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蘧伯玉)是什么意思
蘧伯玉-古文观止词典
蘧伯玉qú bó yù
【词性】:名词
人名。春秋时卫国的贤臣(1)。《管仲论》:吾观史鰌以不能进攀伯手而退弥子暇,故有身后之谏。——我看春秋时期的史鰌,因为不能举荐蘧伯玉、罢斥弥子暇,所以有死后的规劝。
蘧伯玉带笼头——牵牵君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蘧伯玉带笼头——牵牵君子
【释义】:
歇后语。蘧伯玉:名瑗,春秋时卫国大夫。《淮南子·原道》说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这里代称君子,戴上笼头,成了“牵牵君子。”□《论语·卫灵公》: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牵牵:谐“谦谦”。意即谦谦君子。《儿女英雄传》三〇:这话从那里说起?此之谓蘧伯玉带笼头——牵牵君子。放着这等一位恢宏大度的何萧史,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
蘧伯玉-汉语大词典
蘧伯玉
【1】{春秋}时{卫国}人, 名{瑗}。相传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是一个求进甚急并善于改过的贤大夫。见《淮南子·原道训》。《论语·宪问》:“{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爲?’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孔子家语·弟子行》:“外寬而内正﹐自極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終﹐蓋{蘧伯玉}之行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