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逝)是什么意思
诞生←→死亡 逝世-反义词词典
诞生←→死亡 逝世dànshēng-sǐwáng shìshì
【词性】:动
诞生:出生。
死亡:失去生命。
逝世:去世。
【例】 在我思想中就不禁出现了一种近于天真然而却是十分真诚的想法:在这样的幻境般的土地上生长的人,不可能不是美丽的、聪明的、心地纯洁的人,阿诗玛和她的哥哥阿黑,只能是这样的山川土地所诞生出来的儿女。(冯牧:《滇云揽胜记》) 张村公社医院又来了电话:“如果明晨以前拿不到二巯丙醇,十四名重患者将会有死亡!”(高中《语文》第一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消逝←→出现 存在 呈现-反义词词典
消逝←→出现 存在 呈现xiāoshì-chūxiàn cúnzài chéngxiàn
【词性】:动
消逝:消失。
出现:产生出来;显露出来。
存在:实际上有,还没有消失。
呈现:露出,显出。
【例】 小陈眺望着他们的背景,幸福地微笑着。一轮红日,把她那温暖的金辉洒满大地。他们的背影在地平线上逐渐消逝,好象走进了那轮鲜红的太阳……。(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青年学生大规模请愿示威的壮举这时已不能出现,代之而起的只能是以各种非政治性名义召开的较小规模的集会。(杨沫:《青春之歌》) 这时,我似乎是头一次感觉到人生中有时间存在。(海默:《我的引路人》) 依旧是两岸高崖,只不过没有先前的那样峭拔,稍微呈现了陂陁的形态。(茅盾:《虹》)
逝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逝波shì bō
【释义】:
犹“逝川”,指消失的时光。唐·杜甫《少年行》诗:“黄衫年少宜来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逝川-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逝川shì chuān
【释义】:
本指流去的水,喻过去的时光和事物。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失。”唐·李白《古风》:“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逝世-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逝世shìshì
去世——诞生(毛泽东同志~于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逝世。)
消逝-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消逝xiāoshì
消失——出现(雨后~的彩虹很快就消逝了)
去世 逝世 亡故 咽气 长眠 卒 殁(没) 谢世 亡 长诗-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去世 逝世 亡故 咽气 长眠 卒 殁(没) 谢世 亡 长诗
去世qùshì 逝世shìshì 亡故wánggu 咽气yànqì 长眠cnángmián 卒zú29 殁(没)mò 谢世xièshì 亡wáng325、476 长诗chángshì
动词。表示(人)死去。
“去世”和“逝世”都强调离开人世间。“去世”用于成年人或长者,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逝世”有庄重、严肃的态度色彩,用于长者或有一定社会地位、一定威望和贡献的人,又有书面语色彩而较适用于书面语。例如:“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朱德:《母亲的回忆》);“他在史学上的划时代的成就使我震惊了。然而这已经是王国维去世后一年多的事”(《沫若文集》,第十二卷);“郭沫若在日本东京接到鲁迅逝世的噩耗,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悼文《民族的杰作》”(鲍昌、邱文清:《鲁迅年谱》、下册);“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因医治伤员中毒,逝世于河北的完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亡故”强调生命消亡掉,含有“一生成了过去”的意味;多用于人在过去(非当前)死掉的情形;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鲁迅:《呐喊·自序》);“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在战争时期广故”。
“咽气”突出入断气死去的情状,有形象色彩;又适用于口语而有口语色彩。例如:“查理三世经过长时间的挣扎,终于咽气”;“爸爸一直到咽气还喊着杨叔叔的名字”(《十月》,1980,1)“老人临咽气,留下话,死活要把这些胡子送到儿子手里去,让他看一眼”(《小说月报》,1982.7)。
“长联”有委婉的态度色彩和比喻为长久睡着的形象色彩。例如:“如今,当妻子已经长眠以后,他是更无牵挂了”(《小说月报》,1980,2):“老先生的老伴年前刚去世,现在女儿又跟着长眠。他真是堆以经受这严重的打击”;“政委如果再呆下去,也会同她一起为那些长眠于异邦的忠魂悲怆的”(孟伟哉:《一座雕像的诞生》)。
“卒”强调生命结束;是文言词,一般只用于书面记叙,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常出现于句末。例如:“本年八月,……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卒”((鲍昌、邱文治:《鲁迅年谱》,上册);“波兰作家显克微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先后卒”(同上。)
“殁”强调生命从此消失而不再存在;适用于北方口语和俗白文字,有方言色彩和口语色彩。例如:“我娃娃的父亲在前年殁了,我娘母子少吃没喝,就出来讨吃来了”(《当代》,1982,5);“周大勇想起那些殁了的人,他就觉得眼前这些战士干部……格外宝贵,格外难得”(杜鹏程:《保卫延安》),“两年前曾犯有脚气病,狱中地气潮湿,兼以待遇不良,而终至病殁”(《读书》,1979,7)。
“谢世”强调离别了人世;语气委婉,比较典雅而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他被捕不久,老母亲病吓交加谢世了”(《十月》,1981,6);“黄兴不幸中年谢世,未能经历中国历史的根本变化”(《人民日报》,1984.10.23);“父亲谢世后家境贫困,是靠我的大哥当远洋水手挣点钱……”(陆文夫:《美食家》)。
“亡”在意思上和“亡故”较一致,也强调生命消亡掉,但无“亡故”所含的“一生成为过去”的意味;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但处在固定词组“家破人亡”中时,可随着该词组而出现于口语。现在一般不单用,须和“身”“人”或“病”搭配组合。例如:“那抢匪……已经中弹身亡了”(欧阳山:《三家巷》);“家破人亡之感立时袭进他的心”(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长逝”含有“永久离去不再回来”的意味和惋惜的感情色彩;又由于一般适用于书面语而有书面语色彩;可受“溘然”的修饰。例如:“李维汉同志投有能够完全实现他的计划,就溘然长逝了”(《人民日报》,1984.10.7);“现在他已经去世,寂兮寥兮,奉身长逝”(徐迟:《祭于潮》)。
消失 消逝-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消失 消逝
消失xiāoshī 消逝xiāoshì
动词。表示逐渐减少或逐渐成为过去、逐渐不可见以至完全失掉。
“消失”强调最终失掉,不再存在;含有“逐渐失掉的过程,历时较短”的意味。例如:“雷大鹏转身朝后就跑,霎时消失了踪影”(孙景瑞:《不息的浪潮》);“星星渐渐地淡了,稀了,而后终于在越来越亮的天空中消失了”(黎汝清:《万山红遍》);“我这话刚一落音,老阿婆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消逝”强调最终成为过去或不可见;含有“逐渐失掉的过程不很短促”的意味;除用于具体事物现象之外,还可用于较抽象的岁月、时间;有文艺风格色彩和书面语色彩,多出现在书面文艺作品上。例如:“远方那正在消逝的村庄的轮廓越来越模糊了”(郭澄清:《大刀记》);“朝霞渐渐消逝,一轮骄阳,又从群峰顶上冉冉升起”(罗广斌、杨益言:《红岩》);“贫困和苦难的岁月永远消逝了”(碧野:《月亮湖》);“时间以其固有的规律在前进着,一个夜晚即将消逝了”(孙景瑞:《不息的浪潮》)。
逝世-实用委婉语词典
逝世
多用于指称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的死亡。
仙逝-实用委婉语词典
仙逝
婉指老人死亡。也作“仙游”、“仙去”,成为仙人,或者从尘世升腾到天上的仙界。
溘逝-实用委婉语词典
溘逝
意指人突然去世。或作“溘然”、“溘谢”、“溘至”。
奄逝-实用委婉语词典
奄逝
指称人的突然死亡。或作“奄忽”、“奄弃”、“奄谢”。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实用委婉语词典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喻指人生假如失去了大好的青春时光·那么到了晚年千万不可再错过。语出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化鹤仙逝-实用委婉语词典
化鹤仙逝
婉指老人离开人世。“仙逝”,即死的婉称。吊男丧。
崩 薨 卒 没(殁) 逝 亡-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崩 薨 卒 没(殁) 逝 亡
[崩bēng 薨hōng 卒zú 没(殁)mò 逝shì 亡wáng]
同 都表示生命结束、死去。
异【崩】 特指天子死,是一种比喻说法。《战国策·赵策三》:“周烈王崩”。《战国策·赵策四》:“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赵太后不是天子,但当时周天子无权,赵太后为一国之主,所以也能以“山陵崩”为比喻)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寄:托付)
【薨】 指称诸侯王死。唐代以后称二品以上的官死也叫做薨。《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鲁文公薨,而东门遂杀適立庶。”(东门遂:人名。適:同“嫡”,正妻所生的儿子)
【卒】 指称大夫死。《左传·僖公十六年》:“公子季友卒”。(季友:人名)《左传》对诸侯死有时也称“卒”。《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至于唐代,“卒”的用法更不严格。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句中的“卒”表示普通人的死。
【没】 泛指死,等于说“去世”。后来写作“殁”。《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没”。贾谊《过秦论上》:“孝公既没”。《楚辞·怀沙》:“伯乐既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引作“伯乐既殁兮”。《史记·秦始皇本纪》:“其身未殁,诸侯倍叛”。(倍:通“背”)
【逝】 去,常指死亡。多见于书面。谢瞻《张子房》:“逝者如可作,揆子慕周行。”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邪:通“耶”,语气词)现代汉语有双音词“逝世”。
【亡】 死的别称。《史记·淮阴侯列传》:“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公:你,敬称。随手:紧接着)范缜《神灭论》:“岂容形亡而神在?”常用来指国家的灭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史记·陈涉世家》:“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成语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辨 这一组词都表示死,概念相同,但词的色彩不同。寓有所谓“别贵贱”的含义。按《礼记·曲礼下》的说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按《唐书·百官志》规定:“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人死有不同的称呼,反映出我国阶级社会中严格的等级制度。
注 “殁”只用于死、去世这一意义,在这一意义上,与“没”相通。“没”的其他意义“殁”都不具备。
之 如 适(適) 诣 徂 往 赴 逝 去-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之 如 适(適) 诣 徂 往 赴 逝 去
[之zhī 如rú 适(適)shì 诣yì 徂cú 往wǎng 赴fù 逝shi 去qù]
同 都有“到(某地)去”的意思。
异 【之如适诣徂】 都表示“到(某地)去”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牛何之?”《战国策·齐策四》:“驱而之薛”。《吕氏春秋·察今》:“子夏之晋过卫”。《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楚辞·九章·涉江》:“迷不知吾所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起如厕”。《诗·魏风·硕鼠》:“适彼乐土”。《论语·子路》:“子适卫”。《庄子·逍遥游》:“彼且奚适也?”苏轼《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晏子春秋》:“吏二缚一人诣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诗·大雅·桑柔》:“自西徂东”。《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慆慆:长久)
以上各例中的“之”、“如”、“适”、“徂”都是动词带有宾语,在表示“到(某地)去”的意思上,它们是同义词,“之薛”可以换成“如薛”、“适薛”、“徂薛”,“适临汝”可以换成“之临汝”、“如临汝”、“徂临汝”。互换之后,意义不变。“诣”与“之”、“如”、“适”、“徂”有所不同,“诣”特指到尊长那里去,如上例中的“诣王”即是。
【往】 也表示“到某(地)去”的意思,也有明确的目的地,但“往”的目的地先秦汉语中一般不说出来,即后面一般不带宾语。《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左传·宣公二年》:“晨往,寝门辟矣。”(辟:开)中古以后,“往”才可以带宾语。《广东军务记·三元里抗英》:“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岗各乡。”
【赴】 奔向,特指奔向凶险的地方。晁错《言守边备塞书》:“赴汤火,视死如生。”《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战国策·赵策三》:“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连:人名)《汉书·晁错传》:“蒙矢石,赴汤火”。也有泛指奔向的。《孟子·梁惠王上》:“皆欲赴诉于王”。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赴”在词性上与“之”、“适”、“如”相同,因为它能带直接宾语。
【逝】 也表示“去”的意思,也和“往”一样,后面不带宾语,但这种“去”的意思却看不出有什么目的,且含有一去不复返的意味。《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楚辞·九歌·湘夫人》:“将腾驾兮皆逝”。(将腾驾骏马一同而去)
【去】 本义是离开某地,在先秦它的意思同“往”、“之”、“适”、“如”等意思都不相同。“来”的反面不是“去”而是“往”,“往”不能带宾语,“去”经常带宾语。“去”是指离开某地,“往”是指走向某地,“去”对它的宾语方向是相反的。《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就是“孟子离开了齐国”。《诗·卫风·硕鼠》:“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去汝”就是“离开你”。中古以后,“去”字已经有了“到(某地)去”的意思,与“之”等成了同义词。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去长沙”就是“到长沙去”。又如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休:不要。倚:靠。危:高耸)
诞生 逝世-反义词应用词典
诞生 逝世
诞生 dànshēng 逝世 shìshì
【诞生】动词。出生。比喻新事物产生。书面语。有明显的庄重色彩。多用于对社会有贡献、在群众中有威望并受到尊敬的人,或用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有积极意义的或令人喜爱的事物。
〔例句〕
1.新中国的诞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幸福。
2.18世纪中叶,在中国文坛上诞生了一部文学巨著——《红楼梦》。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逝世】动词。去世。多用于书面语。不及物动词。能带上定语活用为名词作相应的成分。
〔例句〕
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2.周恩来同志逝世于1976年1月8日。
3.这位伟大文学家终生笔耕不辍,逝世的前一天还在执笔。
去世 死 逝世-近义词应用词典
去世 死 逝世
去世 qùshì 死 sǐ 逝世 shìshì
【去世】(成年人)死去;逝世。如: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死】(生物)失去生命。如:
2.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逝世】去世。如:
3.周总理逝世了!
辨析:“死”可用于人(不分长幼),动物或植物。一般不带色彩,但有时带轻蔑色彩,如死了一个汉奸人人高兴。常用于口语,可带宾语。“去世、逝世”不带宾语。“去世”指成年人死去,色彩不如“逝世”庄重,如例1。“逝世”是文言词,专指长者或可敬的人与世长辞,色彩庄重,如例3。
消逝 消散-近义词应用词典
消逝 消散
消逝 xiāoshì 消散 xiāosàn
【消逝】(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如:
1.我看雪的兴致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消散】(烟雾、气味、热力以及抽象事物)消失。如:
2.一到太阳爬上两竿高,雾气消散,新挖的战壕网就暴露在敌人面前了。
辨析:“消逝”指阳光、声音、形影等事物的消失,如笛声消逝,时间消逝。“消散”多用于弥漫性物质,如晨雾消散,热气消散;又可指一些抽象事物,如疲劳已经消散了。
长逝者-古文观止词典
长逝者cháng shì zhě
死者,指任安(1)。《报任安书》: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那么死者的灵魂,会报恨无穷。
逝-古文观止词典
逝shì
【词性】:动词
一、死亡(1)。《潮州韩文公庙碑》:其逝也有所为。——他的死亡是有意义的。二、流逝,过去(2)。《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早晨已经过去。《前赤壁赋》:逝者如斯。——江水就像这样不断地流逝。
逝-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逝shì
助词
用在句首,使语句和谐匀称。不能译出。
《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毛诗注疏》册二卷二之一页八下)
——象这个人啊,不和我相爱。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岑彭》: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后汉书》册三页六五五)
——天下的情况,大势已去。
逝-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逝shì
附类
动词。作“死”解。
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文选》中册页五九一下)
——徐干、陈琳、应扬、刘桢,同时都死了。〔我的〕悲痛怎能用语言表达啊!(邪:用同“也”。)
星逝波奔-佛源语词词典
星逝波奔
像流星一样飞逝,像波浪一样奔流。形容动作迅疾快速。《祖堂集·卷十七·双峰和尚》:“求投者,风驰雾集;慕来者,星逝波奔。”
逝-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逝shì
①往,去,消失。《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柳宗元《小石潭记》:“俶尔远~,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俶chù尔:忽然。)袁枚《祭妹文》:“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②死亡。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予为斯序,既痛~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勖xù:勉励。)③通“誓”。发誓。《诗经·魏风·硕鼠》:“~将去女,适彼乐土。”(去:离开。女:同“汝”,你。适:往。)
【逝波】逝去的流水。常比喻过去的时间或事物。杜甫《少年行》:“黄衫年少宜来数,不见堂前东~。”
【逝川】指逝去的流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比喻过去了的岁月。李白《古风》:“~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仙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仙逝xiān shì
【释义】:
登仙而去,称人死的婉辞。梁斌《播火记》:“受惊不小,损失巨大,却是小事;老父年迈,也因此仙逝了!”
伤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伤逝shāng shì
【释义】:
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隐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隐逝yǐn shì
【释义】:
逐渐消失。碧野《没有花的春天》:“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小老头走了,脚步声慢慢隐逝。”
薨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薨逝hōng shì
【释义】:
古指诸侯去世。欧阳予倩《黛玉焚稿》:“(贾政)还有一层难处,贵妃薨逝,宝玉应有九个月的功服,此时也难娶亲。”
夭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夭逝yāo shì
【释义】:
短命早死。萧三《忆陶妹》:“她聪明好学工文字,不幸十四即夭逝。”
奔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奔逝bēn shì
【释义】:
(时间等)极快地流逝。如:岁月奔逝。
永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永逝yǒng shì
【释义】:
①永远消逝。鲁迅《〈二十四孝图〉》:“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②指逝世。蒋光慈《哭列宁》:“列宁死了,列宁抛弃了我们而永逝。”
消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消逝xiāo shì
【释义】:
消失。沙汀《航线》:“救生艇消逝在烟雾和火焰里了。”
流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流逝liú shì
【释义】:
像水一样流去。形容迅速消逝。萧三《岁月消磨不了的记忆》:“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推移,都不能使这种感情暗淡、消失。”
淹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淹逝yān shì
【释义】:
①疾速地过去。郑泽《杂诗答纯庵》:“日月任淹逝。”②去世。莆仙剧《父子恨》:“忽然便告淹逝,真是恍如隔世!”
溘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溘逝kè shì
【释义】:
忽然逝世。如:遽闻溘逝,深为轸惜。
过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过逝guò shì
【释义】:
流驶;很快地过去。何其芳《墓》:“这儿睡着的是一个农家的女孩,和她十六载静静的光阴,从那茅檐下过逝的,从那有泥蜂做窠的木窗里过逝的,从俯嚼着地草的羊儿的角尖,和那濯过她的手、回应过她寞寞的捣衣声的池塘里过逝的。”
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逝shì
【释义】:
①往;去。王西彦《古屋》:“春天即将逝去了。”②死。孙犁《大星陨落》:“哲人虽逝,犹存典型。”③消失。鲁迅《致李霁野》:“我有许多小小的想头和言语,时时随风而逝。”
逝川-现代汉语大词典
逝川shì chuān
【释义】:
一去不返的江河之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比喻流逝的光阴。毛泽东《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逝世-现代汉语大词典
逝世shì shì
【释义】:
去世。巴金《怀念萧珊》:“据表妹说,她逝世的时候,表妹也不知道。”
逝灭-现代汉语大词典
逝灭shì miè
【释义】:
消逝,灭亡。闻一多《文艺与爱国》:“与美的逝灭,与死的逼近,与对妇人的爱,是一种同等重要的题目。”
逝年-现代汉语大词典
逝年shì nián
【释义】:
指逝去的年岁。《光明日报》1989.10.1:“东去大江唱逝年,神州巨变震尘寰,八方客至尽开颜。”
逝波-现代汉语大词典
逝波shì bō
【释义】:
指一去不返的流水。也比喻流逝的光阴。毛泽东《送瘟神》:“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飞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飞逝fēi shì
【释义】:
迅速地消失。秦牧《〈长河浪花集〉序》:“我为什么记叙这些事情呢?那是因为,往事历历,然而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已经飞逝了。”
长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长逝cháng shì
【释义】:
指逝世,去世。如:溘然长逝。
稍纵即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稍纵即逝shāo zòng jí shì
【释义】:
稍一放松就过去了。形容时间或机会极易失去。叶圣陶《李太太的头发》:“李太太像攫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立刻接上说。”
病逝-现代汉语大词典
病逝bìng shì
【释义】:
因病去世。如:得知张先生病逝的消息,大家都很悲痛。
川逝-汉语大词典
川逝
【1】河水流逝。喻时光消逝。语本《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秋風北原﹐日没川逝。”{晋}{葛洪}《抱朴子·穷达》:“齊通塞於一塗﹑付榮辱於自然者﹐豈懷悒悶於知希﹐興永歎於川逝乎?”{三国} {魏}{应玚}《西狩赋》:“時霜淒而淹埜﹐寒風肅而川逝。”
九逝-汉语大词典
九逝
【1】几度飞逝。谓因深思而心灵不安。{唐}{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邨浦》诗:“憶作千金子﹐寧知九逝魂。”《楚辞·九章·抽思》:“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南朝} {梁}{江淹}《为萧三让扬州表》:“頓然變容﹐一慮九逝。”
人琴俱逝-汉语大词典
人琴俱逝
【1】见“人琴俱亡”。
仙逝-汉语大词典
仙逝
【1】登仙而去,称人死的婉辞。《红楼梦》第二回回目:“{賈夫人}仙逝{揚州}城。”{清}{方文}《四女寺》诗:“竟以處子終﹐白首乃仙逝。”{梁斌}《播火记》四七:“受惊不小﹐损失巨大﹐却是小事;老父年迈﹐也因此仙逝了!”
佛逝國-汉语大词典
佛逝國
【1】{室利佛逝国}的省称。七世纪到十三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岭南道》:“{廣州}東南海行……又五日行至海硤﹐蕃人謂之‘質’﹐南北百里﹐北岸則{羅越國}﹐南岸則{佛逝國}。”
傷逝-汉语大词典
傷逝
【1】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唐}{司空图}《注愍徵赋述》:“破琴傷逝﹐無復知音。”{北周}{庾信}《纥豆陵氏墓志铭》:“{孫子荆}之傷逝﹐怨起秋風;{潘安仁}之悼亡﹐悲深長簟。”{{袁庙}{祝鮀}}《辛亥革命徵信录》序:“曾幾何時﹐今其人多爲異物﹐雄圖壯志﹐百不一遂﹐不僅如誦懷舊之賦﹐興傷逝之歎已也。”【2】为死亡感到哀伤。{明}{李贽}《焚书·伤逝》:“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傷逝﹐然卒不能止之使勿逝……故吾直謂死不必傷﹐唯有生乃可傷耳。勿傷逝﹐願傷生也。”
傾逝-汉语大词典
傾逝
【1】逝世。{明}{无名氏}《再生缘》第二折:“西宫{李夫人}昨已傾逝了﹐聖上慟哭﹐聲振後宫。”{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所可憾者﹐太常丈及{范先生}皆傾逝。”《八琼室金石补正·唐曹氏谯君夫人墓志铭》:“豈謂石破山崩﹐奄從傾逝!”
先逝-汉语大词典
先逝
【1】先行。《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王師首路﹐威風先逝。”{吕延济}注:“逝﹐往也。”【2】先逝世。{三国} {魏}{曹植}《王仲宣诔》:“此驩之人﹐孰先殞越?何寤夫子﹐果乃先逝!”
亡逝-汉语大词典
亡逝
【1】犹亡故。逝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姐姐亡逝已過﹐見有棺柩靈位在此。”{清}{吴敏树}《与朱伯韩书》:“〔{敏樹}〕一兄一弟﹐俱已亡逝。”
凋逝-汉语大词典
凋逝
【1】死亡。{明}{方孝孺}《茹荼斋记》:“若予者眇在童孩之中而尊親頓已凋逝﹐雖欲自名爲人﹐尚敢望耶?”{清}{梅曾亮}《阮小咸诗序》:“北城諸君凋逝殆盡。”
增逝-汉语大词典
增逝
【1】高飞。{晋}{张华}《鹪鹩赋》:“彼晨鳧與歸鴈﹐又矯翼而增逝。”《汉书·梅福传》:“夫夫鵲遭害﹐則仁鳥增逝。”
夭逝-汉语大词典
夭逝
【1】短命早死。《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陛下聰達﹐窮理盡性﹐而頃皇子連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應。”{萧三}《忆陶妹》诗:“她聪明好学工文字﹐不幸十四即夭逝。”{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其婢{玉臺}侍余二年餘﹐年甫十八﹐亦相繼夭逝。”{宋}{苏轼}《与范子功书》之一:“知得{雍信}幼孫夭逝﹐聞之怛然。”
奔逝-汉语大词典
奔逝
【1】疾行。《汉书·陈汤传》:“卒興師奔逝﹐横厲{烏孫}﹐踰集{都賴}。”
奄逝-汉语大词典
奄逝
【1】谓去世。《明史·卢象昇传》:“臣非軍旅才。愚心任事﹐誼不避難。但自臣父奄逝﹐長途慘傷﹐潰亂五官﹐非復昔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越日﹐益憊﹐殆將奄逝。”
喪逝-汉语大词典
喪逝
【1】逝世。{唐}{韩偓}《乱後春日途经野塘》诗:“{季重}舊遊多喪逝﹐{子山}新賦極悲哀。”
善逝-汉语大词典
善逝
【1】佛教语。梵语sugata意译。又译“好去”。诸佛十号之一。十号之第一曰如来,第五曰善逝。善逝有如实去彼岸,不再退没生死海之义。《大乘义章·十号义》:“言善逝者﹐此從德義以立其名。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來好去﹐故名‘善逝’。”{明}{李贽}《观音问·答自信》之四:“故佛上稱號﹐只曰‘善逝’而已。善逝者﹐如今人所言好死是也。”
崩逝-汉语大词典
崩逝
【1】指帝王之死。{清}{昭槤}《啸亭杂录·元泰定帝》:“〔{泰定帝}〕崩逝後﹐青宫踐祚﹐統緒有歸。”{杜甫}《千秋节有感》诗之一“頻傷八月來”{仇兆鳌}注引{明}{王嗣奭}曰:“非傷{明皇}崩逝也。”
徂逝-汉语大词典
徂逝
【1】远行。{汉}{班昭}《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2】流逝。{宋}{苏辙}《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诗:“上願天地仁﹐止此禍亂源。歲月一徂逝﹐尚能返邱園。”【3】亡故。{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景命徂逝﹐不愍少留。”
往逝-汉语大词典
往逝
【1】犹去世。{前蜀}{杜光庭}《威仪道众玉华殿谢土地醮词》:“往逝者生神丹霍﹐見居者耀籍青元。”
東海逝波-汉语大词典
東海逝波
【1】东逝大海的波涛。比喻大势已去,无法挽回。{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縱有真心爲國﹑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難鳴也。東海逝波﹐其奈之何哉!”
棄逝-汉语大词典
棄逝
【1】去世,逝世。{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四折:“他父曾爲前朝相國﹐早年棄逝。”
横逝-汉语大词典
横逝
【1】远远离去。《後汉书·冯衍传下》:“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没世之不稱兮﹐願横逝而無由。”{李贤}注:“又願縱横遠逝﹐而其路無由也。”
殂逝-汉语大词典
殂逝
【1】逝世。{汉}{蔡邕}《刘镇南碑》:“欲報之德﹐胡不億年!如何殂逝﹐孤棄萬民!”《三国志·吴志·吴主步夫人传》:“傷后殂逝﹐不終天禄。”《旧唐书·魏徵传》:“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獨逝-汉语大词典
獨逝
【1】独自长逝;独往。《楚辞·刘向<九叹·离世>》:“心蛩蛩而懷顧兮﹐魂眷眷而獨逝。”{王逸}注:“獨行無有還意也。”《北史·常景传》:“託身與金石俱固﹐立名與天壤相弊。囂競無侵﹐優游獨逝。”
殞逝-汉语大词典
殞逝
【1】丧亡;逝世。《南史·刘遵传》:“賢從弟中庶奄至殞逝﹐痛可言乎?”
曾逝-汉语大词典
曾逝
【1】高飞。《淮南子·览冥训》:“還至其曾逝萬仞之上﹐翺翔四海之外。”{高诱}注:“曾﹐猶高也。”{汉}{王逸}《九思·悼乱》:“玄鶴兮高飛﹐曾逝兮青冥。”
永逝-汉语大词典
永逝
【1】逝世。{蒋光慈}《昨夜里梦入天国·哭列宁》诗:“{列宁}死了﹐{列宁}抛弃了我们而永逝。”【2】永远消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精罔閬而飛揚兮﹐拾九天而永逝。”{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
消逝-汉语大词典
消逝
【1】消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这时天已经黑尽了﹐整个村子轮廓消逝在昏暗中。”{叶圣陶}《倪焕之》二一:“火车开走了﹐隆隆的声音渐渐消逝﹐小车站又给沉寂统治了。”{沙汀}《航线》:“救生艇消逝在烟雾和火焰里了。”
流逝-汉语大词典
流逝
【1】像水一样流去。亦形容势不可当,或形容迅速消逝。{萧三}《岁月消磨不了的记忆》:“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推移﹐都不能使这种感情暗淡﹑消失。”《诗·大雅·常武》“王旅嘽嘽”{唐}{孔颖达}疏:“其往戰則不可禦止﹐如川之流逝。”
淹逝-汉语大词典
淹逝
【1】疾速地过去。{郑泽}《杂诗答钝庵》之一:“會當凌風飛﹐日月任淹逝。”【2】去世。莆仙剧《父子恨》第八场:“忽然便告淹逝﹐真是恍如隔世!”
淪逝-汉语大词典
淪逝
【1】没世,逝世。{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沅帥}尤以中興偉績﹐坐鎮東南﹐不數月間遽皆淪逝。”{唐}{白居易}《赠裴垍官制》:“事君盡禮﹐徇國忘身﹐積憂與勞﹐搆成疾恙﹐以至淪逝﹐念之惻然!”
溘逝-汉语大词典
溘逝
【1】忽然逝世。{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又踰月﹐女暴疾……巫醫無靈﹐竟以溘逝。”{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纪昀》:“遽聞溘逝﹐深爲軫惜。”
歎逝-汉语大词典
歎逝
【1】感叹岁月易去。语本《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晋}{潘岳}《秋兴赋》:“臨川感流以歎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唐}{李绅}《<追昔游集>序》:“《追昔遊》﹐蓋歎逝感時﹐發于悽愴而作也。”
火逝-汉语大词典
火逝
【1】犹流火。指旧历七月。{南朝} {宋}{谢灵运}《七夕咏牛女》:“火逝首秋節﹐新明弦月夕。”
悼逝-汉语大词典
悼逝
【1】感伤时光流逝。{晋}{陆机}《上留田行》:“歲華冉冉方除﹐我思纏綿未紓﹐感時悼逝悽如。”
悼逝-汉语大词典
悼逝
【1】感伤时光流逝。{晋}{陆机}《上留田行》:“歲華冉冉方除﹐我思纏綿未紓﹐感時悼逝悽如。”
感逝-汉语大词典
感逝
【1】感念往昔。{北魏}{高允}《徵士颂序》:“昔歲同徵﹐零落將盡﹐感逝懷人﹐作《徵士頌》。”{唐}{白居易}《忆微之伤仲远》诗:“感逝因看水﹐傷離爲見花。”
感逝山陽-汉语大词典
感逝山陽
【1】{三国}{魏}{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其友{向秀}过{嵇}旧居{山阳},闻邻人笛声,怀念亡友感音而叹,为撰《思旧赋》。见《晋书·向秀传》。后以“感逝山陽”表示对亡友的哀念。{姚锡钧}《怀人》诗之七:“共言{元叔}一悽然﹐感逝{山陽}記昔年。”
神逝魄奪-汉语大词典
神逝魄奪
【1】犹言魂飞魄散。{明}{刘基}《郁离子·牧豭》:“客踸不能立﹐俯而噦﹐伏而不敢仰視﹐神逝魄奪如死。”
稍縱即逝-汉语大词典
稍縱即逝
【1】稍一放松就过去了。形容时间或机会极易失去。{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初六日》:“蓋因地球与衆星轉移不息﹐若以有定之鏡窺之﹐未免稍縱即逝。”{叶圣陶}《李太太的头发》:“‘你给我剪﹐’{李太太}像攫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立刻接上说。”{田野}《火烧岛·自由在向我们招手》:“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机--即使是﹐那胜利的可能性﹐仅仅只有十分之一的比例。”亦作“[稍縱則逝]”。{清}{{郎廷槐}等}《师友诗传录》:“當其觸物興懷﹐情來神會﹐機括躍如﹐如兔起鶻落﹐稍縱則逝矣。”
稍縱則逝-汉语大词典
稍縱則逝
【1】见“稍縱即逝”。
病逝-汉语大词典
病逝
【1】因病去世。如:得知{张先生}病逝的消息﹐大家都很悲痛。
薨逝-汉语大词典
薨逝
【1】犹薨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余己未同年﹐多出任封疆﹐内調鼎鼐者﹐可謂盛矣。近都薨逝﹐惟余以奉母故﹐空山獨存。”{欧阳予倩}《黛玉焚稿》第二场:“〔{贾政}〕还有一层难处﹐贵妃薨逝﹐{宝玉}应有九个月的功服﹐此时也难娶亲。”
逝-汉语大词典
逝
【1】谓高飞而去。{晋}{傅咸}《斑鸠赋》:“仰華林而矯翼﹐紛逝而高翔。”
趺逝-汉语大词典
趺逝
【1】称佛教徒去世。因其多趺坐蒲团而死,故称。{清}{魏源}《圣武记》卷五:“晩年病目﹐能以手捫經卷而辨其字﹐於四十一年趺逝京師。”{清}{龚自珍}《蒙古像教志序》:“〔喇嘛{章佳}胡圖克圖〕乃取自{後漢}至{唐}各譯主所譯﹐悉以今藏語更校成﹐又以其國《首楞嚴》已亡﹐借此土本四譯而歸;又佐{莊親王}辦理《同文韻統》﹐於四十一年﹐趺逝京師。”
迥逝-汉语大词典
迥逝
【1】犹远逝。{晋}{郭璞}《流寓赋》:“背兹邑之迥逝﹐何險難之多歷?”
迴逝-汉语大词典
迴逝
【1】在盘旋的山路上行进。《艺文类聚》卷二七引{晋}{张载}《叙行赋》:“出{潼關}以迴逝﹐仰{華岳}之崔嵬。”
逃逝-汉语大词典
逃逝
【1】逃亡,逃跑。《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唯有{子胥}逃逝﹐目下未獲。”{唐}{韦应物}《始至郡》诗:“斯民本樂生﹐逃逝竟何爲?”《太平广记》卷一二五引{唐}{谷神子}《博异志·崔无隐》:“須臾﹐白刃夫攜一衣襆入廳﹐續有女人從之﹐乃計會逃逝者也。”
逝-汉语大词典
逝
《廣韻》時制切,去祭,禪。【1】往;去。《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毋發我笱。”{朱熹}集传:“逝,之也。”《汉书·高帝纪上》:“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颜师古}注:“逝,往也。”{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漁人得雌鱟,則其雄守而不去;得雄鱟,則雌者遠逝矣。”{王西彦}《古屋》第四部一:“春天即将逝去了。”【2】流。《墨子·亲士》:“是故谿陜者速涸,逝淺者速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二》:“二川並逝,俱爲一水,南與{横水}合。”【3】死。《汉书·司马迁传》:“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唐}{韩愈}《祭石君文》:“自君之逝,相遇輒哀。”{孙犁}《澹定集·大星陨落》:“哲人虽逝,犹存典型。”【4】飞。《庄子·山木》:“翼殷不逝,目大不覩。”{陆德明}释文:“翼大逝難。”{成玄英}疏:“翅大不能遠飛,目大不能遠視。”《淮南子·览冥训》:“〔鳳凰〕逝萬仞之上,翺翔四海之外。”{高诱}注;“逝猶飛也。”【5】跑。《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十一:“臯蘭被徑路,青驪逝駸駸。”【6】消失。{元}{刘边}《钓矶石》诗:“遊魚何事偏深逝,不道人間有直鈎。”{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我有许多小小的想头和言语,时时随风而逝。”{贾植芳}《人的悲哀》:“方而小的脸上从嘴边荡起的世故的圆滑皱纹,在猛然扬起的烟火般的哗笑声里,才悻悻的胜利而逝。”【7】发语词。《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朱熹}集传:“逝,發語辭。”{三国 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一:“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唐}{骆宾王}《萤火赋》:“逝將歸其未返,忽欲去而中留。”【8】通“[誓]”。表决心之词。《诗·魏风·硕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逝,叚借爲誓。”
逝滅-汉语大词典
逝滅
【1】消逝,灭亡。{闻一多}《文艺与爱国》:“与美的逝灭﹐与死的逼近﹐与对妇人的爱﹐是一种同等重要的题目。”
逝没-汉语大词典
逝没
【1】死去。{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孔巖}誡之曰:‘明府昔與{王}{許}周旋有情﹐及逝没之後﹐無慎終之好﹐民所不取。’”{晋}{潘岳}《怀旧赋》:“何逝没之相尋﹐曾舊草之未異。”
逝景-汉语大词典
逝景
【1】指逝去的光阴。{李详}《赠曹君直舍人元忠》诗:“{閶門}飛閣架通波﹐四姓衰微逝景過。”《文选·王僧达<答颜延年>诗》:“歡此乘日暇﹐忽忘逝景侵。”{李善}注:“言人壽不留﹐與景俱逝而壽損﹐故謂之侵。”{明}{沈鲸}《双珠记·因诗赐配》:“逝景迫朱顔﹐惻惻覽青銅。”{清}{黄景仁}《江上寄左二杏庄》诗之一:“繁華不足悼﹐逝景何悤悤。”
逝言-汉语大词典
逝言
【1】往者之言。《文选·陆机<赠弟士龙>诗》:“慷慨逝言感﹐徘徊居情育。”{李善}注:“言慷慨不平﹐逝者之言多感。”{吕延济}注:“慷慨歎息﹐往者之言多感。”
逝邁-汉语大词典
逝邁
【1】谓时光消逝。《艺文类聚》卷八九引{三国}{魏}{曹丕}《柳赋》:“嗟日月之逝邁﹐忽亹亹以遄征。”《平山冷燕》第四回:“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逝死-汉语大词典
逝死
【1】死去。《楚辞·九章·悲回风》:“寧逝死而流亡兮﹐不忍爲此之常愁。”
逝止-汉语大词典
逝止
【1】犹去留。{唐}{骆宾王}《浮查》诗序:“與波浮沉﹐隨時逝止。”{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同心離事﹐乃有逝止。”《文选·陆机<文赋>》:“雖逝止之無常﹐固崎錡而難便。”{李善}注:“逝止﹐由去留也。”
逝踵-汉语大词典
逝踵
【1】犹离去。《宋书·南郡王义宣传》:“往時{仲堪}({殷仲堪})假兵{靈寶}({桓玄})﹐旋害其族;{孝伯}({王恭})授之{劉牢}({劉牢之})﹐忠誠逝踵。”
逝鳥-汉语大词典
逝鳥
【1】犹飞鸟。{明}{文徵明}《次韵王敬止<秋池晩兴>》:“逝鳥歛歸翼﹐白雲生遠情。”
逝年-汉语大词典
逝年
【1】指逝去的年岁。《光明日报》1989.10.1:“東去{大江}唱逝年﹐神州巨變震塵寰﹐八方客至盡開顔。”
逝魄-汉语大词典
逝魄
【1】指缺月。谓望日后的月亮阴影部分逐渐增多。{明}{何景明}《十七月夜》诗:“逝魄不長望﹐玉貌寧久妍?”
逝息-汉语大词典
逝息
【1】犹遁居。{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賈昌}〕遂長逝息於{長安}佛寺﹐學大師佛旨。”
逝物-汉语大词典
逝物
【1】指逝去的事物。{南朝} {宋}{谢灵运}《<维摩诘经>中十譬赞·幻》诗:“一從逝物過﹐既往亦何陳。”{晋}{陆机}《遨游出西城》诗:“逝物隨節改﹐時風肅且熠。”{晋}{陆云}《岁暮赋》:“長歎息而永懷兮﹐感逝物而傷悲。”
逝波-汉语大词典
逝波
【1】指一去不返的流水。{宋}{陆游}《舟过会稽山下因系舟游近村迨暮乃归》诗:“六十齒髮衰﹐歲月如逝波。”{唐}{贾岛}《送玄岩上人归西蜀》诗:“去臘催今夏﹐流光等逝波。”{清}{唐孙华}《春雨》诗之一:“黯淡過三月﹐芳菲逐逝波。”【2】比喻流逝的光阴。{毛泽东}《送瘟神》诗之一:“{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宋}{苏舜钦}《游洛中内》诗:“{洛陽}宫殿鬱嵯蛾﹐千古榮華逐逝波。”《艺文类聚》卷三引{南朝}{梁}{萧子範}《夏夜独坐》诗:“一年傷志罷﹐長嗟逝波速。”
逝將去汝-汉语大词典
逝將去汝
【1】诀别之辞。《後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诗·魏风·硕鼠》:“逝將去汝﹐適彼樂土。”{郑玄}笺:“逝﹐往也。往矣將去女﹐與之訣别之辭。”{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又《去矣行》一首云:‘野人曠蕩無靦顔﹐豈可久在王侯間。’則明明有‘逝將去汝’之嘆。”
逝運-汉语大词典
逝運
【1】犹逝景。運,通“暈”,日月周围的光圈。{晋}{陆云}《九愍·考志》:“招逝運其難徵﹐儀遺範而無律。”
逝者如斯-汉语大词典
逝者如斯
【1】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后用以谓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花月痕》第五回:“逝者如斯﹐竟成千古﹐人如可作﹐重訂三生。”{宋}{苏轼}《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晋}{陆机}《顺东西门行》:“感朝露﹐悲人生﹐逝者如斯安得停!”
逝聖-汉语大词典
逝聖
【1】相传麒麟为仁兽,雄者鸣叫为圣人逝去的征兆。《宋书·符瑞志中》:“〔{麒麟}〕牡鳴曰逝聖﹐牝鳴曰歸和。”
逝路-汉语大词典
逝路
【1】死亡之路。《敦煌变文集·八相变》:“至於北門﹐忽見一人﹐歸於逝路。”
逝往-汉语大词典
逝往
【1】犹往昔。《文选·陆机<文赋>》“遵四時以歎逝﹐瞻萬物而思紛”{唐} {李善}注:“循四時而歎其逝往之事﹐攬視萬物盛衰而思慮紛紜也。”
逝湍-汉语大词典
逝湍
【1】激流。{南朝} {宋}{谢灵运}《七里濑》诗:“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清}{周準}《怀旧》诗:“老去悲丘井﹐情來望逝湍。”
逝世-汉语大词典
逝世
【1】犹去世。《坛经·行由品》:“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万花楼》第三回:“數年前夫婦前後逝世﹐遺下一子{張文}。”{巴金}《怀念萧珊》三:“据表妹说﹐她逝世的时候﹐表妹也不知道。”
逝水-汉语大词典
逝水
【1】比喻流逝的光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舞衫歌扇﹐儀態萬方﹐彈指繁華﹐總隨逝水。”【2】指一去不返的流水。{唐}{许浑}《重游练湖怀旧》诗:“榮枯盡寄浮雲外﹐哀樂猶驚逝水前。”{清}{俞蛟}《梦厂杂著·游踪选胜·万柳堂记》:“幾曾逝水留雲住﹐猶記殘花撲酒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光陰可惜﹐譬諸逝水。”
逝殂-汉语大词典
逝殂
【1】犹死亡。《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昨咸來表知其向﹐今嘆{明妃}奄逝殂。”
逝逝-汉语大词典
逝逝
【1】独往之意。{汉}{扬雄}《太玄·》:“次六﹐獨逝逝﹐利小不利大。測曰:獨逝逝﹐不可大也。”{郑万耕}校释:“逝逝﹐獨往之義。”
逝日-汉语大词典
逝日
【1】指逝去的日子。{晋}{潘岳}《哀永逝文》:“逝日長兮生年淺﹐憂患衆兮歡樂尠。”
逝流-汉语大词典
逝流
【1】比喻流逝的光阴。{清}{方履籛}《拟江淹江上之山赋》:“安能驅此逝流兮﹐嗟孤衷之俯探。”
逝川-汉语大词典
逝川
【1】指一去不返的江河之水。语本《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清}{孙廷铨}《挽船行》:“皆云{江}南來﹐束人投逝川。”{唐}{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得风字》诗序:“登高切送歸之情﹐臨水感逝川之嘆。”{晋}{葛洪}《抱朴子·勗学》:“鑒逝川之勉志﹐悼過隟之電速。”【2】比喻流逝的光阴。{南朝} {齐}{谢朓}《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離會雖相親﹐逝川豈往復。”{毛泽东}《到韶山》诗:“别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唐}{吴融}《子规》诗:“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漂蕩一年年。”
過逝-汉语大词典
過逝
【1】流驶;很快地过去。{何其芳}《墓》:“这儿睡着的是一个农家的女孩﹐和她十六载静静的光阴﹐从那茅檐下过逝的﹐从那有泥蜂做窠的木窗里过逝的﹐从俯嚼着地草的羊儿的角尖﹐和那濯过她的手﹑回应过她寞寞的捣衣声的池塘里过逝的。”
逶逝-汉语大词典
逶逝
【1】远逝。《楚辞·王褒<九怀·危俊>》:“結榮茝兮逶逝﹐將去烝兮遠遊。”{王逸}注:“束草陳信﹐遂奔邁也。逶﹐一作遠。”
遄逝-汉语大词典
遄逝
【1】犹遄征。{晋}{潘岳}《关中诗》:“皇赫斯怒﹐爰整精鋭﹐命彼{上谷}﹐指日遄逝。”
遐逝-汉语大词典
遐逝
【1】远行;远游。{三国} {魏}{曹丕}《沧海赋》:“美百川之獨宗﹐壯滄海之威神。經扶桑而遐逝﹐跨天崖而託身。”{唐}{萧颖士}《白鹇赋》:“後厩置之駿奔﹐仰君門以遐逝。”{宋}{杨万里}《轿中看山》诗:“端居忽飛動﹐遐逝即回轉。”《文选·张衡<思玄赋>》:“憑歸雲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旧注:“遐﹐遠也。逝﹐往也。”【2】归隐;隐退。《文选·张衡<归田赋>》:“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李善}注:“世務紛濁﹐以喻塵埃。”《三国志·蜀志·郤正传》:“韙{叔肸}之優游﹐美{疎氏}之遐逝。”{晋}{傅咸}《答栾弘诗》:“鸞鳳養儀﹐戢翼幽林。未附雅調﹐以和韶音。距平遐逝﹐厲志彌深。”
遠逝-汉语大词典
遠逝
【1】远行;远去。《後汉书·苏竟传》:“昔{智果}見{智伯}窮兵必亡﹐故變名遠逝。”{唐}{裴铏}《传奇·聂隐娘》:“此人如俊鶻﹐一搏不中﹐即翩然遠逝﹐耻其不中﹐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楚辞·离骚》:“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
遥逝-汉语大词典
遥逝
【1】谓远去。{晋}{潘岳}《寡妇赋》:“遥逝兮逾遠﹐緬邈兮長乖。”{汉}{王粲}《游海赋》:“乘蘭桂之芳舟﹐浮{大江}而遥逝。”
遷逝-汉语大词典
遷逝
【1】迁移,离去。{汉}{王粲}《登楼赋》:“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紛濁而遷逝兮﹐漫踰紀以迄今。”{宋}{苏轼}《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平生親友半遷逝﹐公雖不怪旁人愕。”《宋书·索虏传》:“惆悵懼遷逝﹐北顧涕交流。”【2】消逝,流失。{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每公私感憤﹐道義激揚﹐朋友切磨﹐古今成敗﹐日月遷逝﹐光景慘舒……凡所對遇異於常者﹐則欲賦詩。”{晋}{潘岳}《悼亡诗》之三:“曜靈運天機﹐四節代遷逝。”{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序》:“{唐}與尚文……擅美於詩﹐當復千家。歲月苒苒﹐遷逝淪落﹐亦且多矣。”【3】犹死去。{晋}{左芬}《万年公主诔》:“精靈遷逝﹐幽此中阿。”
長逝-汉语大词典
長逝
【1】远去。{清}{刘大櫆}《祭张闲中文》:“託明月以舒懷﹐賴飄風之長逝。”{三国} {魏}{曹植}《七哀》诗:“願爲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後汉书·独行传·范冉》:“〔{范冉}〕便起告違﹐拂衣而去。{奂}瞻望弗及﹐{冉}長逝不顧。”【2】谓逝世﹐去世。{唐}{李白}《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屈}{宋}長逝﹐無堪與言。”{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方伯公遗事》:“九十年來於心無愧﹐可偕衆而同遊﹐可含笑而長逝。”{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三国} {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元瑜}長逝﹐化爲異物。”
電逝-汉语大词典
電逝
【1】闪电似地行进。《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虎視龍超﹐電駭電逝。”{吕延济}注:“雷駭電逝﹐並言奔走疾速之甚。”{唐}{李群玉}《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诗:“雷奔電逝三千兒﹐彩舟畫檝射初暉。”{三国} {魏}{曹植}《七启》:“飛軒電逝﹐獸隨輪轉。”【2】似闪电之消失。《魏书·李谐传》:“及數反于中興﹐驅時雄而電逝。”
雷逝-汉语大词典
雷逝
【1】形容行动迅疾。《宋史·田況传》:“事出無策﹐爲彼之所爲﹐亦當霆發雷逝﹐往來輕速﹐以掩其不備。”
雁逝魚沉-汉语大词典
雁逝魚沉
亦作“[雁斷魚沈]”亦作“[鴈逝魚沉]”【1】比喻彼此音讯断绝。《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山高水闊﹐難追二國之歎;鴈逝魚沉﹐久絶八行之賜。”{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雁斷魚沈﹐久隔音塵﹐此後相思兩地分。”
隱逝-汉语大词典
隱逝
【1】犹消失。{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小老头走了﹐脚步声慢慢隐逝。”
風馳電逝-汉语大词典
風馳電逝
同“[風馳電掣]”【1】《隋书·炀帝纪下》:“{扶餘}衆軍﹐風馳電逝﹐追奔逐北。”《云笈七籤》卷一一四:“{栢夭}導車﹐{造父}爲右﹐風馳電逝三千里。”{三国} {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九:“風馳電逝﹐躡景追飛。”
飄逝-汉语大词典
飄逝
【1】迅速远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懷生之類霑濡浸潤﹐協氣横流﹐武節飄逝。”按﹐《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飄”作“猋”。{吕延济}注:“威武之節﹐如疾風之逝也。”
飛逝-汉语大词典
飛逝
【1】迅速地消失。《後汉书·列女传·董祀妻》:“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秦牧}《<长河浪花集>序》:“我为什么记叙这些事情呢?那是因为﹐往事历历﹐然而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已经飞逝了。”
駒窗電逝-汉语大词典
駒窗電逝
【1】喻光阴迅逝。{前蜀}{杜光庭}《封李真人告词》:“振衣世表﹐抗跡雲間﹐猒駒窗電逝之勞﹐得{鼇嶺}雲行之趣。”
高逝-汉语大词典
高逝
【1】远离某地而去。多指高隐。《孔丛子·公孙龙》:“今是非未分﹐而先生翻然欲高逝﹐可乎?”{汉}{贾谊}《吊屈原赋》:“鳳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遠去。”【2】去往高远之处。{隋}{卢思道}《孤鸿赋》:“行離離而高逝﹐響噰噰而相續。”{三国} {魏}{嵇康}《琴赋》:“粲奕奕而高逝﹐馳岌岌以相屬。”
鳥逝-汉语大词典
鳥逝
【1】如鸟飞逝。形容很快消失。《宋书·恩倖传·徐爰》:“今當使小戍制其始寇﹐大鎮赴其入鏡﹐一被毒手﹐便自吹韲鳥逝矣。”
鴻鶱鳳逝-汉语大词典
鴻鶱鳳逝
【1】鸿鹄高飞,凤凰远逝。比喻毅然远行。{清}{龚自珍}《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年十三﹐讓産伯兄﹐鴻鶱鳳逝﹐去之無迹。”
鼠竄蜂逝-汉语大词典
鼠竄蜂逝
【1】形容纷纷跑散。{元}{曹居一}《李伯渊奇节传》:“乃大呼曰:‘所誅者此逆賊耳﹐他人無與焉。’稍稍鼠竄蜂逝﹐帖如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