轤(轤)是什么意思
軲轤-汉语大词典
軲轤
【1】车轮子。【2】滚动。如:油桶轱轳远了。
軲轤車-汉语大词典
軲轤車
【1】大车。{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她端端正正地坐在三马拉的胶皮轱轳车当中。”
軸轤車-汉语大词典
軸轤車
【1】指火车。{瞿秋白}《饿乡纪程》五:“辛辛苦苦﹐苦苦辛辛﹐几回频转轴轳车。”
軸轤-汉语大词典
軸轤
【1】船舵和船头。指代船只。{汉}{王粲}《浮淮赋》:“軸轤千里﹐名卒億計。”{明}{方孝孺}《蜀王赐行厨酒膳奉谢》诗:“萬里{巴江}引軸轤﹐朝離{瞿塘}莫{荆巫}。”{唐}{柳宗元}《晋问》:“而其軸轤之所負﹐橦檣之所御。”
轆轤格-汉语大词典
轆轤格
【1】即辘轳韵。{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古來詩未有以‘格’稱者﹐{大歷}以後始有。‘齊梁格’﹑‘元和格’﹐則以詩之宗派而言;‘轆轤格’﹑‘進退格’﹐則律詩中又增限制。”{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八:“鄰韻而協者﹐詩家閒用之﹐謂之轆轤格﹐又謂之出入格。或以爲{宋}人始﹐非也。此自有詩以來有之﹐蓋古人文體寬簡﹐不專以聲病爲工拙也。”
轆轤劍-汉语大词典
轆轤劍
【1】剑名。剑首以玉作辘轳形为饰, 故名。{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腰横轆轤劍﹐身被鷫鸘裘。”{唐}{皇甫曾}《赠老将》诗:“轆轤劍折虯髯白﹐轉戰功多獨不侯。”
轆轤劫-汉语大词典
轆轤劫
【1】见“轆轤刼”。
轆轤-汉语大词典
轆轤
亦作“[轆]”亦作“[轤]”【1】车轮。{清}{周龙藻}《陇头水》诗:“人言此水聲聲别﹐盡是征夫眼中血﹐萬古千秋共嗚咽。嗚咽聲﹐流未已;轆轤聲﹐行不止。”【2】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在井台上﹐她又碰见了{郑傻子}。他正摇着辘轳在打水。”{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顧}曰:‘井上轆轤卧嬰兒。’”{宋}{朱敦儒}《念奴娇·中秋月》词:“參横斗轉﹐轆轤聲斷金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井别作桔橰﹑轆轤。”原注:“井深用轆轤﹐井淺用桔橰。”{元}{赵明道}《斗鹌鹑·题情》套曲:“秋聲和轆砧韻敲﹐淅零零細雨洒芭蕉﹐初凋。”【3】佛教语。即辘轳劫。{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積二十轆轤﹐共三萬三千六百萬年﹐爲一成劫。”【4】喻心中情思如辘轳般反复上下。{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然以學使尊嚴﹐何敢遽爲{毛遂}﹐轆轤於中﹐莫可排解者累日矣。”【5】机械上的绞盘。《六韬·军用》:“渡溝壍﹐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著轉關轆轤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清}{黄宗羲}《馀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南堰挽舟設轆轤﹐北堰則徒手舉之﹐故其舟尤小也。”{唐}{张淮深}《修功德记》:“曳其栿檩﹐憑八股之轤;上墼運泥﹐斡雙輪於霞際。”【6】诗格名称之一。{清}{方以智}《通雅·释诂》:“八病之外﹐又有折腰﹑聯句﹑轆轤﹐又有退韻﹑回文﹑反覆﹑扇對﹑探題﹐詩格固多。”【7】指辘轳剑。{唐}{刘沧}《边思》诗:“{漢}將邊方背轆轤﹐{受降城}北是單于。”{宋}{范仲淹}《上都行送张伯玉》诗:“寶此金轆轤﹐去去延{平津}。”{唐}{常建}《张公子行》:“俠客白雲中﹐腰間懸轆轤。”【8】比喻如辘轳般圆转。{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沉則響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並轆轤交往﹐逆鱗相比。”{范文瀾}注:“以井鹿盧喻聲韻之圓轉﹐逆鱗相比喻聲律之靡密。”{明}{程羽文}《鸳鸯牒》:“{李秀蘭}﹑{徐月英}談諧歌笑﹐機捷轆轤。”
轆轤刼-汉语大词典
轆轤刼
【1】佛教语。即中劫。{明}{王鏊}《震泽长语·仙释》:“一增一減﹐共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名一轆轤刼。凡二十轆轤刼﹐共三萬三千六百萬年﹐爲一成刼。”亦作“[轆轤劫]”。{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中劫者﹐即轆轤劫﹐初閻浮提人壽八萬四千歲﹐身長八丈﹐凡過百年﹐命減一年﹐身減一寸﹐過千年﹐命減十年﹐身減一尺﹐減至十歲﹐身長一尺﹐則減之極也。自爾復入增劫﹐凡過百年﹐命增一年﹐身增一寸﹐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身增八丈﹐則增劫之極也。如是一減一增﹐共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名一轆轤劫。”
轆轤韻-汉语大词典
轆轤韻
【1】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如第二﹑第四句用甲韵,则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五:“昔{鄭都官}與僧{齊己}﹑{鄭損}輩共定今體詩格云:凡詩用韻有數格:一曰葫蘆﹐一曰轆轤﹐一曰進退。葫蘆韻者﹐先二後四;轆轤韻者﹐雙出雙入;進退韻者﹐一進一退。失此則謬矣。”
轆轤體-汉语大词典
轆轤體
【1】杂体诗名。律诗为八句五韵, 作此体者须作五言或七言律诗五首, 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 分别置于其他四首押韵的四个位置中, 在第二首为第二句, 在第三首为第四句, 第四首为第六句, 第五首为末句。即第一首首句与第五首末句相同。绝句为四句, 作此体者须作四首, 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 分别置于其他三首的第二句﹑第三句和末句的位置上。则第一首首句与第四首末句相同。这几首诗的韵节如辘轳旋转而下, 故名。{宋}{杨万里}有《城上野步用轆轤體》诗。{周瘦鹃}《苏州游踪·双洞江南第一奇》:“这七个字(一片飞云掩洞门)倒是现成的诗句, 我们四个老头儿何不借它来合作一首辘轳体诗, 倒是怪好玩的。”一说, 指联句的一格。{宋}{无名氏}《诗谈》:“凡聯句兩句四句﹐亦有對一句出一句者﹐謂之轆轤體焉。”
轠轤-汉语大词典
轠轤
【1】连属貌。{明}{赵南星}《明两浙盐运司转运使刘公行状》:“車馬往來﹐轠轤不絶。”《汉书·扬雄传上》:“繽紛往來﹐轠轤不絶。”{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轠轤﹐連屬貌。”
轤-汉语大词典
轤
“[轳]”的繁体字。《廣韻》落胡切,平模,來。【1】见“轆轤”﹑“轆”。【2】见“轠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