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軼)是什么意思
侵軼-汉语大词典
侵軼
亦作“[侵佚]”【1】谓越权行事。{梁启超}《各国宪法异同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鼎立﹐不相侵軼。”{唐}{元稹}《告畬三阳神文》:“農勸事時﹐賞信罰必。市無欺奪﹐吏不侵軼。”{清}{端方}《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如此則部臣疆吏於其權限内應行之事﹐無所用其推諉;於其權限外侵軼之事﹐無所施其阻撓。”【2】侵犯袭击。{吴晗}《灯下集·阵图和宋辽战争》:“若捍御不及﹐即有侵轶之患。”《左传·隐公九年》:“{北戎}侵{鄭}。{鄭伯}禦之﹐患{戎}師﹐曰:‘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杜预}注:“軼﹐突也。”《後汉书·南匈奴传论》:“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復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清}{魏源}《明代食兵二政录叙》:“雖有北{韃}南{倭}之侵軼﹐兵不致亡也。”
僭軼-汉语大词典
僭軼
【1】见“僭逸”。
冠軼-汉语大词典
冠軼
【1】超过。{唐}{吕温}《谢授右拾遗表》:“塵忝近侍﹐冠軼常倫。”
奔軼絶塵-汉语大词典
奔軼絶塵
【1】见“奔逸絶塵”。
奔軼-汉语大词典
奔軼
【1】见“奔逸”。
廢軼-汉语大词典
廢軼
【1】丢弃散逸。{元}{戴表元}《<齐东野语>序》:“童而受之﹐白首未忘;失今弗圖﹐恐遂廢軼。”
宕軼-汉语大词典
宕軼
【1】见“宕逸”。
屈軼-汉语大词典
屈軼
亦称“[屈草]”亦称“[屈佚草]”【1】古代传说中一种草,谓能指识佞人,故又名“指佞草”。{汉}{王充}《论衡·是应》:“屈軼﹐草也。安能知佞?”{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堯}時有屈佚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屈而指之。”{南朝} {齐}{谢朓}《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屈草戒諛﹐階蓂紀日。”{唐}{李咸用}《读修睦上人歌篇》诗:“才似煙霞生則媚﹐直如屈軼佞則指。”{唐}{苏味道}《赠封御史入台》诗:“夕鴉共鳴舞﹐屈草接芳霏。”{章炳麟}《原儒》:“屈軼指佞﹐{黄帝}騎龍。”【2】比喻能识别奸佞的贤臣。《旧唐书·袁高薛存诚等传赞》:“唯{袁}與{薛}﹐人中屈軼。”{清}{钱谦益}《南京江西道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人中屈軼﹐京國爲之聳觀。”
瑰軼-汉语大词典
瑰軼
【1】瑰丽超逸。{黄人}《<清文汇>序》:“故其文光怪瑰軼﹐汪洋恣肆。”{清}{魏源}《<国朝古文类钞>序》:“生其間者﹐其氣昌明﹐其聲宫喤﹐其見聞瑰軼而混芒。”
樂軼-汉语大词典
樂軼
【1】见“樂2逸”。
横軼-汉语大词典
横軼
【1】纵横奔放。{清}{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正·论书賸语·论古》:“{米老}天子横軼﹐{東坡}稱其超妙入神。”
收殘綴軼-汉语大词典
收殘綴軼
【1】收集残缺,缀补漏失。{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余平生好鳩集經子﹐而限於力﹐收殘綴軼﹐大類{子淵}序中所云。”
放軼-汉语大词典
放軼
【1】缺遗;散失。{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史百代者﹐蒐羅放軼難矣﹐而其實易也。”{宋}{陆游}《吏部郎中苏君墓志铭》:“其於官名﹑地里﹑軍制﹑民賦﹐雖甚細微﹐皆能講畫窮盡﹐無所放軼。”【2】放荡不羁。{明}{陈子龙}《<七录斋集>序》:“故文士則騁其放軼﹐薦紳則樂其便近。”
散軼-汉语大词典
散軼
【1】散失。{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韓文公}有答﹐今亦不傳﹐則遺文散軼多矣。”{明}{徐一夔}《<郁离子>序》:“其子{仲璟}﹐懼其散軼﹐以{一夔}於公有相從之好﹐俾爲之序。”{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序》:“余以老耄失學﹐藏書散軼﹐抱甕之暇﹐無以自娱。”【2】指散失之物。{清}{戴名世}《<杜溪稿>序》:“余將歸隱故山……尚欲羅網散軼﹐一酬曩昔之志。”
湮軼-汉语大词典
湮軼
【1】埋没散失。{邓实}《国学无用辨》:“故其學派遂日遠而日微﹐即其遺書亦湮軼而不可見﹐不亦悲乎!”
游軼-汉语大词典
游軼
【1】游动袭击。《捻军资料别集·曾国荃函》:“此次臺斾赴{荆}﹐正值捻蹤在{襄河}北岸游軼之時。”
焚軼-汉语大词典
焚軼
【1】见“焚逸”。
突軼-汉语大词典
突軼
【1】冲击;袭击。《金史·完颜守贞传》:“彼屢突軼吾圉﹐今一懲之﹐後當不復來。”
竄軼-汉语大词典
竄軼
【1】见“竄逸”。
蜂軼-汉语大词典
蜂軼
亦作“[蠭軼]”【1】像蜂一样飞过。极言其快。《文选·扬雄<长杨赋>》:“猋騰波流﹐機駭蠭軼。”{李善}注:“機駭蠭軼﹐言其疾也。”
缺軼-汉语大词典
缺軼
亦作“[缺逸]”【1】散失;遗漏。{明}{归有光}《长兴县令题名记》:“文字缺軼﹐遂不見於後世。”{郭沫若}《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社会》:“{周}代农事诗中未提到牛耕者﹐只是偶然缺逸﹐并不足以据证{周}代未用牛耕。”
蕩軼-汉语大词典
蕩軼
同“[蕩佚]”【1】{宋}{苏舜钦}《杜谊孝子传》:“所在泯泯﹐無所取法﹐率情放俗﹐蕩軼不還。”{明}{陈子龙}《<佩月堂诗稿>序》:“若乃蕩軼而不失其貞﹐頽怨而不失其厚……其在志氣之間乎?”{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近日頗有聽鼓兒詞﹐以鬭葉爲戲者﹐風俗蕩軼﹐亟宜戒之。”
結軼-汉语大词典
結軼
【1】犹结辙。形容车辆络绎不绝。《史记·孝文本纪》:“故遣使者冠蓋相望﹐結軼於道﹐以諭朕意於單于。”{裴駰}集解引{韦昭}曰:“使車往還﹐故轍如結也。”
越軼-汉语大词典
越軼
【1】逃跑; 逃窜。{清}{赵翼}《静观》诗之三:“使非有界畫﹐安得無越軼?”《旧唐书·李德裕传》:“不如以理之﹐俟其越軼﹐用兵爲便。”{唐}{陆龟蒙}《蟹志》:“扳援越軼﹐遯而去者十六七。”【2】超越; 胜过。{唐}{柳宗元}《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之二:“英聲之揚﹐宜越軼于千古。”{明}{胡应麟}《诗薮杂编·遗逸上》:“餘存者非辭義寂寥﹐章旨斷缺﹐即淺鄙可疑﹐未有越軼《文選》之上者。”
超前軼後-汉语大词典
超前軼後
【1】犹言空前绝后。{孙中山}《建国方略·以七事为证》:“乃{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爲{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仰見天朝制度維新﹐超前軼後﹐洵爲萬萬年不易良規。”
超軼-汉语大词典
超軼
【1】超越; 胜过。{梁启超}《泰西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一章:“此其持論之精確﹐所以超軼前哲也。”{明}{张居正}《请重修<大明会典>疏》:“比之《周官》《唐典》﹐信爲超軼矣。”{宋}{苏轼}《答舒焕书》:“足下文章之美﹐固已超軼世俗而追配古人矣。”【2】谓高超不同凡俗。{清}{侯方域}《与宋公子牧仲书》:“公子才氣超軼。”{唐}{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足下以超軼如此之才﹐每以師道命僕﹐僕滋不敢。”{宋}{曾巩}《祭王平甫文》:“每心服於超軼﹐亦情親於樂易。”
超軼絶塵-汉语大词典
超軼絶塵
【1】谓骏马奔驰, 出群超众, 不着尘埃。《庄子·徐无鬼》:“天下馬有成材﹐若卹若失﹐若喪其一﹐若是者﹐超軼絶塵﹐不知其所。”{宋}{秦观}《题騕褭图》:“驤首號鳴思一發﹐超軼絶塵入恍惚。”【2】比喻出类拔萃,不同凡俗。{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可喜可愕之趣﹐超軼絶塵。”{宋}{李纲}《海康与许崧老书》:“其所得遂將超軼絶塵﹐何可跂及耶?”{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五》:“此等句語雄奇峭健﹐宜必有超軼絶塵之句以終之。”
超倫軼羣-汉语大词典
超倫軼羣
【1】犹言超群出众。{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于谋成事遂﹐睡足饭饱之余﹐三月炼字﹐半年锻句﹐将来会做出超伦轶群的古奥漂亮作品。”
車軼-汉语大词典
車軼
【1】车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韩诗外传》卷二:“{接輿}笑而不應﹐使者遂不得辭而去。妻從市而來﹐曰:‘先生少而爲義﹐豈將老而遺之哉?門外車軼何其深也?’”《战国策·齐策三》:“{田瞀}曰:‘車軼之所能至﹐請掩足下之短者﹐誦足下之長;千乘之君與萬乘之相﹐其欲有君也。’”{高诱}注:“軼﹐途轍之道也。”{鲍彪}注:“軼﹐轍同﹐車迹也。”【2】指车子通行的路。《庄子·天地》:“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猶螳蜋之怒臂以當車軼﹐則必不勝任矣。”{陆德明}释文:“軼﹐音轍。”{郭庆藩}集释:“案《釋文》軼音轍﹐是也。轍﹐車轍也。古轍字通作軼。”
軼-汉语大词典
軼
“[轶]”的繁体字。《廣韻》夷質切,入質,以。《廣韻》徒結切,入屑,定。【1】突袭,突击。《左传·隐公九年》:“{鄭伯}禦之,患{戎}師,曰:‘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杜预}注:“軼,突也。”{汉}{刘向}《新序·杂事四》:“{莊王}曰:‘嘻!吾兩君之不相能也,百姓何罪!’乃退師以軼{晉}寇。”《旧唐书·狄仁傑传》:“{後漢}則{西羌}侵軼{漢中},東寇三輔。”【2】超绝。《汉书·叙传上》:“{良}{樂}軼能於相馭,{烏獲}抗力於千鈞。”【3】通“[逸]”。奔驰;逃跑。{南朝 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鋒車北軼,爟火南盛。”{唐}{刘禹锡}《因论·讯氓》:“民弗堪命,是軼於他土。”{清}{陶炜}《课业馀谈·鸟兽虫鱼》:“風馬牛不相及,牝牡相誘曰風,言雖馬牛風軼而奔,亦不相及也。”【4】通“[溢]”。《汉书·地理志上》:“道{沇水},東流爲{泲},入於{河},軼爲{滎},東出於{陶丘}北。”{颜师古}注:“軼与溢同。”按,《书·禹贡》作“溢爲{滎}”。【5】散失。《管子·轻重丁》:“是故輕軼於賈穀制畜者,則物軼于四時之輔。”{郭沫若}等集校:“‘軼’與‘佚’通,失也。”《史记·五帝本纪论》:“書缺有閒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説。”{清}{顾炎武}《日知录·邶鄘卫》:“意者{西周}之時,故有{邶}{鄘}之詩,及{幽王}之亡而軼之,而大師之職猶不敢廢其名乎?”【6】通“[逸]”。安闲,逸乐。《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法嚴政峻,諂諛者衆,日聞其美,意廣心軼。”{清}{毛奇龄}《浙东三郡望幸图记》:“嘗考{周}官底治,軼不忘勞。”【7】后车超前车。引申为超越。《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汉书·扬雄传》:“軼五帝之遐迹兮,躡三皇之高蹤。”{颜师古}注:“軼亦過也。”{宋}{沈辽}《寄题聱偶偶亭》诗:“挾書海上來,軒昂軼前輩。”{金松岑}《文学观》:“傳舊者,吾國民之特性,而欲離古以爲桀,軼聖以爲高,吾言固不若是。”
軼聞-汉语大词典
軼聞
【1】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传说。{沈从文}《会明》:“另外又谈一点关于战事死人数目的统计﹐以及生死争夺中的轶闻。”{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印印川风雨联吟图》:“惟恃承託人﹐名山業同愛﹐庶或五百年﹐軼聞挂人喙。”{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所録詩話﹑詞評﹑軼聞﹑故事﹐亦視刻本爲多。”
軼詩-汉语大词典
軼詩
【1】指未编入《诗经》的古诗。《史记·伯夷列传》:“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司马贞}索隐:“軼音逸。謂見逸詩之文﹐即下《采薇》之詩是也。不編入三百篇﹐故云逸詩也。”
軼罰-汉语大词典
軼罰
【1】刑罚太过。{明}{归有光}《中宪大夫贵州思州府知府李君墓碑》:“朝廷之死事者優矣﹐其於兵吏﹐有軼罰焉。”
軼士-汉语大词典
軼士
【1】隐士。{清}{丘逢甲}《山居诗》之一:“山中有軼士﹐獨往人寡知。”
軼倫-汉语大词典
軼倫
【1】超出一般。《鹖冠子·天权》:“歷越踰俗﹐軼倫越等。”{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文选二》:“雖博徒狗屠﹐猶有軼倫之才。”{陈去病}《有怀刘三钝剑亚子并苦念西狩无畏》诗:“吾有數同好﹐性行皆軼倫。”
軼史-汉语大词典
軼史
【1】正史以外的历史记载。{蔡寅}《题琉球竹枝词》:“淒咽琵琶{天寶}後﹐幾多軼史被君收。”{清}{余怀}《板桥杂记·珠市名妓附见》:“故附書于卷尾﹐以備{金陵}軼史云。”
軼羣絶類-汉语大词典
軼羣絶類
【1】超过众人和同辈。{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意氣飄然﹐發揚俊偉﹐飛黄駃騠﹐軼羣絶類。”亦作“[軼類超羣]”。《隋唐演义》第九五回:“就是那一長一技之微﹐若果能專心致志﹐亦足以軼類超羣﹐獨步一時。”
軼聞遺事-汉语大词典
軼聞遺事
【1】见“軼事遺聞”。
軼才-汉语大词典
軼才
【1】见“軼材”。
軼話-汉语大词典
軼話
【1】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传说。{秦牧}《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文学史上流传着许多轶话﹐例如说某某人的诗句﹐杂在其他人的诗句中﹐怎样给人一眼就看出来啦。”
軼資-汉语大词典
軼資
【1】超越一般的资格。指官员的级别﹑资历等。{明}{何景明}《内篇》之十:“由是要勢者日躋之恐弗達也﹐而守散官者踰考弗徙矣﹐又安有超格軼資者哉!”
軼麗-汉语大词典
軼麗
【1】飘逸艳丽。{缪荃荪}《<宋元词四十家>序》:“{碧山}之綿眇﹐{梅溪}之軼麗;中圭雙秀﹐不殊怨悱之音;南渡四臣﹐各抱忠貞之性。”{章炳麟}《与人论文书》:“有所欿於{徐庾}﹐而深悼北人之效法者﹐失其軼麗﹐而祇黨莽﹐不就報章﹐欲因素功以爲絢乎。”
軼説-汉语大词典
軼説
【1】指未正式搜辑成集子的著作﹑言论。{清}{梅曾亮}《陈石士学士授经图记》:“{兩江}人士﹐莫不訪求{姚先生}之傳書軼説。”
軼駭-汉语大词典
軼駭
【1】突破; 跨越。{唐}{皮日休}《伤进士严子重诗》序:“其所爲﹐工於七字﹐往往有清便柔媚﹐時可軼駭於常軌。”
軼邁-汉语大词典
軼邁
【1】超过。{黄人}《<清文汇>序》:“矧今朝文治﹐軼邁前古﹐撰著之盛﹐尤奄有衆長。”
軼致-汉语大词典
軼致
【1】超脱的情致。{清}{侯方域}《新迁颜鲁公碑记》:“所謂坤輿之神奇﹐歷千載如一日歟!以故雖間有殘闕﹐而軼致可尋。”
軼類超羣-汉语大词典
軼類超羣
【1】见“軼群絶類”。
軼材-汉语大词典
軼材
亦作“[軼才]”【1】超群。{汉}{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2】谓卓越的才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山東}{淄川}人﹐幼有軼才﹐老而不達。”{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集雕篆之軼材﹐發綺縠之高喻。”{清}{陈培脉}《陈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韵》:“軼才真曠世﹐偉貌逈殊倫。”
軼羣-汉语大词典
軼羣
【1】超群。{明}{方孝孺}《题<听琴轩记>後》:“其間豈無出類軼羣之士﹐伏於衆人之中﹐而無所發者乎。”{清}{朱彝尊}《赠别梅庚》诗之三:“谿山重叠細泉分﹐畫手由來最軼羣。”
軼義-汉语大词典
軼義
【1】散失了的理论和主张。{清}{冯桂芬}《<约堂算学杂记>序》:“厥後古書稍稍出﹐後生雋才﹐探討紬繹﹐往往得一二遺文軼義於殘編斷簡之中。”
軼超-汉语大词典
軼超
【1】超越, 超过。{南朝} {梁}{江淹}《萧领军让司空并敦劝启》:“臣進退惟疑﹐再三自顧﹐實以陋情﹐非忘寵極﹐但畏軼超疲伍﹐迺參鼎軸。”
軼聲-汉语大词典
軼聲
【1】谓声誉超越。{汉}{班固}《典引》:“光揚大{漢}﹐軼聲前代。”
軼民-汉语大词典
軼民
【1】避世之人。《淮南子·泰族训》:“聖主在上﹐廓然無形﹐寂然無聲﹐官府若無事﹐朝廷若無人﹐無隱士﹐無軼民﹐無勞役﹐無寃刑﹐四海之内﹐莫不仰上之德。”
軼事遺聞-汉语大词典
軼事遺聞
【1】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上》:“及於{唐}{宋}﹐其體益滋﹐稗則爲山﹐説則爲海﹐軼聞遺事﹐雜然著已。”{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故單辭隻義﹐軼事遺聞﹐咸筆之於書﹐以冀流傳久遠。”亦作“[軼聞遺事]”。
軼俗-汉语大词典
軼俗
【1】超脱习俗。{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今{空同}之才足以命世﹐其志金石可斷﹐又有超代軼俗之見。”
軼駕-汉语大词典
軼駕
【1】超越; 凌驾。{清}{叶燮}《原诗·外篇下》:“{宋}人七絶﹐種族各别﹐然出奇入幽﹐不可端倪處﹐竟有軼駕{唐}人者。”【2】奔放不羁。{明}{孙柚}《琴心记·王孙作醵》:“{長卿}學貫天人﹐暫繫冲霄之翼;術兼文武﹐聊羈軼駕之才。”
軼態-汉语大词典
軼態
【1】飘逸的情态。{汉}{傅毅}《舞赋》:“軼態横出﹐瑰姿譎起。”
軼事-汉语大词典
軼事
【1】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事迹。{秦牧}《艺海拾贝·<画蛋·练功>》:“{中}西画史上都有这么一桩轶事。”{清}{姚鼐}《金麓村招领莫愁湖》诗:“軼事縱傳何必詳﹐元功極貴同泯亡。”《史记·管晏列传》:“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唐}{刘知幾}《史通·暗惑》:“且案{太史公}云﹐{黄帝}﹑{堯}﹑{舜}軼事﹐時時見於他説。”
軼踰-汉语大词典
軼踰
【1】跨越。{清}{曾国藩}《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生徒翼翼﹐無敢軼踰法度。”
軼越-汉语大词典
軼越
【1】超越; 超过。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率土臣民﹐罔不額手稱慶﹐以爲事機至順﹐皇位從此永保。結果之良﹐軼越古今。真國家無疆之庥也。”《後汉书·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議﹐軼越三家﹐馳騁五帝。”{李贤}注:“軼﹐過也。”
軼軌-汉语大词典
軼軌
【1】超越。{清}{侯方域}《定鼎说》:“財賦自儲﹐漕運惟充﹐計道里之均﹐環朝會之所﹐軼軌{周}京﹐駕美{漢}都矣。”
軼談-汉语大词典
軼談
【1】犹轶话。{秦牧}《艺海拾贝·毒物和药》:“在文学史上常常有许多‘文章法则’被人粉碎的故事﹐那道理﹐和这一类的轶谈如出一辙。”
軼犯-汉语大词典
軼犯
【1】侵犯。{宋}{洪迈}《夷坚甲志·太山府君》:“是歲七月﹐叛將{楊勍}自{江}西軼犯郡境。”《明史·周弘祖传》:“萬一奸宄潛生﹐寇戎軼犯﹐其何以待之。”
軼出-汉语大词典
軼出
【1】超出。{郭沫若}《文艺论集·惠施的性格与思想》:“科学家的行为每每轶出一般因袭的道德范围而不暇顾及。”{清}{魏源}《圣武记》卷六:“而{沙蘇野}之部落亦有軼出山北者。是爲{英}{俄}交惡之由與交兵之界。”
軼塵-汉语大词典
軼塵
【1】超尘出俗。{明}{徐复祚}《投梭记·闺叙》:“{元氏}{縹風}態軼塵。”
軼-汉语大词典
軼
“[轶]”的繁体字。通“[轍]”。《集韻》直列切,入薛,澄。【1】车迹。《史记·孝文本纪》:“故遣使者冠蓋相望,結軼於道,以諭朕意於單于。”{裴駰}集解引{韦昭}曰:“使車往還,故轍如結也。”《战国策·齐策一》:“{主}者,循軼之途也,鎋擊摩車而相過。”{鲍彪}注:“軼﹑轍同,車迹也。”
軼-汉语大词典
軼
“[轶]”的繁体字。《集韻》徒結切,入屑,定。【1】更替;轮流。《史记·封禅书》:“自五帝以至{秦},軼興軼衰,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其體損益世殊,不可勝記。”{清}{顾炎武}《形势论》:“{陳}氏軼興,西不得{蜀}{漢},北失{淮}{淝},以{長江}爲境,于是乎守{江}矣。”【2】见“軼2蕩”。
軼毁-汉语大词典
軼毁
【1】更迭废毁。軼, 通“迭”。《史记·秦始皇本纪》:“古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雖萬世世不軼毁。”{张守节}正义:“軼﹐徒結反。”
軼蕩-汉语大词典
軼蕩
【1】无拘束。{章炳麟}《西归留别中东诸君子》诗:“軼蕩開天門﹐封事若僕遬。”{王闿运}《<桂阳州志>序》:“山獠軼蕩﹐踰領西出。”
貫軼-汉语大词典
貫軼
【1】犹贯越,贯通。《宋书·袁淑传》:“方乃奠山沉河﹐創禮輯策﹐闡燿{炎}{昊}之遺則﹐貫軼{商}{夏}之舊文。”
跨軼-汉语大词典
跨軼
【1】犹穿越。引申为超过。{宋}{陆游}《别峰禅师塔铭》:“{■}東行﹐紆餘起伏﹐歷蠻夷中﹐跨軼且千里﹐然後秀偉特起﹐爲三峯。”{宋}{陆游}《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某恭聞{太宗皇帝}﹐天縱聖學﹐跨軼百王﹐萬幾之餘﹐尤留神翰墨。”
過軼-汉语大词典
過軼
【1】谓车辆通过。《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逸聞軼事-汉语大词典
逸聞軼事
【1】指世人不大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管桦}《将军河》第一部第三二章:“有的谈当前纷乱的政治形势﹐猜测战争的发展趋势;有的谈政界的逸闻趣事。”《四库全书总目·地理三·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閒逸聞軼事﹐皆可以備考稽。”亦作“[逸聞趣事]”﹑“[逸聞瑣事]”。{孙犁}《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又有时谈一些与评价无关的逸闻琐事﹐给文字增加无穷馀韵﹐真是高妙极了。”
逾沙軼漠-汉语大词典
逾沙軼漠
亦作“[踰沙軼漠]”【1】穿越沙漠。谓经历险远的路途。{南朝} {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棧山航海﹐踰沙軼漠之貢﹐府無虚月。”{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於是自昔辨髮卉裳﹐覊縻之所未至;踰沙軼漠﹐言語之所未通。咸奉玉帛而介九賓﹐衣冠而獻萬壽。”
遺聞軼事-汉语大词典
遺聞軼事
【1】见“遺聞逸事”。
遺軼-汉语大词典
遺軼
【1】见“遺逸”。
陵軼-汉语大词典
陵軼
【1】凌驾﹔超越。{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賈誼}才穎﹐陵軼飛兔﹐議愜而賦清﹐豈虚至哉!”【2】欺凌。{明}{刘基}《再用前韵》:“高牙大纛擁藩垣﹐腸斷吞聲受陵軼。”
闕軼-汉语大词典
闕軼
【1】见“闕2逸”。
韜軼-汉语大词典
韜軼
【1】超过;凌越。《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跨蹍{昌姬}﹐韜軼{炎漢}。”{张铣}注:“韜﹐藏;軼﹐過也。言{齊}帝之德﹐踰越蹍蹋於{文王};懷藏超過於{炎漢}也。”{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聖{唐}照臨萬方﹐韜軼{三代}。”
馳軼-汉语大词典
馳軼
【1】奔驰。{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馳軼步驟﹐氣之達也。簡練揣摩﹐思之約也。”
駕軼-汉语大词典
駕軼
【1】陵驾;超越。《清史稿·礼志三》:“〔{康熙}〕六十一年﹐遺諭﹐言:‘{明太祖}起布衣﹐統方夏﹐駕軼{漢}﹑{唐}﹑{宋}諸君。’”{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矧以土地人民十倍之者﹐而謂不能駕軼之耶?”《文选·枚乘<七发>》:“觀其所駕軼者﹐所擢拔者﹐所揚汩者﹐所温汾者﹐所滌汔者﹐雖有心略辭給﹐固未能縷形其所由然也。”{李善}注:“《小雅》曰:駕﹐陵也。{杜預}《左氏傳註》曰:軼﹐突也。”{吕向}注:“駕軼﹐陵過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