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薰

薰(薰)是什么意思

  • 南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南薰nán xūn

    【释义】:

    亦作“南熏”。即南风。因相传为虞舜所作的《南风》歌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而得名。唐·王维《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薰。”唐·邬载《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明·何景明《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于旧风。”清·陈康祺《郎潜记闻》卷七:“乾隆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尹吉甫墓并垂问吉甫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亦为门名。

  • 兰薰桂馥-实用委婉语词典

    兰薰桂馥

    原意空中洋溢着兰草和桂花的香气。喻指一个人的德泽在世长留,散发着芳香。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候之兰薰桂馥。”

  • 兰薰桂馥-实用委婉语词典

    兰薰桂馥

    用于称颂他人的后嗣昌盛。原意德泽长留。

  • 薰-古文观止词典

    薰xūn

    【词性】:动词

    薰陶,感化(1)。《争臣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受到他的道德薰陶而品行善良的上千人。

  • 薰莸不同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薰莸不同器

    【释义】:

    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同一器具里。比喻好人和坏人,善人和恶人不能共处。□语出《孔子家语·致思》:薰莸不同器而藏。《东周列国志》三五: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见晋公子带领一班豪杰到来,正是“薰莸不同器”了!惟恐其久留曹国,都阻挡曹公不要延接他。《西湖二集》三二:只是一个极忠,一个极佞;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人品心术天地悬隔,所以这一回说个“薰莸不同器”。那薰是香草,莸是臭草;薰比君子,莸比小人。《合锦回文传》三:自古薰莸不同器,物以群分方以类。君子必与君子交,小人还与小人聚。

    ⊙薰莸不共器,妍媸惧相形

    妍:貌美;媸:貌丑。《清夜钟》二: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冷眼看这两个媳妇,似有不满他的意思,也觉难过。总为:薰莸不共器,妍媸惧相形。

    ⊙薰莸不共器,尧桀好相形

    《醒世恒言》一〇:方才说的是男人妆女,败坏风化的。如今说个女人妆男、节孝兼全的来正本。恰似薰莸不共器,尧桀好相形。

    ⊙薰莸原异器

    《粉妆楼》四:说罢,坐下来饮酒,并不同他交谈,正是:自古薰莸原异器,从来冰炭不同炉。

  • 薰-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薰xūn

    ①一种香草。《左传·僖公四年》:“一~一莸,十年尚犹有臭。”(莸yóu:一种臭草。)代指香气,香。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②熏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为木兰之柜,~以桂椒。”③通“熏2”。(1)火烟。鲍照《芜城赋》:“皆~歇烬灭,光沈响绝。”(2)用火烟熏烤。《诗经·大雅·云汉》:“我心惮暑,忧心如~。”

  • 薰-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xūn

    【释义】:

    ①香草名。一名蕙草。如:薰莸。②熏蒸。闻一多《红烛》:“又在龙涎香上薰着他,薰去了他一切腥膻的记忆。”③烧灼。如:薰蒸。④熏陶,感染。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有名师间日演说,以薰善其德性。”⑤温暖,和煦。如:薰风。

  • 薰风-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风xūn fēng

    【释义】:

    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语出《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陈毅《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大军整肃胜薰风。”

  • 薰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心xūn xīn

    【释义】:

    指迷住心窍。周实《公园看牡丹》:“岂必风流皆没骨,还愁富贵易薰心。”又如:利欲薰心。

  • 薰沐-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沐xūn mù

    【释义】:

    犹熏陶。戴望舒《赠内》:“不如寂寂地过一世,受着你光彩的薰沐。”

  • 薰炉-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炉xūn lú

    【释义】:

    用于熏香等的炉子。李劼人《死水微澜》:“但一般古董家却说这一只独角羊原本是南宋朝宫中的薰炉,在康熙年间,被四川遂宁张鹏翮大学士从北京琉璃厂买得,后来带回成都,施与青羊宫的。”

  • 薰染-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染xūn rǎn

    【释义】:

    沾染。多指受到某种不良影响。欧阳予倩《泼妇》:“要知道让一个清洁无瑕的儿童,去受罪恶的薰染,是作母亲的罪恶。”

  • 薰莸-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莸xūn yóu

    【释义】:

    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如:薰莸不同器。

  • 薰莸不同器-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莸不同器xūn yóu bù tóng qì

    【释义】:

    喻善恶好坏不能共处。语出《孔子家语·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如:薰莸不同器,清浊本殊源。也作“薰莸异器”。如:薰莸异器,阅者一览可知。

  • 薰莸异器-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莸异器xūn yóu yì qì

    【释义】:

    见“薰莸不同器”。

  • 薰陶-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陶xūn táo

    【释义】:

    熏染陶冶。比喻因为经常和某些人物或环境相接触,而使人在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受到好的影响。杨沫《花蕊》:“就在这些美的感染、薰陶下,我仿佛年轻起来了。”

  • 薰笼-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笼xūn lóng

    【释义】:

    有笼覆盖的熏炉。可用以熏烤衣服。

  • 薰蒸-现代汉语大词典

    薰蒸xūn zhēng

    【释义】:

    ①烟熏气蒸。形容闷热使人难受。如:骄阳似火,暑气薰蒸。②犹蒸腾。李劼人《天魔舞》:“啊!掌舵的人早已被私欲薰蒸在三十三天之上,同人们距离太远,早已不能理解人们的情绪了。”

  • 一薰一蕕-汉语大词典

    一薰一蕕

    【1】薰蕕相混。比喻善常为恶所掩。《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杜预}注:“薰﹐香草;蕕﹐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惡難除。”{唐}{权德舆}《陆宣公翰苑集序》:“一薰一蕕﹐善齊不能同其器。”

  • 三沐三薰-汉语大词典

    三沐三薰

    亦作“[三2沐三熏]”【1】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重歸畎畝﹐更須三沐三薰。”{宋}{程俱}《偶作》诗之二:“一重一掩藏山塢﹐三沐三熏屏世塵。”{金}{元好问}《怀叔能》诗:“三沐三薰知有待﹐一鳴一息定誰先?”

  • 三薰三沐-汉语大词典

    三薰三沐

    【1】比喻栽培,提携。{清}{黄宗羲}《与李郡侯书》:“收回成命﹐使{羲}得修身俟死﹐此即老公祖之三薰三沐也。”亦省作“[三薰]”。{宋}{司马光}《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诗:“百汰求才盡﹐三薰得士新。”{金}{元好问}《丙午九日咏菊》诗之二:“三薰復三沐﹐歲宴與君期。”【2】同“[三2釁三浴]”。{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百:“坐我三薰三沐之﹐懸崖撒手别卿時﹐不留後約將人誤﹐笑指{河陽}鏡裏絲。”【3】表示虔敬。{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亦迁之大势》第一章:“吾當草此論之始﹐吾不得不三薰三沐﹐仰天百拜﹐謝其生我於此至美之國而爲此伟大國民之一分子也。”

  • 三浴三薰-汉语大词典

    三浴三薰

    同“[三釁三浴]”【1】{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薰之﹐聽僕之所爲﹐少安無躁。”

  • 三薰-汉语大词典

    三薰

    【1】见“三2薰三沐”。

  • 再薰-汉语大词典

    再薰

    【1】再度熏陶风化。谓盛世再来。语出古歌谣《南风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隋}{许善心}《神雀颂》:“{軒}({軒轅})物重造﹐{姚}({虞舜})風再薰。”{唐}{崔立之}《南至郊坛有司书云物赋》:“時謂{唐}時﹐歌卿雲之五色;德稱{虞}德﹐詠《南風》之再薰。”

  • 南薰-汉语大词典

    南薰

    【1】门名。《宋史·地理志一》:“〔{東京}〕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門:中曰{南薰}﹐東曰{宣化}﹐西曰{安上}。”【2】泛指宫观楼殿。{宋}{张先}《庆同天》词:“海宇稱慶﹐復生元聖﹐風入{南薰}。拜恩遥闕﹐衣上曉色猶春﹐望{堯}雲。”{清}{陈维崧}《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吴}中諸小部﹐隊隊檀槽羅帕﹐羣合樂{南薰}門下。”【3】亦作“[南熏]”。指《南風》歌。相传为{虞舜}所作,歌中有“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唐}{王维}《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堯}樽傾北斗﹐樓前{舜}樂動南薰。”{清}{高士奇}《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張廣樂播南薰﹐寶幄樓船劍佩分。”{唐}{陆龟蒙}《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萬年耳。”【4】{唐}宫殿名。{唐}{杜甫}《丹青引》:“{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南薰殿}。”【5】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乾隆}庚戌四月﹐上東巡﹐遣官祭{尹吉甫}墓并垂問{吉甫}子孫。途次﹐南薰徐來﹐上語侍臣曰:‘此即《詩》所謂“穆如清風”也。’”{唐}{邬载}《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風媚東郊﹐時物滋南薰。”{明}{何景明}《中元节》诗:“北極猶前日﹐南薰亦舊風。”

  • 南薰北鄙-汉语大词典

    南薰北鄙

    【1】南薰,指{虞}﹑{舜}《南风》诗所表现的兴盛之声;北鄙,指{殷}{纣}所为北方边鄙之地的亡国之音。{唐}{司空图}《成均讽》:“夫南薰北鄙﹐禍福相淫;感物窮微﹐興亡是繫。”

  • 含薰-汉语大词典

    含薰

    【1】内蕴芳香之气。{晋}{陶潜}《饮酒》诗之十六:“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 含薰閣-汉语大词典

    含薰閣

    【1】阁名。{宋}{陶穀}《清异录·含薰阁》:“{長安}富室{王元寶}起高閣﹐以銀鏤三稜屏風代籬落﹐密置香槽﹐自花鏤中出﹐號{含薰閣}。”

  • 染薰-汉语大词典

    染薰

    【1】沾染香气。{南朝}{梁简文帝}《应令诗》:“傍玉流温﹐依蘭染薰。”

  • 沐薰-汉语大词典

    沐薰

    【1】称人对己的教诲。{元}{麻革}《上云内帅贾君》诗:“沐薰良備至﹐感激欲號咷。”{宋}{陈师道}《答张文潜书》:“足下欲與僕居﹐將坐僕而沐薰之耶?”【2】沐浴熏香。多表示虔敬。{宋}{范成大}《次韵耿时举苦热》:“浮湛放蕩從今始﹐悔把長裙强沐薰。”{元}{陈孚}《安南即事》诗:“沐薰陳此什﹐禮部小臣{孚}。”

  • 浸薰-汉语大词典

    浸薰

    【1】浸渍熏灼。谓逐渐败坏。{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四章:“若其損害廉耻﹐敗壞風俗﹐浸薰天性﹐尤其大者矣。”

  • 濯薰-汉语大词典

    濯薰

    【1】用水洗,用香熏。比喻修身养性。{宋}{苏轼}《黄州再祭文与可文》:“道德爲膏﹐以自濯薰。”{宋}{周孚}《送辛幼安》诗:“西風掠面不勝塵﹐老欲從君自濯薰。”

  • 熛薰-汉语大词典

    熛薰

    【1】指火烟。《新唐书·朱宣传》:“俄而風返﹐{全忠}得縱火焚其旁﹐熛熏漲天﹐{宣}等大北。”

  • 燎薰-汉语大词典

    燎薰

    【1】谓烧牲玉使烟气上腾以祭天。《文选·扬雄<甘泉赋>》:“於是欽柴宗祈﹐燎薰皇天。”{张铣}注:“燒牲玉薰天以祭也。”

  • 爐薰-汉语大词典

    爐薰

    【1】见“爐熏”。

  • 衣薰籠-汉语大词典

    衣薰籠

    【1】薰衣服的竹笼。{宋}{高承}《事物纪原·舟车帷幄·薰笼》:“{晉}《東宫舊事》曰:太子納妃﹐有衣薰籠。當亦{秦}{漢}之制也。”

  • 薰-汉语大词典

    《廣韻》許云切,平文,曉。《廣韻》許運切,去問,曉。【1】香草名。一名蕙草。《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零陵香,本名‘蕙’,古之蘭蕙是也。又名‘薰’。”{宋}{苏轼}《浣溪沙》词:“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2】指香料。{金}{王蔚}《敕祭忠武王碑》:“祗遣使人持此名薰,式陳明薦。”【3】香,发出香气。《文选·江淹<别赋>》:“閨中風暖,陌上草薰。”{李善}注:“薰,香氣也。”{唐}{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诗之一:“未臘梅先實,終冬草自薰。”【4】熏蒸。《庄子·天地》:“五臭薰鼻,困惾中顙。”{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韋氏}女〕八歲,忽清晨薰衣覩粧。”{宋}{张耒}《春望》诗:“曖日晴薰草,清{淮}濶浸天。”{闻一多}《红烛·剑匣》:“又在龙涎香上薰着他,薰去了他一切腥膻的记忆。”【5】烧灼。《诗·大雅·云汉》:“我心憚暑,憂心如薰。”{毛}传:“薰,灼也。”{唐}{杨炯}《为梓州官属祭陆郪县文》:“夫萬里之别,猶使飲淚成血,思德音之斷絶;況百年之分,能不憂心如薰,想公子兮氛氲。”【6】熏陶;感染。{唐}{韩愈}《争臣论》:“〔{陽城}〕居於{晉}之鄙,{晉}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明}{李东阳}《绍兴府学乡射圃记》:“諸生在位皆起肅興讓,薰爲至和。”{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第七章:“有名師間日演説,以薰善其德性。”【7】温暖;和煦。{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煖燠孰多》:“天之道,出陽爲煖以生之,出陰爲清以成之。是故非薰也,不能有育;非漂也,不能有熟。”《史记·乐书》“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裴駰}集解引{三国}{魏}{王肃}曰:“《南風》,育養民之詩也,其辭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8】引申指和风。{宋}{赵时庚}《金漳兰谱》:“故爲臺太高則衝陽,太低則隱風,前宜面南,後宜背北,蓋欲通南薰而障北吹也。”{明}{陈所闻}《玉芙蓉·初夏溪上宴集》曲之一:“南薰乍入樓,夏木低沉牖,問韶華何處,駒隙難留。”【9】温和貌。参见“[薰然]”。【10】烟气。{南朝 宋}{鲍照}《芜城赋》:“薰歇燼滅,光沉響絶。”【11】熏炉。{宋}{文天祥}《晓起》诗:“遠寺鳴金鐸,疎窗試寳薰。”【12】通“[葷]”。本指姜﹑葱﹑蒜﹑韭等有辛辣味的蔬菜,后亦泛指鱼肉等有腥膻味的食物。《仪礼·士相见礼》“膳葷”{汉}{郑玄}注:“膳葷,謂食之葷辛物葱薤之屬……古文葷作薰。”{唐}{颜真卿}《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或時疾病,公輙累月不茹薰。”{清}{吴兰修}《黄竹子传》:“{張}故業梨園,飲以薰,寢以檀,語笑於羣艶,居紅牙緑綺間者數年。”【13】通“[勳]”。功勋。《隶释·汉淳于长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14】用同“[醺]”。参见“[薰薰]”。

  • 薰燧-汉语大词典

    薰燧

    【1】焚薰草以取香。《淮南子·说山训》:“以潔白爲汙辱﹐譬猶沐浴而抒溷﹐薰燧而負彘。”{高诱}注:“燒薰自香也。{楚}人謂之薰燧。”

  • 薰然-汉语大词典

    薰然

    【1】温和貌; 和顺貌。《庄子·天下》:“薰然慈仁﹐謂之君子。”{陆德明}释文:“薰然﹐温和貌。”{明}{方孝孺}《宋处士碑阴铭》:“見公四子二孫……皆恭敬樂易﹐薰然有君子之行。”{宋}{司马光}《陪始平公燕柳溪》诗:“桃李歸時應盛發﹐薰然和氣滿春城。”{唐}{李逢吉}《享惠昭太子庙乐章》:“展矣禮典﹐薰然德馨。”

  • 薰心-汉语大词典

    薰心

    【1】谓心受熏灼。常形容愁苦。《易·艮》:“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王弼}注:“危亡之憂﹐乃薰灼其心也。”{南朝} {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惟恩知泰﹐變色薰心。”{宋}{韩驹}《某已被旨移蔡贼起旁郡未果进发今日上城部分民兵阅视战舰口号》之三:“百憂前日摠薰心﹐一笑朝來得好音。”【2】谓迷住心窍。如:利欲薰心。{周实}《公园看牡丹》诗:“豈必風流皆没骨﹐還愁富貴易薰心。”

  • 薰蒿-汉语大词典

    薰蒿

    【1】气蒸腾貌。{汉}{董仲舒}《雨雹对》:“運動抑揚﹐更相動薄﹐則薰蒿歊蒸﹐而風雨雲霧電雷雪雹生焉。”

  • 薰陶-汉语大词典

    薰陶

    【1】熏染陶冶。比喻因为经常和某些人物或环境相接触,而使人在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受到好的影响。《明史·黄巩传》:“可以涵養氣質﹐薰陶德性。”{杨沫}《花蕊》:“就在这些美的感染﹑薰陶下﹐我仿佛年轻起来了。”《宋史·道学传一·程颐》:“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與之處﹐以薰陶成性。”

  • 薰辛-汉语大词典

    薰辛

    【1】指辛辣腥膻的肉﹑菜等食物。薰, 通“葷”。《文选·嵇康<养生论>》:“薰辛害目﹐豚魚不養。”{李善}注:“《養生要》曰:‘大蒜多食﹐葷害目。’又《神農》曰:‘豬肉虚人﹐不可久食。’又曰:‘肉移人﹐與豬肉同。’《説文》曰:‘蒜﹐葷菜也。’薰與葷同。豚魚無血﹐食之皆不利人。”{唐}{王建}《村居即事》诗:“因尋寺裏薰辛斷﹐自别城中禮數生。”

  • 薰薰-汉语大词典

    薰薰

    【1】用同“醺”。酒醉貌。《文选·张衡<东京赋>》:“君臣歡康﹐具醉薰薰。”{吕延济}注:“君臣歡康盡醉﹐酒氣薰薰然。”《白雪遗音·马头调·消魂二月》:“三月裏清明節﹐玉美人兒薰薰醉。”【2】和煦貌。{宋}{梅尧臣}《春日东斋》诗:“剥剥禽敲竹﹐薰薰日照花。”{唐}{鲍溶}《经隐叟》诗:“蘿景深的的﹐蕙風閒薰薰。”

  • 薰胥-汉语大词典

    薰胥

    【1】谓因牵连而受刑。《汉书·叙传下》:“烏呼{史遷},薰胥以刑。”{颜师古}注:“{晉灼}曰:‘薰,帥也,從人得罪相坐之刑也。’{晉}説近是矣。此敍言{史遷}因坐{李陵},横得罪也。”{王念孙}曰:“薰胥以刑,謂相率而入於刑也。”见《读书杂志·汉书十五》。一说指服腐刑。{王先谦}补`:“官本引{蕭該}《音義》曰:‘{韋昭}曰:腐刑必薰之,餘殘曰胥。’”{清}{周亮工}《寿青溪三老序》:“復懼以薰胥之燄﹐累及朋儔。”

  • 薰椓-汉语大词典

    薰椓

    【1】指宦官, 太监。{章炳麟}《訄书·通法》:“{梁太祖}龔行其罰﹐踐位以後﹐切齒于薰椓﹐改樞密院曰崇政院﹐以{敬翔}爲院使﹐不任中人﹐雖趨走禁掖者亦絶。”

  • 薰染-汉语大词典

    薰染

    【1】沾染; 感染。谓受到某种影响。{欧阳予倩}《泼妇》:“要知道让一个清洁无瑕的儿童﹐去受罪恶的薰染﹐是作母亲的罪恶。”{南朝} {梁}{萧统}《讲席将毕赋三十韵》:“惠義比瑶瓊﹐薰染猶蘭菊。”{清}{周在浚}《行述》:“{江}南華侈﹐後生輩易爲薰染﹐願爾等勿效之也。”《朱子语类》卷九五:“人性本善而已﹐才墮入氣質中﹐便薰染得不好了;雖薰染得不好﹐然本性却依舊在。”【2】犹渲染; 点染。{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米元暉}善畫﹐能以古爲今﹐蓋妙於薰染縑素。”

  • 薰陸-汉语大词典

    薰陸

    【1】香料名。即乳香。{南朝} {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須臾氣絶﹐時用香鑪燒一片薰陸如貍豆﹐大煙猶未息﹐計此正當半食頃耳。”《新五代史·闽世家·王继鹏》:“日焚龍腦﹑薰陸諸香數斤﹐作樂于臺下﹐晝夜不輟。”{宋}{沈括}《梦溪笔谈·药议》:“薰陸﹐即乳香也﹐以其滴下如乳頭者﹐謂之乳頭香。”

  • 薰炙-汉语大词典

    薰炙

    【1】犹熏陶。《韩诗外传》卷六:“名聲足以薰炙之﹐威强足以一齊之。”{明}{高启}《审游赠陆彦达》:“僻居田里﹐無相與薰炙以成其道。”【2】比喻以气势凌人。{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亮}獨有所甚憂者﹐{秦丞相}主和﹐薰炙天地﹐身享不過十五年﹐又六年而和敗﹐通止二十一年耳。”

  • 薰蟲-汉语大词典

    薰蟲

    【1】食品名。旧时于农历二月初二所制的一种油煎饼。{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二月初二日﹐各宫門撤出所安彩粧﹐各家用黍麪棗糕﹐以油煎之﹐或曰麪和稀攤爲煎餅﹐名曰薰蟲。”{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薰虫》:“二日爲龍擡頭日……都人用黍麪棗糕麥米等物油煎爲食﹐曰薰蟲。”

  • 薰灼-汉语大词典

    薰灼

    【1】用烟﹑火熏烤。{宋}{何薳}《春渚纪闻·宿生盲报》:“亟呼左右﹐取束藳周其身﹐以火薰灼其目。”{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蓋賊用以作炊者。石受薰灼﹐左側黔黑﹐而文字無恙。”稗海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八:“堂内煙火薰灼﹐烹爨甚鮮。”【2】比喻以气势凌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數年之間﹐聚賄千萬。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檢校右僕射﹐一時薰灼無比。”{清}{薛福成}《书<明史·熹宗懿安张皇后传>後》:“當{客}{魏}權燄薰灼﹐屢以宫中法繩{客氏}。”《陈书·皇后传论》:“於是{張}{孔}之勢﹐薰灼四方﹐大臣執政﹐亦從風而靡。”

  • 薰草-汉语大词典

    薰草

    【1】香草名。即蕙草, 俗名佩兰, 又名零陵香。{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薰草》〔集解〕引{苏颂}曰:“零陵香今{湖}{廣}諸州皆有之﹐多生下濕地﹐葉如麻﹐兩兩相對﹐莖方﹐常以七月中旬開花﹐至香﹐古云薰草是也。”《山海经·西山经》:“〔{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癘。”

  • 薰鑪-汉语大词典

    薰鑪

    【1】见“薰爐”。

  • 薰鬻-汉语大词典

    薰鬻

    亦作“[薰育]”亦作“[薰粥]”【1】古{匈奴}名。《史记·周本纪》:“{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古公亶甫}脩{公劉}﹑{后稷}之業﹐積德行義﹐爲{狄}所慕﹐{薰鬻}戎姤而伐之。”《汉书·燕剌王刘旦传》:“{薰鬻}徙域﹐北州以妥。”《汉书·匈奴传上》:“{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于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

  • 薰戒-汉语大词典

    薰戒

    【1】焚香斋戒。《新唐书·高宗三女传》:“{儀鳳}中﹐{吐蕃}請主下嫁﹐后不欲棄之夷﹐乃真築宫﹐如方士薰戒﹐以拒和親事。”

  • 薰天-汉语大词典

    薰天

    【1】北方旧俗, 于正月七日在庭中作煎饼, 称为“薰天”。{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北人此日食煎餅﹐於庭中作之﹐曰‘薰天’。”【2】形容势炽。{唐}{杜甫}《遣兴》诗之一:“北里富薰天﹐高樓夜吹笛。”{清}{洪楝园}《後南柯·立约》:“權奸信口弄雌黄﹐薰天炙手當朝相。”《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回思爾時﹐事出迫奪﹐薰天之勢﹐妾夫尚敢喘息耶?”

  • 薰粥-汉语大词典

    薰粥

    【1】见“薰鬻”。

  • 薰蕕不同器-汉语大词典

    薰蕕不同器

    【1】喻善恶好坏不能共处。{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十六·美恶宜别卷》:“凡作史者﹐美惡必宜别卷﹐所以類族辨物﹐使薰蕕異器﹐閲者一覽可知。”《孔子家语·致思》:“{回}聞薰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明}{何景明}《咏怀》之二:“薰蕕不同器﹐清淆本殊源。”亦作“[薰蕕異器]”。{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培塿無松柏﹐薰蕕不同器。”

  • 薰風-汉语大词典

    薰風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陈毅}《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寧}{滬}吾道東﹐大軍整肅勝薰風。”{明}{李东阳}《天津八景》诗之四:“層軒南向坐薰風﹐極目平疇遠近同。”《吕氏春秋·有始》:“東南曰薰風。”{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風自南至﹐吹我池上林。”【2】相传{舜}唱《南风歌》, 有“南風之薰兮”句, 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風”指《南风歌》。{宋}{苏轼}《东阳水乐亭》诗:“鏗然澗谷含宫徵﹐節奏未伐君獨喜。不須寫入薰風弦﹐縱有此聲無此耳。”{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有虞}繼作﹐政阜民暇﹐‘薰風’詩於元后﹐‘爛雲’歌於列臣。”

  • 薰服-汉语大词典

    薰服

    【1】香熏的衣服。指乐妓。{清}{梁章鉅}《称谓录·倡》:“薰服﹐謂妓女也。”{汉}{贾谊}《新书·官人》:“故君樂雅樂﹐則友﹑大臣可以侍;君樂燕樂﹐則左右﹑侍御者可以侍;君開北房﹐從薰服之樂﹐則廝役從。”

  • 薰赫-汉语大词典

    薰赫

    【1】谓气势炽盛。{唐}{张九龄}《南阳道中作》诗:“兹邦稱貴近﹐與世嘗薰赫。”{清}{昭槤}《啸亭杂录·王文瑞》:“其入軍機時﹐{和}相勢方薰赫﹐{梁文定公}{國治}爲其揶揄若童稚。”

  • 薰育-汉语大词典

    薰育

    【1】见“薰鬻”。

  • 薰弦-汉语大词典

    薰弦

    【1】《孔子家语·辩乐》:“昔者{舜}彈五弦之琴, 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風之時兮, 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後以“薰弦”指《南风歌》。{唐}{许浑}《登尉佗楼》诗:“{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萬古風。”{五代}{齐己}《贺行军太傅得白氏东林集》诗:“仰賀斯文歸朗鑒﹐永資聲政入薰弦。”

  • 薰修-汉语大词典

    薰修

    【1】佛教语。谓焚香礼佛, 修养身心。《观无量寿经》:“戒香薰修。”《艺文类聚》卷七六引{隋}{江总}《香赞》:“還符戒品﹐薰修福田。”{明}{屠隆}《昙花记·夫人内修》:“皈依三寶﹐薰修六時。”

  • 薰蒸-汉语大词典

    薰蒸

    【1】熏陶。{宋}{司马光}《上谨习疏》:“上行下效謂之風﹐薰蒸漸漬謂之化。”{明}{张居正}《与中丞孙淮海书》:“今惟積此真意﹐漸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變。”{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會今天子聰明神聖﹐四海之内薰蒸浸漬﹐莫不彈冠振衿輻輳而出。”【2】犹蒸腾。{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九章:“啊!掌舵的人早已被私欲薰蒸在三十三天之上﹐同人们距离太远﹐早已不能理解人们的情绪了。”【3】烟熏气蒸。《参同契》卷上:“若能練己﹐則真氣薰蒸遍于一身。”{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偶見一醫僧解犀……以極薄紙裹置於懷中﹐近肉﹐以人氣蒸之﹐候氣薰蒸浹洽﹐乘熱投臼中急擣﹐應手如粉。因知人氣之能粉犀也。”{明}{何孟春}《馀冬序录摘钞》卷二:“鉛氣有毒……業久之家﹐長幼爲毒薰蒸﹐多萎黄﹐旋致風攣癱軟之疾﹐不得其壽而斃。”

  • 薰沐-汉语大词典

    薰沐

    【1】犹熏陶。{戴望舒}《赠内》诗:“不如寂寂地过一世﹐受着你光彩的薰沐。”【2】熏香和沐浴。表示虔敬。{清}{陈梦雷}《告都城隍文》:“翰林院編修{陳夢雷}謹薰沐虔誠昭告於勅封都城隍正神。”{宋}{郑侠}《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诗:“譬如方污垢﹐對之獨薰沐。”

  • 薰子-汉语大词典

    薰子

    同“[熏子]”【1】阉割, 去势。《文选·范晔<宦者传论>》:“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權彊者﹐皆腐身薰子﹐以自衒達。”{李善}注引{韦昭}曰:“古者腐刑﹐必薰合之。”【2】称宦官。{清}{厉荃}《事物异名录·爵位·宦官》:“《山堂肆考》:‘宦者謂之薰子。’”

  • 薰籠-汉语大词典

    薰籠

    【1】有笼覆盖的熏炉。可用以熏烤衣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小娘子茶潑濕了衣袖﹐到房裏薰籠上烘烘。”{唐}{孟浩然}《寒夜》诗:“夜久燈花落﹐薰籠香氣微。”{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眠香占花風流陣﹐今宵正倚薰籠困﹐那知打散鴛鴦金彈狠。”

  • 薰豁-汉语大词典

    薰豁

    【1】夸耀。{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你則是滿口裏薰豁獨角牛﹐則今番我直着抹了那廝芒頭。”

  • 薰蕕異器-汉语大词典

    薰蕕異器

    【1】见“薰蕕不同器”。

  • 薰蕕-汉语大词典

    薰蕕

    【1】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 十年尚猶有臭。”{杜预}注:“薰, 香草; 蕕, 臭草。十年有臭, 言善易消, 惡難除。”《魏书·辛雄传》:“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别﹐豈所謂賞善罰惡﹐殷勤隱恤者也。”{清}{李渔}《奈何天·形变》:“人中魔怪﹐竟做了雲中仙客﹐一般的桃柳三春﹐不枉我薰蕕半載。”

  • 薰爐-汉语大词典

    薰爐

    亦作“[薰鑪]”【1】用于熏香等的炉子。{南朝} {宋}{谢惠连}《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燭。”{唐}{杨炯}《和崔司空伤姬》:“粉匣棲餘淚﹐薰爐減舊烟。”{清}{唐孙华}《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薰爐自剪{粤}香烘﹐勝賞難期四美同。”{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但一般古董家却说这一只独角羊原本是{南宋}朝宫中的薰炉﹐在{康熙}年间﹐被{四川}{遂宁}{张鹏翮}大学士从{北京}{琉璃厂}买得﹐后来带回{成都}﹐施与{青羊宫}的。”

  • 蘭薰-汉语大词典

    蘭薰

    【1】兰之馨香。喻人德行之美。{南朝} {梁}{王僧孺}《为何库部旧姬拟蘼芜之句》诗:“出門望蘭薰﹐褰簾正逢君。”《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顔}{冉}龍翰鳳雛﹐{曾}{史}蘭薰雪白。”{张铣}注:“蘭薰雪白﹐喻芳絜。”{唐}{黄滔}《省试人文化天下赋》:“布彼寰灜﹐風行而草偃;被於億兆﹐玉潔而蘭薰。”{南朝} {宋}{颜延之}《祭屈原文》:“蘭薰而摧﹐玉縝則折。”

  • 蘭薰桂馥-汉语大词典

    蘭薰桂馥

    【1】喻德泽流芳, 历久不衰。{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潤金聲﹐{博望侯}之蘭薰桂馥﹐羽儀百代﹐掩{梁}{竇}以霞搴;鍾鼎一時﹐罩{袁}{楊}而岳立。”

  • 醉薰薰-汉语大词典

    醉薰薰

    【1】见“醉醺醺”。

  • 金絲薰-汉语大词典

    金絲薰

    【1】为旱烟之一品。{徐珂}《清稗类钞·饮食·陈文江吸旱烟》:“{仁和}{陳瀾}﹐字{文江}﹐好吸旱煙之曰金絲薰者。”【2】烟草之别名。{徐珂}《清稗类钞·饮食·吸烟》:“煙草﹐初來自{吕宋國}﹐名淡巴菰﹐{明}季始入内地﹐又名金丝薰﹐或曰相思草。”{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七:“{吕宋國}所産煙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絲薰。”

  • 錦薰籠-汉语大词典

    錦薰籠

    【1】瑞香花的别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後集·本朝杂记上》:“{陳子高}《九日瑞香盛開有詩》云:‘{宣和殿}裏春風早﹐紅錦薰籠二月時。’……俚俗因此詩遂號瑞香爲錦薰籠。”{明}{杨慎}《升庵诗话·瑞香花诗》:“瑞香花﹐即《楚辭》所謂露甲也﹐一名錦薰籠﹐又名錦被堆……余亦有詩云:‘小屏殘夢暖香中﹐花氣撩人怯曉風。繡被堆春蝴蝶散﹐開簾忽見錦薰籠。’”

  • 鑪薰-汉语大词典

    鑪薰

    【1】即熏炉。用来薰香或取暖的炉子。{三国} {魏}{徐幹}《情诗》:“鑪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何言談絶倒﹐茗椀對鑪薰。”

  • 香薰薰-汉语大词典

    香薰薰

    【1】形容香气袭人。{蒋光慈}《新梦·昨夜里梦入天国》诗:“花儿香薰薰的﹐草儿青滴滴的﹐人们活泼泼地沉醉于诗境里。”

  • 餘薰-汉语大词典

    餘薰

    【1】犹馀香。{宋}{苏轼}《和张昌言喜雨》:“夢覺酒醒聞好句﹐帳空簟冷發餘薰。”

  • 馬薰-汉语大词典

    馬薰

    【1】萎蕤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萎蕤》。

  • 齋薰-汉语大词典

    齋薰

    【1】斋戒熏香。《新唐书·王缙传》:“繇是禁中祀佛﹐諷唄齋薰﹐號‘内道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