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簧

簧(簧)是什么意思

  • 唱双簧-实用委婉语词典

    唱双簧

    婉指勾结起来,一搭一挡,互相配合,做某件坏事。也作“串通”、“穿连裆裤”、“沆瀣一气”等。喻指。

  • 巧舌如簧-实用委婉语词典

    巧舌如簧

    婉指花言巧语。“簧”,即乐器里用铜或其他质料制成的发声薄片。《诗经·小雅·巧言》:“巧舌如簧,颜之厚矣。”

  • 眉头搭上双簧锁,腹内新添万斛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眉头搭上双簧锁,腹内新添万斛愁

    【释义】:

    眉头上锁:指皱眉。形容愁眉苦脸,忧心重重。《醒世恒言》一三:王观察领了这靴,将至使臣房里,唤集许多做公人,叹了一口气。只见:眉头搭上双簧锁,腹内新添万斛愁。

    ☉眉头搭上三黄锁,腹内包藏万般愁

    《金瓶梅词话》六一:拿到后边,解说与月娘听,命中多凶少吉。西门庆不听便罢,听了眉头搭上三黄锁,腹内包藏万般愁。

    ☉眉头搭上三横锁,心内频添万斛愁

    《梼杌闲评》七:一娘听见不是,正是眉头搭上三横锁,心内频添万斛愁,不觉眼中垂泪。

  • 唱双簧-汉语惯用语辞典

    唱双簧chàng shuāng huáng

    比喻彼此密切配合。双簧曲艺的一种,一人根据藏在自己后面的另一人说唱的内容表演动作。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许多的张精卫、李精卫,他们暗藏在抗日阵线内部,也在和汪精卫里应外合地演出,有些唱双簧,有些装红白脸。”

  • 弹簧舌-汉语惯用语辞典

    弹簧舌tán huáng shé

    比喻能言善辩的人。杨向东《失落的,不只是梦》“(他)学会了商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磨滑了那一块本是又拙又硬的弹簧舌。”

  • 弹簧腰-汉语惯用语辞典

    弹簧腰tán huáng yāo

    形容谄媚阿谀。刘绍棠《含羞草》“卞长亭是有名的轴承脖子弹簧腰,脑袋上插着风向标。”

  • 演双簧-汉语惯用语辞典

    演双簧yǎn shuāng huáng

    比喻一方背后操纵,一方出面干坏事。双簧曲艺的一种,一人做动作,一人藏在后面说或唱。赵淑英《赛金花》“说不定他们两个演双簧哄你的。”

  • 二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二簧èr huáng

    【释义】:

    即二黄。戏曲调名。

  • 单簧管-现代汉语大词典

    单簧管dān huáng guǎn

    【释义】:

    管乐器。又称黑管。由嘴子、小筒、管身与喇叭口四部分组成。发音浑厚圆润。常用于管弦乐队。

  • 双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双簧shuāng huáng

    【释义】:

    ①曲艺的一种。由两人表演,一人藏在后面,或说或唱。一人坐在前面表演各种动作,互相配合协调。张天翼《包氏父子》:“包国维像唱双簧似地也学了一句,对郭纯伸一伸舌子。”②比喻双方串通一气,互相配合。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他们暗藏在抗日阵线内部,也在和汪精卫里应外合地演出,有些唱双簧,有些装红白脸。”

  • 双簧管-现代汉语大词典

    双簧管shuāng huáng guǎn

    【释义】:

    一种管乐器。由嘴子、管子和喇叭口三部分构成,嘴上装有双簧片。

  • 巧舌如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巧舌如簧qiǎo shé rú huáng

    【释义】:

    同“巧言如簧”。理由《高山与平原》:“对方巧舌如簧,亦不甘休。”

  • 巧言如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巧言如簧qiǎo yán rú huáng

    【释义】:

    花言巧语,悦耳动听,有如笙中之簧。语出《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郭沫若《屈原》:“你这无耻的谰言,你这巧言如簧的挑拨离间,亏你还戴着一个人的面孔!”

  • 投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投簧tóu huáng

    【释义】:

    钥匙适合锁簧。比喻方法等切合实际。如:他用了很多办法都不见效,这一招总算投簧了。

  • 唱双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唱双簧chàng shuāng huáng

    【释义】:

    比喻彼此密切配合。双簧:曲艺的一种,一人根据藏在自己后面的另一人说唱的内容表演动作。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许多的张精卫、李精卫,他们暗藏在抗日阵线内部,也在和汪精卫里应外合地演出,有些唱双簧,有些装红白脸。”

  • 湖州滩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湖州滩簧hú zhōu tān huáng

    【释义】:

    见“湖剧”。

  • 滩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滩簧tān huáng

    【释义】:

    也作“滩黄”。曲艺的一个类别。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均有流行。苏州滩簧历史较久,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各地滩簧均由一二人至五六人表演,兼有说唱和简单伴奏。后来相继发展为地方戏曲剧种,如苏州滩簧改称苏剧,上海滩簧改称沪剧,杭州滩簧改称杭剧,宁波滩簧改称甬剧等。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革命的大众文艺,应当运用说书、滩簧等类的形式。”又《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他们所‘享受’的是:连环图画…影戏,木头人戏,西洋镜,说书,滩黄,宣卷等等。”

  • 弹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弹簧tán huáng

    【释义】:

    利用材料的弹性作用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柳青《狠透铁》:“走步感到脚轻了,好像鞋底上安了弹簧。”

  • 弹簧门-现代汉语大词典

    弹簧门tán huáng mén

    【释义】:

    门框和门扇之间装有弹簧、可以自动关闭的门。

  • 弹簧秤-现代汉语大词典

    弹簧秤tán huáng chèng

    【释义】:

    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来测量作用力大小或物体重量的仪器。表面有刻度,测量时通过指针所指的刻度得出结果。有拉力弹簧秤和压力弹簧秤等。

  • 板弹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板弹簧bǎn tán huáng

    【释义】:

    由不同长度的窄钢板叠合而成的弹簧。

  • 舌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舌簧shé huáng

    【释义】:

    巧舌。语出《诗·小雅·巧言》:“巧言如簧。”许地山《春底林野》:“天中底云雀,林中底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

  • 竹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竹簧zhú huáng

    【释义】:

    竹雕工艺之一。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象牙。又称翻黄、翻簧。

  • 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簧huáng

    【释义】:

    ①乐器里有弹性的薄片,用竹箬或铜片制成,作为发声的振动体。②有弹力的机件。如:弹簧;锁簧。

  • 簧口利舌-现代汉语大词典

    簧口利舌huáng kǒu lì shé

    【释义】:

    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如:她可是个簧口利舌的人物,惹不起。

  • 翻簧-现代汉语大词典

    翻簧fān huáng

    【释义】:

    即竹簧。

  • 一簧兩舌-汉语大词典

    一簧兩舌

    【1】喻诳言乱语。簧,乐器的发声薄片。{汉}{焦赣}《易林·巽之讼》:“一簧兩舌﹐妄言諂語。”

  • 二簧-汉语大词典

    二簧

    同“[二黄]”【1】{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召》:“{咸豐}以後﹐專重二簧﹐近則並重秦腔。”{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他还会唱几句二簧﹐一两折奉天大鼓﹐和几句相声!”

  • 三簧鎖-汉语大词典

    三簧鎖

    【1】旧时一种内有三条簧片的锁,较一般的两簧锁牢固。《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宋四公}〕便走到土庫門前﹐見一具肐膊來大三簧鎖﹐鎖着士庫門。”

  • 巧舌如簧-汉语大词典

    巧舌如簧

    【1】犹巧言如簧。{唐}{刘兼}《诫是非》诗:“巧舌如簧總莫聽﹐是非多自愛憎生。”

  • 巧言如簧-汉语大词典

    巧言如簧

    【1】谓花言巧语,悦耳动听,有如笙中之簧。{明}{宋濂}《故上虞魏君妻冯夫人墓志铭》:“後世此義或乖﹐遂至巧言如簧﹐而斁倫害政﹐反爲家禍。”《後汉书·陈蕃传》:“夫讒人似實﹐巧言如簧﹐使聽之者惑﹐視之者昏。”{郭沫若}《屈原》第四幕:“你这无耻的谰言﹐你这巧言如簧的挑拨离间﹐亏你还戴着一个人的面孔!”《诗·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顔之厚矣。”{孔颖达}疏:“巧爲言語﹐結構虚辭﹐速相待合﹐如笙中之簧﹐聲相應和。”

  • 對牛鼓簧-汉语大词典

    對牛鼓簧

    【1】见“對牛彈琴”。

  • 天簧-汉语大词典

    天簧

    【1】比喻在静境中感受到的自然音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後集·李太白》:“《法藏碎金》云:‘予因思静勝境中﹐當有自然清氣﹐名曰天香;自然清音﹐名曰天樂;予故以所聞靈響﹐目爲天簧﹐亦取天籟之義。’”

  • 匏簧-汉语大词典

    匏簧

    【1】即匏笙。{清}{姚鼐}《原任少詹事张君权厝铭》:“綺組會者絲邪﹐而孰爲之機邪?鳴者匏簧邪﹐而誰噏以揚邪?”

  • 吹簧-汉语大词典

    吹簧

    【1】吹笙。{北周}{庾信}《登州中新阁》诗:“龍來隨畫壁﹐鳳起逐吹簧。”{倪璠}注引{毛萇}曰:“簧﹐笙也。”

  • 單簧管-汉语大词典

    單簧管

    【1】管乐器。又称黑管。由嘴子﹑小筒﹑管身与喇叭口四部分组成。发音浑厚圆润。常用于管弦乐队。

  • 彈簧-汉语大词典

    彈簧

    亦作“[彈鐄]”【1】利用材料的弹性作用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老残游记》第八回:“{子平}一路滚着﹐那薄冰一路破着﹐好像從有彈鐄的褥子上滚下來似的。”{老舍}《骆驼祥子》七:“他的脚似乎是两个弹簧﹐几乎是微一着地便弹了起来。”{柳青}《狠透铁》九:“走步感到脚轻了﹐好像鞋底上安了弹簧。”

  • 如簧-汉语大词典

    如簧

    【1】比喻善为巧伪之言。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诗·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顔之厚矣。”{唐}{徐夤}《楚国史》诗:“君王不翦如簧舌﹐再得{張儀}欲奈何?”{明}{沈鲸}《双珠记·刑逼成招》:“那{李克成}心多狡﹐素横行﹐言巧如簧疑上聽。”【2】见“如黄”。

  • 松簧-汉语大词典

    松簧

    【1】谓风吹松林,松如簧作响。指松涛。{明}{李东阳}《太皇太后挽歌词》之九:“幽泉沾竹淚﹐哀壑奏松簧。”

  • 機簧-汉语大词典

    機簧

    【1】弹簧机栓。{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一日》:“{同治}九年﹐{英}人{亨利}作槍管﹐{馬梯尼}作機簧﹐厥後軍中一律改用機簧。”

  • 湖州灘簧-汉语大词典

    湖州灘簧

    【1】见“湖劇”。

  • 灘簧-汉语大词典

    灘簧

    亦作“[灘黄]”【1】曲艺的一个类别。{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均有流行。{苏州}滩簧历史较久,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各地滩簧均由一二人至五六人表演,兼有说唱和简单伴奏。后来相继发展为地方戏曲剧种,如{苏州}滩簧改称苏剧,{上海}滩簧改称沪剧,{杭州}滩簧改称杭剧,{宁波}滩簧改称甬剧等。{清}{范祖述}《杭俗遗风》:“灘簧以五人分生旦浄丑腳色﹐用絃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係戲文。”{姚华}《曲海一勺·原乐》:“餘若亂彈平調﹐壁壘未成﹐{粤}謳灘簧﹐傳聞未廣﹐或附隸於崑譜﹐或不數於樂章﹐於所不知﹐蓋闕如也。”{瞿秋白}《论大众文艺·大众文艺的问题》:“革命的大众文艺﹐应当运用说书﹑滩簧等类的形式。”{瞿秋白}《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他们所‘享受’的是:连环图画……影戏﹐木头人戏﹐西洋镜﹐说书﹐滩黄﹐宣卷等等。”

  • 打簧錶-汉语大词典

    打簧錶

    【1】怀表的一种。又称问表。能按时发出声响,或按推杆使它报出时间,便于夜间或盲人使用。旧时进口的打簧表,大都是金壳,颇为贵重。簧,亦作“璜”。《负曝闲谈》第六回:“{陳毓俊}用畢﹐便在書房裏踱了幾個圈子﹐伸手摸出打璜金錶。”

  • 攤簧-汉语大词典

    攤簧

    【1】即滩簧。流行于{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一种曲艺。攤﹐通“灘”。{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謌以清唱爲上﹐十番鼓次之﹐若鑼鼓﹑馬上撞﹑小曲﹑攤簧﹑對白﹑評話之類﹐又皆濟勝之具也。”

  • 炙簧-汉语大词典

    炙簧

    【1】烘暖笙簧。{唐}{崔颢}《岐王席观妓》诗:“拂匣先臨鏡﹐調笙更炙簧。”

  • 皮簧-汉语大词典

    皮簧

    【1】即皮黄。{姚华}《曲海一勺》:“皮簧品介雅俗﹐士夫素人﹐往往習之。”

  • 舌簧-汉语大词典

    舌簧

    【1】巧舌。语出《诗·小雅·巧言》:“巧言如簧。”{许地山}《空山灵雨·春底林野》:“天中底云雀﹐林中底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

  • 竹簧-汉语大词典

    竹簧

    【1】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象牙。

  • 笙簧-汉语大词典

    笙簧

    【1】指笙。簧﹐笙中之簧片。{明}{杨珽}《龙膏记·宠赐》:“聽鳥語笙簧疊奏﹐看瑶階繡茵初長。”{宋}{张子野}《木兰花》词:“樓下雪飛樓上宴﹐歌咽笙簧聲韵顫。”《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鍾﹐{叔}之離磬﹐{女媧}之笙簧。”{郑玄}注:“笙簧﹐笙中之簧也……{女媧}作笙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登}({孫登})上峯﹐行且嘯﹐如簫韶笙簧之音﹐聲振山谷。”【2】指笙的乐音。{张素}《初至江南》诗:“山村隱圖畫﹐鳥語替笙簧。”

  • 箜簧-汉语大词典

    箜簧

    【1】古代管乐器名。{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攢紫霞﹐嵌曉星﹐箜簧點點皆相應﹐善吹的是{子晉}{董雙成}。”

  • 簧-汉语大词典

    《廣韻》胡光切,平唐,匣。【1】乐器里有弹性的薄片,用竹箬或铜片制成,作为发声的振动体。亦指簧片振动发出的声音。《诗·小雅·鹿鸣》:“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孔颖达}疏:“吹笙之時,鼓其笙中之簧以樂之。”《楚辞·九叹》:“願假簧以舒憂兮,志紆鬱其難釋。”{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視之則錦繪,聽之則絲簧。”{清}{黄遵宪}《拜曾祖母墓》诗:“一讀一背誦,清如新炙簧。”【2】有弹力的机件。如:弹簧;锁簧。

  • 簧言-汉语大词典

    簧言

    【1】欺人的谎言。{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坦蕩君子﹐無悦簧言。”{明}{徐霖}《绣襦记·谋脱金蝉》:“禮貌欠從容﹐登堂腼腆﹐只恐簧言譏諷。”《天雨花》第十回:“便教磚縫蟻難入﹐也慮簧言巧織成。”【2】簧片振鸣。比喻动听的乐声。{唐}{刘禹锡}《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徵继作》:“泉清石布博棋子﹐蘿密鳥韻如簧言。”

  • 簧口-汉语大词典

    簧口

    【1】如簧之口。多借指谗言。{清}{蒋士铨}《临川梦·隐奸》:“我將貝錦把他文章掩﹐將簧口把他名聲亂。”

  • 簧舌-汉语大词典

    簧舌

    【1】犹簧口。{明}{王衡}《郁轮袍》第四折:“我歹煞波也自箇聖賢種子﹐怎肯把七尺之軀與人簧舌?”{唐}{陆龟蒙}《感事》诗:“古來信簧舌﹐巧韻淒鏘曲。”

  • 簧口利舌-汉语大词典

    簧口利舌

    【1】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明}{袁宏道}《与兰泽云泽叔书》:“令所對者﹐鶉衣百結之糧長﹐簧口利舌之刁民﹐及蟣蝨滿身之囚徒耳。”

  • 簧蠱-汉语大词典

    簧蠱

    【1】用花言巧语迷惑人。《宣和遗事》前集:“近聞有賊臣﹐乃市井無籍小人﹐一旦遭遇聖恩﹐巧進佞諛﹐簧蠱聖德。”

  • 簧惑-汉语大词典

    簧惑

    【1】以巧言惑众。{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皆需以正當卓識之輿論﹐以相維相繫﹐而後乃不致爲盲論所簧惑貽誤。”《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而{綽斯戩}﹑{保布哈}猶飾虚詞﹐簧惑朕聽。”《封神演义》第四九回:“{瓊霄}大喝曰:‘好孽障!焉敢將此虚謬之言簧惑衆聽!’”{清}{林则徐}《咨复两广总督批示义律禀案稿》:“不敢簧惑衆心﹐指引逃走。”

  • 簧鼓-汉语大词典

    簧鼓

    【1】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李庆芳}《中国国会议》:“彼輩又見國民之多屬於中立也﹐于是大肆簧鼓﹐創爲人民程度不足之談﹐不憚爲紫之奪朱﹐{鄭}聲之亂雅樂﹐以淆惑一時之人心。”《庄子·骈拇》:“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聲﹐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明}{李中馥}《原李耳载·正术诛邪》:“{薛真人}知之曰:‘日月之下﹐可容青燐鬼焰﹐簧鼓人心?’”

  • 簧譖-汉语大词典

    簧譖

    【1】鼓如簧之舌诬陷人。{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公論既不能勝﹐二孺乃簧譖於上。”

  • 簧誘-汉语大词典

    簧誘

    【1】以巧言诱骗。{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往往奸胥簧誘本官﹐威嚇户長濫報﹐及至計算原額溢至數千百名。”

  • 翻簧-汉语大词典

    翻簧

    【1】见“翻黄”。

  • 絲簧-汉语大词典

    絲簧

    【1】弦管乐器。{唐}{韦元甫}《木兰歌》:“{木蘭}能承父母顔﹐却卸巾韝理絲簧。”{明}{沈德符}《野獲编·兵部·边材》:“每出游獵﹐駿騎連翩﹐妖童執絲簧﹐少婦控弓弩﹐服飾詭麗﹐照耀數里。”《文选·马融<长笛赋>》:“漂凌絲簧﹐覆冒鼓鍾。”{吕向}注:“絲﹐琴瑟也;簧﹐笙也。”{清}{陈维崧}《扬州慢·送蘧庵先生之广陵》词:“每年到清明賽社﹐傾城士女愁弄絲簧。”【2】引申为音乐。{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視之則錦繪﹐聽之則絲簧。”{唐}{崔道融}《羯鼓》诗:“{華清宫}裏打撩聲﹐供奉絲簧束手聽。”

  • 調簧-汉语大词典

    調簧

    【1】调弄舌头。谓啼鸣。{宋}{梅尧臣}《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口中調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 雙簧管-汉语大词典

    雙簧管

    【1】一种管乐器。由嘴子﹑管子和喇叭口三部分构成﹐嘴上装有双簧片。

  • 雙簧-汉语大词典

    雙簧

    【1】比喻双方串通一起﹐互相配合。{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他们暗藏在抗{日}阵线内部﹐也在和{汪精卫}里应外合地演出﹐有些唱双簧﹐有些装红白脸。”【2】曲艺的一种。由两人表演﹐一人藏在后面﹐或说或唱。一人坐在前面表演各种动作﹐互相配合协调。{张天翼}《包氏父子》第二章 :“{包国维}像唱双簧似地也学了一句﹐对{郭纯}伸一伸舌子。”{丁玲}《写在第三次公演前面》:“说相声﹐演双簧﹐唱小调子﹐合作这些被{中国}人民大众所习惯了的爱着的东西﹐已经一天天丰富了起来而教育着大众了。”【3】乐器中用以发声的两个片状振动体。用苇木﹑竹﹑金属等制成。《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有牙笙﹐穿匏達本﹐漆之﹐上植二象牙代管﹐雙簧皆應姑洗。”

  • 金簧-汉语大词典

    金簧

    【1】指笙﹑竽等的乐声。{清}{沈谦}《念奴娇·留别毛玉斯》词:“玉椀香生﹐金簧調苦﹐酒盡何曾醉?”{五代}{和凝}《宫词》之十三:“金簧如語鶯聲滑﹐可使雲和獨得名。”{唐}{秦韬玉}《吹笙歌》:“銀鎖金簧不得聽﹐空勞翠輦衝泥雨。”

  • 銅簧-汉语大词典

    銅簧

    【1】吹奏乐器中的铜制簧片。亦借指这种乐器。{南唐}{李煜}《菩萨蛮》词:“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 鎖簧-汉语大词典

    鎖簧

    亦作“[鏁簧]”【1】锁中有弹力的机件。{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下:“{燕}請以鐶脚爲鏁簧内之﹐則不脱矣。”《水浒传》第四九回:“這園多時不曾有人來開﹐敢是鎖簧銹了。”一本作“鎖鐄”。

  • 鳴簧-汉语大词典

    鳴簧

    【1】吹笙。《文选·陆云<为顾彦先赠妇>诗》:“鳴簧發丹唇﹐朱絃繞素腕。”{刘良}注:“簧﹐笙也。”

  • 鶯簧-汉语大词典

    鶯簧

    亦作“[鸎簧]”【1】黄莺的鸣声。以其声如笙簧奏乐,因称。{宋}{欧阳修}《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诗:“清浮酒蟻醅初撥﹐暖入鸎簧舌漸調。”{唐}{温庭筠}《舞衣曲》:“蟬衫麟帶壓愁香﹐偷得鶯簧鎖金縷。”{清}{陈维崧}《琐窗寒·初春和云臣韵》词:“鶯簧生澁﹐不似舊時淹潤。”

  • 鼓舌掀簧-汉语大词典

    鼓舌掀簧

    【1】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谓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清}{胡泉}《貂裘换酒·题<聊斋志异>》词:“筆墨久抛荒﹐懶勞神雕蟲小技﹐鼓舌掀簧。”

  • 鼓簧-汉语大词典

    鼓簧

    【1】称颂。{唐}{李邕}《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是以嗣前人﹐食舊德﹐鼓簧史傳﹐柱石邦家﹐其來遠矣。”【2】比喻巧言善辩。{清}{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而一二不逞之徒﹐竟敢乘此時機﹐造爲{滿}{漢}異族權利不均之説﹐恣其鼓簧﹐思以凟皇室之尊嚴﹐償叛逆之異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天下皆知大亂將至﹐革匪乃得肆其鼓簧。”【3】吹笙。簧,笙管中的铜叶,借指笙。{汉}{王逸}《九思·伤时》:“使素女兮鼓簧﹐乘戈龢兮謳謡。”《诗·秦风·车邻》:“既見君子﹐並坐鼓簧。”{毛}传:“簧﹐笙也。”{朱熹}集传:“簧﹐笙中金葉﹐吹笙則鼓動之以出聲者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