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俳)是什么意思
俳-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俳pái
①杂戏,滑稽戏。《汉书·霍光传》:“击鼓歌吹作~唱。”②指表演杂戏、滑稽戏的艺人。《汉书·景十三王传》:“后去数置酒,令倡~裸戏坐中,以为乐。”③滑稽,戏谑。《文心雕龙·论说》:“至如张衡《讥世》,韵似~说。”《北史·李文博传》:“(侯白)好为~谐杂说,人多爱狎之。”④同“徘”。见“俳佪”。
【俳佪】同“徘徊”。犹豫不定。《楚辞·远游》:“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
【俳体】骈体文。《随园诗话》卷一:“以昌黎之崛强,宜鄙~矣。”
【俳优】指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韩非子·难三》:“而~侏儒固人主之所与燕也。”(燕:通“宴”,娱乐。)
俳-现代汉语大词典
俳pái
【释义】:
①古代指杂戏。也指表演杂戏的人。如:俳优。②诙谐,滑稽。如:俳谐。③对偶,骈俪。章炳麟《文体略》自注:“案宋代以来,言文章者,皆谓俪语为俳。”
俳句-现代汉语大词典
俳句pái jù
【释义】:
日本的一种短诗,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郑振铎《蝴蝶的文学》:“在日本的俳句里,蝴蝶也成了他们所喜咏的东西。”
俳优-现代汉语大词典
俳优pái yōu
【释义】:
古代以乐舞、滑稽戏为业的艺人。侯宝林《我和相声》:“相声的历史,要从古时候的俳优讲起,那是很早的。”
俳调-现代汉语大词典
俳调pái tiáo
【释义】:
戏谑调笑。鲁迅《〈游仙窟〉序言》:“《游仙窟》为传奇,又多俳调,故史志皆不载。”
俳谐-现代汉语大词典
俳谐pái xié
【释义】:
诙谐戏谑。朱自清《短诗与长诗》:“周君所译的日本诗底特色便在它们的淡远的境界和俳谐的气息。”
俳-汉语大词典
俳
《廣韻》步皆切,平皆,並。【1】杂戏。《史记·李斯列传》:“是時{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2】指表演杂戏的人,俳优。《汉书·广川王去传》:“後{去}數置酒,令倡俳臝戲坐中,以爲樂。”{颜师古}注:“俳,雜戲者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裴松之}注引《魏略》:“五官將知{忠}({王忠})嘗噉人,因從駕出行,令俳取冢間髑髏繫著{忠}馬鞍,以爲歡笑。”【3】诙谐,滑稽。{宋}{周密}《齐东野语·用事切当》:“其用事可謂中的,然或者則謂失之俳耳。”{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陸}詩語俳體不俳也。”【4】对偶,骈俪。{章炳麟}《文体略》自注:“案{宋}代以來,言文章者,皆謂儷語爲俳。”【5】病废,瘫痪。《素问·脉解》:“内奪則厥,則爲瘖俳,此腎虚也。”{王冰}注:“俳,廢也……腎氣内奪而不順,則舌瘖足廢。”【6】姓。{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姓氏志》:“《新城舊事》云,邑有仉姓﹑俳姓﹑其姓﹑見姓。”
俳-汉语大词典
俳
《集韻》蒲枚切,平灰,並。【1】《淮南子·本经训》:“民純樸則目不營於色,耳不淫於聲,坐俳而歌謡,被髮而浮游。”
俳倡-汉语大词典
俳倡
【1】杂戏乐舞。《新唐书·鱼朝恩传》:“京兆設食﹐内教坊出音樂俳倡侑宴。”《汉书·霍光传》:“引内{昌邑}樂人﹐擊鼓歌吹作俳倡。”【2】俳優倡伎。《汉书·枚皋传》:“〔{枚皋}〕不通經術﹐詼笑類俳倡。”
俳嬉-汉语大词典
俳嬉
【1】谑笑嬉戏。《新唐书·宋璟傳》:“昆弟皆荒飲俳嬉﹐而{衡}({宋衡})最險悖﹐{廣平}之風衰焉。”
俳詼-汉语大词典
俳詼
【1】诙谐;戏谑。{宋}{欧阳修}《和刘原父澄心堂纸》诗:“奈何不寄反示我﹐如棄正論求俳詼。”
俳語-汉语大词典
俳語
【1】讲究对偶的骈体文字。{宋}{苏辙}《滕王阁》诗:“豪風相凌蕩﹐俳語終倉猝。”自注:“{歐陽文忠}嘗云:‘{王勃}記文似俳﹐而{唐}人貴之如此﹐何也?’”{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枚}氏《七發》﹐非必於七也﹐文涣而成七。後之作者無七﹐而必於七﹐然皆俳語也。”【2】戏笑嘲谑的言辞。《新唐书·李实传》:“優人{成輔端}爲俳語諷帝。”{明}{沈德符}《野獲编·祝唐二赋》:“{祝}({祝允明})先有《煙花洞天賦》……其後又有《風流遁賦》﹐則皆俳語也。”{清}{赵翼}《戏为俳体遣闲》诗:“閒遣無聊作俳語﹐麗譙更鼓已三撾。”
俳體-汉语大词典
俳體
【1】即俳諧體。{宋}{彭乘}《续墨客挥犀·作启事遗友生》:“{孔}大夫{嗣宗}爲浙漕﹐戲作啓事以遗{洛中}友生……凡數百言﹐深得俳體。”{清}{赵翼}有《戏为俳体遣闲》诗。【2】骈体文。{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以{昌黎}之崛强﹐宜鄙俳體矣。”{宋}{洪迈}《容斋续笔·龙筋凤髓判》:“百判純是當時文格﹐金類俳體﹐但知堆垛故事。”
俳説-汉语大词典
俳説
【1】戏笑嘲谑的言辞。{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魏文}因俳説以著笑書。”《新唐书·李藩传》:“〔{王仲舒}等〕爲俳説廋語相狎昵。”
俳巧-汉语大词典
俳巧
【1】指诗文浮薄纤巧。{清}{恽敬}《与邹立夫》:“浮與淺﹐則下筆俳巧﹑甜俗﹑粗率皆來擾之。”
俳諧-汉语大词典
俳諧
【1】诙谐戏谑;诙谐戏谑的言辞。{宋}{陆游}《容斋燕集诗序》:“方子之飲酒也﹐俳諧者箕倨﹐角抵者裸裎﹐子何以不怒?”{朱自清}《短诗与长诗》:“{周君}所译的{日本}诗底特色便在牠们的淡远的境界和俳谐的气息。”《北史·文苑传·侯白》:“〔{侯白}〕通侻不持威儀﹐好爲俳諧雜説。”《新唐书·敬播传》:“嘗集俳諧十五篇﹐爲太子歡。”
俳佪-汉语大词典
俳佪
【1】徘徊。《汉书·息夫躬传》:“鷹隼横厲﹐鸞俳佪兮。”《楚辞·远游》:“焉乃逝■俳佪。”
俳文-汉语大词典
俳文
【1】即俳諧文。{宋}{马永卿}《懒真子·五角六张》:“{開元}中﹐有人獻俳文於{明皇}。其略云:‘説甚三皇五帝﹐不如求告{三郎}﹐既是千年一遇﹐且莫五角六張。’”{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王褒}〕能爲賦頌﹐亦作俳文。”
俳兒-汉语大词典
俳兒
【1】俳优。亦指俳优之子。《新唐书·郝处俊传》:“彼俳兒優子﹐言辭無度。”{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嘗有帖衙俳兒{干滿川}﹑{白迦}﹑{葉珪}﹑{張美}﹑{張翱}等五人爲火。”《新唐书·庄恪太子永传》:“有俳兒緣橦﹐父畏其顛﹐環走橦下。”
俳長-汉语大词典
俳長
【1】俳优的头目。{明}{沈德符}《野獲编·园陵设教坊》:“{嘉靖}二十七年﹐增設伶官﹑左右司樂﹐以及俳長﹑色長。”
俳歌-汉语大词典
俳歌
【1】古代散乐的一种,又名侏儒导,由舞人边舞边歌。古辞共八曲,前一篇二十二句,今仅存《南齐书·乐志》所录的部分摘句。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散乐》。
俳麗-汉语大词典
俳麗
【1】对偶骈俪。{明}{王廷相}《雅述》上篇:“{晉}{宋}以往﹐競尚浮華﹐刻意俳麗﹐{劉勰}極矣。”
俳諧體-汉语大词典
俳諧體
【1】旧时诗文中内容诙谐的游戏之作称俳谐体。{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紹興}中﹐有貴人好爲俳諧體詩及箋啓。”又如{唐}{杜甫}有《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宋}{范成大}有《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等。
俳偶-汉语大词典
俳偶
【1】对偶骈俪。{清}{黄宗羲}《庚戌集自序》:“盍思{昌黎}以上之八代﹐除俳偶文之外﹐詞何嘗不修﹐非有如{唐}以後之格調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士衡}{康樂}已於古調中出俳偶﹐{總持}{孝穆}不能於俳偶中出古思。”
俳句-汉语大词典
俳句
【1】{日本}的一種短诗,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艾芜}《地貌的青春》:“脑海中涌起了诗意画意的涟漪﹐也就自然地记起{日本}诗人的俳句和短歌。”{郑振铎}《蝴蝶的文学》:“在{日本}的俳句里﹐蝴蝶也成了他们所喜咏的东西。”【2】对偶的诗句。{清}{周亮工}《书影》卷二:“{徐巨源}曰:‘……{蘇}{李}﹑十九首﹐變爲{黄初}{建安}﹐爲選體﹐流爲{齊}{梁}俳句﹐又變至{唐}近體﹐而古詩盡亡。’”
俳儛-汉语大词典
俳儛
【1】杂戏歌舞。{汉}{王符}《潜夫论·梦列》:“倡優俳儛﹐侯小兒所戲弄之象﹐皆爲懽笑。”
俳賦-汉语大词典
俳賦
【1】骈体赋,为六朝时通行的一种赋体,讲究骈偶声律,字句工巧,实际上是押韵的骈体文,如{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等。{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夫俳賦尚辭而失於情﹐故讀之者無興起之妙趣﹐不可以言則矣。”
俳諧文-汉语大词典
俳諧文
【1】内容诙谐﹑用以讽喻嘲谑的文字。《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诽谐文》多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韓退之}作《毛穎傳》﹐此本{南朝}俳諧文《驢九錫》﹑《鷄九錫》之類而小變之耳。俳諧文雖出于戲﹐實以譏切當世封爵之濫。”
俳優-汉语大词典
俳優
【1】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唐}{李复言}《续幽怪录·辛公平上仙》:“殿上歌舞方歡﹐俳優赞詠﹐燈燭熒煌﹐絲竹並作。”{侯宝林}《我和相声》:“相声的历史﹐要从古时候的俳优讲起﹐那是很早的。”《荀子·正论》:“今俳優﹑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鬭者﹐是豈鉅知見侮之爲不辱者!”{清}{赵翼}《赠说书紫鬝》诗:“君不見{石野猪}{張浪狗}﹐絶技俳優侍至尊﹐斗珠車帛承恩厚。”
俳調-汉语大词典
俳調
【1】戏谑调笑。{鲁迅}《集外集拾遗·<游仙窟>序言》:“《游仙窟》为传奇﹐又多俳调﹐故史志皆不载。”
俳笑-汉语大词典
俳笑
【1】戏笑。《史记·黥布列传》:“人有聞者﹐共俳笑之。”《急就篇》卷三:“倡優俳笑觀倚庭。”
俳謔-汉语大词典
俳謔
【1】诙谐戏谑。{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艾子》世傳{蘇長公}作﹐{子瞻}生平善俳謔﹐故此類率附之。”《世说新语·雅量》“是{束晳}慢戲之流”{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文士传》:“〔{束晳}〕曾爲《賦》諸文﹐文甚俳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谐》:“客有{孫得言}者﹐善俳謔。”
俳回-汉语大词典
俳回
【1】徘徊。《後汉书·张衡传》:“魂眷眷而屢顧兮﹐馬倚輈而俳回。”
倡俳-汉语大词典
倡俳
亦作“[倡排]”【1】奏乐和演歌舞杂戏的艺人。《汉书·广川王去传》:“後{去}數置酒﹐令倡俳臝(裸)戲坐中﹐以爲樂。”{颜师古}注:“倡﹐樂人也;俳﹐雜戲者也。”{汉}{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作泥車﹑瓦狗﹑馬騎﹑倡排﹐諸戲弄小兒之具以巧詐。”一本作“倡俳”。
優俳-汉语大词典
優俳
【1】戏谑。《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如今大事已了﹐這要説句優俳之談﹐叫作‘叫化子丢了猢猻了﹐没得弄的了。’”《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既講到捨權用經﹐凡一切詼諧話﹐優俳話﹐譬喻話﹐影射話﹐都用不着。”【2】仿效。{姚华}《论文後编》:“{空同}﹑{滄溟}優俳{秦}{漢}﹐不自自振;惟{震川}遠紹{龍門}﹐獨爲有成。”【3】古代化装表演的以谐谑为主的杂戏。《史记·李斯列传》:“是時{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4】指表演杂戏的艺人。《明史·文苑传二·杨循吉》:“帝以優俳畜之﹐不授官。”{清}{唐孙华}《约诸同人小集雨阻怅然》诗:“異彼豪華子﹐高堂儛優俳。”{姚华}《论文後编》:“優俳登場﹐已撏撦之可笑;樓臺論寶﹐欲片段而不堪。”
官俳-汉语大词典
官俳
【1】犹官妓。{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林·翰苑设教坊》:“惟翰林官到任﹐命教坊官俳供役﹐亦玉堂一佳話也。”
瘖俳-汉语大词典
瘖俳
亦作“[瘖痱]”【1】风病的一种﹐舌强不能说话﹐四肢不能动作。《素问·脉解篇》:“内奪而厥﹐則爲瘖俳﹐此腎虚也。”{王冰}注:“俳﹐廢也……腎氣内奪而不順﹐則舌瘖足廢﹐故云此腎虚也。”{高世栻}注:“瘖痱者﹐口無言而四肢不收。”《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风》:“四肢不收無痛痱﹐偏枯身偏不用疼……甚不能言爲瘖痱﹐奪厥入藏病多凶。”原注:“甚者不能言﹐志亂神昏﹐則爲瘖痱。”
罪俳-汉语大词典
罪俳
【1】责难嘲弄。{唐}{柳宗元}《与杨诲之书》:“足下所持{韓生}《毛穎傳》來﹐僕甚奇其書﹐恐世人非之﹐今作數百言﹐知前聖不必罪俳也。”
詼俳-汉语大词典
詼俳
【1】戏谑。{唐}{韩愈}《酬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寄詩雜詼俳﹐有類説鵬鷃。”{宋}{司马光}《夜雨宿南园韩秉国寄酒兼见招以诗谢之》:“狂詩寄一笑﹐聊用當詼俳。”{宋}{苏辙}《祭欧阳少师文》:“滔滔狂瀾﹐中道而廻。匪公之明﹐化爲詼俳。”
談俳-汉语大词典
談俳
【1】谐谑﹔诙谐。{清}{黄景仁}《乙未除夕前五日笥河先生偕集陶然亭分韵得影字》:“賤子工談俳﹐羣公任歌{郢}。”
諧俳-汉语大词典
諧俳
【1】诙谐戏谑。{宋}{范公偁}《过庭录》:“{元祐}間﹐伶人{丁線見}教坊長﹐以諧俳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