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脩

脩(脩)是什么意思

  • 修 脩-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修 脩

    [修xiū 脩xiū]

    同 ①修饰,装饰。《楚辞·离骚》:“退将复修吾初服”。(服:旧衣)《楚辞·九辩》:“今脩饰而窥镜兮”。 ②整治,治理。贾谊《过秦论》:“修守战之具”。《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诗·大雅·抑》:“脩尔车马,弓矢戎兵。”《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内脩政理”。(政理:政治) ③修建。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人脩城”。 ④建立(功业),树立(品德)。《史记·齐太公世家》:“欲修文王业”。《左传·成公十三年》:“吾与女同好弃恶,复脩旧德”。(女:通“汝”,你) ⑤研究,学习。《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希望。常可:所谓永久合适的制度和习惯)《汉书·儒林传》:“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史记·孔子世家》:“故孔子不仕,退而脩《诗》、《书》、《礼》、《乐》。”《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蒙少不脩书传”。(少:年幼时) ⑥著,撰写。《新唐书·百官志》:“掌修国史”。 ⑦高,长。《楚辞·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曹植《洛神赋》:“修短合度”。(度:标准)《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脩八尺有余”。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脩竹。” ⑧善,美好。《韩非子·孤愤》:“其修士不能以货赂事人”。张衡《两京赋》:“要绍修态”。(要绍:窈窕)《楚辞·离骚》:“恐脩名之不立”。《后汉书·张衡列传》:“伊中情之信脩兮,慕古人之贞节。”

    异 【修】 本义是“修饰”、“装饰”。《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要眇:美丽的样子。宜修:修饰的合适)

    【脩】 ①本义是干肉,古人常用来送礼。《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十块干肉成为一束)《周礼·天官·膳夫》:“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 ②表示“干”。《诗·王风·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脩矣。”(蓷:音tuī,益母草。暵:音hàn,干枯)《吕氏春秋·辩士》:“寒则凋,热则脩。”

    辨 “修”,本义是“修饰”,“脩”是“干肉”。“脩”的“修饰”义是后起的。由于二字同音,所以常通用。但“干肉”的意思只能用“脩”不能用“修”。

  • 不脩-汉语大词典

    不脩

    亦作“[不修]”【1】不修缮。{汉}{班彪}《北征赋》:“過{泥陽}而太息兮﹐悲祖廟之不脩。”【2】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高祖}不脩文學﹐而性明達。”{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公爲人和易有容﹐不修苛節﹐見人無貴賤皆與飲酒。”【3】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貪昧於諸侯﹐以逞其願﹐欲久﹐得乎?”{三国} {吴}{韦昭}《博弈论》:“人事曠而不脩。”

  • 不脩邊幅-汉语大词典

    不脩邊幅

    【1】见“不修邊幅”。

  • 乾脩-汉语大词典

    乾脩

    【1】见“乾修”。

  • 條脩葉貫-汉语大词典

    條脩葉貫

    【1】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淮南子·兵略训》:“下至介鱗﹐上及毛羽﹐條脩葉貫﹐萬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

  • 脩-汉语大词典

    《廣韻》息流切,平尤,心。【1】干肉。《周礼·天官·膳夫》:“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脩,脯也。”{贾公彦}疏:“加薑桂鍛治者謂之脩,不加薑桂以鹽乾之者謂之脯,則脩﹑脯異矣。{先鄭}云:脩,脯者,散文言之,脩,脯通也。”{三国 魏}{应壉}《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接武茅茨,凉過大夏;扶寸肴脩,味踰方丈。”《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女贄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2】致送教师的薪金。参见“[脩金]”。【3】干枯。《诗·王风·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毛}传:“脩,且乾也。”《吕氏春秋·辩土》:“寒則雕,熱則脩。”{俞樾}《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三》:“《释名·释飲食》曰:‘脩,脩縮也,乾燥而縮也。’熱則脩者,言熱則乾縮也,正與‘寒則雕’同義。”【4】同“[修]”。修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雖讀《禮傳》,微愛屬文,頗爲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輕言,不脩邊幅。”{元}{刘祁}《归潜志》卷六:“爲人简樸,不脩威儀,惡衣糲食如貧士。”【5】同“[修]”。修理;整修。《易·井》:“井甃无咎,脩井也。”《孟子·离娄下》:“脩我牆屋,我將反。”《诗·秦风·无衣》:“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6】同“[修]”。治理。{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屯田》:“得田可治者二十二萬頃,欲脩耕屯之業,度其功用矣。”《左传·成公三年》:“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於事,而帥偏師以脩封疆。雖遇執事,其弗敢違。”【7】同“[修]”。特指整治(饮食)。{唐}{张读}《宣室志》卷七:“會尚食廚吏脩御膳,以鼎烹鷄卵。”【8】同“[修]”。打扫。《礼记·中庸》:“春秋脩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郑玄}注:“脩,謂掃糞也。”《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與其具脩。”{郑玄}注:“脩,掃除糞灑。”【9】同“[修]”。兴建;兴修。{汉}{班固}《<两都赋>序》:“京師脩宫室,浚城隍,而起苑囿,以備制度。”{宋}{曾巩}《本朝政要策·水利》:“自{史起}溉{鄴田},{鄭國}鑿{涇水},{李冰}以區區之{蜀},脩二江之利。”【10】同“[修]”。制定;设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其令郡國各脩文學,縣滿五百户置校官。”《淮南子·本经训》:“立仁義,脩禮樂。”{高诱}注:“脩,設也。”{宋}{王禹偁}《拟罢苏州贡橘诏》:“起今後,本州所貢{洞庭}柑橘,候見勑旨,即得供進,不得脩爲常貢。”【11】同“[修]”。举行;行。《汉书·晁错传》:“爲置醫巫,以救疾病,以脩祭祀。”《後汉书·张酺传》:“帝先備弟子之儀,使{酺}講《尚書》一篇,然後脩君臣之禮。”《史记·孝武本纪》:“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脩封禪。”【12】同“[修]”。指行动。参见“[脩睦]”。【13】同“[修]”。从事;操持。{晋}{干宝}《晋纪总论》:“而其后妃躬行四教,尊敬師傅,服澣濯之衣,脩煩辱之事,化天下以婦道。”{汉}{班固}《东都赋》:“女脩織絍,男務耕耘。”【14】同“[修]”。儆戒。《国语·鲁语下》:“吾冀而朝夕脩我曰:‘必無廢先人。’”{韦昭}注:“脩,儆也。”【15】同“[修]”。谓戒备,防备。《韩非子·有度》:“爲人臣者,譬之若手,上以脩頭,下以脩足,清暖寒熱,不得不救,鏌鋣傅體,不敢弗搏。”{陈奇猷}集释:“脩﹑修同……手之爲用,上備頭之患,下備足之禍。”【16】同“[修]”。恢复。《左传·成公十三年》:“吾與女同好棄惡,復脩舊德,以追念前勳。”《论语·尧曰》:“謹權量,審法度,脩廢官,四方之政行焉。”{宋}{叶適}《建康府教授惠君墓志铭》:“{鉛山}脩廢決滯,民畏愛過於令。”【17】同“[修]”。整饬。整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内脩政教,外應諸侯。”【18】同“[修]”。整饬。谓处理合宜,有条不紊。{唐}{韩愈}《董公行状》:“職事脩,人俗化,嘉禾生,白鵲集。”【19】同“[修]”。整饬。齐备。{汉}{刘向}《列女传·鲁之母师》:“〔{魯大夫}〕使人間視其居處,禮節甚脩,家事甚理。”{清}{唐甄}《潜书·任相》:“國有賢相,法度不患不脩,賞罰不患不中。”【20】同“[修]”。整饬。端正恭谨。{宋}{曾巩}《都官员外郎胥君墓志铭》:“居官,雖小法,未嘗不慎,而不爲察察於人,有所能容。其大意如此。故所至士大夫愛其脩,而百姓歸其恕。”【21】同“[修]”。备办。《国语·周语中》:“脩其簠簋,奉其犧象,出其尊彝,陳其鼎俎。”{韦昭}注:“脩,備也。”{汉}{司马相如}《长门赋》:“脩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兮幸臨。”《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學生不敢具酌,只脩一飯在此,以犒手下從者。”【22】同“[修]”。修养。《诗·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脩厥德。”《孟子·梁惠王上》:“壯者以暇日脩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宋}{曾巩}《赠大理寺丞致仕杜君墓志铭》:“爲人孝友温良,以清静爲學,而以淡泊自足。行脩於家,而譽聞於鄉。”《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脩身絜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23】同“[修]”。特指修行。{唐}{贾岛}《青门里作》诗:“欲問南宗理,將歸{北岳}脩。”【24】同“[修]”。遵循。《商君书·更法》:“{湯武}之王也,不脩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史记·商君列传》作“{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孔子家语·执辔》:“治國而無德法,則民無脩。民無脩,則迷惑失道。”{宋}{叶適}《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初,{孝宗}雖脩{紹興}故事,復與虜通使,而以其間討軍政,講邊備,陰擇奇材,爲有事之用。”【25】同“[修]”。学习;研习。《礼记·学记》:“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脩焉,息焉,遊焉。”{郑玄}注:“脩,習也。”{南朝 宋}{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脩詩賁道,稱圖照言。”《周书·孝义传·张元》:“{元}性謙謹,有孝行。微涉經史,然精脩釋典。”【26】同“[修]”。指练习。《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脩鞀鞞鼓,均琴瑟管簫。”{郑玄}注:“脩,均……治其器物習其事之言。”【27】同“[修]”。编纂,撰写。{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春秋》,{左}氏{丘明}所脩。”{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仲尼}從而脩之,以成一經之通體。”{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臣等〕共加採訪,並尋檢詔勑,脩成《順宗皇帝實録》五卷。”《新五代史·後蜀世家·孟昶》:“{蜀}人夜表其({李昊})門曰:‘世脩降表{李}家’,當時傳以爲笑。”【28】同“[修]”。长。指空间距离大。《诗·大雅·韩奕》:“四牡奕奕,孔脩且張。”{毛}传:“脩,長。”《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雙枚既脩,重桴乃飾。”{李善}注:“雙枚,屋内重檐也……言重檐既長,因達于外。”{唐}{韩愈}《孟生诗》:“{秦}{吴}脩且阻,兩地無數金。”【29】同“[修]”。长。指时间久。《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之君臣民,主社稷,治國家,欲脩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賢爲政之本也?”《楚辞·天问》:“咸播秬黍,莆雚是營,何由并投,而{鮌}疾脩盈?”{王逸}注:“脩,長也;盈,滿也……乃知{鮌}惡長滿天下也。”《鹖冠子·度万》:“形神調則生理脩。”【30】同“[修]”。长。特指寿命长。《陈书·高祖纪上》:“斯則兆民之命,脩短所縣;率土之基,興亡是賴。”{明}{宋濂}《赠陆菊泉道士序》:“其事業可爲世法,言語可爲世教,國用之則興,家用之則和,人身用之則脩。”【31】同“[修]”。长度。《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世室,堂脩二七,廣四脩一。”{郑玄}注:“脩,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令堂脩十四步,其廣益以四分脩之一,則堂廣十七步半。”《周髀算经》卷上:“以爲勾廣三,股脩四,徑隅五。”{赵爽}注:“從者謂之脩,股亦脩,脩,長也。”{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襛纖得中,脩短合度。”【32】同“[修]”。特指直径。《周礼·考工记·凫氏》:“以其鼓間爲之舞脩,去二分以爲舞廣。”{郑玄}注:“舞脩,舞徑也。”舞,钟体的顶部。【33】同“[修]”。长处。《淮南子·齐俗训》:“故愚者有所脩,智者有所不足。”【34】同“[修]”。美好;善良。《文选·张衡<思玄赋>》:“伊中情之信脩兮,慕古人之貞節。”{李善}注引旧注:“脩,善也。”{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上:“〔{胡睡薌}〕慧而外姱,穎而中脩。”《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游国恩}纂义引{屈复}曰:“但恐衰老漸至,美名不立。”【35】同“[修]”。指贤人。谓修德之士。《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時俗之所服。”{王逸}注:“言我忠信謇謇者,乃上法前代遠賢,固非今時俗之人所可服行也。”《後汉书·霍谞传》:“此{仲尼}所以垂王法,{漢}世所宜遵前脩也。”{唐}{韩愈}《闵己赋》:“勤祖先之所貽,勉汲汲於前脩之言。”【36】同“[修]”。勉励,激励。《国语·楚语下》:“若其寵之,毅貪而無猒,既而得入,而曜之以大利,不仁以長之,思舊怨以脩其心,苟國有釁,必不居矣。”{清}{俞樾}《群经平议·国语二》“思舊怨以脩其心”:“脩者,勉也……言思舊怨以勉勵其心也。”【37】同“[修]”。致;表示。《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此言之誠,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晋}{鱼豢}《魏略》:“自道路開通,不忘脩意。既新奉國命加知起居,假歸{河}北,故使情問不獲果至。”【38】同“[修]”。通“[羞]”。进献。《礼记·文王世子》:“退脩之,以孝養也。”{郑玄}注:“退脩之,謂既迎而入,獻之以醴。”{俞樾}《群经平议·礼记二》:“脩,當讀爲羞。《説文·丑部》:‘羞,進獻也。’{鄭}以獻之解脩之,可知脩之猶羞之矣。”{孙诒让}《札迻·庄子郭象注》:“案修(脩)與羞古通……《爾雅·釋詁》云:‘羞,進也。’”《庄子·天地》:“孝子操藥以脩慈父,其色燋然,聖人羞之。”【39】同“[修]”。通“[须]”。鬍鬚。《山海经·中山经》:“又東一百七十里,曰{賈超之山},其陽多黄堊,其陰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龍脩。”{郭璞}注:“〔龍脩〕,龍須也。”{袁珂}校注:“脩,须声近而转耳。”【40】同“[修]”。姓。{汉}有屯骑校尉{脩炳}。见《广韵·平尤》。

  • 脩行-汉语大词典

    脩行

    【1】出家学佛或学道。{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會有故人過{洛}﹐贈以綿五十兩﹑絹百端。{凝式}悉留之﹐脩行尼舍﹐俾造襪以施{崇德}﹑{普明}兩寺飯僧。”{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有{魏四十}道者﹐有妻有子。中年忽悟真空﹐捨俗出家脩行﹐齋戒甚至。”【2】谓修养德行。{三国} {魏}{阮籍}《大人先生传》:“束身脩行﹐日慎一日。”《淮南子·诠言训》:“君子脩行而使善無名。”《韩非子·五蠹》:“{仲尼}﹐天下聖人也﹐脩行明道以游海内。”{清}{褚人穫}《坚瓠八集·谢叠山诗》:“{張叔仁}詩云:‘打硬脩行三十年﹐如今證驗作儒仙。’”

  • 脩宫錢-汉语大词典

    脩宫錢

    【1】{东汉}时,官员就职,要出买官钱,谓之“脩宫錢”。《後汉书·刘陶传》:“以數切諫﹐爲權臣所憚﹐徙爲京兆尹。到職﹐當出脩宫錢直千萬﹐{陶}既清貧﹐而耻以錢買職﹐稱疾不聽政。”{李贤}注:“時拜職名﹐當出買官之錢﹐謂之脩宫錢也。”

  • 脩真-汉语大词典

    脩真

    【1】道教谓学道修行为脩真。{明}{陶宗仪}《辍耕录·丘真人》:“大宗師{長春真人}﹐姓{丘}氏……年十九﹐辭親居{崑崙山}﹐依道者脩真。”{清}{吴骞}《扶风传信录》:“女即息于旁﹐自云脩真者﹐只打坐﹐不用睡也。”《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這{卓員外}喪偶不娶﹐慕道脩真。”

  • 脩貢-汉语大词典

    脩貢

    【1】献纳贡品。脩,通“羞”。{汉}{班固}《宝鼎诗》:“嶽脩貢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雲。”

  • 脩營-汉语大词典

    脩營

    【1】音声清亮和谐。《淮南子·修务训》:“山桐之琴﹐澗梓之腹﹐雖鳴廉脩營唐牙﹐莫之鼓也。”{高诱}注:“修營﹐音清涼﹐聲和調。”《淮南子·修务训》:“乘馬者期於千里而不期於驊騮緑耳﹐鼓琴者期於鳴廉脩營而不期於濫脇號鐘。”【2】修建,营建。{宋}{曾巩}《百花堤》诗:“我爲發其枉﹐脩營極幽趣。”

  • 脩偉-汉语大词典

    脩偉

    【1】高大。{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利州}{武后}畫像﹐其長七尺。{成都}有{孟蜀}時后妃祠堂﹐亦極脩偉﹐絶與今人不類。”

  • 脩令-汉语大词典

    脩令

    【1】确定政令。《左传·昭公元年》:“{僑}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

  • 脩飾-汉语大词典

    脩飾

    【1】引申谓故意做作以取悦于人。【2】特指涂饰。《宋书·武帝中》:“可改構榱桷﹐修飾丹青﹐蘋蘩行潦﹐以時致薦。”【3】修养德行。{汉}{刘向}《列女传·契母简狄》:“{契}母{簡狄}﹐敦仁勵翼﹐吞卵産子。遂自修飾﹐教以事理﹐推恩有德。”【4】指提高学养。{唐}{张九龄}《上封事》:“故於用人之際﹐不可不第高下。若高下不可妄干﹐天下士流﹐必刻意脩飾﹐思齊日衆﹐刑政自清。”{宋}{苏洵}《上皇帝书》:“臣愚以爲父兄之所任而得官者﹐雖至正郎﹐宜皆不聽任子弟﹐唯其能自脩飾﹐而越録躐次以至於清顯者乃聽。”【5】整修装饰。{宋}{洪适}《隶释·鲁相韩勑造孔廟礼器碑》:“脩飾宅廟﹐更作二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黄巾}之亂﹐殘毁穨闕﹐{魏}{太和}{景初}中﹐令長脩飾舊宇。”【6】修改润饰,使语言文字明确生动。《论语·宪问》:“爲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宋}{陈亮}《与韩无咎尚书》:“今但與妻孥併力耕桑以圖温飽﹐雖書册亦已一切棄去﹐況更能脩飾語言﹐作少年塗抹事乎?”【7】梳妆打扮。{金}{王若虚}《生日自祝》诗:“清晨聞喧呼﹐親舊作生日﹐初我未免俗﹐隨分畧脩飾。”《楚辞·九辩》:“今脩飾而窺鏡兮﹐後尚可以竄藏。”【8】谓使之合乎礼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孝爲百行之首﹐猶須學以脩飾之﹐況餘事乎!”【9】合乎礼义。《荀子·子道篇》:“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脩飾﹐孝子不從命﹐乃敬。”【10】指讲究外表﹑形式。《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元年》:“上頗脩飾﹐宫室﹑車服盛於{昭帝}時。”《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其爲政以安民爲本﹐不以脩飾爲先。”

  • 脩嫮-汉语大词典

    脩嫮

    【1】美好。《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美連娟以脩嫮兮﹐命樔絶而不長。”{汉}{张衡}《七辩》:“{西施}之徒﹐姿容脩嫮。”

  • 脩志-汉语大词典

    脩志

    【1】谓培养高尚的志向。《後汉书·逸民传·周党》:“〔{周黨}〕自此勑身脩志﹐州里稱其高。”

  • 脩同-汉语大词典

    脩同

    【1】修通。谓逐级上达,通于君主。脩,循,依次。《淮南子·主术训》:“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視﹐以天下之耳聽﹐以天下之知慮﹐以天下之力争﹐是故號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聞。百官脩同﹐羣臣輻凑。”

  • 脩習-汉语大词典

    脩習

    【1】学习。{宋}{李纲}《寄内》诗:“諸兒應解勤脩習﹐稚子遥憐弄喔咿。”《後汉书·班彪传》:“今皇太子諸王﹐雖結髮學問﹐脩習禮樂﹐而傅相未值賢才﹐官屬多闕舊典。”

  • 脩術-汉语大词典

    脩術

    【1】实施刑名法术。《史记·韩世家》:“{申不害}相{韓}﹐脩術行道﹐國内以治﹐諸侯不來侵伐。”

  • 脩撰-汉语大词典

    脩撰

    【1】编纂。《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詔曰:‘禮壞樂缺﹐實宜以時脩定﹐但頃之脩撰不得其人﹐所以歷年不就﹐有名無實。’”{宋}{曾巩}《英宗实录院申请》:“奉勑脩撰{英宗皇帝}一朝實録﹐伏以先帝功德之美﹐覆被天下﹐宜載方策﹐傳之無窮。”

  • 脩省-汉语大词典

    脩省

    【1】修身省察。{宋}{欧阳修}《论水灾疏》:“臣伏覩近降詔書﹐以雨水爲災﹐許中外臣寮上封言事﹐有以見陛下畏天愛人恐懼脩省之意也。”《易·震》:“洊雷震﹐君子以恐懼脩省。”{孔颖达}疏:“君子恒自戰戰兢兢﹐不敢懈惰﹐今見天之怒﹐畏雷之威﹐彌自脩身省察己過。”

  • 脩延-汉语大词典

    脩延

    【1】伸展延长。{清}{刘大櫆}《重修孙公桥记》:“爾乃九門閎達﹐積塊脩延﹐如雄虹青蜺﹐下飲乎潭瀨。”

  • 脩問-汉语大词典

    脩問

    【1】谓修书问候。{宋}{吕本中}《紫薇诗话》:“{司馬温公}既辭樞密副使﹐名重天下。{韓魏公}元臣舊德﹐倍加欽慕﹐在北門與{温公}書云:‘多病寖劇﹐闕于脩問。’”

  • 脩脯-汉语大词典

    脩脯

    【1】旧时亦指致送老师的薪金。{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察其貧者免出脩脯﹐稍贍者半之;郡院學者之脩脯﹐亦不過一錢至半元而止。”{清}{冯桂芬}《改建正谊书院记》:“以萬金置田﹐以歲租爲脩脯膏火資。”{清}{刘大櫆}《胡母谢太孺人传》:“太孺人拮據操作﹐獨任其艱辛﹐且極力延師以課子﹐膏油脩脯﹐敬禮有加焉。”【2】干肉。{唐}{裴鉶}《传奇·宁茵》:“及局罷而飲﹐數巡﹐{寅}請備脩脯以送酒。”{宋}{韩琦}《苦热》诗:“直疑萬類繁﹐盡欲變脩脯。”

  • 脩復-汉语大词典

    脩復

    【1】谓整治而恢复之。{宋}{苏轼}《贺明堂赦书表》之一:“大河脩復﹐奏軌道於東流;藩邸顧懷﹐錫鴻名於西府。”《後汉书·荀彧传》:“願公先定{河北}﹐然後脩復舊京﹐南臨{楚}{郢}﹐責王貢之不入。”

  • 脩革-汉语大词典

    脩革

    【1】改正革新;改变。《後汉书·列女传·程文矩妻》:“郡守表異其母﹐蠲除家徭﹐遣散四子﹐許以脩革﹐自後訓導愈明﹐並爲良士。”《新唐书·韦叔夏传》:“五禮儀物﹐司禮博士有所脩革﹐須{叔夏}﹑{欽明}等評處﹐然後以聞。”

  • 脩門-汉语大词典

    脩門

    【1】原指{楚}都{郢}之城门,后常用以指代国都之门。《楚辞·招魂》:“魂兮歸來﹐入脩門些。”{王逸}注:“脩門﹐{郢}城門也。”一本作“修門”。{宋}{张元幹}《陇头泉》词:“事大謬﹐轉頭流落﹐徒走出脩門。”{宋}{曾巩}《丁元珍挽词》之一:“舊學資詳正﹐新儀屬討論。誰憐一麾出﹐終不反脩門。”

  • 脩齊-汉语大词典

    脩齊

    【1】谓修身齐家。{元}{揭徯斯}《送程叔永南归序》:“凡脩齊經濟之道﹐進退揖讓之節﹐忠孝廉恪之本﹐宜皆飫聞而熟見之矣!”

  • 脩葺-汉语大词典

    脩葺

    【1】修缮。{元}{叶森}《林和靖先生墓堂记》:“{和靖}先生墓在{孤山}……{至元}己卯﹐{江}{浙}儒學提舉{余謙德}撝命{西湖書院}山長{陳泌}﹑{汝泉}同{森}脩葺之。”{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其所居堂室弊壞﹐子弟請加脩葺。”

  • 脩纖-汉语大词典

    脩纖

    【1】细长。{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之一:“{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盤根雖巨壯﹐其末乃脩纖。”{唐}{杜甫}《铁堂峡诗》:“脩纖無限竹﹐嵌空太始雪。”

  • 脩眉-汉语大词典

    脩眉

    【1】指女子纤细的长眉。{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雲髻峩峩﹐脩眉聯娟。”【2】喻远山。{唐}{韩愈}《南山诗》:“天空浮脩眉﹐濃緑畫新就。”{宋}{辛弃疾}《贺新郎》词之八:“天宇脩眉浮新緑﹐映悠悠﹑潭印長如故。”

  • 脩慎-汉语大词典

    脩慎

    【1】谓注重修养,处世谨慎。《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爲聖人﹐濁者爲賢人﹐{邈}性脩慎﹐偶醉言耳。”

  • 脩蛇-汉语大词典

    脩蛇

    【1】长蛇;大蛇。《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堯}之時﹐十日竝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脩蛇皆爲民害。”{高诱}注:“脩蛇﹐大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之類。”

  • 脩路-汉语大词典

    脩路

    【1】长路;远道。《楚辞·九章·怀沙》:“脩路幽蔽﹐道遠忽兮。”{唐}{杨炯}《送徐录事诗序》:“兩鄉風月﹐萬里江山﹐脩路爲下泣之思﹐長天非寄愁之所。”{汉}{蔡邕}《释诲》:“闇謙盈之效﹐迷損益之數﹐騁駑駘於脩路﹐慕騏驥而增驅。”{晋}{陆云}《答张士然》诗:“脩路無窮迹﹐井邑自相循。”

  • 脩藻-汉语大词典

    脩藻

    【1】修饰文辞。{明}{徐渭}《代贺张相公启》:“某叨奉摳趨﹐不勝踴躍﹐顧因遐遠﹐徒切瞻依﹐肅共脩藻之儀﹐敬效食芹之獻。”

  • 脩蹇-汉语大词典

    脩蹇

    【1】谓培养忠诚正直的品性。蹇,通“謇”。忠直。{唐}{柳宗元}《惩咎赋》:“爲孤囚以終世兮﹐長拘攣而轗軻。曩余志之修蹇兮﹐今何爲此戾也?”

  • 脩絜-汉语大词典

    脩絜

    【1】高尚纯洁。{汉}{张衡}《思玄赋》:“鵰鶚競于貪婪兮﹐我脩絜以益榮。”{宋}{苏洵}《上皇帝书》:“臣聞古者之制﹐爵禄必皆孝悌忠信﹐脩絜博習﹐聞於鄉黨﹐而達於朝廷以得之。”《史记·汲郑列传》:“然好學﹐游俠﹐任氣節﹐内行脩絜﹐好直諫。”

  • 脩己-汉语大词典

    脩己

    【1】古代传说{大禹}的母亲的名字。《竹书纪年》卷上:“{帝禹}{夏后氏}母曰{脩己}﹐出行﹐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既而吞神珠。{脩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紐}。”《三国志·蜀志·秦宓传》“{禹}生{石紐}”{裴松之}注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鯀}納{有莘氏}女曰{志}﹐是爲{脩己}。”【2】自我修养。《论语·宪问》:“脩己以安人。”《论语·宪问》:“脩己以敬。”

  • 脩學-汉语大词典

    脩學

    【1】研习学业,治学。《史记·儒林列传》:“至卒﹐終不治産業﹐以脩學著書爲事。”《庄子·渔父》:“{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脩學﹐以至於今六十九歲矣。’”

  • 脩迥-汉语大词典

    脩迥

    【1】长远;辽远。《文选·王粲<登楼赋>》:“路逶迤而脩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李周翰}注:“脩﹐長;迥﹐遠也。”

  • 脩脡-汉语大词典

    脩脡

    【1】即束脩。送给师长的报酬。{清}{冯桂芬}《薄斐君遗文序》:“間求爲童子師﹐以脩脡給紙墨﹐起居淡泊如寒素。”详“束脩”。

  • 脩理-汉语大词典

    脩理

    【1】操持,料理。《後汉书·独行传·李善》:“{續}年十歲﹐{善}與歸本縣﹐脩理舊業。”【2】端谨整饬。{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陶嬰}少寡﹐紡績養子。或欲娶焉﹐乃自脩理﹐作歌自明﹐求者乃止。君子稱揚﹐以爲女紀。”【3】整治;整修。{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工匠靥魅》:“{崑山}{李左}君房舍閎鉅﹐嘗召匠脩牆門……脩理畢﹐即典與{曹明經}{青虬}遷居之。”《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帝以{融}信效者明﹐益嘉之﹐脩理{融}父母墳墓﹐祠以太牢。”【4】整理。{唐}{韩愈}《上宰相书》之三:“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豈盡脩理?風俗豈盡敦厚?”

  • 脩薄-汉语大词典

    脩薄

    【1】指长长的丛生的草木。{晋}{陆机}《赴洛》诗之一:“南望泣玄渚﹐北邁涉長林﹐谷風拂脩薄﹐油雲翳高岑。”{李周翰}注:“草木叢生曰薄。”

  • 脩作-汉语大词典

    脩作

    【1】兴办。《三国志·魏志·贾逵传》:“會病篤﹐謂左右曰:‘受國厚恩﹐恨不斬{孫權}以下見先帝。喪事一不得有所脩作。’”

  • 脩箭-汉语大词典

    脩箭

    【1】指竹。{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脩箭褭金餌﹐羣鮮沸池羹。”

  • 脩森-汉语大词典

    脩森

    【1】高大繁茂。{明}{刘基}《郁离子·九难》:“秀木脩森以夏涼。”

  • 脩短-汉语大词典

    脩短

    【1】长短。指长处与短处。{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鲁公}好知人﹐每語其人脩短﹐大略多驗。”《淮南子·脩务训》:“人性各有所脩短﹐若魚之躍﹐若鵲之駮﹐此自然者﹐不可損益。”【2】长短。指物的长度。{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鎔裁》:“夫美錦製衣﹐脩短有度。”{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緑波﹐襛纖得衷﹐脩短合度。”【3】长短。指人的寿命。{宋}{陈亮}《庶弟昭甫墓志铭》:“無乃汝既知之﹐而命之脩短非汝之所能自制乎!”《周书·武帝纪下》:“人肖形天地﹐稟質五常﹐脩短之期﹐莫非命也。”

  • 脩領-汉语大词典

    脩領

    【1】犹言治理。{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八》:“領猶治也﹐理也﹐言五聽皆脩理也。”《荀子·成相》:“五聽脩領﹐莫不理續﹐主執持。”{杨倞}注:“脩領﹐謂脩之使得綱領。”

  • 脩爵-汉语大词典

    脩爵

    【1】犹行觞,依次敬酒。爵,饮酒器。《礼记·乡饮酒义》:“降﹐説屨升坐﹐脩爵無數。”{孔颖达}疏:“脩爵無數者﹐謂無算爵也。{熊氏}云﹐謂行爵無數矣。”

  • 脩檛-汉语大词典

    脩檛

    【1】笙两侧的长管。亦借指笙。《文选·潘岳<笙赋>》:“脩檛内辟﹐餘簫外逶。”{李善}注:“脩檛﹐長管也。”

  • 脩改-汉语大词典

    脩改

    【1】修订改正。{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按此書隸﹐在{春秋}之前﹐但諸國或用或不用。{程邈}觀其省易﹐有便於時﹐故脩改而獻﹐非創造也。”

  • 脩姱-汉语大词典

    脩姱

    【1】洁美。《楚辞·离骚》:“余雖好脩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楚辞·九章·抽思》:“憍吾以其美好兮﹐覽余以其脩姱。”{洪兴祖}补注:“姱﹐好也。”

  • 脩罕-汉语大词典

    脩罕

    【1】枝条长而节少。《文选·刘琨<答卢谌诗>》:“緑葉繁縟﹐柔條脩罕。”{李善}注:“{宋玉}《笛赋》曰:‘罕節簡枝。’”

  • 脩明-汉语大词典

    脩明

    【1】{春秋}时{越国}美女{郑旦}之别名。{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越}又有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二名{脩明}﹐以貢於{吴}﹐{吴}處以椒華之房。”{齐治平}注:“〔{夷光}{脩明}〕即{西施}﹑{郑旦}之别名。”【2】发扬光大。《淮南子·诠言训》:“由此觀之﹐賢明之不足任也﹐而道術之可脩明矣。”{明}{方孝孺}《送祝彦芳致仕还家序》:“大舉廢政而脩明之﹐如是者十餘年而始定。”【3】整饬昭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韓非}疾治國不務脩明其法制。”{宋}{曾巩}《追租》诗:“飢羸分寸﹐斯須死笞縛;法令尚脩明﹐此理可驚愕。”《韩诗外传》卷五:“禮義脩明﹐則君子懷之。”【4】阐明。《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羣臣皆當玩習古義﹐脩明經典。”【5】谓谨饬而清明。{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周泰明}當世儁彦﹐德行脩明。”

  • 脩身潔行-汉语大词典

    脩身潔行

    【1】谓自我修养以保持操行高洁。潔,也写作“絜”。{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吾聞士脩身潔行﹐不爲苟得﹐竭情盡實﹐不行詐僞﹐非義之事﹐不計於心;非理之利﹐不入於家。”《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脩身絜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

  • 脩飭-汉语大词典

    脩飭

    【1】谨慎整饬,不违礼义。《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飭。”《荀子·君道》:“脩飭端正﹐尊法敬分而無傾側之心。”{宋}{欧阳修}《举苏轼应制科状》:“學問通博﹐資識明敏﹐文采燦然﹐論議蠭出﹐其行業脩飭﹐名聲甚遠。”《北史·羊烈传》:“{烈}家傳素業﹐閨門脩飭﹐爲世所稱。”【2】指约束言行,使合乎礼义。{明}{方孝孺}《答胡怀秀才》:“所願者先乎道而後乎文﹐脩飭其身心而無預蘄乎聲譽。”

  • 脩敬-汉语大词典

    脩敬

    【1】表示恭敬,致敬。{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肅肅如入廊廟中﹐不脩敬而人自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崔居儉}揚言于朝曰:‘{孔昭序}解語﹐是朝廷無解語人也!且僕射師長百寮﹐中丞﹑大夫就班脩敬﹐而常侍在南宫六卿之下﹐况僕射乎?’”

  • 脩敕-汉语大词典

    脩敕

    【1】谨慎不逾矩。《新唐书·外戚传序》:“{玄宗}初年﹐法行近親﹐裏表脩敕。{天寶}奪明﹐委政妃宗﹐階召反虜﹐遂喪天下。”

  • 脩史-汉语大词典

    脩史

    【1】编撰史书。{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史館爲講讀史官所聚集﹐皆無公座﹐至脩史之日﹐旋設十館於東角門之右﹐事竣去之。”

  • 脩睦-汉语大词典

    脩睦

    【1】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之亲密和睦。《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孔颖达}疏:“脩﹐習;睦﹐親也……凡所行習皆親睦也。”

  • 脩梁-汉语大词典

    脩梁

    【1】长桥。{晋}{张协}《游仙诗》:“亭館籠雲構﹐脩梁流三曜。”【2】长梁。梁,木结构屋架中架在柱子上的长木。{三国} {魏}{何晏}《景福殿赋》:“爾其結構﹐則脩梁彩制﹐下褰上奇﹐桁梧複疊﹐勢合形離。”

  • 脩身-汉语大词典

    脩身

    【1】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清}{王筠}《菉友臆说》:“脩身之功尚欠﹐大德澟澟然矜持之﹐一定不敢踰;小德繁瑣﹐或有照顧不到處﹐則出矣。”{唐}{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脩身立節﹐而竟不遇知己﹐前古已來﹐不可勝數。”《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爲本。”《史记·五帝本纪》:“〔{高辛}〕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易·复》:“象曰:不遠之復﹐以脩身也。”

  • 脩脩-汉语大词典

    脩脩

    【1】端正整齐貌。{明}{何景明}《拟古诗》之四:“壘壘{北邙山}﹐松柏何脩脩。”{唐}{卢纶}《太白西峰偶宿》诗:“巖壑樹脩脩﹐白雲如水流。”{清}{黄鷟}《述别叙怀送何黼候之任阶州》诗之三:“初冬景物佳﹐巖菊猶脩脩。”《荀子·儒效》“脩脩兮其用統類之行也。”{杨倞}注:“脩脩﹐整齊之貌。”{三国} {魏}{甄皇后}《塘上行》:“邊地多悲風﹐樹木何脩脩。”【2】象声词。多形容风雨之声。{宋}{杨万里}《张丞相咏归亭》词之一:“若將遊兮物之初﹐野風兮脩脩。”{金}{边元鼎}《村舍》诗之二:“牆外青山半在樓﹐山村盡晩雨脩脩。”{唐}{姚合}《渚上行》:“微風屢此來﹐決決復脩脩。”{前蜀}{贯休}《送薛侍郎贬峡州司马》诗:“花落扁舟香冉冉﹐草侵公署雨脩脩。”{清}{朱彝尊}《同诸君圣安寺饯曹检讨宜溥》诗:“列席亭槐陰﹐日午風脩脩。”【3】鸟羽尾疲敝貌。《诗·豳风·鸱鸮》:“予羽譙譙﹐予尾脩脩。”【4】谨饬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淄水》:“林之際則繩坐疏班﹐錫鉢閒設﹐所謂脩脩釋子﹑眇眇禪棲者也。”【5】修长美好貌。{宋}{梅尧臣}《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诗:“誰憐脩脩影﹐只畏寒日過。”{宋}{杨万里}《宿杨塘店》诗:“路旁松桂只十年﹐如今脩脩舊小小。”

  • 脩教-汉语大词典

    脩教

    【1】实行教化。《穀梁传·桓公六年》:“脩教明諭﹐國道也。”{范宁}注:“脩先王之教之明達於民﹐治國之道。”

  • 脩名-汉语大词典

    脩名

    【1】美好的名声。《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洪兴祖}补注:“脩名﹐脩潔之名也。”{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八:“他年卧聽除書罷﹐冉冉脩名獨愴神。”《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微感心攸通脩名﹐周流常羊思所并。”【2】犹言求名誉。《孔丛子·抗志》:“{橋子良}脩實而不脩名。”

  • 脩謹-汉语大词典

    脩謹

    【1】谓行事或处世谨慎,恪守礼法。{明}{归有光}《请勑命事略》:“先妻少喪父﹐妻母教之甚脩謹。”《汉书·酷吏传·周阳由》:“{武帝}即位﹐吏治尚脩謹﹐然{由}居二千石中最爲暴酷驕恣。”{元}{刘祁}《归潜志》卷六:“〔{完顔速蘭}〕莅官脩謹得名。”《陈书·袁泌传》:“〔{袁泌}〕清正有幹局﹐容體魁岸﹐志行脩謹。”

  • 脩遠-汉语大词典

    脩遠

    【1】长远,辽远。多指道路。《楚辞·离骚》:“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墨子·非攻中》:“塗道之脩遠﹐糧食輟絶而不繼﹐百姓死者不可勝數也。”{汉}{刘向}《九叹·忧苦》:“山脩遠其遼遼兮﹐塗漫漫其無時。”《国语·吴语》:“{越}爲不道﹐背其{齊}盟。今吾道路脩遠﹐無會而歸﹐與會而先{晉}﹐孰利?”

  • 脩士-汉语大词典

    脩士

    【1】操行纯洁的人。《荀子·君道》:“使脩士行之﹐則與汙邪之人疑之﹐雖欲成功得乎哉!”

  • 脩濬-汉语大词典

    脩濬

    【1】修理疏通。{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仍隨時保護運河﹐量加脩濬﹐每歲酌行河運數十萬石﹐務使運道毋廢。”

  • 脩煮-汉语大词典

    脩煮

    【1】犹煎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胶水》:“海南土山以北﹐悉鹽坈﹐相承脩煮不輟。”

  • 脩繕-汉语大词典

    脩繕

    【1】治理。{宋}{曾巩}《工部侍郎制》:“考究制度之文﹐紀綱脩繕之政﹐在爾能舉其職以稱吾經理萬事之心﹐其尚懋哉﹐往秪厥服。”【2】修整装饰建筑物。{北魏}{李仲璇}《修孔子庙碑》:“是以無代不加脩繕﹐謶億載以寧神。”《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燕}以{長樂公}{盛}鎮{薊城}﹐脩繕舊宫。”

  • 脩美-汉语大词典

    脩美

    【1】修善,行善。《淮南子·脩务训》:“夫事有易成者名小﹐難成者功大。君子脩美雖未有利﹐福將在後至。”{高诱}注:“美﹐善也。”【2】美好。《楚辞·九章·哀郢》:“憎愠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

  • 脩職-汉语大词典

    脩職

    【1】从事其职业。《淮南子·缪称训》:“{召公}以桑蠶耕種之時﹐獄出拘﹐使百姓皆得反業脩職。”

  • 脩祠-汉语大词典

    脩祠

    【1】祭祀。《史记·封禅书》:“脩祠{太一}﹐若有象景光。”

  • 脩好-汉语大词典

    脩好

    【1】指国与国之间结成友好关系。{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吾等張旜拭玉﹐脩好尋盟。”《左传·成公九年》:“{楚子}使{公子辰}如{晉}﹐報{鍾儀之}使﹐請脩好﹑結成。”{宋}{曾巩}《本朝政要策·任将》:“{契丹}脩好之使﹐數至于闕庭。”【2】指人与人之间相友善。《後汉书·孔融传》:“輒布腹心﹐脩好如初。”

  • 脩持-汉语大词典

    脩持

    【1】修行守道。{清}{无名氏}《後会仙记》:“脩持總不拘行在﹐只在清風明月間。”

  • 脩竹-汉语大词典

    脩竹

    【1】高高的竹子。{汉}{枚乘}《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欒夾池水﹐旋菟園﹐並馳道。”{清}{厉鹗}《东城杂记·皋园》:“脩竹一林﹐平山一簣﹐蒹葭楊柳﹐罨岸被涯。”{金}{曹之谦}《感寓》诗:“高林夾金井﹐脩竹連清池。”

  • 脩設-汉语大词典

    脩設

    【1】设置。《後汉书·循吏传·仇览》:“{覽}乃正色曰:‘天子脩設太學﹐豈但使人游談其中!’”

  • 脩態-汉语大词典

    脩態

    【1】美好的容态。《楚辞·招魂》:“姱容脩態﹐絙洞房些。”

  • 脩金-汉语大词典

    脩金

    【1】送给老师的薪金。《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人家有子弟的﹐{丁利國}都上門去綽攬來從學;出不起學錢的﹐{丁利國}都與他們代出脩金。”{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學校皆收脩金﹐惟必須極廉。”《苦社会》第二三回:“所定脩金﹐月計合洋百元光景。”

  • 脩蕩-汉语大词典

    脩蕩

    【1】学习宣扬。《荀子·解蔽》:“察孰非以分是﹐則謂之篡;多能非以脩蕩是﹐則謂之知。”{梁启雄}释:“人如多能﹐却不用於修習和宣揚王制﹐就謂之巧詐。”

  • 脩辭-汉语大词典

    脩辭

    【1】《易·乾》:“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本谓整顿文教,后多指撰文。{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毖祀欽明﹐祝史惟談。立誠在肅﹐脩辭必甘。”{清}{宋大樽}《茗香诗论》:“詩以寄興也。有意爲詩﹐復有意爲他人之詩﹐脩辭不立其誠﹐未或聞之前訓矣。”

  • 脩賦-汉语大词典

    脩賦

    【1】制定赋税之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量入脩賦﹐賦車籍馬﹐賦車兵﹑徒兵﹑甲楯之數。”

  • 脩坂-汉语大词典

    脩坂

    【1】长长的山坡。{三国} {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中逵絶無軌﹐改轍登高岡。脩坂造雲日﹐我馬玄以黄。”

  • 脩羅-汉语大词典

    脩羅

    【1】梵语Asura的译音“阿修罗”的省称。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常与天神作战。佛教采用其名,列为天龙八部之一,又列为轮回六道之一。{康有为}《寄赠王幼霞侍御》:“脩羅龍戰幾何時?{王母}重見{善見池}。金翅食龍四海水﹐{女床}棲鳳萬年枝。”

  • 脩鯤-汉语大词典

    脩鯤

    【1】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南朝} {梁}{萧统}《大言》诗:“觀脩鯤其若轍鮒﹐視滄海之如濫觴。”

  • 脩魚-汉语大词典

    脩魚

    【1】复姓。{秦}之先祖有{脩鱼}氏。见《史记·秦本记》。【2】地名。在今{河南}{原武县}东。《史记·韩世家》:“十六年﹐{秦}敗我{脩魚}。”

  • 脩墾-汉语大词典

    脩墾

    【1】垦殖。《陈书·宣帝纪》:“{南康}一郡﹐{嶺}下應接﹐民間尤弊﹐{太建}四年田租未入者﹐可特原除。庶脩墾無廢﹐歲取方實。”

  • 脩威-汉语大词典

    脩威

    【1】施加威力。{宋}{范仲淹}《陈邓州状》:“朝廷以彼戎款順﹐方用柔懷﹐不欲脩威﹐恐成生事。”

  • 脩久-汉语大词典

    脩久

    【1】长久。《墨子·尚贤中》:“則此言聖人之德﹐章明博大﹐埴固以脩久也。”《淮南子·人间训》:“{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脩久’﹐此之謂也。”今本及帛书本《老子》均作“長久”。

  • 脩古-汉语大词典

    脩古

    【1】遵循古道。《礼记·礼器》:“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孔颖达}疏:“脩古﹐謂脩習於古。”【2】指遵行古道的人。{宋}{洪迈}《<唐黄御史公集>序》:“以至{貞元}{長慶}﹐經術大明﹐脩古彌衆。”

  • 脩立-汉语大词典

    脩立

    【1】举办;创立。{宋}{叶適}《上孝宗皇帝札子》:“夫誅討仇賊﹐脩立大事﹐使不愆紊﹐是人主宰相之任也。”

  • 脩謁-汉语大词典

    脩謁

    【1】犹晋谒,拜见。《三国志·陈武传》:“{陳武}字{子烈}﹐{廬江}{松滋}人。{孫策}在{壽春}﹐{武}往脩謁。”{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陸相扆}有士子脩謁﹐命酌﹐辭以不飲。”{元}{麻革}《游龙山记》:“今年夏﹐因赴試{武川}﹐歸道{渾水}﹐脩謁于{玉峰先生}{魏公}。”

  • 脩平-汉语大词典

    脩平

    【1】治理。《周礼·夏官·职方氏》:“各脩平乃守﹐攷乃職事﹐無敢不敬戒﹐國有大刑。”【2】谓建立友好关系。《左传·襄公六年》:“冬﹐{穆叔}如{邾}﹐聘﹐且脩平。”

  • 脩麗-汉语大词典

    脩麗

    【1】美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粉水》:“{粉水}旁有{文將軍}冢﹐墓隧前有石虎石柱﹐甚脩麗。”

  • 脩補-汉语大词典

    脩補

    【1】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此橋經破落﹐復更脩補﹐今無復文字。”《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三五一年盩厔重阳万寿宫圣旨碑》:“有損壞了宫觀呵﹐交用錢物脩補者。”

  • 脩隔-汉语大词典

    脩隔

    【1】遥远而阻隔。{汉}{蔡邕}《巴郡太守谢版》:“{巴}土長遠﹐江山脩隔。”

  • 脩崇-汉语大词典

    脩崇

    【1】修整并推崇。{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偃息干戈﹐脩崇學校﹐議者以爲有{漢}{文}{景}風。”

  • 脩辭立誠-汉语大词典

    脩辭立誠

    【1】语本《易·乾》:“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孔颖达}疏:“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外則修理文教,内則立其誠實,内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本谓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宋}{王禹偁}《送许制归曹南序》:“士君子脩辭立誠﹐必先之以孝悌﹐孝悌著而後忠可移矣。”

  • 脩實-汉语大词典

    脩實

    【1】谓务实而不图虚名。《孔丛子·抗志》:“{橋子良}脩實而不脩名﹐爲善不爲人之知己﹐不撞不發﹐如大鍾然。”

  • 脩能-汉语大词典

    脩能

    【1】谓卓越的才能。{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群玉》:“{羣玉}既禀脩能﹐翱翔大化﹐人不知而不恤﹐禄不及而不言。”《楚辞·离骚》:“紛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王逸}注:“脩﹐遠也。言己之生﹐内含天地之美氣﹐又重有絶遠之能﹐與衆異也。”{宋}{秦观}《送周裕之赴新息令》诗:“青春抱脩能﹐脱略無{范}{蔡}﹐晩營三徑資﹐百里聊束帶。”

  • 脩禊-汉语大词典

    脩禊

    【1】古代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采兰,以驱除不祥,称为“脩禊”。{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譬若{王羲之}偕諸賢於{蘭亭}脩禊﹐適{高麗}使者至﹐遂延之席末﹐流觴賦詩﹐文雅雖同﹐加此眼生者﹐便非諸賢氣象。”{宋}{张元幹}《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词:“脩禊當日{蘭亭}﹐羣賢弦管裏﹐英姿如許。”

  • 脩尚-汉语大词典

    脩尚

    【1】研习崇尚。《後汉书·独行传·谯玄》:“時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學業﹐{玄}獨訓諸子勤習經書。”

  • 脩治-汉语大词典

    脩治

    【1】制作。《韩非子·五蠹》:“其商工之民﹐脩治苦窳之器﹐聚弗麋之財﹐蓄積待時﹐而侔農夫之利。”【2】整修。《陈书·宣帝纪》:“别觀離宫﹐郊閒野外﹐非恆饗宴﹐勿復脩治。”{宋}{曾巩}《徐孺子祠堂记》:“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賢亭}﹐世世脩治。”《汉书·南粤传》:“親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問;脩治先人冢。”【3】谓处理事务合宜。《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五年》:“{荆州}刺史﹑{彭城王}{義康}﹐性聰察﹐在州職事脩治。”

  • 脩廣-汉语大词典

    脩廣

    【1】长大。《诗·小雅·六月》:“四牡脩廣﹐其大有顒。”{毛}传:“脩﹐長;廣﹐大也。”

  • 脩夜-汉语大词典

    脩夜

    【1】长夜。{汉}{严忌}《哀时命》:“愁脩夜而宛轉兮﹐氣涫其若波。”{晋}{陆云}《晋故散騎常侍陆府君诔》:“幽房長鍵﹐脩夜靡旦。”《汉书·外戚传上·考武李夫人》:“釋輿馬於山椒兮﹐奄脩夜之不陽。”{三国} {魏}{嵇康}《五言诗》之二:“脩夜家無爲﹐獨步光庭側。”

  • 脩扈-汉语大词典

    脩扈

    【1】高大。{汉}{蔡邕}《太傅安乐乡文恭侯胡公碑》:“路車雕驂﹐四牡脩扈﹐贊事上帝﹐祗祠宗祖。”

  • 脩除-汉语大词典

    脩除

    也写作“[脩涂]”【1】长长的台阶。《文选·班固<西都赋>》:“輦路經營﹐脩除飛閣﹐自{未央}而連{桂宫}。”{李善}注:“{司馬彪}《上林賦》注曰:除﹐樓陛也。”《後汉书·班固传》引作“脩涂飛閣”。【2】扫除。《周礼·春官·典祀》:“若以時祭祀﹐則帥其屬而脩除。”{郑玄}注:“脩除﹐芟掃之。”《荀子·礼论》:“卜筮視日﹐齋戒脩涂﹐几筵饋薦告祝﹐如或饗之。”{王先谦}集解:“{王念孫}曰:涂讀爲除。”

  • 脩述-汉语大词典

    脩述

    【1】循守继述。《後汉书·儒林传下·谢该》:“{光武}中興﹐{吴}﹑{耿}佐命﹐{范升}﹑{衛宏}脩述舊業﹐故能文武並用﹐成長久之計。”

  • 脩整-汉语大词典

    脩整

    【1】检点,约束。{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傅母》:“傅母見其婦道不正﹐諭之云……子之質聰達于事﹐當爲人表式﹐儀貌壯麗﹐不可不自脩整。”【2】犹整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西南側城有{神馬寺}﹐樹木脩整。”【3】严谨。《三国志·吴志·孙权步夫人传》:“内教脩整﹐禮義不愆。”《新唐书·韦陟传》:“然家法脩整﹐敕子{允}就學﹐夜分視之﹐見其勤﹐旦日問安﹐色必怡;稍怠則立堂下不與語。”

  • 脩完-汉语大词典

    脩完

    【1】修缮完备。《左传·昭公五年》:“敝邑雖羸﹐若早脩完﹐其可以息師。”

  • 脩閭氏-汉语大词典

    脩閭氏

    【1】{周}代掌管王城里门的官员。主管宿卫﹑击更﹑追捕盗贼等事。《周礼·秋官·修闾氏》:“脩閭氏掌比國中宿互者﹐與其國粥﹐而比其追胥者而賞罰之。”

  • 脩仁-汉语大词典

    脩仁

    【1】使用和平方式。《孔丛子·陈士义》:“當今所急﹐在脩仁尚義﹐崇德敦禮﹐以接鄰國而已。”

  • 脩下-汉语大词典

    脩下

    【1】谓下身长。《史记·赵世家》:“至于後世﹐且有{伉王}﹐赤黑﹐龍面而鳥噣﹐鬢麋髭﹐大膺大胸﹐脩下而馮。”

  • 脩奉-汉语大词典

    脩奉

    【1】遵循奉行。{唐}{韩愈}《顺宗实录一》:“{庚子}百寮請聽政曰:‘自{漢}以來﹐喪期以日易月而皆三日而聽政﹐我國家列聖﹐亦克脩奉。’”【2】修缮供奉。{宋}{叶適}《外论三》:“雖盡取{河南}﹐鼓行入{京師}﹐薦告宗廟﹐脩奉陵寢;若東無{齊}﹐西無{秦}﹐北無{趙}{魏}﹐三面猶爲虜守﹐臣尚不知所終。”{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史嵩之}〕攻{蔡城}﹐獲亡{金}{完顔守緒}殘骸以歸﹐乃作露布以誇耀一時﹐且繪八陵圖以獻﹐朝廷遂議遣使脩奉八陵。”

  • 脩德-汉语大词典

    脩德

    【1】修养德行。{宋}{陈亮}《问答上》:“方三代之衰﹐聞諸侯脩德以興矣﹐未聞崛起草野而皆有南面稱孤之心也。”《宋史·乐志五》:“《雲漢》之詩﹐興於{宣王}﹐歌之者取其脩德禳災﹐以和陰陽之義。”

  • 脩股-汉语大词典

    脩股

    【1】古代传说中的国名,民皆长腿,故名。《淮南子·氾论训》:“{丹穴}﹑{太蒙}﹑{反踵}﹑{空同}﹑{大夏}﹑{北户}﹑{奇肱}﹑{脩股}之民﹐是非各異﹐習俗相反。”{高诱}注:“凡此八者﹐皆九州之外﹐八寅之域者也。”《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國﹐自西北至西南方﹐有{脩股民}﹐{天民}﹐{肅慎民}。”{高诱}注:“脩﹐長也;股﹐脚也。”

  • 脩上-汉语大词典

    脩上

    【1】谓上身长。《庄子·外物》:“有人於彼﹐脩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郭象}注:“長上而促下也。”

  • 脩禮-汉语大词典

    脩禮

    【1】实行并加强礼教。《孔丛子·刑论》:“子之於臣﹐禮意不至﹐是以去子……子脩禮以待之﹐則臣去子將安往?”

  • 脩道-汉语大词典

    脩道

    【1】遵循某种原则﹑规律。《荀子·天论》:“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2】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宋}{苏舜钦}《火疏》:“夫賢君見變﹐能脩道以除凶。”《後汉书·逸民传·逢萌》:“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勞山}﹐養志脩道﹐人皆化其德。”《礼记·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3】修整道路。《周礼·地官·大司徒》:“大賓客﹐令野脩道委積。”

  • 脩景-汉语大词典

    脩景

    【1】指长长的日影。{明}{杨慎}《冬晴三章寄彭幸庵》诗之一:“冬晴連月歲欲闌﹐北陸脩景迴南巒。”《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南陸迎脩景﹐朱明送末垂。”{刘良}注:“脩﹐長;景﹐影也。”

  • 脩儀-汉语大词典

    脩儀

    【1】古女官名。{魏明帝}置。{隋煬帝}立为九嫔之一。{前蜀}{花蕊夫人}《宫词》:“脩儀承寵住龍池﹐掃地焚香日午時。”

  • 脩促-汉语大词典

    脩促

    【1】犹言长短。《新唐书·吕才传》:“官爵富貴﹐葬可致也;年壽脩促﹐子姓蕃衍﹐葬可招也。”

  • 脩潔-汉语大词典

    脩潔

    【1】高尚纯洁。{明}{归有光}《示庙中诸生》:“諸君在廟中者﹐志意脩潔。”{元}{刘祁}《归潜志》卷五:“{王貢}{安之}﹐{北京}人……擢第﹐以脩潔稱。”{宋}{梅尧臣}《送侯孝杰殿丞佥判潞州》诗:“君本王公孫﹐才行實脩潔。”【2】指操行高洁的人。《荀子·赋篇》:“臣愚不識﹐願問其名﹐曰:此夫安寬平而危險隘者邪?脩潔之爲親而雜汙之爲狄者邪?”

  • 脩刺-汉语大词典

    脩刺

    【1】谓备名片,作通报姓名之用。{唐}{李嘉祐}《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诗:“脩刺轅門裏﹐多憐爾爲親。”《後汉书·逸民传·井丹》:“性清高﹐未嘗脩刺候人。”《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騭}與{旌}求食其地﹐懼爲所侵﹐乃共脩刺奉瓜﹐以獻{征羌}。”

  • 脩塗-汉语大词典

    脩塗

    【1】长途,远路。{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目倦脩塗異﹐心念山澤居。”

  • 脩業-汉语大词典

    脩業

    【1】建立功业。{晋}{张华}《励志》诗:“進德脩業﹐暉光日新。”《易·乾》:“君子進德脩業。”【2】学习知识,钻研学问。《後汉书·蔡邕传》:“脩業思真﹐棄此焉如?静以俟命﹐不斁不渝。”【3】经营产业。《史记·货殖列传》:“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脩業而息之﹐遂至巨萬。”

  • 脩長-汉语大词典

    脩長

    【1】长远。《文选·班固<幽通赋>》:“道脩長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李善}注:“言天道長遠。”《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脩長。”{司马贞}索隐:“脩亦長也。”

  • 脩茂-汉语大词典

    脩茂

    【1】高大茂密。《墨子·明鬼下》:“必擇木之脩茂者﹐立以爲菆位。”{三国} {魏}{曹植}《离思赋》:“水重深而魚悦﹐林脩茂而鳥喜。”

  • 脩善-汉语大词典

    脩善

    【1】犹言行善。《史记·李斯列传》:“不爲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行脩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南朝} {梁}{刘峻}《辨命论》:“如使仁而無報﹐奚爲脩善立名乎﹐斯徑廷之辭也。”

  • 脩永-汉语大词典

    脩永

    【1】悠长。{唐}{薛用弱}《集异记·韦宥》:“江波脩永﹐舟船燠熱。一日晩涼﹐乃跨馬登岸﹐依舟而行。”

  • 脩采-汉语大词典

    脩采

    【1】选择确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大魏}繼百王之末﹐承{秦}﹑{漢}之烈﹐制度之流﹐靡所脩采。”

  • 脩備-汉语大词典

    脩備

    【1】周到完备。《後汉书·马后纪》:“奉承{陰后}﹐傍接同列﹐禮則脩備﹐上下安之。”{晋}{袁宏}《後汉纪·章帝纪》:“及后女弟隨{泚陽主}入見{長樂宫}﹐進止得適﹐人事脩備。”

  • 脩臂-汉语大词典

    脩臂

    【1】古代传说中的海外国名。其民皆长臂。《淮南子·墬形训》:“自西南至東南方﹐{結胷}民﹑{羽}民……{三頭}民﹑{脩臂}民。”{高诱}注:“{脩臂}民﹐一國民皆長臂。”

  • 脩然-汉语大词典

    脩然

    【1】整饬貌;整齐貌。{明}{高启}《迁城南新居》诗:“何須{許伯}{長安}第﹐此屋脩然已有餘。”{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湖园》:“自竹逕望之超然﹐登之脩然者﹐環翠亭也。”

  • 脩定-汉语大词典

    脩定

    【1】修改确定。《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禮壞樂缺﹐實宜以時脩定。”《新唐书·于志宁传》:“初﹐{志寧}與司空{李勣}脩定《本草》并圖﹐合五十四篇。”

  • 脩正-汉语大词典

    脩正

    【1】遵循正道。《後汉书·王符传》:“今以大{漢}之廣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明﹐上下之脩正﹐而官無善吏﹐位無良臣。”【2】指遵循正道之人。{明}{何景明}《霍山辞序》:“或曰:{司農公}致爲臣必不豫懷忠獲疑﹐脩正被斥。”【3】纠正。《荀子·富国》:“必先脩正其在我者﹐然後徐責其在人者﹐威乎刑罰。”

  • 脩坰-汉语大词典

    脩坰

    【1】遥远的郊野。{南朝} {宋}{谢灵运}《初去郡》诗:“理棹遄還期﹐遵渚騖脩坰。”

  • 脩慝-汉语大词典

    脩慝

    【1】谓改正过错。{明}{刘基}《醒斋铭序》:“{劉基}聞而喜其善脩慝也﹐故爲之銘﹐使揭于楣且以堅其志。”{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第九章五》:“子曰:‘攻其惡﹐無攻人之惡。’要爲脩慝者言之爾。”

  • 脩筠-汉语大词典

    脩筠

    【1】修竹,长竹。筠,竹子的青皮,借指竹子。{宋}{朱熹}《次秀野韵》之一:“{史君}簾閣對脩筠﹐起看名園雨後春。”

  • 脩政-汉语大词典

    脩政

    【1】改正,修改使正确。《荀子·强国》:“自數百里而往者﹐安固﹐非大之力也﹐隆在脩政矣。”{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五》:“政﹐非政事之政﹐脩政即脩正也。言必自脩自正﹐然後國家可得而安也。”【2】脩明政教。《左传·桓公六年》:“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雖獨豐﹐其何福之有!君姑脩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淮南子·泰族训》:“{勾踐}棲於{會稽}﹐脩政不殆﹐謨慮不休﹐知禍之爲福也。”

  • 脩齡-汉语大词典

    脩齡

    【1】长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真西山}帥{長沙}﹐郡人爲立生祠。一夕﹐有大書一詩於壁間者﹐其辭云:‘……幾百年方鍾間氣﹐八千春願祝脩齡﹐不須更作生祠記﹐四海蒼生口是銘。’”

  • 脩文-汉语大词典

    脩文

    【1】兴修文德。《汉书·匈奴传赞》:“自{漢}興以至于今﹐曠世歷年﹐多於{春秋}﹐其與{匈奴}﹐有脩文而和親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

  • 脩-汉语大词典

    【1】洗濯。《周礼·春官·司尊彝》:“凡六彝﹑六尊之酌,鬱齊獻酌,醴齊縮酌,盎齊涚酌,凡酒脩酌。”{郑玄}注:“{先鄭}云:‘脩酌者,以水洗勺而酌也。’脩,讀如滌濯之滌。”

  • 脩-汉语大词典

    《集韻》以九切,上有,以。【1】古代酒器。《周礼·春官·鬯人》:“凡祭祀……廟用脩,凡山川四方用蜃,凡祼事用概,凡疈事用散。”{郑玄}注:“脩﹑蜃﹑概﹑散,皆漆尊也。脩,讀曰卣。”脩,一本作“修”。

  • 脩-汉语大词典

    《集韻》他彫切,平蕭,透。【1】纲目。{王念孙}《读书杂志·逸周书四》:“脩,即條字也。條必有理,故曰舉其條,則有理。”《逸周书·周祝》:“舉其脩,則有理。”{孔晁}注:“脩……謂綱例也。”【2】古县名。{汉}置,属{冀州}{信都国},《汉书·地理志下》:“{脩},{莽}曰{脩治}。”{颜师古}注:“脩,音條。”

  • 偃兵脩文-汉语大词典

    偃兵脩文

    同“[偃武修文]”【1】《後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濟大業﹐偃兵脩文﹐羣帥反旅。”

  • 具脩-汉语大词典

    具脩

    【1】谓供置众物和打扫。《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與其具脩。”{郑玄}注:“具所當共﹐脩掃除糞洒。”{贾公彦}疏:“使百官供祭祀之具及脩之掃除也。”【2】齐备﹐完备。{南朝} {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脩﹐人紀咸事﹐然後沿才授職。”

  • 前脩-汉语大词典

    前脩

    亦作“[前修]”【1】犹前贤。《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後汉书·刘恺传》:“今{愷}景仰前脩﹐有{伯夷}之節﹐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聖朝尚德之美。”{李贤}注:“前修﹐前賢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偉矣前修﹐學堅多飽。”{宋}{陈亮}《答陈知丞启》:“猶懷晩進﹐及識前脩。”{清}{周亮工}《哭陈磐生》诗:“暇心開麗矚﹐遠致越前修。”

  • 元脩菜-汉语大词典

    元脩菜

    【1】即巢菜,亦称野蚕豆。{宋}{苏轼}《元脩菜》诗叙:“菜之美者﹐有吾鄉之巢﹐故人{巢元脩}嗜之﹐余亦嗜之。{元脩}云:‘使{孔北海}見﹐當復云吾家菜耶?’因謂之元脩菜。”{宋}{陆游}《巢菜诗》序:“小巢生稻畦中﹐{東坡}所賦元脩菜是也。{吴}中絶多﹐名漂摇草﹐一名野蠶豆﹐但人不知取食耳。”

  • 玄脩-汉语大词典

    玄脩

    【1】修道。{唐}{韦渠牟}《步虚词》:“上法杳無營﹐玄脩似有情。”脩﹐也写作“修”。{明}{刘若愚}《明宫史·宫殿规制》:“〔{象一宫}〕所供{象一帝君}﹐範金爲之﹐高尺許。乃{世廟}玄修之御容也。”

  • 執脩-汉语大词典

    執脩

    【1】行束修礼。意谓拿着干肉,作相见的礼品。《礼记·少仪》:“陳酒執脩以將命。”

  • 塾脩-汉语大词典

    塾脩

    【1】指塾师的报酬。{清}{郑珍}《<郘亭诗钞>序》:“{子偲}以貧也……率諸弟讀僦宅中﹐歲借塾脩以相生養。”

  • 封豨脩蛇-汉语大词典

    封豨脩蛇

    【1】见“封豕長蛇”。

  • 行脩-汉语大词典

    行脩

    【1】见“行2修”。

  • 孔脩-汉语大词典

    孔脩

    【1】见“孔修”。

  • 好脩-汉语大词典

    好脩

    【1】喜爱修饰仪容。借指重视道德修养。《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紛獨有此姱節?”{洪兴祖}补注:“皆言好自脩潔也。”《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脩以爲常。”

  • 姱脩-汉语大词典

    姱脩

    【1】见“姱修”。

  • 束脩羊-汉语大词典

    束脩羊

    【1】见“束修羊”。

  • 束脩-汉语大词典

    束脩

    亦作“[束修]”【1】束载干肉。引申为携带干粮。《孔丛子·居卫》:“〔{大王}〕遂杖策而去﹐過{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脩奔而從之者三千乘。”【2】指学生致送教师的酬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黄公}道:‘今日這邊所得束脩之儀多少?’{郭信}道:‘能有多少?每月千錢﹐不勾充身﹐圖得個朝夕糊口﹐不去尋柴米就好了。’”《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你既然有志學洋話﹐爲什麽不去拜一個先生﹐好好的學上兩年?一個月只消化上一兩塊洋錢的束修。”{巴金}《春》七:“人家每个月拿八块钱的束修﹐教你们这样的学生﹐也不好意思。”【3】约束修养。《晋书·夏侯湛传》:“惟我兄弟姊妹﹐束修慎行﹐用不辱於冠帶。”{康有为}《大同书》己部第二章:“若{後漢}之俗﹐束修激厲﹐志士相望﹐亦近於化行俗美矣。”{三国} {魏}{曹操}《谢袭费亭侯表》:“臣束脩無稱﹐統御無績。”《後汉书·胡广传》:“{廣}才略深茂﹐堪能撥煩﹐願以參選﹐紀綱頽俗﹐使束脩守善﹐有所勸仰。”【4】借指薪俸。《花月痕》第四三回:“我這幾個月賸下的束修﹐也寄不回去﹐殯殮了我﹐餘下的你拏去﹐作個下半世的養活。”{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乃按諸幕友束修﹐一一分致﹐相與揮淚而别。”【5】古代入学敬师的礼物。《晋书·慕容廆载记》:“{平原}{劉讚}儒學該通﹐引爲東庠祭酒﹐其世子{皝}率國胄束脩受業焉。”{明}{宋濂}《宁海林贞妇方氏墓志铭》:“訓飭諸子從師問學﹐束脩不足﹐脱簪珥繼之。”《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邢昺}疏:“束脩﹐禮之薄者。”{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两监》:“{龍朔}二年九月﹐敕學生在學﹐各以長幼爲序。初入學﹐皆行束修之禮。”【6】也谓敛容肃敬。《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太守{劉柳}聞其名﹐請與談議。{道藴}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於帳中。{柳}束脩整帶造於别榻。”【7】十条干肉。旧时常用作馈赠的一般性礼物。{王闿运}《曾孝子碑文》:“冬夏一白布單衣﹐危坐授經﹐身無緼裘﹐容色無餒﹐束脩﹑壺酒﹐己不敢嘗。”{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今先生入無儋石之儲﹐出無束脩之調。”《礼记·少仪》:“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宋}{杨万里}《七字长句敬饯提刑寺丞胡元之持节桂林》诗:“除却太倉五升米﹐不曾遣人來向市。四鄰束脩來相看﹐不將入家將入官。”【8】束带修饰。指初入学或初为宦之时。《後汉书·延笃传》:“且吾自束脩以來﹐爲人臣不陷於不忠﹐爲人子不陷於不孝。”{李贤}注:“束脩﹐謂束帶修飾。”《晋书·儒林传·虞喜》:“伏見前賢良{虞喜}天挺貞素﹐高尚邈世﹐束脩立德﹐皓首不倦。”{汉}{桓宽}《盐铁论·贫富》:“余結髮束脩﹐年十三﹐幸得宿衛﹐給事輦轂之下。”

  • 校脩-汉语大词典

    校脩

    【1】校订修正。{汉}{陆贾}《新语·术事》:“校脩五經之本末﹐《道德》之真僞。”

  • 棗脩-汉语大词典

    棗脩

    【1】枣子与肉脯。古代妇女拜见长辈时携带的礼物,取其起早而虔敬之意。《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鳥﹐以章物也。女贄﹐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孔颖达}疏:“棗﹐取其早起也;脩﹐取其自脩也。”{宋}{苏辙}《大行太皇太后上仙功德疏》:“贄罷棗脩﹐襚陳褘狄﹐敢薦竺文之秘﹐少資天福之餘。”{南朝} {齐}{张融}《与从叔永书》:“榛栗棗脩﹐女贄既長﹐束帛禽鳥﹐男禮已大。”

  • 檢脩-汉语大词典

    檢脩

    【1】见“檢修”。

  • 狼牙脩-汉语大词典

    狼牙脩

    亦作“[狼牙修]”亦作“[狼牙須]”【1】古国名。故地在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北大年}及附近一带。《梁书·诸夷传·狼牙修》:“{狼牙脩國}﹐在南海中……去{廣州}二萬四千里。土氣物産﹐與{扶南}略同﹐偏多沉婆律香等。”《北史·赤土传》:“又行二三日﹐西望見{狼牙須國}之山﹐於是南達{雞籠島}﹐至於{赤土}之界。”《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錫蘭山}﹐或云即古{狼牙修}。{梁}時曾通中國。自{蘇門答剌}順風十二晝夜可達。”

  • 改脩-汉语大词典

    改脩

    【1】见“改修”。

  • 清脩-汉语大词典

    清脩

    【1】见“清修”。

  • 滴脩都速-汉语大词典

    滴脩都速

    同“[滴羞篤速]”【1】{元}{无名氏}《替杀妻》第三折:“我這裏孜孜覷了﹐諕的撲撲心跳﹐好教我戰戰兢兢﹐滴脩都速﹐魄散魂消。”

  • 潔脩-汉语大词典

    潔脩

    【1】见“潔修”。

  • 潛脩-汉语大词典

    潛脩

    【1】见“潛修”。

  • 撰脩-汉语大词典

    撰脩

    【1】见“撰修”。

  • 肴脩-汉语大词典

    肴脩

    【1】肉食。《文选·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扶寸肴脩﹐味踰方丈。”{张铣}注:“肴﹐肉;脩﹐脯也。”

  • 脯脩-汉语大词典

    脯脩

    【1】干肉。《明史·后妃传一·太祖孝慈高皇后》:“居常貯糗糒脯脩供帝﹐無所乏絶﹐而己不宿飽。”{宋}{陆游}《鸱鸦》诗:“巡檐攫脯脩﹐入舍掠膾炙。”《礼记·曲礼上》:“以脯脩置者﹐左胊右末。”{孔颖达}疏:“脩亦脯也。”【2】犹修脯。泛指学费。{清}{吴定}《重建古紫阳书院记》:“復約紳士請于所司﹐于鹽莢之例應動支者﹐歲捐白金三千七百二十兩﹐爲多士久長脯脩之費。”

  • 腶脩-汉语大词典

    腶脩

    【1】捣碎加以姜桂的干肉。{宋}{梅尧臣}《腊脯》诗:“畋獵得封獸﹐割鮮爲腶脩。”{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維年月日﹐{潮州}刺史{韓愈}﹐謹以清酌腶脩之奠﹐祈于大湖神之靈。”《礼记·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矣。”《仪礼·有司》:“〔主婦〕入于房﹐取糗與腶脩﹐執以出。”{郑玄}注:“腶脩﹐擣肉之脯。”{陆德明}释文:“加薑桂以脯而鍛之曰腶脩。”

  • 段脩-汉语大词典

    段脩

    【1】腶脩。经捶捣并加姜桂的干肉。《礼记·昏义》:“婦執笲﹑棗﹑栗﹑段脩以見。”{陆德明}释文:“段﹐本又作腶……脩﹐脯也。加薑桂曰腶脩。”

  • 熏脩-汉语大词典

    熏脩

    【1】见“熏修”。

  • 悠脩-汉语大词典

    悠脩

    【1】遥远。{明}{梁辰鱼}《二郎神·秋怀》套曲:“定非關途路悠脩﹐不干魚雁差謬。”

  • 慎脩-汉语大词典

    慎脩

    【1】见“慎修”。

  • 篤脩-汉语大词典

    篤脩

    【1】认真修养。《韩诗外传》卷二:“良非篤脩身行之君子﹐其孰能與之哉!”

  • 簠簋不脩-汉语大词典

    簠簋不脩

    【1】见“簠簋不飾”。

  • 自脩-汉语大词典

    自脩

    【1】见“自修”。

  • 聿脩-汉语大词典

    聿脩

    亦作“[聿修]”【1】《诗·大雅·文王》:“無念爾祖, 聿脩厥德, 永言配命, 自求多福。”{毛}传:“聿, 述。”聿本助词, 后多训为“述”, 因以“聿脩”谓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聿脩祖宗之志﹐思輯戰國之苦。”{吕向}注:“聿﹐循;脩﹐治也。”《北史·周纪下·宣帝》:“朕以眇身﹐祗承寶運﹐雖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钵罗耶伽国》:“今{戒日王}者﹐聿修前緒﹐篤述惠施﹐五年積財﹐一旦傾捨﹐於其施場﹐多聚珍貨。”

  • 藏脩-汉语大词典

    藏脩

    【1】见“藏修”。

  • 素脩-汉语大词典

    素脩

    亦作“[素修]”【1】预先早作准备。《荀子·议兵》:“{湯}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鳴條}之時也;{武王}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後勝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謂仁義之兵也。”{杨倞}注:“前行﹑素脩﹐謂前已行之﹐素已脩之。”{汉}{桓宽}《盐铁论·险固》:“《易》曰:‘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言備之素脩也。”【2】平素的修养。{清}{陈梦雷}《木瘿瓢赋》:“惟哲人之素修兮﹐感曲成之奇姿。”

  • 貞脩-汉语大词典

    貞脩

    【1】见“貞修”。

  • 蹇脩-汉语大词典

    蹇脩

    亦作“[蹇修]”【1】传说中{伏羲氏}之臣。古贤者。《楚辞·離骚》:“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脩}以爲理。”{王逸}注:“{蹇脩},{伏羲氏}之臣也……言己既見{宓妃},則解我佩帶之玉,以結言語,使古賢{蹇脩}而爲媒理也。”一说“蹇脩”谓以钟磬声乐为媒使。{章炳麟}《菿汉闲话》:“案上古人物﹐略具《古今人表》﹐不見有{蹇脩}者。此蓋以上有{宓妃}﹐故附會言之耳。今謂蹙脩爲理者﹐謂以聲樂爲使。如《司馬相如傳》所謂以琴心挑之。《釋樂》徒鼓鐘謂之修﹐徒鼓磬謂之蹇。則此蹇脩之義也。古人知音者多﹐荷蕢野人﹐聞擊磬而歎有心。鐘磬可以喻意明矣。”【2】指媒妁。{明}{杨珽}《龙膏记·酬咏》:“你若肯做{靈妃}﹐{冰夷}也不辭做蹇修之使。”{晋}{郭璞}《游仙诗》之二:“{靈妃}顧我笑﹐粲然啓玉齒。蹇修時不存﹐要之將誰使。”{黄节}《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萬鴉頓盡成寥廓﹐衆女方憐託蹇修。”

  • 述脩-汉语大词典

    述脩

    【1】见“述修”。

  • 迴脩-汉语大词典

    迴脩

    【1】迂远,迂回漫长。《艺文类聚》卷六引{南朝}{宋}{傅亮}《登龙冈赋》:“眺{江都}之廣澨﹐究川陸之迴脩。”

  • 追脩-汉语大词典

    追脩

    亦作“[追修]”【1】谓仿照原样加以修治。《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昇明}中﹐{太祖}輔政﹐使{沖之}追修古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脩經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於正。”《後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儻可原察﹐追脩前好﹐則何福如之!”

  • 進脩-汉语大词典

    進脩

    【1】见“進修”。

  • 進德脩業-汉语大词典

    進德脩業

    【1】谓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晋}{张华}《励志诗》:“進德脩業﹐暉光日新。”《易·乾》:“君子進德脩業。”{孔颖达}疏:“德謂德行﹐業謂功業。九三所以終日乾乾者﹐欲進益道德﹐脩營功業﹐故終日乾乾匪懈也。”{宋}{秦观}《君子终日乾乾论》:“故凡乘勢以應變﹐因時以立功﹐雖一聽於自然﹐而進德脩業﹐未始不以自彊不息爲主。”

  • 遐脩-汉语大词典

    遐脩

    【1】见“遐修”。

  • 遵脩-汉语大词典

    遵脩

    【1】见“遵修”。

  • 講脩-汉语大词典

    講脩

    【1】见“講修”。

  • 謹脩-汉语大词典

    謹脩

    亦作“[謹修]”【1】谓敬慎修习﹑守持。《礼记·曲礼下》:“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脩其法而審行之。”{明}{章懋}《方母贞节传》:“其教子{廷儀}﹐則崇儉樸﹐去華靡﹐謹修鄉行﹐不爲市道。”《韩非子·扬权》:“謹脩所事﹐待命於天。毋失其要﹐乃爲聖人。”【2】敬谨撰写。{宋}{毕仲游}《贺门下相公启》:“謹修前啟通賀﹐兼布悰誠萬一。”

  • 靈脩-汉语大词典

    靈脩

    亦作“[靈修]”【1】指美好的声名。{清}{魏源}《杂诗》之三:“感此大化奔﹐懼爲造物腐。靈修不早立﹐百歲如過雨。”【2】指思慕的恋人。{清}{方朝}《大江吟》:“青鳥欲語意夷猶﹐天路險阻懷靈修。白日西馳不我留﹐長歌徙倚增離憂。”{清}{龚自珍}《莺啼序》词:“予懷渺渺﹐靈修尚隔中央﹐只恐棄我如土。”【3】指神灵。{明}{沈贞}《乐神曲·城隍》:“民不驚兮志定﹐眷靈修兮作民命。”《宋史·乐志十二》:“靈修戾止﹐詔以毛血。”【4】指贤德明哲的人。{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靈修忽爾逝﹐歲晏勞予心。”【5】泛指君主。{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自序》:“美人香草﹐貌託靈脩。”{清}{钱谦益}《资德大夫忠宪高公神道碑铭》:“公之忠君愛國﹐死而彌篤。靈修美人之思﹐有餘恫焉!”【6】指{楚怀王}。《楚辞·离骚》:“指九天以爲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王逸}注:“靈﹐神也。脩﹐遠也。能神明遠見者﹐君德也﹐故以諭君。”《汉书·扬雄传上》:“靈修既信{椒蘭}之唼佞兮﹐吾纍忽焉而不蚤睹?”{颜师古}注引{服虔}曰:“靈修﹐{楚王}也。”{郑泽}《壬寅春日谒屈子祠》诗:“犀甲{吴}戈悲{戰國}﹐女蘿山鬼怨靈修。”

  • 阻脩-汉语大词典

    阻脩

    【1】见“阻修”。

  • 鍛脩-汉语大词典

    鍛脩

    亦作“[鍛修]”【1】锻脯。《周礼·天官·腊人》“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汉}{郑玄}注:“薄析曰脯﹐捶之而施薑桂曰鍛脩。”{明}{杨慎}《升庵经说·周礼·腊人》引{郑}注作“捶而施薑桂曰鍛修。”

  • 飭脩-汉语大词典

    飭脩

    【1】见“飭修”。

  • 馮脩-汉语大词典

    馮脩

    【1】指{冯夷}。《史记·封禅书》“水曰{河}﹐祠{臨晉}”{张守节}正义引《太公金匮》:“{馮脩}也。”《云笈七籤》卷十八:“雨師神﹐名{馮脩}﹐號曰{樹德}。”

  • 麗正脩書院-汉语大词典

    麗正脩書院

    亦作“[麗正書院]”【1】又称集贤殿书院。{唐}始置,为中央掌管刊辑﹑校理经籍,搜罗遗逸图书,承旨撰集文章的机构。{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惟麗正圖書之府﹐盛{開元}禮樂之司。”{宋}{戴埴}《鼠璞》卷上:“今行在内南門名曰{麗正}。本取重離麗正之義。然麗正乃{唐}集賢院名﹐{張説}謂麗正乃禮樂之司。麗正書院﹐{開元}五年建﹐十三年改爲集賢院。”亦省称“[麗正]”。《新唐书·百官志二》:“〔{開元}〕六年﹐乾元院更號麗正脩書院……十二年﹐{東都}{明福門}外亦置麗正書院。十三年﹐改麗正脩書院爲集賢殿書院。”{唐}{冯贽}《云仙杂记·文享媚香无忝》:“{張説}擕麗正文章謁友生時﹐正行宫中﹐媚香號化樓臺﹐友生焚以待{説}。”{唐}{刘肃}《大唐新语·匡赞》:“聖上崇儒重德﹐親自講論﹐刊校圖書﹐詳延學者﹐今之麗正﹐即是聖主禮樂之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