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臬

臬(臬)是什么意思

  • 圭臬-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圭臬guī niè

    【释义】:

    典范、准则。圭,测日影以定时辰的仪表;臬,射箭的标的。合指事物的标准、准则。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西庄光禄》:“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

  • 圭臬-古语词今用词典

    圭臬guīniè

    古代天文仪器。圭:测日影的仪器。臬:测广狭的仪器。郑虔,字弱斋。唐荥阳人。工书画,被皇帝誉为郑虔三绝。曾为广文馆博士,后遭贬为台州司户参军。杜甫痛惜郑虔生不逢时,被诬贬死。称述郑虔人品孤高,年少兼得名位,天生聪资,学问在游夏之上,长于著述,见闻广博,杂著繁多。“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精通天文地理,工书法,能绘画。)他的学识胜于扬子云的博览,他的谈论胜于东方朔的诙谐。(唐·杜甫《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后引申为:标准、法度。

    今沿用引申义。

    《家庭》:“自作父亲以来,我一直将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告诫天下父母师长的一段话奉为圭臬。”《随笔》:“但愿你以后夹着尾巴做人。这句话成了后来我处世待人的圭臬。”《龙门阵》:“这二部分皆由田文馆为之刊行,后来成为绍兴师爷的枕中鸿宝,游幕圭臬。”

  • 臬-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臬niè

    ①箭靶。张衡《东京赋》:“桃弧棘矢,所发无~。”(弧:木弓。)②测量日影的仪器。陆倕《石阕铭》:“陈圭置~,瞻星揆地。”(圭:测日影的器具。揆:测量。)③刑法,法度。《尚书·康诰》:“外事,汝陈时~。”④终极,尽头。王粲《游海赋》:“其深不测,其广无~。”

    【臬兀】困顿,动摇不定。杜甫《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生涯临~,死地脱斯须。”

  • 圭臬-现代汉语大词典

    圭臬guī niè

    【释义】:

    圭和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的仪器。比喻典范;准则。朱春雨《关于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封信》:“有好的文学理论工作,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强烈的追求气氛,圭臬不凡,效尤不俗。”

  • 奉为圭臬-现代汉语大词典

    奉为圭臬fèng wéi guī niè

    【释义】:

    遵奉为准则或法度。鲁迅《人之历史》:“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

  • 金科玉臬-现代汉语大词典

    金科玉臬jīn kē yù niè

    【释义】:

    同“金科玉律”。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各种色料虽互相差异,却又互相调和,这便正符那条艺术底金科玉臬‘变异中之一律’了。”

  • 科臬-现代汉语大词典

    科臬kē niè

    【释义】:

    法规。闻一多《给梁实秋熊佛西》:“《大江宣言》发表后…又有人粘贴壁间奉为科臬。”

  • 臬-现代汉语大词典

    臬niè

    【释义】:

    ①箭靶。引申为目标;准则。②古代测量日影的标杆。③刑律;法规。

  • 臬兀-现代汉语大词典

    臬兀niè wù

    【释义】:

    同“臲卼”。茅盾《色盲》:“他曾经以为这是臬兀迷离的时局所造成,但现在他又觉得不很对了。”

  • 克臬-汉语大词典

    克臬

    【1】谓能奉法行事。《书·多方》:“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爾罔不克臬。”{孔颖达}疏:“汝無不能用法。”

  • 危臬-汉语大词典

    危臬

    【1】高耸的枯木。《古文苑·王延寿<王孙赋>》:“扶嶔崟以以﹐躡危臬而騰舞。”{章樵}注:“臬﹐五結反。門橜也。此謂枯木之無枝節者……言圍山馳逐﹐冀以捕之;乃登高木﹐舞躍自喜。”

  • 圭臬-汉语大词典

    圭臬

    【1】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圭臬星經奥﹐蟲篆丹青廣。”{明}{黄佐}《乾清宫赋》:“揆日晷﹐驗星文﹐陳圭臬﹐絜廣輪。”【2】比喻典范;准则。{朱春雨}《关于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封信》:“有好的文学理论工作﹐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强烈的追求气氛﹐圭臬不凡﹐效尤不俗。”{鲁迅}《坟·人之历史》:“適應之説﹐迄今日學人猶奉爲圭臬。”{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西庄光禄》:“世之言學者﹐以先生爲圭臬云。”

  • 奉爲圭臬-汉语大词典

    奉爲圭臬

    【1】遵奉为准则或法度。{鲁迅}《坟·人之历史》:“適應之説﹐迄今日學人猶奉爲圭臬。”{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賜﹐信乃彌堅﹐漸而奉爲圭臬﹐視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 兀臬-汉语大词典

    兀臬

    亦作“[兀臲]”【1】动摇貌。{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將至峽﹐必捨輿﹐躡草履﹐經營蹞步於槎牙兀臬中﹐方至峽口。”{唐}{韩愈}《赠刘师服》诗:“羡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餘皆兀臲。”

  • 玉圭金臬-汉语大词典

    玉圭金臬

    【1】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圣穀篇语》:“國朝《嶺南文鈔》{張南山}《聖穀篇》語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語括盡要旨﹐修辭家宜奉爲玉圭金臬。”

  • 枙臬-汉语大词典

    枙臬

    【1】不安定,使人困厄。{茅盾}《色盲》:“他({林白霜})曾经以为这是枙臬迷离的时局所造成﹐但现在他又觉得不很对了。”

  • 棖臬-汉语大词典

    棖臬

    【1】见“棖闑”。

  • 水臬-汉语大词典

    水臬

    【1】古代测定水平面的器具。{唐}{李白}《明堂赋》:“乃準水臬﹐攢雲樑。”《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制無細而不協於規景﹐作無微而不違於水臬。”{李善}注:“《周禮》:‘匠人建國﹐水地以縣﹐置槷以縣﹐眡其景﹐爲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鄭玄}曰:‘於四角立植﹐而縣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爲位而平地也。槷﹐古文臬﹐假借字也。於所平之地中﹐樹八尺之臬﹐以縣正之﹐眡之其景﹐將以正四方。’”{张铣}注:“水臬﹐水平也。”

  • 矩臬-汉语大词典

    矩臬

    【1】犹法度,准则。{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学殖》:“固今日俗學之鍼砭﹐而訓蒙之矩臬也。”

  • 秉臬-汉语大词典

    秉臬

    【1】谓执掌刑法。{清}{尹会一}《与方观察书》:“頃聞秉臬{京畿}﹐深喜俊傑大用。”{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尹三公子}秉臬{楚南}時曾寄詩。”

  • 科臬-汉语大词典

    科臬

    【1】法规。{闻一多}《给梁实秋熊佛西》书之十:“《大江宣言》发表后﹐亦大有影响……又有人粘贴壁间奉为科臬。”

  • 置臬-汉语大词典

    置臬

    【1】见“置槷”。

  • 臬-汉语大词典

    《廣韻》五結切,入屑,疑。【1】箭靶。{汉}{张衡}《东京赋》:“桃弧棘矢,所發無臬;飛礫雨散,剛癉必獘。”【2】引申为目标;准则。{清}{龚自珍}《拟上今方言表》:“及今成書,以今爲臬也。”{章炳麟}《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錫蘭}有{須曼迦邏}之徒,昭宣大乘,以統一佛教國民爲臬,國之興,當題芽于是。”【3】古代测量日影之标杆。{南朝 梁}{陆倕}《石阙铭》:“乃命審曲之官,選明中之士,陳圭置臬,瞻星揆地,興復表門,草創華闕。”《周礼·考工记·匠人》“置以縣,眎以景”{汉}{郑玄}注:“,古文臬假借字。於所平之地中央樹八尺之臬,以縣正之,眎之以其景。”{贾公彦}疏:“臬即表也。”【4】刑律;法规。《书·康诰》:“王曰,外事,汝陳時臬,司師兹{殷}罰有倫。”{孔}传:“言外土諸侯,奉王事,汝當佈陳是法,司牧其衆,及此{殷}家刑罰有倫理者,兼用之。”{孔颖达}疏:“汝當布陳是刑法。”【5】终极。{汉}{王粲}《游海赋》:“其深不測,其廣無臬。”【6】安装船侧用以支架橹之木桩。{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如人摇艣,臬爲之礙故也。”

  • 臬府-汉语大词典

    臬府

    【1】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元}{范梈}《寄福建杜廉访使君》诗:“臬府羣工表﹐言官百世公。”

  • 臬臺-汉语大词典

    臬臺

    亦作“[臬台]”【1】{明}{清}时按察使的别称。《糊涂世界》卷六:“臬台外面似乎有點風骨﹐其實糊塗得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臬臺聽了﹐顔色大變。”

  • 臬兀-汉语大词典

    臬兀

    【1】臲卼。《朱子语类》卷二四:“既思得此事﹐若不去做這事﹐便不熟﹐則臬兀不安。”{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生涯臨臬兀﹐死地脱斯須。”{清}{黄景仁}《夜闻新安江声》诗:“竹牀臬兀雜心動﹐紙帳掣曳如人搴。”

  • 臬極-汉语大词典

    臬極

    【1】准则;标准。{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言美術之目的者﹐爲説至繁﹐而要以與人享樂爲臬極。”{章炳麟}《“社会通铨”商兑》:“人之所志﹐固不當以成敗爲臬極。”

  • 臬樴-汉语大词典

    臬樴

    【1】准则。{章炳麟}《訄书·二羊论》:“故表二{羊}之高誼﹐以爲臬樴﹐後有君子取法於是。”{章炳麟}《訄书·官统上》:“及夫{箕子}所颺言﹐則以五行爲臬樴﹐斯大古{夏}{殷}之成憲﹐而{周}時毁棄久矣。”

  • 臬台-汉语大词典

    臬台

    【1】见“臬臺”。

  • 臬司-汉语大词典

    臬司

    【1】{元}代肃政廉访使司﹑{明}{清}提刑按察使司的别称。主管一省司法。也借称廉访使或按察使。《元史·奕赫抵雅尔丁传》:“逮至臬司﹐皆命官及有出身之吏﹐廉得其情﹐則將服罪﹐獄具無庸施也。”{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中國}郵政﹐内隸於兵部﹐外統於臬司。”

  • 臬使-汉语大词典

    臬使

    【1】即按察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回目:“乾嫂子色笑代承歡﹐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臬憲-汉语大词典

    臬憲

    【1】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另文申詳臬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小人該死﹐昨夜飛瓦打傷的﹐正是臬憲大人。”

  • 藩臬-汉语大词典

    藩臬

    【1】藩司和臬司。{明}{清}两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并称。{严复}《原强》:“如是而轉相察﹐藩臬察郡守﹐郡守察州縣。”{明}{何景明}《省中公宴》诗:“勸酬盡是文武士﹐列坐俱爲藩臬臣。”{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正統}壬戌﹐{楚}之藩臬﹐檄{長沙}{衡州}共建﹐其高弗及舊五尺。”

  • 陳臬-汉语大词典

    陳臬

    【1】《书·康诰》﹕“王曰﹕‘外事﹐汝陳時臬﹐司師兹殷﹐罰有倫。’”{孔}传﹕“汝當布陳是法。”后因称张布刑法为“陳臬”。亦借指任司法官职。{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朱文正公诗》:“{文正}早喪太夫人﹐而封公健在﹐至甲申﹐{文正}陳臬{八閩}﹐始歸道山。”

  • 金科玉臬-汉语大词典

    金科玉臬

    同“[金科玉律]”【1】{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各种色料虽互相差异﹐却又互相调和﹐这便正符那条艺术底金科玉臬‘变异中之一律’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