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籠(紗籠)是什么意思
碧紗籠-汉语大词典
碧紗籠
【1】绿纱灯罩。{五代}{齐己}《灯》诗:“紅燼自凝清夜朵﹐赤心長謝碧紗籠。”【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貧,嘗客{揚州}{惠昭寺}{木蘭院},隨僧齋飡。諸僧厭怠,{播}至,已飯矣。後二紀,{播}自重位出鎮是邦,因訪舊遊,向之題已皆碧紗幕其上。{播}繼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東,慙愧闍黎飯後鐘。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式肚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傳{魏野}嘗從{萊公}({寇準})遊{陝府}僧舍,各有留題。後復同遊,見{萊公}之詩,已用碧紗籠護,而{野}詩獨否,塵昏滿壁。時有從行官妓,頗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將紅袖拂,也應勝似碧紗籠。’{萊公}大笑。”后以“碧紗籠”为诗H人重的典故。{宋}{孙觌}《再至》诗:“懸知不是{唐}{王播}﹐慚愧高僧護碧紗。”{明}{李东阳}《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後乐园》之一:“多少舊題詩句在﹐碧紗籠底認青苔。”亦省作“[碧紗]”。{宋}{杨万里}《行部决狱宿新隆寺观邹至完题壁》诗:“若愛殿前蒼玉佩﹐斷無身後碧紗籠。”
紗籠中人-汉语大词典
紗籠中人
【1】旧指具有宰相福命的人。{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五:“{李藩}未第時﹐有僧告曰:‘公是紗籠中人。’公問其故﹐曰:‘凡宰相﹐冥司必立其像﹐以紗籠護之。’後果至台輔。”《太平广记》卷一五五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李固言》:“〔{李固言}〕曾詣而問命。先生〔{胡盧先生}〕曰:‘紗籠中人﹐勿復相問。’……僧({聖壽寺}僧)又謂曰:‘子紗籠中人。’”
紗籠-汉语大词典
紗籠
【1】纱制灯笼。{宋}{高观国}《御街行·赋轿》词:“歸來時晩﹐紗籠引道﹐扶下人微醉。”{唐}{白居易}《宿东亭晓兴》诗:“温温土爐火﹐耿耿紗籠燭。”{清}{纳兰性德}《生查子》词:“獨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元}{张子坚}《得胜令》曲:“錦衣搭白馬﹐紗籠照道行。”【2】马来语saron的音译。{东南亚}一带用以围裹身体的长布, 为服饰之一。{许杰}《两个青年》:“那{马来}人是披着纯白的纱笼﹐纱笼的一端﹐从左边的背部围过右边的颈际﹐再披了下来。”【3】法语salon的音译。客厅。今多译作“沙龙”。十七世纪末叶和十八世纪{巴黎}文人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 在客厅集会。因指文人雅士的清谈场所。{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她想一脚跨进摩登化的贵族厅堂--在所谓‘纱笼’里去和当代名流‘较一日之短长’。”{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附J.K来信:“这种人物如果不彻底的脱胎换骨﹐始终只是‘纱笼’(salon)里的哈吧狗。”【4】谓以纱蒙覆贵人﹑名士壁上题咏的手迹, 表示崇敬。典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貧, 嘗客{揚州}{惠昭寺}{木蘭院}, 隨僧齋飡。諸僧厭怠, {播}至, 已飯矣。後二紀, {播}自重位出鎮是邦, 向之題已碧紗幕其上。{播}繼以二絶句曰:‘……二十年來塵撲面, 如今始得碧紗籠。’”后用作诗文出众的赞词。{清}{李渔}《怜香伴·议迁》:“他日重來﹐駟馬難容。四壁佳篇﹐早着紗籠。”{宋}{刘过}《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後》词:“記{東坡}賦就﹐紗籠素壁﹐{西山}句好﹐簾捲晴珠。”{宁调元}《柬蜕庵三什》诗之三:“偶栽紅豆便盈枝﹐仗汝紗籠壁上詞。”【5】犹纱罩。旧时婚礼中新娘罩面的纱巾。《天雨花》第三六回:“弟們雖在來觀看﹐紗籠罩面怎分明?”{清}{李渔}《风筝误·婚闹》:“你們都迴避﹐好待我揭去紗籠看阿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