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莢)是什么意思
不落莢-汉语大词典
不落莢
【1】见“不落夾”。
梵莢-汉语大词典
梵莢
【1】见“梵夾”。
榆莢-汉语大词典
榆莢
亦作“[榆筴]”【1】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水濱有小蟹﹐大如榆莢。”{北周}{庾信}《燕歌行》:“桃花顔色好如馬﹐榆筴新開巧似錢。”《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汉}{崔寔}《四民月令》:“二月榆莢成者﹐收乾以爲醬。”{清}{陈维崧}《定风波·赠牧仲歌儿阿陆》词:“蝴蝶成團榆莢飛﹐輕狂恰稱五銖衣。”{唐}{李商隐}《一片》诗:“榆筴散來星斗轉﹐桂花尋去月輪移。”【2】{汉}代钱币名。即荚钱。重三铢,钱面有“漢興”二字。{南朝} {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聚人曰財﹐次政曰貨……但赤側深巧學之患﹐榆莢難輕重之權。”{唐}{杜甫}《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夫時患錢輕﹐以至於量資幣﹐權子母。代復改鑄﹐或行乎前榆莢﹑後契刀。”{清}{阮大鋮}《燕子笺·谋缉》:“多尋榆筴提控鈔﹐特爲槐黄舉子忙。”{明}{徐渭}《春兴》诗之二:“半緡榆莢求書客﹐數點梅花换米翁。”
榆莢錢-汉语大词典
榆莢錢
【1】{汉}代一种轻而薄的钱币。因形似榆荚,故名。《魏书·高谦之传》:“{漢}興﹐以{秦}錢重﹐改鑄榆莢錢。”{宋}{董逌}《钱谱·货钱》:“{漢}興﹐有榆莢錢以前﹐錢重難用﹐更鑄榆莢小錢﹐以一當百﹐狀如榆莢。”
榆莢雨-汉语大词典
榆莢雨
【1】指春雨。{清}{梁清标}《苏幕遮·寒食》词:“杏花烟﹐榆莢雨﹐緑映平橋﹐又見春如許。”{宋}{余靖}《暮春》诗:“農家榆莢雨﹐江國鯉魚風。”《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氾胜之书》:“三月榆莢雨時﹐高地强土﹐可種禾。”
椶莢-汉语大词典
椶莢
【1】棕榈树的果实。《山海经·中山经》:“又東七十里﹐曰{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葉而赤華﹐莢實﹐實如椶莢﹐名曰植楮﹐可以已癙﹐食之不眯。”
歷莢-汉语大词典
歷莢
【1】见“歷草”。
曆莢-汉语大词典
曆莢
【1】即蓂荚。《宋书·符瑞志中》:“昔在{放勳}﹐曆莢數朝。”{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七:“蓂莢一名曆莢﹐聖王以是占日月之數。”《竹书纪年》卷上:“帝在位七十年……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曆莢。”{徐文靖}笺:“《田俅子》曰:‘{堯}爲天子﹐蓂莢生于庭﹐爲帝成歷。’”一本作“歷莢”。
月莢-汉语大词典
月莢
【1】古代传说的一种瑞草。相传{尧}时“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曆莢。”见《竹书纪年》卷上。因数荚多少﹐可知月的日数﹐故又称月荚﹑月蓂。{唐}{许敬宗}《奉和秋暮言志应制》:“月莢生還落﹐雲枝似復非。”
肥皂莢-汉语大词典
肥皂莢
【1】木名。果肉供洗涤及药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肥皂荚》:“肥皂莢生高山中﹐其樹高大﹐葉如檀及皂莢葉﹐五六月開白花﹐結莢長三四寸﹐狀如云實之莢﹐而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數顆﹐大如指頭﹐不正圓﹐其色如漆而甚堅。中有白仁如栗﹐……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麵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于皂莢也。《相感志》言:‘肥皂莢水死金魚﹐辟馬蟻。’”
祥莢-汉语大词典
祥莢
【1】蓂荚。传说{唐尧}时瑞草名。相传每月朔日始一日生一荚,十六日后一日落一荚,月晦而尽,故又名历荚。{唐}{郑愔}《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月滿增祥莢﹐天長發瑞靈。”
秋莢-汉语大词典
秋莢
【1】犹秋实。{宋}{苏轼}《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春荑秋莢兩須臾﹐神藥人間果有無?”
皂莢-汉语大词典
皂莢
亦作“[皁莢]”【1】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色花﹐结荚果。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荚果﹑树皮和刺均可入药﹐有祛痰功能。也称皂角。《南史·虞玩之传》:“{儉}方盥﹐投皁莢於地曰:‘卿鄉俗惡﹐{虞玩之}至死煩人。’”{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淮南}人藏鹽酒蟹﹐凡一器數十蟹﹐以皁莢半挺置其中﹐則可藏經歲不沙。”{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二:“{宋}{王文憲}家﹐以皂莢末置書中﹐以辟蠧。”{清}{陈维崧}《剔银灯·春景》词:“小巷蘼蕪﹐斜街皂莢﹐都被雨酥烟膩。”{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草莢-汉语大词典
草莢
【1】瑞草。又名蓂荚﹑历荚。传说古人曾用以计历。《竹书纪年》卷上:“〔{堯}時〕又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曆莢。”{宋}{周邦彦}《黄鹂绕碧树·春情》词:“草莢蘭芽漸吐。且尋芳﹑更休思慮。”
莢-汉语大词典
莢
“[荚]”的繁体字。《廣韻》古協切,入帖,見。【1】豆类植物的果实。有一层外皮包裹着,外皮通常为狭长形。单室,多籽,成熟时外皮裂成两片。这种果实亦称“荚果”。如草本的大豆﹑豌豆﹑蚕豆﹑花生以及木本的榆荚﹑槐荚﹑皂荚等皆是。《吕氏春秋·审时》:“得時之菽, 長莖而短足, 其莢二七以爲族。”{唐}{韩愈}《晩春》诗:“榆莢祇能隨柳絮, 等閑撩亂走空園。”{宋}{梅尧臣}《田家》诗:“南山嘗種豆, 碎莢落風雨。”
莢物-汉语大词典
莢物
【1】植物果实的一种名称。凡草木结实时, 有狭长的果皮包裹着, 至成熟时, 皮自破裂而籽出者, 统称荚物。《周礼·地官·大司徒》:“四曰墳衍﹐其動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莢物。”{郑玄}注:“莢物﹐薺莢﹐王棘之屬。”{贾公彦}疏:“薺莢﹐即今人謂之皂莢。”
莢錢-汉语大词典
莢錢
【1】榆荚钱的简称, 又名五分钱。{汉}初一种轻而薄的钱币。钱重三铢, 文为“漢興”二字。《汉书·食货志下》:“{漢}興﹐以爲{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如榆莢也。”
莢蒾-汉语大词典
莢蒾
【1】植物名。落叶灌木。叶对生, 夏季开白色小花, 果实广卵形, 深红色。树皮可制绳, 果实红熟时可食, 种子可榨油。《重修证类本草·木·荚蒾》引《唐本草》:“莢蒾﹐葉似木槿及似榆﹐作小樹。其子如溲疏﹐兩兩相並﹐四四相對﹐而色赤﹐味甘﹐煮樹枝汁和作粥甚美﹐以飼小兒殺蚘蟲﹐不入方用……蓋檀﹑榆之類也﹐所在山谷有之。”
蓂莢-汉语大词典
蓂莢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草。它每月从初一至十五, 每日结一荚; 从十六至月终, 每日落一荚。所以从荚数多少, 可以知道是何日。一名历荚。{唐}{杜审言}《晦日宴游》诗:“日晦隨蓂莢﹐春情著杏花。”{清}{孔尚任}《桃花扇·先声》:“請問那幾種祥瑞?[屈指介]{河}出圖﹐{洛}出書……蓂莢發﹐芝草生。”{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唐}{堯}觀蓂莢以知月。”《竹书纪年》卷上:“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
豆莢-汉语大词典
豆莢
【1】豆类的荚果。{宋}{陆游}《秋思》诗:“桑枝空後醅初熟﹐豆莢成時兔正肥。”{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沿着他们身后是一垅垅的豆秸﹐豆叶儿早已生机殆尽﹐包在豆荚里的豆粒儿也都成熟了。”{元}{方回}《治圃杂书》诗之一:“茄藤宜硬地﹐豆莢惡肥田。”
雷莢-汉语大词典
雷莢
【1】即雷芽。{明}{孙柚}《琴心记·空闺永叹》:“[旦]你去煎些茶來遣興。[貼應介]莫道月團心内苦﹐暫將雷莢口中甜。”
鬼皂莢-汉语大词典
鬼皂莢
【1】植物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鬼皂莢生{江}南地﹐澤如皂莢﹐高一二尺﹐沐之長髮﹐葉亦去衣垢。”
驚雷莢-汉语大词典
驚雷莢
【1】茶的一种。{唐}{冯贽}《云仙杂记·收茶三等》:“{覺林院}{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驚雷莢﹐自奉以萱草帶﹐供佛以紫茸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