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節

節(節)是什么意思

  • 一肢一節-汉语大词典

    一肢一節

    【1】见“一肢半節”。

  • 一支半節-汉语大词典

    一支半節

    【1】谓一小部分。{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節之權利者﹐實含有亡國民之根性﹐明也。”

  • 一肢半節-汉语大词典

    一肢半節

    【1】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明}{袁宗道}《读孟子》:“三代而下﹐市鮮中行﹐得鄉愿之一肢半節﹐皆足以成世。”亦作“[一肢一節]”。{鲁迅}《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但也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着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

  • 一年三節-汉语大词典

    一年三節

    【1】指一年中的端午﹑中秋﹑春节。《海上花列传》第九回:“耐搭我一年三節生意包仔下來。”

  • 一枝一節-汉语大词典

    一枝一節

    【1】本指树木的枝节。{明}{莫是龙}《画说》:“畫樹之竅﹐只在多曲﹐雖一枝一節﹐無有可直者。”【2】喻事物之細小部分。{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文章以沉着痛快爲最﹐《左》﹑《史》﹑《莊》﹑《騷》﹑{杜}詩﹑{韓}文是也。間有一二不盡之言﹐言外之意﹐以少少許勝多多許者﹐是他一枝一節好處﹐非六君子本色。”

  • 一陽節-汉语大词典

    一陽節

    【1】即冬至节。{三国} {魏}{曹植}《冬至献袜颂表》:“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物昭蘇。”{宋}{苏轼}《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帝冬至词语制》:“妾等待罪掖庭﹐備員婦職﹐共慶一陽之節﹐敢陳萬歲之觴。”亦称“[一陽日]”。{明}{钱德洪}《王文成公全书续编序》:“{隆慶}壬申一陽日﹐{德洪}百拜識。”

  • 一致之節-汉语大词典

    一致之節

    【1】谓忠贞不渝的节操。《三国志·魏志·邢颙传》:“{太祖}曰:‘{顒}篤於舊君﹐有一致之節。’勿問也。”

  • 二十四節-汉语大词典

    二十四節

    【1】见“二十四節氣”。

  • 二十四節氣-汉语大词典

    二十四節氣

    亦称“[二十四氣]”亦称“[二十四節]”【1】我国古代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其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段开始的一日为节名。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夏历的特点。《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清}{赵翼} 《陔餘丛考·二十四节气名》:“二十四節氣名﹐其全見於《淮南子·天文》篇及《漢書·歷志》。{三代}以上﹐《堯典》但有二分二至﹐其餘多不經見﹐惟《汲冢周書·時訓解》﹐始有二十四節名。其序云:‘{周公}辨二十四氣之應﹐以順天時﹐作《時訓解》。’則其名蓋定於{周公}。”

  • 七舉時節-汉语大词典

    七舉時節

    【1】指夏季。《管子·幼官》:“七舉時節﹐君服赤色﹐味苦味﹐聽羽聲﹐治陽氣﹐用七數。”{尹知章}注:“火成數七﹐火氣舉﹐君則順時節而布政……七﹐亦火之成數。”{石一参}今诠:“夏三月﹐火德王……王者御物﹐夏以七爲數﹐用其成也。”

  • 七節鞭-汉语大词典

    七節鞭

    【1】武器名。以软钢制,连柄八节,鞭端以铁环圈之,不用时可首尾扣合,缠于腰际或肩上,故亦称软鞭。{向春}《煤城怒火》第一章二:“老百姓组织起造反军。红缨枪﹐大刀片﹐七节鞭﹐鸟枪火炮﹐遮天蔽日包围了{白家楼}。”

  • 三節-汉语大词典

    三節

    【1】三恶人。指{蚩尤}﹑{五观}﹑{殷纣}。《逸周书·尝麦》:“諸正敬功﹐爾頌審三節。”{孔晁}注:“三節﹐{蚩尤}﹑{五觀}﹑{殷紂}也。”{五观}﹐{夏}{启}之子。【2】三镇节度使。{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五·三节》:“{開平}四年﹐{鏐}({錢鏐})游衣銀軍﹐作還鄉歌曰:‘三節還鄉兮掛錦衣。’三節者﹐{鏐}在{唐}已領{鎮海}{鎮東}兩軍節度﹐入{梁}又兼{淮南}也。”【3】三段。{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历代漕运考》:“{唐}時漕運﹐大率三節﹐{江}{淮}是一節﹐{河南}是一節﹐{陝西}到{長安}是一節。”【4】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老舍}《骆驼祥子》四:“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 三令節-汉语大词典

    三令節

    【1】{唐}{德宗}以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与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阳合称三令节。《旧唐书·德宗纪下》:“〔{貞元}五年正月〕乙卯﹐詔:‘四序嘉辰﹐歷代增置﹐{漢}崇上巳﹐{晉}紀重陽……自今宜以二月一日爲中和節﹐以代正月晦日﹐備三令節數﹐内外官司休假一日。’”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德宗》:“{貞元}四年九月﹐賜宴{曲江亭}。帝爲詩序曰:‘朕在位僅將十載﹐實賴忠賢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擇三令節﹐錫兹宴賞。’”

  • 三三節-汉语大词典

    三三節

    【1】即上巳节。古人于农历三月三日有修禊之俗,故称。{元}{萨都剌}《春日侍驾游香山》诗:“三三節近晴光穩﹐滿進{虞}廷萬歲觴。”

  • 三百六十節-汉语大词典

    三百六十節

    【1】古谓人体骨节有三百六十节。《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藏﹑六府。”《吕氏春秋·本生》:“天全則神和矣﹐目明矣﹐耳聰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節皆通利矣。”《淮南子·天文训》:“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節。”{清}{刘凤诰}《宿迁民》诗:“土民辨男女﹐骨節三百六。”

  • 三元節-汉语大词典

    三元節

    【1】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七六:“金畫香臺出露盤﹐黄龍雕刻遶朱闌。焚修每遇三元節﹐天子親簪白玉冠。”

  • 三陽節-汉语大词典

    三陽節

    【1】谓农历正月初七。即人日。{清}{黄景仁}《人日登黑窑厂》诗:“豔以三陽節﹐分來七寶羹。”

  • 三八節-汉语大词典

    三八節

    【1】“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简称。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因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大会接受{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倡仪,决定以每年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 三節人-汉语大词典

    三節人

    【1】见“三節人從”。

  • 三大節-汉语大词典

    三大節

    【1】三个主要节日。(1){宋}指冬至﹑元旦﹑寒食。{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爲三大節。自寒食至冬至,久無節序,故民間多相問遺。”(2){清}代指元旦﹑冬至﹑万寿圣节。《清史稿·礼志七》:“{順治}八年,定元旦﹑冬至﹑萬壽聖節爲三大`。”(3)今俗指元旦﹑端午﹑中秋。

  • 三節兩壽-汉语大词典

    三節兩壽

    【1】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二十五年》:“將軍三節兩壽﹐糧道每次送銀八百兩。”{魏巍}《老烟筒》:“那时节﹐当头儿的三节两寿﹐只要有一回你送不到礼﹐找个词儿﹐就一脚把你踢到厂外去。”

  • 三節人從-汉语大词典

    三節人從

    【1】{宋}代(包括{夏}﹑{辽}﹑{金})出国使节的随员。《宋史·礼志二二》:“{金國}賀正旦人使到闕赴宴等坐次﹐令與宰臣相對稍南。使﹑副上下馬於執政官上下馬處。三節人從並於宫門外上下馬。”《金史·礼志十一》:“新定{夏}使儀注:{夏國}使﹑副及參議各一﹐謂之使。都管三。上節﹑中節各五﹐下節二十四﹐謂之三節人從。”亦省作“[三節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令》:“{大遼}使人朝見訖﹐翌日詣{大相國寺}燒香﹐次日﹐詣南御苑射弓﹐朝廷旋選能射武臣伴射﹐就彼賜宴﹐三節人皆與焉。”{宋}{沈作喆}《寓简》卷六:“近歲銜命出疆﹐三節人從﹐賞給豐腆。”

  • 三節棍-汉语大词典

    三節棍

    【1】古武器名。在棍的一头用铁索连接短棍两节,用以击敌,可破刀牌。{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称连珠双铁鞭。

  • 才節-汉语大词典

    才節

    【1】才能节操。{宋}{司马光}《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會群牧判官缺﹐是時{章獻太后}臨朝﹐用中旨﹐求之者以十數﹐執政患之。謀曰:‘得孤寒中有聲望才節可以服人者與之﹐則中旨可塞矣。’”{清}{姚鼐}《张逸园家传》:“才節遇知天子﹐而仕抑屈於縣令﹐惜哉!”{唐}{陆贽}《兴元论请优奖曲环所领将士状》:“考其才節﹐絶有過人。”

  • 下節-汉语大词典

    下節

    【1】谓节操低下,志向﹑抱负不高。《韩非子·说难》:“所説出于爲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2】指水。水属阴,故亦喻皇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下節震騰﹐上清朓側。”{吕向}注:“下節謂水也﹐上清謂月也。皆陰德﹐故比於后也。震騰﹑朓側﹐謂皇后將崩之徵也。”

  • 下節-汉语大词典

    下節

    【1】扣紧马缰,使马徐行。《楚辞·九辩》:“擥騑轡而下節兮﹐聊逍遥以相佯。”{王逸}注:“安步徐行而勿驅也。”【2】犹击节。打拍子。{晋}{张协}《杂诗》之五:“《陽春》無和者﹐《巴人》皆下節。”

  • 五月節-汉语大词典

    五月節

    【1】端午节的俗称。{萧红}《生死场》七:“忙乱的叫卖童﹐手中花色的葫芦﹐随着空气而跳荡﹐他们为了‘五月节’而癫狂。”

  • 五節-汉语大词典

    五節

    【1】古代以五行配四时的五个季节。即春﹑夏﹑季夏﹑秋﹑冬。《左传·昭公元年》:“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爲四時﹐序爲五節。”{杜预}注:“六氣之化﹐分而序之﹐則成四時﹐得五行之節。”【2】宫﹑商﹑角﹑徵﹑羽五声的节奏。《左传·昭公元年》:“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故有五節。”{杜预}注:“五聲之節。”{唐}{孟郊}《又上养生书》:“法天之聽而聽之﹐聽不違於五節也。”

  • 五時節-汉语大词典

    五時節

    【1】谓端阳节。{马骏声}《端阳赫丽楼独酌》诗:“異鄉初度五時節﹐濁酒難降十地魔。”

  • 不修小節-汉语大词典

    不修小節

    同“[不拘小節]”【1】{晋}{袁宏}《後汉纪·章帝纪》:“{逵}才學該通﹐其所著論﹐爲學者所宗。性佚﹐不修小節﹐當世以此譏焉﹐故不至大官。”《晋书·冯素弗载记》:“〔{馮素弗}〕慷慨有大志﹐姿貌魁偉﹐雄傑不羣﹐任俠放蕩﹐不修小節。”

  • 不拘小節-汉语大词典

    不拘小節

    【1】谓待人处世不拘泥于小事。后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後汉书·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節﹐又無鄉曲之譽。”{宋}{沈括}《梦溪续笔谈》:“{寇忠愍}拜相白麻﹐{楊大年}之詞﹐其間四句曰:‘能斷大事﹐不拘小節。有{干將}之器﹐不露鋒鋩;懷照物之明﹐而能包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獻縣史}某﹐佚其名﹐爲人不拘小節﹐而落落有直氣。”

  • 不合節-汉语大词典

    不合節

    【1】谓办事不顺当;不协调。{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事不諧曰不合節。”

  • 不拘細節-汉语大词典

    不拘細節

    【1】不拘小节。《旧唐书·文苑传中·元万顷》:“{萬頃}屬文敏速﹐然性疏曠﹐不拘細節﹐無儒者之風。”

  • 不節-汉语大词典

    不節

    【1】不遵法度;无节制。《易·节》:“不節之嗟﹐又誰咎也。”{高亨}注:“言人不守制度﹐以致受刑罰而嗟嘆。”《汉书·五行志上》:“傳曰:田獵不宿﹐飲食不享﹐出入不節﹐奪民農時及有姦謀﹐則木不曲直。”《北齐书·永安王高浚传》:“及長﹐嬉戲不節。”{瞿秋白}《赤都心史》三二:“饮食不节--不是太多的不节﹐而是太少的不节。”

  • 吏節-汉语大词典

    吏節

    【1】官吏的节操。《梁书·止足传·陶季直》:“{季直}又請{儉}爲{淵}立碑﹐終始營護﹐甚有吏節﹐時人美之。”

  • 九節鞭-汉语大词典

    九節鞭

    【1】武器名。因以九节铁条联缀而成,故名。{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第三章:“{满}人及北方人尚善练使一种特别铁鞭﹐名为九节鞭。每一节长仅三至四寸﹐联以铁环﹐不用时可以收小握于一手之中﹐或围绕腰际﹐用时握柄将鞭打出﹐成一软性短鞭。”

  • 事節-汉语大词典

    事節

    【1】事实情节;事宜。{宋}{司马光}《辞免馆伴札子》:“以人使將至﹐有合商量事節﹐令臣不得辭免。”{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温}({桓温})遂勒銘曰:‘望古識其真﹐臨源愛往迹。恐君遺事節﹐聊下南山石。’”【2】政事精简。《汉书·谷永传》:“事節財足﹐黎庶和睦。”【3】行事得当。《左传·成公十六年》:“用利而事節﹐時順而物成。”{杜预}注:“動不失利﹐則事得其節。”

  • 中秋節-汉语大词典

    中秋節

    【1】见“中秋”。

  • 中和節-汉语大词典

    中和節

    【1】{唐德宗}{贞元}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宋}{杨万里}《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诗:“中和節裏半春天﹐一拂清寒半點暄。”

  • 中黄節士-汉语大词典

    中黄節士

    【1】中药麻黄的别名。{宋}{陶穀}《清异录·药谱》:“中黄節士﹐麻黄。”

  • 中節-汉语大词典

    中節

    【1】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易·蹇》:“《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孔颖达}疏:“得位居中﹐不易其節﹐故致朋來﹐故云以中節也。”【2】中等的节操。《孔子家语·辩政》:“{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舉善矣:中節也﹐中人附矣﹐猶未足也。’”{唐}{李华}《三贤论》:“{蕭}({蕭穎士})若百鍊之鋼﹐不可屈折﹐當廢興去就之際﹐一死一生之間﹐而後見其大節;視聽過速﹐欲人人如我﹐志與時多背﹐常見詬於人﹐取其中節之舉﹐足可以爲人師矣。”【3】中期。《汉书·晁错传》:“{秦}始亂之時﹐吏之所先侵者﹐貧人賤民也;至其中節﹐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塗﹐所侵者宗室大臣也。”【4】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年》:“{魏}舊制﹐四時祭廟皆用中節﹐丙子﹐詔始用孟月﹐擇日而祭。”{胡三省}注:“自{漢}以來﹐宗廟歲五祀﹐四孟及臘是也。{魏}初用中節﹐夷禮也。”【5】指中气和节气。《晋书·律历志下》:“自此以降﹐暨於{秦}{漢}﹐乃復以孟冬爲歲首﹐閏爲後九月﹐九節乖錯﹐時月紕繆。”

  • 中節-汉语大词典

    中節

    【1】合乎节奏。{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晩霞》:“{端}作前舞﹐喜怒隨腔﹐俯仰中節。”《淮南子·说林训》:“使但吹竽使工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虎子盤旋宛轉﹐無不中節。”【2】合乎礼义法度。《後汉书·虞延传》:“〔{富宗}〕性奢靡﹐車服器物﹐多不中節。”《礼记·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明}{黄绾}《明道篇》卷一:“行之於身﹐無不中節﹐謂之道。”

  • 年節-汉语大词典

    年節

    【1】谓阴历正月初一。今称春节。《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真是到手佳期﹐却成虚度﹐悶悶不樂﹐過了年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老舍}《骆驼祥子》八:“年节越来越近了﹐一晃儿已是腊八。”

  • 乖節-汉语大词典

    乖節

    【1】失常;过度。《魏书·太祖纪》:“或以喘息不調﹐或以行步乖節﹐或以言辭失措﹐帝皆以爲懷惡在心﹐變見於外。”{南朝} {梁简文帝}《劝医论》:“寒暑反常﹐嗜慾乖節。”

  • 丹節-汉语大词典

    丹節

    【1】红色的符节。指显赫的权位。{北周}{王褒}《太傅燕文公于谨碑铭》:“丹節比司隸之貴﹐緹騎將金吾之寵。”【2】坚贞的操守。{唐}{陈子昂}《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青松摧折﹐哀斷女蘿之心;丹節孤高﹐終守柏舟之誓。”

  • 九節杖-汉语大词典

    九節杖

    【1】传说仙人所用的手杖。{晋}{葛洪}《神仙传·王遥》:“{遥}有竹篋……一夜大雨晦暝﹐{遥}使{錢}以九節杖擔此篋﹐將{錢}出﹐冒雨而行﹐{遥}及弟子衣皆不濕。”{金}{元好问}《游黄华山》诗:“手中仙人九節杖﹐每恨勝景不得窮。”{唐}{杜甫}《望岳》诗:“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2】泛指手杖。{清}{朱彝尊}《清流关》诗:“細路緣秋毫﹐石角竦殊狀。舍我一兩車﹐拄此九節杖。”《剪灯馀话·天台访隐录》:“喜君涉險來相訪﹐問舊頻扶九節杖。”

  • 九節貍-汉语大词典

    九節貍

    【1】狸的一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狸》:“貍有數種:大小如狐有斑如貓者爲貓貍;有斑如貙虎者爲虎貍;似虎貍而尾有黑白錢文相間者爲九節貍。”

  • 九節筇-汉语大词典

    九節筇

    【1】竹杖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筇竹杖{蜀}中無之﹐乃出徼外蠻峝﹐蠻人持至{瀘叙}間賣之﹐一枝纔四﹑五錢﹐以堅潤細瘦九節而直者爲上品。”{明}{李东阳}《寄姜用贞》诗:“此身隨處得從容﹐一葉扁舟九節筇。”

  • 九節蒲-汉语大词典

    九節蒲

    【1】药草名。菖蒲的一种。茎节密,每寸达九节以上,故名。{明}{李东阳}《次李白洲留别韵》之一:“家貧尚有千頭桔﹐身健何須九節蒲。”{晋}{葛洪}《抱朴子·仙药》:“菖蒲生須得石上﹐一寸九節已上﹐紫花者尤善也。”

  • 巧節-汉语大词典

    巧節

    【1】我国传统节日,又名女儿节。{阿英}《女儿节的故事》:“农历七月七日巧节﹐又称七夕或女儿节。”

  • 乳節-汉语大词典

    乳節

    【1】树木的瘤节。{元}{耶律楚材}《和董彦才东坡铁杖诗二十韵》:“黑虬彷彿欲飛躍﹐鱗介蒼蒼生乳節。”{宋}{苏轼}《铁柱杖》诗:“{柳公}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節。”

  • 千秋令節-汉语大词典

    千秋令節

    【1】皇后﹑太子诞辰的敬辞。《清会典·礼部十二·千秋节庆贺》:“皇后千秋令節。皇后具吉服。”{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圣寿》:“祝太子壽曰千秋令節。”

  • 千秋節-汉语大词典

    千秋節

    【1】词牌名。即“千秋歲”。【2】皇后﹑贵妃或太子的生日。《清史稿·礼志七》:“{雍正}六年﹐始令皇后千秋節王公百官咸蟒袍補服﹐後準此行。攝六宫事皇貴妃千秋節﹐儀同皇后。”【3】旧时皇帝的诞辰。始自{唐玄宗}。{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歌吹千秋節﹐樓臺八月凉。”《唐会要·节日》:“{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張説}等﹐上表請以是日爲千秋節……至{天寶}二年八月一日刑部尚書兼京兆尹{蕭炤}及百寮﹐請改千秋節爲天長節。”按﹐{玄宗}生于八月初五。{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明皇}始置千秋節﹐自是列帝或置或不置。”

  • 直節-汉语大词典

    直節

    【1】谓守正不阿的操守。{宋}{范仲淹}《依韵和庞殿院见寄》:“直節羡君如指佞﹐孤根憐我異凌霄。”{明}{无名氏}《节侠记·私仰》:“他少年磊落﹐直節嶙峋﹐又好結交豪傑﹐以此人都忌他。”《明史·李时勉传》:“然以直節重望爲士類所依歸者﹐莫如{時勉}。”{宋}{岳飞}《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诗:“膽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直節報君仇。”{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石星}直節震{明}代﹐及任本兵﹐{日本}之役惟調停賄款。”

  • 卑躬屈節-汉语大词典

    卑躬屈節

    【1】见“卑躬屈膝”。

  • 厲節-汉语大词典

    厲節

    【1】厲,也写作“勵”。激励节操。《镜花缘》第四一回:“{衛}﹑{鄭}﹑{楚}﹑{樊}﹐厲節中闈。”《晋书·周虓传》:“故西夷校尉﹐{梓潼}太守{周虓}﹐執心忠烈﹐厲節寇庭﹐遂嬰禍荒裔﹐痛窴泉壤。”{汉}{孔融}《荐祢衡表》:“{任座}抗行﹐{史魚}厲節﹐殆無以過也。”《淮南子·修务》:“故君子積志委正﹐以趣明師;勵節亢高﹐以絶世俗。”

  • 區節-汉语大词典

    區節

    【1】筹划,调度。{清}{王夫之}《家世节录》:“會同里{劉黄公}{昊}請於廷﹐修{南嶽廟}﹐部推公能﹐檄入{川}採木﹐歸督造廟﹐巋然帝制﹐崇麗冠五嶽﹐所費不過五千金﹐皆公所區節也。”

  • 人勝節-汉语大词典

    人勝節

    【1】旧俗正月七日,即人日,剪采为花胜,名曰人胜,故称是日为“人勝節”。{唐}{李乂}《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诗:“幸陪人勝節﹐長願奉垂衣。”

  • 人節-汉语大词典

    人節

    【1】古代使臣所执的人形符节,用以表示身份的一种信物。《周礼·司徒下·掌节》:“守邦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以英蕩輔之。”{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節者﹐操也﹐瑞信也。謂持節必盡人臣之節操耳……則古者持節類於持印。夫守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使山國者用虎節﹐使土國者用人節﹐使澤國者用龍節。”

  • 介節-汉语大词典

    介節

    【1】刚直不随流俗的节操。{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猗氏}{邵嗣堯}起家縣令﹐循聲介節﹐與吾{浙}{陸清獻}齊名。”{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黔婁}匹夫之介節﹐不忘仁義。”{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部:“而吾鄉{方蓀壁}進士﹐獨行介節﹐不受贈饋﹐種菜而食﹐乃至餓死。”

  • 仁壽節-汉语大词典

    仁壽節

    【1】{五代}时{南唐}节日。{南唐}{李昪}生于十二月二日。{昇元}元年 (公元937年)即帝位后,即以十二月二日为仁寿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记》:“{昇元}元年冬十月﹐{吴帝}禪位乎我。甲申即皇帝位﹐改{吴}{天祚}二年爲{昇元}元年﹐國號{齊}。以十二月二日爲{仁壽節}。”

  • 令節-汉语大词典

    令節

    【1】犹佳节。{清}{方苞}《台拱冈墓碣》:“每當弟與兄忌日生辰﹐及春秋伏臘令節﹐吾母先期意色惨沮﹐背人掩涕﹐過旬猶不能平。”{李大钊}《“五一”May Day运动史》四:“{欧洲}旧俗﹐五月一日本来是一个令节。是日﹐士女都出游野外﹐摘取鲜花﹐欢欣鼓舞。”《艺文类聚》卷四引{晋}{傅充}妻{辛氏}《元正》诗:“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兹﹐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悦熙。”【2】美好的节操。{三国} {魏}{曹植}《武帝诔》:“既以約終﹐令節不衰。”

  • 仗節-汉语大词典

    仗節

    【1】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唐}{康骈}《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相國仗節訓兵﹐援旗誓衆。”《汉书·叙传下》:“{博望}仗節﹐收功{大夏};貳師秉鉞﹐身釁{胡}社。”{唐}{裴铏}《赵合》:“但當時時相使余不得仗節出此城﹐空加一貂蟬耳。”【2】坚守节操。《後汉书·吴汉传》:“賊衆雖多﹐非有仗節死誼者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马文肃家书》:“慷慨仗節易﹐從容就義難。吾輩將爲其難乎?抑爲其易乎?”{宋}{曾巩}《与孙司封书》:“比見朝廷所寵贈南兵以來仗節死難之臣﹐{宗旦}乃獨不與。”

  • 仗節死義-汉语大词典

    仗節死義

    【1】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陽}亡徒{蘇令}﹐縱横吏士﹐臨難莫肯仗節死義者﹐以守相威權素奪故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杜子美}《送嚴武還朝》诗:‘公若登台輔﹐臨危莫愛身。’勸以仗節死義也。”

  • 全節-汉语大词典

    全節

    【1】保全气节。《汉书·昭帝纪》:“栘中監{蘇武}前使{匈奴}﹐留單于庭十九歲乃還﹐奉使全節﹐以{武}爲典屬國﹐賜錢百萬。”{明}{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其幸而恒處於有可慕有可懼之地﹐則可以終其身而不至於壞﹐而世遂以全節歸之。”{清}{顾炎武}《刈禾长白山下》诗:“食力終全節﹐依人尚厚顔。”《北齐书·傅伏传》:“{齊}軍{晉州}敗後﹐兵將罕有全節者。”【2】谓妇女保全贞操。{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古列女传》:“{春秋}時﹐婦人以全節著者﹐《詩》惟{共姜}﹐《春秋》惟紀{叔姬}。”{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趙五娘}千里尋夫﹐隻身無伴﹐未審果能全節與否。”

  • 伏節-汉语大词典

    伏節

    【1】犹言殉节。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汉书·刑法志》:“於是師旅亟動﹐百姓罷敝﹐無伏節死難之誼。”《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余}顛沛殞斃﹐殺身濟君。其下司徒﹐署{余}孫{倫}吏﹐使蒙伏節之報。”{唐}{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五人〕皆伏節盡忠﹐身死王事。”

  • 住節-汉语大词典

    住節

    【1】驻节。谓军队统帅于行军中暂驻。节,皇帝所授节杖。《後汉书·邓禹传》:“百姓不知所歸。聞{禹}乘勝獨剋而師行有紀﹐皆望風相攜負以迎軍……{禹}所止輒停車住節﹐以勞來之。”

  • 來派過節-汉语大词典

    來派過節

    【1】方言。事情的原委﹑过程。{梁斌}《红旗谱》五:“{朱老忠}讲着﹐{严志和}在一边听﹐这些来派过节他都知道。”

  • 佳節-汉语大词典

    佳節

    【1】美好的节日。{冰心}《寄小读者》九:“幸而我素来是不喜热闹的﹐每逢佳節﹐就想到幽静的地方去。”{宋}{苏轼}《端午游真如》诗:“今年匹馬來﹐佳節日夜數。”{清}{吴伟业}《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永调于锡山有感赋赠》诗之二:“天遣名山供户牖﹐老逢佳節占風流。”《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時值清明佳節﹐家家士女踏青﹐處處游人玩景。”{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诗:“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使持節-汉语大词典

    使持節

    【1】{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至{隋}{唐}刺史,例加使持节的虚衔,如某州刺史必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唐}{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则为节度使。《周书·王思政传》:“{太祖}乃以所授{景}使持節﹑太傅﹑大將軍﹑兼中書令﹑{河}南大行臺﹑{河}南諸軍事﹐回授{思政}。{思政}竝讓不受。”《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四年》:“太宰{恪}以{吴王}{垂}爲使持節﹐征南將軍﹑都督{河}南諸軍事﹑{兗州}牧﹑{荆州}刺史。”

  • 使節-汉语大词典

    使節

    【1】今特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2】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國之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郑玄}注:“使節﹐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諸侯﹐行道所執之信也。”{宋}{徐铉}《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诗:“我持使節經{韶石}﹐君作閒游過{武夷}。”{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李芝龄师》:“詔持使節南邦﹐紫塞迎鑾荷澤龐。”【3】使者。亦用以称派驻一方的官员。《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於是王乃令官奴入宫﹐作皇帝璽﹐丞相﹑御史﹑大將軍﹑軍吏﹑中二千石﹑都官令﹑丞印﹐及旁近郡太守﹑都尉印﹐{漢}使節法冠﹐欲如{伍被}計。”{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川}合東西瞻使節﹐地分南北任流萍。”{清}{汪懋麟}《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诗:“吏民喧使節﹐湖海正秋天。”{宋}{王安石}《张工部庙》诗:“使節紛紛下禁中﹐幾人曾到此城東?”

  • 侏儒一節-汉语大词典

    侏儒一節

    【1】喻指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语出{桓谭}《新论·道赋》引谚语:“侏儒見一節,而長短可知。”{南朝} {梁}{钟嵘}《诗品》卷上:“團扇短章﹐詞旨清捷﹐怨深文綺﹐得匹婦之致。侏儒一節﹐可以知其工矣!”{唐}{刘知幾}《史通·核才》:“觀侏儒一節﹐而他事可知。”

  • 俠節-汉语大词典

    俠節

    【1】侠士的节操。《新唐书·窦建德传》:“材力絶人﹐少重然許﹐喜俠節。”

  • 促節-汉语大词典

    促節

    【1】急促的节奏;短促的音节。{清}{黄景仁}《宣城杂诗》:“感此行路歌﹐促節不能緩。”{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長歌赴促節﹐哀響逐高徽。”{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七言歌行〕一入促節﹐則凄風急雨﹐窈冥變幻。”{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哀吊》:“結言摹《詩》﹐促節四言﹐鮮有緩句﹐故能義直而文婉﹐體舊而趣新。”【2】加快速度。{晋}{陆机}《瓜赋》:“感嘉時而促節﹐蒙惠露而增鮮。”此言瓜提早成熟。{汉}{应瑒}《慜骥赋》:“瞻前軌而促節兮﹐顧後乘而踟蹰。”《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然後侵淫促節﹐儵夐遠去。”{郭璞}注:“言疾驅也。”

  • 信節-汉语大词典

    信節

    【1】忠贞的节操。{唐}{顾况}《瑶草春》诗:“執心輕{子都}﹐信節冠{秋胡}。”【2】使者所持的符节印信。《史记·朝鲜列传》:“{右渠}見使者頓首謝:‘願降﹐恐兩將詐殺臣;今見信節﹐請服降。’”{宋}{曾巩}《送程公鸥使江西》诗:“齋航又自日邊去﹐信節初從天上假。”

  • 俊節-汉语大词典

    俊節

    【1】卓异的节操。《资治通鉴·唐高宗开耀元年》:“足下負{巢}{由}之俊節﹐傲{唐}{虞}之聖主﹐聲出區宇﹐名流海内。”

  • 條分節解-汉语大词典

    條分節解

    【1】谓逐条逐节进行分析。《新唐书·崔义玄传》:“{義玄}有章句學﹐先儒疑繆﹐或音故不通者﹐輒采諸家﹐條分節解﹐能是正之。”

  • 健節-汉语大词典

    健節

    【1】坚强的节操。{宋}{苏舜钦}《送黄通》诗:“浪游天下訪知音﹐健節亭亭耻陸沈。”【2】坚强刚毅。{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只是俺小鞋怕苔滑﹐要你作漢子的健節些。”

  • 做節-汉语大词典

    做節

    【1】{南宋}时{杭州}风俗,于冬至三日之内,店肆皆歇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参阅{宋}{周密}《乾淳岁时记》。

  • 偃節-汉语大词典

    偃節

    【1】放下符节。指完成使命归来。{唐}{刘禹锡}《上门下裴相公启》:“功成偃節﹐復執大柄﹐君臣相遇﹐播於樂章。”

  • 停節-汉语大词典

    停節

    【1】驻节。{清}{吴伟业}《滇池铙吹》诗之四:“辛苦{武侯}停節處﹐殘碑零落草班班。”{靳荣藩}辑注:“停節﹐即駐節。”

  • 偏節-汉语大词典

    偏節

    【1】卓特的節操。《後汉书·虞傅盖臧传赞》:“{洪}({臧洪})怀偏節﹐力屈志揚。”

  • 假節侯-汉语大词典

    假節侯

    【1】芦苇的别称。{宋}{陶穀}《清异录·芦寒郡假节侯》:“蘆之爲物﹐大類此君﹐但霜雪侵陵﹐改素爲黄﹐故好事君子號蘆爲蕭寒郡假節侯。”

  • 假節-汉语大词典

    假節

    【1】虚伪的节操。《逸周书·官人》:“言行不類﹐終始相悖﹐外内不合﹐雖有假節見行﹐曰非成質者也。”【2】借用符节。《战国策·燕策二》:“故假節於{魏王}﹐而以身得察於{燕}。”{鲍彪}注:“時諸侯不通﹐出關則以節假之。”【3】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汉书·平帝纪》:“遣太僕{王惲}等八人置副﹐假節﹐分行天下﹐覽觀風俗。”【4】{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後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長安}﹐欲結{術}爲援﹐乃授以左將軍﹐假節﹐封{陽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節得殺二千菪H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龍驤將軍﹑假節﹑防{洛州}别將﹐尋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四:“及假節{邕交}﹐道經{湘口}﹐{零陵}{鄭太守史}與{京}同年﹐遠以酒樂相迓。”

  • 偉節-汉语大词典

    偉節

    【1】高尚的节操。{宋}{苏轼}《龙尾石砚寄犹子远》诗:“偉節何須怒﹐{寬饒}要少和。”{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籤·冯惟敏》:“{朱竹垞}謂{汝言}詩華整可觀﹐其{賈氏}之偉節乎?余謂終不若{汝行}之才氣縱横也。”【2】喻指朝廷派出的大吏。节,符节,官吏的凭证。{清}{顾炎武}《赴车》诗之一:“稟性特剛方﹐臨難詎可改。偉節不西行﹐大禍何繇解。”

  • 傳節-汉语大词典

    傳節

    【1】古代的通行凭证。{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夜退以明簡﹐夜敬以傳節。”

  • 儉節-汉语大词典

    儉節

    【1】廉洁忠贞有节操。《後汉书·赵咨传》:“{咨}在官清簡﹐計日受奉﹐豪黨畏其儉節。”《史记·李斯列传》:“且夫儉節仁義之人立於朝﹐則荒肆之樂輟矣。”{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孤{顥}儉節﹐用免咎悔。”【2】节约,节省。《墨子·辞过》:“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汉书·食货志》:“{文帝}即位﹐躬修儉節﹐思安百姓。”{明}{李东阳}《贺感楼先生妻王氏墓志铭》:“銖存兩積﹐積且富﹐益儉節如貧時。”{宋}{叶適}《吕君墓志铭》:“徒以儉節勤力﹐能使田桑不失利而已。”

  • 儀節-汉语大词典

    儀節

    【1】谓仪礼的程序形式。{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一:“《曾子》十篇﹐儒言純粹在《孟子》上﹐投壺儀節﹐較《小戴》爲詳。”{茅盾}《追求》一:“这是每次遇见时照例的仪节。”【2】礼法;礼节。{汉}{刘向}《列女传·楚成郑瞀》:“妾聞婦人以端正和顔爲容﹐今者大王在臺上而妾顧﹐則是失儀節也。”{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舒詳閑雅﹐儀節孔備。”{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其事父母﹐視寢﹐視膳﹐視藥﹐恪有儀節﹐深心欵然。”

  • 八節-汉语大词典

    八節

    【1】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八节。《周髀算经》卷下:“凡爲八節二十四氣。”{赵爽}注:“二至者﹐寒暑之極;二分者﹐陰陽之和;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是爲八節。”{唐}{寒山}《诗》之二七一:“四時周變易﹐八節急如流。”《四游记·华光来千田国显灵》:“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春之景。”

  • 八一建軍節-汉语大词典

    八一建軍節

    【1】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节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北伐军三万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于{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1933年7月1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作出决议﹐规定“八一”为我军建军节。

  • 八節風-汉语大词典

    八節風

    【1】即“八风”。详“八風”。

  • 八月節-汉语大词典

    八月節

    【1】中秋节。{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秋》:“京師之曰八月節者﹐即中秋也。”{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我看借给他们点吧﹐大八月节的。”

  • 八節灘-汉语大词典

    八節灘

    【1】在{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唐}{白居易}《开龙门八节滩诗》序:“{東都}{龍門潭}之南﹐有{八節灘}﹑{九峭石}﹐船筏過此﹐例反破傷。”【2】为险滩之称。{宋}{周紫芝}《竹坡诗话》:“{魯直}詩曰:‘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金}{元好问}《寄英禅师》诗:“傾身營一飽﹐船上{八節灘}。”

  • 六一國際兒童節-汉语大词典

    六一國際兒童節

    【1】见“六一兒童節”。

  • 六節-汉语大词典

    六節

    【1】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物。节﹐符信。《周礼·秋官·小行人》:“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爲之;道路用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爲之。”【2】谓马之行止进退驰骤的节度。《周礼·夏官·趣马》:“掌贊正良馬﹐而齊其飲食﹐簡其六節。”{孙诒让}正义引{王应电}曰:“六節﹐謂行止進退馳驟之節。”【3】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汉}{荀悦}《申鉴·政体》:“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離﹐六節不悖﹐則三才允序﹐五事交備﹐百工惟釐﹐庶績咸熙。”{黄省曾}注:“六節者﹐好﹑惡﹑喜﹑怒﹑哀﹑樂也。”

  • 六一兒童節-汉语大词典

    六一兒童節

    【1】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利﹐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6月1日为儿童节。亦称“[六一国際兒童節]”。

  • 并節-汉语大词典

    并節

    【1】缰绳。《楚辞·远游》:“舒并節以馳騖兮﹐逴絶垠乎寒門。”{王逸}注:“縱舍轡銜而長驅也。”{王夫之}通释:“并節﹐總轡也。”一说﹐指驾车的两马。{姜亮夫}校注:“并,讀爲駢,駢節,猶言駢駕耳。”

  • 真節-汉语大词典

    真節

    【1】纯真的节操。{明}{唐顺之}《封知县张公墓志铭》:“{選}以進士起家﹐爲邑令﹐能愛其民﹐爲給事中﹐有真節﹐蓋翁之所以成就之者爲深。”

  • 兒童節-汉语大词典

    兒童節

    【1】即六一国际儿童节。保障全世界儿童权利的节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决定每年六月一日为国际儿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六月一日为{中国}儿童的节日。

  • 亡節-汉语大词典

    亡節

    【1】没有节制。《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元年九月日蝕﹐酒亡節之所致也。”

  • 亢節-汉语大词典

    亢節

    【1】高尚的节操。《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遠祖以亢節著德﹐揚光{漢氏}之初。”

  • 交年節-汉语大词典

    交年節

    【1】{宋}代以十二月二十四日为交年节。谓旧年和新年在这一天交接。民间皆焚钱纸,诵道佛经咒,以送故迎新。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交年节》引{吕原明}《岁时杂记》。亦省称“[交年]”。{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請僧道看經﹐備酒果送神﹐燒合家替代錢紙﹐帖竈馬於竈上。”【2】泛指新旧岁交替之际。{宋}{欧阳修}《与颜直讲长道书》之一:“交年積雪﹐極寒﹐體况想佳﹐計行李不久當東﹐會見何時﹐千萬加愛。”

  • 亮節-汉语大词典

    亮節

    【1】高亢之声。{晋}{陆机}《猛虎行》:“急絃無懦響﹐亮節難爲音。”{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鮑明遠}樂府﹐抗音吐懷﹐每成亮節。”【2】高尚的节操。{清}{恽敬}《朱赞府殉节录书後》:“諸君子忠謀亮節﹐照耀寰宇。”{唐}{白居易}《与仕明诏》:“褒德念功﹐故進封以示寵;忠誠亮節﹐宜因實而錫名。”

  • 商節-汉语大词典

    商節

    【1】秋令时节。{唐}{李迥秀}《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风字》:“重九臨商節﹐登高出{漢}宫。”《初学记》卷三引{梁元帝}《纂要》:“秋曰白藏……節曰素節﹑商節。”{清}{黄景仁}《中元僧舍》诗:“人鬼半天涯﹐悽魂斂商節。”

  • 冰房玉節-汉语大词典

    冰房玉節

    【1】藕的美称。{宋}{王安石}《过食新城藕》诗:“甘酸向口無所適﹐牢落盤餐與樽酒。冰房玉節謾自好﹐欲御還休涕垂手。”

  • 冷節-汉语大词典

    冷節

    【1】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唐}{韩偓}《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诗:“何處遇薔薇﹐殊鄉冷節時。”{宋}{王禹偁}《清明日独酌》诗:“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王谟}辑本{汉}{崔寔}《四民月令》:“{齊}人呼寒食爲冷節。以麯爲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清}{黄景仁}《摸鱼儿·寒食漫兴》词:“夢驚回﹐今朝冷節﹐天陰難得窗亮。”

  • 凌節-汉语大词典

    凌節

    【1】谓越出音乐的节律。《文选·马融<长笛赋>》:“薄湊會而凌節兮﹐馳趣期而赴躓。”{吕延济}注:“謂聲相集湊而會合﹐雖以擊節而聲猶溢出﹐故曰凌節。”【2】谓超越职权范围。《管子·霸言》:“貴而無禮者﹐復賤;重而凌節者﹐復輕。”

  • 切切節節-汉语大词典

    切切節節

    【1】见“切切偲偲”。

  • 分虎節-汉语大词典

    分虎節

    【1】见“分虎竹”。

  • 分節-汉语大词典

    分節

    【1】部分,部门。{唐}{马总}《意林》卷五:“理天綱﹐仗八柄﹐運元象﹐撮衆有者﹐天子也。撫人物﹐參天意者﹐三公也。執分節事修理者﹐士也。”

  • 分節歌-汉语大词典

    分節歌

    【1】同一曲调配上多段歌词构成的歌曲。各段歌词在字数﹑韵律等方面大体相同。民歌和群众歌曲中最为常见。如《蓝花花》﹑《四季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

  • 分龍節-汉语大词典

    分龍節

    【1】{宋}时{池州}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龍節”。其时常降大雨。{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风俗》:“{池州}俗以正月二十九﹑三十日爲‘分龍節’。雨則多大水。”

  • 初節-汉语大词典

    初節

    【1】原来的操行。{宋}{富弼}《与陈都官书》:“然似有疑僕臨富貴不能守初節﹐迺以忠義見勗。”《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辭窮路單﹐將反初節。”【2】指元日。{三国} {魏}{曹丕}《孟津》诗:“良辰啓初節﹐高會構歡娱。”{唐}{许敬宗}《奉和元日应制》诗:“天正開初節﹐日觀上重輪。”

  • 别生枝節-汉语大词典

    别生枝節

    【1】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烦。{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我前信的所谓‘怕闹出麻烦’﹐先生误会了意思﹐我是说怕刊物因为我而别生枝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現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揚﹐誠恐别生枝節﹐當遵諭格外秘密。”

  • 删節-汉语大词典

    删節

    【1】指删去可有可无的文字或比较次要的部分。{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全唐文纪事》:“各書叙事過長者﹐止就原文酌爲删節﹐不敢意爲增改。”{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賜觀侍衛殺虎》﹑《樓敬思平蠻歌》等作﹐雖氣力沛然有餘﹐究須删節。”{孙犁}《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偶有删节﹐要使上下文通顺。”

  • 删節本-汉语大词典

    删節本

    【1】删除次要部分,留取主要内容的书的简本。{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经书删节本》:“{宋}{周密}《癸辛雜識》云:‘{賈師憲}有《三禮節》﹑《左傳節》﹑《諸史要略》。又欲節《十三經注疏》﹐未及入梓。’然則經史删節本﹐{宋}時已有之矣。”

  • 删節號-汉语大词典

    删節號

    【1】标点符号的一种,今称省略号,用以表示省略或删去。亦可表示断断续续话语中的停顿。其符号为“……”。

  • 制節-汉语大词典

    制節

    【1】节俭克制。《孝经·诸侯》:“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唐玄宗}注:“費用約儉﹐謂之制節。”《汉书·哀帝纪》:“制節謹度以防奢淫﹐爲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2】制度适宜。《管子·霸言》:“小國得之也以制節﹐其失之也以離强。”{尹知章}注:“制度合節﹐故得。”【3】调度管束。{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李纲》:“其將帥正長皆素具﹐故平居恩威足以相服﹐行陣制節足以相使﹐若身運臂﹐臂使指﹐無不可者。”

  • 剸節-汉语大词典

    剸節

    【1】犹变节。{晋}{葛洪}《抱朴子·擢才》:“冠羣之德﹐不以沈抑而履徑﹐而剸節於流俗。”

  • 勁節-汉语大词典

    勁節

    【1】竹木枝干分杈处称节。以其质地坚实,故称劲节。{唐}{柳宗元}《植灵寿木》诗:“柔條乍反植﹐勁節常對生。”【2】谓坚贞的节操。{南朝} {梁}{范云}《咏寒松》:“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朱光潜}《艺文杂谈·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宋}{王安石}《景福殿前柏》诗:“知君勁節無榮慕﹐寵辱紛紛一等看。”

  • 勞動節-汉语大词典

    勞動節

    【1】“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简称。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 勵節-汉语大词典

    勵節

    【1】砥砺节操。勵,通“礪”。{晋}{袁宏}《後汉纪·顺帝纪》:“{王公}束脩勵節﹐而受讒佞之患。”《淮南子·脩务训》:“故君子積志委正﹐以趣明師﹐勵節亢高﹐以絶世俗。”

  • 取節-汉语大词典

    取節

    【1】谓节取其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詩》曰:‘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君取節焉可也。”{杜预}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惡﹐食之者﹐不以其惡而棄其善﹐言可取其善節。”

  • 受節-汉语大词典

    受節

    【1】指时令交替。{唐}{李嘉祐}《九日送人》诗:“受節人逾老﹐驚寒菊半黄。”{唐}{王勃}《秋夜长》诗:“北風受節雁南翔﹐崇蘭委質時菊芳。”

  • 延慶節-汉语大词典

    延慶節

    【1】{唐}代以{懿宗}诞辰为延庆节。{唐}{高彦休}《唐阙史·李可及戏三教》:“〔{咸通}中〕嘗因延慶節﹐緇黄講論畢﹐次及倡優爲戲﹐{可及}乃儒服險巾﹐襃衣博帶﹐攝齊以升崇座。”{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武宗}({唐}{武宗}){開成}五年﹐以二月十五日{玄元皇帝}降生日爲降聖節﹐六月十二日皇帝載誕之辰爲慶陽節﹐{懿宗}七月四日爲延慶節。”

  • 建節-汉语大词典

    建節

    【1】树立节操。{汉}{王充}《论衡·齐世》:“有人于此﹐立義建節﹐實核其操﹐古無以過。”【2】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乃拜{相如}爲中郎將,建節往使。”《後汉书·寇恂传》:“今天下初定,國信未宣,使君建節銜命,以臨四方,郡國莫不延頸傾耳,望風歸命。”{唐}时,节度使或经略使受任,皆赐旌节。后亦以指大将出镇。{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楊晟}〕除{威勝軍}節度使﹐建節於{彭州}﹐撫綏士民﹐延敬賓客洎僧道輩。”{清}{许承钦}《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相公昔爲帝藩翰﹐{豫州}建節羅英雄。”{宋}{刘克庄}《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词:“争知道﹐向中年猶未﹐建節封侯。”

  • 午節-汉语大词典

    午節

    【1】端午节的省称。{明}{王屋}《辛酉端阳日》诗:“午節今朝是﹐開尊召酒徒。”{清}{焦循}《忆书》五:“督家人治角黍爲午節用。”

  • 巧節-汉语大词典

    巧節

    【1】“巧节”的简称。{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陈宜中父》:“{陳}後以文昌出守{七閩}﹐遇巧節﹐諸吏各有所獻。”

  • 士節-汉语大词典

    士節

    【1】士大夫应有的节操。{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明}{沈德符}《野獲编·刑部·廷杖》:“今上則斥爲編氓﹐使被笞者優游養創﹐無靦顔視事之恥。且賜環尋亦相繼。其保完士節更勝前朝云。”{宋}{陆游}《自责》诗:“未掛衣冠慚士節﹐免輸薪粲荷君恩。”《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如今的官府﹐你若有甚麽士氣﹐又説有甚麽士節﹐你就有{韓}{柳}{歐}{蘇}的文學﹐{蘇}{黄}{米}{蔡}的臨池﹐且請你一邊去閑坐。”

  • 圪節-汉语大词典

    圪節

    【1】稻﹑麦﹑高粱﹑竹子等茎上分枝长叶的地方。【2】泛指长条形东西的一段。【3】两个圪节间的一段。

  • 地節-汉语大词典

    地節

    【1】中药地骨皮的别名。【2】中药玉竹的别名。亦称萎蕤。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萎蕤》。

  • 地藏節-汉语大词典

    地藏節

    【1】俗谓阴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节。

  • 均節-汉语大词典

    均節

    【1】犹调节。{宋}{曾巩}《户部侍郎制》:“夫知農之艱難﹐而有以勸助;視財之豐匱﹐而有以均節。”《周礼·天官·司会》:“以九式之法﹐均節邦之財用。”{贾公彦}疏:“云以九式均節邦之財用者﹐九式﹐所以用九賦﹐使均平有節﹐故云均節邦之財用。”{宋}{叶適}《中奉大夫林公墓志铭》:“{汀州}賦輸無法﹐吏多取自入﹐爲百姓患﹐帥漕請均節之﹐以委公。”

  • 壯節-汉语大词典

    壯節

    【1】壮烈的节操。《後汉书·独行传·戴就》:“〔{薛安}〕收{就}於{錢唐縣}獄﹐幽囚考掠﹐五毒參至。{就}慷慨直辭﹐色不變容……{安}深奇其壯節﹐即解械﹐更與美談﹐表其言辭﹐解釋郡事。”{清}{顾炎武}《高渐离击筑》诗:“壯節悲遲暮﹐羈魂迫固窮。”{宋}{苏舜钦}《己卯冬大寒有感》诗:“予聞古烈士﹐自誓立壯節。丸泥封{函關}﹐長纓繫{南越}。”《三国志·魏志·吕布臧洪传论》:“{陳登}﹑{臧洪}並有雄心壯節﹐{登}降年夙隕﹐功業未遂﹐{洪}以兵弱敵彊﹐烈志不立﹐惜哉!”{唐}{白居易}《汉将李陵论》:“設使{陵}不苟其生﹐能繼以死﹐則心賞延於世﹐刑不加親。戰功足以冠當時﹐壯節足以垂後代。”

  • 執節-汉语大词典

    執節

    【1】坚守节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宋}{元嘉}中﹐右將軍{到彦之}﹐留建威將軍{朱脩之}守此城﹐{魏}軍南伐﹐{脩之}執節不下。”{清}{孙子余}《与郭筠仙书》:“下至匹夫匹婦﹐執節守義﹐臨難不苟免者﹐所在而足。”{明}{屠隆}《綵毫记·救主出围》:“下官{李白}﹐因執節不從{永王}助亂﹐被他拘囚在此。”【2】拿着符节。《史记·龟策列传》:“及猛將推鋒執節﹐獲勝於彼﹐而蓍龜時日亦有利於此。”《周礼·秋官·脩闾氏》:“邦有故﹐則令守其閭互﹐唯執節者不幾。”【3】谓执板击节。{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以上樂府相和歌。案相和而歌﹐並{漢}世街陌謳謡之詞﹐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之。”

  • 墮節-汉语大词典

    墮節

    【1】失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嫠婦墮節者衆﹐何以此鬼獨有靈?”{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人謂其不擁厚貲﹐此婦萬無墮節理。”

  • 增收節支-汉语大词典

    增收節支

    【1】增加收入,节约开支。《人民日报》1983.12.16:“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超额完成税收任务﹐但总的财政收入增加不多﹐各地还要努力增收节支。”

  • 寸節-汉语大词典

    寸節

    【1】马鞭。古时马鞭的柄用竹根制成,或用铁制,亦刻成竹根状,长仅四五寸。故名。{唐}{戎昱}《赋得铁马鞭》诗:“爲憐持寸節﹐長擬静三邊。”

  • 專節-汉语大词典

    專節

    【1】专一不变的节操。《晋书·山涛传》:“{濤}以微苦﹐久不視職。手詔頻煩﹐猶未順旨。參議以爲無專節之尚﹐違在公之義。”

  • 尊節-汉语大词典

    尊節

    【1】尊重名节。《楚辞·严忌<哀时命>》:“願尊節而式高兮﹐志猶卑夫{禹}{湯}。”{王逸}注:“言己雖不見用﹐猶尊高節度。”【2】克制;遵守法度。《後汉书·光武十王传赞》:“{沛獻}尊節﹐{楚英}流放。”{李贤}注:“尊﹐音祖本反。《禮记》:‘恭敬撙節。’”

  • 大骨節病-汉语大词典

    大骨節病

    【1】地方病﹐症状是关节粗大﹐疼痛﹐肌肉萎缩﹐手指不能弯曲等。多见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叫柳拐子病。

  • 大節夜-汉语大词典

    大節夜

    【1】{宋}时皇宫中以农历除夕为大节夜。{宋}{周密}《武林旧事·岁除》:“禁中以臘月二十四日爲小節夜﹐三十日爲大節夜。”

  • 大關節目-汉语大词典

    大關節目

    【1】主要的方面;主要的部分。{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若以針綫論﹐元曲之最疏者﹐莫過於《琵琶》。無論大關節目﹐背謬甚多……再取小節論之﹐如{五娘}之剪髮﹐乃作者自爲之﹐當日必無其事。”{郭沫若}《沸羹集·历史史剧现实》:“大抵在大关节目上﹐非有正确的研究﹐不能把既成的史案推翻。”

  • 大節-汉语大词典

    大節

    【1】基本的法纪;纲纪。《左传·昭公元年》:“國之大節有五﹐女皆奸之。畏君之威﹐聽其政﹐尊其貴﹐事其長﹐養其親﹐五者所以爲國也。”{唐}{王勃}《拜南郊颂序》:“觀天地之至道﹐考皇上之大節。”{晋}{陆机}《豪士赋》:“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節。”【2】临难不苟的节操。{陈毅}《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就義從容甚﹐大節凛不辱。”{唐}{吴兢}《贞观政要·忠义》:“{姚思廉}不懼兵刃﹐以明大節﹐求諸古人﹐亦何以加也!”【3】高远宏大的志节﹑节概。{宋}{苏轼}《伊尹论》:“辨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節者也。”《後汉书·马援传》:“〔{劉秀}〕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公諱{楚藩}﹐字{青雲}﹐{湖北}{鄂城}人也。性豪爽﹐有大節。”【4】关系存亡安危的大事。{郭沫若}《屈原》第一幕:“但遇到大节临头的时候﹐你却要丝毫也不苟且﹑不迁就。”《论语·泰伯》:“臨大節而不可奪也。”{何晏}集解:“大節﹐安國家﹐定社稷。”【5】重要的节日。{宋}{王楙}《野客丛书·大节七日假》:“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節爲七日假。”【6】指基本的法则。《淮南子·说林训》:“冬有雷電﹐夏有霜雪﹐然而寒暑之勢不易﹐小變不足以妨大節。”【7】指品德操守的主要方面(对小节而言)。《宋书·王玄谟传》:“{玄謨}雖苛剋少恩﹐然觀其大節﹐亦足爲美。”《明史·赵时春传》:“大臣宜待以禮﹐取大節﹐略小過。”{清}{昭槤}《啸亭杂录·权臣奢俭》:“然大臣臧否﹐自當論其大節﹐初不在奢與儉也。”

  • 大節目-汉语大词典

    大節目

    【1】指事物的关键之处或主要部分。《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這部《兒女英雄傳》的書演到這個場中﹐後文便是弓硯雙圓的張本﹐是書裏一個大節目﹐俗説就叫作‘書心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一家人只要大節目上不錯就是了﹐餘下來便要大家説説笑笑﹐才是天倫之樂呢。”

  • 天壽節-汉语大词典

    天壽節

    【1】{金}{元}时以天子的生日为天寿节。《金史·章宗纪一》:“詔以生辰爲天壽節。”《元史·礼乐志一》:“遇八月帝生日﹐號曰天壽聖節。”

  • 天貺節-汉语大词典

    天貺節

    【1】{宋}代节日名。{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正月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参阅《宋史·真宗纪三》﹑{宋}{赵昇}《朝野类要·诸节》。

  • 天長節-汉语大词典

    天長節

    【1】{唐玄宗}的生日。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誕日﹐讌百僚于{花萼樓}下。百僚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爲千秋節”{天宝}七年“秋八月己亥朔﹐改千秋節爲天長節”。{唐}{王维}有《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诗。

  • 天申節-汉语大词典

    天申節

    【1】{南宋}以{高宗}的生辰(农历五月二十一日)为“天申節”。{宋}{叶適}《崇国赵公行状》:“州以天申節銀絹抑配於民﹐民甚苦之。公始用庫錢抑其配。”{宋}{周密}《武林旧事·乾淳奉亲》:“{淳熙}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天申聖節……車駕率皇后﹑太子﹑太子妃﹑文武百僚並詣宫上壽。車駕至小次降輦﹐太上遣本宫提舉傳旨减拜行禮。”《宋史·高宗纪一》:“〔{建炎}元年五月〕乙未﹐以生辰爲天申節。”

  • 天中節-汉语大词典

    天中節

    【1】端午节的别称。{苏曼殊}《与高天梅柳亚子书》:“天中節奉上一箋﹐託{哲子}轉交﹐想已塵清鑒矣。”{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趁天中》:“《提要録》:‘五月五日﹐乃符天數也﹐午時爲天中節。’”《水浒传》第一一〇回:“正值五月五日天中節﹐{宋江}教{宋清}大排筵席。”

  • 天正節-汉语大词典

    天正節

    【1】道教定二月一日为天正节。{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按道經﹐以二月一日爲天正節。”

  • 天寧節-汉语大词典

    天寧節

    【1】{宋}时定{徽宗}诞辰为天宁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天宁节》:“〔十月〕初十日天寧節。”《宋史·徽宗纪一》:“〔{建中靖國}元年十月〕丁酉﹐天寧節﹐羣臣及{遼}使初上壽於{垂拱殿}。”

  • 天節-汉语大词典

    天節

    【1】天然的节奏。{宋}{苏轼}《崔文学申携文见过》诗:“簣桴和葦籥﹐天節非人均。”【2】天运之节律﹑周期。《国语·越语下》:“天節固然﹐唯謀不遷。”《国语·越语下》:“天節不遠﹐五年復反。”{韦昭}注:“節﹐期也。”【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畢附耳南八星曰天節﹐主使臣之所持者也。”

  • 夸節-汉语大词典

    夸節

    【1】大节﹐高尚的节操。《後汉书·冯衍传下》:“纂前修之夸節兮﹐曜往昔之光勳。”{李贤}注:“夸﹐大也。”

  • 失支脱節-汉语大词典

    失支脱節

    【1】闪失﹐出岔子。《水浒传》第八三回:“次日{宋江}聽報{遼}兵已近﹐即時傳令諸軍將士:‘首先交鋒﹐要看個頭勢﹐休要失支脱節。’”《水浒传》第二回:“小人又有杯酒﹐路上恐有些失支脱節﹐不是耍處。”

  • 失節-汉语大词典

    失節

    【1】不合节令。《汉书·刘向传》:“霜降失節﹐不以其時。”《宋书·五行志四》:“此月雷電者﹐陽不閉藏也。既發泄而明日便大雪﹐皆失節之異也。”{明}{刘基}《春秋明经·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春秋》紀陰陽之失節﹐所以示人君不可忽天道也。”【2】违背礼节。《史记·秦始皇本纪》:“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3】旧指女子失去贞操。{宋}{程颐}《伊川先生语》八下:“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託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説。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清}{李渔}《巧团圆·词源》:“防失節的果得全貞﹐{曹小姐}才堪免辱。”《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寧爲短命全貞鬼﹐不作偷生失節人。”【4】失去控制;失于调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豉法》:“若熱湯人手者﹐即爲失節傷熱矣。”《吕氏春秋·知分》:“{晏子}援綏而乘﹐其僕將馳﹐{晏子}撫其僕之手曰:‘安之﹐毋失節﹐疾不必生﹐徐不必死。’”【5】不成节奏。《旧唐书·段秀实传》:“〔{秀實}〕乃召鼓人﹐陽怒失節﹐且戒之曰:‘每更籌盡﹐必來報。’”{明}{叶盛}《水东日记·王忠毅打得胜鼓》:“{王忠毅公}爲京尹時﹐公退即坐後堂﹐召皷手打得勝皷以爲樂﹐皷失節者有罰。”【6】丧失节操。{老舍}《四世同堂》五:“你们是迎着炮弹往前走﹐我们是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不能失节。”《南齐书·褚贲传》:“世以爲{賁}恨{淵}失節於{宋室}﹐故不復仕。”《左传·成公十五年》:“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宋}{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惟{睢水}之遺忠﹐始焉有愧;比{李陵}之失節﹐終則爲多。”

  • 奉節-汉语大词典

    奉節

    【1】持节。谓出使。《後汉书·班超传》:“今臣幸得奉節帶金銀護{西域}﹐如自以壽終屯部﹐誠無所恨﹐然恐後世或名臣爲没{西域}。”

  • 奇節-汉语大词典

    奇節

    【1】奇特的节操。《史记·萧相国世家论》:“{蕭相國}{何}于{秦}時爲刀筆吏﹐録録未有奇節。”{高旭}《侠士行》:“深沉好讀書﹐少小勵奇節。”{宋}{苏轼}《上韩太尉书》:“{東漢}之末﹐士大夫多奇節而不循正道。”

  • 爽節-汉语大词典

    爽節

    【1】天高气爽的季节。指秋天。{隋炀帝}《与释智顗书》:“既乘爽節﹐因得順風。去留之宜﹐事理咸會。”{南朝} {齐}{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之一:“淵情協爽節﹐詠言興德音。”{唐}{虞世南}《秋赋》:“觀四時之代序﹐對三秋之爽節。”

  • 奮節-汉语大词典

    奮節

    【1】以英勇﹑壮烈行为表现其节操。《後汉书·冯衍传下》:“{李廣}奮節於{匈奴}﹐見排於{衛青}﹐此忠臣之常所爲流涕也。”{晋}{潘岳}《马汧督诔》:“臨危奮節﹐保穀全城。”{三国} {魏}{曹植}《七启》:“君子樂奮節以顯義﹐烈士甘危軀以成仁。”

  • 小節-汉语大词典

    小節

    【1】小骨节。《灵枢经·邪客》:“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2】小事;细节。{宋}{洪迈}《容斋四笔·志文不可冗》:“{東坡}爲{張文定公}作墓志銘﹐有答其子{厚之}一書云:‘志文路中已作得太半……然書大事略小節﹐已有六千餘字﹐若纖悉盡書﹐萬字不了﹐古無此例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位姑娘雖是細針密縷的一個心思﹐却是海闊天空的一個性氣﹐平日在一切瑣屑小節上本就不大經心。”{郁达夫}《出奔》:“这些富户的迁徙程序﹐小节虽或有出入﹐但大致总也是刻版式的。”【3】文章中的小段落。【4】派往国内一个地区的使者所持的信物。{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之四:“{君舉}﹑{象先}皆將漕﹐而{徐子宜}又持畿内小節﹐{正則}亦得{淮郡}近關。”【5】琐细微末的操守。《荀子·王制》:“大節是也﹐小節是也﹐上君也;大節是也﹐小節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節非也﹐小節雖是也﹐吾無觀其餘矣。”《宋书·垣护之传》:“{護之}少倜儻﹐不拘小節。”《史记·韩长孺列传》:“今太后以小節苛禮責望{梁王}。”{清}{顾炎武}《与李中孚书》:“斤斤焉避其小嫌﹐全其小節。”【6】音乐节拍的段落。乐谱中用一竖线隔开。

  • 小時節-汉语大词典

    小時節

    【1】犹言小时侯。《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還記得小時節﹐長夏完了功課﹐先生也曾教過﹐只不肯學。”

  • 小過節兒-汉语大词典

    小過節兒

    【1】细节﹐小规矩。{老舍}《骆驼祥子》六:“{曹}家喜欢用干净瞭亮的人﹐而又不大注意那些小过节儿。”

  • 小節夜-汉语大词典

    小節夜

    【1】{宋}代以夏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清}{褚人穫}《坚瓠续集·小尽大尽》:“{宋}人以臘月二十四日爲小節夜﹐三十日爲大節夜﹐今稱小年夜﹑大年夜﹐古今語大畧相同。”{宋}{周密}《武林旧事·岁除》:“禁中以臘月二十四日爲小節夜﹐三十日爲大節夜。”

  • 小節目-汉语大词典

    小節目

    【1】较小的事项﹐细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做州縣官的﹐只能把大出進的地方防閑住了;那小節目不能處處留心﹐只得由他去的了。”{老舍}《四世同堂》八七:“老三是另一种人﹐只看大处﹐不管小节目。”【2】指文艺演出或电台﹑电视台等播送的短小的节目。

  • 小節-汉语大词典

    小節

    【1】木材砍去旁枝留下的小疤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夫琢玉爲器者﹐尚掩微瑕;僝木爲輪者﹐猶藏小節。”

  • 古節-汉语大词典

    古節

    【1】古人立身的节操。{南朝} {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誰令乏古節﹐貽此{越}鄉憂。”{唐}{李白}《叙旧贈江阳宰陆调》诗:“多君秉古節﹐岳立冠人曹。”{宋}{朱熹}《梵天观雨》诗:“持身乏古節﹐寸禄久棲遲。”

  • 古爾邦節-汉语大词典

    古爾邦節

    【1】古尔邦是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献牲”。一称宰牲节﹑忠孝节。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来源于古{阿拉伯}。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为古尔邦节。逢此节,穆斯林沐浴盛装,举行会礼,朝觐者与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宰羊﹑驼﹑牛待客或馈赠,以为纪念。{中国}用汉语的穆斯林俗称古尔邦节为小开斋。{闻捷}《生活的赞歌·舞会结束以后》诗:“她们一生的幸福呵﹐就决定在古尔邦节的晚上。”

  • 同節-汉语大词典

    同節

    【1】同样的节度﹑规制。《礼记·乐记》:“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郑玄}注:“言順天地之氣與其數。”{孔颖达}疏:“大禮與天地同節者﹐天地之形各有高下大小﹐爲限節﹐大禮辨尊卑貴賤﹐與天地相似﹐是大禮與天地同節也。”{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極天蟠地之禮﹐周旋揖讓之規﹐百神於是會昌﹐二儀以之同節。”

  • 同天節-汉语大词典

    同天節

    【1】指{宋神宗}{赵顼}生日。{宋}{曾巩}《进奉熙宁八年同天节功德疏表》:“伏遇皇帝同天節。”《宋史·神宗纪一》:“〔{治平}四年二月〕庚寅﹐以四月十日爲同天節。”

  • 吃一節, 剥一節-汉语大词典

    吃一節, 剥一節

    【1】犹言拖过一天算一天。{沙汀}《代理县长》:“我怕什么?你让他个舅子去昏好啦!横竖打饭平伙样﹐吃一节剥一节。”

  • 合節-汉语大词典

    合節

    【1】合于节奏﹑节拍。《楚辞·九歌·东君》:“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蔽日。”《隋书·音乐志上》:“大合樂者﹐是使六律與五聲克諧﹐八音與萬舞合節耳。”{清}{周亮工}《书影》卷三:“而當其情與境合﹐自然合節﹐亦未始非樂府也。”【2】合拍。比喻思想行为相一致。《墨子·节葬》:“上稽之{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而政逆之;下稽之{桀}﹑{紂}﹑{幽}﹑{厲}之事﹐猶合節也。”

  • 名節-汉语大词典

    名節

    【1】名誉与节操。《汉书·龚胜传》:“二人相友﹐並著名節。”{晋}{李密}《陈情事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宋}{王禹偁}《上史馆吕相公书》:“今館中之士先進者……皆砥礪名節﹐老于文學。”{明}{方孝孺}《孝思堂记》:“勢位可以耀當時﹐而名節不足傳後世。”{许杰}《邻居》一:“人家的名节呢﹐你不能轻易毁坏。”

  • 吹花節-汉语大词典

    吹花節

    【1】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别称。{宋}{杨万里}《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诗之三:“重九吹花節﹐千齡夢錫時。”

  • 呷醋節帥-汉语大词典

    呷醋節帥

    【1】{唐}{任迪简}为{天德军}判官,一日军宴,军吏误以醋酌{迪简},以军使{李景略}严暴,恐罪及军吏,乃强饮之,吐血而归。军中闻者皆为感泣。及{景略}卒,军中请以为主,官至{易定}节度使,时人呼为呷醋节归。见{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 和節-汉语大词典

    和節

    【1】协调;合适。{汉}{焦赣}《易林·涣之乾》:“棄古退思﹐失其和節。”《荀子·修身》:“食飲﹐衣服﹐居處﹐動静﹐由禮則和節。”{王先谦}集解:“和節﹐猶和適也。”{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維匡調娱﹐不失其正﹐中於和節﹐不爲聲章。”【2】犹调节。《淮南子·本经训》:“夫人相樂﹐無所發貺﹐故聖人爲之作樂﹐以和節之。”【3】温和的节令。{汉}{应瑒}《杨柳赋》:“赴陽春之和節﹐植纖柳以承凉。”{汉}{陈琳}《神女赋》:“感仲春之和節﹐歎鳴雁之嗈嗈。”

  • 命節-汉语大词典

    命節

    【1】皇帝所授予的符节。{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至如{淄}﹑{青}﹑{恒州}﹑{范陽}等道﹐祖父各有功業﹐相承命節﹐年歲已久。”

  • 品節-汉语大词典

    品節

    【1】谓按等级﹑层次而加以节制。《礼记·檀弓下》:“品節斯﹐斯之謂禮。”{孔颖达}疏:“品﹐階格也;節﹐制斷也。”《朱子语类》卷六二:“道亦是自然之理﹐聖人於中爲之品節以教人耳。”【2】指等级。{明}{刘元卿}《贤奕编·家闲》:“{司馬温公}治家﹐謹守禮法……以給上下之衣食﹐及吉凶之費﹐皆有品節。”【3】品行;节操。{清}{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國步阽危﹐方州瓦解﹐而老成碩彦﹐品節矯然。”{清}{曾国藩}《钞朱子小学书後》:“蓋先生之治人﹐尤重品節。”

  • 哥降節-汉语大词典

    哥降節

    【1】{太平天囯}节日。1848年10月5日({道光}二十八年九月九日),{萧朝贵}首次托称天兄下凡,附身传言。后由{洪秀全}定为“天历六节”之一。{清}{王韬}《瓮牖馀谈·洪逆琐记》:“九月九日爲哥降節。”

  • 哥昇節-汉语大词典

    哥昇節

    【1】{太平天囯}纪念{耶稣}升天的节日。哥,太父{耶稣};昇,指升天。{洪秀全}确定每年正月十三日为“哥昇节”。{太平天囯}{洪秀全}《颁行历书》:“正月十三哥昇節﹐普天銘感福江河。”

  • 啓節-汉语大词典

    啓節

    【1】古代使臣出行,执节以示信。后因谓侍从引驾或高级官吏起程为“啓節”。{南朝} {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二:“神童啓節﹐玉女侍軒。”{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已从{冀州}启节﹐不久就要到这里了。”【2】喻星宿的运转和节令的更换。{晋}{张协}《安石榴赋》:“爾乃飛龍啓節﹐揚飈扇埃。”{唐}{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诗:“重陽初啓節﹐無射正飛灰。”

  • 善節-汉语大词典

    善節

    【1】好的部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詩》曰:‘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君取節焉可也”{唐}{孔颖达}疏:“此二菜其根有惡﹐《詩》故云上善下惡﹐食之者取善節也。”

  • 嘉節-汉语大词典

    嘉節

    【1】美好的节日。{三国} {魏}{曹植}《冬至献袜颂表》:“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物昭蘇。”{唐}{韩愈}《荐士》诗:“霜風破佳菊﹐嘉節迫吹帽。”{清}{周亮工}《除夕向芝麓借书守岁用七十老人朱静一韵》之一:“老友{定山}殘衲子﹐嘉節念客不爲歡。”

  • 嚴節-汉语大词典

    嚴節

    【1】急促的音节。《文选·张协<七命>》:“若乃追清哇﹐赴嚴節﹐奏《緑水》﹐吐《白雪》……此蓋音曲之至妙﹐子豈能從我而聽之乎?”{李善}注:“嚴節﹐急節也。”【2】指冬至节。《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冬曰玄英……節曰嚴節。”

  • 四時節-汉语大词典

    四時節

    【1】谓一日之内有四季的气候变化。{宋}{陶穀}《清异录·地理》:“{桂林}一日間具四時之氣﹐遷謫者惡之﹐號爲四時節。”

  • 四時八節-汉语大词典

    四時八節

    【1】四时指春﹑夏﹑秋﹑冬;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唐}{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時八節還拘禮﹐女拜弟妻男拜弟。”{唐}{白居易}《策林·立制度》:“故作四時八節﹐所以時寒燠﹑節風雨﹐不使之過差爲沴也。”

  • 四節-汉语大词典

    四節

    【1】指春﹑夏﹑秋﹑冬四季。{三国} {魏}{曹丕}《连珠》之二:“蓋聞四節異氣以成歲﹐君子殊道以成名。”{晋}{陆机}《塘上行》:“四節逝不處﹐繁華難久鮮。”《後汉书·杨赐传》:“今城外之苑﹐已有五六﹐可以逞情意﹐順四節也。”{李贤}注:“四節﹐謂春蒐﹑夏苗﹑秋獮﹑冬狩也。”【2】指兽类四肢的关节。《山海经·北山经》:“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牛。”{郭璞}注:“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長毛。”【3】指四时的节日。{三国} {魏}{曹植}《求通亲亲表》:“退省諸王﹐常有戚戚具爾之心。願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慶問﹐四節得展﹐以叙骨肉之歡恩﹐全怡怡之篤義。”《晋书·王濬传》:“{濬}今有二孫﹐年出六十﹐室如懸磬﹐餬口{江}濱﹐四節蒸嘗﹐菜羹不給。”{清}{吴伟业}《萧史青门曲》:“六宫都講家人禮﹐四節頻加戚里恩。”

  • 國際兒童節-汉语大词典

    國際兒童節

    【1】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利,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对儿童的虐杀和毒害,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决定以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又称六一国际儿童节﹑儿童节。

  • 國慶節-汉语大词典

    國慶節

    【1】指我国国庆日。

  • 國際勞動節-汉语大词典

    國際勞動節

    【1】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二十万工人举行大罢工,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流血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以象征工人阶级团结﹑斗争﹑胜利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节﹑五一节。

  • 國際婦女節-汉语大词典

    國際婦女節

    【1】世界各国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斗争的节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自由平等,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会议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又称三八国际妇女节﹑三八节。

  • 團圓節-汉语大词典

    團圓節

    【1】旧俗称农历八月十五日为团圆节。《红楼梦》第一回:“今夜中秋﹐俗謂團圓之節。”{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月十五日祭月……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

  • 常節-汉语大词典

    常節

    【1】固有的操节。《北史·王紘传》:“君亡臣死﹐自是常節﹐但賊豎力薄﹐故臣不死。”《周书·杨寬传》:“太宰見愛以禮﹐人臣之交耳。今日之事﹐事君常節。”《汉书·王莽传上》:“賞未足以直功﹐謙約退讓﹐公之常節﹐終不可聽。”【2】谓常有节制。《大戴礼记·诰志》:“天生物﹐地養物﹐物備興而時用常節。”【3】一定的节度。{宋}{叶適}《黄端明谥简肃议》:“公儼然莊重﹐坐立有常處﹐不傾側跛倚﹐語默有常節﹐不戲言苟笑。”{晋}{陆机}《演连珠》:“動循定檢﹐天有可察﹐應無常節﹐身或難照。”【4】一定的时节。{汉}{王粲}《务本论》:“種有常時﹐耘有常節﹐牧有常期。”【5】正常的节律。{章炳麟}《辨诗》:“樂府或時無韻﹐是猶《周頌》諸篇﹐不應常節﹐蓋其逗留曲折﹐非韻所持﹐固詩之特異也。”

  • 幡節-汉语大词典

    幡節

    【1】幡旌麾节。{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有‘霓裳曲’者﹐率皆執幡節﹐被羽服﹐飄然有翔雲飛鶴之勢。”

  • 幢節-汉语大词典

    幢節

    【1】旗帜仪仗。《新唐书·韦昭度传》:“拜{昭度}兼行營招撫使﹐乃建幢節行城下。”{五代}{齐己}《寄金陵幕中李郎中》诗:“久待尊罍臨{鐵瓮}﹐又從幢節鎮{金陵}。”{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一:“稍南﹐人物異常﹐旌旗飛飜飄轉﹐所持幢節﹐高數丈﹐非人世所覩。”【2】旌旗和符节。《新唐书·郑馀庆传》:“自{至德}後﹐方鎮除拜﹐必遣内使持幢節就第。”按﹐《旧唐书·郑馀庆传》作“旌節”。

  • 山節藻棁-汉语大词典

    山節藻棁

    【1】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及至{周}室道衰﹐禮法隳壞﹐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節藻棁。”{元}{李翀}《日闻录》:“山節藻棁﹐丹楹刻桷﹐以諸侯大夫而越等用之﹐猶見譏誚﹐則庶人之家﹐其屋當白屋也。”《礼记·明堂位》:“山節藻棁……天子之廟飾也。”{郑玄}注:“山節﹐刻欂盧爲山也;藻棁﹐畫侏儒柱爲藻文也。”《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其奢侈。”

  • 峻節-汉语大词典

    峻節

    【1】高尚的节操。{宋}{梅尧臣}《吊李膺辞》:“奚服媚之若兹兮﹐蓋操秉乎峻節。”{南朝} {宋}{颜延之}《秋胡》诗:“峻節貫秋霜﹐明豔侔朝日。”{清}{顾炎武}《哭归高士》诗之二:“峻節冠吾儕﹐危言驚世俗。”{唐}{罗隐}《寄锺常侍》诗:“峻節不由人學得﹐遠途終是自將來。”

  • 徇節-汉语大词典

    徇節

    【1】为保全节操而死。徇,通“殉”。{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明}末一鉅公與{泰州}{鄧孝威}{漢儀}善﹐{明}亡﹐{孝威}諷其徇節。”{唐}{钱起}《送毕侍御谪居》诗:“崇蘭香死玉簪折﹐志士吞聲甘徇節。”《三国志·魏志·庞惪传》:“昔{先軫}喪元﹐{王蠋}絶脰﹐隕身徇節﹐前代美之。”

  • 徑節-汉语大词典

    徑節

    【1】指竹。{清}{魏源}《题陈芝楣中丞个中真意图》诗之三:“{渭川}多徑節﹐{江}左多弱植。”自注:“〔中丞〕齋前有竹千竿﹐故繪此圖。”

  • 御節-汉语大词典

    御節

    【1】主掌季节。{隋炀帝}《延智顗书》:“金風御節﹐玉露調時。”{唐}{黎逢}《夏首犹清和》诗:“{祝融}將御節﹐{炎帝}啟朱明。”{晋}{陆云}《征西大将军京陵王公会射堂皇太子见命作》之六:“{祝融}御節﹐火正緝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