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緼

緼(緼)是什么意思

  • 絪緼-古语词今用词典

    絪緼yīnyūn

    见“氤氲”条。

  • 才緼-汉语大词典

    才緼

    【1】才能,本领。{元}{余阙}《杨君显民诗集序》:“況南方之地遠﹐士多不能自至於京師﹐其抱才緼者﹐又往往不屑爲吏﹐故其見用者尤寡也。”

  • 埋緼-汉语大词典

    埋緼

    【1】埋藏,埋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穆天子》﹑《竹書》及《山海經》﹐皆埋緼歲久﹐编韋稀絶﹐書策落次﹐難以緝綴﹐後人假合﹐多差遠意。”

  • 束緼舉火-汉语大词典

    束緼舉火

    同“[束緼請火]”【1】{清}{钱谦益}《吕季臣诗》序:“國破家亡﹐年衰歲暮﹐束緼舉火﹐轢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

  • 束緼-汉语大词典

    束緼

    亦作“[束藴]”【1】捆扎乱麻为火把。{宋}{刘克庄}《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词:“束緼宵行十里强﹐挑得詩囊﹐抛了衣囊。”{唐}{康骈}《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王師五千列陣而出﹐于時束藴居後﹐約戰酣而燎。”【2】见“木緼請火”。

  • 束緼還婦-汉语大词典

    束緼還婦

    同“[束緼請火]”【1】{宋}{秦观}《谢馆职启》:“束緼還婦﹐雖蒙假借之私;懲羹吹虀﹐尚慮譴訶之及。”

  • 束緼請火-汉语大词典

    束緼請火

    【1】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婦,與里之諸母相善也。里婦夜亡肉,姑以爲盜,怒而逐之。婦晨去,過所善諸母,語以事而謝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請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鬭相殺,請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婦。”《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緼”作“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李德裕}《积薪赋》:“時束緼以請火,訪蓬茨於善鄰。”緼,一本作“藴”。亦省作“[束緼]”﹑“[束藴]”。{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臨邛}遣婦,寄束緼於{齊}鄰;{邯鄲}下客,效處囊於{趙}相。”{宋}{林逋}《和酬周寺丞》:“門横野水席凝塵,束緼誰能問鄰?”亦用为不出儿媳之典。{唐}{白居易}《得景娶妻三年无子舅姑将出之诉云归无所从判》:“雖配無生育﹐誠合比於斷絃;而歸靡適從﹐庶可同於束藴。”

  • 棼緼-汉语大词典

    棼緼

    【1】形容错杂盘聚。{汉}{蔡邕}《篆势》:“頡若黍稷之垂穎﹐藴若蟲蛇之棼緼。”《左传·隐公四年》:“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晋}{杜预}注:“絲見棼緼﹐益所以亂。”

  • 蚡緼-汉语大词典

    蚡緼

    【1】纷繁纠结貌。《文选·马融<长笛赋>》:“蚡緼繙紆﹐緸寃蜿蟺。”{李善}注:“蚡緼繙紆﹐聲相糾紛貌。”

  • 襦緼-汉语大词典

    襦緼

    【1】粗麻短袄。{明}{唐顺之}《谢赐银币表》:“雖師武巨力﹐卒就殄殲﹐而豕突鯨奔﹐已深荼毒﹐民之襦緼﹐爲賊裹包。”

  • 紛緼-汉语大词典

    紛緼

    亦作“[紛藴]”【1】盛貌。{汉}{班固}《东都赋》:“寶鼎見兮色紛緼﹐焕其炳兮被龍文。”{南朝} {齐}{王融}《和王友德元古意》之二:“千里不相聞﹐寸心鬱紛藴。”《楚辞·九章·橘颂》:“紛緼宜脩﹐姱而不醜兮。”

  • 絪緼-汉语大词典

    絪緼

    【1】亦作“[絪氲]”。形容云烟弥漫﹑气氛浓盛的景象。{南朝} {梁}{沈约}《八咏诗·会圃临春风》:“既鏗鏘以動佩﹐又絪緼而流射。”{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祭书神文》:“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絪緼兮燭焰赤。”{清}{陈培脉}《登慈恩寺浮图》诗:“絪氲香界從朝暮﹐高下桑田幾變更。”{明}{高启}《槎轩记》:“磅礴絪緼厚薄﹐隨其所得。”{唐}{温庭筠}《觱篥歌》:“情遠氣調蘭蕙薰﹐天香瑞彩含絪緼。”【2】古代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勞﹐一蟻一蟲﹐皆本陰陽五行之氣絪緼而出。”《易·繫辞下》:“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孔颖达}疏:“絪緼﹐相附著之義﹐言天地無心﹐自然得一﹐唯二氣絪緼﹐共相和會﹐萬物感之﹐變化而精醇也。”{高亨}注:“絪緼借爲氤氲﹐陰陽二氣交融也……天之陽氣與地之陰氣交融﹐則萬物之化均徧。”《汉书·扬雄传上》:“絪緼玄黄﹐將紹厥後。”{颜师古}注:“絪緼﹐天地合氣也。”{明}{宋濂}《示公道行碑铭》:“大化絪緼﹐變合無垠。”

  • 緼-汉语大词典

    “[缊]”的繁体字。《廣韻》於問切,去問,影。《廣韻》於粉切,上吻,影。《廣韻》於云切,平文,影。【1】新旧混合的绵絮,乱絮。《礼记·玉藻》:“纊爲繭,緼爲袍。”{郑玄}注:“纊謂今之新綿也。緼謂今纊及舊絮也。”{宋}{陆游}《夜雨暴至》诗:“山童束緼走求火,屋漏惟愁打書濕。”《汉书·东方朔传》:“以韋帶劍,莞蒲爲席,兵木無刃,衣緼無文。”{颜师古}注:“緼,亂絮也。”【2】乱麻。《汉书·蒯通传》:“〔里母〕即束緼請火于亡肉家。”{颜师古}注:“緼,亂麻。”【3】引申为乱。{汉}{扬雄}《法言·孝至》:“{齊桓}之時緼,而《春秋》美‘邵陵’,習亂也。”{李轨}注:“緼,亦亂也。”【4】通“[藴]”。积聚;收藏。《大戴礼记·保傅》:“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聲音非禮樂,則太師緼瑟而稱不習。”{王聘珍}解诂:“緼,藏也。”{宋}{叶適}《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六府惟珍,緼而莫陳。”【5】通“[藴]”。引申为归属。《穀梁传·僖公五年》:“{晉}人執{虞公}。執不言所,於地緼於{晉}也。”{范宁}注:“時{虞}已包裹屬於{晉},故雖在{虞}執而不書其處。”【6】通“[藴]”。深奥。《易·繫辞上》:“乾坤其《易》之緼邪!”{韩康伯}注:“緼,淵奥也。”【7】见“緼巡”。

  • 緼-汉语大词典

    “[缊]”的繁体字。《廣韻》烏渾切,平魂,影。【1】赤黄色;浅赤色。参见“[緼2韍]”。

  • 緼-汉语大词典

    “[缊]”的繁体字。《廣韻》於云切,平文,影。【1】见“絪緼”﹑“緼3豫”。

  • 緼巡-汉语大词典

    緼巡

    【1】并行貌。《後汉书·马融传》:“若夫鷙獸毅蟲﹐倨牙黔口﹐大匈哨後﹐緼巡歐紆﹐負隅依阻﹐莫敢嬰禦。”{李贤}注:“緼巡﹐並行貌。”

  • 緼韍-汉语大词典

    緼韍

    【1】古代祭服上的浅赤色蔽膝。《礼记·玉藻》:“一命緼韍幽衡。”{郑玄}注:“韍之言亦蔽也。緼﹐赤黄之間色﹐所謂韎也。”{孔颖达}疏:“他服稱韠﹐祭服稱韍……以蒨染之﹐其色淺赤。”

  • 緼奥-汉语大词典

    緼奥

    【1】深奥, 奥义。{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拟圣作经》:“{王通}作《中説》以擬《論語》之緼奥。”{元}{陈澔}《<礼记集说>序》:“蓋欲以坦明之説﹐使初學讀之即了其義﹐庶幾章句通而緼奥自見。”{汉}{赵岐}《<孟子>题辞》:“儒家惟有{孟子}閎遠微妙﹐緼奥難見。”

  • 緼-汉语大词典

    【1】缊褚。《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華衮與緼同歸﹐山藻與蓬茨俱逸。”{张铣}注:“緼﹐貧賤服也。”

  • 緼著-汉语大词典

    緼著

    【1】乱絮填充的衣袍。《韩诗外传》卷九:“士褐衣緼著﹐未嘗完也。”

  • 緼絮-汉语大词典

    緼絮

    【1】乱麻旧絮。泛指粗陋的衣服。{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匈奴}得{漢}緼絮﹐馳荆棘中即裂﹐示不如氊貉之厚也。”{唐}{李华}《三贤论》:“曼都之姿﹐雜於憔悴﹐被緼絮﹐蒙蕭艾﹐美醜夷倫﹐自以爲陋。”

  • 緼黂-汉语大词典

    緼黂

    【1】用乱麻作絮的冬衣。{宋}{晁补之}《同毕公叔饮城东》诗:“何必悲無衣﹐緼黂聊御冬。”《列子·杨朱》:“昔者{宋國}有田夫﹐常衣緼黂﹐僅以過冬。”{张湛}注:“緼黂﹐謂分弊麻絮衣也。”

  • 緼畜-汉语大词典

    緼畜

    【1】蕴蓄, 含蓄宽容。{明}{吴承恩}《寿童孟湖八十序》:“氣平而延﹐不迫不遽﹐優游緼畜﹐得天地之和。”

  • 緼豫-汉语大词典

    緼豫

    【1】絪缊悦豫。谓天地间阴阳二气交融而和悦。《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天地》:“恭承禋祀﹐緼豫爲紛。”

  • 緼藉-汉语大词典

    緼藉

    【1】蕴藉。含蓄宽容。《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太后嘗問{仁傑}:‘朕欲得一佳士用之……’{仁傑}對曰:‘文學緼藉﹐則{蘇味道}﹑{李嶠}固其選矣。’”

  • 緼襏-汉语大词典

    緼襏

    【1】粗麻布短衣。泛指贫者之衣。《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首戴萌蒲﹐身衣緼襏﹐出藝粱稻﹐歸奉慈親。”

  • 緼縷-汉语大词典

    緼縷

    【1】指粗陋之衣。{清}{孙枝蔚}《代甯戚作别牛歌题<饭牛图>》:“寄語後來人﹐緼縷何足嗔。”

  • 緼袍-汉语大词典

    緼袍

    【1】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为贫者所服。{清}{唐孙华}《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凌兢野老緼袍單﹐狂喜兒童屐齒折。”{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四五:“屣履詠《南風》﹐緼袍笑華軒。”《论语·子罕》:“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朱熹}集注:“緼﹐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蓋衣之賤者。”{唐}{杜甫}《大雨》诗:“執熱乃沸鼎﹐纖絺成緼袍。”{汉}{桓宽}《盐铁论·贫富》:“{原憲}之緼袍﹐賢於{季孫}之狐貉。”

  • 緼枲-汉语大词典

    緼枲

    【1】粗麻布衣。《明史·汪应蛟传》:“其出處辭受﹐一軌於義﹐里居﹐謝絶塵事﹐常衣緼枲。”

  • 緼韠-汉语大词典

    緼韠

    【1】古代朝服所用浅赤色蔽膝。泛指官服。{宋}{梅尧臣}《和淮阳燕秀才》:“乃信讀書榮﹐况即服緼韠。”

  • 緼麗-汉语大词典

    緼麗

    【1】犹靡丽。{晋}{葛洪}《抱朴子·崇教》:“冬沓貂狐之緼麗﹐夏縝紗縠之翩飄。”

  • 緼褚-汉语大词典

    緼褚

    【1】缊袍。用碎麻或旧絮制的冬衣。{方薰}《山静居诗话》十三引{清}{杭世骏}《喻偷儿》诗:“壺尊尚貯前村酒﹐緼褚纔離稚子身。”

  • 緼褐-汉语大词典

    緼褐

    【1】指贫寒者。《晋书·文苑传·王沈》:“是則袞龍出於緼褐﹐卿相起於匹夫。”【2】犹缊袍。泛指贫者所服粗陋之衣。{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冬無緼褐﹐夏渴瓢簟。”{晋}{葛洪}《抱朴子·祛惑》:“譬如假穀於{夷}{齊}之門﹐告寒於{黔}{婁}之家﹐所得者不過橡栗緼褐﹐必無太牢之饍﹑錦衣狐裘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若務先王之道﹐紹家世之業﹐藜羹緼褐﹐我自欲之。”

  • 緼緒-汉语大词典

    緼緒

    【1】缊褚。《韩诗外传》卷二:“{曾子}褐衣緼緒﹐未嘗完也。”{许维遹}集释:“‘緼緒’與‘緼袍’名異而實同。‘緒’‘著’並與‘褚’通。”

  • 賢緼-汉语大词典

    賢緼

    【1】见“賢藴”。

  • 陶緼-汉语大词典

    陶緼

    【1】谓收敛掩藏。{晋}{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鳳翳靈條﹐龍竄秘泉。收逋匿耀﹐洪略陶緼。”

  • 風緼-汉语大词典

    風緼

    【1】风度和胸怀。緼﹐通“藴”。{清}{钱谦益}《南京吏部右侍郎顾起元父国辅原任湖广宝庆府知府赠通议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制》:“原任具官某﹐乃具官某之父﹐風緼純明﹐器資魁傑。”

  • 風流緼藉-汉语大词典

    風流緼藉

    【1】见“風流藴藉”。

  • 黂緼-汉语大词典

    黂緼

    【1】即缊黂。以乱麻为絮的衣服。《太平御览》卷十九引{晋}{张华}《博物志》:“{宋國}有田夫﹐常衣黂緼﹐僅以過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