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袒)是什么意思
偏袒←→公允 公正-反义词词典
偏袒←→公允 公正piāntǎn-gōngyǔn gōngzhèng
【词性】:形
偏袒: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公允:公平恰当。
公正:没有偏私;公平正直。
【例】 法官刘其通相当公允,他对每个案件都给予公正的判决,即使自己有所好恶,也从不偏袒。
冤枉←→包庇 袒护-反义词词典
冤枉←→包庇 袒护yuān·wang-bāobì tánhù
【词性】:动
冤枉:毫无事实根据给人加上恶名
包庇:掩护、袒护(坏人坏事)。
袒护:对错误的言行加以无原则的支持或保护。
【例】 他怕给对立面丢把柄,说他包庇阶级敌人。(张斌:《柳叶桃》) 他两眼一怔,哈了一声,说:“你叫安学海,你莫非是作过南河知县,被谈尔音那厮冤枉参了一本的安青天安太老爷吗?”(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我吃的茶,她倒不能够吃!好!她把我的茶倒了,你们就袒护她。她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头,你们也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头。”周老太太又颤巍巍地骂起来。(巴金:《秋》)
偏袒-古语词今用词典
偏袒piānttǎn
裸露一臂。战国末年,荆轲图谋入秦刺杀秦王,乃面见逃亡到燕国的秦将——秦王的仇人樊于期,提出用樊于期的头去骗取秦王信任的行动方案。“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樊于期袒露出一条臂膀,握住手腕走前一步说:这是我日夜咬牙切齿,痛击心胸之事,于今才听到您的指点。)说完自杀身亡,(《战国策·燕三》)后引申为:袒护一方。
今沿用引申义。
《文汇电影时报》:“春节前,史蜀君邀请女作家陆星儿到医院、学校、有关单位采访了五十多人,社会方方面面的众生相善与恶,申张正义与偏袒错误种种,丰富了她们的创作思维。”《成都晚报》:“在观众如潮似涛的助威声中,西德克借助边线裁判偏袒,夺回发球权。”《足球》:“有足球就有裁判,有裁判就会有错判、误判、漏判,当然,也会有偏袒一方的裁判,关键是教练、领队,队员如何对待。”
裸露 袒露-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裸露 袒露
裸露luǒlù 袒露tǎnlù
动词。表示没有东西遮盖而露出来。
“裸露”强调完全露在外边;应用范围广,可用于人、动物或其它事物。例如:“他们身上裸露着伤疤”,(田间:《给战斗者》);“蜻蜓头部一对突出的复眼是裸露在外边的”;“厚厚的煤层裸露在地面上”。
“袒露”含有“遮盖物被去掉而露出”的意味,多用于人因脱去或敞开上衣而致身体一部分露出的情况。例如:“他自言自语地说着把衣衫上的扣子解开,袒露着胸部,把马打了一下,马奔驰起来”(李准:《春笋集》,)“在围观的路人当中,有个汉子卖杂耍,上身袒露,拿住把刀子往胸部上砍”;“最后一枚‘钉子’拔除了,金家沟毫不掩饰地袒露出自己的胸膛,恢复了原始的面貌”(《小说选刊》,1981,12)。
袒护 包庇 庇护-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袒护 包庇 庇护
袒护tǎnhù 包庇bāobì 庇护bìhù
动词。表示对错误的或不合法的思想行为或有这种思想行为表现的个人给予保护和支持。
“袒护”强调偏袒的态度和毫无原则性,含有“出自私心而支持保护”的意味;是贬义词。例如:“为了袒护母亲就完全冤枉了自己的同志”(赵树理:《三里湾》);“在这个问题上,我感到处长明显地袒护出纳员,不让她承担责任”:“说她无原则地袒护李铁”(雪克:《战斗的青春》)。
“包庇”强调保护住,使安然无事,含有“凭着自己的地位或势力而作保护”的意味;多用于错误严重的人或坏人,贬义比“袒护”重。例如:“有的家长平日娇惯子女,放纵不管,一旦他们发展成为破坏社会治安、危害人民的罪人,又想方设法包庇他们”;“它的军队和走狗……任意拘捕我们的官民,包庇走私,公开出卖白面”(《田汉剧作选》)。
“庇护”兼含“包庇”和“袒护”的意思,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不含贬义,而在带贬义时意思也没有“包庇”重;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只有这一次对于小川的事情却是个例外,所以别人攻击他庇护小川”(巴金:《雾·雨·电》);“老书记为人正直公道,自己的子女犯了错误,总是严加批评教育,甚至主动请有关主管单位处分,从不庇护”。
“庇护”在表示“以国家的力量给予保护,使得到安全”的意义时(如说:“我国宪法规定,外国人到中国要求避难,我国政府可以庇护”),和“袒护”“包庇”没有同义关系。
袒 裸-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袒 裸
[袒tán 裸luǒ]
同 都有脱去衣服、露出身体的意思。
异 【袒】 脱去上衣,露出上身,或仅脱外衣,露出内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质:杀人用的砧板。脱:免罪)《史记·陈涉世家》:“袒右,称大楚”。(袒右:光着右臂)《汉书·高后纪》:“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
【裸】 脱光衣服,露出全身。《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薄:靠近)《晋书·范宣传》:“正始以来,世尚老庄。逮晋之初,竞以裸裎为高。”(裸裎:光着身子)
袒护 检举 揭发-反义词应用词典
袒护 检举 揭发
袒护 tǎnhù 检举 jiǎnjǔ
揭发 jiēfā
【袒护】动词,贬义。因有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和保护。
〔例句〕
1.他犯了严重错误,你为什么要袒护他?
2.袒护坏人是不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
【检举】动词。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和组织举报违法犯罪行为。
〔例句〕
1.某街道居委会干部向派出所检举了当地一个流氓团伙的罪行。
2.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于犯罪分子的行径应该毫不留情地进行检举。
【揭发】动词。揭露告发。
〔例句〕
1.经过思想斗争,儿子终于揭发了母亲毒死他父亲的罪行。
2.有关部门正一一核查群众揭发的材料。
庇护 保护 包庇 袒护-近义词应用词典
庇护 保护 包庇 袒护
庇护 bìhù 保护 bǎohù 包庇 bāobì 袒护 tǎnhù
【庇护】包庇;袒护。如:
1.一切资产阶级的政府,包括受帝国主义庇护的反动政府在内,都是这样的政府。
【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如:
2.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故宫进行了修缮和保护。
【包庇】袒护或掩护(坏人、坏事)。如:
3.包庇罪犯要受到法律制裁。
【袒护】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如:
4.袒护子女的错误是有害无益的。
辨析:“保护”是中性词,其他都是贬义词。“保护”着重于“护”,护理,爱惜,使不受损害。对象较具体,常指人或物,如保护生命财产,保护农田水利,保护名胜古迹,保护矿产资源等。“庇护”着重于“庇”,有意识有目的地掩护一些人的缺点错误和罪行,如庇护坏分子,庇护罪犯。“庇护”语义比“袒护”重。“袒护”着重于“袒”,偏袒,偏向,出于私心偏爱,无原则地支持一方。“包庇”是有意识地掩护坏人坏事,使其逃避法律制裁。
肉袒-古文观止词典
肉袒ròu tǎn
去衣露体。古时在谢罪时表示惶恐(1)。《留侯论》:郑伯肉袒牵羊以迎。——郑襄公赤身露体牵着羊前去迎接。
袒裼-古文观止词典
袒裼tǎn xī
【词性】:动词
脱衣露体(1)。《心术》:袒裼而案剑。——脱衣露体举起剑来。
左右袒-汉语惯用语辞典
左右袒zuǒ yòu tǎn
比喻偏护某一方。原意是露出左臂或右臂,以示偏护某方。详见《史记·孝文本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母或怒以色,则藏姑怒以声。二成又懦,不敢为左右袒。”
袒-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袒檀tǎn
①脱掉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负荆。”魏学洢《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胸露乳,矫首昂视。”②偏袒,袒护。柳宗元《平淮夷雅》:“士获厥心,大~高骧。”《聊斋志异·珊瑚》:“二成又懦,不敢为左右~。”(左右袒:偏袒某一方。)
【袒裼】(—xī)①脱去上衣,露出内衣。《礼记·内则》:“不有敬事,不敢~。”②脱衣露体。《诗经·郑风·大叔于田》:“~暴虎,献于公所。”
【袒右】解开上衣露出右臂,以示赞成或与众不同。《陈涉世家》:“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称大楚。”
偏袒-现代汉语大词典
偏袒piān tǎn
【释义】:
偏护一方。闻一多《什么是儒家》:“他们也不能偏袒某一方面,偏袒了一方,使一方太强,有压倒对方的能力,缓冲者也无事可做。”
左袒-现代汉语大词典
左袒zuǒ tǎn
【释义】: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擅政,大封吕姓以培植势力。吕后死,太尉周勃谋诛诸吕,行令军中说:“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后因以称偏护一方为左袒。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刘满和张正典吵起来了,后来还动了手;当时谁也没有劝解或左袒。”
袒-现代汉语大词典
袒tǎn襢
【释义】:
①脱衣露出身体。郭沫若《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在船之此侧往来撑篙,口中漫作欺乃之声。”引申为显露,显示。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在每一座礼品室里,都袒出了他们的一颗颗红心。”②古代行礼时脱去上衣的左袖,露出裼衣。如:袒左。也泛指脱去衣袖而露出臂膊。③敞露而无遮蔽。参见“袒露②”。④庇护,偏袒。如:袒护;袒庇。
袒开-现代汉语大词典
袒开tǎn kāi
【释义】:
毫无掩饰地敞开。吴组缃《山洪》:“因此,三官渴想对他们袒开胸怀,把心里所有的和盘托出来。”
袒左-现代汉语大词典
袒左tǎn zuǒ
【释义】:
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的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的左袖,而露出左臂。按,古代凡礼事皆左袒,唯受刑右袒。
袒右-现代汉语大词典
袒右tǎn yòu
【释义】:
脱去右袖,露出右臂。汉吕后死,太尉周勃入北军,“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周勃遂率兵尽杀吕党。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后遂以“袒右”表示对旧势力的支持。也泛指拥护。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若是公众袒右你们,那个能够推倒你们。”
袒护-现代汉语大词典
袒护tǎn hù
【释义】:
偏袒维护。指出于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或庇护某一方。老舍《四世同堂》:“为反抗大赤包,她不能不袒护小崔。”
袒庇-现代汉语大词典
袒庇tǎn bì
【释义】:
袒护包庇。郭沫若《“五卅”惨案怒吼》:“但是事发以来已经半月以上了,英国政府还在袒庇他们在华官吏的非法行为,使他们强硬到底,死不认罪。”
袒荡-现代汉语大词典
袒荡tǎn dàng
【释义】:
坦率,不做作。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正始之际,崇尚清谈,士大夫以寥廓之言,袒荡之行相高,更增进了文辞的隽永。”
袒裼裸裎-现代汉语大词典
袒裼裸裎tǎn xī luǒ chéng
【释义】:
赤身露体。指粗野无礼。语出《孟子·公孙丑上》:“袒裼裸裎于我侧。”也指无拘无束。李大钊《青春》:“袒裼裸裎,去来无挂,全其优美高尚之天。”也省作“袒裸”。如:他生性古板,衣着整饬,虽盛暑也不愿袒裸。
袒裸-现代汉语大词典
袒裸tǎn luǒ
【释义】:
见“袒裼裸裎”。
袒露-现代汉语大词典
袒露tǎn lù
【释义】:
①脱下上衣,露出身体。如:袒露胸膛。②暴露,无遮盖。康濯《水滴石穿》:“(男人)看见了袒露在斜坡根底的一楼上的情景,就对着下面吆喝。”③毫无掩饰的表露。林雨《刀尖》:“这是一位革命战士宽大胸怀的袒露。”
肉袒-现代汉语大词典
肉袒ròu tǎn
【释义】:
去衣露体。古代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和惶惧。陈白尘《大风歌》:“周勃武夫,一再无礼,谨向足下肉袒请罪!”也指裸露身体的一部或全部。闻一多《剑匣》:“隐约地又升起了一个玉人,仿佛是肉袒的维纳司呢。”
三袒-汉语大词典
三袒
【1】古丧礼。谓居丧时三度袒露上体以示哀。《礼记·丧服小记》:“三日而五哭三袒。”{郑玄}注:“三袒者﹐始至袒﹐與明日又明日之朝而三也。”
兩袒-汉语大词典
兩袒
【1】袒露双肩,谓女子兼适两夫家。典出《太平御览》卷三八二引{汉}{应劭}《风俗通》:“{齊}有一女,二家求之。其家語其女曰:‘汝欲東家則左袒,欲西家則右袒。’其女兩袒,父母問其故,對曰:‘願東家食而西家息。’以東家富而醜,西家貧而美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段公子》:“二君富貴而韶艾﹐心非木石﹐能不兩袒?第此非行樂地也﹐舍後有小樓﹐幽僻精潔﹐盍往彼一叙談乎?”{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段公子》:“設當時妹即兩袒﹐亦何負於{李生}?”
倮袒-汉语大词典
倮袒
【1】裸露上身。《南史·齐临汝侯坦之传》:“帝於宫中及出後堂雜狡獪﹐{坦之}皆得在側﹐或遇醉後倮袒﹐{坦之}輒扶持諫喻。”
偏袒-汉语大词典
偏袒
【1】{汉}{吕后}死,太尉{周勃}入北军,传令军中说,助{吕氏}的右袒,助{刘氏}的左袒,军皆左袒,{周勃}遂率兵尽杀{吕}党。参阅《汉书·高后纪》。后以称偏护一方。{清}{昭槤}《啸亭续录·先恭王之正》:“居相位者﹐當有相度﹐{西林}偏袒鄉黨﹐非持平天下之道也。”{闻一多}《什么是儒家》:“他们也不能偏袒某一方面﹐偏袒了一方﹐使一方太强﹐有压倒对方的能力﹐缓冲者也无事可做。”【2】佛教徒穿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并便于执持法器,亦称偏袒。{清}{吴嘉纪}《送瑶儿》诗:“胡僧偏袒摇掌﹐導魂鈴子聲錚然。”{唐}{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偏袒右肩露雙脚﹐葉裏松子僧前落。”{宋}{道成}《释氏要览·礼数》:“偏袒﹐{天竺}之儀也。此禮自{曹魏}世寖至今也。律云﹐偏露右肩﹐即肉袒也。律云﹐一切供養﹐皆偏袒﹐示有便於執作也。”【3】解衣裸露一臂。《战国策·燕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汉书·酷吏传·田延年》:“即閉關獨居齊舍﹐偏袒持刀東西步。”《太平广记》卷一三二引{唐}{戴孚}《广异记·张纵》:“至前堂﹐見丞夫人對鏡理粧﹐偏袒一膊。”
免袒-汉语大词典
免袒
【1】即袒免。古代丧服。袒露左臂,以麻布缠头。《礼记·奔丧》:“於又哭三哭﹐皆免袒。有賓﹐則主人拜賓送賓。”
左右袒-汉语大词典
左右袒
【1】原意是露出左臂或右臂,以示偏护某一方。语本《史记·孝文本纪》。后称偏助一方为“左袒”,两无所助曰“不为左右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母或怒以色﹐則{臧姑}怒以聲。{二成}又懦﹐不敢爲左右袒。”
左袒-汉语大词典
左袒
【1】古代仪礼,脱左袖,露出左臂。《仪礼·士丧礼》:“主人出﹐南面﹐左袒。”{贾公彦}疏:“謂袒左袖﹐扱於左腋之下﹐帶之内﹐取便也。”《礼记·檀弓下》:“既封﹐左袒。”【2】{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擅政,大封{吕}姓以培植势力。{吕后}死,太尉{周勃}谋诛诸{吕},行令军中说:“爲{吕氏}右袒,爲{劉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后因以称偏护一方为左袒。{清}{孔尚任}《桃花扇·拜坛》:“内閣{高弘圖}﹑{姜日廣}左袒逆黨﹐俱已革職了。”{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刘满}和{张正典}吵起来了﹐后来还动了手;当时谁也没有劝解或左袒。”
右袒-汉语大词典
右袒
【1】脱右袖,露出右臂﹑右肩。《汉书·高后纪》:“{勃}入軍門,行令軍中曰:‘爲{吕氏}右袒,爲{劉氏}左袒。’軍皆左袒。”后以“右袒”表示倒向不义者一方。{宋}{岳珂}《百韵诗》:“虜焰猶繁熾﹐{吴}都忽震驚。東巡傳警蹕﹐右袒半公卿。”{清}{李渔}《义士李伦表传》:“詎意集衆之令未下﹐而所屬文武已先易服以示右袒。”【2】脱右袖,露出右臂﹑右肩。佛教礼仪之一。{晋}{慧远}《沙门袒服论》:“佛出於世﹐因而爲教。明所行不左﹐故應右袒。”{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時{三菩伽}於衆中右袒長跪﹐揚言曰:‘衆無譁!欽哉﹐念哉!’”
徒袒-汉语大词典
徒袒
【1】见“徒裎”。
散袒-汉语大词典
散袒
【1】逍遥自在。《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文王}聽得此人是大孝之人:‘我與爾黄金十兩﹐教養你老母;更放你七日散袒﹐你却來赴法。’”{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我幾曾道是散袒悠悠?”{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我如今跳出是非場﹐抹下了這功勞簿﹐只待要修仙辟穀﹐倒是俺散袒逍遥一願足。”
曲袒-汉语大词典
曲袒
【1】偏袒。{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籤·董份》:“{董}與{分宜}子{世蕃}往還﹐時{嚴}氏得罪﹐人言嘖嘖﹐{董}得{世蕃}二萬金。{董}雖供直{西苑}﹐帝終不能曲袒也。”
牽羊肉袒-汉语大词典
牽羊肉袒
【1】见“牽羊”。
膝袒-汉语大词典
膝袒
【1】膝行肉袒。表示投降请罪。《梁书·袁昂传》:“自承麾旆屆止﹐莫不膝袒軍門﹐惟僕一人敢後至者﹐政以内揆庸素﹐文武無施﹐直是東國賤男子耳。”
科頭袒體-汉语大词典
科頭袒體
【1】谓不戴冠帽不束带。{晋}{葛洪}《抱朴子·刺骄》:“若夫貴門子孫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頭袒體﹐踞見賓客。”
肉袒面縛-汉语大词典
肉袒面縛
【1】去衣露体﹐缚手于背﹐以示降服顺从。《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司马贞}索隐:“面縛者﹐縛手于背而面向前也。”{南朝} {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侯瑱}跋扈{江州}﹐公私阻絶﹐即平北賊﹐仍事南征﹐肉袒面縛﹐歸首闕庭﹐即爲申聞﹐優其禮秩﹐臺儀不貶﹐位遇兼常。”
肉袒牽羊-汉语大词典
肉袒牽羊
【1】露体牵羊﹐以示降服顺从。《左传·宣公十二年》:“{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杜预}注:“肉袒牽羊﹐示服爲臣僕。”{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帝肉袒牽羊﹐輿櫬銜璧﹐出降東門。”《後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士卒易保﹐人不肉袒。”{李贤}注:“《左傳》{鄭伯}肉袒牽羊以降{楚}﹐言{關中}士卒易與保守不降下也。”{北齐}{魏收}《为东魏檄梁文》:“若{吴}之王孫﹐{蜀}之公子﹐順時以動﹐見機而作﹐面縛銜璧﹐肉袒牽羊﹐歸款軍門。”亦省作“[肉袒]”。
肉袒-汉语大词典
肉袒
【1】指裸露身体的一部或全部。{清}{黄遵宪}《番客篇》:“蚩蚩{巫來由}﹐肉袒親牽羊。”{闻一多}《剑匣》诗:“烟痕半消未灭之处﹐隐约地又升起了一个玉人﹐仿佛是肉袒的{维纳司}呢。”【2】去衣露体。古代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和惶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頗}聞之﹐肉袒負荆﹐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司马贞}索隐:“肉袒者﹐謂袒衣而露肉也。”《礼记·郊特牲》:“君再拜稽首﹐肉袒親割﹐敬之至也。”{明}{刘元卿}《贤奕编·德器》:“在户部時﹐吏污精微文書﹐驚懼肉袒以候。”{唐}{陈子昂}《为义兴公求拜扫表》:“稽顙松關﹐謝不睦之辜;肉袒山門﹐祈自新之路。”{陈白尘}《大风歌》第五幕:“{周勃}武夫﹐一再无礼﹐谨向足下肉袒请罪!”【3】僧人袒露肩膊而致敬的一种礼节。《法苑珠林》卷二八:“偏露右肩﹐或偏露一肩﹐或偏露一膊﹐所言袒者﹐謂肉袒也……故知肉袒露肩﹐乃是主敬之極。”【4】见“肉袒牽羊”。
衩袒-汉语大词典
衩袒
【1】谓不拘礼仪只穿便服, 或袒衣露体。{宋}{周密}《武林旧事·四孟驾出》:“先期禁衛所閣門牒{臨安府}約束居民﹐不許登高及衩袒觀看。男子並令衫帶﹐婦人裙背。”《元典章·礼部六·释道》:“凡遇四齋日﹐住持領衆焚香﹐祝延聖壽﹐念經文不得怠惰﹐主首僧人常鈐束﹐不許衩袒出外於茶坊﹑酒店等行坐。”
袒-汉语大词典
袒
《廣韻》徒旱切,上旱,定。【1】脱衣露出上身。《礼记·曲礼上》:“冠毋免, 勞毋袒, 暑毋褰裳。”{陆德明}释文:“袒, 露也。”{孔颖达}疏:“雖有疲勞之事厭患其衣, 而不得袒露身體。”《吕氏春秋·上德》:“{曹共公}視其駢脅, 使袒而捕池魚。”{清}{侯方域}《宁南侯传》:“{世威}堅不動, 竟袒而負{司徒公}以出。”{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 银发椎髻, 白须髯, 袒上身, 在船之此侧往来撑篙, 口中漫作欵乃之声。”【2】引申为显露,显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在每一座礼品室里, 都袒出了他们的一颗颗红心。”【3】古代行礼时脱去上衣的左袖,露出裼衣。《仪礼·乡射礼》:“司射適堂西, 袒決遂。”{郑玄}注:“袒, 左免衣也。”《礼记·檀弓上》:“主人既小斂, 袒﹑括髮。”{孔颖达}疏:“凡弔喪之禮, 主人未變之前, 弔者吉服而弔, 吉服謂羔裘﹑玄冠﹑緇衣﹑素裳, 又袒去上服以露裼衣, 則此裼裘而弔是也。”【4】指脱去衣袖而露出臂膊。《汉书·高后纪》:“爲{吕氏}右袒, 爲{劉氏}左袒。”{颜师古}注:“袒, 脱衣袖而肉袒也。左右者, 偏脱其一耳。”【5】袒露右肩。佛教徒表示恭敬的一种方式。《法苑珠林》卷二八:“依《律》云: 偏露右肩, 或偏露一肩, 或偏露一膊, 所言袒者, 謂肉袒也……故知肉袒肩露, 乃是立敬之極。”{清}{蔡德晋}《袒裼袭解辨》:“至佛氏始有偏袒右肩之語, {梅誕生}云:‘袒, 偏脱衣。’則是佛氏之袒, 非古人之袒也。”【6】敞露而无遮蔽。《礼记·丧服大记》:“父母之喪, 居倚廬, 不塗, 寢苫枕, 非喪事不言, 君爲廬宫之, 大夫士襢之。”{郑玄}注:“宫謂圍障之也; 襢, 袒也, 謂不障。”{孔颖达}疏:“其廬袒露不帷障也。”【7】解开。《礼记·少仪》:“車則説綏, 執以將命。甲若有以前之, 則執以將命; 無以前之, 則袒櫜奉胄。”{孔颖达}疏:“袒, 開也。”【8】袒护,偏袒。{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中:“{劉}蓋{張魏公}門下士也, 故論{紹興}初{建炎}間事, 袒{張}爲多, 不甚公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梅}曰:‘小姐聞公子而賢之也, 妾故窺其意以爲言。冰人往, 我兩人袒焉, 計合允遂。’”
袒裘-汉语大词典
袒裘
【1】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的不敬之举。《左传·哀公十七年》:“大子請使{良夫}。{良夫}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釋劍而食。大子使牽以退﹐數之以三罪而殺之。”{杜预}注:“食而熱﹐故偏袒﹐亦不敬。”{孔颖达}疏:“在君之所﹐於法唯有露裼衣耳﹐無露裘之時。今{良夫}爲食熱之故﹐偏袒其裘﹐則并裘亦袒﹐是不敬也……三罪:紫衣﹑袒裘﹑帶劍。”
袒跣-汉语大词典
袒跣
【1】谓脱袜赤足。古人致敬谢罪的一种礼节。《史记·吴王濞列传》:“{膠西王}乃袒跣﹐席稾﹐飲水﹐謝太后。”《後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於是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飲之國﹐莫不袒跣稽顙﹐失氣虜伏。”【2】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明}{方孝孺}《先府君行状》:“先時不雨﹐先君袒跣﹐遍禱羣祠﹐涕泣卧祠下﹐誓不雨不止。”【3】袒胸赤足。{唐}{白居易}《不出门》诗:“披衣腰不帶﹐散髮頭不巾。袒跣北窗下﹐{葛天}之遺民。”{明}{徐渭}《避暑豁然堂大雨》诗:“止取醉飽爲﹐安能謹趨避。袒跣擇樹依﹐叫號枕磚睡。”{清}{东轩主人}《述异记·记桃核念珠》:“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爲之﹐圓如小櫻桃﹐一枚之中﹐刻羅漢三四尊﹐或五六尊﹐行者﹑坐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趨而後侍者﹐合計之爲數五百。”
袒開-汉语大词典
袒開
【1】袒露解开。《水浒传》第二一回:“口裏説着﹐一頭鋪被﹐脱下上截襖兒﹐解了下面裙子﹐袒開胸前﹐脱下截襯衣。”【2】毫无掩饰地敞开。{吴组缃}《山洪》二四:“因此﹐{三官}渴想对他们袒开胸怀﹐把心里所有的和盘托出来。”
袒裸-汉语大词典
袒裸
【1】见“袒裼裸裎”。
袒裼裸裎-汉语大词典
袒裼裸裎
【1】赤身露体。谓粗野无礼。《孟子·公孙丑上》:“爾爲爾﹐我爲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朱熹}集注:“袒裼﹐露臂也。裸裎﹐露身也。”{宋}{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安簿序》:“蓋昔者{伯夷}羞與鄉人處﹐而{柳下惠}至不以袒裼裸裎爲浼﹐事固有大異不然者﹐名從其心之所安也。”【2】谓无拘无束。{李大钊}《青春》:“袒裼裸裎﹐去來無罣﹐全其優美高尚之天。”亦省作“[袒裸]”。《宋史·外国传七·流求国》:“旁有{毗舍邪國}﹐語言不通﹐袒裸盱睢﹐殆非人類。”{清}{戴名世}《岳荐传》:“平日晏安危坐﹐如對神明﹐雖盛暑未嘗袒裸。”
袒左-汉语大词典
袒左
【1】古行礼时, 袒出上衣之左袖, 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 而露出裼衣; 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 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仪礼·乡射礼》“司射適堂西﹐袒决遂”{唐}{贾公彦}疏:“凡事無問吉凶﹐皆袒左﹐是以《士喪》主人左袒﹐此及《大射》亦皆袒左﹐不以凶吉相反﹐惟有受刑袒右。”
袒臂-汉语大词典
袒臂
【1】袒衣露臂。《宣和遗事》前集:“{李密}袒臂一呼﹐聚雄師百萬﹐占了中原。”{元}{元明善}《河南行省左丞相高公神道碑》:“公奏曰:‘臣部五百人﹐露元袒臂﹐奮刃死敵﹐勞烈如右﹐陛下官之。’”【2】袒露右臂。佛教徒表示恭敬的一种方式。{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鄭成功}據{臺灣}時﹐有{粤東}異僧泛海至﹐技擊絶倫﹐袒臂端坐﹐研以刃﹐如中鐵石。”
袒庇-汉语大词典
袒庇
【1】袒护包庇。{清}{昭槤}《啸亭杂录·张文和之才》:“當時頗譏﹐其袒庇同鄉﹐誅鋤異己﹐屢爲言官所劾。”《廿载繁华梦》第十三回:“因恐{馬氏}不是目中親見的﹐必然袒庇丫鬟﹐這時反教丫鬟的膽子愈加大了。”{郭沫若}《盲肠炎·“五卅”惨案怒吼》:“但是事发以来已经半月以上了﹐{英国}政府还在袒庇他们在{华}官吏的非法行为﹐使他们强硬到底﹐死不认罪。”
袒哭-汉语大词典
袒哭
【1】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南朝} {陈}{沈炯}《劝进梁元帝第三表》:“四海同哀﹐六軍袒哭。”
袒褊-汉语大词典
袒褊
【1】形容衣服袒露而狭小。{明}{李日华}《南西厢记·许婚借援》:“丢了僧伽帽﹐撇了袒褊紅衫。”红衫﹐指僧衣偏衫。
袒肉-汉语大词典
袒肉
【1】谓脱去上衣, 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祀时的一种表示。《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得祔﹐是生臣而安死母也;若此而不得﹐則臣請輓尸車而寄之于國門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飲食﹐擁轅執輅﹐木乾鳥栖﹐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
袒膊-汉语大词典
袒膊
【1】袒露肩胛。《北齐书·文宣帝纪》:“帝露頭袒膊﹐晝夜不息﹐行千餘里﹐唯食肉飲水﹐壯氣彌厲。”{唐}{周贺}《赠胡僧》诗:“背經來{漢}地﹐袒膊過冬天。”{唐}{谷神子}《博异志·薛淙》:“病僧又北行數里﹐遥見一女人﹐衣緋裙﹐跣足袒膊﹐被髮而走﹐其疾如風。”
袒謫-汉语大词典
袒謫
【1】露出皮肉挨打。{汉}{王充}《论衡·自纪》:“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醜得鞭。”
袒右-汉语大词典
袒右
【1】脱去右袖, 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标志。《仪礼·乡射礼》“司射適堂西﹐袒决遂”{唐}{贾公彦}疏:“凡事無問吉凶﹐皆袒左……惟有受刑袒右。”【2】脱去右袖, 露出右臂。古时表示参加起事的标志。《战国策·齐策六》:“{王孫賈}乃入市中曰:‘{淖齒}亂{齊國}﹐殺{閔王}﹐欲與我誅者袒右。’市人從者四百人﹐與之誅{淖齒}﹐刺而殺之。”《汉书·陈胜传》:“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望也。袒右﹐稱{大楚}。”{颜师古}注:“袒右者﹐脱右肩之衣。當時取異於凡衆也。”【3】{汉}{吕后}死, 太尉{周勃}入北军, “行令軍中曰:‘爲{吕氏}右袒, 爲{劉氏}左袒。’軍皆左袒。”{周勃}遂率兵尽杀{吕}党。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后遂以“袒右”表示对旧势力的拥护。{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若是公众袒右你们﹐那个能够推倒你们。”
袒割-汉语大词典
袒割
【1】袒右膊而割切牲肉, 古代天子敬老﹑养老之礼。语出《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袒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文选·张衡<东京赋>》:“執鑾刀以袒割﹐奉觴豆於國叟。”{薛综}注:“言天子親執鑾刀﹐袒右膊而割牲﹐以示敬也。”《周书·于谨传》:“是以古先明后﹐感若斯典﹐立三老五更﹐躬自袒割。”《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四年》:“有司進饌﹐帝跪設醬豆﹐親爲之袒割。”
袒臂揮拳-汉语大词典
袒臂揮拳
【1】挽袖露臂, 挥动拳头。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里説的别﹐包彈遍﹐不嫌些蹬弩開弓﹐怎説他袒臂揮拳。”
袒肩-汉语大词典
袒肩
【1】袒露右肩。{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江}南律範﹐端嚴第一﹐衲衣袒肩﹐跣足行。”
袒免親-汉语大词典
袒免親
【1】指五服以外的远亲, 如高祖的亲兄弟﹑曾祖的堂兄弟﹑祖父的再从兄弟﹑父亲的三从兄弟﹑自己的四从兄弟及三从侄﹑再从侄孙等。《唐律·户婚下·为袒免妻嫁娶》:“諸嘗爲袒免親之妻而嫁娶者﹐各杖一百。”
袒蕩-汉语大词典
袒蕩
【1】坦率, 不做作。{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一章二:“{正始}之际﹐崇尚清淡﹐士大夫以寥廓之言﹐袒荡之行相高﹐更增进了文辞的隽永。”
袒服-汉语大词典
袒服
【1】即僧却崎。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覆肩掩腋衣。{唐}时亦称掩腋。{晋}{慧远}《沙门袒服论》:“中國之所無﹐或得之於異俗﹐其民不移﹐故其道未亡﹐是以{天竺國}法﹐盡敬於所尊﹐表誠於神明﹐率皆袒服。所謂去飾之基者也。”{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董秀才}〕曰:‘但嘗遺一袒服。’取視也﹐穢而無縫。”
袒縛-汉语大词典
袒縛
【1】肉袒面缚以示投降。语出《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面縛。”{司马贞}索隐:“面縛者,縛手于背而面向前也。”{唐}{贾至}《虎牢关铭》:“{太宗}■之以拒{河}朔﹐克擒醜{夏}﹐僞{鄭}袒縛而請命。”
袒露-汉语大词典
袒露
【1】脱下上衣, 露出身体。《北齐书·王昕传》:“{武帝}或時袒露﹐與近臣戲狎﹐每見{昕}﹐即正冠而斂容焉。”{宋}{何薳}《春渚纪闻·寺认法属黑子如星》:“每暑月﹐袒露竹陰間。”【2】暴露, 无遮盖。{康濯}《水滴石穿》第一章:“〔男人〕看见了袒露在斜坡根底的一楼上的情景﹐就对着下面吆喝。”【3】毫无掩饰的表露。{林雨}《刀尖》:“这是一位革命战士宽大胸怀的袒露。”
袒幘-汉语大词典
袒幘
【1】谓头包发巾而不戴冠。《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成帝}{鴻嘉}﹑{永始}之間﹐好爲微行出游﹐選從期門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餘﹐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幘﹐帶持刀劍。”{颜师古}注:“袒幘﹐不加上冠。”《东观汉记·马援传》:“{援}初到﹐敕令中黄門引入時﹐上在{宣德殿}南廡下袒幘坐。”
袒踊-汉语大词典
袒踊
【1】袒左与跳踊。古代丧礼仪节。《史记·高祖本纪》“〔{漢王}〕袒而大哭”{裴駰}集解引{三国}{魏}{如淳}曰:“袒亦如禮袒踊。”《隋书·地理志下》:“其死喪之紀﹐雖無被髮袒踊﹐亦知號叫哭泣。”
袒裼-汉语大词典
袒裼
亦作“[襢裼]”【1】脱去上衣左袖, 露出内衣。《礼记·内则》:“不有敬事﹐不敢袒裼。”{陈澔}集说:“袒與裼皆禮之敬﹐故非敬事不袒裼也。”【2】脱去上衣, 裸露肢体。《诗·郑风·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獻于公所。”{毛}传:“襢裼﹐肉袒也。”{陆德明}释文:“襢﹐本又作袒。”《汉书·晁错传》:“兵不完利﹐與空手同;甲不堅密﹐與袒裼同。”{唐}{刘禹锡}《武夫词》:“酣歌高樓上﹐袒裼大道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有{陳生}﹐讀書神祠﹐夏夜袒裼睡廡下。”
袒護-汉语大词典
袒護
【1】偏袒维护。谓出于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或庇护某一方。{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七:“〔{隆科多}〕徇庇{阿錫鼐}﹑{法敏}﹐將倉場分賠之案﹐巧爲袒護具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婦啊!你不要説我袒護兒子﹐我這是平情酌理的説話。”{老舍}《四世同堂》六:“为反抗{大赤包}﹐她不能不袒护{小崔}。”
袒免-汉语大词典
袒免
【1】袒衣免冠。古代丧礼:凡五服以外的远亲, 无丧服之制, 唯脱上衣, 露左臂, 脱冠扎发, 用宽一寸布从颈下前部交于额上, 又向后绕于髻, 以示哀思。《礼记·大传》:“五世袒免﹐殺同姓也。”{陆德明}释文:“免﹐音問。”{孔颖达}疏:“謂其承高祖之父者也﹐言服袒免而無正服﹐減殺同姓也。”《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景公}〕迺使男子袒免﹐女子髮笄者以百數﹐爲開凶門﹐以迎{盆成适}。”《旧唐书·孝友传·崔沔》:“堂姨﹑堂舅﹑舅母服請加至袒免。”《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怎的叫作‘袒免’﹐就如如今男去冠纓﹐女去首飾﹐再繫條孝帶兒﹐戴個孝髻兒一般。”
袒括-汉语大词典
袒括
【1】古丧礼, 死者已小敛, 吊丧者袒衣括发而吊。语出《礼记·檀弓上》:“主人既小斂,袒﹑括髮。”《宋书·孝义传·何子平》:“〔{何子平}〕母喪去官﹐哀毁踰禮﹐每至哭踊﹐頓絶方蘇。值{大明}末﹐東土飢荒﹐繼以師旅﹐八年不得營葬﹐晝夜號絶擗踊﹐不闋俄頃﹐叫慕之音﹐常如袒括之日。”《周书·齐炀王宪传》:“吾與{齊王}異生﹐俱非正嫡﹐特爲吾意﹐今袒括是同。”{清}{方文}《述哀》诗:“浹旬書始到﹐旅次聊袒括。”
補袒-汉语大词典
補袒
【1】辅佐。《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裴駰}集解引{三国}{魏}{何晏}曰:“其所以終不敢復加兵於{邯鄲}者﹐非但憂{平原君}之補袒﹐患諸侯之捄至也﹐徒諱之而不言耳。”
裸袒-汉语大词典
裸袒
【1】赤身露体。{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文身裸袒之國﹐靡不奔走貢獻﹐懽忻來附。”《南史·颜延之传》:“{文帝}嘗召{延之}﹐傳詔頻不見﹐常日但酒店裸袒挽歌﹐了不應對﹐他日醉醒乃見。”{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一:“俗云:蝦蟆一跳八尺﹐再跳丈六﹐從春至夏﹐裸袒相逐。”
褊袒-汉语大词典
褊袒
【1】犹偏袒。解衣裸露一臂。{明}{孙仁孺}《东郭记·为将军》:“萬里長征﹐千人褊袒﹐爲拯{燕}民之難。”
羞袒-汉语大词典
羞袒
【1】古时汗衣的别名, 即贴身背心。《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詩》謂之澤﹐受汗澤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於袒而衣此耳。”{清}{方以智}《通雅·衣服》:“即今貼身小背心。”
鄙袒-汉语大词典
鄙袒
【1】指汗衫背心。《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詩》謂之‘澤’﹐受汗澤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於袒而衣此耳。”{黄侃}《论学杂著·蕲春语》:“吾鄉有衣曰背褡﹐裁足覆胸背﹐左右齊肩胛而止。質之《釋名》﹐正‘鄙袒’之音轉耳。”
躶袒-汉语大词典
躶袒
【1】谓裸露身体。《南齐书·萧坦之传》:“〔{少帝}〕或值醉後躶袒﹐{坦之}輒扶持諫喻。”
露袒-汉语大词典
露袒
【1】袒衣露体。《资治通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荀卿}〕嘗與{臨武君}論兵於{趙孝成王}之前……仁人之兵﹐不可詐也。彼可詐者﹐怠慢者也﹐露袒者也﹐君臣上下之間滑然有離德者也。”{胡三省}注:“露袒﹐如人之支體上下無衣裳以覆蔽﹐裸露肉袒者也。”
鉤袒-汉语大词典
鉤袒
【1】捋袖露臂。《仪礼·士虞礼》:“佐食許諾﹐鉤袒﹐取黍稷祭于苴三。”{贾公彦}疏:“鉤袒﹐若{漢}時人擐衣以露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