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袂

袂(袂)是什么意思

  • 襟袂-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襟袂jīn mèi

    【释义】:

    僚婿,犹言连襟。袂,衣袖。唐·杜牧《偶题》诗:“劳劳千里身,襟袂满行程。”宋·陈振孙《济溪老人遗藁》:“永嘉周浮沚先生之婿,与先大夫为襟袂。”

  • 连袂-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连袂lián mèi

    【释义】:

    即连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氏之门女多贵》:“李参政昌龄家女多得贵婿,参政范仲淹、枢副郑公戬,皆自小官布衣选配为连袂。”

  • 连袂-古语词今用词典

    连袂liánmèi

    见“联袂”条。

  • 联袂-古语词今用词典

    联袂liánmèi

    也作“连袂”。

    衣袖相连、携手同行。抱朴子姓葛,名洪,字稚川。晋朝人。他认为:轻薄的人,以钱财相交,巧逢时机,初有名位,便背离礼教,强装旷达。认为傲慢无拘的人是大度,而那些爱护节操的人是晦涩难通。于是与一群元赖之子,酒醉之后,结党合伙,对那些奇士博学之人则疏远不交。他们胡作非为,即使相隔很远也一定要“携手连袂、以邀以集。”(携手同行,衣袖相连,或相聚集,或相游逛。)到他人之家,偷看别人的妇女,指长论短,评论美丑,真不知道这些人要千什么?(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后引申为:共同合作。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衣袖相连、携手同行。《追求》:“1990年4月末,他与苏芮、潘越云、庚澄庆等台湾歌手联袂来北京演唱,即获极大成功。”

    ②共同合作。《妇女生活》:“雷蕾、易茗夫妇联袂创作《上海一家人》主题歌。”《成都晚报》:“中美时装模特首次联袂昨晚在省体育馆为蓉城观众展演,风格迥异的东西方服饰文化的风采在这里交相辉映,让人领略到当代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人民日报》:“由作曲家肖白谱曲的这首歌经苏芮、毛阿敏、张雨生、齐秦、杭天琪、解晓东、那英等联袂演唱,很受欢迎。”

  • 分别 分离 分手 分袂 别-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分别 分离 分手 分袂 别

    分别fēnbié130分离fēnlí132 分手fēnshǒu 分袂fēnmèi 别bié

    动词。表示人们互相分开,不保持在一起。

    “分别”强调不再在一起。例如:“仍旧在那棵大枫树下,他们互相点头地分别着”(《叶紫选集》);“他和陆慕游分别后,闷闷地跑回家去”(茅盾:《蚀》);“明天便要跟一些人,尤其是三个月来和我玩熟了的几个小孩分别”(《巴金散文选》,上卷)。

    “分离”强调彼此离开,不能见面;含有“相互分开在遥远地方”的意味;可同“骨肉”“不可”组合。例如:“我们时而听到……朝鲜人民在诉说骨肉分离的苦难”(《人民日报》,1979.10.10);“佩璋自然颇恋恋,说了‘结婚以后,还不曾分离过呢’这种惜别的话”(叶圣陶:《倪焕之》);“让咱们弟兄十个,永不分离”(秦牧:《花城》)。

    “分手”含有“分开前关系紧密或亲切”的意味和分开时双方拉在一起的手脱离开的形象色彩;可以比喻地用于人同事物不再保持接触或关系,在这样使用时又有“从此永远不会再在一起,或永远不会保持以往关系”的意味。例如:“自从紫荆关分手后,我也再没有碰见过那个叫人喜欢的青年”(杨朔:《海市》);“终于到了该分手的时候了。我们还有许多话要说”(刘心武:《醒来吧,弟弟》);“两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恨相见之晚,直谈到月儿偏西才恋恋不舍的分手”(《新港》,1979,1);“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其一生就和音乐分手了”(何为:《第二次考试》)。

    “分袂”也有“分开前关系密切或亲切”的意味;另有“两人分开时,本来手挽手而贴连一起的衣袖脱离开”的形象色彩;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浓厚,现代很少用。例如:“十年分袂,国事全非,救亡图存,惟有复归于联合战线”(《毛泽东书信选集》);“自武陵与君分袂,倏已兼旬”。

    “别”和“分别”意思比较一致;用于同对方说要和对方分开时,带不忍离开的感情色彩;可同单音词“一”“后”“前”等搭配。例如:“别了,我底亲爱的儿子呀”(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为什么要别了大家而去呢?不,不会的”(《小说月报》,1982,8);“好象这几年并没有别开,我仍在那个学校读书一样”(萧红:《饿》);“同他一别多年,至今失却联系”。

  • 投袂而起-实用委婉语词典

    投袂而起

    婉指振足精神,决心发奋。原指一甩衣袖,凛然站起。喻指。《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 袂-古文观止词典

    袂mèi

    【词性】:名词

    衣袖。由于古人作揖甩动袖子,也引申为“奉陪”(3)。《货殖列传序》;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东海到泰山之间,〔诸侯们都〕整理衣袖到齐国去朝见。《北山移文》: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于是他在席上眉飞色舞,挥舞衣袖。《滕王阁序》:今晨捧袂,喜托龙门。——今晨在这里奉陪,高兴得似乎鲤鱼跳过龙门一样。

  • 袂-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袂mèi

    衣袖。《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临淄三百闾,张~成阴,挥汉成雨。”高启《书博鸡者事》:“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群起以伸其愤。”(攘袂:捋起袖子。)

  • 奋袂-现代汉语大词典

    奋袂fèn mèi

    【释义】:

    挥动衣袖。常用来形容奋发或激动的状态。鲁迅《隐士》:“但苟有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则虽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远胜于宇宙之灭亡者。”

  • 连袂-现代汉语大词典

    连袂lián mèi

    【释义】:

    携手。比喻一同。如:连袂登台演出。

  • 衣袂-现代汉语大词典

    衣袂yī mèi

    【释义】:

    衣袖。也借指衣衫。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一个穿着水白衣袂的人影,模糊地在东边的葡萄架底下一闪,便又不见了。”

  • 袂-现代汉语大词典

    袂mèi

    【释义】:

    衣袖。如:衣袂;联袂。

  • 联袂-现代汉语大词典

    联袂lián mèi

    【释义】:

    衣袖相联。喻携手偕行或共同行事。邹鲁《张家口举义》:“九月初三日,联袂乘车赴张家口,布置起事。”又如:联袂演出。

  • 仙袂-汉语大词典

    仙袂

    【1】仙人的衣袖。

  • 侈袂-汉语大词典

    侈袂

    【1】广袖;大袖。古代官服皆为大袖。故以“侈袂”借指入仕。{南朝} {梁}{萧统}《<陶渊明集>序》:“{齊}謳{趙}舞之娱﹐八珎九鼎之食﹐結駟連鑣之遊﹐侈袂執圭之貴﹐樂則樂矣﹐憂則隨之。”

  • 分袂-汉语大词典

    分袂

    【1】离别。{孙中山}《伦敦被难记》:“{康}{孟}二君爲予往來奔走營救﹐至是晩(即星期日)下午七點鐘時﹐始各分袂。”{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早食後﹐與送客出寺﹐至{慈姥巖}前徘徊﹐皆不忍分袂。”{唐}{李山甫}《别杨秀才》诗:“如何又分袂﹐難話别離情。”{晋}{干宝}《秦女卖枕记》:“〔{秦女}〕取金枕一枚﹐與{度}({孫道度})爲信﹐乃分袂泣别。”

  • 别袂-汉语大词典

    别袂

    【1】犹分袂。举手道别。{唐}{权德舆}《送人使之江陵》诗:“紛紛别袂舉﹐切切離鴻響。”{唐}{李益}《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遠行從此始﹐别袂重淒霜。”

  • 判袂-汉语大词典

    判袂

    【1】分袂;离别。{宋}{范成大}《大热泊乐温有怀商卿德称》诗:“故人新判袂﹐得句與誰論?”{明}{王廷相}《答吴宿威太守书》:“自{松江}判袂﹐積有歲年。”{清}{张潮}《滇南忆旧录·成公祠》:“但我與子相處數年﹐一旦判袂﹐有所不忍耳。”

  • 削袂-汉语大词典

    削袂

    【1】谓两手套于袖中。《吕氏春秋·行论》:“{莊王}方削袂﹐聞之曰:‘嘻!’投袂而起。”{陈奇猷}校释:“削之本義爲刀室﹐所以套刀者﹐引申其義則以物套入某物之中謂之削。此文‘削袂’者﹐謂兩手套入衣袖之中﹐正形容{莊王}消閒自得之狀。”

  • 反袂-汉语大词典

    反袂

    【1】用衣袖拭泪。形容哭泣。{唐}{郑澣}《唐故同州司兵参军杜行方墓志铭》:“有子五人﹐{碩}﹑{顥}﹑{顗}﹑{頎}﹐其幼小字曰{老老};女子子二人﹐皆柴立致毁﹐弔賓爲之反袂。”《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孔子家语·辩物》:“反袂拭面﹐涕泣沾衿。”

  • 左袂-汉语大词典

    左袂

    【1】左衽。{宋}{王禹偁}《北狄来朝颂》:“覩左袂之徒﹐咸歸德化。”

  • 執袂-汉语大词典

    執袂

    【1】拉住衣袖。形容分别时依恋不舍。亦借指送行者。{唐}{杜甫}《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迴風吹獨樹﹐白日照執袂。”{仇兆鳌}注:“執袂﹐送行者。”

  • 奮袂-汉语大词典

    奮袂

    【1】挥动衣袖。常用来形容奋发或激动的状态。{晋}{刘伶}《酒德颂》:“乃奮袂攘襟﹐怒目切齒。”《淮南子·氾论训》:“舉天下之大義﹐身自奮袂執鋭。”{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但苟有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则虽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远胜于宇宙之灭亡者。”《明史·余懋学传》:“稍有規正﹐輒奮袂而起﹐惡聲相加。”

  • 行袂-汉语大词典

    行袂

    【1】指出行人的衣衫。{唐}{方干}《送剡县陈永秩满归越》诗:“密雪霑行袂﹐離杯變别顔。”

  • 弱袂-汉语大词典

    弱袂

    【1】轻罗的衫袖。{唐}{刘禹锡}《采菱行》:“長鬟弱袂動參差﹐釵影釧文浮蕩漾。”

  • 張袂成帷-汉语大词典

    張袂成帷

    【1】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汉}{刘向}《说苑·奉使》:“{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帷﹐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爲無人?”

  • 張袂成陰-汉语大词典

    張袂成陰

    【1】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晏子春秋·杂下九》:“{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爲無人?’”{王念孙}《读书杂志·晏子春秋二》:“{孫}曰:‘陰﹐《説苑》﹑《意林》﹑《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皆作帷﹐據下云成雨﹐則此當作陰。’{念孫}案:張袂成帷﹐揮汗成雨﹐甚言其人之衆耳。”

  • 玉袂-汉语大词典

    玉袂

    【1】衣袖的美称。亦以指手。{南朝} {梁}{江淹}《丹砂可学赋》:“奏神鼓於玉袂﹐舞靈衣於金裾。”

  • 比肩連袂-汉语大词典

    比肩連袂

    【1】肩膀相并,衣袖相连。形容连接不断。{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恒山日记》:“近則{龍山}西亘﹐支峯東連﹐若比肩連袂。”

  • 斂袂-汉语大词典

    斂袂

    【1】整饬衣袖。行礼拜揖的准备动作。《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見那小娘子斂袂向前深深的道個萬福。”{後蜀}{欧阳炯}《巫山一段云》词:“碧虚風雨佩光寒﹐斂袂下雲端。”《史记·货殖列传》:“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

  • 手袂-汉语大词典

    手袂

    【1】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恋不舍之情。{明}{文徵明}《送陆举之》诗:“匆匆手袂何須戀﹐{剡曲}{吴淞}一水間。”

  • 投袂-汉语大词典

    投袂

    【1】甩袖。形容激动奋发。《旧唐书·郑畋传》:“而{畋}衝冠怒髮﹐投袂治兵﹐羅劍戟於罇前﹐練貔貅於閫外。”{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下官聞變投袂﹐泣血禡牙。”{辕孙}《露西亚虚无党》绪言“邦人君子﹐有念我者乎﹐盍亦投袂而興哉!”亦用以形容舞姿。{晋}{陆机}《文赋》:“譬猶舞者赴節以投袂﹐歌者應絃而遣聲。”《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後汉书·朱浮传》:“昔{楚}{宋}列國﹐俱爲諸侯。{莊王}以{宋}執其使﹐遂有投袂之師。”{李贤}注:“投袂﹐奮袂也﹐言其怒也。”

  • 把袂-汉语大词典

    把袂

    【1】拉住衣袖。表示亲昵。{南朝} {梁}{何逊}《赠江长史别》诗:“餞道出郊坰﹐把袂臨洲渚。”{唐}{刘长卿}《送贾三北游》诗:“把袂相看衣共緇﹐窮愁只是惜良時。”{清}{黄景仁}《哭龚梓树》诗:“十年舊雨阻{燕}雲﹐把袂俄驚冥契分。”

  • 拱袂-汉语大词典

    拱袂

    【1】犹拱手。极言轻易。{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周秦总论》:“今日説合從﹐則欲悉慮以擯孤{秦};明日説連衡﹐則欲拱袂而臣六國。紛紛籍籍﹐各是其謀﹐以争相雄長。”【2】执袖。《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至於夜步月而弄琴﹐晝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内﹐與此長乖。”

  • 振袂-汉语大词典

    振袂

    【1】挥动衣袖。《仪礼·聘礼》:“公東南鄉,外拂几三;卒,振袂中攝之,進西鄉。”{胡培翚}正义引{敖氏}曰:“振袂,去塵也。”后多形容出行时的动作。{宋}{叶適}《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千里猶行﹐振袂無前。”{明}{张居正}《送张襄之归新喻》诗:“{幽}{燕}倦爲客﹐振袂思故鄉。”

  • 捐袂-汉语大词典

    捐袂

    【1】捐弃衣袖。喻出会相爱者未遇,因失望而捐弃信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南朝} {梁}{江淹}《去故乡赋》:“出汀洲而解冠﹐入{溆}浦而捐袂。”

  • 捧袂-汉语大词典

    捧袂

    【1】犹拱手。《北史·司马膺之传》:“及{彦深}爲宰相﹐朝士輻輳﹐{膺之}自念﹐故被延請﹐永不至門﹐每與相見﹐捧袂而已。”【2】指相见。《花月痕》第五十回:“這二人與{荷生}﹐八載分襟﹐一朝捧袂﹐傷秋華之宿草﹐喜春鏡之羅花﹐真個説不了别後心事。”{唐}{王勃}《滕王阁序》:“今晨捧袂﹐喜託龍門。”

  • 掎裳連袂-汉语大词典

    掎裳連袂

    【1】见“掎裳連襼”。

  • 掩袂-汉语大词典

    掩袂

    【1】以衣袖拭泪。{宋}{苏轼}《祭欧阳伯和父文》:“投筆掩袂﹐斯文日化﹐躡風系景﹐安所止戾。”{明}{沈德符}《野獲编·妓女·杜韦》:“{韋}應曰:‘君怯甚﹐不可多語傷神﹐我上天入地必隨君。’{范}亦爲哽咽。此時已心知二人必無獨死理矣。{伯起}每爲余談此﹐淚尚承睫﹐余亦爲之掩袂。”{清}{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國母摩笄刺﹐宫娥掩袂傷。他年標信史﹐同日見{高皇}。”【2】用衣袖遮面。《艺文类聚》卷二九引{南朝}{梁}{刘孝绰}《侍离宴》诗:“掩袂望征雲﹐銜杯惜餘景。”{清}{昭槤}《啸亭续录·稗事数则》:“一日﹐有閣中胥吏請假﹐公問何事﹐曰:‘適聞父訃信。’公習以爲常﹐亦云:‘好﹐好。’舍人等皆掩袂笑。”

  • 揚袂-汉语大词典

    揚袂

    【1】举袖。{南朝} {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揚袂風山﹐舉袖陰澤。”《文选·宋玉<高唐赋>》:“揚袂鄣日﹐而望所思。”{李善}注:“揚袂﹐舉袖也。”{宋}{王禹偁}《五哀诗·故殿中侍御史荥阳郑公》:“揚袂入澤宫﹐鵠心一箭中。”

  • 揄袂-汉语大词典

    揄袂

    【1】挥动衣袖。{章炳麟}《董逃歌》:“百年遭大劑﹐揄袂思前皇。”《庄子·渔父》:“須眉交白﹐被髮揄袂。”

  • 揮袂-汉语大词典

    揮袂

    【1】挥袖。奋起貌;飘洒貌。{晋}{卢谌}《览古》诗:“揮袂睨金柱﹐身玉要俱捐。”《云笈七籤》卷一〇六:“爾乃衆仙揮袂﹐萬神遷延﹐羽童拊節﹐慶雲纏綿。”{三国} {魏}{曹植}《七启》:“揮袂則九野生風﹐慷慨則氣成虹蜺。”【2】犹挥手。表示告别。{明}{刘基}《招隐》诗之五:“揮袂起謝客﹐且還飲我醪。”{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之八:“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晋}{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分塗長林側﹐揮袂{萬始亭}。”

  • 摻袂-汉语大词典

    摻袂

    【1】执袖。犹握别。{宋}{曾巩}《与舍弟别舟岸间相望感叹成咏》:“舟陸空相望﹐摻袂即千里。”{前蜀}{韦庄}《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摻袂客從華下散﹐棹舟人向鏡中歸。”{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今旦有友人將歸於{崆峒}舊隱者﹐僕餞之{伊水}濱﹐不勝離觴;既摻袂﹐馬逸﹐復不能止﹐失道至此耳。”

  • 攘袂-汉语大词典

    攘袂

    【1】捋上衣袖。常形容奋起貌。《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歐}{美}各國資本家﹐皆瞠目攘袂而前。”{明}{张居正}《暮宿田家》诗:“攘袂再三起﹐向我誇耕桑。”《汉书·邹阳传》:“臣竊料之﹐能歷西山﹐徑{長樂}﹐抵{未央}﹐攘袂而正議者﹐獨大王耳。”

  • 操袂-汉语大词典

    操袂

    【1】《礼记·曲礼上》:“獻民虜者操右袂。”本谓献俘时持其右袂以防异心。后用以指献捷。{唐}{白居易}《太社观献捷》诗:“班師郊社内﹐操袂凱歌中。”{唐}{刘禹锡}《凯旋成咏寄荆南严司空》:“卉服聯操袂﹐雕題盡鞠躬。”

  • 攘袂引領-汉语大词典

    攘袂引領

    【1】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天下學士有志於聖人者﹐莫不攘袂引領﹐願受指教﹐聽教誨。”

  • 攝袂-汉语大词典

    攝袂

    【1】整理衣袖。表示恭敬。《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南面負扆攝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南朝} {梁}{陆倕}《石阙铭》:“升中以祀羣望﹐攝袂而朝諸夏。”

  • 斬袂-汉语大词典

    斬袂

    【1】犹斩袪。借指旧怨。《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神考}與{元祐}之臣﹐其先非有射鉤斬袂之隙也﹐先帝信仇人而黜之。”《晋书·梁武昭王李玄盛传》:“休矣時英﹐茂哉雋哲﹐庶罩網以遠籠﹐豈徒射鉤與斬袂!”

  • 肩摩袂接-汉语大词典

    肩摩袂接

    【1】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明}{宋濂}《赠传神陈德颜序》:“余自近歲以來﹐爲求文者肩摩袂接而至﹐一切謝絶已久。”

  • 煩袂-汉语大词典

    煩袂

    【1】犹烦襟。{唐}{皎然}《苦热行》:“省客當此時﹐忽貽懷中瓊;捧玩煩袂滌﹐嘯歌美風生。”

  • 留客袂-汉语大词典

    留客袂

    【1】指翩翩然﹑令人留连难舍的舞袖。语出《楚辞·大招》:“長袂拂面,善留客只。”{南朝} {梁}{刘孝绰}《铜雀妓》诗:“誰言留客袂﹐遂掩望陵悲。”{南朝}{梁简文帝}《采桑》诗:“重門皆已閉﹐方知留客袂。”

  • 移袂-汉语大词典

    移袂

    【1】广袖。《仪礼·少牢馈食礼》:“主婦被錫衣移袂……主婦贊者一人﹐亦披錫衣移袂。”{郑玄}注:“侈者蓋半士妻之袂以益之﹐衣三尺三寸﹐袪尺八寸。”{阮元}校勘:“移﹐{唐}《石經》﹑{嚴}本﹑《要義》﹑{楊氏}俱作‘移’﹐與疏文合。{徐}本﹑《釋文》﹑《集釋》﹑《通解》﹑{敖氏}﹑{毛}本﹐俱作‘侈’……移﹐猶廣大也。”

  • 聯袂-汉语大词典

    聯袂

    【1】衣袖相联。喻携手偕行。{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聯袂度危橋﹐縈迴山林杪。”{邹鲁}《张家口举义》:“九月初三日﹐聯袂乘車赴{張家口}﹐佈置起事。”{唐}{杜甫}《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市北肩輿每聯袂﹐郭南抱甕亦隱几。”{清}{陈维崧}《念奴娇·红桥园亭宴集》词:“更值羣公聯袂到﹐夾巷雕鞍繡軸。”{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畿辅·淹九》:“都中士女﹐傾國出城西郊所謂{白雲觀}者﹐聯袂嬉游﹐席地布飲。”

  • 羅袂-汉语大词典

    羅袂

    【1】丝罗的衣袖。亦指华丽的衣着。{三国} {魏}{曹植}《七启》:“動朱脣﹐發清商﹐揚羅袂﹐振華裳。”{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月色横空﹐花陰滿庭;羅袂生寒﹐芳心自警。”{汉武帝}《落叶哀蝉曲》:“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晋}{葛洪}《抱朴子·崇教》:“淫音譟而惑耳﹐羅袂揮而亂目。”

  • 笠冠簑袂-汉语大词典

    笠冠簑袂

    【1】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渔家装束。《憩园词话》卷三引{清}{汤雨生}《明月生南浦》词序:“風日佳時﹐往往吟嘯竟夕﹐笠冠簑袂﹐固未嘗爲天械所拘也。”

  • 衣袂-汉语大词典

    衣袂

    【1】衣袖。《周礼·春官·司服》“齊服有玄端素端”{汉}{郑玄}注:“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2】借指衣衫。{宋}{刘过}《贺新郎》词:“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你是爲人須爲徹﹐將衣袂不藉。”{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八:“一个穿着水白衣袂的人影﹐模糊地在东边的葡萄架底下一闪﹐便又不见了。”

  • 袂-汉语大词典

    《廣韻》彌弊切,去祭,明。【1】衣袖。《易·归妹》:“{帝乙}歸妹, 其君之袂, 不如其娣之袂良。”{王弼}注:“袂, 衣袖, 所以爲禮容者也。”《史记·苏秦列传》:“{臨菑}之塗, 車轂擊, 人肩摩, 連衽成帷, 舉袂成幕, 揮汗成雨。”{後蜀}{毛熙震}《河满子》词:“無語殘妝淡薄, 含羞嚲袂輕盈。幾度香閨眠過曉, 綺窗疎日微明。”{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袂”:“《禮記·深衣》:‘袂之長短, 反詘之及肘。’《釋文》:‘袪末曰袂。’《儀禮·聘禮》注:‘純袂爲口緣。’按: 析言之則袂口曰袪; 統言之則袪亦曰袂也。”【2】借指上衣。《红楼梦》第七四回:“{鳳姐}﹑{平兒}等都忙與{探春}理裙整袂, 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説:‘……快出去, 别再討臉了!’”

  • 袂裾-汉语大词典

    袂裾

    【1】襟袖。{清}{仲振奎}《红楼梦·前梦》:“輕雲滿袂裾﹐拂面吹靈雨﹐太虚幻境﹐見金書翠榜﹐半天呈露。”

  • 袂接肩摩-汉语大词典

    袂接肩摩

    【1】形容人多。{明}{宋濂}《国朝名臣序颂》:“其他智士謀臣﹐袂接肩摩﹐殆未可一二數。”

  • 袂雲汗雨-汉语大词典

    袂雲汗雨

    【1】语本《晏子春秋·杂下九》:“張袂成陰, 揮汗成雨。”极言行人之多。{清}{王韬}《淞滨琐话·画船纪艳》:“諸同人邀飲於{三潭印月}﹐剛值浴佛日﹐士女麕至﹐幾於袂雲而汗雨。”

  • 襟袂-汉语大词典

    襟袂

    【1】衣襟衣袖。{唐}{杜牧}《偶题》诗之一:“勞勞千里身﹐襟袂滿行塵。”{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南皮}{趙氏}子爲狐所媚﹐附於其身﹐恆在襟袂間與人語。”【2】指连襟, 僚婿。{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济溪老人遗稿》:“通判{明州}{濟源}{李迎}{彦將}撰﹐{永嘉}{周浮沚}先生之壻﹐與先大夫爲襟袂。”

  • 蒙袂-汉语大词典

    蒙袂

    【1】用袖子蒙住脸。谓不愿见人。《礼记·檀弓下》:“{齊}大飢﹐{黔敖}爲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郑玄}注:“蒙袂﹐不欲見人也。”{晋}{陶潜}《有会而作》诗:“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

  • 紅袂-汉语大词典

    紅袂

    【1】犹红袖。{唐}{白居易}《秦中吟·五弦》:“清歌且罷唱﹐紅袂亦停舞。”{宋}{苏辙}《记岁首乡俗寄子瞻·踏青》诗:“縞裙紅袂臨江影﹐青蓋驊騮踏石聲。”{前蜀}{韦庄}《小重山》词:“卧思陳事暗消魂。羅衣溼﹐紅袂有啼痕。”

  • 結袂-汉语大词典

    結袂

    【1】联结衣袖。{明}{徐渭}《元夕休宁道中遥忆乡里》诗:“陌上雙雙結袂頻﹐翩如飛燕蹴輕塵。”{南朝} {梁}{江淹}《知己赋》:“余結袂於山石﹐君憑神於寒霰。”

  • 締袂-汉语大词典

    締袂

    【1】衣袖相连。《宋书·袁淑传》:“肩摩倍於{長安}﹐締袂百於{臨淄}。”

  • 縞袂-汉语大词典

    縞袂

    【1】白衣。亦借喻白色花卉。{宋}{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诗》之一:“月黑林間逢縞袂﹐{霸陵}醉尉誤誰何。”{明}{高启}《幻住精舍寻梅》诗:“關山夢别今五年﹐縞袂誰家月中見。”{清}{赵翼}《种梅图》诗:“公子裼裘來﹐美人縞袂迎。”《红楼梦》第三七回:“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 返袂-汉语大词典

    返袂

    【1】用衣袖拭泪。形容哭泣。《太平广记》卷二〇三引{五代}{刘□}《耳目记·王中散》:“{敬傲}即應命而奏之﹐聲清韻古﹐感動神人﹐曲終﹐{敬傲}潸然返袂云:‘憶在{咸通}﹐王庭秋夜﹐供奉至尊之際﹐不意流離於此也。’”

  • 連袂-汉语大词典

    連袂

    【1】犹联袂。{唐}{储光羲}《蔷薇》诗:“連袂蹋歌從此去﹐風吹香氣逐人歸。”{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攜手連袂﹐以遨以集。”{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黨禍起新朝﹐正士寒心﹐連袂高蹈。”【2】犹连襟。《朱子语类》卷一〇七:“或有謂先生曰:‘{沈繼祖}乃{正淳}之連袂也。’先生笑曰:‘{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何傷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李參政}{昌齡}家女多得貴壻﹐參政{范公}{仲淹}﹑樞副{鄭公}{戩}﹐皆自小官布衣選配爲連袂。”

  • 解袂-汉语大词典

    解袂

    【1】分手;离别。{唐}{杜甫}《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鴰鶡催明星﹐解袂從此旋。”{宋}{贺铸}《宿宝泉山慧日寺》诗:“回溪出蒙密﹐解袂迎長風。”{明}{张居正}《寄陈松谷相公书》:“都門解袂﹐與玄老相對﹐哽咽者久之。”

  • 青裙縞袂-汉语大词典

    青裙縞袂

    【1】青布裙﹑素色衣。谓贫妇的服饰。借指农妇﹐贫妇。{清}{龚自珍}《後庭宴·周南唐人韵》词:“聘乏金錢﹐貯無金屋﹐嫁衣不用金泥簇。青裙縞袂話三生﹐個儂道是樓東{玉}。”{宋}{苏轼}《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之二:“火冷餳稀杏粥稠﹐青裙縞袂餉田頭。”{清}{龚自珍}《好事近·录言》词:“細語道家常﹐生小不矜珠翠。他日郎家消受﹐願青裙縞袂。”

  • 青門解袂-汉语大词典

    青門解袂

    【1】古{长安}东{青门}﹐为折柳送别之地。后因以“青門解袂”为分手别离的典故。{宋}{贺铸}《万年欢·断湘弦》词:“{青門}解袂﹐畫橋回首;初沈{漢}佩﹐永斷{湘}絃。”

  • 長袂-汉语大词典

    長袂

    【1】长袖。《楚辞·大招》:“長袂拂面﹐善留客只。”{王逸}注:“袂﹐袖也。言美女工舞﹐揄其長袖。”{南朝} {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長袂屢以拂﹐﹐彫胡方自炊。”{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諐殃。”

  • 雨袂-汉语大词典

    雨袂

    【1】衣袖被泪水沾湿。《北齐书·王琳传》:“是用霑巾雨袂﹐痛可識之顔;回腸疾首﹐切猶生之面。”

  • 霞袂-汉语大词典

    霞袂

    【1】艳丽轻柔的舞衣。{唐}{陈嘏}《霓裳羽衣曲赋》:“爾其絳節迴互﹐霞袂飄颺。或眄盼以不動﹐或輕盈而欲翔。”

  • 離袂-汉语大词典

    離袂

    【1】犹离别。{明}{杨慎}《送余懋宗》诗:“天遠驚離袂﹐春寒入勸盃。”{唐}{孟郊}《送殷秀才南游》诗:“詩句臨離袂﹐酒花薰别顔。”【2】离人的衣袖﹑衣服。借指别离的人。{南朝} {梁}{江淹}《卧疾怨别刘长史》诗:“{吴}山饒離袂﹐{楚}水多别情。”{唐}{权德舆}《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得销字》诗:“青門望離袂﹐魂爲{阿連}銷。”{唐}{卢纶}《送畅当》诗:“秋風滿離袂﹐唯老事唯多。”

  • 障袂-汉语大词典

    障袂

    【1】扬袖遮日。{宋}{黄庭坚}《次韵答邢敦夫》:“别來阻山河﹐望遠每障袂。”{史容}注:“揚袂障日而望所思。”

  • 風袂-汉语大词典

    風袂

    【1】指随风飘动的衣袖。{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寄乐天>》:“風袂去時揮﹐雲帆望中失。”{元}{王恽}《登凌云阁》诗:“布衣塵滿戴儒冠﹐風袂來登上將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