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綜)是什么意思
博綜-汉语大词典
博綜
亦作“[博縱]”【1】犹博通。{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郑苏年师》:“博縱羣書﹐規模宏遠。”{汉}{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總角入學﹐治《孟氏易》《歐陽尚書》《韓詩》。博綜古文﹐周覽篇籍﹐言語造次﹐必以經綸加之。”{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定相}〕博綜天文地紀﹐人官物典兵農水利之學﹐皆淹貫。”{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大伽蓝国》:“博綜衆經﹐研究異論。”{明}{徐渭}《自为墓志铭》:“及悔學﹐志又迂闊﹐務博綜﹐取經史諸家﹐雖瑣至稗小﹐妄意窮極。”
修綜-汉语大词典
修綜
【1】学习研究。《晋书·阮裕传》:“{裕}嘗以人不須廣學﹐正應以禮讓爲先﹐故終日静默﹐無所修綜﹐而物自宗焉。”【2】修改整理。《魏书·律历志》:“{高祖}{太和}中﹐詔秘書鍾律郎{上谷}{張明豫}爲太史令﹐修綜曆事。”
條綜-汉语大词典
條綜
【1】分析综合。{唐}{柳宗元}《送韩丰群公诗後序》:“常績文著書﹐言禮家之事﹐條綜古今﹐大備制量﹐遺名居實﹐澹泊如也。”
典綜-汉语大词典
典綜
【1】犹总管。《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豐}等合受殊寵﹐典綜機密。”
兼綜-汉语大词典
兼綜
【1】犹兼理;综合。{南朝} {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陳農}所未究﹐{河閒}所未輯﹐有一於此﹐罔不兼綜者與?”{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六》:“乃若師儒有能兼通前代之法意﹐亦相誡語焉﹐則兼綜之能也﹐博聞之資也。”
參綜-汉语大词典
參綜
【1】参与总揽。《晋书·殷浩传》:“復爲建武將軍﹑{揚州}刺史﹐遂參綜朝權。”《晋书·温峤传》:“拜侍中﹐機密大謀皆所參綜。”
參伍錯綜-汉语大词典
參伍錯綜
【1】交互错杂。语本《易·繋辞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吾友{虞山}{黄子鴻}獨能沈酣此書﹐參伍錯綜﹐各得其理。”{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二曜五緯﹐參伍錯綜。”{罗惇曧}《文学源流·总论》:“易語言爲文字﹐資口耳以簡編﹐參伍錯綜﹐文成萬變。”亦作“[參伍錯縱]”。{明}{唐顺之}《与万思节主事书》:“活數者如揲蓍求卦之初﹐參伍錯縱而陰陽未分者也;死數者如卦晝已成之後﹐爲九爲六而陰陽既定者也。”
專綜-汉语大词典
專綜
【1】独自总揽。《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扁}聰辯明斷﹐專綜機密之任。”
尋綜-汉语大词典
尋綜
【1】探求综理。{汉}{蔡邕}《鼎铭》:“尋綜六藝﹐契闊馳思﹐所以啓前惑而覺後疑者亹亹焉。”
衡綜-汉语大词典
衡綜
【1】谓考核铨选官吏。《新唐书·李敬玄传》:“{敬玄}因其法﹐衡綜有序。自{永徽}後﹐選員寖多﹐惟{敬玄}居職有能稱。”{宋}{岳珂}《桯史·部胥增损文书》:“以此知四選蠹積﹐益不可勝算﹐司衡綜者﹐可不謹哉。”
桄綜-汉语大词典
桄綜
【1】老式织机上的构件之一。即综片。综片下连辘踏板,织工踏之,使综片起伏,带动经线上下,形成织口,以便纬线穿过。{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分名》:“直至織花綾綢﹐則去此兩扇﹐而用桄綜八扇。”
校綜-汉语大词典
校綜
【1】校订总合。{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凡前代校綜墳典之書﹐{漢}有略﹐{晉}有部﹐{唐}有録﹐{宋}有目﹐{元}有考﹐志則諸史共之。”
機綜-汉语大词典
機綜
【1】机织。{宋}{黄庭坚}《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溪毛亂錦纈﹐候蟲響機綜。”{任渊}注:“韻書曰:綜﹐機縷也。”此指机织之声。
甄綜-汉语大词典
甄綜
【1】综合分析,鉴定品评。{清}{龚自珍}《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甄綜人物﹐蒐輯文獻﹐仍以自任﹐固未老也。”{清}{李慈铭}《王选<续古文辞类纂>跋》:“蓋自爲一家之學而已﹐非甄綜古人也。”《三国志·蜀志·庞统传》“{顧子}({顧劭})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劭}就{統}宿﹐語﹐因問:‘卿名知人﹐吾與卿孰愈?’{統}曰:‘陶冶世俗﹐甄綜人物﹐吾不及卿。論帝王之祕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
淵綜-汉语大词典
淵綜
【1】精深综达。{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北人學問﹐淵綜廣博。”
探綜-汉语大词典
探綜
【1】探究贯通。《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見{曜}自少勤學﹐雖老不倦﹐探綜墳典﹐温故知新。”{汉}{蔡邕}《郭有道林宗碑》:“考覽六籍﹐探綜羣緯。”
營綜-汉语大词典
營綜
【1】经营治理。{晋}{王羲之}《又遗殷浩书》:“知{安西}敗喪﹐公私惋怛﹐不能須臾去懷﹐以區區{江左}﹐所營綜如此﹐天下寒心﹐固已久矣。”【2】从事研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爲少善﹐不如執一。鼫鼠五能﹐不成伎術。’近世有兩人﹐朗悟士也。性多營綜﹐略無成名。”{卢文弨}补注:“營綜﹐謂多所經營綜理也。”
思綜-汉语大词典
思綜
【1】犹才思。《晋书·殷浩传》:“足下沈識淹長﹐思綜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
研機綜微-汉语大词典
研機綜微
【1】研究综合事理的深奥精微之处。《後汉书·贾逵传》:“猶朝夕恪勤﹐游情六藝﹐研機綜微﹐靡不審覈。”
研綜-汉语大词典
研綜
【1】研究综括。《北史·常爽传》:“篤志好學﹐博聞强識﹐明習緯候﹐五經﹑百家﹐多所研綜。”
管綜-汉语大词典
管綜
【1】统管;包摄。《北史·张黎传》:“{明元}器其忠亮﹐賜爵{廣平公}﹐管綜機要。”《晋书·任恺传》:“{愷}有經國之幹﹐萬幾大小多管綜之。”
綜-汉语大词典
綜
“[综]”的繁体字。《廣韻》子宋切,去宋,精。【1】织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便梭子通过的装置。{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蓋緯之成經,其猶織綜,絲麻不雜,布帛乃成。”{晋}{傅玄}《马钧传》:“舊綾機五十綜者五十躡,六十綜者六十躡,先生患其喪功費日,乃皆易以十二躡。”{汉}{刘向}《列女传·鲁季敬姜》:“推而往,引而來者,綜也。”{唐}{虞世南}《中妇织流黄》诗:“綜新交縷澀,經脆斷絲多。”
綜-汉语大词典
綜
“[综]”的繁体字。《廣韻》子宋切,去宋,精。【1】总集;聚合。{清}{阮元}《小沧浪笔谈·重修郑公祠碑》:“{元}嘗博綜遺經,仰述往哲,行藏契乎{孔}{顔},媺言紹乎{游}{夏},則{漢}大司農{高密}{鄭公}其人矣。”《易·繫辞上》:“錯綜其數。”{孔颖达}疏:“錯謂交錯,綜謂總聚。”{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2】整理;治理。《文选·何劭<赠张华>诗》:“私願偕黄髮,逍遥綜琴書。”{李善}注引{王肃}《<周易>注》:“綜,理事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近世有兩人,朗悟士也,性多營綜,略無成名。”{卢文弨}补注:“營綜,謂多所經營综理也。”{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山左金石志>序》:“而{秋帆先生}復奉命總督{兩湖},繼且綜{湖}南北軍務矣。”【3】量词。绺;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約得百兩,便熔成一大錠,把一綜紅線,結成一縧,繫在錠腰,放在枕邊。”
綜畫-汉语大词典
綜畫
【1】全面筹画。《明史·循吏传·贝秉彝》:“尤善綜畫﹐凡廢鐵﹑敗皮﹑朽索﹑故紙悉藏之﹐暇令工匠煮膠﹑鑄杵﹑擣紙﹑絞索貯於庫。”{清}{梅曾亮}《栗恭勤公传》:“上知公忠實可任﹐且綜畫周密﹐卒皆允之﹐屢詔褒賞。”
綜緝-汉语大词典
綜緝
【1】综合编次。{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若其讚論之綜緝辭采﹐序述之錯比文華﹐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晋书·虞溥司马彪等传论》:“咸能綜緝遺文﹐垂諸不朽。”
綜合大學-汉语大词典
綜合大學
【1】大学的一种类型。由若干不同学科的院﹑系组成。我国的综合大学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技术科学(工科)方面的各种专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綜校-汉语大词典
綜校
【1】整理订正。《後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加以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綜校圖録。”
綜絲-汉语大词典
綜絲
【1】整理蚕丝。{三国} {魏}{曹植}《魏德论》:“農夫詠於田隴﹐織婦欣而綜絲。”
綜線-汉语大词典
綜線
【1】见“綜2綫”。
綜覈名實-汉语大词典
綜覈名實
【1】见“綜核名實”。
綜制-汉语大词典
綜制
【1】犹总管。{明}{李东阳}《熊公合葬墓志铭》:“公出遊﹐念母老﹐不敢以薪米爲累﹐因悉付太淑人。太淑人一意綜制爲公助。”
綜計-汉语大词典
綜計
【1】犹总计。{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蒙古}之地﹐上古不乏未成之湖。雖大小不等﹐而綜計大概周圍約千里有奇。”{茅盾}《<子夜>後记》:“其间因病﹐因事﹐因{上海}战事﹐因天热﹐作而复辍者﹐综计亦有八个月之多。”
綜採-汉语大词典
綜採
【1】多方摘取。{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及{揚雄}《百官箴》﹐頗酌於《詩》《書》;{劉歆}《遂初賦》﹐歷叙於紀傳:漸漸綜採矣。”
綜括-汉语大词典
綜括
【1】总括; 概括。{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天下篇》的‘以本为精﹐以物为粗’﹐就是这些意见的综括了。”《新唐书·姚思廉传》:“詔與{魏徵}共撰《梁》﹑《陳》書﹐{思廉}采{謝炅}﹑{顧野王}等諸家言﹐推究綜括﹐爲{梁}{陳}二家史﹐以卒父業。”{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杂觚·集部传讹》:“國朝{海寧相國}手訂《格致鏡原》一書﹐綜括包羅﹐幾無遺義。”
綜合利用-汉语大词典
綜合利用
【1】指物质资源效能的多方面的充分利用。如烟煤经过干馏, 可以得到焦炭﹑煤气﹑煤焦油等产品; 从煤焦油中, 又可进一步提取苯类﹑酚类﹑萘﹑蒽等化工原料和沥青。
綜物-汉语大词典
綜物
【1】犹治事。{汉}{蔡邕}《处士圈叔则碑》:“思心精叡﹐綜物通靈。”【2】治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于文墨。”
綜會-汉语大词典
綜會
【1】总汇; 汇集。{章炳麟}《文学总略》:“諸事有綜會﹐待條牒然後明者﹐《周官》所陳﹐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章炳麟}《文学说例》:“{戴先生}起自{休寧}﹐{王}{段}二師﹐實承其學;綜會雅言﹐皆衆理解﹐則{高郵}尤懿矣。”
綜攬-汉语大词典
綜攬
【1】总管。{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第一节:“封建专制的政权从此更加集中﹐集中于一人之手﹐皇帝便成为综揽一切政事的独裁者了。”
綜覈-汉语大词典
綜覈
【1】见“綜核”。
綜析-汉语大词典
綜析
【1】犹言分合。《後汉书·蔡邕传》:“沈精重淵﹐抗志高冥﹐包括無外﹐綜析無形﹐其已久矣。”{清}{宋大樽}《茗香诗论》:“蓋{貞白}綜析無形者也﹐{江都}包括無外者也。”
綜覽-汉语大词典
綜覽
【1】总观; 通览。《晋书·儒林传·韦謏》:“雅好儒學﹐善著述﹐於羣言祕要之義﹐無不綜覽。”{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後此夫人綜覽季世﹐漸入澆漓﹐思攜爾託根上國。”《文选·潘岳<杨仲武诔>》:“子以妙年之秀﹐固能綜覽義旨﹐而軌式模範矣。”{李周翰}注:“綜﹐猶總也。”{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综览{陈寿}所记﹐{诸葛亮}的一生﹐功劳固然很大﹐失败和无能为力之处也不少。”
綜核-汉语大词典
綜核
亦作“[綜覈]”【1】谓聚总而考核之。{宋}{苏辙}《代滕达道龙图苏州谢上表》之一:“方先帝臨御之始﹐寔羣臣綜覈之秋。”《旧唐书·代宗纪》:“至于領録天下之綱﹐綜覈萬事之要﹐邦國善否﹐出納之由﹐莫不處正於會府也。”《世说新语·赏誉》“{劉慶孫}長才”{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八王故事》:“{劉輿}才長綜覈。”{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西人綜核貿易情形﹐大率以十年爲一運。”《明史·刘安传》:“今明天子綜核於上﹐百執事振刷於下﹐叢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氣耳。”
綜練-汉语大词典
綜練
【1】博习, 广泛究习。{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右歷叙禪教二宗本末﹐粲然指掌﹐非綜練釋門者﹐不易至斯。”《晋书·葛洪传》:“{洪}傳{玄}業﹐兼綜練醫術。”{宋}{陆游}《贺黄枢密启》:“博極墳書﹐得興亡治亂之由;綜練典章﹐識沿革始終之際。”
綜述-汉语大词典
綜述
【1】综合叙述。{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若乃綜述性靈﹐敷寫器象﹐鏤心鳥迹之中﹐織辭魚網之上﹐其爲彪炳﹐縟采名矣。”
綜管-汉语大词典
綜管
【1】犹总管。《汉书·王莽传上》:“開門延士﹐下及白屋﹐婁省朝政﹐綜管衆治。”
綜合-汉语大词典
綜合
【1】与“分析”相对。是思维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的方法。辩证逻辑把分析与综合看作是认识过程中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并把它们作为一种统一的思维方法。【2】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选>题记》:“想试试作综合处理﹐看是不是能产生点散文诗的效果。”
綜絲-汉语大词典
綜絲
【1】织机附件名。用线或钢丝制成, 中部有小孔, 经纱从孔中穿过。每根综丝控制一根经纱。综丝上下运动时将经纱分开, 形成梭口, 以便引入纬纱。
綜典-汉语大词典
綜典
【1】犹总管, 全面掌握。《三国志·魏志·锺会传》:“〔{鍾會}〕雖在外司﹐時政損益﹐當世與奪﹐莫不綜典。”
綜實-汉语大词典
綜實
【1】综核实际。{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襄公}不度德量力﹐慕名而不綜實。”
綜理-汉语大词典
綜理
【1】总揽; 管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使君廣有家私﹐豈能一一綜理?”{清}{刘大櫆}《吴节妇传》:“{吴君}綜理賈業﹐能擴而光之使日大。”{宋}{苏轼}《德威堂铭》序:“其綜理庶務﹐酬酢事物﹐雖精練少年有不如。”《三国志·魏志·程昱传》:“今外有公卿將校總統諸署﹐内有侍中尚書綜理萬幾。”【2】整理。{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三章:“故謂若欲綜理已出一切經典﹐自知非一人所能爲。”{唐}{刘知幾}《史通·古今正史》:“{固}後坐{竇氏}事﹐卒于{洛陽}獄﹐書頗散亂﹐莫能綜理。”
綜事-汉语大词典
綜事
【1】综理事务。《三国志·魏志·胡质传》:“〔{胡敏}〕有子曰{質}﹐規模大略不及於父﹐至於精良綜事過之。”【2】综述事理。{黄远庸}《<晩周汉魏文钞>序》:“今欲濬發智慮﹐輸入科學﹐綜事佈意﹐明白可觀﹐則必提倡一種近世文體﹐使之合于文法及名學。”
綜覆-汉语大词典
綜覆
【1】总括; 包罗。{清}{黄宗羲}《张景岳传》:“其所著《類經》﹐綜覆百家﹐剖析微義﹐凡數十萬言﹐歷四十年而後成。”
綜博-汉语大词典
綜博
【1】广博。{南朝} {梁}{沈约}《与沈渊荐沈驎士表》:“貞粹稟於天然﹐綜博生乎篤習。”{明}{宋濂}《傅守刚墓碣》:“予讀之﹐見其遣辭豐縟而考事綜博。”
綜綫-汉语大词典
綜綫
亦作“[綜線]”【1】把纱线分缕交错以织成图案的一种方法。{明}{陶宗仪}《辍耕录·黄道婆》:“至於錯紗配色﹑綜綫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織成被﹑褥﹑帶﹑帨﹐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中上:“貫縷提之以織曰綜線。綜音縱。”
綜錯-汉语大词典
綜錯
【1】错综。{刘师培}《与人论文书》:“故文之爲用﹐匪第臚情俵實﹐所以顯示鑒識﹐綜錯理跡也。”{吴组缃}《山洪》十:“河水静静的﹐一片深碧﹐清澈得可以看见水底嶙峋综错的长着绿苔的石块。”{鲁迅}《书信集·致陈濬》:“種種事故﹐綜錯滋多﹐雖曰著作﹐實處荆棘。”
綜達-汉语大词典
綜達
【1】总括通晓。《後汉书·孔融传》:“{文舉}盛嘆{鴻豫}名實相副﹐綜達經學。”
綜學-汉语大词典
綜學
【1】谓积聚学识。{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是以綜學在博﹐取事貴約﹐校練務精﹐捃理須覈。”
綜釐-汉语大词典
綜釐
【1】治理。{唐}{韩愈}《顺宗实录》二:“朕新委元臣﹐綜釐重務。”
綜貫-汉语大词典
綜貫
【1】谓总括贯通。{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文士儒流﹐博通二典者﹐{漢}{淮南王}……諸人皆綜貫道書者也。”{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圣武记叙川楚教匪谋篇尚未尽善》:“若必逐事而記之﹐則太繁瑣﹐故必立一簡法以綜貫之。”
綜核名實-汉语大词典
綜核名實
【1】对事物进行综合考核以察其名称和实际是否符合。一般用于吏治。《汉书·宣帝纪赞》:“{孝宣}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咸精其能。”《晋书·荀顗传》:“〔{顗}〕綜核名實﹐風俗澄正。”《明史·后妃传二·孝定李太后》:“{萬曆}初政﹐委任{張居正}﹐綜覈名實﹐幾于富强﹐后之力居多。”{章炳麟}《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誠欲求治﹐非不在綜核名實也﹐然觀{貞觀}﹑{開元}之政﹐綜核之嚴﹐止於廉問官吏﹐於民則不爲繁苛。”亦作“[綜覈名實]”。
綜觀-汉语大词典
綜觀
【1】总括观察。{鲁迅}《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本集即愿做一个木刻的路程碑﹐将自去年以来﹐认为应该流布的作品﹐陆续辑印﹐以为读者的综观﹐作者的借镜之助。”{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籤>序》:“綜觀七子之詩﹐{滄溟}律絶﹐足以彈壓一世。”
綜治-汉语大词典
綜治
【1】全面治理。{明}{李东阳}《重修尼山宣圣庙记》:“規畫綜治﹐既精既密。”
綜合藝術-汉语大词典
綜合藝術
【1】指综合几种艺术成分所构成的艺术,如声乐﹑建筑﹑戏剧﹑电影等。通常专指同时兼用视觉和听觉感受的艺术,如戏剧﹑电影等。
綜緯-汉语大词典
綜緯
【1】犹纵横。{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一》:“{宋文憲景濂}﹐文既綜緯﹐詩稍平易。”{晋}{孙绰}《望海赋》:“考萬川以周覽﹐亮天地之綜緯。”
綜攝-汉语大词典
綜攝
【1】统辖。《梁书·沈约传》:“外觀旁覽﹐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綜攝。”【2】总括。{宋}{李纲}《<易传内篇>序》:“自有形至於無形﹐自有心至於無心﹐莫不綜攝乎此。”
綜悉-汉语大词典
綜悉
【1】治理熟悉。《晋书·祖纳传》:“五經羣史多所綜悉﹐且好學不倦﹐從善如流。”
綜練名實-汉语大词典
綜練名實
【1】犹综核名实。{宋}{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諸葛孔明}不以文章自名﹐而開物成務之姿﹐綜練名實之意﹐自見於言語。”
綜務-汉语大词典
綜務
【1】治理事务。《隋书·百官志上》:“{有周}創據{關}右﹐日不暇給﹐洎乎克清{江}{漢}﹐爰議憲章。酌{酆}{鎬}之遺文﹐置六官以綜務﹐詳其典制﹐有可稱焉。”
緝綜-汉语大词典
緝綜
【1】整理综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桓水》:“余考校諸書﹐以具聞見﹐今略緝綜川流沿注之緒﹐雖今古異容﹐本其流俗﹐粗陳所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枝津交渠﹐世家分夥﹐故川舊瀆﹐難以取悉﹐雖粗依縣地緝綜所纏﹐亦未必一得其實也。”
織綜-汉语大词典
織綜
【1】经纬线交织。{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蓋緯之成經﹐其猶織綜﹐絲麻不雜﹐布帛乃成。”【2】引申指组合。{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惟{劉焯}﹑{劉炫}最爲詳雅﹐然{焯}乃織綜經文﹐穿鑿孔穴﹐詭其親見﹐異彼前儒。”
纂綜-汉语大词典
纂綜
【1】纂集综合。《宋书·礼志三》:“纂綜淪蕪﹐搜騰委逸。”
貫綜-汉语大词典
貫綜
【1】谓织机上纬线往来穿过一上一下的综,织成纺织品。{三国} {吴}{杨泉}《织机赋》:“于是乎女工就素﹐絲輕貫綜﹐紀簡姦清﹐織女揚翬。”
貫綜-汉语大词典
貫綜
【1】贯通融会。{汉}{蔡邕}《朱公叔议》:“{益州}府君﹐貫綜典術﹐率由舊章。”《旧唐书·岑文本传》:“博考經史﹐多所貫綜。”{清}{方履籛}《周箌云墓表》:“而君尤能精究七畧﹐貫綜百氏。”
賅綜-汉语大词典
賅綜
【1】齐备而有条贯。{清}{厉鹗}《<醯略>序》:“{趙君意林}撰《醯略》成如干卷﹐賅綜奥衍﹐靡所不具﹐實爲前此所未有。”
通綜-汉语大词典
通綜
【1】贯通综合。《世说新语·规箴》“{郗太尉}晩節好談”{刘孝标}注引《中兴书》:“{鑒}({郗鑒})少好學博覽﹐雖不及章句﹐而多所通綜。”《晋书·司马彪传》:“{彪}乃討論衆書﹐綴其所聞……通綜上下﹐旁貫庶事﹐爲紀﹑志﹑傳凡八十篇﹐號曰《續漢書》。”
該綜-汉语大词典
該綜
【1】犹总括。{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上·昙柯迦罗》:“風雲星宿﹐圖讖運變﹐莫不該綜﹐自言天下文理畢己心腹。”{元}{杜本}《怀友轩记》:“或譚論之該綜﹐或考覈之精審。”
銓綜-汉语大词典
銓綜
【1】谓选拔罗致人材。{清}{顾炎武}《菰中随笔》:“是故銓綜失敍﹐受任多濫。”{明}{宋濂}《拟诰命起结文》:“吏部爲銓綜之司﹐而部曹之選所以佐理天官﹐簡拔賢俊者也。”《晋书·良吏传序》:“莅職者爲身擇利﹐銓綜者爲人擇官。”《资治通鉴·唐高宗龙朔三年》:“〔{李義府}〕恃中宫之勢﹐專以賣官爲事﹐銓綜無次﹐怨讟盈路。”【2】权衡和综合。{唐}{刘知幾}《史通·覈才》:“遂使握管懷鉛﹐多無銓綜之識;連章累牘﹐罕逢微婉之言。”
錯綜-汉语大词典
錯綜
【1】交错综合。《易·繫辞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孔颖达}疏:“錯謂交錯﹐綜謂總聚﹐交錯總聚﹐其陰陽之數也。”{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下》:“至若錯綜乖所﹐分布失宜﹐則綵絢雖多﹐巧妙不足者矣!”《三国志·魏志·傅嘏传》:“然儒生學士﹐咸欲錯綜以{三代}之禮。禮弘致遠﹐不應時務。”{草明}《乘风破浪》三:“他不能全面地掌握头绪纷纭﹑关系错综的钢铁联合企业的规律性。”{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益知天下事經緯錯綜﹐决非印板所能印定。”【2】指故意颠倒词序以避免形成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宋}{陈善}《扪虱新话·楚词春秋罗池碑错综成文》:“《楚詞》以‘日吉’對‘良辰’﹐以‘蕙殽蒸’對‘奠桂酒’。{沈存中}云:此是古人欲錯綜其語﹐以爲矯健故耳。”{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错综成文例》:“古人之文﹐有錯綜其辭以見文法之變者。如《論語》‘迅雷風烈’﹐《楚辭》‘吉日兮辰良’﹐《夏小正》‘剥棗栗零’皆是也。”
關綜-汉语大词典
關綜
【1】全面掌管。《三国志·吴志·朱治传》“{治}聞之﹐求往見{賁}﹐爲陳安危”{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特以君侯骨肉至親﹐器爲時生﹐故表{漢}朝﹐剖符大郡﹐兼建將校﹐仍關綜兩府﹐榮冠宗室。”【2】贯通综合。《魏书·崔浩传》:“少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綜。”《北史·刁沖传》:“陰陽﹑圖緯﹑算數﹑天文﹑風氣之書莫不關綜﹐當世服其精博。”
闡綜-汉语大词典
闡綜
【1】阐明综述。{汉}{荀悦}《<汉纪>後序》:“惟祖宗之洪業﹐思光啓于萬嗣﹐闡綜大猷﹐命立國典﹐以及羣籍﹐於是乃作考舊﹐通連體要﹐以述《漢紀》。”
龍綜-汉语大词典
龍綜
【1】名贵的织物,上有龙纹。{宋}{范成大}《咏吴中二灯·琉璃球》:“龍綜繅冰繭﹐魚文縷玉葉。雨絲風外縐﹐雲網日邊明。”{宋}{范成大}《行路难》诗:“贈君以丹棘忘憂之草﹐青棠合歡之花﹐馬瑙遊仙之夢枕﹐龍綜辟寒之寶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