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範)是什么意思
规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规范guī fàn
【释义】:
标准,法式,如:道德规范;语言规范。《北史·宇文恺传》引《宋起居注》:“孝武大明五年,立明堂,其墙宇规范,拟则太庙。”
内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内范nèi fàn
【释义】:
指佛经。北齐·卢思道《从驾经大慈照寺》诗:“玄风冠东户,内范轶西陵。”又指“闺范”、“妇德”。
令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令范lìng fàn
【释义】:
可为楷模的美德。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储后睿哲在躬……斧藻至德,琢磨令范,言炳丹青,道润金壁。”唐·韩愈《顺宗实录五》:“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令范益彰,母仪斯著。”
模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模范mó fàn
【释义】:
本指制造器物时所用的模型或样板。引申为值得人学习、效法的榜样或行为的准则。《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
表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表范biǎo fàn
【释义】:
表率,模范。《明史·李时勉陈敬宗等传赞》:“李时勉、陈敬宗诸人,方正清鲠,表范卓然,类而传之,庶观者有所法焉。”
轨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轨范guǐ fàn
【释义】:
犹言规范,楷模。轨,轨道,秩序,规矩,法度。《尚书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唐·虞世南《书旨述》:“父子联镳,轨落后昆。”唐初大书法家虞世南谓王羲之、献之父子的书法为后世的规范。
师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师范shī fàn
【释义】:
学习的楷模。师,学习,效法。范,楷模。《北史·杨播传论》:“恭德慎行,为世师范。”宋·欧阳修《举张望之曾巩王回等充馆职状》:“校书郎张望之,学问通博,文辞敏丽,不急仕进,行义自修,东南士子,以为师范。”又指“老师”,见该条。
式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式范shì fàn
【释义】:
模范,楷模。式,榜样。范,标准,样板。宋·无名氏《〈颜氏家训〉序》:“常雌簧朝廷,品藻人物,为书七卷,式范千叶,号曰《颜氏家训》。”千叶,千载。
仪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仪范yí fàn
【释义】:
典范;表率。《元典章·刑部士·官民奸》:“专治一方,为民仪范。”
风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风范fēng fàn
【释义】:
风度,榜样。《南齐书·庾杲之传》:“杲之风范和润,善音吐。”《南史·袁湛传·论》:“自初及末,无亏风范,从微至着,皆为称职,盖一代之名公也。”
容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容范róng fàn
【释义】:
容貌风范。《晋书·魏舒传》:“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座愕然,莫有敌者。”唐·钱起《哭辛霁》诗:“昨夜故人泉下宿,今朝白发镜中垂。音徽寂寂空成梦,容范朝朝无见时。”
仪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仪范yí fàn
【释义】:
仪容,风范。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仪范清冷,风神轩举。”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濠梁人南楚材者,旅游陈颎。岁久。颎守慕其仪范,将欲以子妻之。”子,女儿。明·张居正《答南司徒马钟阳书》:“公昔在司农,仆忝胄监,以官曹之伊迩,幸得时时瞻仪范,奉清论,盖倾者久矣。”
垂范-古语词今用词典
垂范chuífàn
留传给他人的典范。汉武帝崇尚儒学文辞语言弘大深刻。他策封的三王(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之文字如同经典一般,劝戒之意,深厚正确,“垂范后代”。(为后代留下了典范。)(《文心雕龙·诏策》)
今沿用本义。
《新民晚报》:“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首先要管好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党风的根本好转就有希望。”《文摘周报》:“他们集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于一身,洋溢着自尊、自强不息的自信力。也是他们在率先垂范地激发、感召着广大人民群众奋勇前进的奉献拼搏精神。”《成都税务报》:“领导带头,垂范率众。”
风范-古语词今用词典
风范fēngfàn
模范、典范。吴人张畅,年少时已文武出众,与从兄敷、演、敬齐名,是后起之秀。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世祖刘骏北镇彭城,张畅任安北长史、沛郡太守等职,足智多谋,屡建军功。大明元年离世,享年五十岁。颜竣给世祖的奏章中表彰张畅是东南之秀,“蚤树风范”。(年少时便树立了典范)听到他辞世的消息非常悲伤,深切怀念。(《宋书·张畅传》)引申为:风度、气派。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模范、典范。《党员文摘》:“编入‘风范录’内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探索》、《光华万丈涌》和《风雨同舟》等篇,赞颂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瞿秋白和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念和高风亮节。”《成都晚报》:“范蠡依靠才智,勤奋致富的作为仍不失为今日之风范。”
②风度、气派。《十月》:“他们临节不挠,如果不幸死难,百世以下,人民闻其风范都要唏嘘凭吊。”《楚天周末》:“我是烈士的后代,应该有强者的风范,挫折、磨难压不倒我,贵在信念不泯,相信终会遂愿。”《四川广播电视报》:“宋先生神采奕奕,应变自如,巧舌如簧,一展其大家风范,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榜样 模范 典范 楷模-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榜样 模范 典范 楷模
榜样bǎngyàng 模范mófàn 典范diǎnfàn 楷模kǎimó
名词。指值得学习或仿效的人或事物。
“榜样”强调显示出来的好样子,例如:“现在既有具体的,试验成功的榜样供大家学习,为什么还躲在社会里呻吟而逃避呢”(《闻一多诗文选集》);“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模范”强调值得模仿效法,有“行为良好模式”的意味,意思比“榜样”重。例如:“共产党员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成为与别国平等相处的模范”(《光明日报》,1978.3.7);“那时的小学课文,大概是什么‘司马光击缸救儿’、‘孔融四岁让梨’、‘荀巨伯远视友人疾’……之类历史人物的事迹,想在孩子们心中树立模范”(臧克家:《诗与
生活》)。
“典范”强调非常卓越,含有“成为标准,很有代表性,应为大家所仿效”的意味,意思又比“模范”重;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我们的好总理,是严于解剖自己的典范,是甘为孺子牛的典范(《人民文学》,1977,10);“同班的团支书,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和团结同学等方面都堪称先进青年的典范”。
“楷模”强调成为一种法式或正式而优良的样式;意思的轻重和“典范”一致;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浓厚。例如:“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方面,周总理也是全党的楷模”(《光明日报》,1978.3.1);“鲁迅的为人与文章,都堪为青年写作者的楷模”。
“模范”在指“因工作、学习或行为表现卓越而被评定为值得大家学习的人”时(如说:“他是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标准 规范-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标准 规范
标准biāozhǔn 规范guīfàn
名词。指衡量事物的准则。
“标准”强调作为衡量事物的尺度和依据的性质;使用范围广泛,是个常用词。例如:“检查工作,应当用这个标准”(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这是区别一个人是好心还是坏心的一个标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人民日报》,1978.11.9)。
“规范”强调约定俗成或人为地规定的性质,还强调给出一定的限制性的模式、范围。例如:“每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凡是不合于语言规范或标准的便是方言”(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教学语法,或称规范语法,要有共同一致的教学体系”(《中国语文》,1981,6)。
防备 防范 提防-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防备 防范 提防
防备fángbèi 防范fángfàn 提防dīfāng
动词。表示为应付受到袭击或发生某种不利情况所造成的灾祸而预先做好准备。
“防备”强调有针对性地准备好如何对付。例如:“郝大成把枪提在手里,防备着敌人的搜查”(黎汝清:《万山红遍》);“其实他们是在这里作警卫工作,防备坏人坏事”。
“防范”强调要能做到挡住侵袭,不受损害;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他日夜加强警戒,严密地防范着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估计敌人若发现丢了两个人,一定要搜山,会防范得更严”。
“提防”强调要当心,作好戒备;多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一千个小心,只不提防一个意外,意外的事从脚底下突然飞起”(柳杞:《好年胜景》);“他们知道以后不必提防水灾了”(靳以:《佛子岭的曙光》)。
久违芝范,时切葵悰-实用委婉语词典
久违芝范,时切葵悰
意为好久没有看到您了,我时时的怀着葵花向太阳般的心情想念您。“悰”,即心情。
自违芳范,时切遐思-实用委婉语词典
自违芳范,时切遐思
意为自从与您分别,一直时时在思念着您。“芳范”,即美好的仪容,多指女性长辈或有名望的人。“遐思”,即思念悠远。
驱遣熔铸,加工斫范-实用委婉语词典
驱遣熔铸,加工斫范
意为遣词造句精心刻意,经过锤炼、砍削。“斫范”,斧削规范。
慈范永存-实用委婉语词典
慈范永存
用于吊老年女丧。“慈”,即善,亦可作慈母的省称。
风范长存-实用委婉语词典
风范长存
意为死者生前树立的道德风尚、行为典范,将长留世间。多用于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人。
音容虽邈,懿范犹存-实用委婉语词典
音容虽邈,懿范犹存
意为声音容貌虽然远去了,但美好的风范依然活在生者的心中。“懿”,即美好。
道范-敬谦语小词典
道范dàofàn
敬辞。古代用来称他人的容颜、风范。《歧路灯》三八回:“献茶已毕,惠养民开口道:‘孔学兄贵足初踏贱地,失误迎迓,有罪!’孔耘轩道:‘久疏道范,特来晋谒,托在素爱,并未怀刺,乞恕。’”
丰范-敬谦语小词典
丰范fēngfàn
敬称。用来称对方的容颜、仪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桂娘道:‘小妹听说哥哥到来,心下急欲迎侍。梳洗不及,不敢草率。今日正要请哥哥厮见,恰遇母亲病急,脱身不得。不想哥哥又进来问病,幸瞻丰范。’”
尊范-敬谦语小词典
尊范zūnfàn
见〖尊颜〗zūnyán。
表示范围的“都”和“只”-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表示范围的“都”和“只”
它们都表示范围,但在用法上有差别。“都”是总括它前面的成分,也就是说所概括的对象一般在“都”前,而“只”是限制它后面的成分。例如:“这个班级的学生都比较活跃”。这里的“都”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这个班级的学生”。“这么几十年,我只得过一场病。”这里的“只”是限制后面的“得过一场病”。两者放在一起用的如:“这次期中考试他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地理都考得很好,只有英语和历史稍微差一点儿。”“都”是就前头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地理”而说的,而“只”是就后头的“历史和地理”而说的。
范围和范畴-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范围和范畴
两个词一般都作名词使用,都含有“一定的界限”的意思,但它们的使用范围不同,“范围”比“范畴”的使用范围大。
范围:侧重于指周围的界限,既可以用于具体事物,又可用于抽象事物。例如:“考试前,学生总是设法打听考试范围。”“如果能增加经费,我们将扩大调查范围。”“他的那些观点并不怎么新鲜,基本上没超出前人的理论范围。”
范畴:(一)侧重指类型和由这些类型所规定的界限,只用于抽象事物。例如:“词语与概念不同,词语属于语言学范畴,而概念属于逻辑学范围。”“社会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并不属于新旧范畴的矛盾。”(二)哲学名词,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如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等就是一种哲学范畴。
轻声和儿化的规范-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轻声和儿化的规范
轻声和儿化是北京话里比较突出的语音现象,有一定的表达作用。但这些轻声词和儿化词不可能全部进入普通话,普通话有选择地进行了吸收。
轻声的情况:
有较强轻读规律的语法成分如“我们、来了、帽子、下去”中的“们、了、子、去”,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轻声词如“人家、东西”等,普通应作为规范读音加以吸收。一些双音词按照习惯第二个音节要轻读的,而且已经普遍被采用,如“哑巴、耳朵、玻璃”等,普通话也应当吸收。至于那些没有区别意义作用,可轻读可不轻读的词,如“明天、纪念、措施、顽固”等,一般作为北京话方言土语成分看待,不必吸收到普通话中来。
儿化的情况:
儿化与否意义不同的,如“信”和“信儿”、“眼”和“眼儿”、“盖”和“盖儿”等,依照习惯必须儿化的词,如“小孩儿、冰棍儿、玩儿”等,普通话应当吸收,但也同时应当与普通话词汇规范问题结合考虑。如果是北京方言词,普通话没有吸收,也就无所谓儿化不儿化了,如“今儿、天儿”,普通话一般不说,而说“今天、天气”。还有一些是可儿化可不儿化的词,如“没事(儿)、作文(儿)、写字(儿)”等,这些儿化词也可以看作是北京话方言土语成分,不必吸收到普通话中来。
由此可见,轻声儿化的运用应以表达的必要性和在全国范围的可接受性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对规范普通话语音和丰富语言表达手段起积极的作用。
书名号的应用范围-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书名号的应用范围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对书名号的应用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这是主要用法。此外,法律规章、规定,方案等的名称也应加书名号,如:《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汉语拼音方案》等。文化产品的名称大部分也可以用书名号,例如,电影名、电视剧名、歌名、乐曲名、舞蹈名、雕塑名、画名、书法名、戏曲名、曲艺名、杂技名、刺绣名、摄影名,乃至相声、小品、特种邮票、剪纸的名称,都得用书名号。但是,一些大型建筑艺术,虽然也属于文化产品,习惯上却不用书名号,如天坛祈年殿。
书名、篇章名如果有缩略形式,照样要用书名号,如《毛选》四卷、《现汉》等。报纸、刊物有专版、专栏或副刊,电台、电视台有专题节目,它们的名称都可用书名号,如《北京青年报》有专版《卡通阵线》,《文汇报》有副刊《笔会》,《人民日报》有专栏《今日谈》,中央电视台和北京文艺台分别有专题节目《体育沙龙》和《周末三人谈》。
丛书是否用书名号,尚无统一意见。早年一般也用书名号,如《万有文库》《四库丛刊》;现在当然也可以用,如《新世纪万有文库》《露珠丛书》。有人主张用引号:丛书名为一个词的,“丛书”二字括在引号之内,如“妇女丛书”“五角丛书”;丛书名为短语的,“丛书”二字不括在引号之内,如“从小爱科学”丛书、“名人名家传记”文丛。
课程和与其相应的教科书往往同一名称,这时,前者不用书名号,后者则需加书名号。如:语文课上,小明告诉老师,他的《语文》书不见了。
当报纸或杂志的名称和报社、编辑部名称或和杂志社、编辑部名称相同时,如果指报纸或杂志本身,当然必须加书名号;如果着眼于单位,则可以不用。如:“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和新闻出版报连续组织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就是在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今后可在新闻出版报上开辟专栏,定期公布对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的结果……”前一个“新闻出版报”是指单位,不必用书名号,后一个明显是指报纸本身,按理说应该加上书名号为好;但不加也不会引起误解,因此也可以不加。如果报刊名称易与普通名词混同,那就非加不可。如:《山西青年》向一稿多投宣战。《青年记者》注意民意调查。
误用书名号的情况大致有两类。
1.似是而非。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不符。如:“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只有《半月谈》杂志,没有“半月谈内部版”的刊名,“内部版”三字不应括在书名号之内。二是将题目名与篇章名混为一谈。如:“有个同学说,老师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程式来写,保险不会豁边。”(《报刊文摘》1997年5月15日,三版)引文中,“责任”仅仅是一个作文的题目,还不代表一篇文章,所以不应加书名号。
2.随意超出应用范围。主要是对引号和书名号不加区别,以致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某些活动名、机构名、表格名,都随意加上书名号,有人甚至在信封上对收信人的地址也加上书名号,这就用得太滥了。
书名号有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之分。一般情况用双书名号。当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数值与量值范围的表示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值与量值范围的表示法
写文章常涉及量值的范围,用连接号去表示“从多少到多少”。表示量值范围一般比较容易掌握,但有几点需要注意:(1)30%~40%不得写作30~40%;(2)10万~13万不得写作10~13万;(3)数字后面有量词的量值范围,一般只需要在后面写一个单位,如:250~300米,700~800元;目前,科技界有人主张每个量值后面的单位都应分别写出,如:250米~300米。但是,涉及普通量词(即非物理量),还是只写一个量词为好,因为它符合口语的实际。如,人们一般说“七百到八百元”,而很少说“七百元到八百元”,所以写作“700~800元”更为实际,更为简便。
榜样 模范-近义词应用词典
榜样 模范
榜样 bǎngyàng 模范 mófàn
【榜样】值得学习的好人好事。如:
1.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榜样,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模范】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如:
2.这算什么模范?
3.白大嫂子想起白玉山叮咛她的话,凡事都要做模范。
辨析:它们都是褒义词。凡属好人好事,值得群众学习,力求推广者,二者可通用,如都要争取当模范(榜样)。但有不通用处,如光辉榜样、劳动模范,却不说光辉模范、劳动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也不说起榜样带头作用。
典范 典型 范例-近义词应用词典
典范 典型 范例
典范 diǎnfàn 典型 diǎnxíng 范例 fànlì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如:
1.他是“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光辉典范。
【典型】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②具有代表性的。③概括地把人的社会特征体现出来的艺术形象,是人的共同的阶级特征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的有机统一。如:
2.雷锋呢,不就是这种时代精神活生生的完美的典型么?
3.开工的声势造得大,有它典型的意义。
4.李逵的形象是刚直、勇猛而又鲁莽的农民英雄典型。
【范例】可以当做模范的事例。如:
5.在永新县的新老七圾岭,红军击溃了敌人七个团,消灭了一个团左右,创造了机智和勇敢相结合的战斗范例。
辨析:“典范”指人,又可指事,如鲁迅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范例”一般指事物不指人,只指突出的事例。“典型”着重指具有代表性、概括性的人,又指事物。“典范、范例”是褒义词,“典型”是中性词。
范畴 范围-近义词应用词典
范畴 范围
范畴 fànchóu 范围 fànwéi
【范畴】反映客观事物最本质最概括的分类。如:
1.由此可见,有两种世界革命,第一种是属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范畴的世界革命。
【范围】①周围界限。②限制。如:
2.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辨析:“范畴”是哲学术语,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各学科都有它的基本范畴,如商品价值、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等是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对立和统一、质变和量变、肯定和否定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范围”着重于指一般事物的界限。二者所指对象不同,一般不换用。
规模 范围-近义词应用词典
规模 范围
规模 guīmó 范围 fànwéi
【规模】(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含的范围。如:
1.栽种苹果,不过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情,而大规模栽植,却是在解放之后,尤其是近几年。
【范围】①周围界限。②限制,概括。如:
2.例如飞机在六千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飞行员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狭窄范围内的地面。
3.纵横四溢,不可范围。
辨析:“规模”着重于局面,指工程、事业、机构、运动等包括的局面大小,大概的轮廓,如规模宏大。“范围”着重于界限,指事物周围界限,如活动范围等。
洪范-古文观止词典
洪范hóng fàn
【词性】:名词
《尚书》中的篇名(1)。《箕子碑》:以箕子归作《洪范》。——由于箕子归降才制定了《洪范》大法。
范-古文观止词典
范fàn
【词性】:名词
榜样,模范(1)。《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到新州任职的宇文氏是个好榜样。
范雎-古文观止词典
范雎fàn jū
【词性】:名词
战国魏人,字叔。先仕魏,后到秦,说秦昭王远交近攻,加强王权之策。昭王废太后,逐穰侯魏冉,用雎为相,封于应,号应侯。屡败韩、赵,为秦的统一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后因郑安平、王稽负重罪,称病归相印(11)。《范雎说秦王》: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范雎来到,秦昭王在宫庭迎接范雎。《李斯谏逐客书》:昭王得范雎。——秦昭王得到了范雎。《六国论》: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从前范雎被秦王任用而主张攻取韩国。
范蠡-古文观止词典
范蠡fàn lǐ
【词性】:名词
春秋时楚宛人,字少伯。出仕越国为大夫。吴王攻破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用范蠡的计谋,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积蓄力量,最后灭掉了吴国。范蠡认为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能共安乐,去越入齐,改名鸱夷子皮。后到陶称朱公,经商致富(1)。《李陵答苏武书》:昔者范蠡不殉会稽之耻。——从前范蠡不因为会稽的耻辱而殉难。
范台-古文观止词典
范台fàn tái
【词性】:名词
战国时梁国台观名(1)。《鲁共公择言》: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梁王魏婴在范台宴请诸侯。
范文正公-古文观止词典
范文正公fàn wén zhèng gōng
【词性】:名词
即范仲淹(989-1052),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少时贫困力学,出仕后有敢言之名。力主改革时政,因保守派反对,不能实现。工于诗词散文,善写塞上风光。为后世所传诵(2)。《义田记》:范文正公,苏人也。——范仲淹,是苏州人。《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着把你所写的文章推荐给朝廷。
范宣子-古文观止词典
范宣子fàn xuān zǐ
【词性】:名词
人名。春秋时晋国的大臣,范文子的儿子,士氏,名丐,字伯瑕。有政绩(2)。《驹支不屈子晋》:范宣子亲数诸朝。——范宣子亲自在朝堂上列举他的罪状。《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范宣子执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范宣子执掌政权,诸侯们的贡物很重,郑国人为此事忧虑。
范阳-古文观止词典
范阳fàn yáng
【词性】:名词
古地名。在今河北涿县一带。此指祖无择的郡望,并非籍贯(1)。《袁州州学记》: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范阳的祖无择任职袁州。
范增-古文观止词典
范增fàn zēng
【词性】:名词
范增(前277-前204),居鄛(今安徽桐城南)人。主谋项羽,被羽尊为“亚父”。其屡劝羽杀刘邦,羽不听。后项羽中刘邦反间计,他被削去权力,忿而离去,途中疽发背而死(1)。《范增论》: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项羽怀疑范增同汉王刘邦有私。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古文观止词典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朝代】:襄公二十四年
【原文出处】:左传
【说明】:
晋国不断加剧对诸侯国的榨取,激起了一些国家的不满。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致书范宣子,从令德令名与重币的对比中,说明了重德轻币对晋国及范宣子本人的重要性。全文持论正大,情词恳切,危言赞语,回环往复,利也害也,一目了然,不由范宣子不虚心接受他的意见。
【原文】: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说,乃轻币。
范雎说秦王-古文观止词典
范雎说秦王
【原文出处】:国策
【说明】:
秦昭襄王即位后,由其母宣太后及舅父魏冉把持朝政。范雎自魏至秦游说秦王,想让秦王改变这种大权旁落的状况。但当秦王向他求教时,他却不急于回答。直到秦王心诚意急之时,他才说明自己与秦王交疏言深,话一不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即使自己不怕死,也担心因自己之死使天下贤人望而生畏,莫肯来秦。最后才指出太后,穰侯专权的危害,终于使秦王完全信任了自己。范雎的说辞,反复陈说,委婉警悚,突出地表现了他深谋远虑与老成持重,同时也显示出他的长于辞令,善于进谏的才能。
【原文】:
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菱水,无以饵其口,膝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
“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因以杜口裹足,莫肯向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恩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范增论-古文观止词典
范增论
【说明】:
本文是作者早年所作的一篇史论。文中抓住范增离开项羽一事展开评议,对范增离开项羽太迟提出批评,对项羽必然灭亡的道理也作了阐述。这种文章大约也是应试的习作,为了吸引考官的注意,取得阅卷者的好感,一般都有立论新颖、出奇制胜的特点,但有时也难免哗众取宠、大言欺人的毛病。本文可以说这两方面兼而有之。但写法上把史实、设想、议论巧妙结合,层层辩驳,步步深入,一气贯注而又变幻莫测,所以很受后代应试举子的推崇。
【原文】: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大家风范-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家风范
【释义】:
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世家望族或地主官绅之家。风范:风度,气派。指有地位或有学识之家的特有气度。《三侠五义》一八:献茶已毕,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把个狄后乐个了不得。
没样范-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没样范
【释义】:
没样子,指样子难看。《水浒全传》六一:后头一个跟的道童,且是生的渗濑,走又走的没样范。
范1-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范1fàn
①铸造器物的模子。《荀子·强国》:“刑~正,金锡美。”(刑:通“型”。)②规范,法则。扬雄《太玄·文》:“鸿文无~。”③姓。
范2-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范2範fàn
①铸造器物的模子。《论衡·物势》:“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为形。”(埏shān:揉黏土。埴zhí:黏土。)《梦溪笔谈·技艺》:“欲印则以一铁~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为一板。”②楷模,典范。《后汉书·杨震传》:“师~之功,昭于内外。”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襜帷暂驻。”(襜chān帷:车帷,这里指马车。)③规范。《后汉书·张衡传》:“耻一物之不知,有事之无~。”
【范式】典范。《文心雕龙·事类》:“因书立功,皆后人之~也。”
【范围】效法。《周易·系辞上》:“~天地之化而不过。”
内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内范nèi fàn
【释义】:
浇铸金属器物内部的模子。唐兰《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殷墟时代,铸造技术又有了进步,有了内范,才能在器物的腹内铸铭文。”
典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典范diǎn fàn
【释义】:
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孙犁《关于诗》:“希望老一辈诗人,给青年诗人做个典范。”
防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防范fáng fàn
【释义】:
防备,戒备。峻青《海啸》:“原来他早已事事防范有备无患了。”
陶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陶范táo fàn
【释义】:
铸造用的陶质模型。我国古代铸造青铜器大都用陶范,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外范按器物外形制造,常分割成几块,有的用“子母口”(即凹凸连接体)接合,因此称为合范。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心。内外范之间容受铜液。范上雕镂有纹饰或铭文。
劳动模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劳动模范láo dòng mó fàn
【释义】:
国家授予建设事业中先进人物的一种崇高称号,以表彰劳动中有显著成绩或重大贡献而可以作为榜样的人。
势力范围-现代汉语大词典
势力范围shì li fàn wéi
【释义】:
①势力所能达到、控制的区域。茅盾《列那和吉地》:“这一带的狗们都划有势力范围,回家时吉地(狗名)要通过人家的防地,也颇不容易。”②特指帝国主义国家将其力量所能控制的某国领域的一部或全部,划为自己进行经济、政治侵略而不许他国势力侵入的特殊地区。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它们把中国划分为若干势力范围,各在其内以主人自居。”
土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土范tǔ fàn
【释义】:
土制的模子。范文澜等《中国通史》:“秦穆公时的《秦公》,铭文共一百字,也是用戳子印字在土范之上,这真是活字的创作了。”
垂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垂范chuí fàn
【释义】:
流传做榜样。如:垂范后世。
范1-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1fàn範
【释义】:
①模子,制作器物的模型。②法式;榜样。如:规范;模范。③界限;范围。如:范畴。④限制。如:防范。⑤姓。
范文-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文fàn wén
【释义】:
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榜样的文章。如:讲解范文。
范本-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本fàn běn
【释义】:
可做模范的样本(多指书画等艺术或文学作品)。马南邨《大胆练习写字》:“历代讲究书法的人,动辄就以王羲之父子的法书为范本。”
范形-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形fàn xíng
【释义】:
犹型式。规模式样。郭沫若《天才与教育》:“目下我们中国特有的只要钱不要脸的议员诸公、军阀、财阀和其他一切阀,不都是这一种范形的天才么?”
范围-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围fàn wéi
【释义】:
①周边界限。如:地区范围;职权范围;阅读范围。②限制;概括。郭沫若《庄子与鲁迅》:“时间也不能范围它,空间也不能范围它,它是无终无始,无穷无际,周流八极,变化不居。”
范例-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例fàn lì
【释义】:
可以当做模范的事例。魏巍《东方》:“无名山的一举攻克,全歼了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
范性-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性fàn xìng
【释义】:
即塑性。
范型-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型fàn xíng
【释义】:
①犹典型;范例。费孝通《应用压倒理论》:“从命题到结果整个是假设性的,以这种模式作为范型来测定现实的事例,推测它会出现的结果。”②使合乎某种模式。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我们并不能不需要工程师,去范型人格。”
范准-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准fàn zhǔn
【释义】:
规范准则。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但各个演出,自定规律,并无共同的范准。”
范读-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读fàn dú
【释义】:
示范朗读。如:教师时常范读,学生时常练习,普通话并不难上口。
范域-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域fàn yù
【释义】:
范围区域。李大钊《“今”与“古”》:“诗歌与文学的艺术界,是交战者(帕氏亦包在内)最有兴味的范域。”
范畴-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畴fàn chóu
【释义】:
①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的反映。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些基本范畴。如哲学中的矛盾、质和量、本质和现象,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价值、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化学中的化合、分解等。②类型;范围。徐迟《祁连山下》:“静物,花鸟,虽属绘画中独立的范畴,它们却只是绘画的细部而已。”
范2-现代汉语大词典
范2fàn
【释义】:
姓。
大家风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家风范dà jiā fēng fàn
【释义】:
出自高贵人家的特有气派。如: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也借称大作家的风格气派。《人民日报》1987.1.6:“文学,呼唤着大家风范;文学,呼唤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呼唤着产生伟大小说、杰出作家的日子早日到来!”
就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就范jiù fàn
【释义】:
听从支配或控制。鲁迅《选本》:“如此,则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就范’了。”
师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师范shī fàn
【释义】:
①学习的模范。②师范院校的简称。
围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围范wéi fàn
【释义】:
约束;限制。胡适《四论问题与主义》:“因为一种主张,到了成为主义的地步,自然在思想界、学术界发生一种无形的影响,围范许多人的心思,变化许多人的言论行为,改换许多制度风俗的性质。”
圆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圆范yuán fàn
【释义】:
方言。圆满,完善。川剧《柳荫记》:“只要把人抬上轿,我的事就算圆范了。”
闺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闺范guī fàn
【释义】:
指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巴金《家》:“亲戚们都说,这样大的姑娘天天在街上走,给人家看见像什么样子,简直失了大家的闺范。”
阃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阃范kǔn fàn
【释义】:
指妇女的道德规范。如:古代妇女受所谓阃范约束,比男子有更多的痛苦。
懿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懿范yì fàn
【释义】:
美好的道德风范。如:仰慕君子懿范。
村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村范cūn fàn
【释义】:
村规。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民国以来,又成立了村公所;后来阎锡山整理村范,又成立了息讼会。不论怎样改,李家庄只是旧规添上新规。”
楷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楷范kǎi fàn
【释义】:
典范,模范。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模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模范mó fàn
【释义】:
①榜样,表率。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人员本身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能够做全体官兵的模范。”②多指先进人物。杨朔《万古青春》:“我父亲去修淮河,还当了水利模范。”
轨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轨范guǐ fàn
【释义】:
规范,楷模。如:先生高风亮节是学生为人的轨范。
规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规范guī fàn
【释义】:
①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如:道德规范。②合乎规范。如:发音不规范。③使合乎规范。如: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们的行动。④规模。邹韬奋《萍踪寄语》:“记者在上期通讯里谈过苏联最大规范的日报——《真理报》——的最新设备。”
规范化-现代汉语大词典
规范化guī fàn huà
【释义】:
使合乎一定的标准。语文出版社《〈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出版说明》:“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以及加强国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教范jiào fàn
【释义】:
军事名词。属于技术方面的基本教材。如射击教范、维护修理教范等。
风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风范fēng fàn
【释义】:
风度;气派。沈从文《菜园》:“这太太有一个儿子是白脸长身的好少年,年纪二十一,在家读过书,认字知礼,还有点世家风范。”又如:大家风范。
示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示范shì fàn
【释义】:
作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陈登科《赤龙与丹凤》:“韦克总是带头下水,先游一会,做些示范动作。”
钱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钱范qián fàn
【释义】:
铸造金属货币用的模子。有模和范两种:模中的钱文阳文正书,为翻制范的工具,多用铜或石制;范的钱文阴文反书,范面有沟漕,以便灌注金属溶液,多用铜、铁、土或滑石制成。
铸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铸范zhù fàn
【释义】:
即铸模。《历史研究》1975年第4期:“春秋末期,又发明了‘高温液体还原法’,和金属型铸范。”
矩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矩范jǔ fàn
【释义】:
法式;典范。平心《论康熙帝的历史地位》:“他们写下了各族人民共同自卫的可歌可泣的篇章,给后来进步的反清力量留下了光芒烛天的矩范。”
简易师范-现代汉语大词典
简易师范jiǎn yì shī fàn
【释义】:
相当于初中程度的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师资。赵树理《李有才板话》:“恒元的孩子,是本村的小学教员,名叫家祥,一九三〇年在县里的简易师范毕业。”
二范-汉语大词典
二范
【1】指{晋}{范宣}﹑{范宁}。《晋书·儒林传·范宣》:“{宣}雖閑居屢空﹐常以講誦爲業﹐{譙國}{戴逵}等皆聞風宗仰……{太元}中﹐{順陽}{范甯}爲{豫章}太守﹐{甯}亦儒博通綜﹐在郡立鄉校﹐教授恒數百人。由是{江州}人士並好經學﹐化二{范}之風也。”
五范-汉语大词典
五范
【1】即五音,宫﹑商﹑角﹑徵﹑羽。《鹖冠子·泰鸿》:“行以理執﹐紀以終始﹐同一殊職﹐立爲明官。五范四時﹐各以類相從。”{陆佃}注:“五范﹐五音也。”
何范-汉语大词典
何范
【1】{南朝}{梁}诗人{何逊}与{范云}的并称。{何逊}年青时即有文名,{范云}很赏识他,两人因结为忘年交。见《南史·何逊传》。{唐}{李商隐}《漫成》诗之一:“不妨{何}{范}盡詩家﹐未解當年重物華。”
小范老子-汉语大词典
小范老子
【1】{宋}时{西夏}人对{范仲淹}的尊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在{南鄭}﹐見西郵俗謂父爲老子﹐雖年十七八﹐有子亦稱老子。乃悟西人所謂{大范老子}﹑{小范老子}﹐蓋尊之以爲父也。”{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一表》:“臣自到邊上﹐其熟户蕃部皆呼臣爲龍圖老子﹐至於賊界﹐亦傳而呼之。”{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军中有范西贼破胆》:“賊聞之曰:‘無以{延州}爲意﹐今{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戎人呼知州爲老子﹐{大范}謂{雍}也。”
小范-汉语大词典
小范
【1】称{宋}{范祖禹}。{宋}{苏轼}《次韵范淳父送秦少章》:“{小范}真可人﹐獨肯勤收羅。”【2】称{宋}{范仲淹}。{宋}{刘克庄}《贺新郎·送唐伯玉还朝》词:“前身{小范}疑公是。憶當年﹐{天章閣}上﹐建明尤偉。”{明}{李梦阳}《送李中丞赴镇》诗:“不觀{小范}擒戎日﹐誰信胸中十萬兵!”{宋}{陆游}《醉中歌》:“{元祐}{大蘇}逝不返﹐{慶曆}{小范}有誰知。”
張范-汉语大词典
張范
【1】{汉}{张良}﹑{春秋}{越}{范蠡}的并称。两人俱善谋,又皆功成隐退。{唐}{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诗:“公雖慕{張}{范}﹐帝未捨{伊}{臯}。”【2】{东汉}{张劭}﹑{范式}的并称。两人友情笃厚。{南朝} {梁}{江淹}《伤友人赋序》:“雖乏{張范}通靈之感﹐庶同{嵇}{向}篤徒之哀。”{唐}{王昌龄}《郑县宿陶大公馆中赠冯六元二》诗:“{張}{范}善始終﹐吾等豈不慕!”【3】{南朝}{宋}{张永}﹑{梁}{范怀约}的并称。二人俱善书。{南朝} {梁}{庾肩吾}《书品·中之中论》:“{敬仁}清舉﹐致畏逼之詞。{張范}逢時﹐俱東南之美。”
班范-汉语大词典
班范
【1】{汉}{班固}和{南朝}{宋}{范晔}的并称。{班}著《汉书》,{范}著《後汉书》,故常并举。{金}{王若虚}《史记辨惑六》:“〔{司馬遷}〕凡稱某王類加國號﹐凡舉人名每連姓氏﹐冗複蕪穢﹐最是不滿人意處。{班}{范}而下﹐乃始浄盡焉。”{清}{钱泳}《履园丛话·考索·古今人表》:“暇時擬著兩{漢}人表以補{班}{范}兩家之書﹐亦一快事。”
柳范-汉语大词典
柳范
【1】{宋}{柳开}与{范杲}的并称。《宋史·文苑传二·柳开》:“{范杲}好古學﹐尤重{開}文﹐世稱爲‘柳范’。”
沈范-汉语大词典
沈范
【1】{南朝}{梁}诗人{沈约}﹑{范云}的并称。{沈约}曾领中书令迁尚书令,{范云}曾领太子中庶子迁尚书右仆射。{唐}{李商隐}《漫成》诗之三:“此時誰最賞﹐{沈}{范}兩尚書。”{唐}{杜甫}《解闷》诗之四:“{沈}{范}早知{何水部}﹐{曹}{劉}不待{薛郎中}。”
矩范-汉语大词典
矩范
【1】见“矩範”。
蜩范-汉语大词典
蜩范
【1】蝉和蜂。《礼记·内则》:“爵鷃蜩范。”{郑玄}注:“蜩,蟬也;范,蜂也。”一说蝉的一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昆虫·蝉》:“蜩范﹐所謂馬蟬﹐形大而黑﹐五月鳴。”
范-汉语大词典
范
《廣韻》防鋄切,上范,奉。【1】昆虫名。蜂。《礼记·檀弓下》:“范則冠而蟬有緌。”{郑玄}注:“范, 蜂也。”{孔颖达}疏:“蜂頭上有物似冠也。”{五代}{罗隐}《蟋蟀》诗:“范睡蟬老, 冠峩緌好。”【2】通“[笵]”﹑“[範]”。型范。俗称模子。《荀子·强国》:“刑范正, 金錫美, 工冶巧, 火齊得。”{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刑與型同, 范與笵同, 皆鑄作器物之法也。”如: 铜范, 钱范。【3】通“[笵]”﹑“[範]”。规范,法式。《鹖冠子·王鈇》:“主無異意, 民心不徙, 與天合則, 萬年一范。”{汉}{扬雄}《太玄·文》:“鴻文無范。”{范望}注:“范, 法也。”【4】姓。【5】“[範]”的简化字。
范丹-汉语大词典
范丹
【1】即{范冉}。详“范冉”。
范金-汉语大词典
范金
【1】用模子浇铸金属品。范, 通“範”。{清}{龚自珍}《纵难送曹生》:“天下范金﹑摶垸﹑削楮﹑揉革﹑造木几﹐必有伍。”《礼记·礼运》:“後聖有作﹐然後脩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爲臺榭宫室牖户。”{孔颖达}疏:“范金者﹐謂爲形範以鑄金器。”
范叔-汉语大词典
范叔
【1】{战国}{魏}人{范雎}, 字{叔}。尝从{魏}中大夫{须贾}使{齐}。既归, {须贾}以{雎}有通{齐}之嫌告{魏}相。{魏}相{魏齐}大怒, 使舍人笞击{雎}, 折胁摺齿, {雎}佯死得免。乃伏匿, 更姓名曰{张禄}。后随{秦}使{王稽}赴{秦},以远交近攻﹑加强王权之策说{秦昭王},{昭王}大悦,用以为相,封{应侯}。{范雎}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魏}闻{秦}将伐{韩}{魏}, 使{须贾}赴{秦}。{范雎}布衣微行, 至客馆见{须贾}。{须贾}大惊, 曰:“{范叔}固無恙乎? ”又曰:“{范叔}一寒如此哉! ”乃取一绨袍赐之。{须贾}旋如{秦}相{张禄}即{范雎}, 乃肉袒膝行 趋前请罪C{范雎}数其罪有三, 然以绨袍之赠, 尚有故人之意, 赦而释之。{唐}{高適}《咏史》:“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范甑-汉语大词典
范甑
【1】犹范釜。{唐}{罗隐}《寄大理徐郎中》诗:“官序{詵}枝老﹐幽塵{范}甑空。”
范史-汉语大词典
范史
【1】《後汉书》的别称。因撰写者是{南朝}{宋}{范晔}, 故有此称。{宋}{刘克庄}《再和林肃翁有所思韵》:“何妨{范}史書鉤黨﹐不顧{歐}碑説解仇。”
范冉-汉语大词典
范冉
【1】字{史云}, {东汉}{陈留}人。曾师事{马融}, 通五经。{桓帝}时为{莱芜}长, 遭母忧, 不就。性狷急, 常佩韦以自缓。罹党锢之祸, 遁迹{梁}{沛}间, 卖卜为生, 清贫自守, 时或粮绝, 穷居自若。 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雲}, 釜中生魚{范萊蕪}。”冉, 或作“丹”。见《後汉书·韟翨憿E范冉》。后以“范丹”指代贫困而有操守的贤士。{明}{邵璨}《香囊记·得书》:“喜得逆旅逢青眼﹐免使破甑生塵愁{范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看來世間聽不得的是媒人的口﹐他要説了窮﹐{石崇}也無立錐之地;他要説了富﹐{范丹}也有萬頃之財。”{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誰識{范丹}守﹐猶甘{原憲}貧。”
范蔡-汉语大词典
范蔡
【1】{战国}时代{魏}人{范雎}﹑{燕}人{蔡泽}的并称。两人相继入{秦}, 位至卿相。{汉}{扬雄}《解嘲》:“有建{婁敬}之策於{成周}之世﹐則乖矣。有談{范}{蔡}之説於{金}﹑{張}﹑{許}﹑{史}之間﹐則狂矣。”{宋}{曾巩}《杂诗》之一:“{張}{陳}貧時交﹐干戈忽相逐。{范}{蔡}憎嫌人﹐卒自歸鼎軸。”
范張-汉语大词典
范張
【1】{东汉}{范式}﹑{张劭}的并称。二人友善, 重义守信, 有死友之称。后常以{范}{张}比喻生死不渝的至友。见《後汉书·独行传·范式》。{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戴叔伦》:“{范}{張}之期﹐曾不虚月。”{南朝} {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范}{張}欵欵於下泉﹐{尹}{班}陶陶於永夕。”【2】{范蠡}﹑{张良}的并称。古代以为名臣功成恬退的典范。{南朝} {梁}{江淹}《後让太傅扬州牧表》:“追迹{范}{張}﹐濯纓{汾}{射}﹐臣之志也。”
范釜-汉语大词典
范釜
【1】借指士之清贫。{清}{陈维崧}《满江红·薗次拿舟相访与予订布衣昆弟之欢而去》词:“嗟{墨}突﹐殊堪耻。憐{范}釜﹐還私喜。”
鎔范-汉语大词典
鎔范
【1】见“鎔範”。
顔范-汉语大词典
顔范
【1】{南朝}{宋}{颜延之}和{范泰}的并称。皆官居显位。后因用“顔范”借指同朝重臣。{唐}{李群玉}《送于少监自广州还紫逻》诗:“明日中書見{顔}{范}﹐始應通籍入{金門}。”{唐}{杨凝}《和直禁省》:“此時{顔}{范}貴﹐十步舊連行。”
韓范-汉语大词典
韓范
【1】{唐}{韩愈}为著名古文家,卒谥“文”。{宋}{范仲淹}亦以能文著称﹐卒谥“文正”。后世因以“韓范”并称之。{明}{张居正}《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赠太保谥襄毅杨公墓志铭》:“{李}{郭}無文﹐{韓}{范}無武﹐公也兼之。”【2】{宋}名臣{韩琦}和{范仲淹}的并称。《宋史·韩琦传》:“{琦}與{范仲淹}在兵間久﹐名重一時﹐人心歸之﹐朝廷倚以爲重﹐故天下稱爲‘韓范’。”{宋}{王十朋}《观国朝故事》诗之二:“朝廷起{韓}{范}﹐節制閫外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