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蹊)是什么意思
傍蹊-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傍蹊páng xī
【释义】:
偏仄的小路。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譬之趋车,既已由于康庄大道之中,或时横斜迂曲者,乃马性未调,衘勒不齐之故;然已只在康庄大道中,决不赚入傍蹊曲径矣。”
幽蹊-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幽蹊yóu xī
【释义】:
犹幽径。蹊,小路。明·徐复祚《红梨记·咏梨》:“花潭竹树傍幽蹊,歌舞留人月易低。”
独辟蹊径-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独辟蹊径dúpìxījìng
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墨守陈规(他的作品在创作方法上独辟蹊径,在艺术风格上也有所创新,毫不~。)
蹊径-古语词今用词典
蹊径xījìng
小路、山路,晏子受齐景公之命任东阿县县令。任职三年,坏名声传遍全国。景公要免去其职务。晏子请求再任该县县令,并保证三年内好名声传遍全国。景公应允。三年之后,果如所说,景公召见他并要赏赐他,晏子不受。景公问其故。晏子说:以前我治理东阿县,“筑蹊径,急门间之政,而淫民恶之,”(修筑狭窄的小路,着力于防盗贼之事,而邪恶之人憎恶;)提倡节俭,力行孝道,善事兄长,奖勤罚懒,而惰民憎恶;处理狱讼,不畏权贵,而权贵豪强憎恶;拒绝身边吏役们非法而不正当的要求,却得罪了他们;对权高位贵之人,我不卑不亢,不行违背礼仪之法,却引来他们的仇恨。所以淫民、惰民、豪强等一帮邪恶之人到处散布流言蜚语,左右的役吏及权高位贵之人则在僚属中毁谤我,三年来,这些恶言恶语传至君王之耳。现在我反其道而行之,上述之人赞誉我,三年来这些所谓赞誉之辞又传至君王之耳。我从前的所谓罪过,实在是应当受奖赏,而今天的所谓功劳,实在是该获杀戮的罪过,故不敢受君之赏赐。景公听后,方知晏子是真正的贤良之士,委以治国之重任。三年后,齐国大为兴盛。(《晏子春秋·杂上》)后引申指:门径、路子。
今沿用引申义。
《大众电影》:“在表演上,他决意独辟蹊径,从角色的个性出发,去塑造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中国作家》:“紧迫感确实能逼着人们破规矩辟蹊径。”《光明日报》:“迄今彩色摄影都是以化学方法,用彩色胶片的多层有机染料记录彩色信息;而母国光等人则另辟蹊径,以物理方法记录彩色信息。”
路 道 道路 途 路途 路径 途径 蹊径-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路 道 道路 途 路途 路径 途径 蹊径
路lù319道dào430道路dàolù 途tú 路途lùtú308路径lùjìng319途径tújìng319 蹊径xījìng319
名词。指地面上开出的、长形而无障碍的、供人或车马通过的部分。
“路”侧重于可供人或车马通过,有舒展开的面,没有障碍。例如:“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路稍微有点弯曲,但却平整好走”(艾芜:《南行记》);“周老四盼望雨现在就落,设使落得不多,路总会打湿的”(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现在他们去了!月光还是照着他们所走底路”(《许地山选集》)。
“道”强调能通向一定的地方。例如:“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晤一人”(鲁迅:《狂人日记》);“敌人三架战斗机……顺着川道向人群中俯冲扫射”(杜鹏程:《保卫延安》);“要上后面的大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上去”;“啊,我认识了我的命运,她的忧愁,——在这浓雾里,在这凄清的道旁”(徐志摩:《在那山道旁》)。
“道路”兼合了“道”和“路”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可以用于比喻。例如:“李振德从听到敌人占了延安的消息,就成天价坐在村边崖畔上,望着大川里的道路”(杜鹏程:《保卫延安》);“在漫长的道路上,昔日的戈壁荒滩,处处呈现了田野风光”(碧野:《月亮湖》);“走过一个山腰,道路也大了些”(王西彦:《寻常事》);“你飞你的天空,唱你的歌曲;我走我的道路,做我的事情”(许钦文:《凡生》)。
“途”含有“较长,经过较多地方”的意味;也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可同“中”搭配组合。例如:“如果是坐私家汽车出来兜风的话,途中的风景也可以一一欣赏”(吴浊流:《波茨坦科长》);“浮在江里的野象也在途中望见了”(艾芜:《南行记》);“千万不要半途回来。给人叫‘回陶豆腐干’,是多么难听呀”(许钦文:《疯妇》)。
“路途”兼合了“路”和“途”的意思;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比“道路”和“途”浓厚。例如:“说着朝前一看,路途分成两条同样大小的叉道,骡子走了上边的那条”(《柳青小说散文集》);“由县城到堡子村的路途,迂回曲折,坎坷难行”;“嗯,快过河了……你坐稳些!’老汉哒,哒,哒地敲着他的烟袋。路途是这样的难走啊”(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路径”含有“或宽或窄”的意味;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也比“道路”浓厚些。例如:“上岸之后,我却走向和回家的路径方向相反的一个冷街上的上地庙去坐了二点多钟”(《郁达夫文集》,第三卷);“及至辨不清庄稼和杂草的时候,她们才从山里起身,回到家时,只能识得模糊的路径”(《柳青小说散文集》);“只消说要到土主场,沿途有不少朴实的农人,便会为你们指示路径的”(郭沫若:《飞雪崖》)。
“途径”和“蹊径”都一般用于比喻。“途径”含有“较长,情况不一”的意味;“蹊径”则含“较窄小”的意味,书面语色彩比“途径”及“路径”“路途”更为浓厚。例如:“在人生的途径上,我们都还需要他”(靳以:《秋花》);“体现局部和全局内在联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2);“她要走向幸福,不是只有这一蹊径,舍此便茫茫无路吗”;“他是一个骄子:人间踏烂的蹊径不是为他准备的,也不是人间的镣链可以锁住他的鸷鸟的翅羽”(徐志摩:《拜伦》)。
门路 门径 门道 途径 路径 蹊径 径路 路子 路-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门路 门径 门道 途径 路径 蹊径 径路 路子 路
门路ménlu319门径ménjìng 门道méndao 途径tújìng307路径lùjìng307蹊径xījìng307 径路jìnglù 路子lùzi319路lù307
名词。指做事或认识问题的诀窍或入手的方法和进行的方向、步骤。
“门路”“门径”“门道”都强调入手或入门的方法。“门路”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门径”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门道”多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他老是呆里呆气的,干什么活都看不出门路”(《农村短篇小说选》,第二集);“无论治学还是进行科学研究,都必须首先懂得门路”;“他只指示研究学术的门径,如何博览,在我们自己”(茅盾:《我走过的道路》,第一卷);“不一定要什么秘诀,指出一点门径就好”(马南邨:《燕山夜话》);“他的斗争门径似乎是完全断绝了”(郭沫若:《洪波曲》);“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文学创作有什么门道吗?’每一个拿过几年笔杆子的人,大概都碰到……年轻朋友这样的询问”(秦牧:《艺海拾贝》);“家庭无力接济,想挣钱又没处去挣,于是提起胆子,冒险走别的‘门道’”(《中国青年报》1982.9.13)。
“途径”“路径”“蹊径”都较侧重于进行的方法、步骤,有书面语色彩。“途径”多用于解决问题、认识问题;“路径”多用于治学、研究;“蹊径”多用于学术和艺术领域,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浓厚,可同“另辟”或“独辟”组成固定词组。例如:“经过三番五次的苦思焦虑,仍然找不到完全满意的解决途径”(欧阳山:《三家巷》);“他自己早已安排卖国,打扫好投降的途径了”(《唐弢杂文选》);“《中国青年》每期我都要翻一遍,意在作为我了解青年人的精神面貌的途径之一”(《中国青年》,1979,4);“对于业余作者来说,要想尽快提高写作能力,路径有两条,一是多读别人的作品,二是多练笔”(周立波等:《创作经验漫谈》);“至少我这以后的生活是应该采取另外一条路径的”(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心也沉静下来,觉得在沉重的压迫中,渐渐隐约地现出脱走的路径”(鲁迅:《伤逝》);“这并不是他的‘独辟蹊径’,而是普遍地存在着的现象”(《唐弢杂文选》);“作者没有就此停步,而是极力在蹊径上寻幽探胜”(《中国青年报》,1983.4.3);“新编昆曲的最大成就就是敢于跳出前人的窠臼,另辟蹊径”(《文艺报,1979,4)。
“径路”是“路径”的等义词,很少用。例如:“我很盼望我们新青年打起精神,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径路”(《李大钊诗文选集》)。
“路子”较侧重于入手的方法和进行的方向;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你这几年写不出较高质量的论文,主要恐怕是研究的路子有问题”“他们为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开辟了一条创造性的路子”(《文学评论》,1979,1);“但就其文艺批评方法而言,则完全是走的这条最省力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路子”(《上海文艺》,1978,12)。
“路”和“路子”意思一致,只是没有“路子”的口语色彩。例如:“入门之后,要善于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可见只要有路,弄到并不难”(叶圣陶:《前途》)。
独辟蹊径-实用委婉语词典
独辟蹊径
意为由自己另外开辟一条到达目的地的道路或途径。比喻实践和创造自己的风格或方法。“蹊径”,指小路,山径。
蹊 径-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蹊 径
[蹊xī 径jīng]
同 不能通车的小路。
异 【蹊】 行人踩出来的小路。《庄子·马蹄》:“山无蹊隧,泽无舟梁”。(隧:道。梁:桥)《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心雕龙·隋采》:“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
【径】 比蹊宽,可通人及牛马而不通车辆。《论语·雍也》:“行不由径”。《老子》:“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杜甫《客至》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今有双音节词“捷径”、“门径”。
蹊-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蹊qī
【蹊跷】奇怪可疑。《朱子语类·论语八》:“仁者之过,只是理会事错了,无甚~。”
另见xī。
蹊-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蹊xī
①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千朵万朵压枝低。”②走捷径,践踏。《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人之田,而夺之牛。”
另见qī。
【蹊径】①小路,山路。《吕氏春秋·孟冬》:“完要塞,谨关梁,塞~。”②指门径。《苟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也。”
【蹊隧】小路。《庄子·马蹄》:“山无~,泽无舟梁。”
【蹊要】小路险要之处。《三国志·魏书·田畴传》:“虏亦遮守~,军不得进。”
别开蹊径-现代汉语大词典
别开蹊径bié kāi xī jìng
【释义】: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赵诚《中国古代韵书》:“(他)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旧韵书的束缚,别开蹊径,编制了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中原音韵》。”
另辟蹊径-现代汉语大词典
另辟蹊径lìng pì xī jìng
【释义】:
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叶圣陶《倪焕之》:“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独辟蹊径-现代汉语大词典
独辟蹊径dú pì xī jìng
【释义】:
独自开辟一条新路。比喻独创一种新方法。《文汇报》1982.9.24:“雍小源独辟蹊径巧构思,研制成我国首创电液组合泵。”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现代汉语大词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táo lǐ bù yán xià zì chéng xī
【释义】:
古谚语。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跷蹊-现代汉语大词典
跷蹊qiāo qi
【释义】:
蹊跷。陈残云《山谷风烟》:“如今,没有地主迫租追债,自尽了,定有跷蹊。”
蹊1-现代汉语大词典
蹊1xī
【释义】:
①径;小路。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②踩;践踏。如:蹊蹭。
蹊径-现代汉语大词典
蹊径xī jìng
【释义】:
①小路。赵光荣《里湖纪游》:“蜿蜒入杳渺,蹊径从何寻?”②门径;路子。如:另辟蹊径。
蹊路-现代汉语大词典
蹊路xī lù
【释义】:
狭路;小路。瞿秋白《赤都心史》:“经托氏宅前草场,入疏林蹊路,到托氏墓前。”
蹊蹭-现代汉语大词典
蹊蹭xī cèng
【释义】:
慢吞吞地行走。李健吾《终条山的传说》:“于是他蹊蹭进石门,像青蛙似的摸到桌前,移移擞擞,提心吊胆的样子。”
蹊2-现代汉语大词典
蹊2qī
【释义】:
见“蹊跷”。
蹊跷-现代汉语大词典
蹊跷qī qiāo
【释义】:
①奇怪;可疑。鲁迅《在钟楼上》:“其实,便是这钟楼,也何尝不造得蹊跷。”②花样;奥妙。沙汀《一个秋天晚上》:“起初,他颇担心那个老实人发觉了他的蹊跷,接着他就因为他的坦白善良自惭起来。”柳青《创业史》:“秀兰见她只笑不开口,觉得话里一定有蹊跷。”
鼠蹊-现代汉语大词典
鼠蹊shǔ xī
【释义】:
指大腿和腹部相连的部分。
傍蹊-汉语大词典
傍蹊
【1】用指学说的旁绪支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余所更定九流﹐一曰儒﹐二曰雜……雜主飾治捄偏﹐而傍蹊末學之談附之。”【2】偏仄的小路。{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譬之驅車﹐既已由於康莊大道之中﹐或時横斜迂曲者﹐乃馬性未調﹐御勒不齊之故。然已只在康莊大道中﹐决不賺入傍蹊曲徑矣。”
别開蹊徑-汉语大词典
别開蹊徑
【1】另辟新路;独创一格。{赵诚}《中国古代韵书》第六章第一节:“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视实际﹐不为传统所困囿;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旧韵书的束缚﹐别开蹊径﹐编制了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中原音韵》。”
另闢蹊徑-汉语大词典
另闢蹊徑
【1】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叶圣陶}《倪焕之》十四:“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乔光朴}泼辣大胆﹐勇于实践和另辟蹊径。”
回蹊-汉语大词典
回蹊
【1】曲折的小径。{宋}{贺铸}《宿宝泉山慧日寺》诗:“回蹊出蒙密﹐解袂迎長風。”
幽蹊-汉语大词典
幽蹊
【1】犹幽径。{明}{徐复祚}《红梨记·咏梨》:“花潭竹樹傍幽蹊﹐歌舞留人月易低。”
桃蹊柳陌-汉语大词典
桃蹊柳陌
亦作“[桃蹊柳曲]”【1】指春景艳丽的地方。{唐}{刘禹锡}《蹋歌词》之二:“桃蹊柳陌好經過﹐鐙下妝成月下歌。”{宋}{周邦彦}《迎春乐》词:“桃蹊柳曲閒蹤跡﹐俱曾是大堤客﹐解春衣貰酒城南陌。”
桃李成蹊-汉语大词典
桃李成蹊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语。{金}{元好问}《送杜招抚归西山》诗:“父老樵漁知有社﹐將軍桃李自成蹊。”{金}{元好问}《南乡子》词:“遲日惠風柔﹐桃李成蹊緑漸稠。”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汉语大词典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1】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宋}{辛弃疾}《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词:“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论》:“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爲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司马贞}索隐:“{桃}氏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華實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徑也。’”亦作“[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李下無蹊-汉语大词典
李下無蹊
【1】古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谓桃李成熟,人不期而至,树下自然踏成蹊径。{唐}时借李(李树)﹑李(李姓)同字,反用此古谚以称颂{李至远}﹑{李乂}为人正直,秉公选举,无人敢走私门。《新唐书·李乂传》:“〔{李乂}〕進吏部侍郎﹐仍知制誥。與{宋璟}等同典選事﹐請謁不行﹐時人語曰:‘李下無蹊徑’。”《全唐诗》卷八七六载《时人号李至远语》:“{至遠}知選﹐胥吏肅然斂迹﹐時人號云:‘李下無蹊。’”
桃李無言, 下自成蹊-汉语大词典
桃李無言, 下自成蹊
【1】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蹊-汉语大词典
桃蹊
【1】指桃树众多的地方。{唐}{韩愈}《闻梨花发赠刘师命》诗:“桃蹊惆悵不能過﹐紅豔紛紛落地多。”{隋}{江总}《修心赋》:“果叢藥苑﹐桃蹊橘林。”{宋}{朱熹}《云谷二十六咏·竹坞》:“悄蒨桃蹊北﹐蕭摻竹塢深。”
桃李蹊-汉语大词典
桃李蹊
【1】比喻吸引众人奔趋的地方。{宋}{欧阳修}《予作归雁亭又以长韵见寄因以答之》:“城下臺邊桃李蹊﹐憶初披荒手植之。”{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清}{姚鼐}《感春杂咏》之四:“雖無桃李蹊﹐豈失松桂伍。”{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郡公》诗:“嶷嶷瑚璉器﹐陰陰桃李蹊。”
桃蹊柳曲-汉语大词典
桃蹊柳曲
【1】见“桃蹊柳陌”。
獨闢蹊徑-汉语大词典
獨闢蹊徑
【1】独自开辟一条新路。比喻独创一种新方法。{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於是{楚}風懲其弊﹐起而矯之。抹倒體裁﹑聲調﹑氣象﹑格力諸説﹐獨闢蹊徑﹐而栩栩然自是也。”《文汇报》1982.9.24:“{雍小源}独辟蹊径巧构思﹐研制成我国首创电液组合泵。”
故蹊-汉语大词典
故蹊
【1】原路;旧路。{南朝} {宋}{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來人忘新術﹐去子惑故蹊。”{唐}{李端}《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诗:“悵望成幽夢﹐依依識故蹊。”{唐}{杜牧}《朱坡》诗:“{漢}館留餘趾﹐{周}臺接故蹊。”
牽牛蹊-汉语大词典
牽牛蹊
【1】供牛﹑马及人行走的小径。《周礼·地官·遂人》“遂上有徑”{唐}{贾公彦}疏:“自然徑不容車軌﹐而容牛馬及人之步徑。是以《春秋》有牽牛蹊﹐蹊即徑也。”
虺蹊-汉语大词典
虺蹊
【1】毒蛇藏身的小路。{明}{张凤翼}《中解山亭赋》:“隱蠚道與虺蹊兮﹐伏虯宫與虎穴。”
花蹊-汉语大词典
花蹊
【1】犹花径。《宣和画谱·人物一》:“{張萱}﹐京兆人也﹐善畫人物……其爲花蹊竹榭﹐點綴皆極妍巧。”{清}{钮琇}《觚賸续编·醉隐记》:“或藉花蹊﹐或蔭竹嶼……皆無不醉之時﹐無不醉之地。”
野蹊-汉语大词典
野蹊
【1】犹野路。{宋}{梅尧臣}《山中夜行》诗:“遠火生樵舍﹐荒榛亂野蹊。”
路蹊-汉语大词典
路蹊
【1】道路。{唐}{刘长卿}《使次安陆寄友人》诗:“新年草色遠萋萋﹐久客將歸問路蹊。”
蹊-汉语大词典
蹊
《廣韻》胡雞切,平齊,匣。【1】小路。亦泛指道路。《孟子·尽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史记·李将军列传论》:“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長綆汲滄浪,幽蹊下坎坷。”{清}{孙枝蔚}《春日忆郊游次钱退山韵》:“無賴鶯聲萬樹齊,誰家桃李舊成蹊。”【2】践踏。《左传·宣公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3】路线;途径。{汉}{王充}《论衡·顺鼓》:“投一寸之鍼,布一丸之艾,於血脈之蹊,篤病有瘳。”
蹊-汉语大词典
蹊
《字彙》牽奚切。【1】见“蹊2蹺”。
蹊隧-汉语大词典
蹊隧
亦作“[蹊]”亦作“[蹊遂]”【1】门径,门路。{唐}{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當時一二年間﹐幾至於姦無蹊隧﹐而政有根本矣。”【2】小路。{章炳麟}《訄书·定版籍》:“窮巷之宅﹐不當蹊隧者﹐視露田而弱﹐當孔道者﹐魚池勿如别爲差品。”{宋}{苏辙}《上两制诸公书》:“荆榛棘茨﹐蹊滅絶。”{宋}{苏辙}《祭八新妇黄氏文》:“風波恐懼﹐蹊遂顛絶。”《庄子·马蹄》:“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
蹊閒-汉语大词典
蹊閒
【1】小道。{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一章十一》:“舍康莊而求蹊閒﹐良可嘆也。”
蹊轍-汉语大词典
蹊轍
【1】行迹,踪迹。{清}{龚自珍}《尊隐》:“大憂無蹊轍﹐大患無畔涯。”
蹊嶇-汉语大词典
蹊嶇
【1】犹崎岖。《封神演义》第三四回:“過了些高山凸凹蹊嶇路﹐險水顛崖深茂林。”
蹊田-汉语大词典
蹊田
【1】践踏田禾。《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善博奕者唯先守道﹐治蹊田者不可奪牛。”{明}{刘基}《春秋明经·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乃乘時而遂入{鄆}﹐無乃怒蹊田而奪之牛乎。”《後汉书·皇后纪上论》:“但蹊田之牛﹐奪之已甚。”
蹊要-汉语大词典
蹊要
【1】犹险要。《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今{平陽}{陽平縣}北一十里﹐有故{莘亭}﹐道阸限蹊要﹐自{衛}適{齊}之道也。”【2】比喻要害。{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蹊要所施﹐職在鎔裁﹐櫽括情理﹐矯揉文采也。”
蹊道-汉语大词典
蹊道
【1】道路。《商君书·徕民》:“其山陵藪澤﹑谿谷可以給其材﹐都邑﹑蹊道足以處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
蹊徑-汉语大词典
蹊徑
亦作“[蹊逕]”【1】门径;路子。{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獨有此律﹐不謬蹊徑。”《荀子·劝学》:“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又人學書……情景妙合﹐風格自上﹐不爲古役﹐不墮蹊逕者﹐最也。”{叶圣陶}《倪焕之》十四:“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清}{王韬}《甕牖馀谈·西儒实学》:“大闢疇人之蹊逕。”{明}{唐顺之}《卓小仙草书歌》:“雖然奔放不可覊﹐筆墨蹊徑未盡遣。”【2】指小路。{南朝} {齐}{谢朓}《和徐都曹》:“桃李成蹊逕﹐桑榆蔭道周。”{赵光荣}《里湖纪游》诗:“蜿蜒入杳渺﹐蹊徑從何尋?”《吕氏春秋·孟冬》:“備邊境﹐完要塞﹐謹關梁﹐塞蹊徑。”{汉}{王粲}《从军》诗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徑無所由。”{晋}{张载}《七哀》诗之一:“蒙蘢荆棘生﹐蹊逕登童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牛至半途不循蹊徑﹐負女渡嶺驀澗﹐直入亂山。”
蹊蹭-汉语大词典
蹊蹭
【1】慢吞吞地。{李健吾}《终条山的传说》:“于是他蹊蹭进石门﹐像青蛙似的摸到桌前﹐移移擞擞﹐提心吊胆的样子。”
蹊遂-汉语大词典
蹊遂
【1】见“蹊隧”。
蹊田奪牛-汉语大词典
蹊田奪牛
【1】《左传·宣公十一年》:“抑人亦有言曰:‘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后以“蹊田奪牛”指罪轻罚重,从中谋利。{柳亚子}《八月二十七日明思文皇帝殉国忌辰也读巢南诗即题其後》:“何時逐鹿驅{元順}?此日蹊牛怨{楚莊}。”《明史·郑洛书传》:“{宏}({費宏})不去﹐則有持禄保位之誚;{璁}{蕚}不去﹐亦冒蹊田奪牛之嫌。”亦省作“[蹊牛]”。{宋}{欧阳修}《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而{祁}({宋祁})亦因此而罷﹐而{拯}遂代其任﹐此所謂蹊田奪牛﹐豈得無過?”
蹊-汉语大词典
蹊
【1】见“蹊隧”。
蹊桃-汉语大词典
蹊桃
【1】指桃子。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宋}{晏殊}《中园赋》:“爾乃壇杏蒙金﹐蹊桃衒碧。”
蹊踐-汉语大词典
蹊踐
【1】犹践踏。《太平广记》卷一二八引{唐}{薛用弱}《集异记·王安国》:“{安國}有麥半頃﹐方收拾﹐晨有二牛來﹐蹊踐狼籍。”
蹊畛-汉语大词典
蹊畛
【1】指小路。{清}{张庚}《倪云林<溪山无尽图>》诗:“崇峰側嶺絶蹊畛﹐荒寒似寫亂後村。”
蹊牛-汉语大词典
蹊牛
【1】见“蹊田奪牛”。
蹊逕-汉语大词典
蹊逕
【1】见“蹊徑”。
蹊蹺-汉语大词典
蹊蹺
亦作“[蹊蹻]”【1】不平正。《挂枝儿·送别》附{明}{丘田叔}《送别》:“那磚兒自塊塊方正平實得好﹐那瓦兒一片片反覆又蹊蹺。”【2】花样;奥妙。{沙汀}《一个秋天晩上》:“起初﹐他颇担心那个老实人发觉了他的蹊跷﹐接着他就因为他的坦白善良自惭起来。”{清}{李渔}《奈何天·调美》:“怕他臨去弄蹊蹺﹐準備着毛拳叫他吃頓飽。”{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秀兰}见她只笑不开口﹐觉得话里一定有蹊跷。”【3】奇怪;可疑。{明}{陆采}《怀香记·赴辟登程》:“琴童且又蹊蹻﹐蹊蹻﹐畫堂終日把臀摇。”《水浒传》第二十回:“{宋江}見了這個大漢走得蹊蹺﹐慌忙起身﹐趕出茶房來﹐跟着那漢走。”{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其实﹐便是这钟楼﹐也何尝不造得蹊跷。”《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誰知蹊蹻古怪的事説不盡這許多。”《朱子语类》卷二六:“仁者之過﹐只是理會事錯了﹐無甚蹊蹺。”
蹊磴-汉语大词典
蹊磴
【1】山路上的石级。{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大略去縣中平地不下百里﹐又無復蹊磴﹐斫木作長梯釘岩壁﹐緣之而上﹐意天下登山險峻無此比者。”
蹊蹻-汉语大词典
蹊蹻
【1】见“蹊2蹺”。
蹊壑-汉语大词典
蹊壑
【1】山谷。《敦惶曲子词·泛龙舟》:“白鶴雙飛出蹊壑﹐無數江鷗水上遊。”
蹊路-汉语大词典
蹊路
【1】狭路;小路。{瞿秋白}《赤都心史》二八:“经{托氏}宅前草场﹐入疏林蹊路﹐到{托氏}墓前。”{清}{吴伟业}《西田招隐》诗:“逕轉蹊路迷﹐鳧鴨引我船。”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二:“徘徊蹊路側﹐悢悢不能辭。”
蹤蹊-汉语大词典
蹤蹊
【1】途径。{唐}{孟郊}《石淙》诗之七:“入深得奇趣﹐昇險爲良隮。搜勝有聞見﹐逃俗無蹤蹊。”
蹺蹊-汉语大词典
蹺蹊
亦作“[蹺欹]”亦作“[蹺奇]”亦作“[蹻蹊]”【1】离奇。{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书》:“{曹孟德}本領一有蹺欹﹐便把捉天地不定﹐成敗相尋﹐更無着手處。”【2】奇怪;可疑。{明}{汤显祖}《邯郸记·外补》:“禀老爺﹐蹻蹊了﹐原來老爺朦朧取旨﹐馳驛而回﹐被{宇文老爺}看破了奏上﹐聖旨寬恩免究。”《歧路灯》第六回:“{孝移}見話頭蹺奇﹐茫然不知所以。”《朱子语类》卷二九:“如一件事物相似﹐自恁地平平正正﹐更著不得些子蹺欹。”{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章:“如今﹐没有地主迫租追债﹐自尽了﹐定有跷蹊。”《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小娘子與那後生看見趕得蹺蹊﹐都立住了脚。”【3】诡谲。《朱子语类》卷六十:“如{齊桓}尚自白直﹐恁地假將去。至{晉文公}做了千般蹺蹊。所以夫子有‘正﹑譎’之論。”
邪蹊-汉语大词典
邪蹊
【1】犹邪路。《参同契》卷下:“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明}{洪应明}《菜根谭续编》:“意乃心之足﹐防意不嚴﹐走盡邪蹊。”
霜蹊-汉语大词典
霜蹊
【1】铺霜的小路。{南朝} {齐}{谢朓}《杜若赋》:“冒霜蹊以獨蒨﹐當春郊而逕平。”{唐}{贾岛}《延寿里精舍寓居》诗:“霜蹊猶舒英﹐寒蝶斷來踪。”{唐}{上官昭容}《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十三:“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
閒蹊-汉语大词典
閒蹊
亦作“[間蹊]”【1】小路。《宋书·何承天传》:“又界上嚴立關候﹐杜廢間蹊。”
鹿蹊-汉语大词典
鹿蹊
【1】鹿行的小径。《楚辞·王逸<九思·悼乱>》:“鹿蹊兮■■﹐貒貉兮蟫蟫。”{洪兴祖}补注:“蹊﹐徑也。”
鼠蹊-汉语大词典
鼠蹊
【1】指大腿和腹部相连的部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