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倮

倮(倮)是什么意思

  • 倮灵-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倮灵luǒ líng

    【释义】:

    指人类。以人类为倮虫之灵,故称。倮虫,即身无羽毛鳞甲的动物,古代常用以指人。明·张煌言《送冯生归天台序》:“所以羽毛鳞介,总成异类,而戴发含齿,则独钟于倮灵。”

  • 倮-现代汉语大词典

    倮luǒ

    【释义】:

    同“裸”。

  • 倮-汉语大词典

    《集韻》魯果切,上果,來。【1】赤体。{三国 魏}{嵇康}《答难养生论》:“{仲都}冬倮而體温,夏裘而身涼。”《南史·袁粲传》:“{愍孫}峻於儀範,{廢帝}倮之迫使走,{愍孫}雅步如常。”《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蟲倮。”《荀子·正论》:“雖此倮而薶之,猶且必抇也,安得葬薶哉!彼乃將食其肉而齕其骨也。”《史记·殷本纪》:“〔{紂}〕大冣樂戲於{沙丘},以酒爲池,縣肉爲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爲長夜之飲。”【2】见“倮國”。

  • 倮蟲-汉语大词典

    倮蟲

    【1】身无羽毛鳞甲的动物。古代常用以指人。{清}{龚自珍}《释风》:“且吾與子何物?固曰:倮蟲。”{汉}{王充}《论衡·遭虎》:“夫虎﹐毛蟲;人﹐倮蟲。毛蟲飢﹐食倮蟲﹐何變之有?”《大戴礼记·易本命》:“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

  • 倮匈-汉语大词典

    倮匈

    【1】无毛羽鳞甲蔽体。《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唯人爲倮匈而後生也﹐陰陽之精也。”{卢辩}注:“倮匈﹐謂無毛羽與鱗介也。”

  • 倮葬-汉语大词典

    倮葬

    【1】指不用衣衾棺椁而葬。《新唐书·傅弈传》:“〔{傅弈}〕遺言戒子:‘《六經》名教言﹐若可習也;妖胡之法﹐慎勿爲。吾死當倮葬。’”{汉}{刘向}《说苑·反质》:“{楊王孫}病且死﹐令其子曰:‘我死﹐欲倮葬以反吾真﹐必無易吾意。’”

  • 倮身-汉语大词典

    倮身

    【1】裸体。《晋书·五行志上》:“{惠帝}{元康}中﹐貴游子弟相與爲散髮倮身之飲。”

  • 倮兒-汉语大词典

    倮兒

    【1】指人。人为倮虫之长,故称。《镜花缘》第四五回:“但這倮兒有三十餘口之多﹐不知賢妹可能别出心裁﹐另有炮製?”

  • 倮國-汉语大词典

    倮國

    【1】传说中的古代西方国名。《淮南子·说林训》:“西方之{倮國}﹐鳥獸弗辟﹐與爲一也。”{许慎}注:“{倮國}在西南方。”

  • 倮靈-汉语大词典

    倮靈

    【1】倮虫之灵,指人类。{明}{张煌言}《送冯生归天台序》:“所以羽毛鱗介﹐總成異類﹐而戴髮含齒﹐則獨鍾於倮靈。”

  • 倮獸-汉语大词典

    倮獸

    【1】短毛的野兽,如虎豹之类。一说身无毛羽鳞甲的动物。《管子·幼官》:“飲於黄后之井﹐以倮獸之火爨。”{尹知章}注:“倮獸﹐謂淺毛之獸﹐虎豹之屬。”{石一彦}注:“倮獸﹐非毛非羽非鱗非介之族。”

  • 倮袒-汉语大词典

    倮袒

    【1】裸露上身。《南史·齐临汝侯坦之传》:“帝於宫中及出後堂雜狡獪﹐{坦之}皆得在側﹐或遇醉後倮袒﹐{坦之}輒扶持諫喻。”

  • 倮體-汉语大词典

    倮體

    【1】裸体,赤身露体。《三国志·吴志·薛综传》:“{日南郡}男女倮體﹐不以爲羞。”

  • 倮露-汉语大词典

    倮露

    【1】赤身露体。《晋书·郭默传》:“初﹐{默}之被徵距{蘇峻}也﹐下次{尋陽}﹐見{胤}﹐{胤}參佐{張滿}等輕{默}﹐倮露視之﹐{默}常切齒。”

  • 倮裎-汉语大词典

    倮裎

    【1】裸体。《仪礼·士丧礼》“主人皆出户外北面”{汉}{郑玄}注:“象平生沐浴倮裎。”

  • 徒倮-汉语大词典

    徒倮

    【1】光身,不穿衣服。《淮南子·齐俗训》:“雖之夷狄徒倮之國﹐結軌乎遠方之外﹐而無所困矣。”{高诱}注:“徒倮﹐不衣。”

  • 穴倮-汉语大词典

    穴倮

    【1】穴居裸体。{晋}{郭璞}《山海经图赞·毛民国》:“或貴穴倮﹐或尊裳衣﹐物我相傾﹐孰了是非。”

  • 赤倮-汉语大词典

    赤倮

    【1】见“赤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