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鞭(條鞭)是什么意思
一條鞭-汉语大词典
一條鞭
【1】{明}代田赋制度。{嘉靖}时于地方试行新法,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万历}年间{张居正}执政,推行于全国。见《明史·食货志二》。{清}代因之。{明}{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余聞諸長老云﹐徭賦之法﹐蓋莫善於今之一條鞭矣。”{清}{俞正燮}《癸巳存稿·书河南府施志后》:“《明史》言﹐國初有里甲﹑均徭﹑雜汎三等﹐{嘉靖}時行一條鞭法﹐量地計丁﹐丁糧畢輸於官。”【2】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清}{翟灏}《通俗编·数目》:“按此法(一條鞭法)自{明}季創行﹐至今不改﹐而凡事之并繁就簡﹐世俗亦借以言焉。”{老舍}《女店员》第三幕第五场:“這个上下一条鞭的办法好!”
條鞭法-汉语大词典
條鞭法
【1】即一條鞭法。实行一条鞭法后所归并的各项赋役的总称。亦省称“條鞭”。《清会典·户部》:“但刊列地丁應徵之數﹐俾民不惑﹐是爲條鞭法﹐即{明}之一條鞭法也。”{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每年額派小麥﹑赤豆﹑白豆﹑大青﹑黄豆﹑庫子三名﹐俱見條鞭下。”{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本縣各官柴﹑馬﹑皂銀﹐詳條鞭下。”【2】即一條鞭法。{明}中叶以后的赋役制度,{清}代因之。《续文献通考·职役二》:“條鞭法者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丁糧輸於官。一歲之役﹐官爲僉募﹐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費﹐量爲增減;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加以增耗。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存留供億諸費﹐以及土貢方物﹐悉併爲一條﹐皆計畝徵銀﹐折辦於官﹐故謂之一條鞭。”
條鞭-汉语大词典
條鞭
【1】见“條鞭法”。
小條鞭-汉语大词典
小條鞭
【1】指{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后﹐地方政府额外的科派和私征。{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山东》:“條鞭之外﹐又有私貼﹐是一小條鞭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