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袍

袍(袍)是什么意思

  • 方袍-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方袍fāng páo

    【释义】:

    本指僧衣,借指僧人。五代·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下》:“以南朝众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

  • 黄袍-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黄袍huáng páo

    【释义】:

    黄鸟的别名。三国·吴·陆机《黄鸟于飞》:“黄鸟,黄鹂留也。……或谓之黄袍。”五代·前蜀·贯休《禅月集·春晚寄张侍郎》诗:“鸟听黄袍小,城临白帝寒。”

  • 袍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袍泽páo zé

    【释义】:

    指“同伍”。犹“同泽”、“同袍”。军人间的互称。其友谊为“袍泽之谊”。又泛指同事。

  • 同袍-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同袍tóng páo

    【释义】:

    犹“同泽”。军人互称。又指同僚。《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明·唐顺之《牌》:“纠我同袍,修我戈矛。”王闿运《振威将军武提督碑》:“追惟昔年同袍之义,有感今日鼓鼙之恩。”又谓兄弟、同学。

  • 绨袍恋恋-实用委婉语词典

    绨袍恋恋

    喻指故旧之情。“绨袍”,即粗缯制成的袍子。唐高适《别王八》:“传君喻知己,行日有绨袍。”

  • 袍褂党-汉语惯用语辞典

    袍褂党páo guà dǎng

    指民国初年穿长袍马褂以示反对共和的豪绅阶层。鲁迅《洋服的没落》“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给袍褂党扬眉吐气。”

  • 袍-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袍páo

    ①长衣。《明史·海瑞传》:“布~脱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②戎衣,战袍。《木兰诗》:“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 夹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夹袍jiá páo

    【释义】:

    双层无絮的长袍。巴金《春雨一》:“我脱掉那件湿透了的夹袍,两只脚更不像样了。”

  • 同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同袍tóng páo

    【释义】:

    ①语出《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子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后军人之间用于互称。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本社专为联络军界同袍,讲求武学起见,故定名为振武学社。”②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

  • 道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道袍dào páo

    【释义】:

    僧道穿的袍服。鲁迅《起死》:“我先剥你的道袍,拿你的马。”

  • 棉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棉袍mián páo

    【释义】:

    絮了棉花的中式长衣。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他已经把眼镜摘下,头上戴着狗皮帽子,蓝布棉袍和青布深脸棉鞋都是从估衣铺买来的。”

  • 战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战袍zhàn páo

    【释义】:

    战士穿的长衣。也泛称军衣。陈毅《孟良崮战役》:“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 长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长袍cháng páo

    【释义】:

    男子穿的中式长衣。巴金《知识阶级》:“‘密斯脱陈,来得早些。’他指着旁边一个穿长袍的三角脸的学生,加了这句话。”

  • 旗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旗袍qí páo

    【释义】:

    妇女的一种袍装。原为清代满族(旗人)妇女所穿而得名。经不断改进,现基本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的样式。夏衍《法西斯细菌》:“静子三十一岁,穿着质素的旗袍,已经完全是一个中年的中国主妇了。”

  • 旗袍裙-现代汉语大词典

    旗袍裙qí páo qún

    【释义】:

    具有旗袍直身特点的一种短裙。

  • 脱袍退位-现代汉语大词典

    脱袍退位tuō páo tuì wèi

    【释义】:

    比喻去职。周立波《暴风骤雨》:“拥护张主任,请郭主任脱袍退位。”

  • 罩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罩袍zhào páo

    【释义】:

    穿在袍子外面的大褂。夏丐尊等《文心》:“母亲微蹙着眉头先把父亲的湿罩袍挂起,接着生起一盆炭火来,放在父亲的旁边。”

  • 龙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龙袍lóng páo

    【释义】:

    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王的礼服。老舍《茶馆》:“啊!龙袍都快作好啦,就快在西山登基!”

  • 睡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睡袍shuì páo

    【释义】:

    专供睡觉时穿的宽松长袍。

  • 衣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衣袍yī páo

    【释义】:

    袍子,长外衣。田间《拉玛朝》:“绿的衣袍,随风吹起。”也泛指衣服。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如衣袍宽博属于社会上层;奴隶仆从,则短衣紧袖口具一般性,又或与历来说的胡服有些联系。”

  • 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páo

    【释义】:

    中式长衣的通称。其形制不分上衣下裳。如:袍服;袍褂。

  • 袍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子páo zi

    【释义】:

    有夹层的一种长衣。鲁迅《洋服的没落》:“少年英俊之徒,不但自己必洋装,还厌恶别人穿袍子。”

  • 袍皮老-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皮老páo pí lǎo

    【释义】:

    方言。对袍哥的蔑称。李劼人《天魔舞》:“有票的才准上车,连司机台上的客人都一样…这下,几个袍皮老都毛了,十几支手枪全亮了出来。”

  • 袍服-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服páo fú

    【释义】:

    袍子。古代常用作官服。也为长袍的通称。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本书(李孝美《墨谱》)虽刻于明弘治时,工人一律元式方顶笠子帽。其中除二人上身赤裸,其他人都着蒙古人袍服。”

  • 袍泽-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泽páo zé

    【释义】:

    战袍和衬衣。语出《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后遂称军队中同事为“袍泽”。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五镇长官,多旧日袍泽。”

  • 袍带丑-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带丑páo dài chǒu

    【释义】: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龙、《斩黄袍》中的韩龙等。

  • 袍界-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界páo jiè

    【释义】:

    指袍哥团体。沙汀《范老老师》:“那是个无业知识分子,高中卒业,去年冬天入了袍界。”

  • 袍哥-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哥páo gē

    【释义】:

    ①旧时活动于西南各省的帮会名。成员多数为城乡流氓无产者,成分复杂。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我的大哥在四川哥老会中有相当地位…通过他的介绍,我就算入了袍哥。”②指袍哥帮会成员。沙汀《困兽记》:“多数本地客人,他同他们一般也都毫无交情可言。他们不是袍哥,就是粮户。”

  • 袍套-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套páo tào

    【释义】:

    补服的别称。也叫外褂、外套。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至于袍套,即外褂的形式,在清初尚长,至顺治之末减短才及于膝,后又长至没髁。”

  • 袍笏登场-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释义】:

    穿官服执手板,登台演戏。比喻上台做官。多含讽刺意。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

  • 袍襗-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襗páo zé

    【释义】:

    同“袍泽”。

  • 袍褂-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褂páo guà

    【释义】:

    旧时男子所穿的长袍马褂。曹禺《日出》:“这一身衣服,使他显得异样怯弱、渺小,如一个婴儿裹在成人的袍褂里。”

  • 袍褂党-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褂党páo guà dǎng

    【释义】:

    指民国初年穿长袍马褂以示反对共和的豪绅阶层。鲁迅《洋服的没落》:“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给袍褂党扬眉吐气。”

  • 皮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皮袍pí páo

    【释义】:

    毛皮制的长袍。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譬如今天xx先生穿了皮袍,我还只穿棉袍;xx先生对于天寒的感觉比我灵。”

  • 蟒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蟒袍mǎng páo

    【释义】:

    古代官员的礼服。上绣蟒形,故称。又名花衣、蟒服。妇女受有封诰的,也可以穿。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旧戏行头中的蟒袍长靠,仍得用一主色,使全体有混一的倾向的。”

  • 黄袍-现代汉语大词典

    黄袍huáng páo

    【释义】:

    特指皇帝穿着的服装。如:黄袍加身。

  • 黄袍加身-现代汉语大词典

    黄袍加身huáng páo jiā shēn

    【释义】:

    五代后周时,赵匡胤谋夺帝位,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部将替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后因以“黄袍加身”指政变成功,登上帝位。

  • 奪袍-汉语大词典

    奪袍

    【1】《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武后}游{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后賜錦袍﹐{之問}俄頃獻﹐后覽之嗟賞﹐更奪袍以賜。”后因称竞赛中获胜为“奪袍”。{明}{高启}《谢赐衣》诗:“被澤徒深厚﹐慚無奪錦才。”{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龍舟移棹晩﹐獸錦奪袍新。”亦称“[奪錦]”。

  • 同袍-汉语大词典

    同袍

    【1】语出《诗·秦风·无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后军人用以互称。{明}{唐顺之}《牌》:“糾我同袍﹐修我戈矛。”{王闿运}《振威将军武提督碑》:“追惟昔年同袍之義﹐有感今日鼓鼙之思。”{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本社专为联络军界同袍﹐讲求武学起见﹐故定名为振武学社。”【2】犹同衾。古用于夫妻间的互称。《文选·<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吕延济}注:“同袍﹐謂夫婦也。”【3】谓兄弟。《文选·曹植<朔风>诗》:“昔我同袍﹐今永乖别。”{张铣}注:“嗟我兄弟乖别同袍共佊之義。”{明}{何景明}《发京邑》诗之一:“出入承明地﹐四海皆同袍。”【4】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唐}{王昌龄}《长歌行》:“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宋}{何薳}《春渚纪闻·鸡人唱晓梦联诗》:“〔{郭周孚}〕繼於余中榜﹐登甲科。初與同袍伏闕﹐以待唱第。”《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高知縣}旁觀﹐未免同袍之情﹐甚不過意。”{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幼時同袍﹐{蘇}京把晤﹐往事歷歷在目。”

  • 布袍-汉语大词典

    布袍

    【1】布制长袍。《後汉书·东夷传·三韩》:“大率皆魁頭露紒﹐布袍草履。”《南史·沈约传》:“恒服布袍芒屩﹐以麻繩爲帶。”{唐}{唐彦谦}《早行遇雪》诗:“荒村絶烟火﹐髯凍布袍濕。”【2】犹布衣。指平民。{明}{周履靖}《和贯休山居十咏》:“{長安}多少豪華客﹐何似山林一布袍。”{宋}{刘过}《寿建康太尉》诗:“萬里寒風一布袍﹐持將詩句謁英豪。”

  • 征袍-汉语大词典

    征袍

    【1】旅人穿的长衣。{明}{高明}《琵琶记·才俊登程》:“緑陰紅雨﹐征袍上染惹芳塵。”【2】出征将士穿的战袍。{唐}{李白}《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明}{杨基}《桂林与蒋张二指挥观兵》诗:“大字青旗寫豹韜﹐連環金鎖束征袍。”

  • 鬱金袍-汉语大词典

    鬱金袍

    【1】帝王的黄袍。{唐}{许浑}《骊山》诗:“聞説先皇醉碧桃﹐日華浮動鬱金袍。”{唐}{许浑}《十二月拜起居表回》诗:“空鎖煙霞絶巡幸﹐{周}人誰識鬱金袍。”

  • 鬱輪袍-汉语大词典

    鬱輪袍

    【1】杂剧名。{明}{王衡}作。敷衍{王维}的故事。【2】古曲名。相传为{唐}{王维}所作。{维}未冠而有文名,又精音律,妙能琵琶,为{岐王}所重。{维}方将应举,求王庇借。王遂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维}奏新曲号《郁轮袍》,为公主所激赏,乃为之说项,{维}遂得高中。事见{唐}{薛用弱}《集异记》。{宋}{张孝祥}《鹧鸪天》词:“《鬱輪袍》曲慚新奏﹐風送銀彎犯斗槎。”{清}{缪慧远}《有感》诗:“紫塞重彈《白翎雀》﹐{金門}競奏《鬱輪袍》。”{宋}{苏轼}《宋叔达家听琵琶》诗:“新曲翻從《玉連瑣》﹐舊聲終愛《鬱輪袍》。”【3】琵琶套曲《霸王卸甲》的别名。

  • 宫錦袍-汉语大词典

    宫錦袍

    【1】用宫绵制成的袍子。《旧唐书·文苑传下·李白》:“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白}衣宫錦袍,於舟中顧瞻笑傲,傍若無人。”后遂用为典实。{宋}{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我夢見君﹐戴飛霞冠﹐著宫錦袍。與{牧之}同會﹐{齊山}詩酒﹐{謫仙}同載﹐{采石}風濤。”

  • 宫袍-汉语大词典

    宫袍

    【1】古代官员的礼服。{唐}{殷尧藩}《登凤凰台》诗之一:“{鳳凰臺}上望{長安}﹐五色宫袍照水寒。”{明}{王世贞}《鸣凤记·严嵩庆寿》:“花香沾繡襖﹐酒色映宫袍。”{清}{黄遵宪}《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诗:“他年上我墓﹐相攜著宫袍。”

  • 客袍-汉语大词典

    客袍

    【1】离乡在外人的袍子。{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词:“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 珠袍-汉语大词典

    珠袍

    【1】缀珠之袍。{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生隨之去﹐入華堂﹐屋宇器物不凡﹐以一珠袍與之。”{南朝} {梁}{王僧孺}《古意》诗:“朔風吹錦帶﹐落日映珠袍。”{唐}{李白}《结客少年场行》:“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吴鴻。”{明}{王洪}《送金谕德扈从北征》诗:“鎧甲明珠袍﹐黄金鏤寶刀。”

  • 柘袍-汉语大词典

    柘袍

    【1】柘黄袍。{隋文帝}始服,后泛指皇袍。{元}{欧阳玄}《陈抟睡图》诗:“{陳橋}一夜柘袍黄﹐天下都無鼾睡床。”{唐}{王建}《宫中三台词》之一:“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紅鸞扇遮。”【2】借指皇帝。{宋}{苏轼}《书韩幹<牧马图>》诗:“歲時翦刷供帝閑﹐柘袍臨池侍三千。”

  • 柘黄袍-汉语大词典

    柘黄袍

    【1】赤黄色的袍。{隋文帝}始服,后泛指皇袍。{元}{宫天挺}《七里滩》第三折:“他往常穿一領麄布袍﹐被我常扯的扁襟旦領。他如今穿着領柘黄袍﹐我若是輕抹着﹐該多大來罪名。”{元}{张昱}《辇下曲》之二三:“望拜樓呼萬歲﹐柘黄袍在半天中。”

  • 枲袍-汉语大词典

    枲袍

    【1】泛指粗布长衣。《明史·张芹传》:“持身儉素﹐枲袍糲食終其身。”

  • 棉袍-汉语大词典

    棉袍

    【1】絮了棉花的中式长衣。{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他已经把眼镜摘下﹐头上戴着狗皮帽子﹐蓝布棉袍和青布深脸棉鞋都是从估衣铺买来的。”{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譬如今天××先生穿了皮袍﹐我还只穿棉袍;××先生对于天寒的感觉比我灵。”

  • 猩袍-汉语大词典

    猩袍

    【1】红袍。{宋}{刘过}《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词:“玉帶猩袍﹐遥望翠華﹐馬去似龍。”《红楼梦》第一回:“俄而大轎内擡着一個烏帽猩袍的官府來了。”

  • 戰袍-汉语大词典

    戰袍

    【1】战士穿的长衣。亦泛称军衣。{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開元}中﹐頒賜邊軍纊衣﹐製於宫中。有兵士於短袍中得詩曰:‘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爲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唐}{马戴}《出塞词》:“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衝雪度{臨洮}。”{陈毅}《孟良崮战役》诗:“刀叢撲去争山頂﹐血雨飄來濕戰袍。”

  • 春袍-汉语大词典

    春袍

    【1】春衣。{唐}{李商隐}《春游》诗:“{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宋}{王安石}《开元上方》诗:“青青千里亂春袍﹐宿雨催紅出小桃。”

  • 沾袍-汉语大词典

    沾袍

    【1】沾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何休}注:“袍﹐衣前襟也。”

  • 披袍-汉语大词典

    披袍

    【1】即披风。《旧唐书·安禄山传》:“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温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後蜀}{孟昶}《临江仙》词:“披袍窣地紅宫錦﹐鶯語時囀輕音。”

  • 毳袍-汉语大词典

    毳袍

    【1】毛制的长衣。{元}{汤式}《一枝花·题白梅深处》套曲:“指顧間自吟嘯﹐但則覺花氣氤氲毳袍。”{宋}{江休复}《江邻幾杂志》:“婦人不服寬袴與襜﹐製旋裙必前後開胯﹐以便乘驢。其風聞於都下妓女﹐而士人家反慕傚之﹐曾不知恥辱如此﹐又涼以褐紬爲之﹐以代毳袍。”【2】毛制的僧袍。《全唐诗话》卷六引{五代}{齐己}诗:“豈知物外金僊子﹐甘露天香滴毳袍。”【3】借指僧人。{五代}{齐己}《喜得自牧上人书》诗:“{吴}都使者泛驚濤﹐{靈一}傳書慰毳袍。”

  • 脱袍退位-汉语大词典

    脱袍退位

    【1】喻去职。{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一:“拥护{张主任}﹐请{郭主任}脱袍退位。”

  • 方袍-汉语大词典

    方袍

    【1】借指僧人。{唐}{司空曙}《题凌云寺》诗:“不與方袍同結社﹐下歸塵世竟如何?”{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贊皇}{李公}之鎮{浙}右﹐以{南朝}衆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諸寺﹐令擇一人﹐送至府中。”【2】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唐}{许浑}《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诗:“雲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夢勞。”{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僧{從誨}〕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賜﹐以耀法門。”{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道人灵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靈台澄皎﹐無事相干。”

  • 方袍客-汉语大词典

    方袍客

    【1】指僧人。{唐}{杨凝式}《雪晴》诗:“春來冰未泮﹐冬至雪初晴。爲報方袍客﹐豐年瑞已成。”

  • 旗袍-汉语大词典

    旗袍

    【1】近﹑现代{中国}妇女穿的一种长袍。其式样从{满族}妇女的袍子改制而成﹐故称。{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夏衍}《法西斯细菌》第三幕:“{静子}三十一岁﹐穿着质素的旗袍﹐已经完全是一个中年的{中国}主妇了。”

  • 禪袍-汉语大词典

    禪袍

    【1】僧衣。{前蜀}{贯休}《山居诗》:“閒擔茶器緣青障﹐静衲禪袍坐緑崖。”

  • 睡袍-汉语大词典

    睡袍

    【1】专供睡觉时穿的宽松长袍。

  • 田袍-汉语大词典

    田袍

    【1】即田衣。{宋}{梅尧臣}《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诗:“野雲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膚相伴歸。”

  • 短褐袍-汉语大词典

    短褐袍

    【1】粗布的短衣。《水浒传》第十五回:“頭綰兩枚鬅鬆雙丫髻﹐身穿一領巴山短褐袍。”

  • 白袍-汉语大词典

    白袍

    【1】旧指未做官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譏{宋濟}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紛紛?’{濟}曰:‘蓋由緋袍子﹑紫袍子紛紛化使然也。’”{宋}{洪迈}《容斋三笔·叶晦叔诗》:“一閒十日豈天賜?慚愧紛紛白袍子。”{宋}{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诗:“願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宋}{叶適}《叶路分居思堂》诗:“白袍雖屢捷﹐黄榜未霑恩。”

  • 皂袍-汉语大词典

    皂袍

    亦作“[皁袍]”【1】黑色长衣。《後汉书·药崧传》:“給帷被皁袍﹐及侍史二人。”《元史·舆服志二》:“婁宿旗﹐青質﹐赤火焰脚。繪神人﹐烏巾﹐素衣﹐皂袍。”

  • 皮袍-汉语大词典

    皮袍

    【1】毛皮制的长袍。{安柯钦夫}《在冬天的牧场上》:“她双手交插在紫红色的皮袍袖口里。”{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譬如今天××先生穿了皮袍﹐我还只穿棉袍;××先生对于天寒的感觉比我灵。”

  • 蟒袍-汉语大词典

    蟒袍

    【1】古代官员的礼服。上绣蟒形﹐故称。又名花衣﹑蟒服。妇女受有封诰的﹐也可以穿。{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二:“旧戏行头中的蟒袍长靠﹐仍得用一主色﹐使全体有混一的倾向的。”{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辞岁》:“凡除夕﹐蟒袍補褂走謁親友者﹐謂之辭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原來那位新人﹐早已把鳳冠除下﹐却仍舊穿的蟒袍霞帔﹐在新牀上擺了一副{廣東}紫檀木的鴉片煙盤﹐盤中煙具﹐十分精良﹐新人正躺在新牀吃舊公煙呢。”

  • 罩袍-汉语大词典

    罩袍

    【1】穿在袍子外面的大褂。{{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十九:“母亲微蹙着眉头先把父亲的湿罩袍挂起﹐接着生起一盆炭火来﹐放在父亲的旁边。”

  • 蜀襭袍-汉语大词典

    蜀襭袍

    【1】{蜀}锦制成的插衽于带的袍子。《新唐书·韦绶传》:“{德宗}時﹐以左補闕爲翰林學士﹐密政多所參逮。帝嘗幸其院﹐{韋妃}從﹐會{綬}方寢……時大寒﹐以妃蜀襭袍覆而去。”{清}{袁枚}《随园随笔·唐翰林学士最荣》:“{韋綬}﹐學士也﹐而覆以蜀襭之袍;{韓偓}﹐學士也﹐而暗藏金蓮之燭。”

  • 罽袍公子-汉语大词典

    罽袍公子

    【1】犹言纨袴子弟。{前蜀}{韦庄}《立春》诗:“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裏知。”

  • 缺襟袍-汉语大词典

    缺襟袍

    【1】右襟短缺一块的袍服﹐原为便于骑马而制。{清}{袁枚}《随园随笔·原始》:“今之武官﹐多服缺襟袍子﹐起於{隋文帝}征{遼}﹐詔武官服缺胯襖子。{唐}侍中{馬周}請於汗衫上加服小缺襟襖子﹐詔從之。”

  • 衣袍-汉语大词典

    衣袍

    【1】袍子, 长外衣。《後汉书·杨彪传》:“〔{魏文帝}〕賜几杖衣袍﹐因朝會引見﹐令{彪}著布單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賓客之禮。”{唐}{孟郊}《立德新居》诗:“曉碧流視聽﹐夕清濯衣袍。”{田间}《■拉玛朝》诗:“绿的衣袍﹐随风吹起﹐拂着大地﹐拂着青草。”【2】泛指衣服。{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目下实物图像材料反映虽较具体﹐仍只能说是点点滴滴。但基本式样﹐也可说已能把握得住。如衣袍宽博属于社会上层;奴隶仆从﹐则短衣紧袖口具一般性﹐又或与历来说的胡服有些联系。”【3】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繡牆題凑;中者梓棺楩椁;貧者畫荒衣袍﹐繒囊緹橐。”

  • 衫袍-汉语大词典

    衫袍

    【1】{宋}代皇帝上朝时所穿的礼服之一。《宋史·舆服志三》:“天子之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會﹑親耕及視事﹑燕居之服也。”{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宋太祖赵匡胤像》:“封建统治者为夸大他‘受命于天’的尊严﹐照例把衣服车马等级区别严明﹐表示惟我独尊。《宋史·舆服志》称﹐天子之服六种……实本于《唐六典》的天子六服而来﹐小有改易。”【2】衫和袍。亦泛指衣服。{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中興以後﹐駐蹕南方﹐貴賤皆衣黝紫﹐反以赤紫爲御愛紫﹐亦無敢以爲衫袍者﹐獨婦人以爲衫褑爾。”

  • 衮袍-汉语大词典

    衮袍

    【1】见“衮龍袍”。

  • 衮龍袍-汉语大词典

    衮龍袍

    【1】古代皇帝的朝服。上有龙纹, 故称。{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列朝·圣谕门工》:“上大悦﹐賜白金百兩﹐大紅金彩衮龍袍三﹐自來人臣賜服﹐以坐蟒爲極﹐時猶以爲逼上。”亦省称“[衮袍]”。{明}{王鏊}《震泽长语·杂论》:“{正德}中﹐籍没{劉瑾}貨財:金二十四萬錠……衮袍四﹑八爪金龍盔甲三千。”【2】借指皇帝。{明}{何景明}《驾入》诗:“九天燈燭裏﹐齊拜衮龍袍。”亦省称“[衮龍]”。{明}{梵琦}《居庸关》诗:“上都避暑頻來往﹐飛鳥猶能識衮龍。”{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六宫粉黛擎玉鍾﹐百寮濟濟待衮龍。”

  • 衲袍-汉语大词典

    衲袍

    【1】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宋}{洪迈}《夷坚乙志·侠妇人》:“吾手製衲袍以贈君﹐君謹服之﹐惟吾兄長馬首所向。”【2】指缝补过的旧衣。{宋}{郭彖}《睽车志》卷六:“{劉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餘﹐居{衡嶽}{紫蓋峰}下﹐間出{衡山}縣市﹐從人丐得錢﹐則市鹽酪徑歸……縣市一富人﹐嘗贈一衲袍﹐{劉}欣謝而去。”

  • 袍-汉语大词典

    《廣韻》薄襃切,平豪,並。【1】中式长衣的通称。其形制不分上衣下裳。本为闲居之服,汉以后亦用作朝服。《急就篇》卷二:“袍襦表裏曲領帬。”{颜师古}注:“長衣曰袍, 下至足跗。”《广雅·释器》:“袍襡長襦也。”{王念孙}疏证:“《續漢書·輿服志》云:‘或曰{周公}抱{成王}燕居, 故施袍。’是袍爲古人燕居之服, 自{漢}以後, 始以絳紗袍﹑皁紗袍爲朝服矣。”{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容若}青袌絡鞮, 竚立如有所憶, 貌清癯特甚。”【2】指有夹层﹑内著棉絮的长衣。《礼记·玉藻》:“纊爲繭, 緼爲袍。”{郑玄}注:“衣有著之異名也。纊, 謂今之新綿也。緼, 謂今纊及舊絮也。”《庄子·让王》:“{曾子}居{衞}, 緼袍無表, 顔色腫噲, 手足胼胝。”{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粥美嘗新米, 袍温换故綿。”【3】指戎衣,战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脱我戰時袍, 著我舊時裳。”【4】{楚}人称粗布短褐为袍。《淮南子·齐俗训》“心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汉}{高诱}注:“{楚}人謂袍爲短褐大布。”【5】指包裹在葱叶基部的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翦葱〕若八月不止, 則葱無袍而損白……十二月盡, 掃去枯葉枯袍。”{石声汉}注:“葱葉基部, 層層包裹着, 稱爲袍。”

  • 袍-汉语大词典

    《集韻》薄報切,去号,並。【1】指衣服的前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 涕沾袍。”{何休}注:“袍, 衣前襟也。”【2】怀抱。《说文·衣部》:“袌, 也。”{段玉裁}注:“《論語》:‘子生三年, 然後免於父母之懷。’{馬融}釋以‘懷抱’, 即袌也。今字‘抱’行而‘袌’廢矣。”{清}{龚自珍}《丙戌秋日独游法源寺遂经过寺南故宅惘然赋》诗:“髫年袌秋心, 秋高屢逃塾。”袌, 一本作“抱”。{金松岑}《心声》:“若夫席酣履適, 袌獨以爲至, 腐音溼響, 纖態仄調, 讋鯨呿於哇鳴, 諧鳳吹於蚓竅。”

  • 袍襴-汉语大词典

    袍襴

    【1】泛指袍服。襴, 襴衫。{唐}{王建}《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已傍祥鸞迷殿角﹐還穿瑞草入袍襴。”

  • 袍花-汉语大词典

    袍花

    【1】锦袍上的纹饰。{唐}{白居易}《和春深》之四:“通犀排帶胯﹐瑞鶻勘袍花。”

  • 袍子-汉语大词典

    袍子

    【1】有夹层的一种长衣。{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譏{宋濟}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紛紛?’{濟}曰:‘蓋由緋袍子﹑紫袍子紛紛化使然也。’”《红楼梦》第三一回:“〔他〕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帶子也繫上﹐猛一瞧﹐活脱兒就像是{寶兄弟}。”{鲁迅}《花边文学·洋服的没落》:“少年英俊之徒﹐不但自己必洋装﹐还厌恶别人穿袍子。”

  • 袍袴-汉语大词典

    袍袴

    【1】即袍绔。{唐}{薛逢}《宫词》:“遥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宫人掃御牀。”【2】战袍, 袴靴。军戎之服。亦指穿着军服的人。{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周嶺}南首領{陳元光}設客﹐令一袍袴行酒。{光}怒﹐令拽出﹐遂殺之。”

  • 袍皮老-汉语大词典

    袍皮老

    【1】方言。对袍哥的蔑称。{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九章:“有票的才准上车﹐连司机台上的客人都一样……这下﹐几个袍皮老都毛了﹐十几支手枪全亮了出来。”

  • 袍表-汉语大词典

    袍表

    【1】锦袍的面料。《晋书·桓冲传》:“三郡皆平。詔賜錢百萬﹐袍表千端。”

  • 袍笏-汉语大词典

    袍笏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 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唐}{沈佺期}《回波词》:“身名已蒙齒録﹐袍笏未復牙緋。”《宋史·选举志一》:“{太平興國}二年﹐御殿覆試﹐内出賦題﹐賦韻平側相間﹐依次而用……凡五百餘人﹐皆賜袍笏。”《花月痕》第四三回:“忽見西邊的門擁出許多侍女﹐宫妝艷服﹐手中有捧冠帶的﹐有捧袍笏的﹐迎將出來。”【2】泛指官服。{宋}{刘克庄}《鹊桥仙·生日和居厚弟》词:“女孫笄珥﹐男孫袍笏﹐少長今朝咸集。”{清}{钮琇}《觚賸·石言》:“所以怪石作貢﹐文石呈祥﹐甲乙品於{衞公}﹐袍笏拜於{元章}。”【3】借指有品级的文官。《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梁}將篡{唐}﹐{晉王}{李克用}使人聘于{契丹}……既歸而背約﹐遣使者袍笏{梅老}聘{梁}。”{清}{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石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裝。”

  • 袍鉀-汉语大词典

    袍鉀

    【1】战袍和铠甲。鉀, 同“甲”。《魏书·崔光传》:“左右僕侍﹐衆過千百﹐扶衞跋涉﹐袍鉀在身。”

  • 袍帶-汉语大词典

    袍帶

    【1】锦袍腰带。古代君王和贵官的常服。《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南天竺}〕使者曰:‘蕃夷惟以袍帶爲寵。’帝以錦袍﹑金革帶﹑魚袋并七事賜之。”{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一:“{真宗}一日晩坐{承明殿}﹐召學士對﹐既退﹐中人就院宣諭曰:‘朕適忘御袍帶﹐卿無訝焉。’”《宋史·李继周传》:“{至道}二年﹐授{西京}作坊副使﹐賜袍帶﹑銀綵﹑雕戈以寵之。”【2】泛指长袍衣带。{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先生年十七﹐尚從師就業。與{許子威}輩同從{鮑季和}先生﹐晨興必具袍帶而去。”

  • 袍甲-汉语大词典

    袍甲

    【1】战袍和铠甲。{南朝} {齐}{萧子良}《净住子·一志努力门》:“著弘誓鎧胄﹐被忍辱袍甲。”

  • 袍帶丑-汉语大词典

    袍帶丑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 大都说京白, 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 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龙}﹑《斩黄袍》中的{韩龙}等。

  • 袍褂黨-汉语大词典

    袍褂黨

    【1】指{民国}初年穿长袍马褂以示反对共和的豪绅阶层。{鲁迅}《花边文学·洋服的没落》:“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給袍褂党扬眉吐气。”

  • 袍帔-汉语大词典

    袍帔

    【1】锦袍霞帔。{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又有宫嬪數十﹐皆真珠釵插吊朶玲瓏簇羅頭面﹐紅羅銷金袍帔。”

  • 袍領-汉语大词典

    袍領

    【1】袍子的领口。《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昂}先聞其兄死﹐以矟刺柱﹐伏壯士執{紹業}於路﹐得勑書於袍領﹐遂來奔。”{元}{李孝光}《送达兼善典佥》诗:“繡鞍大馬來如煙﹐學士翠雕袍領妍。”

  • 袍界-汉语大词典

    袍界

    【1】指袍哥团体。{沙汀}《困兽记》三:“前年冬天又加入袍界﹐当了大爷了--可是讲他做什么呵!”{沙汀}《范老老师》:“那是个无业知识分子﹐高中卒业﹐去年冬天入了袍界。”

  • 袍段-汉语大词典

    袍段

    【1】制袍用的料子。《南史·范晔传》:“{法静}還﹐{義康}餉{熙先}銅匕銅鑷袍段棊奩等物。”

  • 袍套-汉语大词典

    袍套

    【1】补服的别称。亦名外褂﹑外套。{徐珂}《清稗类钞·服饰·巴图鲁坎肩》:“京師盛行巴圖魯坎肩兒﹐各部司員見堂官往往服之﹐上加纓帽﹐南方呼爲一字襟馬甲﹐例須用皮者﹐襯於袍套之中。”{黄远庸}《历历伤心录》:“我们在{蒙古}不觉得﹐若到{北京}戴起顶子花翎﹐穿起补服袍套﹐自己也觉得不好过。”{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十四章第二节:“至于袍套﹐即外褂的形式﹐在{清}初尚长﹐至{顺治}之末减短才及于膝﹐后又长至没髁。”

  • 袍襗-汉语大词典

    袍襗

    【1】袍和襗。泛指衬身单衫。《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汉}{郑玄}注:“燕衣服者﹐巾絮寢衣袍襗之屬。”{孙诒让}正义:“案澤﹑襗字通﹐《詩》箋﹑《雜記》注及《論語·鄉黨》{皇}疏引{鄭}注並以袍澤爲褻衣。蓋凡著袍襺者必内著襗﹐次著袍﹐次著中衣﹐次加禮服爲表。故{賈}《聘禮》疏云:‘凡服四時不同……’案{賈}説四時衣法甚覈。此注襗即襯身襌衫﹐袍即襦之長者﹐通言之亦得爲襗。”【2】见“袍澤”。

  • 袍魚-汉语大词典

    袍魚

    【1】锦袍鱼袋。古代帝王常用作赏赐臣下的礼物。{宋}{梅尧臣}《闻尹师鲁赴泾州幕》诗:“籌畫當冕旒﹐袍魚賜銀茜。”

  • 袍袖-汉语大词典

    袍袖

    【1】袍子的袖管。{宋}{钱愐}《钱氏私志》:“{徽皇}聞{米元章}有字學﹐一日於{瑶林殿}張絹圖方廣二丈許……召{米}書之﹐上出簾觀看﹐令{梁師道}相伴賜酒果﹐乃反繫袍袖﹐跳躍便捷﹐落筆如雲﹐龍蛇飛動。”《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公子這才恭恭敬敬的放下袍袖兒來﹐待要給父母行禮。”

  • 袍繭-汉语大词典

    袍繭

    亦作“[袍襺]”【1】袍和襺。亦泛指袍服。《宋史·舆服志三》:“按{皇侃}説﹐祭服之下有袍繭﹐袍繭之下有中衣。”{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衣部》“襺”:“襺乃袍之别名。襺之言繭也﹐謂裹其軀體上下相連也。襺之受義于繭﹐猶袍之受義于包耳。袍﹑襺析言雖殊﹐而外形一也。”

  • 袍襺-汉语大词典

    袍襺

    【1】见“袍繭”。

  • 袍澤-汉语大词典

    袍澤

    亦作“[袍襗]”【1】战袍和衬衣。澤, 通“襗”。《诗·秦风·无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郑玄}笺:“襗,褻衣,近污垢。”{孔颖达}疏:“襗是袍類,故《論語》注云:‘褻衣,袍襗也。’”后遂称军队中同事为“袍澤”。{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五鎮長官﹐多舊日袍澤﹐藉此淵源﹐重申前次獨立之默契﹐事無不可成者。”{赵朴初}《读朱德委员长泸州诗敬作》诗:“舊時袍澤同盟侣﹐化爲蠻觸争蝸涎。”

  • 袍服-汉语大词典

    袍服

    【1】袍子。古代常用作官服。亦为长袍的通称。《宋史·职官志四》:“凡御殿﹑大禮前一日﹐請乘輿袞冕﹑鎮圭﹑袍服於禁中以待進御﹐事已復還内庫。”{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袍服﹐初尚長﹐{順治}之末﹐短才及膝﹐今則又没髁矣。”{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明初制墨工人》:“本书({李孝美}《墨谱》)虽刻于{明}{弘治}时﹐工人一律{元}式方顶笠子帽。其中除二人上身赤裸﹐其他人都着{蒙古}人袍服。”

  • 袍褂-汉语大词典

    袍褂

    【1】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清}{昭槤}《啸亭杂录·服饰沿革》:“袍褂皆用密線縫紉﹐行列如繪﹐謂之實行。”{徐珂}《清稗类钞·服饰·成亲王之袍褂》:“〔{成哲親王}〕所御袍褂極舊﹐然熨貼整削。”【2】旧时男子所穿的长袍马褂。{曹禺}《日出》第一幕:“这一身衣服﹐使他显得异样怯弱﹑渺小﹐如一个婴儿裹在成人的袍褂里。”

  • 袍哥-汉语大词典

    袍哥

    【1】旧时活动于西南各省的帮会名。成员多数为城乡流氓无产者, 成分复杂。{粟戡时}《湘路案》:“據彼等云﹐{四川}准備已甚充足﹐以袍哥﹑棒客爲基礎﹐人數衆多﹐遍布全{川}。”{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忆》十二:“我的大哥在{四川}哥老会中有相当地位……通过他的介绍﹐我就算入了袍哥。”{沙汀}《青坡》七:“他为什么想起加入袍哥?那阵壮丁抓得多凶﹐都为了保险啊!”【2】指袍哥帮会成员。{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二:“据说﹐袍哥刀客身上﹐纵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戳上几十个鲜红窟窿﹐倒不算什么﹐惟有被王法打了﹐不但辱没祖宗﹐就死了﹐也没脸变鬼。”{沙汀}《困兽记》十六:“多数本地客人﹐他同他们一般也都毫无交情可言。他们不是袍哥﹐就是粮户。”

  • 袍鞾-汉语大词典

    袍鞾

    【1】袍服和靴。{宋}{洪迈}《夷坚支志丁·三赵失舟》:“若有物執其柁﹐即時淪覆……俄一籠漂至前﹐視之﹐則叔勅誥袍鞾之屬﹐雖遭渰浸﹐略不污濕。”{王闿运}《<衡阳县志>序》:“自{康熙}以來﹐博洽太和﹐遂生優老﹐黄髮皤皤﹐或承銀幣﹐或受袍鞾。”

  • 袍絝-汉语大词典

    袍絝

    【1】袍子和套裤。《後汉书·李忠传》“時{世祖}自解所佩綬以帶{忠}”{李贤}注引《东观记》:“上初至不脱衣帶﹐衣服垢薄﹐使{忠}解澣長襦﹐{忠}更作新袍絝鮮支小單衣韤而上之。”

  • 袍仗-汉语大词典

    袍仗

    【1】战袍和兵器。借指军容。《新唐书·杨弘礼传》:“帝自山下望其衆﹐袍仗精整﹐人人盡力﹐壯之。”【2】指衣着打扮。《醉醒石》第八回:“他是箇聰明人兒﹐龐兒生得媚﹐袍仗兒也濟楚。”

  • 袍笏登場-汉语大词典

    袍笏登場

    【1】穿官服执手板, 登台演戏。比喻上台做官。多含讽刺意。{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诗之一:“袍笏登場也等閒﹐若他動色到柴關。”{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七章:“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

  • 袍杖-汉语大词典

    袍杖

    【1】战袍和兵器。《晋书·慕容宝载记》:“時大風雪﹐凍死者相枕于道﹐{寶}恐爲{魏}軍所及﹐命去袍杖戎器﹐寸刃無返。”

  • 袍鎧-汉语大词典

    袍鎧

    【1】战袍与铠甲。《三国演义》第五十回:“過了險峻﹐路稍平坦。{操}回顧止有三百餘騎隨後﹐并無衣甲袍鎧整齊者。”《明史·李远传》:“{遠}以輕兵六千﹐詐爲南軍袍鎧﹐人插柳一枝於背﹐徑{濟寧}﹑{沙河}至{沛}﹐無覺者。”

  • 袍襖-汉语大词典

    袍襖

    【1】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六朝},{唐}{宋}因之。《宋书·孔琳之传》:“昔事故之前﹐軍器正用鎧而已﹐至於袍襖﹑裲襠﹐必俟戰陣﹐實在庫藏﹐永無損毁。”《宋史·仪卫志六》:“毬杖﹐金塗銀裹﹐以供奉官騎執之﹐分左右前導。大禮﹐用百人﹐花脚幞頭﹑紫繡■袍襖。”【2】袍和袄。{隋}{唐}官定常服。《新唐书·车服志》:“袍襖之制﹐三品以上服綾﹐以鶻銜瑞草﹐鴈銜綬帶及雙孔雀。”

  • 袿袍-汉语大词典

    袿袍

    【1】{汉}代妇女的上等袍服。《礼记·杂记上》“内子以鞠衣﹑襃衣﹑素沙”{汉}{郑玄}注:“六服皆袍制﹐不襌。以素紗裏之﹐如今袿袍襈重繒矣。”{孔颖达}疏:“袍制﹐謂連衣裳﹐有表有裏﹐似袍﹐故云皆袍制不襌﹐{漢}時有袿袍。”

  • 袷袍-汉语大词典

    袷袍

    【1】夹袍, 双层无絮的长袍。《史记·匈奴列传》:“服繡袷綺衣﹑繡袷長襦﹑錦袷袍各一。”{巴金}《沉默集·春雨一》:“我脱掉那件湿透了的袷袍﹐两只脚更不像样了。”

  • 裰領道袍-汉语大词典

    裰領道袍

    【1】缀上领圈的道袍。{明}代内臣服饰的一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二色衣﹐近御之人所穿之衣……第三層曰‘裰領道袍’。其白領以漿布爲之﹐如玉環在項﹐而缺其前﹐稍油垢即换之。”

  • 褞袍-汉语大词典

    褞袍

    【1】以乱麻衬于其中的袍子。古贫者无力具丝絮, 仅能以麻著于衣内, 故称。褞, 通“緼”。语本《论语·子罕》:“衣弊緼袍。”{汉}{陆贾}《新语·本行》:“二三子布弊褞袍﹐不足以避寒。”《後汉书·桓鸾传》:“少立操行﹐褞袍糟食﹐不求盈餘。”

  • 襦袍-汉语大词典

    襦袍

    【1】衬里袍子。{元}{戴表元}《南山下行》:“中有一人稱甲族﹐蔽膝尚着長襦袍。”{元}{戴表元}《赠赵子实》诗:“幅巾大帶長襦袍﹐韋篋錦囊鮮綵毫。”

  • 襯道袍-汉语大词典

    襯道袍

    【1】指{明}代宫廷内臣所穿二色衣的第二层直裰。{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二色衣﹐近御之人所穿之衣;自外第一層謂之蓋面﹐如■﹑貼裏﹑圓領之類。第二層謂之襯道袍﹐第三層曰裰領道袍。”

  • 襯褶袍-汉语大词典

    襯褶袍

    【1】{明}代的一种便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世人所穿■子如女裠之製者﹐{神廟}亦間尚之﹐曰襯褶袍﹐想即古人下裳之義也。”

  • 襯袍-汉语大词典

    襯袍

    【1】{元}代仪卫服饰名。衬在裲裆甲里面的长衣。《元史·舆服志一》:“襯袍﹐制用緋錦﹐武士所以裼裲襠。”

  • 襴袍-汉语大词典

    襴袍

    【1】古代的一种公服。因其于袍下施横襴为裳, 故称。其制始于{北周}。《元史·礼乐志五》:“次一人﹐冠唐帽﹐緑襴袍﹐角帶﹐舞蹈而進。”《水浒传》第八四回:“班部叢中轉出一官員﹐乃是{歐陽侍郎}﹐襴袍拂地﹐象簡當胸。”

  • 藍袍-汉语大词典

    藍袍

    【1】即蓝衫。《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借得藍袍槐簡﹐引見御前﹐叩首拜舞。”{五代}{齐己}《与崔校书静话言怀》诗:“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猶待脱藍袍。”{明}{汤显祖}《牡丹亭·榜下》:“黄門舊是黌門客﹐藍袍新作紫袍仙。”

  • 羽袍-汉语大词典

    羽袍

    【1】指粗衣。{唐}{陆龟蒙}《袭美以绿为赠因成四韵》:“三逕風霜利若刀﹐襜褕吹斷罥蓬蒿。病中祇自悲龍具﹐世上何人識羽袍。”

  • 素袍-汉语大词典

    素袍

    【1】白袍。古代平民或尚未取得功名的读书人穿白袍。《宋史·方技传上·赵自然》:“〔{趙自然}〕後夢一人﹐綸巾素袍﹐鬢髮斑白﹐自云姓{陰}﹐引之登高山。”{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獨坐悶無聊﹐淚紛紛溼素袍。寃家鎮日縈懷抱。”

  • 絁袍-汉语大词典

    絁袍

    【1】用粗质丝织物做的袍子。{宋}{陆游}《村居》诗:“紗帽新裁穩﹐絁袍舊製寬。”{唐}{薛用弱}《集异记·集翠裘》:“{梁公}指所衣紫絁袍曰:‘臣以此敵。’”

  • 紫袍-汉语大词典

    紫袍

    【1】草名。《三才图会·草木·紫袍》:“紫袍﹐生{信州}﹐春生發葉﹐如苦益菜。至五月生花﹐如金錢紫色﹐彼方用治咽喉口齒。”【2】紫色朝服。高官所服。{唐}{白居易}《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诗:“紫袍新祕監﹐白首舊書生。”{清}{孙枝蔚}《白紵词》:“東家年少着紫袍﹐君若遇之暫逡巡。”《资治通鉴·後晋高祖天福三年》:“而藩方薦論動踰數百﹐乃至藏典﹑書吏﹑優伶﹑奴僕﹐初命則至銀青階﹐被服皆紫袍象笏﹐名器僭濫﹐貴賤不分。”

  • 紫袍金帶-汉语大词典

    紫袍金帶

    【1】石砚名。{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砚辩》:“〔■石〕出{九溪}{■溪}﹐表淡青﹐裏深紫而帶紅……閒有金綫或黄脈直截如界行相閒者﹐號紫袍金帶。”【2】古代高官的朝服。{元}{郑光祖}《■梅香》第四折:“你穿的是朝君王紫袍金帶。”【3】菊花名。《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一》:“紫袍金帶。一名紫重樓﹐又一名紫綬金章。”

  • 絳紗袍-汉语大词典

    絳紗袍

    【1】深红色纱袍。古代常用为朝服。《晋书·舆服志》:“〔天子朝服〕通天冠高九寸﹐金博山顔﹐黑介幘﹐絳紗袍﹐皁緣中衣。”{清}{昭槤}《啸亭续录·香色定制》:“古之東宫﹐皆服絳紗袍﹐蓋次明黄一等。”《隋书·礼仪志六》:“又有通天冠﹐高九寸﹐前加金博山﹑述﹐黑介幘﹐絳紗袍﹐皁緣中衣﹐黑舃﹐是爲朝服。”

  • 綈袍-汉语大词典

    綈袍

    【1】{战国}时{魏}人{范雎}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遭其毁谤, 笞辱几死。后逃{秦}改名{张禄}, 仕{秦}为相, 权势显赫。{魏}闻{秦}将东伐, 命{须贾}使{秦}, {范雎}乔装, 敝衣往见。{须贾}不知, 怜其寒而赠一绨袍。迨后知{雎}即{秦}相{张禄}, 乃惶恐请罪。{雎}以{贾}尚有赠袍念旧之情, 终宽释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后多用为眷念故旧之典。{唐}{白居易}《醉後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賓客不見綈袍惠﹐黎庶未霑襦袴恩。”{宋}{苏轼}《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唯君綈袍信﹐到我雀羅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曩試君心耳﹐幸綈袍之意猶存。”{元}{李孝光}《饮濡须守子衡君宅》诗:“賴有使君持玉節﹐未須故舊問綈袍。”【2】厚缯制成之袍。《後汉书·郎顗传》:“故{孝文皇帝}綈袍革舃﹐木器無文。”{清}{钮琇}《觚賸·虎林军营唱和》:“流螢夜度綈袍冷﹐採蕨朝供麥飯新。”{宋}{陆游}《冬晴》诗:“歲暮常年雪正豪﹐今年暄暖減綈袍。”

  • 緋袍-汉语大词典

    緋袍

    【1】红色官服。《宋史·仪卫志二》:“{太宗}{太平興國}初﹐增主輦二十四人……奉珍珠﹑七寳﹑翠毛華樹二人﹐衣緋袍。”{明}{王玉峰}《焚香记·看榜》:“宫花斜倚烏帽偏﹐緋袍半軃壓錦韉﹐身世{蓬}{瀛}﹐天上人間。”《镜花缘》第九九回:“細細看去﹐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一不有。也有緋袍象簡在那裏伸手的﹐也有胥吏隸役在那裏勒索的。”

  • 緑袍-汉语大词典

    緑袍

    【1】古时低级官员的袍服。{唐}{白居易}《曲江亭晩望》诗:“塵路行多緑袍故﹐風亭立久白鬚寒。”《新唐书·杨炎传》:“自{道州}還也﹐家人以緑袍木簡棄之﹐{炎}止曰:‘吾{嶺}上一逐吏﹐超登上台﹐可常哉?且有非常之福﹐必有非常之禍﹐安可棄是乎?’”【2】指新科进士的袍服。{元}本{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緑袍乍着君恩重﹐黄榜初開御墨鮮。”

  • 緑袍槐簡-汉语大词典

    緑袍槐簡

    【1】指古代低级官员所服用的绿色官服和槐木手版。《三国志平话》卷上:“至來日天曉﹐元帥來請{劉備}:‘表章已奏了帝也﹐功勞全是你也。’分付緑袍槐簡﹐來日朝門外聽聖旨。”{宋}{陆游}《赛神曲》:“擊鼓坎坎﹐吹笙嗚嗚。緑袍槐簡立老巫﹐紅衫繡裙舞小姑。”

  • 緇袍-汉语大词典

    緇袍

    【1】僧衣。借指僧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歸憇一寺﹐見緇袍滿座﹐梵唄競作。”

  • 緼袍-汉语大词典

    緼袍

    【1】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为贫者所服。{清}{唐孙华}《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凌兢野老緼袍單﹐狂喜兒童屐齒折。”{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四五:“屣履詠《南風》﹐緼袍笑華軒。”《论语·子罕》:“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朱熹}集注:“緼﹐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蓋衣之賤者。”{唐}{杜甫}《大雨》诗:“執熱乃沸鼎﹐纖絺成緼袍。”{汉}{桓宽}《盐铁论·贫富》:“{原憲}之緼袍﹐賢於{季孫}之狐貉。”

  • 赤霜袍-汉语大词典

    赤霜袍

    【1】传说中神仙穿的长袍。{明}{屠隆}《綵毫记·仙宫列奏》:“天香浮動赤霜袍﹐一派仙音寶座遥。”《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引{南朝}{梁}{陶弘景}《真诰》:“{上元夫人}服赤霜袍﹐披青毛錦。”{唐}{耿湋}《朝下寄韩舍人》诗:“瑞氣迥浮青玉案﹐日華遥上赤霜袍。”

  • 赭黄袍-汉语大词典

    赭黄袍

    【1】用以指代天子。《说岳全传》第八十回:“巍峨金闕珠帘卷﹐緋烟簇擁赭黄袍。”{明}{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紅雲裏﹐雉尾扇﹐遮着赭黄袍。”【2】天子所穿的袍服。因颜色赭黄, 故称。《新唐书·车服志》:“至{唐高祖}﹐以赭黄袍﹑巾帶爲常服……既而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

  • 赭袍-汉语大词典

    赭袍

    【1】即赭黄袍。《资治通鉴·後唐明宗天成三年》:“{昭義}節度使{毛璋}所爲驕僭﹐時服赭袍。”{唐}{李濬}《松窗杂录》:“{中宗}嘗召宰相{蘇瓌}﹑{李喬}子進見。二丞相子皆童年﹐上近撫於赭袍前﹐賜與甚厚。”{王国维}《读史二绝句》之二:“只怪{常山}{趙延壽}﹐赭袍龍鳳向中原。”

  • 道袍-汉语大词典

    道袍

    【1】古代家居常服,斜领大袖,四周镶边的袍子。《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翟管家}出來﹐穿着涼鞋浄襪﹐絲絹道袍。”{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袴■﹐戎服也﹐其短袖或無袖而衣中斷﹐其上有横摺﹐下復豎摺之。若袖長則爲曳撒。腰中間斷﹐以一線道横之﹐則謂之程子衣。無線道者﹐則謂之道袍﹐又曰直掇。此三者﹐燕居之所常用也。”《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身穿一件青布厚棉道袍﹐脚下踏着暖鞋。”【2】僧道穿的袍服。{鲁迅}《故事新编·起死》:“我先剥你的道袍﹐拿你的马。”{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副末氈巾道袍﹐扮老贊禮上。”{宋}{徐度}《却扫编》卷上:“{吕申公}素喜釋氏之學﹐及爲相﹐務簡静﹐罕與士大夫接﹐惟能談禪者﹐多得從容。於是好進之徒﹐往往幅巾道袍﹐日遊禪寺﹐隨僧齋粥﹐談説理情﹐覬以自售﹐時人謂之禪鑽云。”

  • 豸袍-汉语大词典

    豸袍

    【1】古代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袍服,因其上绣有獬豸,故称。{明}{金白屿}《端正好·送叶泮西内台》套曲:“美才只合爲時用﹐豸袍寬滿面春風。”

  • 貂袍-汉语大词典

    貂袍

    【1】用貂皮制成的长袍。{唐}{温庭筠}《塞寒行》:“晩出{榆關}逐征北﹐驚沙飛迸衝貂袍。”

  • 青袍-汉语大词典

    青袍

    【1】青色的袍子。{唐}{杜甫}《渡江》诗:“渚花張素錦﹐汀草亂青袍。”《古诗》:“青袍似春草﹐長條隨風舒。”{南朝} {梁}{何逊}《与苏九德别》诗:“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2】比喻包围在树干上的苔藓。{元}{明本}《苔梅》诗:“玉堂試看青袍客﹐莫忘{江}南有白衣。”按﹐苔梅﹐谓枝干上生有苔藓之梅。【3】借指出仕。{宋}{林逋}《寄祝长官坦》诗:“深心賴黄卷﹐垂老愧青袍。”【4】{汉}以后贱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贱者之服。{唐}{杜甫}《徒步归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仇兆鳌}注:“ 公往行在﹐麻鞋謁帝﹐有青袍而無朝服。”《宣和遗事》後集:“{粘罕}令左右將青袍迫二帝易服。”【5】借指寒士。{唐}{李商隐}《泪》诗:“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刘学锴}等集解引{陈帆}曰:“然自我言之﹐豈{灞水橋}邊以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貴客﹐窮途飲恨﹐尤極可悲而可涕乎?”【6】{唐}{贞观}三年﹐规定八品﹑九品官服青色﹐{显庆}元年﹐规定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唐}{高適}《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此時亦得辭漁樵﹐青袍裹身荷聖朝。”按﹐此处“青袍”指县尉之服。【7】{唐}时幕府官居六品﹐六品服深绿﹐故称。{唐}{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仇兆鳌}注:“ 《唐志》尚書員外郎﹐從六品。{上元}元年制﹐五品服淺緋﹐六品服深緑。{朱}注:‘公時已賜緋﹐而云青袍者﹐以在幕府故耳。舊注謂青袍九品服﹐誤矣。’”【8】学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学子。{唐}{许浑}《酬殷尧藩》:“莫怪青袍選﹐{長安}隱舊春。”{清}{唐孙华}《浙闱撤棘后闻以铨曹公事连染左官》诗之二:“較比{翟公}添氣色﹐青袍日日到門來。”【9】泛指品位低级的官吏。{元}{柳贯}《太子受册礼成赴西内朝贺退归书事》诗:“青袍最困微班忝﹐親向前星挹斗杓。”

  • 青袍布襪-汉语大词典

    青袍布襪

    同“[青鞋布袜]”【1】{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寧堪仙佛兩無成﹐青袍布襪誓從子。”

  • 青袍白馬-汉语大词典

    青袍白馬

    【1】喻闲官﹑卑位。{唐}{杜甫}《至後》诗:“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仇兆鳌}注:“ 此詩‘青袍白馬’﹐與《洗兵行》所引《侯景傳》不同。{朱}注以公詩‘青袍也自公’﹑‘歸來散馬蹄’爲證﹐皆指幕府言。曰‘有何意’﹐言志不得自展也。”{清}{钱谦益}《闲坐》诗:“青袍白馬已駸駸﹐閒坐東窗度暝陰。”【2】《南史·贼臣传·侯景》﹕“{大同}中童謡曰﹕‘青絲白馬{壽陽}來。’{景}{渦陽}之敗﹐求錦﹐朝廷所給青布﹐及是皆用爲袍﹐采色尚青。{景}乘白馬﹐青絲爲轡﹐欲以應謡。”后因以“青袍白馬”指乱臣贼子。{唐}{杜甫}《洗兵马》:“青袍白馬更何有﹐後{漢}今{周}喜再昌。”{仇兆鳌}注引{蔡梦弼}曰:“青袍白馬﹐言{思明}﹑{慶緒}可平。”{明}{夏完淳}《大哀赋》:“卒之黄巾黑犢之屯聚﹐青袍白馬之横行。”

  • 青袍角帶-汉语大词典

    青袍角帶

    【1】青色袍服﹐角饰腰带。{明}代未授职进士服式。借指未授职进士。{明}{沈德符}《野獲编·科场·荐主同咨》:“自戊戌一咨﹐候命輦下者五載﹐青袍角帶﹐鱗集都城。”

  • 青袍御史-汉语大词典

    青袍御史

    【1】指带御史衔的幕官。{唐}{李商隐}《天平座中呈令狐令公》诗:“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冯浩}笺注:“《唐六典》:袍制有五﹐一曰青袍。按:幕官帶御史銜者。”{沈厚塽}辑评:“本篇所謂青袍御史﹐當指幕官帶御史銜者。”

  • 青袍烏帢-汉语大词典

    青袍烏帢

    【1】借指儒生。{清}{唐孙华}《次韵酬吴振西》之一:“白髮霜頿耆老會﹐青袍烏帢少年才。”

  • 長袍-汉语大词典

    長袍

    【1】男子穿的中式长衣。{巴金}《沉默集·知识阶级》:“‘密斯脱{陈}﹐来得早些。’他指着旁边一个穿长袍的三角脸的学生﹐加了这句话。”

  • 雲袍-汉语大词典

    雲袍

    【1】道士穿用的袍子。{北周}{庾信}《入道士馆诗》:“雲袍白鶴度﹐風管鳳凰吹。”《黄庭内景经·中池》:“丹景雲袍帶虎符。”【2】饰有彩云图案的官服。{唐}{李商隐}《壬申闰秋题赠乌鹊》诗:“繞樹無依月正高﹐{鄴城}新淚濺雲袍。”{宋}{杨忆}《别墅》诗:“東城歸路晚﹐飛絮撲雲袍。”

  • 霜袍-汉语大词典

    霜袍

    【1】白色绸袍。{宋}{苏轼}《菩萨蛮·赠徐君猷笙妓》词:“夜闌殘酒醒﹐惟覺霜袍冷。”

  • 錦袍仙-汉语大词典

    錦袍仙

    【1】指{唐}{李白}。语本《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自知不爲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爲‘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月……著宫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宋}{王奕}《贺新郎》词:“{采石}書生勳業在﹐弔錦袍﹑公子魂何處。”{宋}{王奕}《八声甘州》词:“安得錦袍西下﹐明月墮{江}濱。”{宋}{姚勉}《水调歌头·寿赵倅》词:“長庚入夢﹐間生{采石}錦袍仙。”亦省称“[錦袍]”。

  • 錦袍-汉语大词典

    錦袍

    【1】见“錦袍仙”。

  • 開氣袍-汉语大词典

    開氣袍

    【1】{清}代官吏﹑贵族男子礼服的俗称。一种前后身当中都开衩的长袍。《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不知怎樣會把茶碗跌在地下﹐砸得粉碎﹐把茶潑了一地﹐連制臺的開氣袍子上都濺潮了。”{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辮髮乎﹐胡服乎﹐開氣袍乎﹐花翎乎﹐紅頂乎﹐朝珠乎﹐爲我{中國}文物之冠裳乎?”

  • 靴袍-汉语大词典

    靴袍

    亦作“[鞾袍]”【1】{宋}时天子祭祀礼服的一种。《宋史·舆服志三》:“袍以絳羅爲之﹐折上巾﹐通犀金玉帶。繫履﹐則曰履袍;服鞾﹐則曰鞾袍。履﹑鞾皆用黑革。”

  • 韋袍-汉语大词典

    韋袍

    【1】皮袍,皮衣。《晋书·刘弘传》:“兵年過六十﹐羸疾無襦。{弘}愍之﹐乃讁罰主者﹐遂給韋袍複帽﹐轉以相付。”

  • 黄袍加體-汉语大词典

    黄袍加體

    【1】见“黄袍加身”。

  • 黄袍-汉语大词典

    黄袍

    【1】鸟名。{三国} {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黄鸟于飞》:“黄鳥﹐黄鸝留也……或謂之黄袍。”{前蜀}{贯休}《晩春寄张侍郎》诗:“鳥聽黄袍小﹐城臨{白帝}寒。”原注:“黄袍﹐禽也。”【2】僧服。僧众中职位较高者作佛事时穿黄袍。【3】借指天子。{清}{孔尚任}《桃花扇·劫宝》:“平生驍勇無人當﹐拉不住黄袍北上﹐笑斷{江}東父老腸。”{王季思}等注:“指天子。”【4】黄色长衣。初,官民可同服黄袍,{隋}以后,皇帝常服黄袍,{唐高祖}{武德}初,禁士庶不得服,黄袍遂为皇帝之专服。《说唐》第四一回:“{李淵}再拜受命﹐戴冕冠﹐披黄袍﹐升大殿﹐即皇帝位。”{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太祖}警起﹐出視之﹐諸將露刃羅立于庭﹐曰:‘諸軍無主﹐願奉太尉爲天子。’{太祖}未及答﹐或以黄袍加{太祖}之身﹐衆皆拜于庭下﹐大呼稱萬歲﹐聲聞數里。”《隋书·礼仪志七》:“百官常服﹐同於匹庶﹐皆著黄袍﹐出入殿省。{黄祖}朝服亦如之﹐唯帶加十三環﹐以爲差異。”《资治通鉴·後晋齐王开运三年》:“{傅住兒}入宣{契丹主}命﹐帝脱黄袍﹐服素衫﹐再拜受宣﹐左右皆掩泣。”

  • 黄袍加身-汉语大词典

    黄袍加身

    【1】{後周}{赵匡胤}谋夺帝位,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诸将替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定国号为{宋},是为{宋太祖}。后因以为典实。亦指登上帝位。{清}{褚人穫}《坚瓠首集·菊花诗》:“而穿就黄金甲﹐豈非黄袍加身之象。”《水浒後传》第一回:“黄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紛争從此止。”《说岳全传》第一回:“{五代}干戈未肯休﹐黄袍加體始無憂。”{子虚子}《湘事记·军事篇二》:“然{陳橋}之役﹐{趙匡胤}氏黄袍加身﹐遂膺天命矣。”亦作“[黄袍加體]”。

  • 鵠袍-汉语大词典

    鵠袍

    【1】白袍。古代应试士子所服。{元}{王逢}《寄林季文周叔彬二进士时训松庠弟子员》诗:“鵠袍聯射圃﹐魚飯獨經帷。”{宋}{方岳}《送刘仲子就试》诗:“鵠袍纔脱須重讀﹐六籍久爲場屋苦。”{宋}{杨万里}《送项圣与诣太常》诗:“鵠袍詣闕柳袍歸﹐來年書院更光輝。”

  • 鵲袍-汉语大词典

    鵲袍

    【1】绣有喜鹊的锦袍。{宋}{吴文英}《高阳台·寿送王历阳以右曹赴阙》词:“重上{逋山}﹐詩清月瘦昏黄。春風侍女衣篝畔﹐早鵲袍﹑已暖天香。”

  • 鶴袍-汉语大词典

    鶴袍

    【1】绣有仙鹤的官服。{明}{沈德符}《野獲编·禨祥·献芝》:“自是督臣{胡宗憲}獻芝與白龜同進﹐上以之謝玄壇告宗廟﹐賜{宗憲}鶴袍。”{明}{李东阳}《候驾毕宿神乐观》诗:“夜賜鶴袍階二品﹐書頒龍饌日三回。”

  • 鷫鹴袍-汉语大词典

    鷫鹴袍

    【1】即鷫鸘裘。《剪灯新话·华亭逢故人记》:“華髮衝冠感二毛﹐西風凉透鷫鸘袍。”

  • 麒麟袍-汉语大词典

    麒麟袍

    【1】绣有麒麟的官服。{唐}{白居易}《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诗:“今日{洛}橋還醉别﹐金盃翻汙麒麟袍。”

  • 麤袍糲食-汉语大词典

    麤袍糲食

    同“[麤衣惡食]”【1】《後汉书·袁京传》:“〔{袁彭}〕行至清﹐爲吏麤袍糲食﹐終於議郎。”

  • 黮袍-汉语大词典

    黮袍

    【1】黑袍。{宋}{王明清}《挥麈後录》卷十一:“適{康國}翌日再造﹐有黮袍後生武士復在焉。”

  • 龍袍-汉语大词典

    龍袍

    【1】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王的礼服。{老舍}《茶馆》第三幕:“啊!龙袍都快作好啦﹐就快在{西山}登基!”《水浒传》第二回:“{高俅}看時﹐見{端王}頭戴軟紗唐巾﹐身穿紫繡龍袍。”{元}{陈孚}《八月呈学士阎静斋赵方塘》诗之一:“風清雙雉扇﹐天近五龍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