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笠

笠(笠)是什么意思

  • 伞←→笠-反义词词典

    伞←→笠sǎn-lì

    【词性】:名

    伞:中间有柄、可以张合的挡雨遮阳的用具。

    笠: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挡雨、遮阳光。

    【例】 服素衣,持白伞白幡。(北齐·魏收:《魏书·裴延 》) 何 何笠,或负其(《诗经·小雅·无羊》)

  • 乘车戴笠-实用委婉语词典

    乘车戴笠

    喻指友情特别深厚,不为贫富贵贱所转移。“乘车”,比喻富贵;“戴笠”,比喻贫贱。“笠”,即斗笠。《乐府诗集·卷八十七·古辞越谣歌》:“君乘车,我带(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也作“车笠之交”、“车笠之盟”。

  • 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

    【释义】:

    歇后语。斗笠:遮阳光或雨水的宽边帽子,竹制。比喻差得很远。《儒林外史》一四:我说二三百银子,你就说二三十两,“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

    ⊙戴笠帽亲嘴--好远哩

    《禅真后史》一二:瞿璿道:“看此荒山,横直不及二亩,光荡荡又无几株大木,其价不过四五十金,多则难以奉命。”龚敬南冷笑道:“戴笠帽亲嘴--好远哩。瞿先生如不合意时,另看一块省简的罢。”

    ⊙戴了斗笠子做嘴

    《水浒后传》一八:却今夜与人麻犯,便像戴了斗笠子做嘴,赤鼻头不吃酒,虚担其名。

  • 宁嫁箬笠渔子,不嫁纨裤小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宁嫁箬笠渔子,不嫁纨裤小儿

    【释义】:

    箬笠:竹帽。意谓宁肯嫁给带竹帽的渔郎,也不愿嫁给穿绫罗的纨袴子弟。《闽都别记》七六:妪笑问曰:“设使渔郎配与大小姐为夫,嫌不嫌?”品玉亦笑曰:“宁嫁箬笠渔子,不嫁纨裤小儿。”

  • 笠-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笠lì

    用竹片或棕皮等编成的帽子。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棕笠-现代汉语大词典

    棕笠zōng lì

    【释义】:

    用棕和竹篾编成的帽子。用以遮雨或遮阳等。

  • 斗笠-现代汉语大词典

    斗笠dǒu lì

    【释义】:

    一种遮阳避雨的帽子。帽檐较大,用竹篾、柳条、麦秆等编成。

  • 箬笠-现代汉语大词典

    箬笠ruò lì

    【释义】:

    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用来遮雨或遮阳。许杰《邻居》:“在风雨潇潇中,他拿着一支钝凿,没有箬笠,更没有蓑衣,出着头,在雨下淋到酒店。”

  • 竹笠-现代汉语大词典

    竹笠zhú lì

    【释义】:

    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

  • 笠-现代汉语大词典

    笠lì

    【释义】:

    ①笠帽,用竹篾、箬叶或棕皮等编成,可以遮阳御暑,也可御雨。②方言。关家禽的笼子。如:鸡笠;鸭笠。

  • 三笠辭-汉语大词典

    三笠辭

    【1】{日本}人{阿部仲麿},字{三笠},{奈良}时代来{唐},将归,作《望月歌》,世称《三笠辞》。{清}{黄遵宪}《不忍池晩游》诗之十五:“即今隔海同明月﹐我亦高吟《三笠辭》。”原注:“{仲麿}使於{唐}﹐將還﹐從{明州}上舟﹐望月作歌﹐世傳爲絶唱﹐《三笠山辭》是也。”

  • 乘車戴笠-汉语大词典

    乘車戴笠

    【1】《初学记》卷十八引{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與人交有禮,封土壇,祭以犬雞,祝曰:‘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卿乘馬,後日相逢卿當下。’”乘车,喻富贵;戴笠,喻贫贱。后用以指友谊深厚,不因贫富贵贱而有所改变。{唐}{元稹}《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并启》:“昔{楚}人始交﹐必有乘車戴笠﹐不忘相揖之誓﹐誠以爲富貴不相忘之難也。”

  • 卻笠-汉语大词典

    卻笠

    【1】形容山崖险峻,偃覆如簦笠。{清}{徐昂发}《铁岭关》诗:“兵家矜卻笠﹐地勢雄守隘。”《淮南子·兵略训》:“硤路津關﹐大山名塞﹐龍蛇蟠﹐卻笠居﹐羊腸道﹐發笱門。”

  • 行笠-汉语大词典

    行笠

    【1】出行戴的笠帽。{宋}{梅尧臣}《送白秀才福州省亲》诗:“悠悠幾千里﹐赤日薄行笠。”

  • 村笠-汉语大词典

    村笠

    【1】借指戴着斗笠的农人。{清}{唐孙华}《春日漫成》诗:“平橋淺水通村笠﹐草市斜陽颭酒旗。”

  • 松笠-汉语大词典

    松笠

    【1】指松树。因其枝叶如笠,故称。{唐}{元稹}《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松笠新偏翠﹐山峯遠更尖。”

  • 椶笠-汉语大词典

    椶笠

    亦作“[棕笠]”亦作“[笠]”【1】用棕和竹篾编成的帽子。用以遮雨或遮阳等。{唐}{李洞}《送行脚僧》诗:“毳衣霑雨重﹐笠看山攲。”{清}{俞正燮}《癸巳类稿·衷(邾)棕反切文义》:“〔{王褒}〕《僮約》云:‘雨墜如注甕﹐披薜戴子公。’……今案子公乃椶字兩合音﹐言披蓑戴椶笠也。”{明}{杨焯}《秋日郊居》诗:“雲衫染棕笠﹐松麈挂柴車。”

  • 戴笠乘車-汉语大词典

    戴笠乘車

    【1】古代{越}地风俗淳朴,凡初与人交,即封土坛,祭以鸡犬,祝曰:“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君乘馬,他日相逢君當下。”意即不以贵贱而使交情有所变易。见{晋}{周处}《风土记》。后以“戴笠乘車”喻贫贱之交或贵贱相逢,不忘旧交。{清}{许宝善}《集贤宾·友砚斋》套曲:“莽天涯似星雲散﹐問何時更戴笠乘車? ”

  • 戴着斗笠親嘴-汉语大词典

    戴着斗笠親嘴

    【1】歇后语。意谓差得远, 够不着。《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我説二三百銀子﹐你就説二三十兩﹐‘戴着斗笠親嘴--差着一帽子。’怪不得人説你們‘詩云子曰’的人難説話。”

  • 戴笠故交-汉语大词典

    戴笠故交

    【1】谓贫贱之交。{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香岩}﹑{倦圃}﹐領袖一時。唯時戴笠故交﹐擔簦才子﹐竝與讌游之席﹐各傳酬和之篇。”

  • 戴笠-汉语大词典

    戴笠

    【1】戴斗笠。形容清贫。{宋}{孔平仲}《送张天觉》诗:“萬事儵忽如疾風﹐莫以乘車輕戴笠。”{清}{毛奇龄}《定交诗为胡以宁方中通堵凤蒸》:“擔簦同汗漫﹐戴笠自寒温。”

  • 曲柄笠-汉语大词典

    曲柄笠

    【1】类似曲盖的斗笠。{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靈運}好戴曲柄笠。{孔隱士}謂曰:‘卿欲希心高遠﹐何不能遺曲蓋之貌?’{謝}答曰:‘將不畏影者﹐未能忘懷。’”

  • 氈笠-汉语大词典

    氈笠

    亦作“[氊笠]”【1】毡制的笠帽。{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于闐}皆小金花氊笠﹑金絲戰袍﹑束帶﹐并妻男同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東山}〕瞧到北面左手那一人﹐氈笠兒垂下﹐遮着臉不甚分明。”{章炳麟}《訄书·订礼俗》:“嬰絡以效桑門﹐絳繩以被氊笠。”

  • 氍笠-汉语大词典

    氍笠

    【1】一种毡帽。《说唐》第四回:“見一員壯士﹐撞圍而入﹐頭戴{范陽}氍笠﹐身穿皂色箭衣。”

  • 煙簑雨笠-汉语大词典

    煙簑雨笠

    亦作“[烟簑雨笠]”【1】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红楼梦》第二二回:“那裏討烟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鉢隨緣化!”【2】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宋}{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後》诗:“烟簑雨笠長林下﹐老去而今空見畫。”{宋}{陆游}《溪上小雨》诗:“掃空紫陌紅塵夢﹐收得煙簑雨笠身。”

  • 斗笠-汉语大词典

    斗笠

    【1】一种形似帽子而宽边的遮阳挡雨的用具,用竹蔑夹油纸或竹叶等做成。《红楼梦》第四五回:“别的都罷了﹐惟有這斗笠有趣。”{何士光}《将进酒》:“{杉树壪}里的三个铁铮铮的汉子﹐还有两个年纪轻轻的后生﹐把斗笠和蓑衣在檐下放好。”{明}{屠隆}《綵毫记·妻子哭别》:“準備着芒鞋斗笠﹐霜風吹槲衣。早悟卻餘生皆寄﹐切莫歎死别與生離。”{叶紫}《丰收》:“女儿{英英}十岁﹐她能跟着妈妈打斗笠。”

  • 短笠-汉语大词典

    短笠

    【1】小的笠帽。{宋}{刘克庄}《跋厉归真<夕阳图>》:“輕蓑短笠﹐日與觳觫君相周旋﹐乃在野民農者之事。”{唐}{刘禹锡}《竹枝词》:“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 瓢笠-汉语大词典

    瓢笠

    【1】和尚云游时随身携带的瓢勺和斗笠。{明}{沈德符}《野獲编·释道·僧慧秀》:“未幾﹐{吴}轉江右兵使出山﹐{慧秀}遂棄瓢笠稱山人﹐茹葷娶婦。”【2】借指行踪。{明}{屠隆}《綵毫记·汾阳报恩》:“老爺曠代奇才﹐名聞荒裔。瓢笠到處﹐必有逢迎。”

  • 皮笠-汉语大词典

    皮笠

    【1】古代革制的笠形帽。《资治通鉴·後周世宗显德三年》:“是戰也﹐士卒有不致力者。{太祖皇帝}陽爲督戰﹐以劍斫其皮笠。明日﹐徧閲其皮笠﹐有劍跡者數十人﹐皆斬之。”

  • 耘笠-汉语大词典

    耘笠

    【1】农夫耕作时戴的斗笠。{宋}{郑侠}《烟雨楼》诗:“花鑣抑策熙怡裏﹐耘笠漁簑笑語中。”

  • 臺笠-汉语大词典

    臺笠

    【1】指蓑衣和笠帽。《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臺笠緇撮。”{陈奂}传疏:“《南山有臺》傳:‘臺﹐夫須。臺皮可以爲衰(蓑)。’因之御雨之物即謂之臺……臺與笠明是二物。”{宋}{梅尧臣}《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台笠》:“力田冒風雨﹐緝籜爲臺笠。”

  • 竹絲笠-汉语大词典

    竹絲笠

    【1】见“竹笠”。

  • 竹笠-汉语大词典

    竹笠

    【1】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警世通言·崔侍诏生死冤家》:“一個漢子頭上帶個竹絲笠兒﹐穿着一領白段子兩上領布衫。”{李準}《参观》:“{林启祥}从他们头上戴着的竹笠上看出﹐这就是{淮南县}参观团。”亦称“[竹絲笠]”。{宋}{梅尧臣}《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诗:“松門正投宿﹐竹笠帶餘暉。”

  • 籉笠-汉语大词典

    籉笠

    【1】指蓑衣和笠帽。《文选·谢朓<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連陰盛農節﹐籉笠聚東菑。”{李善}注:“《毛詩》曰:‘彼都人士﹐籉笠緇撮。’{毛萇}曰:‘籉﹐所以御雨。’”今本《诗·小雅·都人士》作“臺”。{唐}{张九龄}《奉和圣制瑞雪篇》:“朝冕旒兮載悦﹐想籉笠兮農節﹐倚瑶琴兮或歌﹐續薰風兮瑞雪。”{宋}{欧阳修}《过张至秘校庄》诗:“田家何所樂?籉笠日相親。”

  • 笠-汉语大词典

    《廣韻》力入切,入緝,來。【1】笠帽,用竹篾﹑箬叶或棕皮等编成,可以御暑,亦可御雨。《诗·小雅·无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毛}传:“笠所以禦暑。”《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臺笠緇撮。”{毛}传:“笠所以禦雨。”《国语·越语上》:“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謝靈運}好戴曲柄笠,{孔隱士}謂曰:‘卿欲希心高遠,何不能遺曲葢之貌。’{謝荅}曰:‘將不畏影者,未能忘懷。’”《红楼梦》第四五回:“{寶玉}一面説,一面摘了笠,脱了蓑,一手舉起燈來,一手遮着燈兒,向{黛玉}臉上照了一照,覷着瞧了一瞧,笑道:‘今兒氣色好了些。’”【2】方言。关家禽的笼子。{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九:“及其既入笠,從而招之,則永世不能以自拔。”如:鸡笠;鸭笠。

  • 笠冠簑袂-汉语大词典

    笠冠簑袂

    【1】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渔家装束。《憩园词话》卷三引{清}{汤雨生}《明月生南浦》词序:“風日佳時﹐往往吟嘯竟夕﹐笠冠簑袂﹐固未嘗爲天械所拘也。”

  • 笠澤翁-汉语大词典

    笠澤翁

    亦称“[笠澤老翁]”【1】{宋}代诗人{陆游}的别号。{宋}{陆游}《雨後极凉料简箧中旧书有感》诗:“{笠澤老翁}病蘇醒﹐欣然起理西齋書。”{宋}{陆游}《江头十日雨》诗:“可憐{笠澤翁}﹐百憂集雙鬢。”

  • 笠轂-汉语大词典

    笠轂

    【1】借指兵车。{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居笠轂而掌兵﹐出{蘭池}而典午。”【2】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左传·宣公四年》:“{伯棼}射王﹐汏輈﹐及鼓跗﹐著於丁寧;又射﹐汏輈﹐以貫笠轂。”{杜预}注:“兵車無蓋﹐尊者則邊人執笠﹐依轂而立﹐以禦寒暑﹐名曰笠轂。此言箭過車轅及王之蓋。”

  • 笠蓑-汉语大词典

    笠蓑

    【1】斗笠与蓑衣。借指劳动人民。{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紈絝之子﹐以赭衣視笠蓑。”

  • 笠子-汉语大词典

    笠子

    【1】箬笠。{清}{周亮工}《南溪陈克兴以所著诗文见示赋此奉赠》:“青霞笠子白雲裳﹐敗硯殘書意莫當。”{唐}{李白}《戏赠杜甫》诗:“{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 笠簷-汉语大词典

    笠簷

    【1】指笠帽周围下覆冒出的部分。{唐}{陆龟蒙}《晩渡》诗:“各樣蓮船逗村去﹐笠簷蓑袂有殘聲。”

  • 笠澤-汉语大词典

    笠澤

    【1】指{太湖}。{清}{方文}《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將歸{笠澤}買{吴}舠﹐畫舫青簾過驛橋。”{清}{赵翼}《读史》诗之一:“{范蠡}既霸{越}﹐一舸{笠澤}中﹐手挾{西施}去﹐同泛烟濛濛。”【2】即{松江}。《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禦之{笠澤}。”{明}{梁辰鱼}《浣纱记·谋吴》:“其嗣主{夫差}日講武于{長洲}﹐彼勇將{伍員}時耀兵于{笠澤}。”{唐}{陆广微}《吴地记》:“{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澤}……其江之源﹐連接{太湖}。”

  • 笠澤老翁-汉语大词典

    笠澤老翁

    【1】见“笠澤翁”。

  • 箬笠-汉语大词典

    箬笠

    【1】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红楼梦》第四五回:“{寶玉}頭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许杰}《邻居》四:“在风雨潇潇中﹐他拿着一支钝凿﹐没有箬笠﹐更没有蓑衣﹐出着头﹐在雨下淋到酒店。”

  • 簑笠-汉语大词典

    簑笠

    【1】蓑衣和笠帽。{清}{戴名世}《田字说》:“負耒耜﹐荷簑笠。”{明}{沈采}《千金记·北追》:“乘駿馬雕鞍﹐向落日斜陽岸。伴簑笠綸竿﹐我只待釣西風{渭水}寒。”

  • 篛笠-汉语大词典

    篛笠

    【1】用箬叶或竹篾编制的宽边帽。{唐}{隐峦}《牧童》诗:“牧童見人俱不識﹐盡着芒鞋戴篛笠。”{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一撒網﹐一簑衣﹐一篛笠。”{宋}{杨万里}《丙申岁朝》诗:“山色長供青篛笠﹐春光不爲白髭鬚。”

  • 簦笠-汉语大词典

    簦笠

    【1】雨具。《国语·吴语》:“{夫差}不貰不忍﹐被甲帶劍﹐挺鈹搢鐸﹐遵{汶}伐{博}﹐簦笠相望於{艾陵}。”{唐}{韩愈}《画记》:“鉼盂簦笠筐筥﹐錡釜飲食服用之器。”《後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一人奮戟﹐三軍沮敗”{李贤}注引《淮南子》:“狹路津關﹐大山石塞﹐龍蛇蟠﹐簦笠居﹐羊腸道﹐魚笱門﹐一人守險﹐千夫弗敢過也。”

  • 裨笠-汉语大词典

    裨笠

    亦作“[裨苙]”【1】鸟名。即鵧鷑。亦名鹎鵊。似鸠, 身黑尾长而有冠。春分始见, 凌晨先鸡而鸣, 其声“加格加格”, 农家以为下田之候, 俗称催明鸟。《淮南子·说林训》“烏力勝日﹐而服於鵻禮”{汉}{高诱}注:“鵻禮﹐《爾雅》謂裨苙﹐{秦}人謂之祀祝﹐間蠶時晨鳴人舍者﹐鴻鳥皆畏之。”{清}{钱大昕}《答问七》:“問:鵧鷑字从并﹐《釋文》所載{謝}﹑{郭}﹑《字林》諸音皆不相近﹐何故?曰:古本作裨笠……{高氏}{後漢}人﹐所見本尚是裨字﹐鵻﹑裨音相近。禮﹑笠聲相轉也﹐今本字从并﹐蓋卑之轉﹐而諸家音猶从卑聲。{謝氏}讀符悲切﹐讀鵧爲裨也。”

  • 荷笠-汉语大词典

    荷笠

    【1】荷叶制成的斗笠。{前蜀}{韦庄}《赠渔翁》诗:“草衣荷笠鬢如霜﹐自説家編{楚}水陽。”{唐}{皮日休}《雨中游包山精舍》诗:“薜帶輕束腰﹐荷笠低遮面。”

  • 莎笠-汉语大词典

    莎笠

    【1】即蓑笠。莎, 通“簔”。《敦煌曲子词·浣溪沙》:“倦却詩書上釣船﹐身被莎笠執魚竿。”

  • 菹笠-汉语大词典

    菹笠

    【1】用茅草编织的笠。《管子·禁藏》:“被蓑以當鎧鑐,菹笠以當盾櫓。”{尹知章}注:“取菹澤草以爲笠。”一说犹苴履。见{戴望}校正。

  • 蓑笠-汉语大词典

    蓑笠

    【1】蓑衣与笠帽。《後汉书·蔡邕传下》:“故當其有事也﹐則蓑笠並載。”《仪礼·既夕礼》:“道車載朝服﹐稾車載蓑笠。”{郑玄}注:“蓑笠﹐備雨服。”{清}{唐甄}《潜书·明鉴》:“茅舍無恙﹐然後寳位可居;蓑笠無失﹐然後衮冕可服。”

  • 蒻笠-汉语大词典

    蒻笠

    【1】用蒲蒻编成的帽子。{宋}{苏轼}《又书王晋卿画·西塞风雨》诗:“仰看雲天真蒻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 蘇公笠-汉语大词典

    蘇公笠

    【1】竹笠名。相传为{宋}{苏轼}贬官{惠州}时所倡制。{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韩公帕苏公笠》:“{惠州}{嘉應}婦女多戴笠。笠周圍綴以綢帛﹐以遮風日。名曰蘇公笠﹐{眉山}遺製也。”

  • 車笠-汉语大词典

    車笠

    【1】《太平御览》卷四〇六引{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 意親好合, 即脱頭上手巾, 解要間五尺刀以與之爲交, 拜親跪妻, 初定交有禮……祝曰:‘卿雖乘車我戴笠, 後日相逢下車揖; 我雖步行卿乘馬, 後日相逢卿當下。’”后因以“車笠”喻贵贱贫富不移的深厚友谊。{清}{黄宗羲}《祭冯卿文》:“升沉雖異﹐車笠無忘。”{清}{赵翼}《与邵松阿别几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奉访》诗之一:“車笠論交誼最親﹐别來常恐見無因。”{康有为}《大同书》己部第一章:“且{歐}{美}之風﹐尤爲賤貧而尚富。不幸而貧﹐則故人猶覿面不識﹐絶無車笠之誼;若其富也﹐則國主前席﹐握手爲懽。”

  • 車笠盟-汉语大词典

    車笠盟

    【1】谓不以贵贱而改变友情的盟誓。{清}{李渔}《风筝误·贺岁》:“老夫與令先尊有車笠之盟﹐又受妻孥之託﹐怎敢以生死變交。”{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麻疯女邱丽玉》:“僕與渠原無車笠盟﹐不過曾覿面。雖然﹐當爲子徐圖﹐盡寸心。”

  • 豎笠-汉语大词典

    豎笠

    【1】{吴}地俗讳, 以伞为竖笠。{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吴中}爲甚……諱離散﹐以梨爲圓果﹐傘爲豎笠。”

  • 道笠-汉语大词典

    道笠

    【1】道士戴的斗笠。《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老爺看那道士時﹐只見他穿一件藍布道袍﹐戴一頂棕道笠兒。”

  • 青篛笠-汉语大词典

    青篛笠

    【1】见“青箬笠”。

  • 青箬笠-汉语大词典

    青箬笠

    亦作“[青篛笠]”【1】雨具。箬竹叶或篾编制的笠帽。《水浒传》第七七回:“舡上一箇人﹐頭戴青箬笠﹐身披緑蓑衣﹐斜倚着舡背﹐岸西獨自釣魚。”{清}{厉鹗}《施北亭携酒湖上》诗:“詩從青箬笠前得﹐秋在白荷花上來。”{宋}{孙觌}《题谷隐》诗:“葦間青篛笠﹐髣髴見{秦}逃。”{唐}{张志和}《渔父》词:“青箬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雨笠煙蓑-汉语大词典

    雨笠煙蓑

    同“[雨蓑煙笠]”【1】{元}{陈泰}《渔父词》:“君不見{長安}康莊九復九﹐雨笠煙蓑難入手。”

  • 雨笠-汉语大词典

    雨笠

    【1】遮雨的笠帽。{唐}{皮日休}《临顿奉题屋壁》诗之二:“静窗懸雨笠﹐閒壁挂煙匏。”

  • 雨簑烟笠-汉语大词典

    雨簑烟笠

    【1】见“雨蓑煙笠”。

  • 雨笠煙簑-汉语大词典

    雨笠煙簑

    同“[雨蓑煙笠]”【1】{宋}{刘过}《沁园春·咏别》词:“念丹霞秋冷﹐風巾霧屨﹐五湖春暖﹐雨笠煙蓑。”

  • 雨簑風笠-汉语大词典

    雨簑風笠

    同“[雨蓑煙笠]”【1】{宋}{李曾伯}《沁园春·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词:“天教狂虜灰飛﹐更莫問兒郎存血衣。把雪裘霜帽﹐絶交{楚}徼﹐雨蓑風笠﹐投老{吴}磯。”

  • 雨笠烟蓑-汉语大词典

    雨笠烟蓑

    同“[雨蓑煙笠]”【1】{明}{李东阳}《得匏庵观造雨诗辄次韵》:“從今穩作城東客﹐雨笠烟蓑不用將。”

  • 雨蓑煙笠-汉语大词典

    雨蓑煙笠

    【1】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唐}{翁洮}《渔者》诗:“一葉飄然任浪吹﹐雨蓑煙笠肯忘機。”{清}{陈维崧}《满江红·江村夏咏》词之四:“槿花上﹐珠堪吸。荳花底﹐涼堪裛。看瀰茫一派﹐雨簑烟笠。”{宋}{陆游}《一落索》词:“且喜歸來無恙。一壺春釀。雨蓑煙笠傍漁磯﹐應不是﹑封侯相。”亦作“[雨簑烟笠]”。

  • 馬笠-汉语大词典

    馬笠

    【1】骑马时戴的斗笠。{清}{方文}《送梁平叔令宣城》诗:“東風拂面柳條青﹐仙令翱翔往{敬亭};馬笠偶然逢舊雨﹐牛刀聊爾試新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