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缄

缄(緘)是什么意思

  • 瑶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瑶缄yáo jiān

    【释义】:

    同“瑶函”,指道家典籍。唐·温庭筠《老君庙》诗:“五千文閟瑶缄。”

  • 华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华缄huá jiān

    【释义】:

    对别人书信的敬称。唐·崔致远《龙州裴岘尚书》:“远劳专介,特枉华缄。”唐·皇甫枚《非烟传》:“发华缄而思飞,讽丽句而目断。”

  • 缄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缄札jiān zhá

    【释义】:

    书信。缄,封口;札,书信。唐·李商隐《春雨》诗:“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 瑶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瑶缄yáo jiān

    【释义】:

    对他人书信的美称。缄,信封,书信。唐·罗隐《寄黔中王从事》诗:“贪将醉袖矜莺谷,不把瑶缄附鲤鱼。”前蜀·薛昭蕴《女冠子》词:“正遇刘郎使,启瑶缄。”又指道家经典。见“道藏”条。

  • 三缄其口-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三缄其口sānjiānqíkǒu

    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信口开河(遇事三缄其口固然不对,但~也是不好的。)

  • 沉默 缄默 默然-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沉默 缄默 默然

    沉默chénmò 缄默jiānmò 默然mòrán

    形容词。表示不说话。

    “沉默”含有沉静无声的意味。例如:“李自成遥望远方,沉默片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册);“我问是怎么回事,大家立即沉默下来”(《人民日报》,1978,11.6);“屋内沉默而紧张”(《曹禺选集》);“两个永远沉默的石狮子蹲在门口”(巴金;《家》)。

    “缄默”强调闭着嘴;含有“坚持着不吭声或坚决不说”的意味,意思比“沉默”重;只使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几天的容忍缄默,似乎不能再维持,象彆足了的水,遇见个出口,就要冲激出去”(老舍:《骆驼样子》);“谁也猜不透她心底压抑着多少苦痛的思想与愿望,她是异常缄默的”(《曹禺选集》);“大家纳闷,何以她在会上缄默不语”。

    “默然”强调按常情该说话却不开口说的样子,含有“反映出有某种特殊情绪或心理”的意味;意思也比“沉默”稍重;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我们默然地对着,静听那汩——汩的桨声,几乎要入睡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平素见面,话没个完,临别了,相对默然”(臧克家:《诗与生活》);“听说大家又这样忆念着周金,周炳就又伤感起来,默然不语”(欧阳山:《三家巷》)。

  • 缄素-实用委婉语词典

    缄素

    古人先是以绢帛作书信的材料,特别珍贵。“缄”,即封闭。也作“缄音”。

  • 瑶缄-实用委婉语词典

    瑶缄

    用于对他人书信的尊称。也作“瑶札”。“瑶”,即美玉。也作“瑶章”、“瑶函”、“瑶笺”、“瑶缄”、“瑶札”。

  • 琅缄-实用委婉语词典

    琅缄

    用于对他人书信的美称。“琅”,即美玉,有美好之意。也作“琅函”、“琅帙”。

  • 云缄-实用委婉语词典

    云缄

    用于对他人书信的美称。“云”,即字如朵云。

  • 展诵惠缄,亲接谈笑-实用委婉语词典

    展诵惠缄,亲接谈笑

    意为展读您赐予的信笺,就好像我们面对面谈笑风生一样。

  • 顷接兰缄,良慰葭思-实用委婉语词典

    顷接兰缄,良慰葭思

    意为刚刚接到您的芳札,我寄托遥远的思念即刻平伏下来。“葭”,通遐。“兰缄”,对他人书信的尊称。

  • 芳缄-敬谦语小词典

    芳缄fāngjiān

    敬辞。缄:封闭,常用在信封上寄信人姓名后(如:北京李缄),借代书信。用来称他人写的书信。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上相芳缄至,行台绮席张。”

  • 缄口结舌 侃侃而谈-反义词应用词典

    缄口结舌 侃侃而谈

    缄口结舌 jiānkǒujiéshé

    侃侃而谈 kǎnkǎn'értán

    【缄口结舌】闭着嘴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或慑于淫威不敢讲话。也作“钳口结舌”。

    〔例句〕

    1.教皇以其权力,制御全欧……聪明英特之士,虽摘发新理,怀抱所见,而束于教令,胥缄口结舌而不敢言。

    2.洪元吓得缄口结舌,汗如雨下。

    3.就是秦始皇、隋炀帝,他会自承无道么?百姓就只好永远钳口结舌,相率被杀,被奴。

    【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例句〕

    1.他眼看着钱伯伯由隐士变为战士,而他还是他,他没有丝毫的长进。他只好听着老人侃侃而谈,他自己张不开口。

    2.求和的、投降的使臣们不知见了千千万万……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般的那末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的气概。

    3.我们在练功房见到了这位芭蕾舞演员,她顾不得换衣服,就热情地和我们侃侃而谈起来。

  • 信口开河 三缄其口-反义词应用词典

    信口开河 三缄其口

    信口开河 xìnkǒukāihé

    三缄其口 sānjiānqíkǒu

    【信口开河】毫无根据,不负责任的随便乱说。

    〔例句〕

    现在儒道诸公……也不问什么叫道德,怎样是科学,只是信口开河,造谣生事。

    【三缄其口】缄,封闭。比喻说话谨慎或一句话不说。

    〔例句〕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于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缄口无言-佛源语词词典

    缄口无言

    闭上嘴没有说话,不说话没有表示。《五灯会元·卷四·睦州陈尊宿》:“问:‘某甲讲兼行脚,不会教意时如何?’师曰:‘灼然实语当忏悔。’曰:‘乞师指示。’师曰:‘汝若不问,老僧即缄口无言。汝既问,老僧不可缄口去也。’”现代汉语作为四字格短语承用,有时作“缄口不言”。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商民工匠,见诸官绅,皆缄口不言,恐犯当道之怒,祸生不测云。”

  • 缄-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缄jiān

    ①捆束物品的绳索。《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帝与昭仪坐,使客子解箧~。”黄宗羲《原君》:“摄~縢,固扃鐍。”(滕téng:绳子。扃:jiōng:闩。鐍:jué,锁钥。)②封闭。李白《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

    【缄口】闭口不言。《阅微草堂笔记·刘东堂言》:“众畏其唇吻,皆~不答。”

  • 开缄-现代汉语大词典

    开缄kāi jiān

    【释义】:

    开拆(函件等)。如:开缄捧读佳章,快慰之至。

  • 缄-现代汉语大词典

    缄jiān緘椷

    【释义】:

    ①闭;封闭。鲁迅《致许寿裳》:“顷已施以忠告,冀其一心于馁,三缄厥口,此后庶免于咎戾也。”②书函,书信。鲁迅《致李秉中》:“十日以来,几于日以发缄更正为事,亦可悲矣。”

  • 缄口-现代汉语大词典

    缄口jiān kǒu

    【释义】:

    语出《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后因指闭口不言为缄口。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伙房的大师傅和通讯员小安正在井边咬耳朵,看见她走过来就立即缄口了。”

  • 缄口不言-现代汉语大词典

    缄口不言jiān kǒu bù yán

    【释义】:

    闭口不说话。如:对方缄口不言,静静地听着。

  • 缄口结舌-现代汉语大词典

    缄口结舌jiān kǒu jié shé

    【释义】:

    闭口不言。吴晗《论“五四”》:“时至今日——五四运动以后的二十六年,仍然有学生运动,学生仍然不能缄口结舌,要过问国家民族的存亡安危。”

  • 缄默-现代汉语大词典

    缄默jiān mò

    【释义】:

    ①闭口不言。叶圣陶《倪焕之》:“其他的学生,一部分是袖手缄默,表示怕同有权威的同学们争竞。”②沉默寡言。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陶先生是个科学家,和大多数科学家一般,在众人中间不大会说话,尤其是在女人面前,总是很局促,很缄默。”

  • 机缄-现代汉语大词典

    机缄jī jiān

    【释义】:

    关键。指事物变化的要紧之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些虽是很简短的文字,实际却道破了当时的社会变革的机缄。”

  • 私缄-现代汉语大词典

    私缄sī jiān

    【释义】:

    私人的书信。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原因》:“但是在手续上,我还没有用公文,只用私缄。”

  • 缄-汉语大词典

    “[緘]”的简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