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趨)是什么意思
趋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趋织cù zhī
【释义】:
蟋蟀的别名。《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蟋蟀……楚人谓之王孙,幽州人谓之趣织,……里语曰:‘趋织鸣,懒妇惊。’是也。”
趋-古汉语虚词词典
趋cù
副词
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的急速。义即“赶快”、“很快”、“立刻”。①定公越席而起曰:“趋驾!召颜渊。”(《荀子·哀公》)——趋驾:赶快驾车。②若不趋降汉,今为虏矣!(《汉书·高帝纪上》)——今为虏矣:很快就会被俘虏了。③公以宾礼延之上坐,适书吏从外来,见而趋避。(《南村辍耕录·私第延宾》)
趋炎附势-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趋炎附势qūyánfùshì
比喻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刚正不阿、刚直不阿(包公那~的形象与陈士美趋炎附势往上爬的丑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趋势 趋向-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趋势 趋向
趋势qūshì 趋向qūxiàng
名词。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向。
“趋势”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势态,含有“大势、主流”的意味。例如:“你虽然不是美术家,但你对于美术的理论和今日世界美术之趋势,是知道的很清楚的”(鲁迅:《集外集拾遗》);“但现在的趋势,却在特别提倡那和旧文章相合之点,雍容,漂亮,缜密,就是要它成为‘小摆设’”(鲁迅:《南腔北调集》)。
“趋向”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一定方向。例如:“在这繁荣里知识阶级生活欧化或现代化的趋向,也是‘势有必然,理有固然’”(《朱自清选集》);“她注意到那些陌生的趋向,她甚至在一些人的举动和言语间也看出她所担心的一个危机的兆候”(巴金:《秋》);“一种共同前进的趋向,是这时的作者们,没有一个以为小说是脱俗的文学,除了为艺术之外,一无所为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下一步就看陈沪生是什么态度,来决定趋向了”(《十月》,1983,1)
趋教-实用委婉语词典
趋教
意为前来向您求教。“趋”,近前。
绳趋尺步-实用委婉语词典
绳趋尺步
婉指举止行动都有一定的法度。绳、尺,原指工匠较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
禹行舜趋-实用委婉语词典
禹行舜趋
婉指步前人后尘,没有自己的创新。禹据说是夏代第一个君主。
不趋-孙子兵法词典
不趋
【释义】:
不能往救。《虚实篇》:“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按简本“不趋”作“必趋”;“必趋”,必定救援的地方。
卷甲而趋-孙子兵法词典
卷甲而趋
【释义】:
收起铠甲,急速行军。《军争篇》:“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杜佑注:“欲从速疾,卷甲束仗,潜军夜行;若敌知其情,邀而击之,则三军之将,为敌所擒也。”一说为轻兵、辎重全军急行。张预注:“卷甲,犹悉甲也;悉甲而进,谓轻重俱行也。”
趋-孙子兵法词典
趋qū
【释义】:
〔趨〕①疾走。《军争篇》:“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②奔赴。《虚实篇》:“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③趋向。《虚实篇》:“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趋战-孙子兵法词典
趋战
【释义】:
急行军投入战斗。《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孟氏注:“若敌已处便势之地,己方赴利,士马劳倦,则不利矣。”
趋下-孙子兵法词典
趋下
【释义】:
流向低处。《虚实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张预注:“水趋下则顺,兵击虚则利。”
趋(趨) 趣-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趋(趨) 趣
[趋(趨)qū 趣qù]
同 ①趋向,奔向,奔赴。《孙子兵法·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贾谊《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残:害)《韩非子·扬权》:“腓大于股,难以趣走。”(腓:音féi,腿肚子。股:大腿)《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蹶:挫败)在这一意义上“趣”读qū。
又“趋舍”同“趣舍”、“取舍”,意为“择用与弃置”。《韩非子·解老》:“人无愚智,莫不有趋舍。”《庄子·秋水》:“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我对事务的辞受取舍,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司马迁《报任安书》:“趣舍异路。” ②都通“促”。读cù。催促,急促。《汉书·食货志上》:“使者驰传督趋。”《礼记·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史记·陈涉世家》:“趣赵兵亟入关。”(亟:赶快)《汉书·高帝纪》:“趋令销印”。《史记·项羽本纪》:“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异 【趋】 ①疾行,快走。《庄子·盗跖》:“孔子再拜趋走”。 ②小步快走,表示恭敬。《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史记·萧相国世家》:“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趣】 ①旨趣,倾向。《列子·汤问》:“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嵇康《琴赋序》:“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 ②乐趣,兴趣。陶渊明《归去来辞》:“园日涉以成趣”。杜甫《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诗:“荒山甚无趣”。
行 步 趋 走 亡 奔-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行 步 趋 走 亡 奔
[行xíng 步bù 趋qū 走zǒu 亡wáng 奔bēn]
同 与“走”或“跑”相关。
异 【行】 一般地行走,运行。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走”。《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荀子·天论》:“天行有常”。(自然界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李商隐《瑶池》诗:“八骏日行三万里”。(骏:好马)
【步】 行走,特指慢慢走。《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战国策·赵策四》:“乃自强步”。勉强散步,显然走得不快。
【趋】 ①快步走。《论语·微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庄子·盗跖》:“孔子再拜趋走”。 ②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鲤:孔鲤,孔子的儿子)《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趋”。(徐趋:慢步快走的样子)秦汉以来,皇帝以允许大臣“入朝不趋”作为特殊的恩宠和礼遇。《史记·萧相国世家》:“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走】 跑。《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战国策·楚策一》:“兽见之皆走”。成语有“走马观花”。
【亡】 ①逃跑,逃亡。《史记·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特指出逃避难,逃亡到国外。《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竟:通“境”,国境)《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寡人出亡二十年,乃今得反国。”(乃:至。反:通“返”)
【奔】 ①跑。《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成语有“东奔西跑”。 ②特指战败逃跑。《论语·雍也》:“奔而殿”。(殿:在后面)《左传·成公十六年》:“臣之卒实奔,臣之罪也。” ③逃亡。《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出奔共”。《韩非子·难四》:“鲁阳虎欲攻三桓,不克而奔齐”。(阳虎:人名。三桓:指鲁国季孙、孟孙和叔孙三家) ④逃走到某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得间奔真州”。(间:机会)
辨 “行”、“步”、“趋”都表示“走”、“走路”。《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明确地指出了这几个词的相互关系和相异之处。“走”、“亡”、“奔”都指“跑”、“逃跑”,速度都比“行”、“步”、“趋”快。
趋候-敬谦语小词典
趋候qūhòu
敬辞。趋:奔赴。表示自己前往问候,多用于书信。疏于趋候;久未趋候。
趋教-敬谦语小词典
趋教qūjiào
敬辞。表示自己前往请教。《儒林外史》二二回:“(牛浦)拾起一看,上面写道:‘小弟董瑛,在京师会试,于冯琢庵兄处得读大作,渴欲一晤,以得识荆。奉访尊寓不值,不胜怅怅!明早幸驾少留片刻,以便趋教。’”
好高骛远和趋之若鹜-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好高骛远和趋之若鹜
这两个贬义成语中的“骛”和“鹜”很多时候被混用,我们可以从字形上加以辨别。、“骛”本指纵横驰骋,所以下面是“马”,马是善于奔跑的,可以跑得很远,所以可以与“远”连用。这样“骛”可以表示追求、从事、致力于的意思。“好高骛远”则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这个成语还常写成“好高务远”。例如:“学一项新技术,要打好基础,不要好高骛(务)远,不切实际。”“由于好高鹜(务)远,他从不能实实在在地做好一件事。”二、“鹜”本指鸭子,鸭子属于鸟类,所以下面是“鸟”。鸭子是不可能长跑的,但成群的鸭子常常一道向前乱跑,所以可以用“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例如:“有不少青年对所谓的‘新潮’趋之若鹜。”“只要是那些人趋之若鹜的事情,就没有一件是好的。”
趋势 趋向-近义词应用词典
趋势 趋向
趋势 qūshì 趋向 qūxiàng
【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如:
1.这个趋势是可能实现的,我们应该准备这样做。
【趋向】朝某方向发展。如:
2.但是,历史的总趋向已经确定,不能改变了。
辨析:“趋势”多指事情发展的方向。与“趋向”可通用,如事物发展的趋势(趋向)。“趋势”还可指历史发展的动向和江河水流的动向,如历史发展趋势,青年运动趋势,河流的趋势。“趋向”指事物发展的动向,如历史趋向,总趋向。“趋向”有动词用法,指“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意思,如“工厂由简陋趋向完善”。
进趋-古文观止词典
进趋jìn qū
进取(1)。《诸葛亮后出师表》:此进趋之时也。——这是进取的好时机。
趋-古文观止词典
趋qū
【词性】:动词
一、疾走,快步而行(5)。《子革对灵王》: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楚王出来,又同子革说话。左史倚相疾走而过。《杜蒉扬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又斟了一杯酒,在堂上朝北面跪着喝了,然后从台阶上下来,快步而行地走出殿堂。《梓人传》:彼执锯者趋而左。——那拿锯子的工人们就疾走到左边。
二、小步而行。表示恭敬(1)。《触詟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他进门蹒跚地小步而行,到太后面前自己先请罪。
三、奔赴(2)。《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哪里还有竭尽忠信,奔赴朝廷的人呢?《潮州韩文公庙碑》: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老百姓高兴地奔赴来参加,于是在潮州南面离城七里路选定一块地方,立即动工,只花了一年新祠堂就落成了。
四、趋向(3)。《货殖列传序》: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像水趋向下流,日夜没有停止的时候。《晁错论贵粟疏》: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他们趋向财利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东西南北是不加选择的。《驳复仇议》:趋义者不知所向。——趋向正义的人不知道正确的方向。
趋舍-古文观止词典
趋舍qū shě
又作“趣舍”、“取舍”。进取或退止(2)。《伯夷列传》:岩穴之士,趋舍有时。——山林隐士,进取或退止都凭时运。《报任安书》:趋舍异路,未尝衔杯酒。——进取或退止不是一条路,不曾在一起喝过一杯酒。
趋士-古文观止词典
趋士qū shì
小步快走至士前。指礼贤下士(2)。《颜斶说齐王》:王前为趋士。——大王走到我面前是礼贤下士。《颜斶说齐王》: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与其让我颜斶作仰慕权势的人,不如让大王做一个礼贤下士的人。
趋庭-古文观止词典
趋庭qū tíng
《论语·季氏》记载有孔子和其子孔鲤趋庭应对的故事。后“趋庭”作为承受父亲教导的代称(1)。《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过些时候将承受父亲的教导,我惭愧地仿效从前孔鲤的应对。
利之所在,无所不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利之所在,无所不趋
【释义】:
趋:归向。利益钱财所在的地方,没有谁不跑过去。比喻有钱有势之家,人们会争相前去奉承巴结。《初刻拍案惊奇》一五:又道是:利之所在,无所不趋,为因那陈秀才是个撒漫的都总管,所以那些众人多把做一场好买卖,齐来趋奉他。
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趋吉避凶者为君子
【释义】:
趋:趋向,这里是取得的意思。君子:聪明人。能使自己取得吉利、避开凶险的人就是聪明人。《红楼梦》四:岂不闻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一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趋名者于朝,趋利者于市-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趋名者于朝,趋利者于市
【释义】:
求名者在朝廷,求钱利者在市场。指在朝廷做官是为了名,在市场上经营是为了财利。《十二楼·闻过楼》:古人云:趋名者于朝,趋利者于市。我既不趋名,又不趋利,所志不过在温饱。
趋-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趋cù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得急速。作状语。可译为“赶快”。
《孟子·公孙丑下》: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注疏》册一卷三上页五)
——他的儿子赶快跑去看拔过的禾苗,禾苗已经枯萎了。
《汉书·高帝纪上》:周苛骂曰:“若不趋降汉,今为虏矣!”(《汉书》册一页四二)
——周苛骂道;“你不赶快投降汉王,就要被俘虏了!”(周苛:御史大夫。汉:刘邦的封号。这时刘邦尚未称帝。)
趋-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趋qū
附类
动词。作“快走”解。
《论语·子罕》:子见齐衰(zīcuī)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注疏》册二卷九页三上)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礼帽礼服的人以及瞎了眼睛的人,相见时,〔他们〕虽然年轻,〔孔子〕一定要站起来;走过这些人面前时,一定要快走。(齐衰:旧时丧服名称。)
趋-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趋趨cù
同“促”。①催促,督促。《晏子春秋·杂上六》:“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荀子·王制》:“劝教化,~孝弟。”(弟:同“悌”。)②赶快,急速。《荀子·哀公》:“定公越席而起曰:‘~驾召颜渊!’”《汉书·高帝纪上》:“若不~降汉,今为虏矣。”③短促。《庄子·外物》:“有人于彼,修上而~下。”(修:长。)
另见qū、qù。
趋-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趋趨qū
①疾行,快步走。《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孟子·公孙丑上》:“其子~而往视之,苗则槁矣。”特指礼节性的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庄子·说剑》:“庄子入殿门不~,见王不拜。”《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②奔赴,趋向,走向。《韩非子·难一》:“夫仁义者,忧天下之害,~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贾谊《论积贮疏》:“今背本而~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于亡。”
另见cù、qù。
【趋出】小步疾行退出,以示恭敬。《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绛侯为丞相,朝罢~。”
【趋进】小步疾行而前,以示恭敬。《论语·乡党》:“没阶,~,翼如也。”
【趋利】追逐财利。《史记·货殖列传》:“及其衰,好贾~,甚于周人。”
【趋走】①小步快走,以示恭敬。《庄子·盗跖》:“孔子再拜~,出门上车。”②奔走服役。杜甫《官定后戏赠》:“老夫怕~,率府且逍遥。”
趋-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趋趨qù
意向,志趣。《孟子·告子下》:“三子者不同,其~一也。”
另见cù、qū。
一步一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步一趋yī bù yī qū
【释义】:
紧跟着别人走。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李劼人《大波》:“老顽固们还更骂我是维新派,是一步一趋在学周孝怀周观察。”
直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直趋zhí qū
【释义】:
径直奔向。郭沫若《洪波曲》:“长江南岸则取马当、九江,由瑞(昌)武(昌)公路直趋武汉。”
亦步亦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亦步亦趋yì bù yì qū
【释义】:
语出《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后常以“亦步亦趋”形容事事追随和模仿别人。秦牧《独创一格》:“一切对亦步亦趋、处处模仿那种行为的批评并不是用来批评小孩子和初学者的。”
阿时趋俗-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时趋俗ē shí qū sú
【释义】:
迎合世俗和时尚。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附势趋炎-现代汉语大词典
附势趋炎fù shì qū yán
【释义】:
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粤剧《搜书院》:“附势趋炎吾不惯,卑躬屈膝太无颜。”
大势所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势所趋dà shì suǒ qū
【释义】:
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解放区人民的力量,大后方人民的力量,国际形势,大势所趋,使得国民党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
奔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奔趋bēn qū
【释义】:
急着趋附。叶圣陶《归宿》:“既然感觉到这种境界未必恬适,却又喜欢向它奔趋。”
志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志趋zhì qū
【释义】:
志趣。老舍《赵子曰》:“赵子曰仰着脸看喷出的烟,心中人生问题与自己的志趋的萦绕确是稀薄多了。”
避俗趋新-现代汉语大词典
避俗趋新bì sú qū xīīn
【释义】:
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叶圣陶《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俗趋新。”
避难趋易-现代汉语大词典
避难趋易bì nán qū yì
【释义】:
见“避难就易”。
归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归趋guī qū
【释义】:
趋向。郭沫若《今天创作的道路》:“发掘社会进展的轨迹和其归趋,世界上已经有不少的哲人为此消费了无限的脑力。”
步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步趋bù qū
【释义】:
①追随,效法。如:步趋前贤。②事情进行的程序和步调。朱德《和董老过春节》:“提倡新风尚,统传正步趋。”又如:步趋齐整,纪律严明。
歧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歧趋qí qū
【释义】:
不同的趋向。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行动既一,决无歧趋。”
日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日趋rì qū
【释义】:
一天一天地走向。巴金《怀念萧珊》:“我看见她病情日趋严重,实在不愿意把她丢开不管,我要求延长假期的时候,我们那个单位的一个‘工宣队’头头逼着我第二天就回干校去。”
疾趋-现代汉语大词典
疾趋jí qū
【释义】:
急速行进。鲁迅《铸剑》:“话声未绝,四个武士便跟着那小宦官疾趋而出。”
趋1-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1qū趨
【释义】:
①快走,也指以碎步疾行表示敬意。如:趋进。②奔赴,投身。参见“趋赴①”。③追求,追逐。如:趋名;趋利。④向;趋向。闻一多《时代的鼓手》:“这感觉的愈趋细致,乃是感情愈趋脆弱的表征。”⑤趋附,迎合。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自相’是说贵人只找贵人,不把别人放在眼下…他们的来往无非趋势利、逐酒食而已。”
趋之如鹜-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之如鹜qū zhī rú wù
【释义】:
像野鸭成群地飞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相趋附、前往。茅盾《脱险杂记》:“在我们身后就有各种各样的摊贩。早上起来还没吃东西,自然大家趋之如鹜。”也说“趋之若鹜”。
趋之若鹜-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之若鹜qū zhī ruò wù
【释义】:
同“趋之如鹜”。
趋向-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向qū xiàng
【释义】:
①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如:国际局势由紧张逐步趋向缓和。②趋势。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但是,历史的总趋向已经确定,不能改变了。”③倾向。叶圣陶《倪焕之》:“他觉得那公司比这里好,因为薪水多;他的心意完全趋向那公司了。”
趋名-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名qū míng
【释义】:
追求声名。如:趋名逐利。
趋驰-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驰qū chí
【释义】:
奔忙,奔走。郭沫若《〈松崖山市〉诗序》:“劳劳行役咸为生活趋驰,亦颇具不屈之意。”
趋进-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进qū jìn
【释义】:
小步疾行向前,表示敬意的一种动作。老舍《且说屋里》:“他的脚很厚,可是很小。当他对地位高的人趋进而辞退,他会极巧妙的利用他的小脚:细逗着步儿,弯着点腿,或前或后,非常的灵动。”
趋步-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步qū bù
【释义】:
迈步行走。郭沫若《访那大》:“远偕九省同趋步,近与全区互询咨。”
趋时-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时qū shí
【释义】:
①指努力去适应当时的具体形势、环境与条件。鲁迅《趋时和复古》:“我这里所用的是普通所谓‘趋时’中的一部分:‘前驱’的意思。”②迎合潮流,迎合时尚。严复《救亡决论》:“以趋时为秘诀。”引申指时髦;赶时髦。孙中山《五权宪法》:“近来中国底学生们,他无论懂不懂,也要讲无政府以为趋时,真是好笑。”洪深《属于一个时代的戏剧》:“《贫民惨剧》与《赵阎王》都是我阅历人生,观察人生,受了人生的刺激,直接从人生里滚出来的。不是趋时的作品。(做文字同穿衣裳一样会求时髦。)”
趋利-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利qū lì
【释义】:
求利,谋利。如:商人以趋利为目的。
趋附-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附qū fù
【释义】:
趋奉依附。如:趋附权贵。
趋奉-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奉qū fèng
【释义】:
奉承,讨好。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现在呢,因为‘老东西’——这是秀才的妻叫秀才的名字——趋奉了她,就装着娇滴滴的样子了。”
趋势-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势qū shì
【释义】:
指事物发展的动向。柔石《二月》:“这时天渐暗下来,云密集,实在有下雨的趋势。”
趋和-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和qū hè
【释义】:
随声附和。鲍昌《庚子风云》:“王文韶是汉尚书中新近十分得宠的人,因为他善于‘趋和承意’,僚属中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琉璃蛋’。”
趋炎-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炎qū yán
【释义】:
喜暖,奔向火焰。鲁迅《无题》:“虫的扑灯,有人说是慕光,有人说是趋炎,有人说是为性欲,都随便,我只愿他不要只是绕圈子就好了。”也比喻趋附权势。如:趋炎附势。
趋炎附势-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炎附势qū yán fù shì
【释义】:
趋奉阿附得势当权的人。欧阳予倩《桃花扇》:“你也读过诗书,为何不自爱惜,去趋炎附势,作了那魏忠贤的干儿义子。”
趋炎附热-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炎附热qū yán fù rè
【释义】:
犹趋炎附势。郭沫若《司马迁发愤》:“有些趋炎附热的糊涂蛋在藐视我们做文学的人,我要把我们做文学者的权威提示出来给他们看。”
趋承-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承qū chéng
【释义】:
趋附奉承。梁启超《情圣杜甫》:“(杜甫)从小便心高气傲,不肯趋承人。”引申为迎合。李大钊《真理之权威》:“吾为爱真理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
趋赴-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赴qū fù
【释义】:
①奔赴;前往。蔡东藩《明史通俗演义》:“文华闻寇众被围,兼程趋赴。”②为之奔走,谋求。陈独秀《国庆纪念的价值》:“我们对于一切信仰一切趋赴的事,必须将这事体批评起来确有信仰趋赴的价值,才值得去信仰趋赴。”
趋重-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重qū zhòng
【释义】:
偏重,着重。蔡元培《三十五年中国之新文化》:“其他各大学所研究的,大抵趋重于中外社会现状与其趋势。”
趋就-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就qū jiù
【释义】:
追求;靠拢。老舍《二马》:“力量,胆子,粗卤,血肉,样样足以使女性对男性的信仰加高一些,使女性向男性的趋就更热烈一点。”杨朔《征尘》:“他们是在趋就炉眼的蓝色的火苗,没有人肯花两枚铜板喝这么一碗。”
趋避-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避qū bì
【释义】:
趋吉避凶。指谋求安吉,避开灾难。欧阳山《苦斗》:“凡事都要打点打点,风头不对,就要趋避一下,逢凶化吉云云。”
趋蹶-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蹶qū jué
【释义】:
形容连滚带爬地急奔。周作人《义和拳》:“洋人趋蹶而逃,几为所执。”
趋2-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2qù趨
【释义】:
用同“趣”。志向,意趣。如:趋向;趋尚。
趋向-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向qù xiàng
【释义】:
志趣,志向。邹韬奋《无所不专的专家》:“天下无万能的人,也很少一无所能的人(除非自己糟塌掉),倘知各就自己天赋能力的大小及趋向,加以培植…在社会则能因此而获得最大限度的裨益。”
趋尚-现代汉语大词典
趋尚qù shàng
【释义】:
情趣,好尚。汪辟疆《〈莺莺传〉按语》:“唐人小说,影响于元明大曲杂剧者颇多,而此传最传最广。究其原因:一则以传出微之,文虽不高,而辞旨顽艳,颇切人情;一则社会心理,趋尚在此。”
趋-汉语大词典
趋
“[趨]”的简化字。
趋-汉语大词典
趋
“[趨]”的简化字。
趋-汉语大词典
趋
“[趨]”的简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