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俚

俚(俚)是什么意思

  • 俚民-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俚民lǐ mín

    【释义】:

    百姓,平民。俚,粗俗。宋·曾巩《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同时汉阳俚民贩茶,得知军骆与军诬民忤巡检,应首死者二十人。”宋·张师正《括异志·黑杀神降》:“开宝中,有神降于凤翔府俚民张守真事,自称玄天大圣玉帝辅臣。”

  • 鄙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鄙俚bǐlǐ

    粗俗,庸俗——高雅(~的乐曲)

  • 鄙俗 鄙俚 俚俗-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鄙俗 鄙俚 俚俗

    鄙俗bǐǐsú 鄙俚bǐlǐ 俚俗lǐsú

    形容词。表示凡庸俗气,格调不高。

    “鄙俗”强调不高尚,格调低下;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等盖天翅搧扇子现出粗卤鄙俗的样子,站在那里一只腿颠个不休,他才清醒地意识到穿得象汪精卫并不等于就是汪主席”(《当代》,创刊号);“门上糊着的字屏已经黄垢了,字迹和诗句都很鄙俗”(《沫若文集》,第五卷)。

    “鄙俚”和“俚俗”都含有“地方上一般老百姓所流行的”和“带地方性”的意味,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鄙俚”突出了格调低下;“俚俗”则侧重于庸俗,意思较轻。例如:“上官大夫和令尹子椒们也不恭维他,说他太粗糙,太鄙俚了”(《沫若剧作选》);“他肯定‘鄙俚浅陋’的引车卖浆之徒’的语言是能够创作的”;“一回到乡间,他立即听到那熟悉的俚俗的语言”;“可是现在,她竟俚俗到要在一个不相干的场合和一个不相干的女子斗妍”(茅盾:《蚀》);“一种悠扬的俚俗的音乐回荡在我心里”(《何其芳选集》)。

  • 质而不俚-实用委婉语词典

    质而不俚

    意指作品的语言虽然朴素但不粗鄙。“俚”,即粗俗。

  • 质而不俚,文质相称-实用委婉语词典

    质而不俚,文质相称

    意为语言质朴而不粗俗,文采与质朴相与匹配。“俚”,即粗俗。

  • 俚-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俚lǐ

    ①依赖。《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非能勇也,其画无~之至耳。”(画:打算。)②粗鄙。《汉书·司马迁传赞》:“辨而不华,质而不~。”《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僧所颂焰口经,词颇~。”③民间的,通俗的。见“俚歌”“俚俗”。

    【俚词】粗俗的文辞。《野获编·吏部》:“或仅数行,或戏为~以寓嘲谑。”《闲情偶寄·词曲》:“若因好句不来,遂以~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

    【俚歌】民歌。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照山畲火动,蹋月~喧。”《聊斋志异·甄后》:“有瞽媪牵黄犬丐食其家,拍板~。”谦称自己的作品。刘禹锡《插田歌引》:“遂书其事为~,以俟采诗者。”苏轼《和王胜之》:“要知太守怜孤客,不惜阳春和~。”

    【俚俗】①民俗。苏辙《和子瞻新居欲成》:“伏腊便应随~,室庐闻似胜家山。”《瓯北诗话·白香山诗》:“特一时~传闻,易于耸听。”②粗鄙。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南部烟花录》,文极~。”

  • 乡俚-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俚xiāng lǐ

    【释义】:

    村野俚俗。曹禺《王昭君》:“大胆!这是乡俚下民的情歌,怎么能在天子面前歌唱,侮慢圣听!”

  • 你俚-现代汉语大词典

    你俚nǐ li

    【释义】:

    方言。你们。王瑞芬《金双鹿》:“你俚去试吧,我想懒猫猫了。”

  • 俚-现代汉语大词典

    俚lǐ

    【释义】:

    ①粗俗,不文雅。如:俚俗。也指民间的,通俗的。如:俚谚;俚曲。②吴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相当于“他”或“她”。

  • 俚曲-现代汉语大词典

    俚曲lǐ qǔ

    【释义】:

    民间的通俗小调。有时也包括文人的仿作。

  • 俚笃-现代汉语大词典

    俚笃lǐ dǔ

    【释义】:

    方言。他们。瞿秋白《东洋人出兵(三)》:“俚笃才是奴才性,卖国卖民要卖个干干净。”

  • 俚俗-现代汉语大词典

    俚俗lǐ sú

    【释义】:

    粗俗,不高雅。茅盾《一个女性》:“她疑惑自己是变得俚俗了,但又自己分辩着: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 俚语-现代汉语大词典

    俚语lǐ yǔ

    【释义】:

    粗俗的或通行面极窄的方言词。

  • 俚谚-现代汉语大词典

    俚谚lǐ yàn

    【释义】:

    民间谚语。鲁迅《儗播布美术意见书》:“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

  • 俗俚-现代汉语大词典

    俗俚sú lǐ

    【释义】:

    通俗或粗俗。沈从文《老实人》:“把书看一阵,随意翻,从龟甲文字到一种最近出版的俗俚画报,全都看。”

  • 鄙俚-现代汉语大词典

    鄙俚bí lǐ

    【释义】:

    粗野;庸俗。鲁迅《随感录十七》:“高雅的人说:‘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哂之者也。’”

  • 无俚-现代汉语大词典

    无俚wú lǐ

    【释义】:

    犹无聊。苏曼殊《与柳亚子书》:“连日生洞泄之疾,心绪无俚之至。”

  • 下俚-汉语大词典

    下俚

    【1】同“[下里]”。{五代}{罗隐}《谗书·市傩》:“儺之爲名﹐著於時令矣。自宫禁至於下俚﹐皆得以逐災邪而驅疫癘。”{唐}{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诗:“生小下俚住﹐不曾州縣門。”【2】卑下鄙俗。亦指人或文辞之鄙陋者。{宋}{岳珂}《桯史·尊尧集表》:“是知當時公議﹐雖小夫下俚﹐猶不愜﹐不特{了翁}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道經又有命{張良}注《度人經》勑表﹐其文辭絶類{宋}人之下俚者﹐至官秩亦然﹐可發一笑。”{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之奂》:“樂人所唱﹐皆下俚之詞。”

  • 俚-汉语大词典

    《廣韻》良士切,上止,來。【1】聊赖,依托。《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夫婢妾賤人,感而自殺,非能勇也,其畫無俚之至耳。”{颜师古}注:“{晉灼}曰:‘{揚雄}《方言》曰:“俚,聊也”;{许慎}曰:“賴也。”此爲其計畫無所聊賴,至於自殺耳。’{晉}説是也。”{章炳麟}《商鞅》:“民有不率﹐計畫至無俚。”【2】粗俗,不文雅。《汉书·司马迁传赞》:“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颜师古}注﹕“{劉德}曰﹕‘俚﹐鄙也。’{如淳}曰﹕‘言雖質﹐猶不如閭里之鄙言也。’{劉}説是也。”《新唐书·刘子玄吴兢等传赞》:“舊史之文,猥釀不綱,淺則入俚,簡則及漏。”{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僧所誦焰口經,詞頗俚。”【3】指民间的,通俗的。参见“[俚曲]”。【4】指民间歌谣。{唐}{孟浩然}《和张明府登鹿门山》诗:“謬承巴俚和﹐非敢應同聲。”【5】{吴}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相当于“他”或“她”。《海上花列传》第一回:“陸裏曉得個冒失鬼,奔得來跌我一跤。耐看我馬褂浪爛泥,要俚賠個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是打算收俚格,轎子跑得快弗過咯,來勿及哉。”【6】古代南方族名。《隋书·何稠传》:“{開皇}末,{桂州}俚{李光仕}聚衆爲亂,詔{稠}召募討之。”《新唐书·裴矩传》:“是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别將圍{東衡州},{矩}與將軍{鹿愿}赴之。”

  • 俚婦-汉语大词典

    俚婦

    【1】民间妇女。{宋}{苏轼}《凤翔八观·维摩像》诗:“田翁俚婦那肯顧﹐時在野鼠其髭。”

  • 俚辭-汉语大词典

    俚辭

    【1】粗俗浅陋的辞语。《旧唐书·刘禹锡传》:“蠻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辭。”

  • 俚醫-汉语大词典

    俚醫

    【1】医术粗浅的民间医生。{宋}{陆游}《游昭牛图》诗:“俚醫灌藥美水草﹐老巫訶禁祓不祥。”

  • 俚巷-汉语大词典

    俚巷

    【1】指民间。{宋}{秦观}《二侯说》:“余謂二{侯}皆俚巷滑稽之民﹐適相遭而角其技﹐勢固不得不然。”

  • 俚説-汉语大词典

    俚説

    【1】民间的说法。{宋}{苏轼}《仇池笔记·日月蚀》:“{梅聖俞}作《日蝕詩》﹐云食日者三足烏也。此因俚説以寓意也。”{明}{沈德符}《野獲编·果报·现报》:“今詈人有現世報之説﹐意爲俚説耳﹐不知竟有其事。”

  • 俚褻-汉语大词典

    俚褻

    【1】粗俗淫秽。{清}{徐喈凤}《会仙记》:“終夜侍榻前﹐與{可覲}叙談﹐引經據古﹐無一俚褻語。”{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成肇麐}《唐五代詞選》﹐删削俚褻之辭﹐歸於雅正﹐最爲善本。”

  • 俚野-汉语大词典

    俚野

    【1】粗鄙,不文雅。{宋}{张师正}《括异志·率子廉》:“其應答之言雖甚俚野﹐而氣貌自若。”{宋}{文天祥}《衡州上元记》:“州民爲百戲之舞﹐擊鼓吹笛﹐斓斑而前﹐或蒙倛焉﹐極其俚野以爲樂。”

  • 俚子-汉语大词典

    俚子

    【1】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称呼。{晋}{张华}《博物志》卷二:“{交州}夷名曰俚子。俚子弓長數尺。”

  • 俚洞-汉语大词典

    俚洞

    【1】指古代南方黎族聚居的山区。《陈书·胡颖传》:“出{番禺}﹐征討俚洞。”

  • 俚淺-汉语大词典

    俚淺

    【1】粗俗浅陋。《宋史·礼志二八》:“伏見禮院及刑法司外州執守服制﹐詞旨俚淺。”{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曲·邱文庄填词》:“今《五倫全備》﹐是其手筆﹐亦俚淺甚矣。”{清}{袁枚}《随园随笔·诗文著述》:“《晏子春秋》俚淺已甚﹐參入{孔子}﹑{曾子}見{晏子}等語﹐尤爲不倫。”

  • 俚言-汉语大词典

    俚言

    【1】方言俗语。《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口裏説得都不知是那裏的俚言市語……動不動把一個大指合那中指在人前搣一搣﹐口説:‘喲﹐我兒的哥呵!’”《新唐书·韦绶传》:“方太子幼﹐{綬}數爲俚言以悦太子。”【2】谓不高雅的文辞,常用于自谦。{唐}{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綴此豈爲訓﹐俚言紹{莊屈}。”{明}{沈鲸}《双珠记·因诗赐配》:“縫衣偶爾傷時事﹐故繆賦俚言意有存。”

  • 俚賴-汉语大词典

    俚賴

    【1】聊赖,寄托。{清}{陈维崧}《摸鱼儿·哭王生》词:“記年來﹐百無俚賴﹐聊將小令閒做。”

  • 俚歌-汉语大词典

    俚歌

    【1】用为自己诗作的谦称。{宋}{苏轼}《和王胜之》诗之三:“要知太守憐孤客﹐不惜《陽春》和俚歌。”{唐}{刘禹锡}《插田歌引》:“偶登郡樓﹐適有所感﹐遂書其事爲俚歌﹐以俟采詩者。”【2】通俗浅近的民间歌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甄后》:“一日﹐有瞽媪牽黄犬丐食其家﹐拍板俚歌。”{唐}{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照山畬火動﹐蹋月俚歌喧。”

  • 俚柔-汉语大词典

    俚柔

    【1】{南诏}语“百姓”的音译。{唐}{赵叔达}《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诗:“下令俚柔洽﹐獻賝{弄棟}來。”原注:“俚柔﹐百姓也。”

  • 俚篤-汉语大词典

    俚篤

    【1】方言。他们。{瞿秋白}《东洋人出兵(三)》:“俚笃才是奴才性﹐卖国卖民要卖个干干浄。”

  • 俚俗-汉语大词典

    俚俗

    【1】粗俗,不高雅。{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南部煙花録》﹐文極俚俗。”{茅盾}《一个女性》:“她疑惑自己是变得俚俗了﹐但又自己分辩着:事情不是這么简单!”{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说稗·儿女英雄传》:“〔此書〕似迂拘﹐而實通達;似俚俗﹐而實爾雅。”【2】世俗;民间。{宋}{苏辙}《和子瞻新居欲成》诗之一:“伏臘便應隨俚俗﹐室廬聞似勝家山。”《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則具記事而入”{宋}{徐无党}注:“‘記事’﹐若今學士院諮報﹐今士大夫間以文字相往來謂之‘簡帖’﹐俚俗猶謂之‘記事’也。”{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此必無之事﹐特一時俚俗傳聞﹐易於聳聽;{香山}竟爲詩以實之﹐遂成千古耳。”

  • 俚語-汉语大词典

    俚語

    【1】方言俗語;民间浅近的话语。{宋}{陈善}《扪虱新话·彭乘批答之谬》:“又有{楊安國}者爲侍講﹐講《論語》至‘一簞食﹐一瓢飲’﹐乃操俚語曰:‘官家﹐{顔回}甚窮﹐但有一籮粟米飯﹐一葫蘆漿水。’”{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按以水浸物曰涨膀﹐涨膀蓋{吴}俗俚語也。”{唐}{刘禹锡}《插田歌》:“但聞怨響音﹐不辨俚語詞。”《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彦章}武人﹐不知書﹐常爲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 俚儒-汉语大词典

    俚儒

    【1】见识浅陋的儒生。{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曲·填词名手》:“年來俚儒之稍通音律者﹐伶人之稍習文墨者﹐動輒編成一傳。自謂得{沈吏部}九宫正音之秘。”{宋}{陆游}《谢参政启》:“分章析句于蓬樞瓮牖之下﹐學但慕于俚儒。”

  • 俚曲-汉语大词典

    俚曲

    【1】指文人模仿民间俗曲体裁所写的作品。如{蒲松龄}有《聊斋俚曲》。【2】通俗浅近的歌曲;民间歌曲。{宋}{苏轼}《集英殿秋宴教坊词·小儿致语》:“詠舞雩於{沂水}﹐久樂聖時;唱《銅鞮》於{漢}濱﹐空慚俚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二》:“是日給假不夜作﹐夫妻設肴酒﹐呼婢輩度俚曲爲笑。”{金}{元好问}《留别龙兴汴禅师普照鉴禅师》诗:“俚曲只知無《白雪》﹐遺音誰謂有朱絲。”

  • 俚詞-汉语大词典

    俚詞

    【1】粗俗不雅的文辞。{明}{沈德符}《野獲编·吏部·异途任用》:“比收卷﹐則鴻乙滿紙﹐或僅數行﹐或戲爲俚詞以寓嘲謔。”{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若因好句不來﹐遂以俚詞塞責﹐則走入荒蕪一路。”{清}{赵翼}《赠说书紫鬜》诗:“有時即席嘲座客﹐自演俚詞彈脱手。”

  • 俚諺-汉语大词典

    俚諺

    【1】民间谚语。{鲁迅}《儗播布美术意见书》:“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俚諺云:‘{趙老}送燈臺﹐一去更不來。’不知是何等語﹐雖士大夫亦往往道之。”

  • 俚惡-汉语大词典

    俚惡

    【1】粗俗;粗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四·苏子美雪诗》:“{子美}詩極爲{歐陽}所推﹐與{石曼卿}﹑{梅聖俞}齊名﹐而其俚惡乃至此﹐何耶?”

  • 俚窳-汉语大词典

    俚窳

    【1】俚俗,粗劣。{清}{龚自珍}《<钱吏部遗集>序》:“詩十卷﹐無囂濁俚窳俶詭之言。”

  • 俚室-汉语大词典

    俚室

    【1】普通百姓家庭。《新唐书·蒋乂传》:“俚室窮人子﹐旁無至親﹐乃有借吉以嫁﹐不聞男冒凶而娶。”

  • 俚鄙-汉语大词典

    俚鄙

    【1】粗俗,不文雅。{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所談笑概俚鄙不堪﹐多有醉後忿争。”{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詩難其雅也﹐有學問而後雅﹐否則俚鄙率意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八·名媛诗》:“又向來坊間有《明詩歸》﹐更俚鄙可笑。”

  • 俚人-汉语大词典

    俚人

    【1】粗俗之人。《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文學夫子降席而稱曰:‘俚人不識﹐寡見尠聞。’”{李善}注:“{劉德}《漢書》注曰:‘俚﹐鄙也。’”{宋}{苏辙}《和子瞻煎茶》诗:“又不見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鹽酪椒薑誇滿口。”【2】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南史·萧劢传》:“俚人不賓﹐多爲海暴﹐{勱}征討所獲生口寳物﹐軍賞之外﹐悉送還臺。”《後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九真}徼外蠻里{張游}”{唐}{李贤}注:“里﹐蠻之别號﹐今呼爲俚人。”

  • 俚謡-汉语大词典

    俚謡

    【1】民间歌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商三官》:“呼令歌﹐辭以不稔;强之﹐所度曲半雜兒女俚謡﹐合座爲之鼓掌。”{清}{吴敏树}《书毛西垣<黔苗竹枝词>后》:“‘竹枝’體本出俚謡﹐善道男女風土﹐亦其聲調宛轉所從生也。”{宋}{王安石}《送崔左藏之广东》诗:“因尋舊政詢遺老﹐爲作新詩變俚謡。”

  • 俚民-汉语大词典

    俚民

    【1】百姓;平民。{宋}{曾巩}《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同時{漢陽}俚民販茶﹐得知軍{駱與京}誣民忤巡檢﹐應首死者二十人。”{宋}{张师正}《括异志·黑杀神降》:“{開寳}中﹐有神降於{鳳翔府}俚民{張守真}事﹐自稱{玄天大聖}{玉帝}輔臣。”

  • 俚近-汉语大词典

    俚近

    【1】俚俗浅近。《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用之}自謂與僊真通﹐對{駢}叱咤風雨﹐或望空顧揖再拜﹐言語俚近。”

  • 俚率-汉语大词典

    俚率

    【1】粗俗直率。{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麦饼》:“今觀其所著《克薪堂集》﹐詩多俚率語﹐惟《賜麥餅詩序》可備故實。”{清}{谭嗣同}《致刘淞芙书》:“然平心論之﹐惟《擊壤集》中有過於俚率者﹐至於{宋}之{朱子}﹐{明}之{陳白沙}﹐在聲調排偶之中﹐仍不乏超然自得之致。”

  • 俚談-汉语大词典

    俚談

    【1】谓浅近的语句。用于自谦。《西游记》第一百回:“一夜無寐﹐口占幾句俚談﹐權表謝意。”【2】民间的,鄙陋的议论。{明}{沈德符}《野獲编·列朝·建文君出亡》:“且妄創俚談﹐自呈敗缺﹐一時不讀書不諳事之人﹐間爲所惑。”{明}{方孝孺}《读崔豹<古今注>》:“苟有補﹐雖俚談野語亦不得而棄之。”

  • 俚耳-汉语大词典

    俚耳

    【1】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宋}{王安石}《次韵董伯懿松声》:“俚耳紛紛多《鄭》《衛》﹐直須聞此始心清。”{宋}{欧阳修}《谢石秀才启》:“然而奏磬俚耳﹐難矣賞音;抱石{荆山}﹐終爲至寳。”

  • 俗俚-汉语大词典

    俗俚

    【1】通俗或粗俗。{沈从文}《老实人》:“把书看一阵﹐随意翻﹐从龟甲文字到一种最近出版的俗俚画报﹐全都看。”

  • 凡俚-汉语大词典

    凡俚

    【1】犹庸俗。{唐}{杨巨源}《红线传》:“時里有孕婦﹐忽患蠱癥﹐某以芫花酒下之﹐婦人與腹中二子俱斃。是某一舉殺其三人﹐陰力見誅﹐陷爲女子﹐使身居賤隸﹐氣禀凡俚。”

  • 哇俚-汉语大词典

    哇俚

    【1】鄙俗。{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跋石晋熊曒诗後》:“五季道衰文喪﹐當時操筆牘士﹐率皆哇俚淺下﹐雜亂無章。”《辽史·乐志》:“雜戲……{杜佑}以爲多幻術﹐皆出西域﹐哇俚不經﹐故不具述。”

  • 市俚-汉语大词典

    市俚

    【1】市井俗人。{宋}{陈善}《扪虱新话·韩文公与大颠论佛法》:“今世所傳《韓退之别傳》﹐乃一切掎摭《昌黎集》中文義長短以爲問答﹐如市俚稽較然。”

  • 巴俚-汉语大词典

    巴俚

    【1】{巴}地民间歌谣。用以对自作诗文的谦称。{唐}{孟浩然}《和张明府登鹿门山》:“謬承{巴}俚和﹐非敢應同聲。”

  • 村俚-汉语大词典

    村俚

    【1】乡村民间。《宋史·儒林传六·陈亮》:“先是﹐鄉人會宴﹐末胡椒特置{亮}羹胾中﹐蓋村俚敬待異禮也。”

  • 淺俚-汉语大词典

    淺俚

    【1】浅显粗俗。{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五日》:“然觀教會中所刊《新》﹑《舊約》等書﹐其假託附會﹐故神其説﹐雖{中國}之小説若《封神演義》﹑《西遊記》等書﹐尚不至如此淺俚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宋}人贊{坡}‘嘻笑怒駡﹐皆成文章’﹐豈筆之於書﹐淺俚若是乎?”

  • 無俚-汉语大词典

    無俚

    亦作“[無里]”【1】犹无聊。{汉}{王符}《潜夫论·劝将》:“此亦陪克闒茸﹐無里之爾。”{汪继培}笺:“里﹐當作俚。”《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夫婢妾賤人﹐感而自殺﹐非能勇也﹐其畫無俚之至耳。”{颜师古}注引{晋灼}曰:“{揚雄}《方言》曰:‘俚﹐聊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总说·字训辩》:“無聊之謂無俚。”{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九:“古無别號……作俑自{史}﹑{衛}﹑{王}家紈袴子弟﹐閒居無俚﹐創爲‘雲麓十洲’之號。”{苏曼殊}《与柳亚子书》:“連日生洞泄之疾﹐心緒無俚之至。”

  • 蠻俚-汉语大词典

    蠻俚

    【1】见“蠻里”。

  • 蕪俚-汉语大词典

    蕪俚

    【1】谓芜杂粗俗。《宋史·李之纯传》:“御史{周尹}劾{廣西}提點刑獄{許彦先}受{邕}吏金﹐命{之純}往究其端﹐乃起於出婢之口。{之純}以爲蕪俚之言﹐不治。”

  • 質俚-汉语大词典

    質俚

    【1】质朴俚俗。{宋}{{刘攽}{刘恕}等}《旧本<魏书>目录序》:“而修史者言詞質俚﹐取捨失衷﹐其文不直﹐其事不核。”

  • 野俚-汉语大词典

    野俚

    【1】犹鄙俗。{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若閑緩寂寞以爲柔澹﹐重濁剜切以爲沉著﹐艱詰誨塞以爲含蓄﹐野俚輳積以爲典厚﹐豈惟繆於諸義﹐亦併其俊語亮節悉失之矣!”

  • 鄉俚-汉语大词典

    鄉俚

    【1】乡野俚俗。{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大胆!这是乡俚下民的情歌﹐怎么能在天子面前歌唱﹐侮慢圣听!”

  • 鄙俚-汉语大词典

    鄙俚

    【1】粗野;庸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然其詞鄙俚﹐殆可笑噱。”{唐}{孟棨}《<本事诗>序》:“拙俗鄙俚﹐亦有不取。”{晋}{左思}《魏都赋》:“非鄙俚之言所能具。”{鲁迅}《热风·随感录十七》:“高雅的人说:‘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哂之者也。’”【2】指粗俗的人。{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鄙俚重之﹐以爲異饌也。”《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而其事出鄙俚﹐皆當時家人女子傳習所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太祖}遂爲{魏公}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凡諸云云﹐皆出自鄙俚。”

  • 陋俚-汉语大词典

    陋俚

    【1】浅陋鄙俗。{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余憫{無諸}之廟﹐而從祀諸人﹐陋俚無據﹐因書所見如此。”

  • 鬝俚-汉语大词典

    鬝俚

    亦作“[鬝]”【1】即瘌痢头。{清}{赵翼}《赠说书紫鬝》诗:“紫鬝﹐貌何醜﹐爾頭寡髮面赤瘢。”{明}{周祁}《名义考·人部·鬝俚》:“俗謂白秃曰臘梨﹐又曰梅花掐﹐或以白如梨與梅花也。不知其字之譌﹐臘梨蓋鬝俚﹐梅花掐蓋梅花鬝也。《博雅》:‘鬝﹐秃也。’丘八切。通作揭。《明堂位》注:‘{齊}人謂無髮爲秃揭。’俚﹐蠻屬也。鬝俚猶言秃蠻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