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衣

衣(衣)是什么意思

  • 穿衣←→脱衣-反义词词典

    穿衣←→脱衣chuānyī-tuōyī

    【词性】:动

    穿衣:穿上衣裤。

    脱衣:脱掉衣裤。

    【例】 小孩子要学会穿衣、脱衣,从小培养自立的能力。

  • 单衣←→棉衣-反义词词典

    单衣←→棉衣dānyī-miányī

    【词性】:名

    单衣:只有一层纺织品的衣服。

    棉衣:絮了棉花的衣服。

    【例】 房顶上一片月光,微风吹来,穿单衣也觉得有些凉。(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衣上学去了。

  • 冬衣←→夏衣-反义词词典

    冬衣←→夏衣dōngyī-xiàyī

    【词性】:名

    冬衣:冬天穿的衣服。

    夏衣:夏天穿的衣服。

    【例】 夏天还没到,妻子给全家都做好了夏衣。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唐·白居易:《秋霁诗》)

  • 上衣←→裤子 下衣-反义词词典

    上衣←→裤子 下衣shàngyī-kùzi xiàyī

    【词性】:名

    上衣:上身穿的衣服。

    裤子: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子。

    下衣:下身穿的衣服。

    【例】 他穿了一件壮丽的白绫紧身上衣,前面有一块薄纱,缀明金钢石,边缘装的银鼠皮。(〔美〕马克·吐温:《乞丐皇帝》) 〔她〕还穿着那件粉红的卫生衣,可是换了一条淡绿的下衣。(老舍:《骆驼祥子》) 早些年,大观园里的压轴戏是老老骂山门。那是要老旦出场的,老气横秋地大“放”一通,直到裤子后穿而后止。(鲁迅:《伪自由书·大观园的人才》)

  • 食←→衣-反义词词典

    食←→衣shí-yī

    【词性】:动

    食:吃饭。

    衣:穿衣。

    【例】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汉·晁错:《论贵粟疏》)

  • 外衣←→内衣-反义词词典

    外衣←→内衣wàiyī-nèiyī

    【词性】:名

    外衣:穿在外面的衣服。

    内衣:衬衣、衬衫等贴身穿的衣服。

    【例】 小娟没有立刻回答,站在炕边,解开外衣扣,从怀里掏呀,掏呀,掏了半天,掏出一个纸袋来,双手递给周浩,说:“我妈叫我把这个送给你。”(肖平:《三月雪》) 她到商店买了一件内衣。

  • 卫生衣←→卫生裤-反义词词典

    卫生衣←→卫生裤wèishēngyī-wèishēngkù

    【词性】:名

    卫生衣:绒衣。

    卫生裤:绒裤。

    【例】 天气转冷了,要穿上卫生衣和卫生裤。

  • 衣←→食-反义词词典

    衣←→食yī-shí

    【词性】:名

    衣:衣服。

    食:吃的东西。

    【例】 又承他的推情,那里村中众人的仗义,每日倒有三五个村庄妇女,轮流服侍老人家,颇不寂寞,我才得腾出这条身子来,弄几文钱,供给老母的衣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 杜陵布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杜陵布衣dù líng bù yī

    【释义】:

    杜甫的自称。布衣,谓平民百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 玄衣督邮-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玄衣督邮yuán yī dū yōu

    【释义】:

    龟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鱼虫》:“龟名玄衣督邮,鳖名河伯从事。”

  • 缁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缁衣zī yī

    【释义】:

    本指黑色的僧衣,借指僧人。《新唐书·魏元忠传》:“今度人既多,缁衣半道,不本行业,专以重宝附权门,皆有定直。”

  • 佛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佛衣fó yī

    【释义】:

    即袈裟。佛教禅宗六祖以前皆用为传法的信物之一。唐·刘禹锡《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初达摩与佛衣俱来,得道传付,以为真印。”又《佛衣铭》:“佛言不行,佛衣乃争。”

  • 坏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坏衣huài yī

    【释义】:

    即袈裟。僧尼避用五种正色和五种间色,故僧衣皆以坏色染成,故名坏衣。唐·李瑞《送惟良上人归润州》诗:“寄世同高鹤,寻仙称坏衣。”宋·梅尧臣《乾明院碧鲜亭》诗:“坏衣削发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后。”

  • 僧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僧衣sēng yī

    【释义】:

    僧人穿的衣服,主指袈裟。唐·綦母潜《过融上人兰若》诗:“山头禅宝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 水田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水田衣shuǐ tián yī

    【释义】:

    亦省称“田衣”,即袈裟。以其为方形小方块缀成,似水田界画,故名。唐·房彦谦《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诗“得地又生金栗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 御衣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御衣黄yù yī huáng

    【释义】:

    亦省称“御黄”。一种牡丹花的喻称。以其花似帝王龙袍之色,故称。清·钮琇《觚賸·牡丹述》:“御衣黄,俗名老黄,晓视其白,午后转为浅黄,莺然可爱。”宋·秦观《春词绝句》之三:“浅色御黄应好在,为准还发去年枝。”

  • 蟆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蟆衣mā yī

    【释义】:

    即虾蟆衣的别名。亦即青苔。宋·陆游《闲咏园中草木》之四:“绿侵小径蟆衣草,青络疏篱鬼带藤。”

  • 水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水衣shǔi yī

    【释义】:

    青苔,苍苔。晋·张协《杂诗》之十:“阶下伏泉涌,量上水衣生。”高诱注:“苍苔,水衣也。”

  • 苔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苔衣tái yī

    【释义】:

    青苔。南朝·宋·谢灵运《岭表赋》:“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 虾蟆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虾蟆衣xiā mā yī

    【释义】:

    青苔的别名。《庄子·至乐》:“则蛙蟆之衣。”唐·成玄英疏:“蛙之夜,青苔也。在水中张锦,俗谓之虾蟆衣。”

  • 墨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墨衣mò yī

    【释义】:

    泛指丧服。《新唐书·吐蕃传上》:“居父母丧、断发、黛面、墨衣,既葬而吉。”又指僧服。

  • 乌衣君-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乌衣君wū yī jūn

    【释义】:

    亦省称“乌衣”。燕的拟人之称,以其羽乌黑,故称。元·王逢《无家燕》诗:“昔本乌衣君,今学南冠囚。”明·杨基《雪中燕》诗:“玉楼迷垒,珠泊见乌衣。”

  • 绿衣使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绿衣使者lǜ yī shǐ zhě

    【释义】:

    鹦鹉封号。因鸣屈使冤案大白而受封。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代长安杨崇义家养一鹦鹉。杨妻与邻居李弇私通,谋杀丈夫崇义,埋尸井中。县官至杨家,因架上鹦鹉鸣屈,而使案情大白。玄宗闻之,封鹦鹉为“绿衣使者”,后遂以为名。

  • 雪衣娘-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雪衣娘xuě yī niáng

    【释义】:

    白鹦鹉的别称,谓羽毛如雪,故云。据《明皇杂录》载:“唐天宝中,岭南献白鹦鹉,养于宫中,唐玄宗和贵妃呼雪衣女,左右呼为雪衣娘。元·杨维桢《无题效商隐体》诗:“金埒近收青海骏,锦笼初放雪衣娘。”

  • 授衣月-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授衣月shōu yī yuè

    【释义】:

    九月的别称。语本《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宋·陆游《立冬日作》诗:“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 丰衣足食-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丰衣足食fēng yī zú shí

    〈成〉形容生活富裕。可以作谓语、定语。

    在新社会里,人人丰衣足食,过着幸福的生活|没有艰苦的劳动,哪来丰衣足食的生活|我们解放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现在却丰衣足食

  • 节衣缩食-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节衣缩食jié yī suō shí

    〈成〉形容生活非常节俭。常作谓语、状语。

    爷爷节衣缩食,供爸爸上完了大学|家里生活不富裕,爸爸还是节衣缩食给我买了一架电子琴|现在用不着节衣缩食了,可还要勤俭持家|老人节衣缩食地过了一辈子紧日子

  • 布衣-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布衣bùyī

    古时平民都穿粗布衣服,后来用布衣指代平民——官绅、官吏(明代的朱梅渠虽然是状元出身,但他终究没有成为朝廷的~,所以老百姓叫他布衣状元。)

  • 丰衣足食-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丰衣足食fēngyīzúshí

    形容生活富裕——缺吃少穿、缺衣少食、饥寒交迫(解放后,中国人民结束了~的苦难生活,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 节衣缩食-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节衣缩食jiéyīsuōshí

    节省吃的穿的,泛指节俭——铺张浪费(丰收了,也还要节衣缩食,勤俭持家,决不能大吃大喝,~。)、穷奢极欲、穷奢极侈(过着~的生活)

  • 天衣无缝-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天衣无缝tiānyīwúfèng

    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后来用来比喻事物完美,没有一点破绽,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缺点——破绽百出(好的作品大都是经过精密构思和反复修改写成的,并不是一落笔就天衣无缝。如果不认真对待,粗心大意,即使有好的内容,在表达上也可能~。)

  • 衣冠楚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衣冠楚楚yīguānchǔchǔ

    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华美——不修边幅(别看也在家时~,外出时总是衣冠楚楚的。)

  • 衣着 穿着-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衣着 穿着

    衣着yīzhuó 穿着chuānzhuó

    名词。统指身上穿的和戴的衣、帽、鞋、袜等。

    “衣着”多用于个人一时的、具体的表现。例如:“这一次,他的衣着很平常,看起来象一个略显苍老的公务人员,一点也不引人注目”(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白发苍苍的党委书记,领着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人,走上了主席台”(《当代》,1979,1);“他黑了,瘦了,……朴素的衣着上,似乎还沾着黄土高原的尘沙”(同上)。

    “穿着”往往用于个人一般的或经常性的表现;含有“装束,服装的一定形式”的意味。例如:“每次爸爸从毛主席身边回家来,总是把毛主席的教导……直至毛主席朴素的穿着、简单的陈设,都讲给我们听”(《人民文学》,1977,6);“这年青人……穿着文雅讲究,显得仪态潇洒,风致翩翩”(《小说月报》,1982,1);“看任大爷的宝儿,越来越象他爹了,长相、走路、穿着打扮儿……哪象个酸溜溜的读书人呀”(白桦:《啊!古老的航道》)。

  • 衣带渐宽终不悔-实用委婉语词典

    衣带渐宽终不悔

    意为历经艰难困苦,对自己的追求毫不动摇。语出宋柳永《凤栖梧》。

  • 褴褛衣内可藏志-实用委婉语词典

    褴褛衣内可藏志

    意为贫穷不能阻挡人的豪情壮志,“藏”,即包孕,包藏。英国学者托·富勒语。

  • 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实用委婉语词典

    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

    意为一个人不能没有所居之屋,就好像身体不能没有衣服。语出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

  • 布衣疏食-实用委婉语词典

    布衣疏食

    形容物质生活很俭朴。原意穿布衣服,吃粗食粮。《汉书·王吉传》:“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 牛衣相泣-实用委婉语词典

    牛衣相泣

    婉指夫妻共同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典出《汉书·王章传》,说王章在病中没有被子盖,遂卧于牛衣中,与妻诀别,夫妻对泣。

  • 巧言需要衣服,真理总爱裸身-实用委婉语词典

    巧言需要衣服,真理总爱裸身

    婉指人要说出真理无须装扮,总是反映事实的本真。也作“真珊瑚无须上油漆”。欧美谚语。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实用委婉语词典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意为奉劝你千万不要把外表的装饰看得比珍惜年少的时光还重要。语出无名氏《金缕衣》。

  • 寿衣-实用委婉语词典

    寿衣

    婉指人去世前所准备的敛衣。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实用委婉语词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婉指为自己所爱慕的人,不惜付出辛劳,哪怕身体变得消瘦,脸面变得憔悴。

  • 红衣主教来了-实用委婉语词典

    红衣主教来了

    欧美婉指女性月经的生理现象。有戏谑味。

  • 皇帝的新衣-实用委婉语词典

    皇帝的新衣

    典出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有戏谑味。后暗示没有穿衣服。

  • 身着亚当和夏娃的衣服-实用委婉语词典

    身着亚当和夏娃的衣服

    意为身体像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无忧无虑,嬉戏作乐。欧美婉指处于裸体状态,回到原始生活,不以羞耻。

  • 为他人作嫁衣的人-实用委婉语词典

    为他人作嫁衣的人

    对报纸、刊物、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文化事业单位编辑的尊称。

  • 白衣天使-实用委婉语词典

    白衣天使

    对医院年轻护士小姐的尊称。

  • 绿衣使者-实用委婉语词典

    绿衣使者

    对邮差、邮递员的尊称。也称“绿衣人”。

  • 衣橱工程师-实用委婉语词典

    衣橱工程师

    国外对商店里服饰营业员的尊称。

  • 饮食有节,衣宜宽松-实用委婉语词典

    饮食有节,衣宜宽松

    意为饮食要有节制,穿衣要尽可能宽松。

  • 衣 裳 服-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衣 裳 服

    [衣yī 裳cháng 服fú]

    同 衣服。

    异 【衣】 ①古时上身穿的衣服,与“裳”相对。《诗·邶风·绿衣》:“绿衣黄裳”。《诗·豳风·七月》:“九月授衣”。 ②穿衣服,读yì。《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境内莫衣紫也”。(紫:紫色衣服)《史记·滑稽列传》:“皆衣缯单衣”。(缯单衣:绸衫)成语有“衣锦还乡”。

    【裳】 古时下身穿的服装、裙子。《诗·豳风·七月》:“为公子裳。”

    【服】 ①指一般衣服。《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楚辞·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 ②指郑重的服装(包括丧服,朝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有服”(灌夫:人名。有服:有丧服在身)《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 ③穿戴(包括戴帽子等)。《论语·卫灵公》:“服周之冕”。《淮南子·时则训》:“服苍玉”。王充《论衡·语增》:“服五彩之服”。 ④饮用,食用。《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辨 作名词时,“衣”指内衣、便衣;“服”可以是郑重的服装。作动词时,“衣”仅指穿衣,“服”是穿戴。此外,“服”还有“从事”、“服从”、“佩戴”、“佩服”、“信服”、“适应”等动词义项,是“衣”所不具备的。

    注 古代男女都穿“裳”,“裳”不是裤子,而是一种下身穿的裙子,但又不同于现代的裙子。“裳”读cháng,与现代衣裳的“裳”读·shang不同。

  • 饥寒交迫 丰衣足食-反义词应用词典

    饥寒交迫 丰衣足食

    饥寒交迫 jīhánjiāopò

    丰衣足食 fēngyīzúshí

    【饥寒交迫】饥饿和寒冷双重逼迫,形容衣食无着,又饿又冷,生活极端贫困。

    〔例句〕

    1.就在这天夜里,卖火柴的小女孩由于饥寒交迫死去了。

    2.老船长从小就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3.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锤炼了雷锋坚强不屈的性格。

    【丰衣足食】吃穿都丰足,形容生活富裕。

    〔例句〕

    1.我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

    2.莫稽见玉奴才貌,喜出望外,不费一钱,白白的得了个美妻;又且丰衣足食,事事称怀。

    3.自从修通了公路,山区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应用例句〕

    要让数十万灾区人民摆脱饥寒交迫的困境,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啼饥号寒 丰衣足食-反义词应用词典

    啼饥号寒 丰衣足食

    啼饥号寒 tíjīháohán

    丰衣足食 fēngyīzúshí

    【啼饥号寒】啼,哭泣;号,号叫。哭诉肚子饿,叫喊身上冷。

    〔例句〕

    1.值岁凶,儿啼饥号寒。

    2.军阀混战时期,人民衣食无着,啼饥号寒,那悲惨景象真是目不忍睹。

    【丰衣足食】褒义。足,够。吃穿都很富足。

    〔例句〕

    1.丰衣足食,所往无不克。

    2.那琴姑娘,梅家娶了去,听见说是丰衣足食的,很好。

    〔应用例句〕

    当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时,千万别忘记那些啼饥号寒的人们。

  • 天衣无缝 漏洞百出-反义词应用词典

    天衣无缝 漏洞百出

    天衣无缝 tiānyīwúfèng

    漏洞百出 lòudòngbǎichū

    【天衣无缝】褒义。天仙做的衣服没有缝儿。语出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在月夜乘凉,一个仙女忽从天上下来,自称是织女,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后来就用“天衣无缝”来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漏缺。

    〔例句〕

    1.对偶之佳者,如“数点雨点风约住,一枝花影月移来”……“梨园子弟白发新,江州司马青衫湿”……数联皆天衣无缝,妙合自然。

    2.那纽道台是个老行家,自然办得天衣无缝。

    【漏洞百出】贬义。形容说话、做事、办法等不周密,缺点很多。

    〔例句〕

    1.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2.这篇文章是站不住脚的,许多地方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简直不值一读。

  • 衣冠楚楚 衣衫褴褛-反义词应用词典

    衣冠楚楚 衣衫褴褛

    衣冠楚楚 yīguānchǔchǔ

    衣衫褴褛 yīshānlánlǚ

    【衣冠楚楚】形容服装整齐漂亮。也作“衣裳楚楚”。

    〔例句〕

    1.一星期内有这么两三次他衣冠楚楚地出门去了。

    2.张如其言,推扉一觑,则内有美少年,相视而笑,衣裳楚楚,眉目如画,转瞬之间,不复睹矣。

    【衣衫褴褛】形容衣服破烂。

    〔例句〕

    1.(郭信)为晟教幼子,衣衫褴褛,身寒欲颤,月得千钱。

    2.推门进来的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

    〔应用例句〕

    来这家茶馆喝茶的:有年青的,有年老的;有衣冠楚楚的,也有衣衫褴褛的。

  • 布衣-古文观止词典

    布衣bù yī

    【词性】:名词

    平民。旧时也多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17)。《唐雎不辱使命》: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大王您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唐雎不辱使命》:皆布衣之士也。——都是平民中有才干的人。《外戚世家序》:孔子布衣。——孔子是个平民。

  • 缟衣-古文观止词典

    缟衣gǎo yī

    白色的上衣(1)。《后赤壁赋》:翅如车轮,玄裳缟衣。——鹤的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色的裙子,前面的白羽如同白色的上衣。

  • 葛衣-古文观止词典

    葛衣gé yī

    【词性】:名词

    用葛布做的衣服,粗衣服。亦活用作动词,指穿着葛布衣服,穿着粗布衣服(2)。《放鹤亭记》:葛衣而鼓琴。——〔有个人〕穿着葛布衣服弹琴。《徐文长传》: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文长每次参见时,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戴着黑头巾。

  • 荷衣-古文观止词典

    荷衣hé yī

    【词性】:名词

    指隐士穿的衣服(1)。《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烧毁了菱叶制的上衣,撕掉了荷衣。

  • 黑衣-古文观止词典

    黑衣hēi yī

    【词性】:名词

    战国宫廷卫士的代称。因他们常穿黑色衣服而得名(1)。《触詟说赵太后》:愿令补黑衣之数。——希望您能让他补充到卫士的行列。

  • 锦衣-古文观止词典

    锦衣jǐn yī

    【词性】:名词

    锦衣卫之略,明官府名(1)。《青霞先生文集序》: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沈青霞先生,因为任锦衣卫经历时上奏章狠狠批评权相,权相非常恼恨他。

  • 衣-古文观止词典

    衣yī

    【词性】:名词

    衣服(42)。《晁错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感到饥饿,一年到头不添制衣服就会受到寒冷。《辨奸论》:衣垢不忘浣。——衣服脏了不忘洗涤。《报刘一丈书》:夜披衣坐。——夜里披着衣服坐着。

  • 衣-古文观止词典

    衣yì

    【词性】:动词

    一、穿衣,给衣穿(11)。《赵威后问齐使》: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有衣服穿的人给衣服穿,没有衣服穿的人也给衣服穿。《报任安书》: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魏其是大将,穿囚衣,戴刑具。《心术》:冠胄衣甲。——戴盔穿甲。

    二、做衣服(2)。《敬姜论劳逸》: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从庶士〔的妻子〕以下,都给自己的丈夫做衣服。《原道》:寒然后为之衣。——寒冷了就教他们做衣服。

  • 衣锦-古文观止词典

    衣锦yī jǐn

    即衣锦还乡,指富贵后回到家乡,含有向乡亲们夸耀之意(1)。《相州昼锦堂记》: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这是一个穷读书人,在当时得了志,因而意气扬扬的情况,从前的人把他比做衣锦还乡的光荣事情。

  • 衣著-古文观止词典

    衣著yī zhuó

    衣裳服饰(1)。《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那里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男女的衣裳服饰,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 羽衣-古文观止词典

    羽衣yǔ yī

    【词性】:名词

    道士的衣服(1)。《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梦见一个道士,穿着道袍,飘飘起舞似的,经过临皋之下。

  • 赭衣-古文观止词典

    赭衣zhě yī

    古代囚犯所穿的赤褐色的衣服(1)。《报任安书》:魏其,大将也,衣赭衣。——魏其是大将,却穿着囚衣。

  • 百家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百家衣

    【释义】:

    旧时风俗,向众邻乞取碎布为婴儿拼凑成衣,称“百家衣”或“百索衣”。俗以为此衣可消灾免祸,保祐小儿。《西游补》一:不想一簇女郎队里忽有八九个孩童跳将出来……嚷道:“此儿长大了,还穿百家衣!”

    ⊙百索衣

    《梼杌闲评》五:王奶奶皆着人来送百索衣等物。

  • 百衲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百衲衣

    【释义】:

    和尚穿的袈裟。因用许多小块布片拼缀成衣而得名。《梼杌闲评》二四:只见这僧人真个有些异样:头戴左笄帽,身披百衲衣。

  •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释义】:

    谓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醒世恒言》三九: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精舍,烧香吃茶,恁般受用!《珍珠舶》六:惟独和尚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偏自穿得暖,吃得饱,扪腹逍遥,无忧无虑。

  • 财是人胆,衣是人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财是人胆,衣是人毛

    【释义】:

    毛:毛色。衣是人毛:指衣着可反映人的贫富贵贱。意谓钱财壮人胆量,衣着显人精神。《廉明奇判公案》上:孟夫人曰:“贤婿亦廉使公之公子,又是读书人,何如礼数荒疏?”尚宾答曰:“财是人胆,衣是人毛。小婿家清流落,居住茅房,骤见相府,心不敢安,故如此也。”

  • 吃衣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吃衣饭

    【释义】:

    做买卖。《喻世明言》三:原来这人家是隐名的娼妓,又叫做私窠子。是不当官吃衣饭的,家中别无生意,只靠这一本帐。

  • 吃饭也知饥饱,着衣也知寒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吃饭也知饥饱,着衣也知寒暖

    【释义】:

    形容人已经长大了,懂事了。《石点头》三:我今已一十四岁,吃饭也知饥饱,着衣也知寒暖。如何生身之父,尚且不识面?

  • 穿青衣,抱黑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穿青衣,抱黑柱

    【释义】:

    青:黑。比喻吃谁家的饭,就为谁效劳。指不问是非,袒护于己有恩的主人。《金瓶梅词话》二五:小的穿青衣,抱黑柱,不先来告五娘说声,早晚休乞那厮暗算。《林兰香》三八:除了绿姑娘穿青衣,抱黑柱,那是不得不然,其余别人帮虎吃食的虽多,吃王莽的饭,干刘秀的事,却亦不少。

    ⊙穿黑衣,抱黑柱

    《金瓶梅词话》七二:你过来,自古穿黑衣,抱黑柱,你爹既说开,就不恼你了。

    ⊙穿青衣,报黑主

    《绿野仙踪》五七:他与金姐何仇何恨?皆因他来住了一二年,谁没个穿青衣,报黑主的意思?眼见的金姐将财物抵盗与温大哥,他就由不得替你们着急。

    ⊙穿青的,护黑汉

    《风月梦》二〇:罢了!罢了!不要你说这些假道学的话了。自古道:穿青的,护黑汉。

  • 穿衣见父,脱衣见夫——有始有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穿衣见父,脱衣见夫——有始有终

    【释义】:

    歇后语。妇女在娘家时,穿着衣服去见父亲,出嫁了,与丈夫有肌肤之亲。意即事情总有开始与结束。《闽都别记》二二一:麻姑笑曰:“比前更佳!俗云:穿衣见父,脱衣见夫——有始有终。生蛆无数乃生生不绝之吉兆,佳极无疑。”

  • 粗衣淡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粗衣淡饭

    【释义】:

    衣服粗劣,饮食简单。形容衣食简朴。《二刻拍案惊奇》三六:况我每粗衣淡饭,便自过日,要这许多来何用?《鼓掌绝尘》一一:又有一等贫穷彻骨的,朝不保暮,度日如年,粗衣淡饭,只是听天由命,不求过分之福。

  • 大衣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衣裳

    【释义】:

    旧时穿在最外面的衣服,大褂、衣袍之类。是一种较庄重的衣着。《红楼梦》六三:天热,咱们都脱了大衣裳才好。又七三:夜静了,冷,到底穿一件大衣裳才是啊。

    ⊙大衣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昨天那苟大人,不知为了甚事要会客,因为自己没有大衣服,到衣庄里租了一套袍褂来穿了一会。

  • 得饱家常饭,冲寒粗布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得饱家常饭,冲寒粗布衣

    【释义】:

    冲:抵挡。劝人惜福知足不忘本,不慕虚荣。《醒世姻缘传》六:有钱莫弃糟糠妇,贫时患难相依。何须翠绕共珠围,得饱家常饭,冲寒粗布衣。

  • 二八月,乱穿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二八月,乱穿衣

    【释义】:

    指农历二月、八月时,天气冷暖交替阶段,人们穿衣杂乱,有的穿夹衣,有的穿棉衣,有的穿单衣。《飞跎全传》二:内穿一件马龙袄子,一件麻布配销金,一件二八月,乱穿衣。

  • 发长寻刀削,衣单破衲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发长寻刀削,衣单破衲缝

    【释义】:

    衲:和尚穿的衣服。比喻僧徒自食其力的清苦生活。《西游记》八一:我这荒山,虽有百十众和尚,却都只是自小儿出家的,发长寻刀削,衣单破衲缝。早晨起来,洗着脸,叉手躬身,皈依大道;夜来收拾,烧着香,虔心叩齿,念的弥陀。

  • 蜂虿入怀,随即解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蜂虿入怀,随即解衣

    【释义】:

    蜂虿:马蜂、蝎子。比喻灾祸或麻烦临头,要立即动手排除,迅速摆脱,刻不容延。《水浒全传》一七:是我们不是了。古人有言,火烧到身,各自去扫,蜂虿入怀,随即解衣。若还杨提辖在这里,我们都说不过;如今他自去的不知去向,我们回去见梁中书相公,何不都推在他身上?

    ⊙蜂虿入怀,解衣去赶

    《儒林外史》一三:三先生、四先生,自古道:蜂虿入怀,解衣去赶。他既弄出这样事来,先生们庇护他不得了。如今我去向他说,把他交与差人,等他自己料理去。

    ⊙蜂刺入怀,解衣去赶

    《水浒全传》六九:虔婆便骂道:“老蠢物,你省得甚么人事?自古道:蜂刺入怀,解衣去赶。天下通例:自首者即免本罪,你快去东平府里首告,拿了他去,省得日后负累不好。”

  •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释义】:

    佛靠金箔装饰,人靠衣服装扮。指穿着打扮对人的仪表有很大作用。《醒世恒言》一:况且潘华衣服炫丽,有心卖富,脱一通换一通。那萧雅是老实人家,不以穿着为事。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世人眼孔浅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颠唇簸嘴,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九:只见山脚之下,赤身裸体的一阵又一阵,每阵约有三五十个。国师老爷看见,说道:“阿弥陀佛!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怎么一个人都穿不得衣服?莫若也学众人,下身围杀花布手巾罢!”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楼中月》五〇:又做了几套新的绸衣服,与月仙穿着,真真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居然打扮姣好轻盈。

    ⊙人是衣装,佛是金装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三:自古道:人是衣装,佛是金装。王明装束起来,出一马,就是九里山前楚霸王,喝一声,就是灞陵桥上张翼德,那个不说道:好一员将官。

    ⊙人要衣妆,佛要金妆

    《说唐全传》八:自古道人要衣妆,佛要金妆。叔宝起初是犯军打扮,把真相隐藏过了,所以看不上眼。此时性情开爽,精神矫健,……好不威风。

  •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释义】:

    衣:穿。富贵了不返回故乡,就像穿着锦绣衣裳在夜间行走一样,显现不出好来。意谓人富贵后应荣归故里,以扬眉吐气。□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因焚而残破,又心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喻世明言》二一:钱镠叹道:“闻古人有云: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耳。”乃择日往临安展拜祖父坟茔,用太牢祭享,旌旗鼓吹,振耀山谷。《白鱼亭》二八:耿忠笑道:“有官自然是要戴纱帽的。昔楚项羽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正要到荆南城中去摇摇摆摆一番也。”

    ⊙富贵不还乡,如衣绣夜行

    《海公大红袍全传》七:海瑞道:“不然,古人云:富贵不还乡,如衣绣夜行。今我虽不是甚的身荣,然既侥幸得中,必要亲自谒墓,少展孝意。”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红楼梦》六回脂批:有曰: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今日周瑞家的得遇刘姥姥,实可谓锦衣不夜行者。

    ⊙富贵不归故乡,犹如衣锦夜行

    《八窍珠》八六:况古谚云:富贵不归故乡,犹如衣锦夜行。我等何不协同上本,请假回籍,祭扫先人坟墓,陛辞赴任,以重职守,岂不是忠孝双全,公私两得?

    ⊙富贵不还乡,就如衣锦夜行

    《廿载繁华梦》二〇:你自从离了乡,倒没有回去。古人说:富贵不还乡,就如衣锦夜行。那有知得?大人不如趁满任回来,回乡谒谒祖宗,拜拜坟墓,好教先人在阴间免埋怨你。

    ⊙富贵不归故乡,如着锦衣夜行

    《醋葫芦》一五:连你们都忘了进这学为何,原说一则光辉门闾,二则在成员外前争气,趁此时新进生员,不回家下祭祖拜亲,更待何日?古人云:富贵不归故乡,如着锦衣夜行。过了这几日,却不冷淡?

  • 各人裙带上衣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各人裙带上衣食

    【释义】:

    比喻各人有各人与生俱来的福分。《金瓶梅词话》七:常言道:世上钱财倘来物,那是长贫久富家?紧着起来,朝廷爷一时没钱使,还问太仆寺借马价银子支来使。休说买卖的人家,谁肯把钱放在家里!各人裙带上衣食,老人家倒不消这样费心。又三七:你每姐姐,比那个不聪明伶俐,愁针指女工不会。各人裙带衣食,你替他愁。

    ⊙各人衣饭

    《金瓶梅词话》七四:各人衣饭,他平白怎么架你是非。

    ⊙裙带上的福

    《金瓶梅词话》九六:他周爷也好大年纪,得你替他养下这点孩子,也够了,也是你裙带上的福。

  • 惯使不论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惯使不论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

    【释义】:

    意谓人的慷慨不在于家境是否贫穷豪富,人的潇洒不拘与否也不在于穿的衣服的多少好坏。《水浒全传》三六:难得这位恩官,本身现自为事在官,又是过往此间,颠倒赍发五两白银。正是:当年却笑郑元和,只向青楼买笑歌。惯使不论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

  • 寒思衣,饿思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寒思衣,饿思食

    【释义】:

    寒冷时想衣服,饥饿时想食物。意谓窘困中的人,总是想满足眼前迫切的需要。《飞跎全传》三〇:词曰寒思衣,饿思食。肉麻栗子等黄乾,五上六上来不得。

  • 好男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好男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释义】:

    分:分家。有志气的好男儿不靠分得的家产过日子,有出息的好女子不靠出嫁时带来的衣服打扮自己。比喻有志气,有出息的人重在自尊自立。《金瓶梅词话》八五:娘,你哭怎的?奴去了,你耐心儿过,休要思虑坏了。你思虑出病来,没人知你疼热的。等奴出去,不与衣裳也罢,自古好男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男子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着嫁时衣

    《喻世明言》一〇:男子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着嫁时衣,多少白手成家的,如今有屋住,有田种,不算没根基了,只要自去挣持。

    ⊙男儿不吃分时饭,女子不穿嫁时衣

    《幻中真》三:自古道得好:男儿不吃分时饭,女子不穿嫁时衣,这几亩薄田,要他何用,不如还了他,我们回家去住,倒落得干净。

    ⊙女人不穿嫁时衣,男儿不吃分时饭

    《金瓶梅词话》八六:为人还有相逢处,树叶儿落还到根边,你休要把人赤手空拳往外攒,是非莫听小人言!正是女人不穿嫁时衣,男儿不吃分时饭,自有徒牢话岁寒。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三分梦全传》三:过公登时变脸,向女儿说道:“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好男勿吃分家饭,好女勿着嫁时衣

    《海上花列传》四八:连生不胜叹服,赞翠凤好志气,且道:“有句闲话说:好男勿吃分家饭,好女勿着嫁时衣。赛过就是耐。”

    ⊙好女不穿嫁妆衣

    《跻春台·白玉扇》:有无嫁奁随父意,好女不穿嫁妆衣。

  • 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贫不择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贫不择妻

    【释义】:

    慌乱时,来不及选择道路,有路即可,饥饿时,不选择食物,能充饥就行。寒冷时,不挑拣衣服新旧,能御寒就可。贫穷时,不选择妻子美丑,只要愿跟自己就行。比喻在需求急切时,来不及或谈不上随心合意的选择,只要能救一时之急即可。《十把穿金扇》二二:那些押解小军,见主将远逃,谁敢交锋?但见各自漫山遍野落荒而逃。势在危险之间,应作古词几句: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贫不择妻。

    ⊙慌不择路

    《二刻拍案惊奇》三三:也不管是四更五更,日里夜里,正是慌不择路,急走出了门,望着杨抽马家里乱乱撺撺跑将来。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水浒全传》三:这鲁提辖急急忙忙行过了几处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鲁达心慌抢路,正不知投那里去的是。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

    《野叟曝言》四二:早已哄动了各府县城市乡村,家家嫁娶,日日婚姻,真个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正不知多少美女,配了丑夫,老夫招了少女!

    ⊙饥不择食

    《十二笑》六:温阿四那时真叫做饥不择食,人贫志短。不要说写一张照票,就要他写下一千张,通是情愿的了。

    ⊙忙不择路

    《闽都别记》二〇〇:从旌至北,缘亲老告准归养,忙不择路,失途越山至此,蒙长者不弃收纳,铭感不忘。

    ⊙心慌不择路

    《二刻拍案惊奇》三五:不想心慌不择路,走脱了力。

    ⊙饥不择食,慌不择路

    《九云记》二八:大路上怕有官人看着,打着旁边小路只顾走了。真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

  • 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释义】:

    饿了不能当吃的,冷了不能当穿的。形容家产少,不济事。《西湖二集》一五:罗江东自小只带得这几亩书田来,济得甚事?真个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释义】:

    意谓女子嫁汉子就是为了吃穿有靠。《济公全传》一三〇:不必跟李文龙受苦,你不必想不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给你提提卞虎员外好不好?进门就当家,一呼百诺,出门坐轿子。《三侠五义》二四:忽听里面有妇人说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有把老婆饿起来的么?”

  • 拣口儿吃用,换套穿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拣口儿吃用,换套穿衣

    【释义】:

    拣口儿:挑选合口的饮食。形容富裕受用的生活。《金瓶梅词话》八一:他家女孩儿韩爱姐,日逐上去答应老太太,寸步不离,要一奉十,拣口儿吃用,换套穿衣。

  • 借人衣,不可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借人衣,不可披

    【释义】:

    比喻借别人的东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是不行的。《女仙外史》九七:鲍师发嗔道:“你的烈火袈裟,原是大王的,所以火不能烧。俗语云:借人衣,不可披,羞也咤。”

  • 锦衣玉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锦衣玉食

    【释义】:

    形容生活豪华奢侈。《说岳全传》七三:长养禁中,锦衣玉食,欺罔人主,残害忠良。《石点头》八:这班人平昔锦衣玉食,娇养得嫩森森的皮肉,如何吃得恁般痛苦。《红楼梦》一一五:世兄是锦衣玉食,无不遂心的。

  • 靠佛穿衣,赖神吃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靠佛穿衣,赖神吃饭

    【释义】:

    指出家人靠信佛信神的施主施舍得以吃饭穿衣。《冷眼观》二〇:若要因为后世几个靠佛穿衣,赖神吃饭的不肖僧道巫祝,便竟把历古大圣人作俑,神道设教的一番防微杜渐苦心,都连根辜负了,岂不又成了因噎废食的那种局面么?

    ☉依佛穿衣,赖佛吃饭

    《龙图耳录》四九:好好的一个清净庙宇,就是小僧等“依佛穿衣,赖佛吃饭”。《冷眼观》一三:由此更是一味的徜徉山水,迷信神权,每日同一班依佛穿衣,赖佛吃饭的东西在一处鬼混。

    ☉指佛穿衣,赖佛吃饭

    《醒世姻缘传》二八:真君叹息说道:“指佛穿衣,赖佛吃饭,你单靠了纯阳住这样干净凉爽的所在,享用十方。这样的布施,怎就忍得把屁股朝了他面前,这般的亵渎?”

  • 靠天吃饭,赖天穿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靠天吃饭,赖天穿衣

    【释义】:

    赖:依赖。指人的吃穿用度,全靠上天的安排庇佑。也指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决定于天气的好坏。《儿女英雄传》三三:你瞧,一天比一天进的钱儿是多了,出的钱是少了;你家躺着吃也吃不了。为什么人家说“靠天吃饭,赖天穿衣”呢?那都讲拿钱买呢!

    ☉靠天吃饭

    《老残游记》一:平常晴天的时候,照着老法子去走,又有日月星辰可看,所以南北东西尚还不大很错。这就叫做“靠天吃饭”。

  • 论秤分金银,换套穿衣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论秤分金银,换套穿衣服

    【释义】:

    用大秤来平分金银,整套地换穿衣服。形容绿林好汉有财均分,有福同享,痛快豪爽的生活。《水浒全传》四三:兄弟,你在这里卖酒,也不济事。不如带领老小,跟我上山,一发入了伙,论秤分金银,换套穿衣服,却不快活?又四四:小可一个薄识,只因一口气去投奔了梁山泊宋公明入伙,如今论秤分金银,换套穿衣服。

    ☉论秤分金银,整套穿衣服

    《水浒全传》三四:不如权在荒山草寨住几时。本不堪歇马,权就此间落草,论秤分金银,整套穿衣服,不强似受那大头巾的气?

    ☉论秤分金,论斗分银

    《小五义》一一〇:我要为了大寨主,总得叫这山上丰衣足食,论秤分金,论斗分银,也不枉作了这场寨主。

    ☉论秤的分金,论斗的分银

    《小五义》九六:为山王寨主,应当论秤的分金,论斗的分银。

    ☉整套穿衣,论秤分金

    《醒世恒言》三〇:不如从了我们,大碗酒,大块肉,整套穿衣,论秤分金,且又让你做个掌盘的,何等快活散诞!

  • 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

    【释义】:

    光光:形容漂亮。窄窄:紧凑漂亮。娇客:女婿。形容结婚时新郎打扮得漂漂亮亮。常用来作为赞美祝贺新郎官的话。《水浒全传》五:那大王来到庄前,下了马。只见众小喽啰齐声贺道:“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

    ☉帽儿光光,衣衫簇簇

    《醒世恒言》一:赵二在混堂内洗了个净浴,打扮的帽儿光光,衣衫簇簇,自家提了一碗灯笼,前来接亲。

    ☉帽儿光光,晚夕做个新郎

    《金瓶梅词话》八七:婆子道:“武二哥且是好急性,门背后放花儿,你等不到晚了。也待我往他大娘子那里交了银子,才打发他过去。”又道:“你今日帽儿光光,晚夕做个新郎。”

  • 披蓑衣乌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披蓑衣乌龟

    【释义】:

    绿毛龟。比喻妻子与人私通的男子。《何典》八:就是查访那标致细娘,也不过想寻个披蓑衣乌龟,钻谋来私下去偷偷罢了。

  • 破人买卖衣饭,如杀父母妻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破人买卖衣饭,如杀父母妻子

    【释义】:

    破坏人家的生意,堵塞人家的衣食来源,就像杀了人家的父母妻子一般。指破坏别人生意,其仇不共戴天。《水浒全传》二一:唐牛儿道:“你做甚么便叉我?”婆子喝道:“你不晓得破人买卖衣饭,如杀父母妻子,你高做声,便打你这贼乞丐!”

    ☉破人生意,如杀人父母

    《歧路灯》五六:俗话说:破人生意,如杀人父母一般。他把谭福儿能以教的不再赌博,就是破了咱的生意,这就是杀了咱的父母,还说没冤没仇么?

  • 妻如衣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妻如衣服

    【释义】:

    旧谓妻子就像衣服一样,可多可少,可换可弃。《玉燕姻缘全传》五九:年兄何须苦苦推托?古人云:妻如衣服。就是三妻四妾,不足为多,到是从命的好。

    ☉妻儿如衣,好似洗脚水

    《玉燕姻缘全传》六二:停妻再娶,有关大节。但是吕昆昔日在我跟前言道:妻儿如衣,好似洗脚水。可见其心不善。目下被这妇人告发,可为速报。

    ☉妻子如衣服,穿一层又一层

    《石点头》二:梦仙外貌佯言:妻子如衣服,穿一层又一层,何足介意。

  • 人仗衣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仗衣帽

    【释义】:

    人依仗服饰使自己精神焕发。指衣饰好坏对人的精神面貌影响极大。《三侠五义》一六:包公见他通身换了服色,真是人仗衣帽,却不似先前光景。又六〇:登时将九如打扮起来,真是人仗衣帽,更显他粉妆玉琢,齿白唇红。

  • 人生在世,衣食二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生在世,衣食二字

    【释义】:

    衣食:穿衣吃饭。指人生一切都是为了吃饭穿衣二事。《续济公全传》九一:但见朱光一只脚朝他一翻,说道:“人生在世,衣食二字。难道空着肚子弄船吗?”

  • 人是衣装,马是鞍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是衣装,马是鞍装

    【释义】:

    人靠衣服装饰,马靠鞍子装饰。意谓穿着、装饰对人、马精神风貌、仪表之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飞跎全传》一二:说罢,取了一副散马拢头,一副软由柯,代马套起,然后骑将上去。真真人是衣装,马是鞍装,是马有三分龙骨,是人有三分仙气。参见“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人是衣,马是鞍

    《济公全传》一二二:少时连衣服、刷一并拿来。老道打扮好了,仍然又是仙风道骨的样子。人是衣,马是鞍,这话不错。

    ☉人是衣帽

    《龙图耳录》一六:又瞧范华宗通身换了衣服,真是人是衣帽,迥不似先前的光景。又六〇:登时给九如穿戴起来,真是人是衣帽,更显得他粉妆玉琢,体态丰盈。

    ☉人要衣装,马要鞍装

    《三刻拍案惊奇》三〇:自古道:人要衣装,马要鞍装。这一装束,便弄得绝好了。

    ☉人穿色衣添俏丽,马衬新鞍长壮雄

    《绿牡丹全传》五七:叫他将女儿换两件色衣,重新叫他梳妆梳妆。古来说道:“人穿色衣添俏丽,马衬新鞍长壮雄。”

  • 三把梳头,两截穿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三把梳头,两截穿衣

    【释义】:

    三把:古时妇女的发式。两截:古时妇女的衣式。喻指妇女。《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四:番王道:“你是个女子之身,三把梳头,两截穿衣,怎么会抡枪舞剑,上阵杀人?”

    ☉三绺梳头,两截穿衣

    《歧路灯》六六:男子汉大丈夫,休说那三绺梳头,两截穿衣、戴髻的话头。

    ☉两节穿衣

    《金瓶梅词话》五五:西门庆见两个儿生得清秀,真真袅袅媚媚,虽不是两节穿衣的妇人,却胜似那唇红齿白的妮子,欢天喜地。

  • 三百六十行,行行吃饭着衣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三百六十行,行行吃饭着衣裳

    【释义】:

    意谓不管干哪一行,都可以解决生活问题。《何典》六:活死人道:“虽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吃饭着衣裳,我却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百无一能,教我去做甚么?望师父指引一条生路。”

  •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

    【释义】:

    歇后语。比喻送上门来的食物。《西游记》二八:这叫做个“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你众小的们!疾忙赶上也,与我拿将来!我这里重重有赏。

  • 身无挂体衣,家无隔宿粮-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身无挂体衣,家无隔宿粮

    【释义】:

    身上没有遮体的衣服,家中没有第二天的粮食。形容家境贫寒,衣食无着。《金瓶梅词话》七一:忧则忧当站的身无挂体衣,忧则忧家无隔宿粮。

    ⊙家无隔宿之粮

    《龙图耳录》九一:你我俱是贫苦之人,家无隔宿之粮,谁是充足的呢?

    ⊙家无隔宿之粮,灶无半星之火

    《斩鬼传》八:这个鬼益发可怜,住着半间草庵,并无家伙在内。头上戴着开花帽,身上穿着玲珑衣,家无隔宿之粮,灶无半星之火。

    ⊙无隔宿之粮

    《野叟曝言》四: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哪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

  • 手长衣袖短,难见故乡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手长衣袖短,难见故乡人

    【释义】:

    手长:手臂长。衣袖短:短袖衣,为古代平民所穿粗布短袖衣。意谓穷困不得志,无脸见乡亲。《飞跎全传》二:又叫做手长衣袖短,难见故乡人。

  •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释义】:

    想要衣服就能得到衣服,想要饮食就能得到饮食。形容家境富裕,衣食不用操心。也形容凡事遂心,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型世言》一八:世上无非富贵、贫贱两路:高贵的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意气易骄,便把一个人放纵坏了;贫贱的人,衣食经心,亲朋反面,意气易灰,便把一个人折挫坏了。《清风闸》二五:运来如水就下,我正要想开个当铺玩玩,不期汪朝奉就来说,正所谓: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何典》五:话说刘打鬼自从入舍到活家,做了财主婆的老公,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安居乐业,岂非一朝发迹?

  • 为他人作嫁衣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为他人作嫁衣裳

    【释义】:

    比喻空为别人辛苦忙碌,自己得不到一点好处。□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一: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蜃楼志》二四:我李匠山一生,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耳。

    ⊙为他人做嫁衣裳

    《蜃楼志》二:申公道:“匠山那有求人之事!”匠山道:“小侄无非为他人做嫁衣裳而已。”

    ⊙为人作嫁

    《红楼梦》九五:妙玉叹道:“何必为人作嫁。但是我进京以来,素无人知,今日你来破例,恐将来缠绕不休。”

  • 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一点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一点头

    【释义】:

    朱衣:这里指主考官。意谓文章的评定自古以来就没有一定的标准,考中不考中,关键是主考官认可与否。《初刻拍案惊奇》四〇:及至诗不成诗,而今世上不传一首的,当时登第的元不少。看官,你道有什么清头在那里?所以说: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一点头。《天凑巧·陈都宪》二:拼得赏几百书帕,送一礼部礼科,掩过去罢。到揭晓日,填了一百第二名中的。正是: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一点头。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

    《绘芳录》六: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中与不中,倒也罢了,就是这两样的蹊径令人难受。

    ⊙文章自古无凭准,只要朱衣暗点头

    《贪欣误》六:那中了的,自夸文章锦绣。那不中的,只恨试官两目无珠。不知自古道得好:文章自古无凭准,只要朱衣暗点头。

    ⊙文章自古无凭据

    《何典》一〇:诗曰: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

  • 无衣惜衣,无食惜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无衣惜衣,无食惜食

    【释义】:

    比喻缺少的东西,人们才分外珍惜。《东周列国志》三六:自出奔以来,曹卫之间,担饥受饿,不止一次,正是无衣惜衣,无食惜食。

  •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释义】:

    爱惜衣服有衣穿,珍惜粮食有饭吃。劝人惜物之语。《警世通言》三:怎么说福不可享尽?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释义】:

    旧谓兄弟情谊不可替代,不比妻子可以变更。《三国演义》一五:却说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跻春台·十年鸡》:各位,人生在世惟淫孽是造不得的,骨肉是残不得的。古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烂,尚可缝,手足断,不可续。

    ⊙兄弟如手足

    《娱目醒心编》一三:从来说:“兄弟如手足。”手足在手,自宜互相爱护。

    ⊙兄弟是手足

    《三春梦》九:古云:兄弟是手足,若是冤仇不报,非大丈夫。

  • 言不及外,衣不露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言不及外,衣不露里

    【释义】:

    说话不传到家外面,穿衣不露出里面的衣服。古时妇女的行为规范。《载花船》四:古来“妇女之道,从一而终”。又云“言不及外,衣不露里”。我非痴愚,岂无愧耻。

  • 一个衣包里爬出来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个衣包里爬出来的

    【释义】:

    指同胞兄弟姊妹。《红楼梦》七七:谁是你一个衣包里爬出来的,辞他们作什么,他们看你的笑声还看不了呢。

  • 衣架饭囊-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衣架饭囊

    【释义】:

    比喻人只会穿衣吃饭,别无他用。形容人无能、无用。《三国演义》二三: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衣架肉桶

    《十把穿金扇》一:你们这班无用之辈,真乃是衣架肉桶,酒囊饭袋,叫孤王全无半点之靠。

  • 衣不成衣,食不成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衣不成衣,食不成食

    【释义】:

    衣服不像衣服,饮食不像饮食。形容人贫寒穷困。《西湖二集》一:叵耐造化小儿,苍天眼瞎,偏锻炼得他一贫如洗,衣不成衣,食不成食,有一顿,没一顿,终日拿了这几本破书,“诗云子曰,之乎者也”个不了。

  • 衣不穿新,何由得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衣不穿新,何由得旧

    【释义】:

    衣服不从新衣穿起,怎么会变成旧的。比喻不从第一次结交开始,怎么会变成知心相识呢。《连城璧》申:这位小姐是一件簇新的玩器,不曾有人赏鉴过的,恐怕你这骨董新郎不大十分中意。古语道得好“衣不穿新,何由得旧”,求你不要憎嫌,留在身边,自己用旧了罢。

  • 衣不遮身,食不充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释义】:

    衣服破烂遮盖不住身体,饮食粗劣填不饱肚子。形容生活穷苦,饥寒交迫。《喻世明言》二六:南高峰脚下,有一个极贫老儿,姓黄,浑名叫做黄老狗,一生为人鲁拙,抬轿营生。老来双目失明,只靠两个儿子度日。大的叫做大保,小的叫做小保。父子三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口食不敷。《初刻拍案惊奇》三五:小人想,有那等骑鞍压马,穿罗著锦,吃好的,用好的,他也是一世人。我贾仁也是一世人,偏我衣不遮身,食不充口,烧地眠,炙地卧,兀的不穷杀了小人!《韩湘子全传》六:寻死的有几等:上欠官债,追逼拷打的过不得;衣不遮身,食不充口,饥寒穷苦的当不得。

    ⊙衣不充身,食不充口

    《型世言》三一:胡相士极穷,其妻马氏极甘淡泊,真是衣不充身,食不充口守他。

    ⊙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警世通言》三一: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今日三任为牧民官,位至六品大夫,太学生至此足矣。

    ⊙衣不供身,食不供口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〇:父老相传,说是当原日麻衣先生到这里卖卜,番人不晓得甚么,卦卖不得,衣不供身,食不供口,冻得慌,故此地名叫做麻逸冻。

    ⊙衣不遮体,食不充饥

    《小五义》九六:后来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体,食不充饥。

    ⊙衣不充体,食不充口

    《禅真逸史》四:半年之间历遍苦楚,衣不充体,食不充口,又要还债,几番待悬梁自尽,又舍不得这条穷性命。

    ⊙衣不中身,食不充口

    《金兰筏》一〇:然必要衣食粗足,方可埋头奋志,若是衣不中身,食不充口,露体空腹,又兼父母妻子,啼饥号寒,谋生不暇,何暇读书?

    ⊙衣不周身,食不充口

    《鼓掌绝尘》一四:果然那夏方回来半个月日,一贫如洗,衣不周身,食不充口,并无亲族朋友哀怜借办。

    ⊙衣不蔽体

    《隋唐演义》四四:老儿见说,忙去唤这些妇女来,可怜个个衣不蔽体,饿得鸠形鹄面。

    ⊙食不充口,衣不遮身

    《世无匹》一:妻子抱恨而亡,亲族干求殆遍,食不充口,衣不遮身,求乞无门,栖身无室,只好在秀玉与非烟两家吃几碗儿。

  • 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释义】:

    衣服:喻妻妾。手足:喻兄弟。衣服破了,还可以缝好,手脚断了,就难以接续。比喻妻妾失去可以再娶,兄弟失去永难弥补。《三国演义》一五: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

    ⊙衣服烂,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跻春台·十年鸡》:各位,人生在世,惟淫孽是造不得的,骨肉是残不得的。古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烂,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 只敬衣衫不敬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只敬衣衫不敬人

    【释义】:

    只敬重穿着好的人而怠慢穿着差的人。意指人情势利,依贵贱分别待人。《醒世姻缘传》六七:狄员外抽身走进家去,常功拣了头一把交椅朝南坐下,只见众人都齐齐的看了笑话。他自己也觉得没有兴头,说道:“人说只敬衣衫不敬人。偏我的衣衫也没人敬了。”

    ⊙只敬衣服不敬人

    《东游记》六四:只因世情轻薄,俗语说的好:只敬衣服不敬人。你便是子建高才,若穿着一件破布袄子,见了不知道你才学的,那些轻慢你处,却也难当。

    ⊙只重衣冠不重人

    《闽都别记》一七八:一路军校,皆拥护麻姑,而太平春随从亦行。麻姑暗思:“只重衣冠不重人,良有以也。”

    ⊙只重衣衫不重人

    《黑籍冤魂》二二:但官场是个势利世界,只重衣衫不重人。你出客衣服,总须办几件,这方袖马褂是第一件出场行头。《青楼梦》六三:观你如此情状——只重衣衫不重人,可叹,可叹。——又不像有钱的人,快些不要做此春梦了。

  • 行来衣-汉语惯用语辞典

    行来衣xíng lái yī

    指出门所穿的体面衣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许文思)唤顾共行,顾乃命左右取枕上新衣,易己体上所着。许笑曰.‘卿乃复有行来衣乎?’”

  • 衣带水-汉语惯用语辞典

    衣带水yī dài shuǐ

    像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水面狭窄。后亦泛指仅隔一水,极其邻近。语出《南史·陈纪下·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唐唐彦谦《汉代》“不因衣带水,谁觉路迢迢。”

  • 衣饭碗-汉语惯用语辞典

    衣饭碗yī fàn wǎn

    见“衣食饭碗”。

  • 衣架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衣架子yī jià zi

    ①比喻枯瘦的人。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仅两天的工夫,桂荣便瘦成了个衣架子。”②也说“衣裳架子”。比喻衣着时髦的人。王中才《最后的堑壕》“当兵的,啥子必要打扮得像个衣裳架子!”

  • 衣裳架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衣裳架子yī shang jià zi

    见“衣架子”。

  • 衣食饭-汉语惯用语辞典

    衣食饭yī shí fàn

    见“衣食饭碗”。

  • 衣食饭碗-汉语惯用语辞典

    衣食饭碗yī shí fàn wǎn

    比喻赖以为生的职业或技能等。元李行道《灰阑记》.“俺女孩儿倒也肯嫁他,只是俺这衣食饭碗,如何便割舍。”也省作“衣食饭”、“衣饭碗”。明李贽《初潭集·兄弟上》·“彼盖真知孔圣人留此一钵衣食饭以遗后人耳。”《水浒传》:“阮小五接了说道:‘教授不知,在先这梁山泊是我弟兄们的衣饭碗,如今绝不敢去。’”

  • 衣食父母-汉语惯用语辞典

    衣食父母yī shí fù mǔ

    指得以仰赖为生的人。元关汉卿《窦娥冤》“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汀汀《在祠堂里》“从连长的叙述和口气看来,那个倔强女人简直应该把他看成衣食父母。”

  • 百家衣-汉语惯用语辞典

    百家衣bǎi jiā yī

    ①旧指为使婴儿长寿向各家乞取零碎布帛缝成的衣服。也指多补缀的衣服。宋陆游《多感》“哀哉穷子百家衣,岂识万斤倾珠玑。”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还有一件百家衣,就是‘衲衣’,论理,是应该用各种破布拼成的,但我的却是橄榄形的各色小绸片所缝就,非喜庆大事不给穿。”②形容家境贫困,穿的衣服来自各家。景如月《众人解囊帮郝琴圆梦》.“我从小就穿的是百家衣,用的是别人送给的学习用具。”③喻指集句诗及拼凑而成的诗文。宋黄庭坚《戏赠元翁》.“传语风流三语掾,何时缀我百家衣?”宋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文章最忌百家衣。”

  • 百结衣-汉语惯用语辞典

    百结衣bǎi jié yī

    指补缀很多的衣服。宋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半菽一瓢饮,县鹑百结衣。”

  • 百衲衣-汉语惯用语辞典

    百衲衣bǎi nà yī

    ①僧侣的袈裟。喻指打过许多补丁的衣服。《人民日报》1999.1.26“年逾七十的农民刘珍子,穿着戴有丈夫三枚军功章的百衲衣,步履蹒跚一路打听地走到石家庄市纪委大院内,她要找纪委书记姜瑞峰。”②比喻支离破碎或东拼西凑的东西。《人民日报》1995.2.13“零碎的‘百衲衣’地块和日益发展的机械化及农业产业化,形成尖锐矛盾。”

  • 布衣交-汉语惯用语辞典

    布衣交bù yī jiāo

    指不拘身份地位高低的朋友。布衣.平民所穿的衣服。《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田文,孟尝君)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 吃衣饭-汉语惯用语辞典

    吃衣饭chī yī fàn

    谓营业,做买卖。《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原来这人家是隐名的娼妓,又叫做‘私窠子’,是不当官吃衣饭的。”

  • 短衣帮-汉语惯用语辞典

    短衣帮duǎn yī bāng

    旧时指穿短上衣的劳动人民,与穿长衫的富人或文人相对。鲁迅《孔乙己》“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 皇帝的新衣-汉语惯用语辞典

    皇帝的新衣huáng dì de xīn yī

    比喻自欺欺人的东西。王彬彬《“私人话语”与常识》“常识缺乏的‘学术’,只是皇帝的新衣,只是‘一袭爬满虱子的华贵的袍子’。”

  • 白衣-佛源语词词典

    白衣

    白色的衣服。佛教用以指未出家之俗人,因出家后之僧尼皆穿缁衣,即染色之衣。《涅槃经疏》卷十四:“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上古汉语中,“白衣”原意指白色衣服,引申指平民,或指无功名无官职的士人。《史记·儒林列传序》:“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现代汉语承上古汉语原意。胡征《白衣女》:“我还不知道你的姓名,更记不清你那夜的容颜,只留下一个白衣的身影,在我深沉的忆念里。”

  • 百衲衣-佛源语词词典

    百衲衣

    又作“百衲”。多处缝补的僧衣,“百”,言其缝补缀连处之多。小乘教起即强调僧人勤苦修行,素食粗衣,所穿的袈裟不能染正色,破旧即行缝补,穿着多年缝补之处重叠连缀,即成“百衲”。《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持世菩萨第二》:“巧裁缝,能绣补,刺成盘凤须甘雨。个个能装百衲衣,师兄收取天宫女。”唐·李瑞《秋日忆暕上人》诗:“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现代汉语承用。杨朔《泰山极顶》:“过去,农民各自摆弄着一小块地,弄得祖国的原野像是老和尚的百衲衣。”

  • 法衣-佛源语词词典

    法衣

    僧人、道士穿的衣服。佛家即指袈裟。《法苑珠林》卷三十五:“出家著法衣,威仪具足,舍离烦恼而复得一切种智入其身内。”《释氏要览》卷上:“佛告比丘,四大河水入海,无复本名,同名为海。四姓之子,于佛出家,剃除须发,著三法衣,无复本姓,但云沙门释子。”现代汉语作为专门用语承用。巴金《家》三四:“他披头散发,穿了一件奇怪的法衣,手里拿着松香。”

  • 木食草衣-佛源语词词典

    木食草衣

    以山野中树木的果实充饥,以野草为衣蔽体,形容僧人或隐士远离尘世的俭朴、艰苦的生活。《祖堂集·卷五·三平和尚》:“幽岩雅嵩,独宿孤峰,木食草衣。任么去,方有小分相应也。”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

    N

  • 内衣-佛源语词词典

    内衣

    佛教三衣之一,沐浴后贴身穿的衣服。梵语安怛婆娑(Antarvāsaka)的意译。《寄归传》卷二:“安怛婆娑,译为内衣。”《温室经》:“澡浴之法,当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报。何谓七物?一者然火……七者内衣。”现代汉语承用为一般词语,指衬衣、衬裤之类的小衣。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她把箱子放上床,当着全舱的旅客,打开锁,翻开粉红色的内衣,花绸夹袍。”

  • 染衣-佛源语词词典

    染衣

    佛家专有名词。①指僧人穿着的青、黑色等不正色的僧服。《名义集》七:“大论云:释子受禁戒是其性,剃发、割截、染衣是其相。”②隐喻出家做僧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四·磔迦国》:“是时王家旧僮,染衣己久,辞论清雅,言谈赡敏。”现代汉语为动宾式短语,有时作定语用,如:染衣房。

  • 上衣-佛源语词词典

    上衣

    佛教指僧人穿在外面的半长的袈裟,梵语郁多罗僧伽()的意译。玄应《一切经音义》十四:“郁多罗僧或云郁多罗僧伽……此译云上着衣也。着谓与身相合,言于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焉。或云覆左肩衣。”又慧林《一切经音义》十五:“郁多罗伽,梵语僧衣名也。即七条袈裟,是三衣中之常服也,亦名上衣。”上古汉语“上衣”即外衣。《论语·乡党》:“当暑,袗絺络,必表而出之,加上衣。”(《说文·衣部》:“,上衣也。”段玉裁注:“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佛家因此用“上衣”意译。近代汉语中,“上衣”的语义转移指“上身穿的衣服”。明·包汝楫《南中纪闻》:“罗鬼服饰,其椎髻向脑,扎衣青帕,下穿大裤,上衣齐腰,外罩氈衫。”现代汉语承袭近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周立波《胡桂花》:“她穿的还是平素那件洗旧了的蓝条子布上衣,底下是青布裤子。”

  • 身衣口食-佛源语词词典

    身衣口食

    身上的衣服,口中的食物;衣食,指基本生活资料。《虚堂和尚语录》卷四:“有志于此段切者,寻师择友如救头,然终不为身衣口食,观山玩水,悠悠送日。你若真个信得及,莫叫一日叫你捱得透。百千法门,无量妙义。毕矣。”

  • 胎衣-佛源语词词典

    胎衣

    即胎盘和胎膜,中医统称之为胎衣,意思是胎儿之衣。《祖堂集·卷十·安国和尚》:“安国和尚……姓陈,泉州仙游人也。初诞之时,胎衣紫色。”唐五代时即成为常用词语,后代多承袭这一用法。中医因觉称胎衣不雅,故改名为“紫河车”,用为治疗劳累过度和虚弱的滋补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人胞》:“胞衣、胎衣、紫河车……人胞,包人如衣。方家讳之,别立诸名焉。”

  • 无垢衣-佛源语词词典

    无垢衣

    袈裟的总名。僧衣袈裟在不同时间、地点、场合,不同层级的僧人身上穿着,有许多种类,各有具体的名称。总称为“无垢衣”。《格致镜原》卷十五引《说原》:“袈沙,一名无垢衣。”《释氏要览》上:“如幻三味经云无垢衣。”

  • 雪后添衣,定是天寒-佛源语词词典

    雪后添衣,定是天寒

    比喻事情的发生必定有它的原因。《虚堂和尚语录》卷二:“僧云:‘忽有人问和尚冬米事,。’师云:‘雪后添衣定是寒。’僧云:‘元来古德犹在。’”

  • 衣钵-佛源语词词典

    衣钵

    ①衣,指袈裟,钵,盛饭的浅盆。佛教僧尼不算惟一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了。唐·崔颢《赠怀一上人》诗:“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②佛教从释迦牟尼起在即将涅槃时将衣与钵传给自己最信任的、认为能继承自己道统的人,以继承自己的思想和自己门派的传统。衣钵成了传授道统的信物(凭证)。以此引申为一脉相承的思想、传统、学问等。《六祖坛经·自序品》:“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与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容汝!’”慧能大师所爱“衣钵”乃指五祖的思想、道统而言;至于具体的信物衣钵并未传授,至六祖为止,不复再传。现代汉语则泛指一般的思想、学问、技能等传统。马南村《燕山夜话·宛平大小米》“他由于家学渊源,继承他祖父的衣钵,书画也都有专长。”

  • 衣穿瘦骨露,屋破看星眠-佛源语词词典

    衣穿瘦骨露,屋破看星眠

    穿,破,烂。形容僧人和穷苦人生活贫寒的状况。《五灯会元·卷十六·天衣义怀禅师》:“时有僧问:‘如何是顶门上眼?’师曰:‘衣穿瘦骨露,屋破看星眠。’”

  • 衣内忘珠-佛源语词词典

    衣内忘珠

    佛教故事。《五灯会元·卷十八·正法希明禅师》:“已灵独耀,不肯承当。心月孤圆,自生违背。何异家中舍父,衣内忘珠。”比如自身本有能力解决问题,却四处求别人想办法(自己衣服内就有宝珠,却四处讨饭吃)。《法华经·五百受记品》:“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姿,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需,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 着黑衣护黑柱-佛源语词词典

    着黑衣护黑柱

    又作“穿黑衣抱黑柱”。比喻有什么特点就做什么事情,担任什么职务就负什么责任。《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师云:‘隔窗看马骑故有之,衲僧家着黑衣护黑柱,终不向你道。’”《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自古穿黑衣抱黑柱,你爹既说开了就不恼你了。”

  • 着衣吃饭-佛源语词词典

    着衣吃饭

    又作“穿衣吃饭”。借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事情。《五灯会元·卷十五·云门文偃禅师》:“汝若实未有入头处,且独自参详,除却着衣吃饭,屙屎送尿,更有甚么事?”

  • 著衣吃饭量家道-佛源语词词典

    著衣吃饭量家道

    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样的饭,要根据自己家里经济情况来决定。比喻办事的人要估计自己的能力能否办得到。《五灯会元·卷十二·雪峰文悦禅师》:“俗士问:‘如何是佛?’师曰:‘著衣吃饭量家道。’”

  • 缁衣-佛源语词词典

    缁衣

    黑色的衣服。佛教僧尼的衣服深紫而偏黑,故僧衣也称为缁衣,并代称出家人。唐·韦应物《秋景诣琅琊精舍》诗:“悟言缁衣子,潇洒中林行。”又,唐·刘商《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缁衣。”现代汉语亦偶有人因语境需要而使用。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桥上走出一位以黑纱蒙面的僧人,身着缁衣,手敲金钟,口念‘南无阿弥陀佛’。”

  • 衣-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衣yī

    ①上衣。《诗经·邶风·绿衣》:“绿兮~兮,绿~黄裳。”(裳:下裙。)《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兮,集芙蓉以为裳。”(芰jì:菱。)泛指衣服。《诗经·豳风·七月》:“无~无褐,何以卒岁?”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②形状、作用像衣的东西。白居易《营闲事》:“暖变墙~色,晴催木笔花。”(衣指苔藓。)张耒《夏日》:“蝶~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衣指虫翅。)

    另见yì。

    【衣带】束衣的带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日已缓。”柳永《蝶恋花》:“~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诏】藏在衣带里面的密诏。梁启超《谭嗣同传》:“皇上召见杨锐,遂赐~。”

    【衣冠】衣帽。古代士以上戴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论语·尧曰》:“君子正其~。”《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直上载公子上坐。”

    【衣衫】单衣。杜荀鹤《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鬓发焦。”

    【衣裳】上衣和下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泛指衣服。《孔雀东南飞》:“何不作~?莫令事不举!”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口中食。”

    【衣食】衣服和食物,泛指生活必需品。《曹刿论战》:“~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装】①衣服及行装。《列子·说符》:“遇盗于耦沙之中,尽取其~车。”方苞《狱中杂记》:“用此,富者赂数百金,贫亦罄~。”(罄:用尽。)②衣着,装束。白居易《喜老自嘲》:“名籍同逋客,~类古贤。”

    【衣著】(—zhuó)身上的穿戴。陶潜《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悉如外人。”也作“衣着”。杨万里《立春前一夕》之二:“雨晴终日异,~一冬难。”

  • 衣-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衣yì

    ①穿(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乎?”《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也。”使动用法,使(给)穿衣服。《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我,推食食我。”②覆盖,裹束。《周易·系辞下》:“古之莽者,厚~之以薪。”(薪:柴草。)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疮。”

    另见yī。

  • 下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下衣xià yī

    【释义】:

    指下身的穿着,如裤、裙。老舍《骆驼祥子》:“(她)还穿着那件粉红的卫生衣,可是换了一条淡绿的下衣。”

  • 一衣带水-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衣带水yī yī dài shuǐ

    【释义】:

    《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一衣带水”指像一条衣带那么窄的水面。后形容双方仅一水之隔,往来方便。冰心《樱花和友谊》:“消息传来,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

  • 七次量衣一次裁-现代汉语大词典

    七次量衣一次裁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

    【释义】:

    比喻充分准备后才行动。姚鼎生《土地诗篇》:“针线事情,我本不细心。这一回倒很用神,真的七次量衣一次裁,花也画了好久。”

  • 上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上衣shàng yī

    【释义】:

    上身穿的衣服。周立波《胡桂花》:“她穿的还是平素那件洗旧了的蓝条子布上衣,底下是青布裤子。”

  • 夹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夹衣jiá yī

    【释义】:

    有里有面的双层衣服。侯金镜《漫游小五台》:“当天气由燥热变得微寒的时候,我披上一件夹衣到大门洞外面去看天色。”

  • 更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更衣gēng yī

    【释义】:

    ①换衣服。如:沐浴更衣。②古时大小便的婉辞。

  • 更衣室-现代汉语大词典

    更衣室gēng yī shì

    【释义】:

    ①体育馆、游泳场等公共场所设置的专供更换衣服的地方。②指公共场所中比较讲究的厕所。

  • 丰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丰衣fēng yī

    【释义】:

    指衣服足够穿用。如:丰衣足食。

  • 丰衣足食-现代汉语大词典

    丰衣足食fēng yī zú shí

    【释义】:

    衣食充足。形容生活富裕。朱德《步董必武同志原韵》:“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 为他人作嫁衣裳-现代汉语大词典

    为他人作嫁衣裳wèi tā rén zuò jià yī shang

    【释义】:

    语出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空为别人辛苦忙碌,自己得不到一点好处。也作“为他人做嫁衣裳”。杨沫《青春之歌》:“为他人做嫁衣裳,而自谓得意。”也省作“为人作嫁”。瞿秋白《赤都心史》:“我辛苦艰难,‘为人作嫁’干什么?”

  • 为他人做嫁衣裳-现代汉语大词典

    为他人做嫁衣裳wèi tā rén zuò jià yī shang

    【释义】:

    见“为他人作嫁衣裳”。

  • 卫生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卫生衣wèi shēng yī

    【释义】:

    方言。即绒衣。一种线织而表面起绒的较厚的上衣。茅盾《林家铺子》:“卖底货罢,他店里早已淘空,架子上那些装卫生衣的纸盒就是空的,不过摆在那里装幌子。”

  • 书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书衣shū yī

    【释义】:

    ①书套。②指封面。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至陶元庆所作书衣,则已贻我于年余之前者矣。”

  • 内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内衣nèi yī

    【释义】:

    指衬衣、衬衫等贴身穿的衣服。罗广斌等《红岩》:“她把箱子放上床,当着全舱的旅客,打开锁,翻开粉红色内衣,花绸夹袍。”

  • 人要衣装,马要鞍装-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要衣装,马要鞍装rén yào yī zhuāng mǎ yào ān zhuāng

    【释义】:

    见“人是衣服马是鞍”。

  • 人是衣服马是鞍-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是衣服马是鞍rén shì yī fu mǎ shì ān

    【释义】:

    指人要注重衣着打扮。丁敏《第一个回合》:“人是衣服马是鞍,这话真不假。老铁今天年轻了有二十岁。”也作“人要衣装,马要鞍装”。锦云等《“大能人”趣话》:“人要衣装,马要鞍装,前些年,蓬头垢面的,啥时候有了梳洗打扮的闲心?”

  • 估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估衣gù yī

    【释义】:

    市场出售的旧衣服或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柳青《创业史》:“眼看病人要断气了,早已准备好的估衣,也拿到跟前了。”

  • 作嫁衣裳-现代汉语大词典

    作嫁衣裳zuò jià yī shang

    【释义】:

    替别人操劳,自己却无所得。语本唐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杨瑛《一个革命者的足迹》:“他一生辛勤笔耕,写了许多新闻、通讯…更多的则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现代汉语大词典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fó yào jīn zhuāng rén yào yī zhuāng

    【释义】:

    指华美的衣服给人增添美色。邢院生《叛女》:“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还得给玫瑰置办两套华丽的衣服。”

  • 便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便衣biàn yī

    【释义】:

    ①指寻常人穿的衣服,同带有特殊标志的区分官阶、职别的服装相对而言。张天翼《清明时节》:“他认为穿着军服去可不大那个,顶好是借三套便衣给他们。”②指为便于执行任务而身着便服的军人、警察或特工人员。鲁迅《致山本初枝》:“也讨厌让便衣钉梢,只想同两三位知己走走。”

  • 僧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僧衣sēng yī

    【释义】:

    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

  • 八卦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卦衣bā guà yī

    【释义】:

    戏装。黑紫色或宝蓝色的袍服,上绣八卦、太极图形。为有道术或军事谋略角色所着服式,如《空城计》的诸葛亮。

  • 单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单衣dān yī

    【释义】:

    单层无里子的衣服。如:他只穿一件单衣,冷得直哆嗦。

  • 包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包衣bāo yī

    【释义】:

    ①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意为家内奴隶。为满族贵族所占有,没有人身自由,被迫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清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后,有因战功等而置身显贵的,但对其主子仍保留奴才身份。冯其庸《曹雪芹的时代、家世和创作》:“他的上世很早就入了旗籍,属正白旗包衣。”②药剂学术语。指包裹丸剂的一层糖质或胶质外皮。

  • 凤凰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凤凰衣fèng huáng yī

    【释义】:

    对小鸡孵化出壳后壳内白色薄膜的美称。中医入药,有清肺、止咳等作用。

  • 冥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冥衣míng yī

    【释义】:

    旧俗为死者焚化的纸衣。老舍《二马》:“黑白眼珠像冥衣铺糊的纸人儿那样死呆呆的黑白分明。”

  • 防弹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防弹衣fáng dàn yī

    【释义】:

    能阻止枪弹穿透及减轻冲击以保护躯体的服装。

  • 陶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陶衣táo yī

    【释义】:

    涂抹在陶器胎釉之间的薄层泥浆。作用是保护陶胎,美化陶面。郭沫若《中国史稿》:“有时在上彩之前还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陶衣,使整个画面更为鲜艳夺目。”

  • 干衣机-现代汉语大词典

    干衣机gān yī jī

    【释义】:

    用于将洗净脱水后的衣物进行干燥处理的一种电器器具。以滚筒式为主。通常用专用支架与洗衣机组合在一起使用。

  • 地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地衣dì yī

    【释义】:

    ①地毯。曹禺《王昭君》:“草原的后方,搭起一个平坛,这是为了单于晋封阏氏的仪式准备的。坛上铺着锦绣的地衣。”②低等植物的一类。植物体是菌和藻的共生体,种类很多,生长在地面、树皮或岩石上,特别能耐干、寒。萧红《小城三月》:“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出在这里,那里。”③车前草的别名。

  • 地衣类-现代汉语大词典

    地衣类dì yī lèi

    【释义】:

    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共生的真菌大多是子囊菌,少数是担子菌,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并包被藻体;共生的藻类主要是蓝藻和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石蕊、石耳、松萝等。

  • 抹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抹衣mò yī

    【释义】:

    围裙式样的工作服。张浩《五四时期武汉地区的工人运动》:“我当时不自觉的很快的用抹衣把手拭干。”原注:“抹衣,围裙式的工衣。”

  • 拷花大衣呢-现代汉语大词典

    拷花大衣呢kǎo huā dà yī ní

    【释义】:

    用两重组织或双层组织织成的毛织物。质地厚实柔软,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坚牢度。

  • 天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天衣tiān yī

    【释义】:

    指神仙所着之衣。许地山《商人妇》:“阿丹浩挖被天魔阿扎贼来引诱,吃了阿拉所禁的果子,当时他们二人底天衣都化没了。”

  • 天衣无缝-现代汉语大词典

    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g

    【释义】:

    《太平广记》卷六八引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稍闻香气渐浓,翰甚怪之,仰视空中,见有人冉冉而下,直至翰前,乃一少女…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谓翰日:‘天衣本非针线为也。’”后因以“天衣无缝”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泯然无迹。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潘信诚究竟是与众不同,这一番话说得多么天衣无缝,又多么干净利索。”

  • 操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操衣cāo yī

    【释义】:

    制服。张天翼《包氏父子》:“制服就是操衣。”

  • 节衣缩食-现代汉语大词典

    节衣缩食jié yī suō shí

    【释义】:

    省吃省穿。泛指节俭。鲁迅《致赵家璧》:“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样节衣缩食也应该购买的。”

  • 花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花衣huā yī

    【释义】:

    ①彩色的衣服。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们穿一色到底的灰衣,他们却穿各色各样的花衣。”②方言。去籽的棉花。《沪谣外编》:“七苦恼,弹絮行业曲转腰,花衣飞仔满头白,年纪青青已像老。”

  • 苔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苔衣tái yī

    【释义】:

    泛指苔藓。如:苔衣生在地上的称地衣。

  • 草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草衣cǎo yī

    【释义】:

    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人民日报》1953.12.5:“今年春天,互助起来以后,他光在这垃田里就下了二百担陈壁砖土和一百四十担草衣。”

  • 茧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茧衣jiǎn yī

    【释义】:

    蚕在开始结茧时吐出的丝。松而凌乱,细而脆弱,含有较多丝胶,能固定蚕茧的位置。可用作绢纺原料。

  • 葛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葛衣gé yī

    【释义】:

    用葛布制成的夏衣。

  • 蓑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蓑衣suō yī

    【释义】:

    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峻青《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铺,闭一闭眼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