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劉}視牀頭樂具畢備﹐遂取玉笛請爲翁壽。”【2】指笛声。{明}{高濂}《玉簪记·情见》:“聽玉笛驚春怨﹐此際愁腸千萬段。”{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石学仙}《过故居》诗:“風迴玉笛夕陽斜﹐誰傍山陽譜落花。”【3】玉制的笛子。《西京杂记》卷三:“{秦}{咸陽宫}有玉笛長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則見車馬山林﹐隱隱相次﹐息亦不見﹐名曰:昭華之琯。”

  • 村笛-汉语大词典

    村笛

    【1】朴素无饰的笛子。{唐}{罗隐}《江边有寄》诗:“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樓寒。”【2】指乡间笛声。{唐}{白居易}《琵琶行》:“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爲聽。”{宋}{陈造}《繁昌早发》诗:“無酒問山店﹐憶鱸聽村笛。”

  • 柯笛-汉语大词典

    柯笛

    【1】见“柯亭笛”。

  • 柯亭笛-汉语大词典

    柯亭笛

    【1】传为{汉}{蔡邕}用{柯亭}竹所制的笛子。后泛指美笛。也比喻良才。{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温庭筠》:“〔{温庭筠}〕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彈﹐有孔即吹﹐何必爨桐與柯亭也。’”{唐}{李縠}《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诗:“{蘭亭}舊趾雖曾見﹐{柯}笛遺音更不傳。”{清}{纳兰性德}《水龙吟·题文姬图》词:“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嚮絶﹐四絃才斷﹐惡風吹去。”《晋书·桓伊传》:“〔{桓伊}〕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爲{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亦省作“[柯笛]”﹑“[柯亭]”。

  • 柳笛-汉语大词典

    柳笛

    【1】用嫩柳条外皮制成的哨子。因能吹出乐音如笛,故称。{佟希仁}《小汽艇》诗:“坐上一只小汽艇﹐口吹柳笛乐悠悠。”{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二章:“{小嗄子}腰里别上镰刀﹐像小猴子一样爬上柳树﹐砍了几根柳枝跳下来。他皱着眉头拧了好半天﹐才做成一支柳笛递给{小雪}。”

  • 桓伊笛-汉语大词典

    桓伊笛

    【1】见“桓郎笛”。

  • 桓郎笛-汉语大词典

    桓郎笛

    【1】《晋书·桓伊传》载,{桓伊}为{江州}刺史,善吹笛,独擅{江}左。{谢安}位显功盛,为人所谗,{孝武帝}疑之。会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吹一弄后,{伊}请弹筝,而歌《怨诗》曰:“爲君既不易,爲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声节慷慨。{安}泣下沾衿,乃越席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后因以“桓郎笛”为巧用乐曲传达心曲的典故。{宋}{刘克庄}《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笑{謝公}曠達﹐暮年垂淚﹐聽{桓郎}笛。”亦作“[桓伊筝]”﹐“[桓伊笛]”。{清}{赵翼}《六哀诗·阿文成公》:“敢撫{桓伊}筝﹐聊破彌遠鑽。”{清}{徐夔}《闻笛有忆》诗:“誰將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陽}{向秀}心。”

  • 梅花笛-汉语大词典

    梅花笛

    【1】笛子。因笛曲有《梅花落》,故名。{清}{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词:“萬里故人關塞隔﹐南樓誰弄梅花笛?”《红楼梦》第五十回:“{寳玉}道:‘……何處梅花笛?’{寳釵}道:‘誰家碧玉簫?’”

  • 棚車鼓笛-汉语大词典

    棚車鼓笛

    【1】{宋真宗}{咸平}﹑{景德}间,天下升平。{洛}中风气,富家每以车载酒食声乐,游于通衢,称做“棚車鼓笛”。参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三。

  • 横笛-汉语大词典

    横笛

    【1】笛子。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後漢}{馬融}所賦長笛……{李善}爲之注云:‘七孔﹐長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謂之横吹﹐非{融}之所賦者。”{胡道静}校证引{朱珔}《<文选>集释》:“至古笛多用豎吹﹐而今則横吹﹐猶之古簫用比竹﹐今簫則用單竹。”{唐}{张巡}《闻笛》诗:“旦夕危樓上﹐遥聞横笛音。”{宋}{李清照}《满庭霜》词:“難堪雨藉﹐不耐風柔。更誰家横笛﹐吹動濃愁。”

  • 樵笛-汉语大词典

    樵笛

    【1】打柴人吹的笛声。{元}{周权}《晩眺》诗:“數聲樵笛人何處﹐一路寒山晩翠深。”{清}{龚自珍}《摸鱼儿·钮布衣话东西两湖洞庭之胜因题》词:“春乍漏﹐有樵笛來時﹐報道燕支透。”

  • 武溪笛-汉语大词典

    武溪笛

    【1】{汉}{马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马援}作《武溪深》和之,叹水深湍急,涉渡艰难。后用为赠别之曲。{唐}{李群玉}《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诗:“莫奏{武溪}笛﹐且登{仲宣}樓;亨通與否閉﹐物理相沈浮。”

  • 汽笛-汉语大词典

    汽笛

    【1】指汽车上的喇叭。{鲁迅}《彷徨·弟兄》:“忽而远远地有汽车的汽笛发响了﹐使他的心立刻紧张起来。”【2】利用蒸汽,使其从气孔中喷出而发出很大音响的发声器。一般装置于轮船﹑火车或工厂中。{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在船上我们只说了几句话﹐我就被汽笛声赶了下来。”{叶圣陶}《隔膜·欢迎》:“汽笛响了响﹐车轮又徐徐转动﹐载着列车东去了。”{曹禺}《日出》第一幕:“远处传来工厂的汽笛声。”

  • 漁笛-汉语大词典

    漁笛

    【1】渔人的笛声。{唐}{杜牧}《登九峰楼》诗:“牛歌漁笛山月上﹐鷺渚鶖梁溪日斜。”{宋}{柳永}《六幺令》词:“波聲漁笛﹐驚回好夢﹐夢裏欲歸歸不得。”{清}{江昱}《旧县》诗:“瑟瑟微風發﹐沙頭漁笛聲。”

  • 牛背笛-汉语大词典

    牛背笛

    【1】谓骑牛牧童所吹奏的笛声。{宋}{邵雍}《牧童》诗:“數聲牛背笛﹐一曲隴頭歌。”{元}{周权}《晩春》诗:“何許數聲牛背笛﹐天涯芳草正斜醺。”

  • 牛笛-汉语大词典

    牛笛

    【1】牧牛人吹的笛子。亦指这种笛子吹奏的声音。{唐}{杜荀鹤}《题汪明府山居》诗:“牛笛漫吹煙雨裏﹐稻苗平入水雲間。”{前蜀}{韦庄} 《村笛》诗:“却見孤村明月夜﹐一聲牛笛斷人腸。”{元}{黄镇成}《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诗之八:“牛笛儻逢{圓澤}語﹐龍宫還見{閬仙}吟。”

  • 牧笛-汉语大词典

    牧笛

    【1】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亦借指牧笛声。{唐}{张乔}《题河中鹳雀楼》诗:“漁人遺火成寒燒﹐牧笛吹風起夜波。”{宋}{陆游}《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诗:“鷺引釣船經荻浦﹐牛隨牧笛入柴門。”{剑雨}《塞北牧羊女》诗:“塞北牧羊女﹐白云深处一枝花﹐吹一路好牧笛﹐栽一路小树枒。”

  • 擪笛-汉语大词典

    擪笛

    【1】按笛奏曲。{宋}{范成大}《陈侍御园上坐》诗:“擘牋沫墨乏奇句﹐擫笛當筵慚妙聲。”{元}{陈樵}《中秋月》诗:“《霓裳》月裏親偷得﹐却怪{李謩}偷擫笛。”{唐}{元稹}《连昌宫词》:“{李謩}擪笛傍宫墻﹐偷得新翻數般曲。”{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入夜而擪笛搊筝﹐梨園搬演﹐聲徹九霄。”

  • 胡笛-汉语大词典

    胡笛

    【1】即羌笛。五孔。《後汉书·五行志一》:“{靈帝}好……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爲之。”

  • 朗笛-汉语大词典

    朗笛

    【1】清亮的笛声。{唐}{王勃}《梓潼南江泛舟序》:“亦有嘉餚旨酒﹐鳴絃朗笛﹐以補尋幽之致焉。”{晋}{陆机}《顺东西门行》:“激朗笛﹐彈哀筝﹐取樂今日盡歡情。”

  • 腰笛-汉语大词典

    腰笛

    亦作“[腰篴]”【1】系在腰间的短笛。《中国歌谣资料·美妙的腰笛啊》:“美妙的腰笛啊!只有你最了解我的心。”{唐}{于濆}《山村晓思》诗:“牧童披短簑﹐腰笛期煙渚。”【2】指腰悬短笛。{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後集·东坡一》:“客有{郭石}二生﹐頗知音﹐謂{坡}曰:‘笛聲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問之﹐則進士{李委}﹐聞{坡}生日﹐作新曲曰《鶴南飛》以獻。呼之使前﹐則青巾紫裘﹐腰篴而已。”

  • 怨笛-汉语大词典

    怨笛

    【1】哀怨幽咽的笛声。{宋}{杨万里}《闻子规》诗:“怨笛哀筝總不如﹐一聲聲徹九天虚。”《红楼梦》第三七回:“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 悲鄰笛-汉语大词典

    悲鄰笛

    【1】{三国}{魏}{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后,他们的好友{向秀}过{嵇}的旧居{山阳},听到邻人的笛声,怀亡友感音而叹,于是写了一篇《思旧赋》。见《晋书·向秀传》。后用为哀念亡友的典故。{唐}{白居易}《闻乐感邻》诗:“尚書宅畔悲鄰笛﹐廷尉門前嘆雀羅。”

  • 短笛-汉语大词典

    短笛

    【1】古横吹管乐器,竹制。《晋书·律历志上》:“歌聲濁者﹐用長笛長律;歌聲清者﹐用短笛短律。”{宋}{陈旸}《乐书》卷一四九:“今樂府所用短笛長尺有咫。”【2】西洋管乐器名。【3】泛指短小的笛。{刘半农}《回声》诗:“他拿着支短笛﹐应着潺潺的流水声﹐呜呜的吹着。”{宋}{雷震}《村晚》诗:“牧童歸去横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 竹笛-汉语大词典

    竹笛

    【1】竹制管乐器。横吹﹐有吹孔一﹐指孔六﹐近吹孔处另有膜孔﹐蒙以芦膜或竹膜。尾部常有二至四个出音孔﹐通常可吹奏四个调﹐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的重要民族乐器。《文汇报》1984.1.18:“他既保持南派竹笛演奏的娓娓动人的风格﹐又学习北派高亢﹑粗犷的特色。”

  • 笛-汉语大词典

    《廣韻》徒歷切,入錫,定。【1】笛子。{晋}{向秀}《思旧赋》:“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絶而復尋。”{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郡樓何處望,{隴}笛此時聽。”《周礼·春官·笙师》“笙師掌教龡竽﹑笙﹑塤﹑籥﹑簫﹑箎﹑篴﹑管﹑舂牘﹑應﹑雅,以教祴樂”{清}{孙诒让}正义:“笛之孔數,言四孔加一者,{丘仲}也;言五孔者,{杜子春}也;言七孔三孔者,{許慎}也;言六孔七孔者{荀勖}也……大抵{漢}﹑{魏}﹑{六朝}所謂笛,皆豎笛也。{宋}{元}以後謂豎笛爲簫,謂横笛爲笛,而笛之名實淆矣。”【2】指响声尖锐的发音器。如:警笛;汽笛。

  • 笛工-汉语大词典

    笛工

    【1】制笛的工匠。《晋书·律历志上》:“若可施用﹐請更部笛工﹐選竹造作﹐下太樂樂府施行。”【2】指吹笛的乐师。《新唐书·汉中王瑀传》:“{瑀}亦知音﹐嘗早朝﹐過{永興里}聞笛音﹐顧左右曰:‘是太常工乎?’曰:‘然。’他日識之曰:‘何故卧吹?’笛工驚謝。”

  • 笛律-汉语大词典

    笛律

    【1】检定笛音的仪器。《晋书·律历志上》:“{泰始}十年﹐中書監{荀勗}﹑中書令{張華}出御府銅竹律二十五具﹐部太樂郎{劉秀}等校試﹐其三具與{杜夔}及{左延年}律法同﹐其二十二具﹐視其銘題尺寸﹐是笛律也。”

  • 笛竹-汉语大词典

    笛竹

    【1】竹之一种﹐可以制笛。{唐}{白居易}《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笛竹出{蘄春}﹐霜刀劈翠筠。”{宋}{韩驹}《次韵何文缜种竹》:“{杜陵}窮老覓榿裁﹐不似{何郎}種笛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五·竹》:“笛竹﹐一節尺餘﹐出{吴}{楚}。”

  • 笛簟-汉语大词典

    笛簟

    【1】笛竹做的席子。{宋}{陆游}《晩凉》诗:“笛簟平鋪八尺床﹐脱巾高卧對疏篁。”{宋}{陆游}《早秋》诗之二:“秋入房櫳夜漸長﹐紗廚笛簟怯新涼。”{钱仲联}校注:“謂以笛竹爲簟也。”

  • 笛步-汉语大词典

    笛步

    【1】地名。又名{邀笛步}。在{南京市}{青溪桥}右﹐为教坊所在地。相传{晋}{王徽之}曾在此邀{桓伊}吹笛﹐故名。亦泛指歌妓的处所。{清}{吴伟业}《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序:“夫{笛步}麗人﹐出賣珠之女弟;雉皋公子﹐類側帽之參軍。”{靳荣藩}注:“《一統志》:{邀笛步}在{上元縣}{青溪橋}右﹐{晉}{王徽之}邀{桓伊}吹笛處。”{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力士}簽名搜{笛步}﹐{龜年}協律奉椒房。”{王季思}等注:“{笛步}是{南京}的地名﹐教坊所在的地方。”

  • 笛子-汉语大词典

    笛子

    【1】我国横吹的管乐器﹐也叫横笛。用竹子制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儒林外史》第二九回:“〔{鮑廷璽}〕便走進房去﹐拿出一隻笛子來﹐去了錦套﹐坐在席上﹐嗚嗚咽咽﹐將笛子吹着。”

  • 笛膜-汉语大词典

    笛膜

    【1】贴在笛子左端第二孔上﹑吹笛时振动发声的薄膜。这种薄膜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中。

  • 笛材-汉语大词典

    笛材

    【1】用以制笛的材料。指笛竹。{宋}{王安石}《次韵欧阳永叔端溪石枕蕲竹簟》:“笛材平瑩家故藏﹐硯璞坳清此新得。”

  • 笛韻-汉语大词典

    笛韻

    【1】笛发出的乐声。{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红楼梦》第七六回:“正説間﹐只聽笛韻悠揚起來。”【2】谓笛发出乐声。{北周}{庾信}《对酒歌》:“筝鳴{金谷園}﹐笛韻{平陽}塢。”

  • 笛牀-汉语大词典

    笛牀

    【1】指笛子。{清}{龚自珍}《摸鱼儿》词:“笛牀歌板何處?才人病後風情死﹐負了{莫釐}龍女。”{唐}{杜甫}《陪李梓州泛江戏为艳曲》诗之二:“白日移歌袖﹐青霄近笛牀。”{仇兆鳌}注引《树萱录》:“{南朝}呼筆管爲牀﹐笛牀當即其類。”

  • 笙簫管笛-汉语大词典

    笙簫管笛

    【1】泛指吹奏乐器。《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他({鮑文卿})到家料理了些柴米﹐就把家裏笙簫管笛﹑三絃琵琶﹐都查點了出來﹐也有斷了絃﹐也有壞了皮的﹐一總塵灰寸壅。”

  • 笳笛-汉语大词典

    笳笛

    【1】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节度士兵的乐器。《吴子·应变》:“凡戰之法﹐晝以旌旗旛麾爲節﹐夜以金鼓笳笛爲節。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則進﹐金之則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從令者誅。”

  • 簫笛-汉语大词典

    簫笛

    【1】箫与笛。泛指管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一》:“{麟德}二年十月﹐制曰:‘人數並依八佾﹐仍量加簫笛歌鼓。’”{宋}{韩维}《答曼叔见谢颖桥相过之什》诗:“哀絃孤引四坐寂﹐繼以簫笛相諧和。”

  • 羌笛-汉语大词典

    羌笛

    【1】古代的管乐器。长二尺四寸, 三孔或四孔。因出于{羌}中, 故名。{唐}{王之涣}《凉州词》之一:“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笛有雅笛﹐有羌笛﹐其形制所始﹐舊説皆不同。”

  • 義嘴笛-汉语大词典

    義嘴笛

    【1】见“義觜笛”。

  • 義觜笛-汉语大词典

    義觜笛

    【1】横笛加嘴者。《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高麗}伎〕又有五絃﹑義觜笛﹑笙﹑葫蘆笙﹑簫。”《文献通考·乐十一》:“義觜笛﹐如横笛而加觜﹐{西梁}樂也。而今{高麗}亦有用焉。”亦作“[義嘴笛]”。{明}{杨慎}《丹铅总录·史籍·义帝》:“《樂器圖》有義嘴笛﹐謂笛上别安嘴也。”

  • 蘆笛-汉语大词典

    蘆笛

    【1】即芦茄。{元}{袁桷}《次韵继学途中竹枝词》:“我郎南來得小婦﹐蘆笛聲聲吹鷓鴣。”

  • 蘄笛-汉语大词典

    蘄笛

    【1】用蕲竹制成的笛子。{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赵昶婢善吹》:“朝士{趙昶}有兩婢﹐善吹笛。知{藤州}日﹐以丹砂遺{子瞻}﹐{子瞻}以蘄笛報之。”{清}{徐士銮}《宋艳·丛杂》:“〔{劉伯壽}〕有二妾名{萱草}﹑{芳草}﹐皆秀麗﹐善音律。{伯壽}出入乘牛﹐吹鐵笛﹐二{草}以蘄笛和之。”{宋}{杨万里}《题兴宁县东文岭瀑泉在夜明场驿之东》诗:“水從鏡面一飛下﹐蘄笛織簟風漪生。”

  • 鄰家吹笛-汉语大词典

    鄰家吹笛

    同“[鄰笛]”【1】{清}{宋琬}《清之名彦郑羽宸杜允良李方壶辈皆先君门下士相继而殁诗以哀之》:“鄰家吹笛切﹐倍使旅魂驚。”

  • 鄰笛-汉语大词典

    鄰笛

    篴﹐同“[笛]”亦作“[隣篴]”【1】篴,同“笛”。{晋}{向秀}《思旧赋》序:“余與{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吕}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余逝將西邁,經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淵},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追思曩昔遊宴之好,感音而歎,故作賦云。”后世即用“鄰笛”作为伤逝怀旧的典实。{唐}{孔绍安}《伤顾学士》诗:“何言陵谷徙﹐翻驚鄰笛悲。”{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再到曾游﹐已非舊主﹐殊深鄰笛之悲。”{清}{方文}《沈景山墓上作》诗:“乍捧雙珠今痛絶﹐况聞隣篴似{山陽}。”{顾无咎}《三月十九日酒痴招饮》诗:“忍聽鄰笛傷前度﹐便對黄壚哭故人。”

  • 鄰人笛-汉语大词典

    鄰人笛

    同“[鄰笛]”【1】{明}{陈子龙}《初秋出城南吊迩机之丧随游陆氏园亭春初予辈读书处也感赋》之二:“悲{嵇}乍聽鄰人笛﹐悼{惠}重過傲吏園。”

  • 鄰家笛-汉语大词典

    鄰家笛

    同“[鄰笛]”【1】{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诗:“處處鄰家笛﹐飄飄客子蓬。”{清}{黄景仁}《思旧篇》:“何日同張竹下琴﹐不堪更聽鄰家笛。”

  • 鄰舍笛-汉语大词典

    鄰舍笛

    同“[鄰笛]”【1】{唐}{李德裕}《无题》诗:“不勞鄰舍笛﹐吹起舊時悲。”

  • 邀笛步-汉语大词典

    邀笛步

    【1】古迹名。旧名{萧家渡},在{上元县}东南{青溪桥}右侧。今为{南京市}{江宁县}地。{晋}{桓伊}善乐,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舟泊{青溪}侧,与{伊}不相识,令人 谓之曰:“聞君善吹笛,試爲我一奏。”{伊}为作三调,弄毕,便去,客主不交一言。后名其地Y“邀笛步”。参阅{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

  • 調笛-汉语大词典

    調笛

    【1】吹笛。{宋}{陆游}《南唐书·卢郢传》:“{盧郢}﹐{金陵}人﹐工屬文﹐有勇力﹐好吹鐵笛。{乾德}中﹐{後主}命{韓德霸}爲都城烽火使﹐警察非常﹐怙權暴横﹐國人望其前驅﹐莫不奔避。{郢}嘗遇之﹐調笛自若。”

  • 警笛-汉语大词典

    警笛

    【1】警察报告发生紧急情况的哨子。{茅盾}《路》八:“接着是警笛的连续的尖音。惊动了乱跑着的行路人被警察抓住。”{洪深}《赵阎王》第一节第一幕:“只听得那屋外也是万声齐起﹐人语嘈杂﹐脚步往来﹐并那警笛经人紧连吹着﹐一递一声﹐嘘嘘地叫。”【2】发警报的汽笛。{老舍}《蜕》第五:“紧急警报!只有这几个警笛像是消息很灵通﹐开着玩笑似的给大家以死亡破灭的警告。”

  • 長笛鄰家-汉语大词典

    長笛鄰家

    【1】{晋}{向秀}《思旧赋序》﹕“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追思曩昔遊宴之好﹐感音而歎﹐故作賦云。”后用“長笛鄰家”为感旧兴怀之典。{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長笛鄰家亂愁思﹐{昭州}詞翰與招魂。”

  • 長笛-汉语大词典

    長笛

    【1】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文选·马融<长笛赋> 》{李善}注引《说文》:“笛七孔﹐長一尺四寸﹐今人長笛是也。”《太平御览》卷五八〇引《古歌辞》:“長笛續矩(短)笛﹐長願陛下保壽無極。”【2】现代管乐器。初名横笛。管身早期略呈圆锥形。后经改良﹐呈圆柱形。用金属或木料制成。

  • 霜笛-汉语大词典

    霜笛

    【1】霜天笛声﹔凄怨的笛声。{宋}{黄庭坚}《南乡子》词:“想得鄰船霜笛罷﹐沾衣﹐不爲{涪翁}更爲誰?”

  • 雅笛-汉语大词典

    雅笛

    【1】乐器名。正调之笛。{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笛有雅笛﹐有羌笛。其形制所始﹐舊説皆不同。”{唐}{李百药}《笙赋》:“縱調文于雅笛﹐留神思于和笙。”

  • 隴笛-汉语大词典

    隴笛

    【1】犹羌笛。胡乐。{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郡樓何處望﹐隴笛此時聽。”{钱仲联}集释引{蒋之翘}曰:“笛曲有《關山月》﹐故名。”

  • 鐵笛-汉语大词典

    鐵笛

    【1】铁制的笛管。相传隐者﹑高士善吹此笛﹐笛音响亮非凡。{元}{萨都剌}《升龙观夜烧香印上有吕洞宾老树精》诗:“鐵笛一聲吹雪散﹐碧雲飛過{岳陽樓}。”{清}{龚自珍}《湘月·朱纯子留宿钓鱼村兼梅花》词:“鐵笛吹殘﹐瑶箋譜賸﹐料得憐幽獨。”{宋}{朱熹}《武夷精舍杂咏·铁笛亭序》:“〔{武夷山}中之隱者{劉君}〕善吹鐵笛﹐有穿雲裂石之聲。”

  • 聞笛-汉语大词典

    聞笛

    【1】{魏}{晋}之间,{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康}{安}为{司马昭}所杀,{秀}经{嵇康}{山阳}旧居,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后因以“聞笛”为悼念故人之词。{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輟斤之慟﹐何獨{莊周};聞笛而悲﹐寧惟{向秀}。”{宋}{戴复古}《舟行往吊故人》诗:“倚篷思往事﹐聞笛爲凄然。”

  • 風笛-汉语大词典

    風笛

    【1】指轮船的汽笛声。{郁达夫}《海上通信 》:“{扬子江}头﹐数声风笛﹐我又上了这天涯飘泊的轮船。”【2】风中的笛声。{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诗:“數聲風笛離亭晩﹐君向{瀟湘}我向{秦}。”【3】一种管乐器,由风囊﹑吹管和若干簧管组成,流行于{欧洲}民间。

  • 鳴笛-汉语大词典

    鳴笛

    【1】笛声。{晋}{向秀}《思旧赋》:“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絶而復尋。”{唐}{韩愈}《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鳴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緩送欵行人。”

  • 鳳笛-汉语大词典

    鳳笛

    【1】笛的美称。亦指笛所奏的乐曲。{唐}{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诗:“{黄山}聞鳳笛﹐清蹕侍龍媒。”

  • 鶴骨笛-汉语大词典

    鶴骨笛

    【1】以鹤骨制成的笛子。{元}{萨都剌}有《鶴骨笛》诗。{殷孟伦}{朱广祁}题解:“{馮子振}《海粟集》有《塔燈鶴骨笛》詩﹐{曹文晦}《新山道人稿咏十器》詩亦有《鶴骨笛》。”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鹤》:“鶴骨爲笛﹐甚清越。”

  • 鷹笛-汉语大词典

    鷹笛

    【1】笛名。{塔吉克}民族乐器。传说为神鹰所化,故称。《解放军报》1976.11.2:“在那高山牧场上﹐{塔吉克}族人民点燃起堆堆篝火﹐吹着鹰笛﹐面向首都{北京}纵情歌唱。”《诗刊》1978年第5期:“它盘旋﹐呼啸﹐抖下灰色的翎羽﹐落地便化作{塔吉克}人珍爱的鹰笛。”

  • 魚笛-汉语大词典

    魚笛

    【1】渔人的笛声。{元}{陈普}《秋日即事》诗之五:“魚笛水寒江上晩﹐荒叢豆葉雨纖纖。”

  • 鼓笛-汉语大词典

    鼓笛

    【1】乐器声。{宋}{王禹偁}《畬田词》:“畬田鼓笛樂熙熙﹐空有謌聲未有詞。”{唐}{韩愈}《潭州泊船呈诸公》诗:“夜寒眠半覺﹐鼓笛鬧嘈嘈。”【2】指鼓笛曲。《宋史·乐志十七》:“法曲﹑龜兹﹑鼓笛三部﹐凡二十有四曲。”【3】鼓和笛。{唐}{白居易}《立部伎》诗:“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鳴。”

  • 鼓笛曲-汉语大词典

    鼓笛曲

    【1】乐曲名。{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唐}之杖鼓﹐本謂之‘兩杖鼓’……{明帝}﹑{宋開府}皆善此鼓﹐其曲多獨奏﹐如‘鼓笛曲’是也。”

  • 鼻笛-汉语大词典

    鼻笛

    【1】{台湾}{高山}族的一种吹乐器。也称鼻箫。由两根竹管绑在一起制成,管的两端各开一小孔,在管身下段各开三或四个小孔。演奏时以鼻孔向上端的小孔送气,双手按管身各小孔调节音律。{海南岛}的{黎}族也有类似的乐器。

  • 龍笛-汉语大词典

    龍笛

    亦作“[龍]”【1】指笛。据说其声似水中龙鸣,故称。语本{汉}{马融}《长笛赋》:“龍鳴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聲相似。”后则多指管首为龙形的笛。《元史·礼乐志五》:“龍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龍頭﹐銜同心結帶。”{唐}{虞世南}《琵琶赋》:“叶笙鏞之律吕﹐叅鍾石之經緯﹐於是鳳簫輟吹﹐龍笛韜吟。”{明}{屠隆}《昙花记·仇邪设谤》:“吹龍咽鳳簫。”{宋}{姜夔}《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词:“象筆帶香題﹐龍笛吟春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