絡(絡)是什么意思
一絡索-汉语大词典
一絡索
【1】见“一落索”。
井絡-汉语大词典
井絡
【1】犹言井里﹑街道。{明}{李东阳}《送王公济归武昌歌》:“{武昌}何雄哉?高藩巨鎮天爲開。英雄割據三千年﹐聖代乾坤盡陶冶。翬飛井絡周沓乎其間﹐不獨帆檣往來者。”【2】井宿的分野。专指{岷山}。{唐}{李商隐} 《井络》诗:“{井絡}{天彭}一掌中﹐漫誇天設劍爲峰。”{张索}《拟李义山<井络>》诗:“{井絡}{天彭}地勢雄﹐极天雲霧起鴻濛。”【3】泛指{蜀}地。{宋}{陆游}《晩登子城》诗:“老{吴}將軍獨護{蜀}﹐坐使{井絡}無欃搶。”《宋书·袁豹传》:“清{江}源於濫觴﹐澄氛祲於{井絡}。”【4】井宿区域。{惜秋}《维新梦·授职》:“回望{天彭}{井絡}﹐彗星作作芒寒。”{晋}{左思}《蜀都赋》:“{岷山}之精﹐上爲{井絡}。”{刘逵}注:“《河圖括地象》曰:‘{岷山}之地﹐上爲{井絡}﹐帝以會昌﹐神以建福﹐上爲{天井}’﹐言{岷山}之地﹐上爲{東井}維絡;{岷山}之精﹐上爲天之{井}星也。”{唐}{孙樵}《刻武侯碑阴》:“是{井絡}之野﹐與{武侯}存亡俱矣。”
乾絡-汉语大词典
乾絡
【1】犹乾维。{唐}{王勃}《乾元殿颂》:“錦軒星鶩﹐控乾絡而觀風;繡服霞驚﹐浹神紘而問俗。”{唐}{石岑}《海水不扬波赋》:“海之爲德﹐有王之法象﹐故量納百川而道遒百谷﹐功配乾絡﹐運廻坤軸。”
八絡-汉语大词典
八絡
【1】见“八落”。
包絡-汉语大词典
包絡
【1】包围环绕。{宋}{苏轼}《表忠观碑》:“大城其居﹐包絡山川﹐左江右湖﹐控制島巒。”{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砚辨》:“{端溪}中巖舊坑﹐石色紫﹐如新嫩肝﹐細潤如玉……外有黄臕包絡﹐扣之無甚聲﹐磨墨亦無聲。”{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其内水兩重﹐皆西轉而北去﹐其外大水逆兜﹐獨南流而東繞﹐此諸流包絡之分也。”{清}{赵翼}《蛛网》诗:“區區設罻羅﹐包絡能幾尺。”【2】犹包括。{元}{柳贯}《尊经堂》诗:“貞明配日月﹐廣大侔天地﹐簡牘之所資﹐包絡無巨細。”{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杜}詩别於諸家﹐在包絡一切﹐其時露缺處﹐正是無所不有處。”{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凡云文者﹐包絡一切箸於竹帛者而爲言。”【3】中医谓联属百骸脏腑的周身脉络。《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主部位》:“包絡之絡聯藏府﹐三焦之氣應無方。”注:“至於包絡﹐乃周身脂膜之絡﹐聯屬百骸藏府者也。”
兜絡-汉语大词典
兜絡
【1】网袋。{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白瓷》:“凡將碎器爲紫霞色杯者﹐用胭脂打濕﹐將鐵綫鈕一兜絡﹐盛碎器其中﹐炭火炙熱﹐然後以濕胭脂一抹即成。”
交絡-汉语大词典
交絡
【1】亦作“[交路]”。车网。《隋书·礼仪志五》:“〔衣書車〕朱絲絡﹐青交路﹐黄金塗五末。”《晋书·舆服志》:“郡縣公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會朝及蠶﹐各乘其夫之安車﹐皆右騑﹐皁交路﹐皁帷裳。”《後汉书·礼仪志下》:“載飾以蓋﹐龍首魚尾﹐華布牆﹐纁上周﹐交絡前後﹐雲氣畫帷裳。” 《後汉书·舆服志上》:“太皇太后﹑皇太后法駕﹐皆御金根﹐加交路帳裳。”{王先谦}集解:“{陳景雲}曰:‘路當作絡﹐《劉盆子傳》引此文正作絡。’……交絡即車網。”【2】犹交织。{唐}{柳宗元}《石涧记》:“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牀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交絡如機之織﹑綜之提焉。”
地絡-汉语大词典
地絡
【1】犹地脉。土地的脉络。亦指疆界。{唐}{李义府}《在巂州遥叙封禅》诗:“飛聲總地絡﹐騰化撫乾維。”{明}{李东阳}《送伍广州诗序》:“乾維所覆﹐地絡所示﹐其間名山勝地﹐遺跡巨浸﹐固未易以枚舉。”《後汉书·隗嚣传》:“分裂郡國﹐斷絶地絡。”{李贤}注:“絡猶經絡也。謂{莽}分坼郡縣﹐斷割疆界也。”{清}{顾炎武}《雒阳》诗:“{澗水}{成周}宅﹐{邙山}{漢}代京。三川通地絡﹐鶉火叶星精。”
城市網絡-汉语大词典
城市網絡
【1】大﹑中﹑小城市在全国各地合理地分布,并按照客观要求进行协作和联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系,称为城市网络。
合絡-汉语大词典
合絡
【1】犹包罗。《管子·宙合》:“宙合之意﹐上通於天之上﹐下泉於地之下﹐外出於四海之外﹐合絡天地﹐以爲一裹。”{尹知章}注:“宙合﹐廣積善以通天上入地下﹐包絡天地爲一裹也。”
周絡-汉语大词典
周絡
【1】指环绕之物。{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甲申泊{鄂州}……統帥{李川}邀看新寨。{鄂}營昔皆茇舍﹐今始易以瓦屋﹐方畢四分之一。登{壓雲寺}﹐則前後盡見﹐周絡井井﹐甚有條理。”【2】环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遥見山半有人家﹐土垣周絡﹐屋角一一可數。”
幢絡-汉语大词典
幢絡
【1】古代车上的帷饰,由油幢﹑丝绳络网﹑绣锦络带等组成。《南齐书·舆服志》“衣書十二乘”原注:“廂外緑紗萌﹐油幢絡﹐通幰。”《南史·褚彦回传》:“先是庶姓三公﹐轜車未有定格﹐{王儉}議官品第一皆加幢絡﹐自{彦回}始也。”
寶絡-汉语大词典
寶絡
【1】即璎珞。用珠玉串成的颈饰。{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锦雁》:“帝與貴妃施鈒鏤小舟戲翫於其間。宫中退水出於金溝﹐其中珠纓寶絡流出街衢﹐貧民日有所得焉。”{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而洞門之上﹐有中垂之石﹐儼如龍首倒懸﹐寶絡中掛。”
孫絡-汉语大词典
孫絡
【1】人体中络脉的分支,即络脉中的细小部分。《素问·气穴论》:“帝曰:‘余已知氣穴之處﹐遊鍼之居﹐願聞孫絡谿谷亦有所應乎?’”{王冰}注:“孫絡﹐小絡也﹐謂絡之支别者。”《灵枢经·脉度》:“經脈爲裏﹐支而横者爲絡﹐絡之别者爲孫。”【2】借指事物的细微线索。{章炳麟}《官制索隐》:“推迹經脈﹐盡於孫絡。相其陰陽﹐嘗其臭味。其作始至微眇﹐而終甚鉅﹐爲傭衆所弗能理者﹐乃著之於篇。”
婁絡-汉语大词典
婁絡
【1】缠绕。{唐}{韩愈}《示儿》诗:“庭内無所有﹐高樹八九株。有藤婁絡之﹐春華夏陰敷。”
玉絡-汉语大词典
玉絡
【1】玉饰的马笼头。古代显贵之马所用,因以指高官。《金史·隐逸传·赵质》:“臣僻性野逸﹐志在長林豐草﹐金鑣玉絡非所願也。”
珠絡-汉语大词典
珠絡
【1】缀珠而成的网络。头饰之一种。{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馮拯}姬媵頗衆。在中書﹐密令堂吏市珠絡﹐自持爲遺。”{明}{唐寅}《进酒歌》:“{洞庭}秋色儘可沽﹐{吴}姬十五笑當爐﹐翠鈿珠絡爲誰好﹐唤客那問錢有無。”{唐}{杜牧}《少年行》:“春風細雨走馬去﹐珠絡璀璀白罽袍。”【2】比喻晶莹连贯之物。{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上至{噴雪}﹐則懸瀑落峯間﹐一若疋練下垂﹐一若玉筯分瀉。分瀉者﹐交縈石隙﹐珠絡縱横。”此喻分泻的瀑布。{郭沫若}《下龙湾》诗:“群魚躍海聯珠絡﹐萬嶼排空列畫屏。”此喻跃海的鱼群。
朱絡-汉语大词典
朱絡
【1】红漆的窗格子。{唐}{李贺}《过华清宫》诗:“春月夜啼鴉,宫簾隔御花。雲生朱絡暗,石斷紫錢斜。”{叶葱奇}注:“《方言》:‘絡謂之格。’朱絡即朱漆的窗格。”一说,为挂在屋檐下防鸟雀的红色网络。
橘絡-汉语大词典
橘絡
【1】橘皮与橘瓣之间网络形的纤维。可入药,治口渴﹑呕吐等。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橘》。
星絡-汉语大词典
星絡
【1】犹列星。{南朝} {宋}{鲍照}《瓜步山揭文》:“西睨天宫﹐窮耀星絡。”
油絡-汉语大词典
油絡
【1】古代一种丝质网状的车饰。《隋书·炀帝纪上》:“五品以上給犢車﹐通幰﹐三公親王加油絡。”《梁书·乐蔼传》:“時{長沙宣武王}將葬﹐而車府忽於庫失油絡﹐欲推主者。”《南齐书·舆服志》:“油絡畫安車﹐公主王妃三公特進夫人所乘。”
油絡車-汉语大词典
油絡車
【1】用油络装饰的车子。《南史·齐始安王遥光传》:“{永泰}元年﹐即本號爲大將軍﹐給油絡車。”
沿絡-汉语大词典
沿絡
【1】谓接连不断。{明}{归有光}《贺戚总戎平倭序》:“濱海之區﹐爲其所傷殘者﹐沿絡萬里。”
活絡-汉语大词典
活絡
【1】摇动,不穏定。《第一届全国曲艺全演作品选集·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长凳有四只脚﹐如果凳脚活络了﹐人坐上去就要跌觔斗。”【2】含糊,不明确。《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狄大娘}定個日子﹐好叫姐姐家去﹐這活絡話怎麽住的安穩?”【3】灵活,不拘泥;通达。{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大抵看詩要胸次玲瓏活絡。”{茹志鹃}《着暖色的雪地》:“他在爸爸和伯伯之间取了一个音﹐就叫他‘摆摆’。这比较活络﹐有时可以把音往‘爸’字方面偏一点﹐有时也可以向‘伯’字上靠一靠。”{宋}{朱熹}《答黄直卿书》之五:“既先有箇立脚處﹐又能由此推考證驗﹐則其胸中萬理洞然﹐通透活絡。”
牢絡-汉语大词典
牢絡
【1】犹覆盖。《释名·释衣服》:“留幕﹐{冀州}所名大褶﹐下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絡也。言牢絡在衣表也。”{明}{高明}《琵琶记·幾言谏父》:“名韁利鎖﹐牢絡在海角天涯。”{明}{高明}《琵琶记·激怒当朝》:“羈縻鸞鳳青絲網﹐牢絡鴛鴦碧玉籠。”【2】笼络。{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待他回歸營寨﹐自有牢絡之術。”{姚华}《曲海一勺》二:“牢絡之具﹐雖非一術﹐要以科目誘之於有形﹐崑曲彌之於無閒。”【3】羁绊﹐束缚。《释名·释衣服》:“留幕﹐{冀州}所名大褶﹐下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絡也。言牢絡在衣表也。”{明}{高明}《琵琶记·幾言谏父》:“名韁利鎖﹐牢絡在海角天涯。”{明}{高明}《琵琶记·激怒当朝》:“羈縻鸞鳳青絲網﹐牢絡鴛鴦碧玉籠。”
扯絡-汉语大词典
扯絡
【1】缰绳。{梁斌}《播火记》一:“〔店掌柜〕左手拉起扯络﹐右手握紧草杈﹐照准马屁股擂了两下子。”一本作“扯擄”。
攏絡-汉语大词典
攏絡
【1】遮盖。{萧红}《生死场》七:“她终于用白色的包头布拢络住脸孔大哭起来了。”
斷絡-汉语大词典
斷絡
【1】断网。比喻无用之物。{宋}{沈辽}《奏酬舜文即次原韵》:“我生無庸如斷絡﹐已分老死填溝壑。”
胞絡-汉语大词典
胞絡
【1】胞衣。《宋史·律历志三》:“{太祖}生於{洛邑}﹐而胞絡惟黄。”{宋}{叶適}《王太孺人唐氏墓志铭》:“後十六年﹐{棐生}生時難﹐{賈夫人}親爲猒勝﹐胞絡乃得下。”
脈絡-汉语大词典
脈絡
亦作“[脉絡]”【1】借喻文章的布局和条理。亦指学术的流派或思维的线索。{清}{恽敬}《明儒学案条辩序》:“少日所聞于先府君及同學諸君子者﹐質之先生之説﹐頗有異同﹐如水之分合﹐脉絡可沿;如山之高卑﹐顛趾可陟﹐非敢强爲是非﹐劃分畛域也。”{宋}{陆游}《书叹》诗:“論文有脈絡﹐千古著不誣。”{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三》:“凡文章必有樞紐﹐有脈絡﹐開闔起伏﹐抑揚布置﹐自有一定之法。”《宋史·道学传二·杨时》:“凡{紹興}初崇尚{元祐}學術﹐而{朱熹}﹑{張栻}之學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脈絡皆出於{時}。”《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我决定代她拟稿﹐但须得事先摸清她的思想脉络。”【2】中医谓人身的经络。{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二》:“〔七言律〕在句句字字不可斷爲工﹐又以句句字字直屬爲病﹐在氣貫節續﹐如脉絡然。”{宋}{周密}《齐东野语·针砭》:“蓋脈絡之會﹐湯液所不及者﹐中其俞穴﹐其效如神。”【3】山的主脉支脉﹐水的主流支流。{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一山之脈絡﹐皆以兹爲綰轂云。”{明}{王鏊}《震泽长语·文章》:“《禹貢》叙山水脈絡原委﹐如在目前。”{清}{薛福成}《海关征税叙略》:“審其地形﹐開其風氣﹐尤視大水之經緯脈絡﹐以定群商之輻湊與否。”【4】植物花﹑叶与昆虫翅膀上血管状的组织。{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武清}{王慶垞}{曹氏}廳柱﹐忽生牡丹二朵﹐一紫一碧﹐瓣中脈絡如金絲﹐花葉葳蕤。”《花城》1981年第3期:“桃树榆树苹果树﹐红的芽叶在中心脉络两边卷成小筒。”
熱絡-汉语大词典
熱絡
【1】见“熱落”。
盤絡-汉语大词典
盤絡
【1】回环连接。{宋}{何薳}《春渚纪闻·金龙砚》:“細視之﹐則石面脈理深青色﹐盤絡如柏枝狀。”《明史·广西土司传一·平乐》:“{府江}有兩岸三洞諸{僮}﹐皆屬{荔浦}﹐延袤千餘里﹐中間巢峒盤絡﹐爲{瑶}{僮}窟穴。”
聯絡-汉语大词典
聯絡
【1】互相衔接。{元}{周权}《接竹引泉》诗:“引兹一線秋﹐高下穿林梢﹐聯络裊相拄﹐旋折不辭勞。”{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觀{崇明}諸沙﹑{舟山}諸山﹐各相聯絡﹐是造物者特設此險﹐以迂海賊入寇之路。”《新唐书·韦云起传》:“{啓民可汗}以二萬騎受節度。{雲起}使離爲二十屯﹐屯相聯絡﹐四道並引。”{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燈屏琉璃﹐萬盞棚懸﹐玉軸牙籤﹐千門聯絡。”{唐}{秦韬玉}《贵公子行》诗:“主人功業傳國初﹐六親聯絡馳朝車。”【2】彼此接上关系;笼络。{宋}{周密}《齐东野语·姚幹父杂文》:“〔猩猩〕嗜酒喜屐﹐人以其所嗜陳野外而聯絡之。”{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其主要原因﹐全在出版者之与官场有无联络。”《明史·王允成传》:“當{天啓}初﹐東林方盛。其主張聯絡者﹐率在言路。”《儒林外史》第四五回:“論起理來﹐這幾位鄉先生﹐你們平日原該聯絡。”{清}{许旭}《闽中纪略》:“制府意欲出離虎穴﹐聯絡聲勢﹐以俟靖藩舉動﹐徐爲圖之。”【3】组合。多指字句篇章。{徐念慈}《<小说林>缘起》:“事蹟繁﹐格局變﹐人物則忠奸賢愚並列﹐事蹟則巧絀奇正雜陳﹐其首尾聯絡﹐映帶起伏﹐非有大手筆﹑大結構﹑雄於文者﹐不能爲此。”{清}{戴名世}《<唐宋八大家文选>序》:“於是閒晝無事﹐乃執筆爲著明其指歸與夫起伏呼應聯絡賓主抑揚離合伸縮之法﹐務使覽者一望而得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然傳奇﹐一事也。其中義理﹐分爲三項:曲也﹐白也﹐穿插聯絡之關目也。”
蟠絡-汉语大词典
蟠絡
【1】盘曲缠绕。{宋}{周密}《齐东野语·宜兴梅冢》:“其棺正蟠絡老梅根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峽壁間藤樹蟠絡﹐乃猿接以登。”
羅絡-汉语大词典
羅絡
【1】见“羅落”。
羈絡-汉语大词典
羈絡
【1】马络头。{宋}{苏洵}《衡论·御将》:“夫養騏驥者﹐豐其芻粒﹐絜其羈絡。”{南朝} {宋}{鲍照}《蜀四贤咏》:“如令聖納賢﹐金璫易羈絡。”【2】控制。{明}{张居正}《答宣大王巡抚书》:“彼既敗﹐方歸命于我﹐必能約屬青酋﹐受吾羈絡。”
竹絡-汉语大词典
竹絡
【1】见“竹落”。
筋絡-汉语大词典
筋絡
【1】中医指气血的通路。《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部》:“若傷重已死者﹐用白布纏頭﹐以木棍輕輕拍擊足心﹐再提髮令其直正﹐安定頸骨﹐舒其筋絡﹐外敷混元膏﹐内服紫金丹。”《红楼梦》第八十回:“〔膏藥〕和血脉﹐舒筋絡﹐去死生新﹐去風散毒﹐其效如神﹐貼過便知。”【2】植物的网络状纤维。{清}{唐甄}《潜书·性才》:“即一微草﹐取其一葉審視之﹐膚理筋絡﹐亦復無數。”{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丝瓜》:“〔絲瓜〕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惟可藉鞾履﹐滌釜器。”【3】静脉管。{王西彦}《鱼鬼》:“这石匠却是瘦弱的﹐脸色苍白﹐皮包着骨﹐胳膊上布满筋络﹐好像缠着青藤的枯疲的松枝。”《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褐黄色的腿肚子倔强地突出来﹐上面有许多蚯蚓一样卷曲的筋络。”
箝絡-汉语大词典
箝絡
【1】犹箝勒。比喻控制约束。{清}{谭嗣同}《仁学》二十:“及其箝絡久之﹐胥一鄉皆爲所併吞﹐遂不得不供其奴役﹐而入租税于一家。”
管絡-汉语大词典
管絡
亦作“[筦絡]”【1】相互交错连接。{清}{谭嗣同}《仁学》一:“徧法界﹑虚空界﹑衆生界﹐有至大﹑至精微﹐無所不膠粘﹐不貫洽﹐不筦絡﹐而充滿之一物焉……無以名之﹐名之曰‘以太’。”
籠絡-汉语大词典
籠絡
【1】围绕;缠络。语出{汉}{班固}《西都赋》:“罘網連紘﹐籠山絡野。”{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且小峯之上﹐每有巨樹箕踞﹐其根籠絡﹐與石爲一﹐幹盤曲下覆。”【2】拉拢;控制。{茅盾}《子夜》十五:“尽管他的手段不错﹐而且对于{李麻子}极尽笼络的能事﹐然而当此时机迫切的时候﹐他的笼络毕竟敌不过{李麻子}和{钱葆生}的关系。”《红楼梦》第二一回:“誰知這{四兒}是個乖巧不過的丫頭﹐見{寶玉}用他﹐他就變盡方法兒籠絡{寶玉}。”{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今乃驅委庸人﹐籠絡小儒﹐以遷延大有爲之歲月﹐臣不勝憤悱。”《明史·李三才传》:“{三才}才大而好用機權﹐善籠絡朝士。”【3】亦作“[籠落]”。包罗;统括。{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序》:“其注簡當而無浮義﹐何曾籠落元旨。”{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道原}好著書﹐志欲籠絡宇宙而無所遺﹐不幸早夭﹐其成者《十国紀年》四十二卷。”《尹文子·大道下》:“過此而往﹐雖彌綸天地﹐籠絡萬品﹐治道之外﹐非羣生所餐挹﹐聖人錯而不言也。”
籠山絡野-汉语大词典
籠山絡野
【1】谓笼罩﹑围绕高山平原。{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石鼓》:“{鄧宗齡}有《太學石鼓歌》:……籠山絡野布罘綱﹐風毛雨血神飛颺。”{汉}{班固}《西都赋》:“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唐}{白居易}《议井田阡陌策》:“阡陌作則兼并之門開﹐至使貧苦者無容足立錐之居﹐富强者專籠山絡野之利。”
莫絡-汉语大词典
莫絡
【1】粗疏; 大约。《文选·左思<吴都赋>》“若吾子之所傳孟浪之遺言”{晋}{刘逵}注:“孟浪猶莫絡也,不委細之意。”{清}{王念孙}谓莫络犹无虑,乃一声之转。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无虑”。
蒙絡-汉语大词典
蒙絡
【1】蒙盖连接; 笼罩。{叶圣陶}《登雁塔》:“又有栽得很整齐的林木﹑蒙络荫翳的灌木丛。”{明}{宋濂}《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昔兵始交﹐毒霧蒙絡;今敵既平﹐上下清廓。”{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青樹翠蔓﹐蒙絡摇綴﹐參差披拂。”
紇絡-汉语大词典
紇絡
【1】角落。《西游记》第四六回:“須臾﹐剃下髮來﹐窩作一團﹐塞在那櫃脚紇絡裏。”
結絡-汉语大词典
結絡
【1】编织成的网状物。{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御龍直皆真珠結絡短頂頭巾。”{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命僮登車﹐斷其結絡﹐悉推甕于崖下。”【2】连结交错。《文选·郭璞<江赋>》:“溭淢濜溳﹐龍鱗結絡。”{李善}注:“如龍之鱗連結交錯也。”{明}{杨慎}《石鼓文叙录》:“遠則虹伸結絡﹐邇則瓊樹離披。”
絡-汉语大词典
絡
“[络]”的繁体字。《廣韻》盧各切,入鐸,來。【1】粗絮。《急就篇》卷二:“綈絡縑練素帛蟬。”{颜师古}注:“絡,即今之生也,一曰今之綿紬是也。”【2】缠丝。{汉}{刘向}《说苑·权谋》:“{袁氏}之婦絡而失其紀,其妾告之,怒棄之。”{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一絇絲,能得幾日絡?”{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絲於絡成之後,纔知作繭之精。”【3】指络丝工人。《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自昔先帝時,後宫列女,及諸織絡,數不滿百。”【4】缠绕;捆缚。《水浒传》第五二回:“{李應}把條白絹搭膊絡着手,出來迎迓,邀請進莊裡前廳。”《汉书·杨王孙传》:“裹以幣帛,鬲以棺槨,支體絡束,口含玉石。”{唐}{韩愈}《示儿》诗:“有藤婁絡之,春華夏陰敷。”《楚辞·招魂》:“{秦}篝{齊}縷,{鄭}綿絡些。”{王逸}注:“絡,縛也。”【5】引申为环绕。{宋}{叶適}《奉赋成都新园咏归堂》之一:“循涯詠未厭,引流絡其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决水》:“俗名之爲{檀山峴}。蓋{大别}之異名也。其水歷山委注而絡其縣矣。”【6】包罗;笼罩。《三辅黄图·阿房宫》:“表{南山}之顛以爲闕,絡{樊川}以爲池。”{元}{刘祁}《归潜志》卷二:“九山西絡煙霞去,一水南吞澗壑流。”《文子·精诚》:“智絡天地,察分秋毫。”{清}{魏源}《圣武记》卷六:“{俄羅斯國},至{明}始大,其地袤絡{滿洲}﹑{蒙古}﹑{新疆}之西北境,與{中國}相首尾。”【7】网状物;用网兜起。《文选·张衡<西京赋>》:“爾乃振天維,衍地絡。”{薛综}注:“絡,網也。”《汉书·李广传》:“{胡}騎得{廣},{廣}時傷,置兩馬間,絡而盛之卧。”{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三折:“郎君每心閒時將你脚上踢,興闌也絡在網裏。”【8】马笼头。{宋}{孙光宪}《风流子》词:“金絡玉銜嘶馬,繫向緑楊陰下。”【9】指用网状物兜住马头。{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之一:“馬若不絡頭,隨宜而起卧。”《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青絲繫馬尾,黄金絡馬頭。”【10】汲水用的绳索。《方言》第五:“繘,自{關}而東,{周}﹑{洛}﹑{韓}﹑{魏}之間,謂之綆,或謂之絡。”【11】指用绳索悬吊。《警世通言·三显身包龙图断冤》:“唤集土工,將井水吊乾,絡了竹籃,放下人去打撈。”【1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即经脉的旁支或小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繵緣,中經維絡,别下於三焦﹑膀胱。”《医宗金鉴·十二经表里原络总歌》:“藏府有病均宜刺,原絡表裏相隨看。”《素问·调经论》:“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絡頭-汉语大词典
絡頭
【1】马笼头。{南朝} {宋}{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驄馬金絡頭﹐錦帶佩吴鉤。”{唐}{元稹}《进马状》:“伏望陛下揚鞭頓轡﹐取驗其馴良﹐結尾絡頭﹐試觀其神彩。”{清}{杜岕}《送张子良还燕》诗:“長亭芳草桃花路﹐絡頭待爾横門時。”【2】古代束发的头巾, 又称帞头。《方言》第四:“絡頭﹐帞頭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郊曰絡頭﹐{南楚}{江}{湘}之間曰帞頭。”
絡驛不絶-汉语大词典
絡驛不絶
【1】见“絡繹不絶”。
絡絲娘-汉语大词典
絡絲娘
【1】缫丝女子。{宋}{苏轼}《浣溪沙》词:“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2】即络纬。{茅盾}《有志者》四:“他听得络丝娘在窗外草堆里刮拉刮拉﹐多么有劲!”《尔雅翼·释虫》:“莎雞……率以六月振羽作聲﹐連夜札札不止﹐其聲如紡絲之聲﹐故一名梭雞﹐一名絡緯﹐今俗人謂之絡絲娘。”
絡繹不絶-汉语大词典
絡繹不絶
亦作“[絡驛不絶]”【1】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八:“皇親兩府諸司﹐緣道設祭﹐自右掖門至{奉先院}﹐絡繹不絶。”《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絶。”《後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憐臣{彊}﹐感動發中﹐數遣使者太醫令丞方伎道術﹐絡驛不絶。”
絡緯-汉语大词典
絡緯
【1】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郁达夫}《采石矶》诗:“絡緯啼歇疏梧烟﹐露華一白凉無邊。”{清}{沈用济}《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絡緯索索窗前明。”{唐}{李白}《长相思》诗:“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簞色寒。”{汉}{无名氏}《古八变歌》:“枯桑鳴中林﹐絡緯響空堦。”
絡縸-汉语大词典
絡縸
【1】见“絡幕”。
絡腦-汉语大词典
絡腦
【1】马络头。{唐}{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二:“力憊未思金絡腦﹐影寒空望錦障泥。”{唐}{李贺}《马诗》之五:“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絡鞮-汉语大词典
絡鞮
【1】皮制长筒靴。鞮, 革履。{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履考》:“《急就章》……{徐氏}云:鞮亦履﹐今胡人履連脛﹐謂之絡鞮。”
絡續-汉语大词典
絡續
【1】陆续。《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然後衆人絡續告成﹐數了數一共二十七首。”{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一篇:“这时候是正月尾间﹐各学堂都络续在开课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也有幾分的﹐也有上錢的﹐絡續零星討將來。”
絡繹-汉语大词典
絡繹
亦作“[絡驛]”【1】连续不断; 往来不绝。《後汉书·乌桓传》:“是時四夷朝賀﹐絡驛而至。”《文选·马融<长笛赋>》:“繁縟絡繹﹐{范}{蔡}之説也。”{李善}注:“辭旨繁縟﹐又相連續也。”{张铣}注:“笛聲繁多﹐相連不絶﹐如{范雎}﹑{蔡澤}之説辭也。”《明史·聊让传》:“邇歲土木繁興﹐異端盛起﹐番僧絡驛﹐污吏縱横。”{沈从文}《泥涂》:“妇人们记起家中出痘疹的儿子﹐上年纪的想起自己的腰脊骨风痛﹐络绎走来﹐又陆续的回去了。”
絡腮鬍子-汉语大词典
絡腮鬍子
【1】连着鬓角的胡子。{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他浑身充沛着力量﹐眼睛光芒四射﹐络腮胡子半个月没有剃又长得黑茬茬的了。”{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巴尔札克}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高尔基}的头里﹐也许变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子。”
絡絡-汉语大词典
絡絡
【1】络绎不绝貌。{唐}{卢延让}《樊川寒食诗》之一:“誰家絡絡游春盛﹐擔入花間軋軋聲。”{南朝} {齐}{谢朓}《永明乐》诗之六:“絡絡結雲騎﹐奕奕泛戈船。”
絡絲-汉语大词典
絡絲
【1】一绺丝。{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坑水潰而爲瀑﹐懸崖三級下﹐深可十五六丈﹐但水細如絡絲﹐不如疋練也。”【2】缠丝。{潘漠华}《乡心》:“我们才出门外几十步路﹐他就向着一家络丝的人家走去。”{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青衣女鬼》:“一日﹐復於墻頭窺伺﹐見婦方絡絲檐下。”《元典章新集·刑部·偷盗》:“{馬元五}係賊人{李晉之}受僱絡絲。”
絡石-汉语大词典
絡石
【1】植物名。又称白花藤﹑石龙藤﹑石鲮。常绿攀援木质藤本。可供观赏, 茎叶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络石》。
絡秀-汉语大词典
絡秀
【1】{晋}{周顗}母{李氏}, 名{络秀}, {汝南}人。{顗}父{周浚}为安东将军, 出猎遇雨, 止{络秀}家。{浚}见而求为妾。父兄不许。{络秀}曰:“門户殄瘁, 何惜一女? 若連貴族, 將來或大益。”父兄从之。后生{顗}及{嵩谟}, 并列显位。{李氏}家族亦得正当礼遇。见{南朝}{宋}{刘义庆}《@说新语·贤媛》。后因以指有才识之女子。{清}{方文}《赠沈冠东纳妾》诗:“風雨自應求{絡秀}﹐庭除不肯雜{鮮卑}。”{宋}{苏轼}《次韵黄鲁直嘲小德》:“但使{伯仁}長﹐還興{絡秀}家。”{明}{张四维}《双烈记·就婚》:“老身當暮景﹐得安然﹐始識吾兒{絡秀}賢。”
絡驛-汉语大词典
絡驛
【1】见“絡繹”。
絡車-汉语大词典
絡車
【1】缫丝车。{元}{刘因}《南乡子·张彦通寿》词:“窗下絡車聲﹐窗畔兒童課六經。”{宋}{惠洪}《资国寺春晩》诗:“龍鄉戒曉月空斜﹐唤起清圓響絡車。”
絡絲蟲-汉语大词典
絡絲蟲
【1】即络纬。{唐}{白居易}《秋寄微之十二韵》:“飢啼春穀鳥﹐寒怨絡絲蟲。”
絡脈-汉语大词典
絡脈
【1】脉络, 比喻头绪或条理。{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陈师道》:“{履常}﹐天下士也﹐讀書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絡脈。”【2】中医指人体由经脉分出的大小分支。{宋}{范成大}《问天医赋》:“於皮毛﹐客於絡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即經主病也﹐代則絡脈有過。”
絡漠-汉语大词典
絡漠
【1】见“絡幕”。
絡幕-汉语大词典
絡幕
亦作“[絡漠]”亦作“[絡縸]”【1】张罗覆盖貌。《後汉书·马融传》:“矰碆飛流﹐纖羅絡縸。”{李贤}注:“絡縸﹐張羅貌也。縸與幕通。”{晋}{成公绥}《蜘蛛赋》:“纖羅絡漠﹐綺錯交張。”《文选·左思<蜀都赋>》:“鷹犬倐眒﹐罻羅絡幕。”{刘逵}注:“罻羅﹐鳥獸網也;絡幕﹐施張之貌也。”
絡-汉语大词典
絡
“[络]”的繁体字。【1】见“絡2子”。
絡子-汉语大词典
絡子
【1】用线编结成的网状袋。《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餘外還用綫絡子絡着一瓶兒東洋玫瑰油。”《红楼梦》第三五回:“倒不如打個絡子﹐把玉絡上呢。”【2】绕丝绕纱的器具。多用竹子或木条交叉构成,中有小孔,安装在有轴的座子上,用手摇转。
絲瓜絡-汉语大词典
絲瓜絡
【1】丝瓜肉干枯后剩下的纤维体。可以入药, 亦可作洗涤器皿之用。
絲絡-汉语大词典
絲絡
【1】接连不断。{唐}{杜甫}《丽人行》:“黄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絲絡送八珍。”【2】丝线制成的网状装饰物。{巴金}《砂丁》二:“这时候没有阳光﹐也没有雨点﹐那个女人却撑了一把伞﹐伞下面垂着一圈丝络﹐把她的半个身子遮住了。”
經絡-汉语大词典
經絡
【1】比喻纵横。{宋}{叶適}《烟霏楼记》:“碎坡叢岫﹐靡迆連接﹐淺泉細石﹐經絡田畔。”【2】方言。诀窍; 花样。《何典》第二回:“{形容鬼}也不懂打官司經絡﹐茫茫無定見的。”{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3】亦作“[經落]”。中医学名词。经脉和络脉。是人体中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联系全身的通路。经脉为纵行干线,络脉为横行分支。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孙络﹑十二经筋及十二皮部等。《汉书·艺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陰陽表裏﹐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經維絡﹐别下於三焦﹑膀胱”{唐}{张守节}正义:“言經絡下于三焦及膀胱也。”《素问·三部九候论》:“血病身有痛者治經絡。”{明}{宋濂}《医家十四经发挥序》:“學醫道者﹐不可不明乎經絡。”
綫絡子-汉语大词典
綫絡子
亦作“[線絡子]”【1】用线结成的小网袋。《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餘外還用線絡子絡着一瓶兒東洋玫瑰油。”
網絡-汉语大词典
網絡
【1】收罗; 概括。{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陈白露}是主线﹐靠她把剧情和那些人物勾结﹑网络起来。”{唐}{司马贞}《补<史记>序》:“然其網絡古今﹐叙述懲勸﹐異{左氏}之微婉﹐有{南史}之典實。”【2】电路或其一部分的总称。网络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内部参数(电阻﹑电感和电容)随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及方向有无变动, 分成“非线性网络”和“线性网络”; 按内部是否含有电源(如电池﹑电子管等), 分成“有源网絡”和“无源网絡”; 按向外伸出接线端的数目, 分成“二端网絡”和“四端网絡”等。【3】网状物。{唐}{杜宝}《大业杂记》:“〔{乾陽殿}〕其柱大二十四圍﹐倚井垂蓮﹐仰之者眩矅。南軒垂以珠絲網絡﹐下不至地七尺﹐以防飛鳥。”《北齐书·薛琡传》:“自制喪車﹐不加彫飾﹐但用麻爲流蘇﹐繩用網絡而已。”【4】比喻法令。《汉书·朱博传》:“網絡張設﹐少愛利﹐敢誅殺。”{明}{唐顺之}《赠宜兴尹林君序》:“後爲吏者見民之饒給又蠢蠢易籠也﹐則多張網絡侵漁之﹐故民生日以殫蹙而奸僞萌起。”{清}{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桎梏陳五刑﹐網絡施七覆。”
綿絡-汉语大词典
綿絡
亦作“[緜絡]”【1】连续; 连绵。《宋书·王微传》:“今有此書﹐非敢叨擬{中散}﹐誠不能顧影負心﹐純盗虚聲﹐所以綿絡累紙﹐本不營尚書虎爪板也。”{明}{归有光}《史论序》:“先生自三五載籍﹐迄於{宋}亡﹐綿絡千載﹐非止{有唐}一代之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曰席號﹐上雨旁風﹐架搆綿絡﹐藩籬其中。”{宋}{叶適}《湖州胜赏楼记》:“特嶺聯亙﹐巧石綿絡﹐頗抑湖之重勢而蔽遮其寒風﹐故其人意安而氣和。”【2】缠绕; 网络。《汉书·扬雄传下》:“是以{宓犧氏}之作《易》也﹐緜絡天地﹐經以八卦。”《楚辞·招魂》:“{秦}篝{齊}縷﹐{鄭}綿絡些。”{王逸}注:“綿﹐纏也;絡﹐縛也。”
縷絡-汉语大词典
縷絡
【1】犹缠绕。{宋}{叶適}《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志铭》:“{崑山}並大洋﹐盜出没不可蹤迹﹐以其半置{嘉定縣}﹐鑿{錦帆涇}﹐百港縷絡之所宗也。”{唐}{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攙叉鋒刃簇﹐縷絡釣絲縈。”
縻絡-汉语大词典
縻絡
【1】拘囚。{唐}{沈亚之}《旌故平卢军节士》:“{航}本{萊}人﹐嘗以氣敢聞於{平盧軍}。及{師道}欲叛﹐盡縻絡敢士﹐故{航}在名中。”
織絡-汉语大词典
織絡
【1】指操织事之宫女。《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自昔先帝時﹐後宫列女﹐及諸織絡﹐數不滿百。”【2】亦作“[織路]”。谓奔走往来, 犹如穿梭织布。{唐}{权德舆}《奉和张仆射<朝天行>》:“日日披誠奉昌運﹐王人織路傳清問。”《後汉书·张衡传》:“庸織絡於四裔兮﹐斯與彼其何瘳?”{李贤}注:“織絡﹐猶經緯往來也。”《文选·张衡<思玄赋>》作“織路”﹐{李善}注:“謂涉路東西有似於織也。”
繫絡-汉语大词典
繫絡
【1】联结。{唐}{韩愈}《上张仆射第二书》:“凡五藏之繫絡甚微﹐坐立必懸﹐垂於胸臆之間﹐而以之顛頓馳騁﹐嗚呼﹐其危哉!”
繩絡-汉语大词典
繩絡
【1】绳编的网状饰物。《晋书·舆服志》:“非法駕則乘畫輪車﹐上開四望﹐緑油幢﹐朱絲繩絡﹐兩箱裏飾以金錦﹐黄金塗五采。”【2】驾御马的缰绳﹑笼头。{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九:“然必如調鷹者﹐縱之九霄之間﹐而縧鏇在臂;鞚馬者﹐逸之百步之外﹐而繩絡在手﹐如是而可以御士矣。”
繹絡-汉语大词典
繹絡
【1】络绎。往来不绝; 接连不断。{清}{魏源}《登太行绝顶》诗之三:“建瓴批擣勢﹐阬當關雄;一面制天下﹐繹絡驅駝。”《明史·徐文溥传》:“旗校繹絡於道途﹐紳駢首於狴犴。”{晋}{干宝}《搜神记》卷四:“道中繹絡把火﹐見城郭邑居。”
纏絡-汉语大词典
纏絡
【1】缠绕。《云笈七籤》卷五一:“二景纏絡﹐萬神内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其水逕流{昆}{醴}之間﹐纏絡四縣之中。”{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纓絡棗-汉语大词典
纓絡棗
【1】枣名。{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月·时品》:“都門棗品極多﹐大而長圓者爲纓絡棗。”
纓絡-汉语大词典
纓絡
【1】指似缨络的饰物。{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寺中突起喇嘛白塔﹐金頂纓絡﹐高矗雲霄。”【2】松树名。{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植物》:“羅漢松:《通州物産志》:‘松有茸針﹑纓絡﹑羅漢諸名﹐州北鍾{秀山}﹐又{西山}有纓絡﹐狀如膽瓶﹐大蔭天井。’”【3】用珠玉串成戴在颈项上的饰物。多作颈饰。《晋书·四夷传·林邑国》:“其王服天冠﹐被纓絡。”《红楼梦》第三回:“項上金螭纓絡﹐又有一根五色絲縧﹐繫着一塊美玉。”{宋}{苏轼}《无名和尚颂观音偈》:“纍纍三百五十珠﹐持與{觀音}作纓絡。”【4】缠绕。比喻世俗的束缚。{唐}{权德舆}《拜昭陵过咸阳墅》诗:“終當解纓絡﹐田里諧因緣。”《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序》:“方解纓絡﹐永託兹嶺﹐不任吟想之至﹐聊奮藻以散懷。”{李善}注:“纓絡﹐以喻世網也。”{刘良}注:“纓絡﹐縈纏也。”【5】带穗子的物品。亦指穗状饰物及像穗子的东西。{丁玲}《东村事件》:“自卫军的梭标﹐都成行的伸出人头﹐一些红缨络﹐在阳光下﹐更显得火也似的﹐在人海中燃烧着。”{刘白羽} 《昆仑山的太阳》:“这条莽荡的{黄河}﹐一下分散作无数条细流﹐如万千缨络闪烁飘拂﹐一下又汇为巨流﹐如利剑插过深山。”《红楼梦》第五三回:“〔几上〕又有紫檀雕嵌的大紗透繡花草詩字的纓絡。”
趕絡-汉语大词典
趕絡
【1】连续不断地驱使﹑逼迫。{洪深}《赵阎王》第四幕:“我是无可如何﹐才从新当兵﹐混一口饭吃﹐思前想后﹐就是你这个坏蛋﹐赶络着我再向这下流里走……走……走到今天!”
貫絡-汉语大词典
貫絡
【1】连贯交错。{明}{吴宽}《玉涧记》:“{復中}所居﹐城市之所環繞﹐廬井之所貫絡﹐求諸山水無所得﹐安有所謂澗者。”
連絡-汉语大词典
連絡
【1】连接;衔接。{郭沫若}《初出夔门》三:“那些片子大约是{德国}的或者{俄国}的所谓‘消息片’﹐是报道着当时的重要的世界新闻的﹐所以各张片子毫无连络﹐而字幕上的说明也不是英文。”{艾青}《街》诗:“看﹐房子被揭去了屋盖﹐墙和墙失去了连络。”【2】犹联络。{鲁迅}《呐喊·狂人日记》:“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旧唐书·朱敬则传》:“分山裂河﹐設磐石之固;内守外禦﹐有維城之基。連絡徧於域中﹐膠葛盡於封内。”《红楼梦》第四回:“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邏絡-汉语大词典
邏絡
【1】比喻巡防严密犹如罗网。{明}{陈子龙}《报夏考功书》:“而邏絡忽嚴﹐津梁頓絶﹐時無{文}({文種}){范}({范蠡})﹐{會稽}甲盾﹐復爾崩離。”
青絡-汉语大词典
青絡
【1】谓青藤缠绕。{宋}{陆游}《闲咏园中草木》之四:“緑侵小徑蟆衣草﹐青絡疏籬鬼帶藤。”【2】青丝马络头。{元}{刘詵}《秧马歌和萧养吾》:“借汝襏襫覆塵坌﹐錦韉青絡非汝思。”
金鑣玉絡-汉语大词典
金鑣玉絡
【1】见“金鑣玉轡”。
金絡-汉语大词典
金絡
【1】即金络头。{唐}{胡曾}《寒食都门作》诗:“金絡馬銜原上草﹐玉顔人折路傍花。”{宋}{孙光宪}《风流子》词:“金絡玉銜嘶馬﹐繫向緑楊陰下。”{南朝} {梁}{何逊}《学古》诗之一:“玉羈瑪瑙勒﹐金絡珊瑚鞭。”【2】借指良马。{唐}{陆龟蒙}《采药赋》:“聊作侍中郎﹐且乘金絡。”【3】借指骑马的人。{唐}{杜牧}《扬州》诗之二:“金絡擎鵰去﹐鸞環拾翠來。”
金絡索-汉语大词典
金絡索
【1】见“金落索”。
金絡頭-汉语大词典
金絡頭
【1】金饰的马笼头。{南朝} {宋}{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驄馬金絡頭﹐錦帶佩吴鉤。”{唐}{元稹}《哀病骢呈致用》诗:“金絡頭銜光未滅﹐玉花衫色瘦來燋。”
鉤絡帶-汉语大词典
鉤絡帶
亦作“[鉤落帶]”亦作“[鉤落]”【1】一种束腰带。《北堂书钞》卷一二八引{晋}{张勃}《吴录》:“鉤落者﹐革帶也﹐世謂之鉤落帶。”《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童謡曰:‘{諸葛恪}﹐蘆葦單衣篾鉤落﹐於何相求成子閤。’……鉤落者﹐校飾革帶﹐世謂之鉤絡帶。”
鉤絡-汉语大词典
鉤絡
【1】犹钩结。{清}{赵翼}《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紅橋南北渺風漪﹐處處名園互鉤絡。”
鑿絡-汉语大词典
鑿絡
【1】见“鑿4落”。
韁絡-汉语大词典
韁絡
【1】马缰绳和笼头。{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五:“{劉長卿}有《湘中紀行》十詩……詞妙氣逸﹐如生馬駒不爲韁絡所掣﹐讀之使人飄飄然有憑虚御風之意。”
馬絡-汉语大词典
馬絡
【1】拴马的绳。{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空中妇人》:“見空中一婦人﹐乘白馬華袿素帬;一小奴牽馬絡﹐自北而南。”
驛絡-汉语大词典
驛絡
【1】犹络绎。连续不断。驛,通“繹”。{清}{钮琇}《觚賸·圣武成功诗》:“驛絡投{青海}﹐欹斜舞白題。”{清}{魏禧}《彭夫人家传》:“庚辰﹐公成進士。葬父﹐賓客會葬者驛絡數千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