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賑

賑(賑)是什么意思

  • 以工代賑-汉语大词典

    以工代賑

    【1】使由于失业或受灾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参加工作,获得一定的收入,以代替政府对他们的救济。{聂荣臻}《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九五〇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口参加交通工程和卫生工程。”《人民日报》1954.6.18:“一九五〇年﹐我们这里发生了大涝灾﹐国家用以工代赈的办法﹐使我们克服了生活方面的困难。”{郑观应}《盛世危言·开矿》:“用人工﹐則貧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賑﹐莫便於斯;用機器﹐則奪小民之利矣。”

  • 假賑-汉语大词典

    假賑

    【1】赈济。《後汉书·虞诩传》:“{詡}乃占相地埶﹐築營壁百八十所﹐招還流亡﹐假賑貧人﹐郡遂以安。”

  • 助賑-汉语大词典

    助賑

    【1】捐献财物以救济灾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你送一百銀子去助賑﹐他能一點弊都不做﹐完全一百銀子拿去賑飢﹐他可是在這一百之外﹐穩穩的賺了七十了。”

  • 周賑-汉语大词典

    周賑

    【1】救济。{明}{何镗}《閤門使刘仲璟长史传》:“公平生慷慨多大節﹐不事業産﹐稍盈裕﹐輒以周賑。”

  • 冬賑-汉语大词典

    冬賑

    【1】冬季的赈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還有一層:人家送去做冬賑的棉衣棉褲﹐只要是那善士的親戚朋友所用的轎班﹑車夫﹑老媽子﹐那一個身上没有一套﹐還有一個人佔兩三套的。”

  • 展賑-汉语大词典

    展賑

    【1】指延长赈济的期限。《清会典事例·户部·蠲恤》:“{雍正}二十五年諭:{甘}省上年偶被偏災﹐著加恩:無論被災分數﹐極次貧民﹐將{皋蘭}等十廳州縣﹐再加展賑。”

  • 查賑-汉语大词典

    查賑

    【1】检查灾情,赈济灾民。{清}{昭槤}《啸亭杂录·辛酉工赈》:“辛酉夏﹐霖雨數旬﹐{永定河}漫口﹐水淹{南苑}……又特簡大臣四出查賑﹐截南漕數十萬石﹐以備緩急。”【2】检查赈济灾区灾民的工作情况。如:查赈人员巡视灾区时﹐灾民都已领到救济物资。

  • 正賑-汉语大词典

    正賑

    【1】旧时指用国库钱﹑粮救济灾民。《清文献通考·赈济》:“〔{雍正}〕三十六年﹐{直隸}﹑{甘肅}﹑{江蘇}﹑{山東}各屬災﹐均予正賑﹐加賑發庫銀五十萬兩。”

  • 放賑-汉语大词典

    放賑

    【1】谓发放钱粮赈济难民。《三侠五义》第十五回:“本閣還要按户稽查花名﹐秉公放賑﹐以抒民困。”{老舍}《骆驼祥子》十七:“但是﹐粥厂停了锅﹐放赈的停了米﹐行善的停止了放钱。”

  • 散賑-汉语大词典

    散賑

    【1】为赈济灾民而分发粮食﹑财物。{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採詩如散賑﹐寧濫毋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八回:“到{鎮江}去販了米糧到{蒙陰}散賑。”

  • 冒賑-汉语大词典

    冒賑

    【1】贪污救济款物。{清}{魏源}《荆溪周君保绪传》:“{淮安府}{山陽縣}知縣{王伸漢}冒賑事發﹐{王穀}大辟﹐所屬吏及委員皆詿誤﹐惟君先幾得免。”《清史稿·高宗纪五》:“{甘肅}布政使{王廷贊}以冒賑浮銷﹐褫職逮治。”

  • 濟賑-汉语大词典

    濟賑

    【1】赈济,以财物救济灾民。{清}{薛福成}《赠太常寺卿丁公墓表》:“會{直隸}﹑{山西}﹑{河南}大旱﹐公廣勸商民﹐分財濟賑﹐嘘枯濯痍﹐鄰疆蒙澤。”

  • 捐賑-汉语大词典

    捐賑

    【1】旧时捐钱给政府充作救济金。{清}{冯桂芬}《与当事论捐办防堵书》:“竊謂捐辦防堵與捐賑不同。”{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蜀冈录》:“{應庚}以捐賑賜光禄寺少卿銜。”

  • 殷賑-汉语大词典

    殷賑

    【1】丰饶﹐富足。《文选·张衡<西京赋>》:“郊甸之内﹐鄉邑殷賑。”{薛综}注:“殷賑﹐謂富饒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襄陽郡}﹐{荆州}刺史治﹐邑居殷賑﹐冠蓋相望﹐一都之會也。”{南朝} {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故以殷賑外區﹐焕衍都内者矣。”

  • 施賑-汉语大词典

    施賑

    亦作“[施振]”【1】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同惡成羣﹐汲引姦黨﹐吞財多藏﹐不知紀極;而不能散錙銖之薄物﹐施振清廉之窮儉焉。”《新华日报》1938.7.11:“他们是以‘青年会’的名义﹐利用水灾﹑旱灾﹐募捐施赈来号召人民。”《後汉书·马援传》:“凡殖財産﹐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乃盡散以班昆弟故舊。”

  • 急賑-汉语大词典

    急賑

    亦作“[急振]”【1】紧急救济。{鲁迅}《准风月谈·双十怀古》:“中国红十字会筹募{湖南}﹑{辽西}各省急振。”《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李鴻章}即督飭印委各員﹐迅速分投查勘﹐設法拯救﹐散發急賑。”

  • 蠲賑-汉语大词典

    蠲賑

    亦作“[蠲振]”【1】免除租税,救济饥贫。{清}{刘光第}《美酒行》:“告災有大府﹐蠲賑來鄰疆。”{明}{沈榜}《宛署杂记·山川》:“不獲成災﹐少沾蠲賑。”《明史·英宗前纪》:“秋七月乙酉﹐{河}决{大名}﹐没三百餘里﹐遣使蠲振。”

  • 發賑-汉语大词典

    發賑

    【1】发仓救济。《清会典·户部·尚书侍郎职掌七》:“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備祲﹐二曰除孽﹐三曰救災﹐四曰發賑。”

  • 矜賑-汉语大词典

    矜賑

    【1】怜悯赈济。{北周}{庾信}《谢赵王赉丝布启》:“遠降聖慈﹐曲垂矜賑。”

  • 籌賑-汉语大词典

    籌賑

    【1】谓筹款救灾。{许地山}《<女国士>後记》:“此剧系为香港大学女生同学会演剧筹赈写的。”

  • 義賑-汉语大词典

    義賑

    【1】对灾民或贫民的赈济。{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擬定將此款撥出二十萬元﹐交與華洋義賑會﹐爲各處災區義賑之用。”

  • 賑-汉语大词典

    “[赈]”的繁体字。《廣韻》章刃切,去震,章。《廣韻》章忍切,上軫,章。【1】救济。《管子·轻重丁》:“貸稱之家皆析其券而削其書,發其積藏,出其財物,以賑貧病。”{汉}{桓宽}《盐铁论·力耕》:“往者財用不足,戰士或不得禄,而{山}東被災,{齊}{趙}大飢,賴均輸之畜,倉廩之積,戰士以奉,飢民以賑。”{宋}{叶適}《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年飢,賑以學廩,守拒之,公曰:‘民餓死,士何忍獨飽!’”【2】富裕。《文选·张衡<西京赋>》:“郊甸之内,鄉邑殷賑。”{薛综}注引《尔雅》:“賑,富也。”《文选·左思<蜀都赋>》:“爾乃邑居隱賑,夾{江}傍山,棟宇相望,桑梓接連。”{刘逵}注:“隱,盛也;賑,富也。”{严复}《原强》:“東土之人,見西國今日之財理,其隱賑流溢如是,每疑之而不信。”

  • 賑鬻-汉语大词典

    賑鬻

    【1】谓设粥厂以赈济。鬻,同“粥”。《清会典事例·户部八·福建清吏司》:“掌賑鬻之政令。”原注:“每年十月初一日起至次年三月二十日止﹐五城地方設立鬻廠賑濟窮民。”

  • 賑粥-汉语大词典

    賑粥

    【1】旧时为灾民或贫民施粥。{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荒政·赈济》:“近見北方賑粥﹐奸胥侵蝕薪價﹐以石灰塊置釜底。粥湯沸起﹐而粒易熟爛﹐饑民食之﹐腸腹澁脹﹐每多成疾而死。”{清}{阮元}《雷塘阡表》:“{杭州}刱建{普濟堂}﹐冬賑粥。”

  • 賑賜-汉语大词典

    賑賜

    亦作“[賑錫]”【1】赈救赐与。《後汉书·安帝纪》:“詔以宿麥不下﹐賑賜貧人。”{南朝} {梁}{玄光}《辨惑论》:“{漢}末以來﹐謂爲制酒﹐至{王靈期}削除舋目﹐先王道民﹐並其賑錫。”《隋书·食货志》:“運{山}東之粟﹐置常平之官﹐開發倉廪﹐普加賑賜。”

  • 賑物-汉语大词典

    賑物

    【1】赈济的物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認真是一位大善士﹐是拿人家的賑物來送人情的麽?”

  • 賑貸-汉语大词典

    賑貸

    【1】救济。《汉书·王莽传下》:“今東方歲荒民飢﹐道路不通﹐{東岳}太師亟科條﹐開東方諸倉﹐賑貸窮乏﹐以施仁道。”{宋}{叶適}《吕君墓志铭》:“君致富雖纖微﹐然遇旱飢﹐輒再出稻子數千斛﹐助州縣賑貸。”{清}{刘大櫆}《张复斋传》:“值歲歉﹐先生請穀得七千餘石﹐多方賑貸﹐全活甚衆。”

  • 賑糧-汉语大词典

    賑糧

    【1】谓发放救济粮。《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三年好日脚》:“有的地方歉收了﹐太平軍還來賑糧。”

  • 賑救-汉语大词典

    賑救

    亦作“[賑捄]”【1】赈济救助。《太平广记》卷十二引{晋}{葛洪}《神仙传·董奉》:“{奉}每年貨杏得穀﹐旋以賑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宋}{洪适}《薛良朋进职制》:“爾奉行不懈﹐賑捄有勞﹐顧不賞可乎?”{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五:“顧既荒而賑救之也難﹐未荒而預備之也易。”《中国歌谣资料·太平军打仗好军机》:“太平军来到扎了营﹐大队人马进入城﹐立即开包来赈救﹐白银发哩几十担。”

  • 賑錫-汉语大词典

    賑錫

    【1】见“賑賜”。

  • 賑施-汉语大词典

    賑施

    【1】救济布施。{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义解四·道猛》:“{猛}隨有所獲﹐皆賑施貧乏﹐營造寺廟。”{宋}{苏轼}《范景仁墓志铭》:“久之歸{蜀}﹐與親舊樂飲﹐賑施貧者﹐期年而後還。”

  • 賑飢-汉语大词典

    賑飢

    【1】见“賑饑”。

  • 賑災-汉语大词典

    賑災

    亦作“[賑灾]”【1】救济灾民。{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穆皇帝}清浄化民﹐寬仁馭下。二年之耕籍﹐三年之賑災﹐休有烈光。”《清会典事例·户部·蠲恤七》:“又覆准﹐賑災之時﹐飭令地方官豫將被災分數﹐及賑恤事宜﹐先行宣示。”{洪深}《青龙潭》第三幕:“拿出有限几个钱装点场面;同时倒要抢在头里做一名赈灾董事。”

  • 賑款-汉语大词典

    賑款

    【1】用于救济的款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説話時我翻開那本捐册來看﹐上面粘着一張紅單帖﹐印了一篇小引﹐是募捐{山西}賑款的。”{叶紫}《丰收》一:“县城里据说领了三万洋钱的赈款﹐乡下没有看见发下一颗米花儿。”{沙汀}《代理县长》:“他就是为赈款上省的哩。”

  • 賑惠-汉语大词典

    賑惠

    【1】救济的恩惠。{明}{张永明}《旱灾陈言疏》:“秋冬以後﹐舊穀且盡﹐民歉漸急﹐再議開放常平倉米﹐以加賑惠。”

  • 賑捐-汉语大词典

    賑捐

    【1】{清}末因国用不足,许人出钱捐官,其中用于赈灾所开的捐例,称为“賑捐”。{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复沈太史书》:“賑捐減成核奬﹐其例既已通行﹐將届一年截止之期﹐未便再議更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自從前兩年開了這個{山西}賑捐﹐到了此刻﹐已成了强弩之末。”【2】泛指捐助以赈灾。{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二:“劳农政府设着种种方法力图救济﹐各机关实行赈捐﹐没有被灾的农村﹐都派人募收志愿捐助的粮食。”

  • 賑籍-汉语大词典

    賑籍

    【1】赈济灾民的登录簿记。{清}{周弘}《道旁叹》诗:“安得有錢買胥吏﹐賑籍無名長官詈。”

  • 賑濟-汉语大词典

    賑濟

    【1】以财物救济。《後汉书·质帝纪》:“方春戒節﹐賑濟乏戹﹐掩骼埋胔之時。”《朱子语类》卷一〇六:“若待他飢時理會﹐更有何策?東邊遣使去賑濟﹐西邊遣使去賑濟﹐只討得逐州幾箇紫綾册子來。”{徐特立}《抗日十大纲领》:“赈济灾荒﹐如果没有很好的救灾办法﹐一方面闹灾地方的人民活不下去﹐许许多多可以用来抗战的人力﹐被灾荒吞没了。”

  • 賑粟-汉语大词典

    賑粟

    【1】谓发放救济粮。《禅真後史》第五一回:“野無生稼物流遷﹐賑粟輸金賴二天。”

  • 賑餉-汉语大词典

    賑餉

    【1】救助;馈赠。《魏书·李彪传》:“時司空{北海}{王詳}﹑尚書令{王肅}以其無禄﹐頗相賑餉。”

  • 賑卹-汉语大词典

    賑卹

    【1】见“赈恤”。

  • 賑澹-汉语大词典

    賑澹

    【1】见“賑贍”。

  • 賑捄-汉语大词典

    賑捄

    【1】见“賑救”。

  • 賑廪-汉语大词典

    賑廪

    亦作“[賑稟]”【1】谓以粮食赈救贫民。稟,通“廪”。《後汉书·和帝纪》:“庚寅﹐遣使者分行貧民﹐舉實流宂﹐開倉賑稟三十餘郡。”{清}{姚世钰}《吴兴太守行》:“救災議留漕﹐賑廪開常平。”

  • 賑貧貸乏-汉语大词典

    賑貧貸乏

    【1】救济穷人。《新唐书·刘仁轨传》:“賑貧貸乏﹐勸課耕種﹐爲立官社﹐民皆安其所。”

  • 賑恤-汉语大词典

    賑恤

    亦作“[賑卹]”【1】以钱物救济贫苦或受灾的人。《後汉书·郎顗传》:“立春以來﹐未見朝廷賞録有功﹐表顯有德﹐存問孤寡﹐賑恤貧弱。”《宋书·文帝纪》:“八月﹐{徐}﹑{兗}﹑{青}﹑{冀}四州大水﹐己未﹐遣使檢行賑卹。”{宋}{范仲淹}《奏为灾异後合行疏决刑狱等六事》:“詔天下州縣長吏﹐訪問民間孤獨不能存活者﹐特行賑卹。”{华生}《滇越铁路问题》:“饑饉何以能賑恤﹐使民不致轉死溝壑?國防何以能鞏固﹐不至失機僨事?”

  • 賑贍-汉语大词典

    賑贍

    【1】谓以财物周济。{汉}{桓宽}《盐铁论·禁耕》:“{吴王}專山澤之饒﹐薄賦其民﹐賑贍窮乏﹐以成私威。”一本作“賑澹”。{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關畿之内﹐連歲興戎﹐薦屬天災﹐稼穡不稔﹐穀糴翔貴﹐烝黎困窮﹐倉廪空虚﹐莫之賑贍﹐每一興念﹐憫然痛心。”{宋}{朱熹}《承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赐绯鱼袋罗公行状》:“始至歲歉﹐公度民且饑﹐則先事爲備﹐多所儲積。及饑﹐發廪賑贍﹐事無鉅細﹐必躬臨之。”

  • 賑護-汉语大词典

    賑護

    【1】救济保护。《後汉书·安帝纪》:“其務崇仁恕﹐賑護寡獨。”

  • 賑灾-汉语大词典

    賑灾

    【1】见“賑災”。

  • 賑務-汉语大词典

    賑務

    【1】赈济的事务。《清史稿·邦交志六》:“如遇軍務﹑賑務﹐政府在各路運送兵食﹐均不給價。”{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上》:“國家有軍務﹑賑務緩急之需﹐隨時通融﹐咄嗟立辦﹐其便三。”

  • 賑荒-汉语大词典

    賑荒

    【1】赈济遭荒灾民,救荒。{清}{沈德潜}《哀愚民》诗:“粟多價自平﹐賑荒有成效。”{清}{杨士凝}《饥民谣》:“詔令減價更賑荒﹐里老奉行開户口。”《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賑荒恤患﹐雖是地方公祖父母的德政﹐也全要鄉宦大家贊成。”

  • 賑助-汉语大词典

    賑助

    【1】救助。《後汉书·任延传》:“其貧無禮娉﹐令長吏以下各省奉禄以賑助之。”《清史稿·选举志一》:“歲給銀六千兩爲講課﹑桌飯﹑衣服﹑賑助之費。”

  • 賑田-汉语大词典

    賑田

    【1】旧时备作赈济用的田地。《清会典事例·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恩賞地:有牧地﹐有監地﹐有公田﹐有學田﹐有賑田。”

  • 賑饑-汉语大词典

    賑饑

    亦作“[賑飢]”【1】救济饥民。{明}{归有光}《寄王太守书》:“今春量撥賑饑之穀﹐召募饑民﹐或可即工。”{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四:“而于弭盜賑飢﹐尤爲切要。”{清}{叶梦珠}《阅世编·学校二》:“既而{淮}上水災﹐流離接踵﹐又開賑饑之例。”{清}{郑世元}《官赈谣》:“黄鬚大吏駿馬肥﹐朱旗前導來賑飢。”{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自聲勢稍增而革命之念起﹐革命之念起而剿兵救民賑飢濟困之事興。”

  • 賑益-汉语大词典

    賑益

    【1】救助。《魏书·食货志》:“{顯祖}即位﹐親行儉素﹐率先公卿﹐思所以賑益黎庶。”

  • 賑窮-汉语大词典

    賑窮

    【1】救济穷苦的人。《韩诗外传》卷三:“弔死問疾﹐赦過賑窮。”{汉}{班固}《白虎通·文质》:“朋友之際﹐五常之道﹐有通財之義﹐賑窮教急之意﹐中心好之。”{陶成章}《浙案纪略·敖嘉熊传》:“其宅心慈惠﹐凡恤嫠育孤養老賑窮等諸慈善事業﹐無不首爲之倡。”

  • 賑給-汉语大词典

    賑給

    【1】救济施与。《後汉书·循吏传·第五访》:“歲飢﹐粟石數千﹐{訪}乃開倉賑給以救其敝。”《新唐书·刘晏传》:“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憊;善救災者﹐勿使至賑給。”{明}{焦竑}《玉堂丛语·廉介》:“〔{吴溥}〕家素貧﹐而篤於義﹐故人有遺孤﹐貧無依者﹐輒賑給不吝。”

  • 賑稟-汉语大词典

    賑稟

    【1】见“賑廪”。

  • 賑-汉语大词典

    【1】售米赈救。《宋史·食货志上三》:“{廣東}轉運判官{周綱}糴米十五萬石﹐無擾及無陳腐﹐{撫州}守臣{劉汝翼}餉兵不匱﹐及勸誘賑流離﹐皆轉一官。”《元典章·户部七·仓库》:“爲{太原路}去歲災傷貧民缺食﹐賑大備倉{大德}三年﹑{大德}四年米二萬二千八百石三斗八升。”{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是年有寄{朱元晦}提舉詩﹐以年荒望其來賑也。”

  • 賜賑-汉语大词典

    賜賑

    【1】给予赈济。{清}{龚自珍}《地丁正名》:“我{仁皇帝}永免滋生人口之賦﹐并入他賦﹐有賜蠲﹑賜緩﹑賜賑而無賜復。”

  • 賙賑-汉语大词典

    賙賑

    【1】赈济。《旧唐书·辛替否传》:“下人咨嗟﹐未知賙賑;而營寺造觀﹐日繼於時。”{清}{昭槤}《啸亭杂录·辛酉工赈》:“命步軍統領{明安}廣爲賙賑﹐粥廠有所不及﹐{明}親乘木筏﹐施散餅餌。”

  • 贍賑-汉语大词典

    贍賑

    【1】资助救济。《魏书·高允传》:“{允}散財竭産﹐以相贍賑﹐慰問周至。”《北史·高允传》作“贍振”。

  • 遺賑-汉语大词典

    遺賑

    【1】犹赈济。{汉}{王符}《潜夫论·遏利》:“遺賑貧窮﹐恤矜疾苦。”

  • 隱賑-汉语大词典

    隱賑

    【1】众盛﹔富饶。隱﹐通“殷”。{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六印磊落以佩﹐王都隱賑而封。”{周振甫}注:“隱賑:即殷賑﹐指富有。”《文选·左思<蜀都赋>》:“邑居隱賑﹐夾江傍山。”{刘逵}注:“隱﹐盛也。賑﹐富也。”{严复}《原强》:“東土之人﹐見西國今日之財利﹐其隱賑流溢如是﹐每疑之而不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