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董

董(董)是什么意思

  • 董-古文观止词典

    董dǒng

    【词性】:名词

    指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学说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1)。《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魏相条晁、董之对。——魏相分条陈述了晁错、董仲舒的对策。

  • 董-古文观止词典

    董dǒng

    【词性】:动词

    监督(1)。《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即使用严刑监督他们,用威怒镇压他们,最终只能使人免于犯罪,却不会感恩戴德。

  • 董丞相-古文观止词典

    董丞相dǒng chéng xiàng

    【词性】:名词

    指董晋。字混成。唐德宗时做过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并任汴州刺史(1)。《祭十二郎文》: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我在汴州辅助董丞相。

  • 董生-古文观止词典

    董生dǒng shēng

    【词性】:名词

    一、指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2)。《太史公自序》:余闻董生曰。——我听董生说过。《杨恽报孙会宗书》:董生不云乎。——董生不是说过吗。

    二、指董邵南。唐寿州安丰人(3)。《送董邵南序》: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董生应考进士,一再不被主考官录取。《送董邵南序》:董生勉乎哉!——董生好好努力吧!

  • 董允-古文观止词典

    董允dǒng yǔn

    【词性】:名词

    董允(?-246),三国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东北)人。字休昭,任蜀汉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1)。《诸葛亮前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思想忠贞纯正的人。

  • 董成-古文观止词典

    董成dǒng chéng

    主持和谈(1)。《季梁谏追楚师》:随人使少师董成。——随国人派少师主持和谈。

  • 送董邵南序-古文观止词典

    送董邵南序

    【说明】:

    董邵南应进士科考试,未中,准备往游河北,寻找出路。作者写此序,既对董邵南的怀才不遇表示了深切同情,又对他提出了政治上的忠告,希望他到了藩镇割据的河北,不要误入歧途。文章因事立意,在短短的篇幅里,表达了充实而完整的内容。语言含蓄精练,行文跌宕起伏。

    【原文】: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贩古董的--识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贩古董的--识货

    【释义】:

    歇后语。贩古董的一般都要有鉴别真伪的能力。指懂行识货,有眼力。《西游记》八六:小妖道:“猪八戒与沙和尚倒哄过了,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他就认得是个假人头。如今得个真人头与他,或者他就去了。”

  • 老古董-汉语惯用语辞典

    老古董lǎo gǔ dǒng

    ①指年代久远的古玩。喻指陈旧的事物。梁启超《情圣杜甫》“新事物固然可爱,老古董亦不可轻轻抹杀。”②指旧人、老人或思想陈腐、生活习惯陈旧的人。《儿女英雄传》·“这算咱们家个老古董儿了,他还是爷爷手里的人呢!”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不加‘教育’则已,一加‘教育’,就从学校里造成了许多矛盾冲突的人,而且因为旧的社会关系,一面也还是爷爷手里的人呢!”

  • 杂骨董-汉语惯用语辞典

    杂骨董zá gǔ dǒng

    比喻杂而不精。《朱子语类》“圣人自是多能,今若只去学多能,则只是一个杂骨董的人。”

  • 董-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董dǒng

    ①监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虽~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②正,整顿。《楚辞·九章·涉江》:“余将~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 乡董-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董xiāng dǒng

    【释义】:

    犹乡长。洪深《青龙潭》:“我们做乡董的人,两边传话,真是难死了。”

  • 会董-现代汉语大词典

    会董huì dǒng

    【释义】:

    指某些组织的董事或常务理事。

  • 董色-现代汉语大词典

    董色jǐn sè

    【释义】:

    浅紫色。

  • 董-现代汉语大词典

    董dǒng

    【释义】:

    ①督察,监督。如:董役;董理。②主持,主管。文公直《广州新军起义》:“二十九年冬,北京设练兵处,以满清奕劻总之,而袁世凯实董其事。”③董事的省称。沙汀《丁跛公》:“他兼了两个粮会的粮董,每到下粮的时候,他就没有工夫想心思了。”④姓。

  • 董役-现代汉语大词典

    董役dǒng yì

    【释义】:

    监督劳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建恩洲社学以振文风,董役劝捐,不辞劳瘁。”

  • 董事-现代汉语大词典

    董事dǒng shì

    【释义】:

    董事会的成员。其职权对外代表公司、团体,对内执行一切事务。巴金《家》:“这个公司的股子我们家里也有好些,我还是一个董事。”

  • 董事会-现代汉语大词典

    董事会dǒng shì huì

    【释义】:

    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瞿秋白《拉法格和他的文艺批评》:“萨卡尔根据这种知识,就挑选了董事会的人物,着手组织他的谎骗机关。”

  • 董理-现代汉语大词典

    董理dǒng lǐ

    【释义】:

    ①监督管理。如:董理征收。②整理。陈垣《〈史讳举例〉序》:“钱氏《廿二史考异》中,以避讳解释疑难者尤多,徒因散在诸书,未能有系统之董理。”

  • 古董-现代汉语大词典

    古董gǔ dǒng

    【释义】:

    ①珍贵罕见的古物。鲁迅《逃的辩护》:“但我们想一想罢:不是连语言历史研究所里没有性命的古董都在搬家了么?”②指希奇少见。王统照《刀柄》:“说起来真有点古董。原来是替…催饷的副官要人。”③比喻过时的事物、迂腐守旧的人。巴金《家》:“说到英文,读了这几年…总是那些老古董。”又如:偏我们先生是个古董,硬是不肯学电脑。

  • 学董-现代汉语大词典

    学董xué dǒng

    【释义】:

    旧指学校负责人。如:各村选举有威望的热心教育的学董一人,负责学校的日常事务。

  • 绅董-现代汉语大词典

    绅董shēn dǒng

    【释义】:

    绅士和董事。泛指地方上有势力有地位的人。鲁迅《同意和解释》:“至于有些地方的绅董,却去征求日本人的同意,请他们来维持地方治安,那却又当别论。”

  • 理董-现代汉语大词典

    理董lǐ dǒng

    【释义】:

    整理。鲁迅《科学史教篇》:“(培庚)所述理董自然见象者凡二法:初由经验而入公论,次更由公论而入新经验。”

  • 老古董-现代汉语大词典

    老古董lǎo gǔ dǒng

    【释义】:

    ①年代久远的古玩。喻指陈旧的事物。巴金《家》:“说到英文,读了几年还是在读一本《谦伯氏英文读本》。总是那些老古董!”②指旧人、老人或思想陈腐、生活习惯陈旧的人。老舍《老张的哲学》:“老人,在王德想,就是专凭势力不懂人情的老古董。”

  • 骨董-现代汉语大词典

    骨董gǔ dǒng

    【释义】:

    同“古董”。郭沫若《反正前后》:“端方在他的收集骨董、讲究一些中国式的考古学上,倒比较是一个聪明的人。”

  • 亂董董-汉语大词典

    亂董董

    【1】形容杂乱无条理。《朱子语类》卷六七:“六十四卦﹐只是上經説得齊整﹐下經便亂董董地。”《朱子语类》卷四四:“好《學而》首章﹐説得亂董董地﹐覺得他理會這物事不下。”

  • 南董-汉语大词典

    南董

    【1】{春秋}时代{齐}史官{南史}﹑{晋}史官{董狐}的合称。皆以直笔不讳著称。《宋书·自序》:“臣遠愧{南}﹑{董}﹐近謝{遷}﹑{固}﹐以閭閻小才﹐述一代盛典。”{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辭宗{邱明}﹐直歸{南董}。”后用以借称忠于史实的优秀史官。《隋书·魏澹传》:“但{道武}出自結繩﹐未師典誥﹐當須{南}﹑{董}直筆﹐裁而正之。”《新唐书·王绩传》:“追述{革}酒法爲經﹐又采{杜康}﹑{儀狄}以來善酒者爲譜。{李淳風}曰:‘君({王績})﹐酒家{南}﹑{董}也。’”

  • 今董狐-汉语大词典

    今董狐

    【1】{唐}{吴兢}的别称。{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相传他不避权贵,敢于实录史事,被{孔子}赞为良史。{唐}{吴兢}与{刘知幾}撰《武后实录》,记{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后{张说}为相,屡以情请改。{兢}辞曰:“徇公之请,何名实录。”卒不易。故时人称赞他为“今董狐”。事見《新唐书·吴兢传》。

  • 仁董-汉语大词典

    仁董

    【1】以仁德治理。{唐}{白居易}《册新回鶻可汗文》:“威绥仁董﹐罔不響化。”

  • 古董-汉语大词典

    古董

    【1】珍贵罕见的古物。{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可早十年光景﹐把那家緣過活金銀珠翠﹐古董翫器……典盡賣絶﹐都使得無了也。”《水浒传》第六六回:“四邊都掛名人書畫﹐並奇異古董玩器之物。”{清}{黄钧宰}《金壶遯墨·姜少汀》:“{杭}人{姜少汀}者﹐販賣古董於{蘇州}。”{鲁迅}《伪自由书·逃的辩护》:“但我们想一想罢:不是连语言历史研究所里没有性命的古董都在搬家了么?”{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案上放着笔墨画砚﹐磁器古董﹐都极其古雅而精致。”【2】谓希奇少见。{王统照}《银龙集·刀柄》:“说起来真有点古董。原来是替……催饷的副官要人。”【3】比喻过时的事物﹑迂腐守旧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先声》:“古董先生誰似我﹐非玉非銅﹐滿面包漿裹。”{巴金}《家》三:“说到英文﹐读了这几年……总是那些老古董。”{李劼人}《天魔舞》第九章:“偏我们先生是个古董﹐硬不肯。”

  • 司董-汉语大词典

    司董

    【1】犹董事长。{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所舉商董﹐或一月一會﹐或一月兩會……以類相從﹐各抒己見﹐司董擇其切當可採者彙而記之於册。”

  • 客董-汉语大词典

    客董

    【1】客民中头目的自称。{张篁溪}《苏报案实录》:“《蘇報》又於五月初八日刊載客民篇云:‘……識者謂此等客民皆不嗜洋煙﹐並無過老過少之人﹐又無家室﹐俱如{漢}{唐}屯田塞上之兵。其中有大頭目小頭目﹐即客民中自稱爲“客董”者也。客董者﹐不事生業﹐專在城廂内外各鄉市鎮探聽風聲﹐寄宿於棧房﹐而日以茶寮酒肆爲駐足之地。’”

  • 學董-汉语大词典

    學董

    【1】旧指学校负责人。如:各村选举有威望的热心教育的学董一人﹐负责学校的日常事务。

  • 理董-汉语大词典

    理董

    【1】督促办理。{清}{冯桂芬}《重修吴县学记》:“事(修建學堂)誠在我﹐諸公但爲我理董之可乎?”【2】订正;整理。{王闿运}《<六书讨原>序》:“承學之士﹐未達六書以事意爲字形﹐誤轉注爲虚用。且{許}雖博訪﹐未求理董。”{鲁迅}《坟·科学史教篇》:“〔{培庚}〕所述理董自然见象者凡二法:初由经验而入公论﹐次更由公论而入新经验。”{章炳麟}《丁未与黄侃书》:“竊謂理董方言﹐在證明其難知者﹐不在疏舉其易曉者。”

  • 會董-汉语大词典

    會董

    【1】指某些组织的董事或常务理事。{章炳麟}《兴浙会章程》:“本會擬設會長二人﹐會董二人……會董必取敏練庶務﹐綜核名實者。”

  • 晁董-汉语大词典

    晁董

    【1】{汉}代{晁错}和{董仲舒}的并称。{唐}{张祜}《送韦正字贯赴制举》诗:“竚看{晁}{董}策﹐便向史中傳。”{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文章過{晁}{董}﹐對丹墀已膺天寵。”《宋史·王十朋传》:“學者争傳誦其策﹐以擬{晁}{董}。”

  • 汩董-汉语大词典

    汩董

    【1】古董,骨董。指古代留传的器物。亦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明}{刘绩}《霏雪录》:“‘骨董’乃方言﹐初無定字。{東坡}嘗作骨董羹﹐用此二字。{晦庵先生}《語類》只作‘汩董’。”《朱子语类》卷七:“今人既無本領﹐只去理會許多閑汩董。”

  • 振董-汉语大词典

    振董

    【1】振动。古代九拜之一。参见“[振動]”。

  • 懵董-汉语大词典

    懵董

    【1】见“懵懂”。

  • 監董-汉语大词典

    監董

    【1】犹监督。{明}{张居正}《重修海会寺碑文》:“遂以年月日始事﹐命□□監董其工役﹐於中爲殿三﹐皆三楹。”《新唐书·裴延龄传》:“又度支出納﹐與太府交相關制﹐出物旬計﹐見物月計﹐符按覆覈﹐有御史以監董之﹐則財用不得回隱。”

  • 老古董-汉语大词典

    老古董

    【1】原指年代久远的古玩。喻指陈旧的事物。{梁启超}《情圣杜甫》:“新事物固然可爱﹐老古董亦不可轻轻抹杀。”{巴金}《家》三:“说到英文﹐读了几年还是在读一本《谦伯氏英文读本》。总是那些老古董!”{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这自然已经是老古董﹐早就不时髦的了。”【2】指旧人﹑老人或思想陈腐﹑生活习惯陈旧的人。{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四:“老人﹐在{王德}想﹐就是专凭势力不懂人情的老古董﹐除了老人要算年青而学老人行为的为可恶。”{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不加‘教育’则已﹐一加‘教育’﹐就从学校里造成了许多矛盾冲突的人﹐而且因为旧的社会关系﹐一面也还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老古董。”《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這算咱們家個老古董兒了﹐他還是爺爺手裏的人呢!”

  • 董-汉语大词典

    《廣韻》多動切,上董,端。【1】督察;监督。《书·大禹谟》:“戒之用休, 董之用威, 勸之以九歌, 俾勿壞。”《後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昔爲陪隸, 與臣從事, 奮忠毅之操, 躬{史魚}之節, 董臣嚴綱, 勖臣懦弱, 得以免戾, 寔賴厥勳。”{清}{褚人穫}《坚瓠秘集·狡僧》:“{李}高其行, 命住持某寺, 董修殿之役。”【2】统率。《魏书·南安王桢传》:“今王董彼三軍, 朕無憂矣。”《旧唐书·昭宗纪》:“卿宜便董貔貅, 徑臨{邠}{鳳}, 蕩平妖穴, 以拯阽危, 是所望也。”{明}{叶子奇}《草木子·克谨》:“{汝甯}餘寇尚熾, 丞相{脱脱}命其弟中臺御史大夫{野先不花}董師三十萬討之。”【3】主持;主管。《宋史·律历志十四》:“願詔{得一}改造新曆, 委官專董其事。”{清}{姚鼐}《锺孝女传》:“{浙}中凡有濟民之事, 必{儒珍}董之。”{文公直}《广州新军起义》:“二十九年冬, {北京}設練兵處, 以{滿清}{奕劻}總之, 而{袁世凱}實董其事。”【4】守正。参见“[董道]”。【5】辨别是非,判定正误。{汉}{应劭}《风俗通·皇霸序》:“乃欲審其事而建其論, 董其是非而綜其詳矣, 言也實爲難哉! ”【6】纠正; 修正。{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舉凡典章制度﹑名物象數無一非道之所寄, 即無不可著之于文, 有能理而董之, 闡而明之, 探其奥蹟, 發其精英, 斯謂之佳文。”【7】通“[征]”。征伐。参见“[董齊]”。【8】深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脈法曰: 年二十脈氣當趨, 年三十當疾步, 年四十當安坐, 年五十當安卧, 年六十已上氣當大董。”{裴駰}集解引{徐广}曰:“董謂深藏之。”【9】董事的省称。{沙汀}《丁跛公》:“他兼了两个粮会的粮董, 每到下粮的时候, 他就没有工夫想心思了。”【10】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左传·文公六年》:“陽處父至自温, 改蒐于{董}。”{杜预}注:“{河東}{汾陰縣}有{董亭}。”【11】象声词。{宋}{洪迈}《夷坚丁志·句容人》:“可二里許, 正逢一缺溝, 駛躍而過, 後者不能越, 墜於溝中, 其聲董然。”【12】姓。

  • 董督-汉语大词典

    董督

    【1】统率; 监督。《新唐书·姚璹传》:“遂造天樞﹐著己功德﹐命{璹}爲使﹐董督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將之任﹐董督三軍﹐奉辭於外﹐不得掃除寇難﹐靖匡王室。”《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以侍中開府儀同三司{邵陵王}{綸}持節董督衆軍以討{景}。”

  • 董正-汉语大词典

    董正

    【1】监督纠正; 督察整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光武}都{洛陽}以爲尹﹐尹﹐正也﹐所以董正京畿﹐率先百郡也。”《书·周官》:“六服羣辟﹐罔不承德﹐歸于{宗周}﹐董正治官。”{明}{何景明}《内篇十四》:“司法者﹐人之司命也﹐發奸糾邪﹐董正弼善﹐司法是據。”

  • 董逃歌-汉语大词典

    董逃歌

    【1】{东汉}{灵帝}时童谣。内容写{董卓}跋扈, 纵其残暴, 终归逃窜, 至于灭族。辞载《後汉书·五行志一》。{晋}{崔豹}《古今注·音乐》:“《董逃歌》﹐{後漢}游童所作也。後有{董卓}作亂﹐卒以逃亡﹐後人習之以爲歌章﹐樂府奏之﹐以爲烱戒也。”

  • 董事會-汉语大词典

    董事會

    【1】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瞿秋白}《现实·拉法格和他的文艺批评》:“{萨卡尔}根据这种知识﹐就挑选了董事会的人物﹐着手组织他的谎骗机关。”{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七:“总经理已经仁至义尽了﹐即使召开董事会决定﹐也是符合公司章程。”

  • 董司-汉语大词典

    董司

    【1】指掌管军政之人。{晋}{陶潜}《杂诗》之十:“泛舟擬董司﹐寒氣激我懷。”【2】监督掌管。《晋书·谢玄传》:“復命臣荷戈前驅﹐董司戎首。”{唐}{杨炯}《李怀州墓志铭》:“董司戎政﹐以戒不虞。”

  • 董董-汉语大词典

    董董

    【1】丰盛貌。{唐}{柳宗元}《眎民诗》:“有作有遷﹐無遷無作。士實蕩蕩﹐農實董董。工實蒙蒙﹐賈實融融。”【2】象声词。{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二》:“一日内宴雜劇﹐一人專打鑼﹐一人扑之曰:‘今日排當不奏他樂﹐丁丁董董不已﹐何也?’”{宋}{何薳}《春渚纪闻·瓢内出汞成宝》:“夜取汞試納瓢中﹐置之枕間﹐次夕﹐醉中探手撼瓢﹐則其聲董董然﹐汞如故也。”

  • 董齊-汉语大词典

    董齊

    【1】谓征伐之使归一统。《三国志·魏志·王淩传》“{淩}至{項}﹐飲藥死”{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僕久忝朝恩﹐歷試無效﹐統御戎馬﹐董齊東夏。”【2】统率; 领导。{宋}{曾巩}《中司授大中大夫制》:“俾爾納忠宣力﹐得壹意于中司﹐以董齊衆工﹐肅正内外。”《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等輒依舊典﹐封{備}{漢中王}﹐拜大司馬﹐董齊六軍﹐糾合同盟﹐掃除凶逆。”

  • 董帷-汉语大词典

    董帷

    【1】《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帷講誦, 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 或莫見其面, 蓋三年不窺園, 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明}{高启}《送殷孝章赴咸阳教谕》诗:“獨抱遺經出{董}帷﹐秋風送騎入關遲。”

  • 董理-汉语大词典

    董理

    【1】监督管理。{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芦课》:“蘆課舊例﹐工部專差部員﹐設{江寧}蘆政衙門﹐董理徵收。”【2】整理。{陈垣}《<史讳举例>序》:“{錢氏}《廿二史考異》中﹐以避諱解釋疑難者尤多﹐徒因散在諸書﹐未能有系統之董理。”{清}{魏源}《<说文儗雅>叙》:“意主告蒙﹐且便自檢閲﹐而不敢當董理之任。”

  • 董役-汉语大词典

    董役

    【1】监督劳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梁廷栋传》:“建恩洲社學以振文風﹐董役勸捐﹐不辭勞瘁。”{宋}{孙升}《孙公谈圃》卷中:“{丁}之董役也﹐晝夜不息﹐每畫一拱﹐燃蠟炬一枝。”{宋}{周密}《齐东野语·汪端明》:“時{德壽宫}建房廊於市廛﹐董役者不識事體﹐凡門闔輒題{德壽宫}字﹐下至委巷廁溷皆然。”【2】正其事理。{宋}{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文者﹐表而已矣﹐{三代}之采物也;辭者﹐所以董役﹐{秦}{漢}之訓詔也。”

  • 董一-汉语大词典

    董一

    【1】统一主持; 一统。《宋书·索虏传》:“東西齊舉﹐宜有董一。”{南朝} {梁}{沈约}《封授临川等五王诏》:“董一藩政﹐緝是嘉庸。”

  • 董事-汉语大词典

    董事

    【1】主持其事。{宋}{曾巩}《亳州谢到任表》:“以至屬材能而董事﹐分什伍以庀徒﹐已略具於科條﹐可粗施於士吏。”{明}{何景明}《<武功县志>序》:“列國採風者﹐具其美惡;董事者﹐正其得失。”【2】董事会的成员。其职权对外代表公司﹑团体, 对内执行一切事务。{巴金}《家》六:“这个公司的股子我们家里也有好些﹐我还是一个董事。”{郑观应}《盛世危言·藏书》:“有志讀書者﹐先向本地紳士領有憑單﹐開列姓名住址﹐持送院中﹐董事换給執照﹐准其入院觀書。”

  • 董帥-汉语大词典

    董帥

    【1】见“董率”。

  • 董率-汉语大词典

    董率

    亦作“[董帥]”【1】统率; 领导。《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吾不如亡兄有四……董帥大衆﹐上下咸悦﹐人盡死力﹐四也。”{梁启超}《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第一:“若夫既决辦之後﹐其能有成效與否﹐則全視乎董率之人何如。”《三国志·吴志·陆凯传》:“{禕}體質方剛﹐器幹彊固﹐董率之才﹐{魯肅}不過。”{晋}{陆机}《至洛与成都王笺》:“委任外閒﹐輒承嚴教﹐董率諸軍﹐惟力是視。”

  • 董狐筆-汉语大词典

    董狐筆

    【1】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筆”。《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趙穿}殺{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弑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爲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願揮{董}筆祛疑惑﹐聊爲{陳}人洗愧羞。”{清}{钱谦益}《恭闻泰昌皇帝升遐涂次感泣赋挽词》之三:“盈朝{董狐}筆﹐執簡欲何施?”亦省作“[董筆]”。{唐}{杜甫}《写怀》诗之二:“禍首{燧人氏}﹐厲階{董狐}筆。”{宋}{文天祥}《指南後录·正气歌》:“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 董攝-汉语大词典

    董攝

    【1】监督整饬。《三国志·魏志·程晓传》:“今外有公卿將校總統諸署﹐内有侍中尚書綜理萬機﹐司隸校尉督察京輦﹐御史中丞董攝宫殿。”【2】督导统率。《晋书·陆云传》:“直以{機}計慮淺近﹐不能董攝羣帥。”

  • 董統-汉语大词典

    董統

    【1】督导统率。《晋书·王羲之传》:“使君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舉﹐未能事事允稱﹐當董統之任而敗喪至此﹐恐闔朝羣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董統鷹揚﹐掃除凶逆。”{吕向}注:“董﹐督也;鷹﹐鷙鳥也。言{紹}督理鷙鳥﹐掃除閹宦也。”{晋}{成公绥}《魏相国舞阳宣文侯司马公诔》:“{巴}{蜀}作寇﹐侵我邊疆﹐乃眷西顧﹐董統{雍}{涼}。”

  • 董振-汉语大词典

    董振

    【1】犹慎重。《左传·昭公三年》:“君若不棄敝邑﹐而辱使董振擇之﹐以備嬪嬙﹐寡人之望也。”{杨伯峻}注:“董振猶今慎重之意。”

  • 董成-汉语大词典

    董成

    【1】主持和谈。《左传·桓公六年》:“{隨}人使少師董成。”{杨伯峻}注:“董猶今言主持……董成﹐主持和談。”

  • 董作-汉语大词典

    董作

    【1】监督工程。{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慶曆}中﹐{河}决北都{商胡}﹐久之未塞﹐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錫}親往董作。”{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异》:“{元豐}二年﹐道士{陶智仙}營一舍﹐令門人{陳若拙}董作。”

  • 董筆-汉语大词典

    董筆

    【1】见“董狐筆”。

  • 董道-汉语大词典

    董道

    【1】守正道。《楚辞·九章·涉江》:“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王逸}注:“董﹐正也;豫﹐猶豫也。言己雖見先賢執忠被害﹐猶正身直行﹐不猶豫而狐疑也。”

  • 董勸-汉语大词典

    董勸

    【1】督导劝勉。{郑观应}《盛世危言·农功》:“招徠墾闢﹐董勸經營﹐定何章程﹐作何布置﹐决不得假手胥役﹐生事擾民。”{清}{曾国藩}《箴言书院记》:“要使學者自幼而端所習﹐隨其材之大小﹐董勸漸摩﹐徐底于成而已。”

  • 紳董-汉语大词典

    紳董

    【1】绅士和董事。泛指地方上有势力有地位的人。《文明小史》第五三回:“那買辦爲着{南京}地方情形不熟﹐怕有什麽窒礙地方﹐説必得和地方紳董合辦﹐方能有就。”{鲁迅}《准风月谈·同意和解释》:“至于有些地方的绅董﹐却去征求{日本}人的同意﹐请他们来维持地方治安﹐那却又当别论。”

  • 趙董-汉语大词典

    趙董

    【1】{元}时书画家{赵孟頫}和{明}时书法家{董其昌}的并称。{易宗夔}《新世说·巧艺》:“{右軍}人品非不高﹐然不善學之必遺其神而得其粗﹐是爲妍皮裹癡骨﹐{趙}{董}諸人皆是觀。”

  • 趣董-汉语大词典

    趣董

    【1】催促。{清}{姚鼐}《正月晦日期应宿同游浮山》诗:“置案未盡餐﹐僧雛來趣董。”

  • 酒董-汉语大词典

    酒董

    【1】酒具的总称。{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其内茅屋二間﹐一間坐客﹐一間作房﹐貯圖書﹑史籍﹑筆﹑墨﹑硯瓦﹑酒董﹑茶具其中﹐爲良朋好友﹑後生小子論文賦詩之所。”【2】指精于鉴别酒味的人。{清}{曹寅}《南辕杂诗》之八:“{婁江}酒董别酸甜﹐上第{青}{齊}落二三。”

  • 賈董-汉语大词典

    賈董

    【1】{汉}{贾谊}和{董仲舒}的并称。二人以文才著名。{元}{周伯琦}《考试乡贡进士纪事》诗:“事憶{歐}{蘇}遠﹐詞懷{賈}{董}雄。”{明}{孙柚}《琴心记·阳关送别》:“慚愧{孫}{吴}將略﹐{衛}{霍}功勳﹐{賈}{董}文才。”{清}{顾炎武}《赠路舍人泽溥》诗:“君才{賈}{董}流﹐矧乃忠孝嗣。”

  • 賣懵董-汉语大词典

    賣懵董

    【1】见“賣懞懂”。

  • 鄉董-汉语大词典

    鄉董

    【1】犹乡长。{洪深}《青龙潭》第一幕:“我们做乡董的人﹐两边传话﹐真是难死了。”《文明小史》第五三回:“有一個{江浦縣}的鄉董﹐叫做{王明耀}的﹐爲人刁詐。”

  • 遷董-汉语大词典

    遷董

    【1】{汉}{司马迁}和{春秋}{晋}史官{董狐}的并称。《後汉书·班固传赞》:“二{班}懷文﹐裁成帝墳﹐比良{遷}{董}﹐兼麗{卿雲}。”{李贤}注:“謂{司馬遷}﹑{董狐}也。《左傳》曰:‘{董狐}﹐古之良史也。’{卿雲}﹐{司馬長卿}﹑{揚子雲}。”

  • 谷董羹-汉语大词典

    谷董羹

    【1】一种杂煮的饮食。{宋}{苏轼}《仇池笔记·盘游饭谷董羹》:“{羅浮}{穎老}取凡飲食雜烹之﹐名谷董羹。”《历代诗话》卷五九引{宋}{陆道士}诗:“投醪谷董羹鍋裏﹐闕窖盤遊飯盌中。”

  • 雜骨董-汉语大词典

    雜骨董

    【1】比喻杂而不精。《朱子语类》卷三六:“聖人自是多能﹐今若只去學多能﹐則只是一箇雜骨董的人。”

  • 骨董-汉语大词典

    骨董

    【1】象声词。{明}{汤显祖}《紫箫记·诏归》:“若是惡少們懊着他呵﹐他性子不是金篦自刺﹐定向玉井頭骨董一聲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庚娘》:“便聞骨董一聲﹐遂譁言婦溺矣。”{唐}{孟棨}《北里志·张住住》:“〔{張住住}〕指階井曰:‘若逼我不已﹐骨董一聲即了矣。’”

  • 關董-汉语大词典

    關董

    【1】{五代}画家{关仝}﹑{董元}的并称。{元}{柳贯}《松雪老人临王晋卿<秋江叠嶂图>歌》:“拈來{關}{董}散花禪﹐别出{曹}{劉}斲輪巧。”

  • 骨董行-汉语大词典

    骨董行

    【1】骨董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诸行》:“又有異名者﹐如七寶謂之骨董行﹐浴堂謂之香水行是也。”{宋}{吴自牧}《梦粱录·团行》:“又有異名‘行’者﹐如買賣七寶者謂之骨董行。”

  • 骨董羹-汉语大词典

    骨董羹

    【1】取鱼肉蔬菜等杂混烹制而成的羹。{宋}{苏轼}《仇池笔记·盘游饭谷董羹》:“{羅浮}{穎老}取飲食雜烹之﹐名骨董羹。”{宋}{范成大}《素羹》诗:“氊芋凝酥敵{少城}﹐土藷割玉勝{南京}。合和二物歸藜糝﹐新法儂家骨董羹。”{明}{李东阳}《谢邵地官汝学馈陶鼎次韵》:“茅柴火底春風軟﹐骨董羹中滋味長。”

  • 骨董店-汉语大词典

    骨董店

    【1】买卖古器物的店铺。{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四章一:“看到有两三家类似荒货店又类似骨董店的铺面。”

  • 骨董鋪-汉语大词典

    骨董鋪

    【1】骨董店。《证俗文》卷十七引{清}{吕种玉}《言鲭》:“今賣雜玩寶貨肆曰骨董鋪。”{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总论》:“大約千人之中﹐難得一人愛之﹐即愛之而不得其愛之之道﹐雖金題玉躞﹐插架盈箱﹐亦何異于市中之骨董鋪邪?”

  • 骨董囊-汉语大词典

    骨董囊

    【1】收藏陈旧琐杂之物的口袋。{宋}{陆游}《岁暮书怀》诗:“詩成讀罷仍無用﹐聊滿山家骨董囊。”

  • 骨董飯-汉语大词典

    骨董飯

    【1】混杂鱼肉诸物的饭。{明}{陈士元}《俚言解》卷二:“以魚肉諸物埋飯中﹐謂之骨董飯。”

  • 骨董箱-汉语大词典

    骨董箱

    【1】收藏古玩或其他琐杂之物的箱子。《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龍象蹴踏非驢所堪﹐嘗橐骨董箱﹐以竹杖荷之。”

  • 骨董-汉语大词典

    骨董

    【1】指琐杂的事物。《朱子语类辑略》卷二:“今人既無本領﹐只去理會許多閒骨董﹐百方措置思索﹐反以害心。”按﹐《朱子语类》卷七作“汩董”。{宋}{朱敦儒}《西江月》词:“被我不扇不捉﹐廓然總是虚空。寺鐘官角任西東﹐别弄些兒骨董。”【2】比喻琐屑过时的旧知识或陈旧迂腐的内容﹑文辞等。《朱子语类》卷九四:“若如此説﹐即是{孔}{顔}胸次﹐全無些灑落底氣象﹐只是學得許多骨董﹐將去治天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最忌骨董﹐最忌趂貼。”{郭绍虞}校释:“骨董當是敷陳故事之意……所謂奇與澀﹐甚至採用古詞古字﹐也都是骨董。”【3】形容古板陈旧。{明}{王衡}《郁轮袍》第四折:“{唐}天子﹐{漢}百官﹐皇帝忒時樣﹐百官忒骨董些。”【4】借指收藏﹑买卖或鉴赏古玩的人。{清}{梁章鉅}《称谓录·百工》:“{明}人説部﹐貨古玩者爲骨董。俗作古董﹐非。”{明}{徐渭}《跋书卷尾》之一:“{董}丈某﹐老骨董也﹐高直收之﹐詎墮誤賞?”【5】珍贵罕见的古器物,古玩。{章炳麟}《新方言·释器》:“《説文》:‘匫﹐古器也﹐呼骨切。’今人謂古器爲骨董﹐相承已久。其實骨即匫字﹐董乃餘音。凡術物等部字今多以東部字爲餘音。如窟言窟籠﹐其例也。”{宋}{韩驹}《送海常化士》诗:“莫言衲子籃無底﹐盛取{江}南骨董歸。”{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二篇四:“{端方}在他的收集骨董﹑讲究一些{中国}式的考古学上﹐倒比较是一个聪明的人。”{明}{无名氏}《目前集》卷二:“骨董乃方言﹐初無定字……{晦菴先生}《語類》只作‘汩董’﹐或作‘古董’。”{清}{李渔}《意中缘·毒饵》:“單靠一雙識貨眼﹐賤收骨董賣湖邊。”

  • 鬼董狐-汉语大词典

    鬼董狐

    【1】指专门为鬼作传记的人。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干寳}向{劉真長}叙其《搜神記》,{劉}曰:‘卿可謂鬼之{董狐}。’”{唐}{褚遂良}《鬼冢志·附鲁秋胡妻疑冢志》:“援筆伸紙﹐不覺自嘲爲鬼{董狐}矣。”按﹐{董狐}﹐古之良史。

  • 黑古董-汉语大词典

    黑古董

    亦作“[黑古東]”【1】黑暗,不明亮。{朱自清}《中国歌谣》二引《香炉经》:“晌午烧香正当午﹐贤德媳妇劝丈夫。黑了烧香黑古东﹐贤德媳妇敬公公。”{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不明亮曰黑古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