踦(踦)是什么意思
长踦-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长踦cháng jǐ
【释义】:
蜘蛛,喜蛛。踦,足。《尔雅·释虫》:“蟏蛸,长踦。”注:“小蜘蛛长脚者,俗呼为喜子。”三国·吴·陆玑《蟏蛸在户》:“蟏蛸长踦,亦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
汪踦卫国-现代汉语大词典
汪踦卫国wāng yǐ wèi guó
【释义】:
汪踦,春秋鲁国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齐国的战斗中牺牲。鲁国破格以成年礼葬之。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后因以“汪踦卫国”作为儿童救国的典型事例。鲁迅《小童挡驾》:“即使到了紧要关头,也还是什么‘木兰从军’、‘汪踦卫国’,要推出‘女子与小人’去搪塞的。”
踦-现代汉语大词典
踦yǐ
【释义】:
抵住。如: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切踦-汉语大词典
切踦
【1】见“切2倚”。
汪踦衛國-汉语大词典
汪踦衛國
【1】{汪踦},{春秋}{鲁国}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齐国}的战斗中牺牲。{鲁国}破格以成年礼葬之。踦,亦作“錡”。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及《礼记·檀弓下》。后因以“汪踦衛國”作为儿童救国的典型事例。{鲁迅}《花边文学·小童挡驾》:“即使到了紧要关头﹐也还是什么‘{木兰}从军’﹑‘{汪踦}卫国’﹐要推出‘女子与小人’去搪塞的。”
跂踦-汉语大词典
跂踦
【1】跛行,行走不便。{汉}{焦赣}《易林·恒之渐》:“蒼耳東從﹐道頓跂踦。日辰不良﹐病爲祟禍。”{汉}{班固}《白虎通·致仕》:“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去避賢者﹐所以長廉恥也。”
跐踦-汉语大词典
跐踦
【1】参差不齐。意谓不配对。《淮南子·齐俗训》:“有詭文繁繡﹐弱緆羅紈﹐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刘家本}集证:“跐踦有不齊之義。”{杨树达}证闻:“‘菅屩跐踦’謂草屨參差不耦。”
跛踦-汉语大词典
跛踦
【1】行步不稳貌。{汉}{焦赣}《易林·泰之复》:“跛踦相隨﹐日暮牛罷﹐陵遲後旅﹐失利亡雌。”{清}{魏禧}《姜贞毅先生传》:“每陰雨﹐公股足骨發痛﹐步趾微跛踦。”{明}{唐顺之}《与与槐谢翰林书》:“每遇人事迎送繁擾﹐跛踦從事則不免仍有厭心耳。”
踦-汉语大词典
踦
《廣韻》居綺切,上紙,見。【1】脚胫。{唐}{元稹}《蜘蛛》诗序:“{巴}蜘蛛大而毒,其甚者,身運數寸,而踦長數倍其身。”{清}{俞正燮}《癸巳类稿·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暹羅國}踦長,居{緬}西南海。其人裹人腦骨,曰聖鐵,騎象而戰。”【2】蜷曲貌。《玉篇·足部》“踦”字下引《书》:“恐人踦乃身,迂乃心。〔{孔}傳〕:踦,曲;迂,避也。”今本《书·盘庚中》及{孔}传作“倚”。
踦-汉语大词典
踦
《集韻》隱綺切,上紙,影。【1】抵住。《庄子·养生主》:“{庖丁}爲{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刺也。”{成玄英}疏:“踦,下角刺也。言{庖丁}善能宰牛,見其閒理,故以其手搏觸,以肩倚著,用脚蹋履,用膝刺築,遂使皮肉離析,砉然嚮應,進奏鸞刀,騞然大解。”【2】依据;依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孔子}曰:有善勿專,教不能勿搢,已過勿發,失言勿踦,不善辭勿遂,行事勿留。”{俞樾}《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二》:“踦,當爲‘倚’……《説文·人部》:‘倚,依也。’《老子》:‘禍兮福所倚。’注曰:‘倚,因也。’然則倚有因依之義。謂過失之言,勿更因依之,以爲説之。”【3】倚立;偏倚。参见“[踦4閭]”。
踦-汉语大词典
踦
《廣韻》去奇切,平支,溪。【1】指一只脚。《管子·侈靡》:“其獄一踦腓一踦屨而當死。”{尹知章}注:“諸侯犯罪者,令著一隻屨以恥之,可以當死刑。”{赵守正}注:“腓,讀爲屝,亦作菲,草鞋。草鞋與常屨有别。一踦腓一踦屨,即一脚著草鞋,另一脚則穿常屨。以此當作死罪,言古代刑罰寬簡。”【2】脚跛,行走不便。亦指跛脚的人。《尚书大传》卷五上:“{堯}八眉,{舜}四瞳子,{禹}其跳,{湯}扁,{文王}四乳。八眉者,如八字者也;其跳者,踦也;扁者,枯也。言皆不善也。”{郑玄}注:“踦,步足不能相過也。”{汉}{焦赣}《易林·归妹之暌》:“兔跛鹿踦,緣山墜墮。”{明}{周凤翔}《筹兵饷策》:“故兩乏不能相補也,兩貧不能相貸也,兩踦不能相扶也。”【3】偏重。《韩非子·亡徵》:“夫兩{堯}不能相王,兩{桀}不能相亡,亡王之機,必其治亂﹑其强弱相踦者也。”{陈奇猷}集释:“踦有偏重一邊之意。”【4】亏缺,不足。{汉}{扬雄}《太玄·莹》:“或合或離,或嬴或踦。”{范望}注:“踦,不足也;嬴,有餘也。”【5】见“踦”。
踦-汉语大词典
踦
《集韻》於義切,去寘,影。【1】足。《淮南子·齐俗训》:“今之國都,男女切踦,肩摩於道,其於俗一也。”{高诱}注:“踦,足也。”
踦-汉语大词典
踦
《集韻》居宜切,平支,見。【1】单只;独只。《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晉}人與{姜}戎要之{殽}而擊之,匹馬隻輪無反者”{汉}{何休}注:“隻,踦也。”《太平御览》卷六九七引{汉}{应劭}《风俗通·论数》:“踦者,奇也。履舄之一也。”【2】引申为单独;孤独。{三国 魏}{缪袭}《尤射·志服》:“其二曰:方舠伊何,榜人擊鼓,其聲橦橦,歷我江滸,思子不見,踦然獨舞。”原书注:“踦,孑也。”{宋}{叶適}《鹿鸣宴诗》:“鄙夫素寡學,已老漫將知。仰欣多材聚,俯愧隻影踦。”【3】通“[奇]”。数奇,谓命运不好。{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踦類{鴈門}之復,夢成鹿野之真。”{清}{黄遵宪}《和沈子培同年曾植》:“鴆媒絶我言何巧,猿臂封侯數本踦。”{钱仲联}笺注引《扬子方言》:“踦,奇也。”【4】见“踦2踦”。
踦偶-汉语大词典
踦偶
【1】踦,单数;偶,双数。比喻参差不齐。{章炳麟}《秦政记》:“人主獨貴者其政平﹐不獨貴則階級起。{唐}{宋}雖理﹐法度不如{漢}{明}。平也﹐亦有踦偶﹐非斠然一概者。”
踦跛-汉语大词典
踦跛
【1】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清}{褚人穫}《坚瓠十集·周铁墩传》:“余素不耐觀劇﹐然不厭觀{申氏}家劇。每坐間﹐輒自提掇﹐毋踦跛﹐毋弇鄙﹐毋輕薄。”
踦重-汉语大词典
踦重
【1】偏重。《战国策·赵策四》:“今{韓}{魏}與{齊}相疑也﹐若復不堅約而講﹐臣恐與國之大亂也。{齊}{秦}非復合也﹐必有踦重者矣。復合與踦重者﹐皆非{趙}之利也。”
踦跂-汉语大词典
踦跂
【1】行走困难貌。《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寧處﹐使{叔孫豹}發帥敝賦﹐踦跂畢行﹐無有處人﹐以從軍吏﹐次於{雍渝}。”{韦昭}注:“踦跂﹐跘蹇也。”
踦頗-汉语大词典
踦頗
【1】偏颇;片面。{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论小学书流别》:“世人分别小學書﹐謂《爾雅》主義﹐《説文》主形﹐《切韻》主音﹐是固然矣。然小學本以義訓爲主﹐《説文》開卷元訓始﹐丕訓大﹐非説義乎?《廣韻》篇首東訓春方﹐又訓東風菜﹐又非義乎?故知以義專屬《爾雅》者﹐乃踦頗之説﹐非篤至之論也。”
踦牂-汉语大词典
踦牂
【1】跛足母羊。{明}{杨慎}《雨夕梦安公石张习之觉而有述因寄》诗:“軼塵追騕褭﹐缺岸倚踦牂。”
踦零錢-汉语大词典
踦零錢
【1】{宋}时的一种杂税。《宋史·儒林传四·杨泰之》:“知{果州}。踦零錢病民﹐{泰之}以一年經費儲其贏爲諸邑對減﹐上尚書省﹐按爲定式。”
踦踦-汉语大词典
踦踦
【1】特立,独立。{唐}{卢仝}《月蚀》诗:“西方攫虎立踦踦﹐斧爲牙﹐鑿爲齒﹐偷犧牲﹐食封豕。”原书注:“音几。”
踦隻-汉语大词典
踦隻
【1】运气不好;倒霉。{宋}{苏舜钦}《哀穆先生文》:“然由賦數踦隻﹐常罹兵賊惡少輩所辱困。”《汉书·段会宗传》“亦足以復{雁門}之踦”{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踦﹐隻也。{會宗}從{沛郡}下爲{雁門}﹐又坐法免﹐爲踦隻不偶也。”
踦閭-汉语大词典
踦閭
【1】倚门,紧挨着门。{清}{陈维崧}《满江红·题尤悔庵小影次韵》词:“正男兒失路述生平﹐踦閭語。”《公羊传·成公二年》:“二大夫出﹐相與踦閭而語﹐移日﹐然後相去。”{何休}注:“閭﹐當道門。閉一扇﹐開一扇﹐一人在外﹐一人在内曰踦閭。”{清}{黄遵宪}《和锺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鸞聲閣道碾安車﹐元老相從話踦閭。”
踦跂-汉语大词典
踦跂
【1】蜷曲貌。{唐}{柳宗元}《斩曲几文》:“且人道甚惡﹐惟曲爲先。在心爲賊﹐在口爲愆﹐在肩爲僂﹐在膝爲攣。戚施踦跂﹐匍匐拘拳。古皆斥遠﹐莫致於前。”集注引{任渊}曰:“踦﹐曲也。跂﹐有{跂踵國}﹐其人行﹐脚跟不着地。上舉綺切。下丘弭切。”
踦踦-汉语大词典
踦踦
【1】行走困顿貌。{清}{杨揆}《病兵吟》:“路長官馬力苦疲﹐徒步牽馬行踦踦。”
踦履-汉语大词典
踦履
【1】单只的鞋。{宋}{王安石}《谢朱炎传圣旨令视事表》:“踦履無用﹐誠弗忍於棄捐;朽株匪材﹐尚奚勝於器使。”
踦-汉语大词典
踦
同“[崎嶇]”【1】借指崎岖之路。{晋}{潘岳}《西征赋》:“倦狹路之迫隘﹐軌踦以低仰。”{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疊春岑踦幾轉﹐一般的蔽日迴雲岫紫烟﹐金苔玉枝青偃蹇。”{晋}{赵至}《与嵇茂齐书》:“踦交錯﹐陵隰相望。”【2】路面高低不平。{清}{刘统勋}《平金川诗》:“踦咉咽﹐兔窟蟻封。”《文选·左思<魏都赋>》:“山阜猥積而踦﹐泉流迸集而咉咽。”{李善}注引《广雅》:“踦﹐傾側也。”【3】比喻处境困难。《汉书·诸侯王表》“至虖阸{河}{洛}之門”{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者﹐踦也。西迫强{秦}﹐東有{韓}{魏}﹐數見侵暴﹐踦不安也。”{汉}{刘向}《说苑·奉使》:“今王衆不過數十萬﹐皆蠻夷﹐踦山海之間﹐譬若{漢}一郡﹐何可乃比於{漢王}。”{章炳麟}《訄书·通法》:“{漢}承{秦}敝﹐尊奬兼并﹐上家絫鉅億﹐斥地侔封君﹐行苞苴以亂執政﹐養劍客以威黔首﹐專殺不辜﹐號無市死之子。生死之奉﹐多擬人主﹐故下户踦所跱足。”《晋书·刘琨传》:“{琨}免{述}{囂}頑凶之思﹐又無{信}{布}懼誅之情﹐踦亂亡之際﹐夾肩異類之間﹐而有如此之心哉!”
踦屨-汉语大词典
踦屨
【1】单只的鞋。《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自再興師﹐傾中國驍卒二十萬﹐踦屨無遺﹐天下冤之。”{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與{吴}人戰。{楚}軍敗﹐{昭王}走﹐屨決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隋}﹐左右問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昭王}曰:‘{楚國}雖貧﹐豈愛一踦屨哉!思與偕反也。’自是之後﹐{楚國}之俗﹐無相棄者。”
踦挐-汉语大词典
踦挐
【1】一方抵撑,一方拉引。拼搏争持貌。{汉}{班固}《奕旨》:“夫博懸於投﹐不專在行﹐優者有不遇﹐劣者有僥倖﹐踦挐相凌﹐氣勢力争﹐雖有雌雄﹐未足以爲平也。”
踦户-汉语大词典
踦户
【1】倚门。{清}{周亮工}《书影》卷五:“往迹之﹐見三匠踦户語﹐{戚}告以故﹐咸隨{戚}歸。”
踦犢-汉语大词典
踦犢
【1】行走不稳的小牛。{明}{徐霖}《绣襦记·慈母感念》:“寒沙夕照荒邨裏﹐舉目不堪愁思。我兒﹐你怎如踦犢跳驤也得隨母歸。”
踦校-汉语大词典
踦校
【1】一只脚;残缺。喻指残缺不全的器物。校,通“骹”,器物的脚。{汉}{王充}《论衡·实知》:“如知一不通二﹐達左不見右﹐偏駮不純﹐踦校不具﹐非所謂聖也。”
踦-汉语大词典
踦
【1】高低不平貌。{梁启超}《治始于道路说》:“又其甚者﹐垤穴踦﹐濘涂滲濡。”
蹺踦-汉语大词典
蹺踦
【1】高低不平。梨园戏《入窑》:“橋又險﹐坑又深﹐木橋蹺踦﹐全望我君相扶持。”
長踦-汉语大词典
長踦
亦作“[長跂]”亦作“[長蚑]”【1】蟏蛸的别名。《尔雅·释虫》:“蠨蛸﹐長踦。”{郭璞}注:“小鼅鼄長脚者﹐俗呼爲喜子。”{唐}{元稹}《蜘蛛》诗:“縫隙容長踦﹐虚空織横羅。”{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长跂 》:“長跂﹐蠨蛸也。身小足長﹐故謂長跂。”{晋}{崔豹}《古今注·鱼虫》:“長蚑﹐蠨蛸也。身小足長﹐故謂長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