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襴

襴(襴)是什么意思

  • 三襴貼裏-汉语大词典

    三襴貼裏

    【1】{明}代钦赏显贵内臣的一种服饰之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自逆{賢}({魏忠賢})擅政﹐改蟒貼裏﹐膝襴之下﹐又加一襴﹐名曰三襴貼裏﹐最貴近者方蒙欽賞服之。”

  • 棠苧襴衫-汉语大词典

    棠苧襴衫

    【1】古代士人的一种衣服。《新唐书·车服志》:“{太宗}時﹐又命七品服龜甲雙巨十花綾﹐色用緑。九品服絲布雜綾﹐色用青。是時士人以棠苧襴衫爲上服﹐貴女功之始也。”

  • 膝襴-汉语大词典

    膝襴

    【1】{明}代的一种制服。《明史·舆服志三》:“{永樂}以後﹐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膝襴﹐亦如曳撒﹐上有蟒補﹐當膝處横織細雲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於乘馬也。”

  • 碧襴-汉语大词典

    碧襴

    【1】指穿碧襴的卫士。{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金吾仗碧襴一十一﹐各執儀刀。”《宋史·仪卫志一》:“次都押衙二人﹐立於碧襴之南﹐少退。”【2】绿色的襴衫。为古代执仪仗的卫士所服。《宋史·仪卫志六》:“殿中職掌執繖扇人﹐服幞頭﹑碧襴﹑金銅帶﹑烏皮鞾。”

  • 白襴-汉语大词典

    白襴

    【1】古时士人的服装。{宋}{叶適}《送徐洞清秀才入道》诗:“白襴已回施﹐黄氅猶索錢。”《宋史·舆服志五》:“近年品官緑袍及舉子白襴下皆服紫色﹐亦請禁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忽有一人﹐白襴屠蘇﹐傾首微笑而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烏紗小帽耀人明﹐白襴浄﹐角帶傲黄鞓。”{王季思}校注:“《元史·輿服》記:‘{宣聖廟}執事﹐儒服﹐軟脚唐巾﹐白襴插領﹐黄鞓角帶﹐皂鞾。’白襴二句﹐正寫當時儒服。”

  • 皂襴-汉语大词典

    皂襴

    【1】古时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元史·舆服志二》:“金星旗﹐素質﹐赤火焰脚﹐畫神人﹐冠五梁冠﹐素衣﹐皂襴﹐朱裳﹐秉圭。”

  • 羅襴-汉语大词典

    羅襴

    【1】古代丝制公服。按官品的高下﹐有紫襴﹑绯襴﹑绿襴等区别。{元}{白樸}《梧桐雨》第二折:“你文武兩班﹐空列些烏靴象簡﹐金紫羅襴﹐内中没箇英雄漢﹐掃蕩塵寰。”{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跳出利名關﹐脱下烏紗與羅襴﹐换麻衣草履﹐自覺身閒。”

  • 袍襴-汉语大词典

    袍襴

    【1】泛指袍服。襴, 襴衫。{唐}{王建}《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已傍祥鸞迷殿角﹐還穿瑞草入袍襴。”

  • 裙襴-汉语大词典

    裙襴

    【1】裙子; 裙幅。{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幸得諳些女紅﹐且去繡完一幅裙襴﹐將來易些柴米用度則箇。”【2】车上下垂的帷幕。《宋史·舆服志一》:“芳亭輦﹐黑質﹐頂如幕屋﹐緋羅衣﹐裙襴﹑絡帶皆繡雲鳳。”【3】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宋}{沈括}《梦溪笔谈·药议》:“太陰玄精……大者如杏葉﹐小者如魚鱗﹐悉皆六角﹐端正如龜甲。其裙襴小撱﹐其前則下剡﹐其後則上剡﹐正如穿山甲相掩之處﹐全是龜甲﹐更無異也。”

  • 襴-汉语大词典

    “[襕]”的繁体字。《集韻》郎干切,平寒,來。【1】古代衣与裳相连的长衣下摆所加的作为下裳形制的横幅,称为襴。加襴之制﹐始于{北周}而定于{唐}。《新唐书·车服志》:“士服短褐, 庶人以白。中書令{馬周}上議:‘《禮》無服衫之文, {三代}之制有深衣。請加襴﹑袖﹑褾﹑襈, 爲士人上服。開骻者名曰缺骻衫, 庶人服之。’……太尉{長孫無忌}又議:‘服袍者下加襴, 緋﹑紫﹑緑皆視其品, 庶人以白。’”{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唐凌烟阁功臣图部分》:“所谓襴襈, 只不过是在膝部加一界线略具形式而已。《赚兰亭图》中之{萧翼}, 和《文苑图》中人物, 襴道也极显明。”【2】指襴衫。{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烏紗小帽耀人明, 白襴浄, 角帶傲黄鞓。”【3】指襴袍。《资治通鉴·唐昭宗龙纪元年》“已具襴笏”{元}{胡三省}注:“襴, 音闌, 即今之袍也。下施横幅, 因謂之襴。”【4】通“[欄]”。界阑。《金史·百官志四》:“鐵券。以鐵爲之, 狀如卷瓦。刻字畫襴, 以金填之。”

  • 襴衫-汉语大词典

    襴衫

    【1】古代士人之服。因其于衫下施横襴为裳, 故称。其制始于{北周}, 后世沿袭, {明}{清}时为秀才举人公服。{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大司徒{杜公}在{維揚}也﹐嘗召賓幕閑語:‘我致政之後﹐必買一小駟八九千者﹐飽食訖而跨之﹐著一麤布襴衫﹐入市看盤鈴傀儡﹐足矣。’”《说郛》卷十引{後蜀}{马鉴}《续事始·襴衫》:“{唐}{馬周}上議曰:‘臣尋究《禮經》無衫服之文﹐{三代}以布爲深衣。今請於深衣之下添襴及裙名曰襴衫﹐以爲上士之服﹐其開袴者名曰舒袴衫﹐庶人服之。’詔從之。今之公服蓋取襴衫之制。”《宋史·舆服志五》:“襴衫。以白細布爲之﹐圓領大袖﹐下施横襴爲裳﹐腰間有辟積。進士及國子生﹑州縣生服之。”《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旁邊却站着一個方巾﹐襴衫﹐十字披紅﹐金花插帽﹐滿臉酸文﹐一嘴尖團字兒的一個人。原來那人是……冒考落第的一個秀才。”

  • 襴裙-汉语大词典

    襴裙

    【1】抹胸的别称。{宋}{洪迈}《夷坚支志戊·任道元》:“襴裙者﹐{閩}俗指言抹胸。”《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娘子提起了襴裙’。蓋是{福建}人叫女子抹胸做襴裙……乃彼處鄉談討便宜的説話。”

  • 襴袍-汉语大词典

    襴袍

    【1】古代的一种公服。因其于袍下施横襴为裳, 故称。其制始于{北周}。《元史·礼乐志五》:“次一人﹐冠唐帽﹐緑襴袍﹐角帶﹐舞蹈而進。”《水浒传》第八四回:“班部叢中轉出一官員﹐乃是{歐陽侍郎}﹐襴袍拂地﹐象簡當胸。”

  • 襴幞-汉语大词典

    襴幞

    【1】穿襴袍, 戴幞头。古代宦者常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昔{孝節先生}{徐仲車}事母至孝。一日﹐竦然自省曰:‘吾以襴幞謁貴人﹐而不以見母﹐是敬母不如敬貴人也。不可!’”{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二:“{隆興}間﹐北使往{天竺}燒香﹐過太學門……有直學{程宏圖}者﹐襴幞立其下。”

  • 襴帶-汉语大词典

    襴帶

    【1】穿襴衫, 系革带。古代士大夫的服饰。《元史·祭祀志五》:“{至元}十年三月﹐中書省命春秋釋奠﹐執事官各公服如其品﹐陪位諸儒襴帶唐巾行禮。”

  • 襴笏-汉语大词典

    襴笏

    【1】穿襴袍, 执手板。古代官吏朝会时的服饰。《资治通鉴·唐昭宗龙纪元年》:“上將祀圜丘。故事﹐中尉﹑樞密皆■衫侍從;{僖宗}之世﹐已具襴笏。”{胡三省}注:“襴﹐音闌﹐即今之袍也。下施横幅﹐因謂之襴。”{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供奉官紫衣入侍﹐後軍容使{楊復恭}俾具襴笏﹐宣導自{復恭}改作也。”

  • 紫羅襴-汉语大词典

    紫羅襴

    【1】花名。《广群芳谱·花谱三二·紫罗襴》:“紫羅襴﹐草本﹐色紫翠如鹿葱花。秋深分本栽種﹐四月發花可愛。”【2】一种用紫色罗缎缝制的官服。{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他則是寄着我這紫羅襴﹐放着我那黄金帶。”{明}{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你穿的是紫羅襴﹐繫的是白玉帶。”

  • 邊襴-汉语大词典

    邊襴

    【1】见“邊欄”。

  • 金襴-汉语大词典

    金襴

    【1】佛教僧尼穿著的金色袈裟。《古尊宿语录》卷二:“世尊傳金襴外﹐别傳何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