蹤(蹤)是什么意思
事蹤-汉语大词典
事蹤
【1】犹事迹。{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事蹤筆跡﹐皆可推校。”
仙蹤-汉语大词典
仙蹤
【1】仙人的踪迹。{明}{屠隆}《綵毫记·祖饯都门》:“名山不遠﹐訪仙踨烟霞宿緣。”{清}{胡会恩}《珠江杂咏》诗:“{穗石}仙蹤古﹐{花田}粉澤妍。”{後蜀}{顾夐}《甘州子》词:“曾如{劉}{阮}訪仙蹤﹐深洞客﹐此時逢。”【2】古人比升迁入朝为登仙,因借称应召赴京者的行踪。{唐}{刘禹锡}《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诗:“雷雨江山起卧龍﹐{武陵}樵客躡仙蹤。十年{楚}水楓林下﹐今夜初聞{長樂}鐘。”
人蹤-汉语大词典
人蹤
【1】人的踪迹。{唐}{崔琪}《击柝赋》:“嚴城暮兮絶人蹤﹐君門深兮開九重。”{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
停蹤-汉语大词典
停蹤
【1】谓停止行进。{晋}{傅玄}《天行篇》:“天行一何健﹐日月無停蹤。”
參蹤-汉语大词典
參蹤
【1】谓不相上下。{唐}{刘知幾}《史通·模拟》:“{符朗}則比迹於{莊周}﹐{范曄}則參蹤於{賈誼}。”《隋书·高熲苏威传赞》:“若使遂無猜釁﹐克終厥美﹐雖未可參蹤{稷}{契}﹐足以方駕{蕭曹}。”
尋蹤覓迹-汉语大词典
尋蹤覓迹
【1】寻找踪迹。{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恰才遇那女子﹐人物非凡;我尋踪覓迹前來﹐不知何處去了。”{明}{梁伯龙}《遇妓》曲:“豈料尋踪覓迹﹐重訪曲闌東。”
失蹤-汉语大词典
失蹤
亦作“[失踪]”【1】寻不到踪迹;下落不明。{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我不知道现在﹐那天去执政府的人还有失踪的没有?”{唐}{裴铏}《传奇·崔炜》:“{煒}因迷道失足﹐墜於大枯井中。追者失蹤而返。”{王西彦}《古屋》第三部六:“在{福建}漆器的笔筒里﹐那些大小不一的斗笔也已告失踪。”
希蹤-汉语大词典
希蹤
【1】谓能达到或比并。{宋}{李纲}《谢琼林苑赐御筵表》:“獻北闕之俘﹐願希蹤於前世;却南牧之騎﹐期無媿於古人。”{刘师培}《文章源始》:“上者步武六朝﹐下者亦希蹤四傑。”【2】愿寄迹于某处。《晋书·宗室传赞》:“棲情塵外﹐希蹤物表。”
師蹤-汉语大词典
師蹤
【1】效法追从。《晋书·阮种传》:“宜師蹤往代﹐迹三五﹐矯世更俗﹐以從人望。”
行蹤-汉语大词典
行蹤
亦作“[行踪]”【1】行动的踪迹。{秦牧}《湘阴热浪记》:“十八股土匪﹐共五千多人﹐行踪飘忽﹐四出劫掠。”{唐}{曹唐}《汉武帝将候西王母下降》诗:“樹影悠悠花悄悄﹐若聞簫管是行蹤。”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這回書緊接上回﹐講得是{安公子}一人落在{茌平}旅店遇見一個不知姓名的女子……本領驚人﹐行蹤難辨﹐一時錯把他認作了一個來歷不明之人﹐加上一番防範。”{宋}{梅尧臣}《送昙颖往庐山》诗:“蒼翠入衆目﹐巖壑少行蹤。”《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行踪爲兄識破﹐抵賴不得了。”
客蹤-汉语大词典
客蹤
【1】旅客的行踪。{明}{高启}《逢吴秀才复送归江上》诗:“江上停舟問客蹤﹐亂前相别亂餘逢。暫時握手還分手﹐暮雨{南陵}水寺鐘。”
寄蹤-汉语大词典
寄蹤
【1】犹寄迹。{明}{赵文}《过金山寺》诗:“水天樓閣影重重﹐化國何年此寄蹤。”
寶蹤-汉语大词典
寶蹤
【1】称皇帝的手迹。{宋}{梅尧臣}《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诗:“一見寶蹤天下妙﹐稽首贊仰舌吻乾。”
孤蹤-汉语大词典
孤蹤
亦作“[孤踪]”【1】孤单。{明}{杨慎} 《存殁绝句·安公石》:“一疾緣醫誤﹐孤蹤住世慵。”《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見他孤踪﹐時常煨了茶送在他房裏﹐陪着説話到一二更天。”《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今臣以孤蹤﹐動輙掣肘﹐將安用之?”【2】孤独的踪迹;前人遗迹。{明}{王世贞}《鸣凤记·林遇夏舟》:“黄沙邊地﹐孤蹤久淹滯﹐霜徑秋容老。”{明}{屠隆}《綵毫记·汾阳报恩》:“寂寞遥天戰玉龍﹐板扉人不到﹐掩寒松。路迷樵徑斷孤蹤﹐修竹裏﹐一縷炊煙濃。”{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有時言縹渺之孤蹤﹐春山不妬春裙紅。”
杳無蹤跡-汉语大词典
杳無蹤跡
亦作“[杳無踪迹]”亦作“[杳無踪跡]”【1】一点踪迹都没有。谓不知去向。{徐迟}《火中的凤凰》:“{汉}代竹简和北京人头盖骨杳无踪迹。”《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逵}叫娘喝水﹐杳無踪跡﹐叫了幾聲不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次日越澗尋訪﹐杳無蹤跡。”{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好画虎》:“或一日夜分﹐開莊門出去﹐杳無蹤跡。”
杳無蹤影-汉语大词典
杳無蹤影
同“[杳無蹤跡]”【1】{倪贻德}《初恋》:“她走到园子里﹐只看见那株玫瑰花上﹐非但不比昨天开得更大更美丽﹐而且连昨天所看见的那几朵将开的花﹐都杳无踪影﹐不知去向了。”{叶圣陶}《潜隐的爱》:“伊常常盼望佣妇到来﹐好问个究竟﹐却又杳无踪影。”
梗跡萍蹤-汉语大词典
梗跡萍蹤
【1】像断梗﹑浮萍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明}{单本}《蕉帕记·寻春》:“休誇繡虎雕龍﹐那值時危國破﹐怎發付梗跡萍蹤。”
檢蹤-汉语大词典
檢蹤
【1】谓深藏不出。{唐}{孟郊}《静女吟》:“豔女皆妒色﹐静女獨檢蹤。”
比蹤-汉语大词典
比蹤
【1】比迹。《南史·王筠传》:“{筠}曰:‘{陸平原}東南之秀﹐{王文度}獨步{江}東﹐吾得比蹤昔人﹐何所多恨!’”《说郛》卷六二引{宋}{桑世昌}《兰亭博议·临摹》:“{宋}興百餘年間﹐雄文碩學之士相繼不絶﹐文章之盛遂追三代﹐獨學書之法寂寞不振﹐未能比蹤{唐}室。”{三国} {魏}{曹植}《责躬诗》:“超{商}越{周}﹐與{唐}比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庚娘》:“誰謂女子﹐遂不可比蹤{彦雲}也?”
斂蹤-汉语大词典
斂蹤
【1】隐藏踪迹。{明}{沈鲸}《双珠记·剑击淫邪》:“如此甚好﹐斂蹤自合供炊爨﹐忍性方能免是非。”
曩蹤-汉语大词典
曩蹤
【1】昔人的事迹。{晋}{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仰咨遺訓﹐思齊曩蹤。”
浮蹤-汉语大词典
浮蹤
亦作“[浮踪]”【1】踪迹不定;不定的踪迹。《再生缘》第九回:“{長華小姐}心方定﹐權把浮踪寄緑林。”{明}{梅鼎祚}《玉合记·醳负》:“郎君此去﹐雲水浮蹤。”【2】犹漫游。{陈去病}《自浙入湘献以是诗》:“脱帽一爲禮﹐浮蹤江海來。”{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轶事》:“鄰寓有{陳生}某﹐家本{越}中﹐浮踪{白下}。”
浪迹浮蹤-汉语大词典
浪迹浮蹤
【1】到外漫游,行踪不定。{元}{白樸}《梧桐雨》第四折:“想當日恨冲冲﹐亂離間家業空﹐浪迹浮蹤﹐水遠山重。”亦作“[浪跡萍踪]”。{吴梅}《风洞山·埋忠》:“我草澤偷生苦淹留﹐却教我浪跡萍踪向何處投。”
淚蹤-汉语大词典
淚蹤
【1】泪痕。{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南上{湘水}﹐{屈氏}所沈;二妃行迷﹐淚蹤染林。”
渺無蹤影-汉语大词典
渺無蹤影
【1】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茅盾}《腐蚀·十一月十三日》:“睁大眼﹐惘然凝视屋角的鼠洞﹐努力追忆昨夜的颠倒迷梦﹐然而--已经渺无影踪。”{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宜春}﹑{蘂兒}﹐渺無蹤影。”亦作“[渺無影踪]”。
游蹤-汉语大词典
游蹤
【1】见“游踪”。
潛蹤躡跡-汉语大词典
潛蹤躡跡
【1】谓藏匿行踪。{明}{徐元}《八义记·鉏麑触槐》:“聽得譙樓鼓二更﹐是我潛蹤躡跡﹐欲刺權臣。”
潛蹤-汉语大词典
潛蹤
【1】隐去行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殷元禮}〕駭極﹐惟恐其覺﹐潛蹤而遁。”《花月痕》第四六回:“該大臣等……淆亂是非﹐致令外議沸騰﹐或曰受賄容奸﹐或曰潛蹤通賊。”【2】犹灭迹。{清}{林则徐}《会札南澳锲谕令长山尾等洋外船一律呈缴烟土稿》:“奸徒總未潛蹤﹐以致去而復來。”
指蹤-汉语大词典
指蹤
亦作“[指縱]”【1】比喻指挥。{宋}{范仲淹}《奏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若人員不甚得力﹐則向下兵士﹐例各驕惰﹐不受指蹤﹐多致敗退。”{明}{冯梦龙}《智囊补·语智·李晟》:“公爲元帥﹐得專號令﹐{晟}將一軍受指縱而已。”【2】发踪指示。比喻指挥谋划。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汉书·萧何传》作“發縱指示”。《後汉书·荀彧传》:“是故先帝貴指縱之功﹐薄搏獲之賞。”{唐}{费冠卿}《闲居即事》诗:“{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蹤。”
擬蹤-汉语大词典
擬蹤
【1】谓打算达到。《後汉书·刘表传论》:“{劉表}道不相越﹐而欲卧收天運﹐擬蹤三分﹐其猶木禺之於人也。”
擺蹤-汉语大词典
擺蹤
【1】谓摆脱牵连。{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今搢紳因薦士被斥﹐即嘵嘵辯數﹐謂己之進﹐出於親擢﹐凡可以擺蹤者﹐無所不用其至﹐誰肯自列如{尹}之言乎?”
脚蹤-汉语大词典
脚蹤
亦作“[脚踪]”【1】脚迹;行踪。{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想着那鬧吵吵{東華門}外﹐怎敵得静巉巉{西塞山}前。脚蹤兒不上{凌烟}﹐夢魂兒則想江堧。”《红楼梦》第七一回:“{鳳丫頭}仗着鬼聰明﹐還離脚蹤兒不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鄭生}〕死後數月﹐自有那些走千家管閒事的牙婆每﹐打聽脚踪﹐採問消息。”{柳青}《铜墙铁壁》第九章:“寻一寻脚踪﹐只不过好估量他朝哪塔跑了就是了。”
無影無蹤-汉语大词典
無影無蹤
【1】没有一点影子﹑痕迹。形容完全消失。《西游记》第五六回:“〔{行者}〕説聲去﹐一路觔斗雲﹐無影無蹤﹐遂不見了。”《红楼梦》第二四回:“夫妻兩個説話﹐那{賈芸}早説了幾個‘不用費事’﹐去的無影無蹤了。”亦作“[無影無踪]”。《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將屍首……一把火焚了無影無踪﹐却不乾浄?”{巴金}《怀念金仲华同志》:“{仲华}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無蹤-汉语大词典
無蹤
亦作“[無踪]”【1】没有踪迹或踪影。{唐}{张乔}《送僧雅觉归东海》诗:“鳥行來有路﹐帆影去無蹤。”{宋}{惠洪}《效李白湘中体》诗:“雁字初成春有信﹐烟鬟空好雨無蹤。”《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張寅}〕被惡宦謀財害命……屍首無踪﹐滔天大變﹐萬古奇冤。”
情蹤-汉语大词典
情蹤
亦作“[情踪]”【1】犹情状。《再生缘》第六九回:“未識君心真與假﹐要請教﹐爲奴細細道情踪。”【2】爱情之事。{明}{叶宪祖}《鸾鎞记·提宗》:“{温郎}情致﹐爲投詩竟遂牽紅﹐看一對鸞鎞分合﹐總關多少情蹤。”
盜蹤-汉语大词典
盜蹤
【1】盗贼的踪迹。{清}{秦鑅}《归州纪事诗》:“筮神卜吉知盜蹤﹐遣卒分拿限時刻。”{清}{恽敬}《广西按察使朱公神道碑铭》:“{鐵布}非反者﹐然爲惡不已﹐且移軍至﹐奈何?其不爲惡知盜蹤者速來首!”
發蹤指示-汉语大词典
發蹤指示
【1】见“發縱指示”。
發蹤-汉语大词典
發蹤
【1】见“發縱”。
筆蹤-汉语大词典
筆蹤
【1】犹笔迹。谓运笔之痕迹。{宋}{梅尧臣}《原叔宅观山水图》诗:“老松瘦樹無筆蹤﹐巧奪造化何能窮。”《晋书·王献之传论》:“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宋}{苏轼}《答王定民》诗:“筆蹤好在留臺寺﹐旗隊遥知到石溝。”
舊蹤-汉语大词典
舊蹤
【1】旧时踪迹。{唐}{贾岛}《阮籍啸台》诗:“如聞長嘯春風裏﹐荆棘叢邊訪舊蹤。”{清}{洪昇}《长生殿·看袜》:“莫對殘絲憶舊蹤﹐須信繁華逐曉風。”{唐}{李商隐}《井络》诗:“將來爲報姦雄輩﹐莫向金牛訪舊蹤。”
血蹤-汉语大词典
血蹤
亦作“[血踪]”【1】犹血迹。《太平广记》卷五百引{唐}{皇甫□}《原化记·京都儒士》:“衆又遶堂尋血踪﹐乃是所乘驢﹐已斫口喙﹐唇齒缺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明日﹐隨其血蹤出寺﹐西南入溪﹐至一巖罅而滅。”
萍蹤浪跡-汉语大词典
萍蹤浪跡
【1】见“萍踪浪迹”。
萍蹤-汉语大词典
萍蹤
【1】见“萍踪”。
萍蹤浪影-汉语大词典
萍蹤浪影
【1】犹言萍踪浪迹。{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恨怱怱﹐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
絶蹤-汉语大词典
絶蹤
【1】断绝踪迹。{唐}{杜甫}《凤凰台》诗:“山峻路絶蹤﹐石林氣高浮。”{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及第後隐居》:“遂乃屏蹟邱園﹐絶蹤仕進﹐守其至性﹐十有五年。”
繼蹤-汉语大词典
繼蹤
【1】继承前人的踪迹。《新唐书·桓彦範传》:“如{普思}等方伎猥下﹐安足繼蹤前烈。”《三国志·魏志·锺繇传》:“{大魏}受命﹐繼蹤{虞}{夏}。”《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漢王}拜{叔孫通}爲博士﹐號{稷嗣君}”{裴駰}集解引{晋}{徐广}曰:“蓋言其德業足以繼蹤{齊}{稷下}之風流也。”
赤繩繫蹤-汉语大词典
赤繩繫蹤
【1】见“赤繩繫足”。
車蹤-汉语大词典
車蹤
【1】车迹。{金}{元好问}《虞坂行》:“{虞坂}盤盤上青石﹐石上車蹤深一尺。”
規蹤-汉语大词典
規蹤
【1】犹遵循。{明}{陈子龙}《杂诗》:“規蹤效墳典﹐抒論協韶韺。”
跨蹤-汉语大词典
跨蹤
【1】跨越,超越。{北齐}{{魏收}等}《前上十志启》:“{魏}有天下﹐跨蹤前載﹐順未克讓﹐善始令終。”
踵蹤-汉语大词典
踵蹤
【1】犹接踵。{郭孝成}《湖南光复记事》:“而{宋教仁}﹑{李燮和}﹑{劉揆一}﹐踵蹤而起﹐互相組織。”
蹤-汉语大词典
蹤
《廣韻》即容切,平鍾,精。【1】脚印;踪迹。《史记·萧相国世家》:“{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初学记》卷二九引{晋}{傅玄}《走狗赋》:“於是尋漏跡,躡遺踪,形疾騰波,勢如駭龍。”{宋}{苏舜钦}《独游辋川》诗:“暗林麋養角,當路虎留蹤。”{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白萍》:“園多喬木,門枕一溪,地幽僻,少人踪。”【2】事迹。{汉}{王逸}《九思·怨上》:“進惡兮九旬,復顧兮{彭}{務}。擬斯兮二蹤,未知兮所投。”《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慷慨遐蹤,有愧高旨。”{李善}注:“言心慷慨慕古賢之遠蹤,而事與願違,故有愧高旨。”【3】痕迹。{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南上{湘水},{屈氏}所沈。二妃行迷,淚蹤染林。”{宋}{洪迈}《夷坚补志·辟兵咒》:“既覺,筆踪歷歷在目,自爾日誦百二十遍。”【4】追随;追踪。{晋}{孙绰}《与庾冰》诗之十三:“勱矣{庾生},勉蹤前賢。”《新唐书·桓彦範传》:“{貞觀}時,以{魏徵}﹑{虞世南}﹑{顔師古}爲監,以{孔穎達}爲祭酒,如{普思}等方伎猥下,安足繼蹤前烈。”{清}{黄轩祖}《游梁琐记·易内奇案》:“明日將女殮,忽失女所在,遍踪之不得。”【5】量词。幅﹑卷。专用于书画。{唐}{黄滔}《贻宋评事》诗:“數蹤篆隸書新得,一竈屯蒙火細紅。”《太平广记》卷二一三引《唐画断·杨炎》:“公感之,未知所報,{盧}因從容,乃言欲一蹤,以子孫寶之,意尚難之。遂月餘圖一障松石雲物,移動造化,世莫覩之,其跡妙上上品。”【6】用同“[縱]”。放纵。《前汉书平话》卷上:“{周勃}阜高處見{漢}軍大敗,蹤馬來奏{高皇}。”
蹤迹-汉语大词典
蹤迹
亦作“[踪蹟]”亦作“[踪跡]”亦作“[踪迹]”亦作“[蹤蹟]”亦作“[蹤跡]”【1】事物所遗留的痕迹。{南朝} {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又檢温鐺中猶如常酒氣﹐瓦盆中被水湯無氣﹐都不見藥蹤迹﹐竟不測何所因託。”{章炳麟}《文学说例》:“若夫地處要荒﹐開化稍後﹐君臣既立﹐而酋長時代之遺語﹐蹤迹未亡﹐則其名號﹐又多錯雜。”{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洛阳染工见鬼》:“尋之數日﹐果見有枯井蹤跡。掘之﹐得所棄屍。”【2】前人的遗迹。多指操行﹑学术﹑书画而言。{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不師古之蹤跡﹐猶蒙被而卧耳。”{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凡字之爲體﹐緩不如緊﹐潤不如密﹐斜不如正﹐濁不如清。右欲重﹐左欲輕。考古人蹤跡﹐其言不妄也。”{明}{唐顺之}《与李少卿中麓书》:“{會稽}{禹穴}之間﹐{龍門}太史蹤迹所在﹐兄倘亦有意乎?”【3】按行踪影迹追查﹑追寻。{郭沫若}《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但从这儿可以踪迹出两个渊源。{李悝}﹑{吴起}﹑{商鞅}都出于儒家的{子夏}﹐是所谓{子夏氏}之儒;{慎到}和{申不害}是属于{黄}{老}学派。”《史记·孟尝君列传》:“{湣王}乃驚﹐而蹤跡驗問﹐{孟嘗君}果無反謀。”{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恐爲{許}兵踪跡﹐故又買舟南來。”{明}{方孝孺}《大司农张公行状》:“妖寇有敗而微服行民間者﹐後就擒﹐吏蹤跡其宿食﹐逆旅家皆欲論誅之。”{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命中缺水》:“侍郎忽念此婦養育之恩﹐使人蹤蹟之。其婦尚在﹐年七十餘矣。”【4】脚印;足迹。{汉}{焦赣}《易林·豫之明夷》:“鵠怒追求﹐{郭}氏之虚。不見踪跡﹐使伯心憂。”《花月痕》第四五回:“摶沙蹤跡含沙射﹐銷骨讒言刺骨悲。”{前蜀}{韦庄}《虎迹》诗:“白額頻頻夜到門﹐水邊蹤跡漸成群。”{宋}{苏轼}《蔡州道上遇雪》诗之二:“蹤跡尚可尋﹐窟穴何足掀。”{洪深}《申屠氏》第五本:“又说发觉后﹐如何领着众人追寻﹐不见踪迹。”【5】指起居﹑供职。{清}{叶廷琯}《吹网录·开赵埋铭》:“觀{趙}生平﹐不愧爲忠義奇傑之士﹐且踪跡在吾{吴}最久。”【6】交往;来往。{唐}{韩愈}《顺宗实录五》:“交游蹤跡詭祕﹐莫有知其端者。”{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六:“臣與{修}踪跡素疎﹐{修}之待臣亦薄。”{清}{恽敬}《答蒋如松书》:“今又三易寒暑矣﹐與足下蹤跡不可謂不疏。”【7】行踪。《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秦穆公}使人訪{重耳}蹤跡﹐知其在{楚}﹐已數月矣。”{唐}{牟融}《赠欧阳詹》诗:“爲客囊無{季子}金﹐半生蹤跡任浮沈。”《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使人上書告相﹐事下廷尉治。蹤跡連王﹐王使人候伺{漢}公卿﹐公卿請逮捕治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猶冀父母尚在人間﹐隨在探訪﹐而終無蹤蹟矣。”{清}{李渔}《慎鸾交·首奸》:“凡有踪蹟可疑及陰行魅者﹐即是奸黨。”【8】行动;行为。《文明小史》第十六回:“當下師徒五個人﹐因見這兩人踪跡奇怪﹐或者是甚麽新學朋友﹐不可當面錯過﹐於是仍舊坐下﹐查看他們的行動。”{明}{徐渭}《女状元》第三出:“後來又有一箇光棍﹐叫做{昌多心}﹐説這箇小印記兒﹐入他罪不得﹐他既有這樣踪跡﹐就好改做大的出首。”{茅盾}《昙》五:“父亲近来的行动在她这面没有好的印象﹐而且父亲近来又常常查问她的踪迹;她实在不愿意见他。”【9】来历;出身。{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邬生艳遇》:“〔麗人〕笑曰:‘郎志在美婦﹐妾志在情郎﹐偶聽高吟﹐知情之所鍾﹐故冒嫌學私奔之{紅拂}﹐郎何必嘵嘵詢踪跡。’”{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遂攜至家﹐拜母。母疑其踪跡﹐俾子遣之。”
蹤蹊-汉语大词典
蹤蹊
【1】途径。{唐}{孟郊}《石淙》诗之七:“入深得奇趣﹐昇險爲良隮。搜勝有聞見﹐逃俗無蹤蹊。”
蹤繇-汉语大词典
蹤繇
亦作“[踪繇]”【1】见“蹤由”。
蹤轍-汉语大词典
蹤轍
【1】犹踪迹。{南朝} {宋}{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巒隴有合沓﹐往來無蹤轍。”{清}{龚自珍}《<国清百录>序》:“與同函者﹐《國清百録》也﹐{灌頂}撰﹐大師訓言﹐暨大師所歷{梁}﹑{陳}﹑{隋}三朝帝王﹐至於緇白問答﹐文筆﹑表啓﹑牋謝﹐往返蹤轍﹐一字一句﹐靡不搜載。”
蹤兆-汉语大词典
蹤兆
【1】踪影;迹象。{唐}{裴铏}《传奇·裴航》:“{航}遍求訪之﹐滅跡匿形﹐竟無蹤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母待生久不歸﹐始疑;村中搜覓幾徧﹐竟無蹤兆。”
蹤緒-汉语大词典
蹤緒
亦作“[踪緒]”【1】踪迹,头绪。{清}{钱谦益}《礼部右侍郎郭公改葬墓志铭》:“{四明}以下﹐皆宛轉爲王請﹐公固不可﹐及{楚中}勘疏至﹐假王事頗有踪緒﹐{華趆}首不盡誣﹐公持議益侃侃。”{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敕求賊甚急﹐竟無踪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初生與僕之相失也﹐覓之不得﹐歸而告母。母遣人窮搜山谷﹐並無蹤緒。”
蹤由-汉语大词典
蹤由
亦作“[踪繇]”亦作“[踪由]”【1】原由;情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息怒﹐聽妾話踪繇。”一本作“踪由”。《朱子语类》卷六八:“神則忽然如此﹐忽然不如此﹐無一箇蹤由。”【2】踪迹;行迹。《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員外去使臣房裏下了狀﹐{滕大尹}差{王}七殿直{王遵}﹐看賊蹤由。”{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吕洞賓}詩:〕‘賣墨年年到{鼎州}﹐無端知府問蹤由。’”{唐}{冯翊}《桂苑丛谈·沙弥辩诗意》:“僧人大悟﹐追前人﹐杳無蹤由。”
蹤蹟-汉语大词典
蹤蹟
亦作“[踪蹟]”【1】见“蹤迹”。
蹤行-汉语大词典
蹤行
亦作“[踪行]”【1】犹言跟着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夏》:“帝君命起﹐使隨馬踪行。”
蹤影-汉语大词典
蹤影
亦作“[踪影]”【1】足迹和身影。多指寻找的对象。{元}{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只爲那八千子弟無踪影﹐因此上送得他十二瑶堦獨自行。”{唐}{韩愈}《盆池》诗之三:“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蟲無數不知名;忽然分散無蹤影﹐惟有魚兒作隊行。”{杨朔}《大旗》:“他背着犁头﹐好不容易才寻到母亲﹐女人却失落得不见踪影。”
蹤跡-汉语大词典
蹤跡
亦作“[踪跡]”【1】见“蹤迹”。
蹤塵-汉语大词典
蹤塵
【1】指尘世的事情。{唐}{韩愈}《送惠师》诗:“脱冠翦頭髮﹐飛步遺蹤塵。”
蹤響-汉语大词典
蹤響
【1】踪迹和声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側聽徐行﹐似尋針芥﹐而心目耳力俱窮﹐絶無蹤響。”
躡蹤-汉语大词典
躡蹤
亦作“[躡踪]”【1】追踪;跟踪。{清}{葆光子}《物妖志·杂类·常熟女》:“遂呼女相期爲私﹐女諾之。少年言:‘汝入門聲言疾痛﹐徑趨内寢。’少年已躡踪而入矣。”{王闿运}《上征赋》:“苟交綏而圖利兮﹐彼躡蹤其數闔。”《朱子语类》卷十六:“這箇道理﹐未見得時﹐若無頭無面﹐如何下工夫?才剔撥得有些通透處﹐便須急急躡蹤鄉前去。”《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真君遂與{甘}{施}二人﹐飛步而行﹐躡蹤追至半路。”【2】小步;轻步。{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閒庭院﹐没個人傳﹐躡踪兒廻廊一遍﹐直步到小樓前。”
那蹤-汉语大词典
那蹤
【1】移动步子。{元}{关汉卿}《斗鹌鹑·女校尉》套曲:“换步那蹤﹐趨前退後﹐側脚傍行﹐垂肩軃袖。”
追蹤-汉语大词典
追蹤
亦作“[追踪]”亦作“[追]”【1】按踪迹或线索追寻。{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浴畢去﹐有人識之曰:‘此某庵尼也。’然已無可追蹤。”{汉}{班固}《西都赋》:“爾乃期門佽飛﹐列刃鑽鍭﹐要趹追蹤。”{张贤亮}《灵与肉》一:“他的眼睛追踪着父亲的脚步﹐强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2】追随;效法。{北周}{庾信}《燕射歌辞·徵调曲四》:“將欲比德於三皇﹐未始追蹤於五霸。”《隶释·汉杨著碑》:“追{曾參}﹐繼迹{樂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九·宋人绝句》:“偶爲{朱錫鬯}太史集{宋}人絶句﹐可追踪{唐}賢者得數十首。”《三国志·蜀志·黄权传》:“{魏文帝}謂{權}曰:‘君捨逆效順﹐欲追蹤{陳}{韓}邪?’”{孙中山}《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如果我们立志改良国家﹐万众一心﹐协力奋斗做去﹐还是可以追踪{欧}{美}。”
迷蹤-汉语大词典
迷蹤
亦作“[迷踪]”【1】迷失道路。《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這女孩兒迷踪失路。”{南朝} {梁}{沈约}《循役朱方道路诗》:“覊心亦何言﹐迷蹤庶能復。”《水浒传》第六一回:“{盧俊義}道:‘便是我迷蹤失路﹐尋不着宿頭﹐你救我則箇!’”{明}{杨慎}《赠韩石溪》诗:“迷蹤{鬼方}霧﹐藴真{羅甸}煙。”
連蹤-汉语大词典
連蹤
【1】踪迹相连。比喻追随,相随。{北周}{庾信}《任洛州酬薛文学见赠别》诗:“子居{河}之曲﹐英彦本連蹤。”{晋}{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韓信}背水之軍﹐未遑得喻;{工輸}縈帶之勢﹐早擬連蹤。”
逸蹤-汉语大词典
逸蹤
【1】追随并超越。{清}{方履籛}《周箌云墓表》:“清第播華﹐逸蹤裕範。”{宋}{{赞宁}等}《宋高僧传·习禅四·自在》:“及諸方參學﹐從{南康}{道一禪師} 法席﹐懸解真宗﹐逸蹤流輩﹐道譽孔昭﹐行上優游。”
遁蹤-汉语大词典
遁蹤
【1】犹隐居。《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只因他({十三妹})一生所遭不偶﹐拂亂流離﹐一團苦志酸心﹐便釀成了這等一個遁蹤空山﹑游戲三昧的樣子。”
遊蹤-汉语大词典
遊蹤
亦作“[遊踪]”【1】指出游的行踪。{沈砺}《送友北上》诗:“今日{長安}昔日{倭}﹐遊踪斟斠兩如何。”《石点头·丐妇重配鸾俦》:“若我{吴公佐}﹐生來年已三十﹐孟浪遊踪﹐至今尚未有家。”{清}{俞蛟}《梦厂杂著·柯山石佛记》:“復無亭臺可憩息燕飲﹐故探幽攬勝之士﹐遊踪鮮及焉。”{明}{屠隆}《昙花记·公子寻亲》:“只爲嚴父遠從方外侣﹐訪遊蹤乾坤無際。”
遐蹤-汉语大词典
遐蹤
亦作“[遐踪]”【1】踪影远离尘世。谓隐遁或修道。{元}{揭傒斯}《杂诗四首寄彭通复》之四:“脈脈我所思﹐{彭氏}躡遐蹤。婉婉若處子﹐未曾出房櫳。”{明}{陈子龙}《灵隐寺》诗:“遐蹤愜幽徑﹐賞心淡棲遲。明霞帶高館﹐乳桐拂華榱。”【2】先贤的事迹。《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慷慨遐蹤﹐有愧高旨。”{李善}注:“言心慷慨﹐慕古賢之遠蹤。”{晋}{陆云}《赠顾骠骑後诗·有皇》:“徽音鑠穎﹐邈矣遐踪。”{唐}{李百药}《劝封禅表》:“聽萬歲之逸響﹐紹千載之遐蹤。”{宋}{曾巩}《贺元豐三年明堂礼毕大赧表》:“振千齡之垂緒﹐紹{三代}之遐蹤。”
邁蹤-汉语大词典
邁蹤
【1】谓继承﹑效法前人。《晋书·慕容垂载记》:“往歲大駕失據﹐君保衛鑾輿﹐勤王誠義﹐邁蹤前烈。”《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伏惟陛下邁蹤古聖﹐蕩然無忌。”
遺蹤-汉语大词典
遺蹤
亦作“[遺踪]”【1】犹遗迹。{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後记》:“我们自然并不是要继《新青年》的遗踪﹐不过为追怀这曾经震动一时的巨人起见﹐也翻了几篇短文﹐聊算一个纪念。”《宋书·傅亮传》:“鑽光燈而散袠﹐温聖哲之遺蹤。”{明}{冯梦龙}《量江记·月夜量江》:“{六朝}舊恨寒山碧﹐{三國}遺踪晩樹蒼。”{晋}{潘岳}《西征赋》:“眺{華岳}之陰崖﹐覿高掌之遺蹤。”{唐}{李群玉}《秋怨》诗:“歲暮空太息﹐年華逐遺踪。”
託蹤-汉语大词典
託蹤
亦作“[託踪]”【1】寄托形迹﹑形体。{宋}{胡宿}《徐紫微问候启》:“間者修好寶鄰﹐託蹤後乘﹐忝無辱命﹐良自依仁。”{宋}{强至}《代谢许州相公状》:“樗散之資﹐復託蹤而得地。”{明}{徐渭}《将至兰溪夜宿沙浦》诗:“託踪蒲稗根﹐身共鷗鳧夢。”
雨蹟雲蹤-汉语大词典
雨蹟雲蹤
【1】见“雨蹤雲蹟”。
雨跡雲蹤-汉语大词典
雨跡雲蹤
同“[雨迹雲蹤]”【1】{明}{汤显祖}《牡丹亭·寻梦》:“怎賺騙﹐依稀想像人兒見。那來時荏苒﹐去也遷延。非遠﹐那雨跡雲蹤纔一轉﹐敢依花傍柳還重現。”
雨迹雲蹤-汉语大词典
雨迹雲蹤
【1】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宋}{韩淲}《采桑子·十四日》词:“謝他詩侣還相覓﹐雨迹雲蹤。不分情濃。柳淺梅深鬢影鬆。”{宋}{柳永}《雪梅香》词:“可惜當年﹐頓乖雨迹雲蹤。”
雨蹤雲蹟-汉语大词典
雨蹤雲蹟
【1】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宋}{徐梦龙}《醉太平》词:“關山萬重﹐何時又逢﹐思量雨蹟雲蹤﹐似{襄王}夢中。”{宋}{曾觌}《清商怨》词:“清宵寂﹐香閨隔。好夢難尋﹐雨蹤雲蹟。憶憶憶。”亦作“[雨蹟雲蹤]”。
霞蹤-汉语大词典
霞蹤
【1】仙人的行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洣水》:“{洣水}東北有{峩山}﹐縣東北又有{武陽龍尾山}﹐並仙者羽化之處。上有仙人及龍馬跡﹐於其處得遺詠……覽其餘誦﹐依然息遠﹐匪直邈想霞蹤﹐愛其文詠可念﹐故端牘抽札﹐以詮其詠。”
靈蹤-汉语大词典
靈蹤
【1】指神灵。{刘师培}《文说·宗骚》:“{荆楚}之俗﹐敬天明鬼﹐故《神女》作賦﹐《山鬼》名篇﹐仰古賢於{彭咸}﹐弔靈蹤於{河伯}。”【2】借指僧道足迹所履之处。{唐}{陆龟蒙}《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一:“大小三峯次{九華}﹐靈蹤今盡屬{何}家。”{明}{高启}《赠金华隐者》诗:“我聞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靈蹤紀真籙。”【3】指僧道的足迹。{唐}{孟郊}《送萧炼师入四明山》诗:“静言不語俗﹐靈蹤時步天。”{南唐}{李中}《赠东林白大师》诗:“{虎溪}久駐靈蹤﹐禪外詩魔尚濃。”【4】指佛的庄严妙相。{唐}{王勃}《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由是{鹿園}層敞﹐象教旁流﹐宣妙奬於希夷﹐範靈蹤於顯晦。”{五代}{齐己}《题玉泉寺》诗:“勝景飽於閒采拾﹐靈蹤銷得正思量﹐時移兩板成塵跡﹐猶挂吾師舊影堂。”【5】犹墨宝。宝贵的墨迹。{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伊人秉兹圖﹐顧眄擇所從﹐而我何爲者﹐開顔捧靈蹤。”【6】敬称道士的手迹。{清}{厉鹗}《次韵顾丈月田以罗浮竹叶符见赠》:“淋漓太平符﹐糾繆龍蛇繞﹐至今留靈蹤﹐葉葉出意表。”
靡蹤-汉语大词典
靡蹤
【1】见“靡從”。
離蹤-汉语大词典
離蹤
【1】离人的行踪。{明}{陈汝元}《金莲记·同梦》:“風窺刁斗﹐喜相逢梅花驛樓﹐問征途雨雪生寒﹐杳離蹤星霜驚久。”
鞋蹤-汉语大词典
鞋蹤
【1】鞋印。指足迹。{五代}{齐己}《寄韩蜕秀才》诗:“松門高不似侯門﹐蘚逕鞋蹤觸處分。”
餘蹤-汉语大词典
餘蹤
亦作“[餘縱]”【1】縱﹐同“蹤”。指他人事迹。{汉}{蔡邕}《文烈侯杨公碑》:“蓋以韜騰餘縱﹐思高{游}{夏}。”一本作“餘蹤”。【2】縱﹐同“蹤”。谓传留下影响。{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清徽令範﹐千載餘蹤。”
駐蹤-汉语大词典
駐蹤
【1】驻足。{宋}{葛澧}《钱塘赋》:“如曰僊穴﹐則有僊客回鸞駐蹤。”
高蹤-汉语大词典
高蹤
亦作“[高踪]”【1】指高的造诣。《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平子}艷發﹐文以情變﹐絶唱高蹤﹐久無嗣響。”【2】发生在遥远的过去的事迹。《汉书·扬雄传上》:“軼五帝之遐迹兮﹐躡三皇之高蹤。”{晋}{陆云}《盛德颂》:“紹{軒轅}之叡哲﹐越{三代}之高蹤。”【3】高尚的行跡。{明}{李东阳}《徐州洪苏墨亭》诗:“由來一代不幾見﹐沉我異世懷高蹤。”{唐}{包佶}《双山过信公所居》诗:“傳心不傳法﹐誰可繼高蹤。”{清}{李渔}《奈何天·狡脱》:“便做道伴﹑孤燈﹐偕隻影﹐閉長門﹐捱永夜﹐也甘受淒其。況有這明師足倚﹐高踪可追﹐少不得蓮臺獅象﹐共坐同騎。”《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诗》:“豈不企高蹤﹐麟趾邈難追。”{张铣}注:“豈不慕高軌﹐但蹤跡邈遠難可追攀也。”【4】指隐退。《汉书·盖宽饶传》:“君不惟{蘧氏}之高蹤﹐而慕{子胥}之末行﹐用不訾之軀﹐臨不測之險﹐竊爲君痛之。”{颜师古}注:“{蘧伯玉}﹐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唐}{卢照邻}《初夏日幽庄》诗:“聞有高縱客﹐耿介坐幽莊。”{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惟曾祖受三天子聘賢之禮數﹐在先朝爲九老人授道之師承﹐繼{巢}{由}之高蹤﹐辭{夔}{龍}之盛舉。”
鴻蹤-汉语大词典
鴻蹤
亦作“[鴻踪]”【1】鴻雁的行踪;踪迹。{郁达夫}《风流子·三十初度》词:“踏雪鴻踪﹐印成指爪﹐落花水面﹐留住文章。”{清}{王夫之}《因林塘小曲筑草庵开南窗不知复几年晏坐漫成》诗:“鴻踪沙外雪﹐聊謝蓋棺慚。”{清}{王夫之}《桐城余兼尊相值见访为录前寄极丸老诗仍次原韵赠之》:“沙上鴻蹤昔歲心﹐堞樓鶴語舊時林。”
鴻雪蹤-汉语大词典
鴻雪蹤
【1】{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鴻飛那復計東西。”后因以“鴻雪蹤”比喻往事的痕迹。{清}{黄景仁}《宿练潭用王文成韵》:“落落鴻雪蹤﹐搜剔待來彦。”{元}{柳贯}《自勘居士所作诗题其後》诗:“唯應未斷綺語業﹐豈意更留鴻雪蹤。”
鹿蹤-汉语大词典
鹿蹤
【1】鹿的踪迹。{唐}{皮日休}《缥缈峰》诗:“帶露齅藥蔓﹐和雲鹿蹤。”
黏蹤-汉语大词典
黏蹤
【1】跟踪。《元典章·刑部十三·失盗添资降等》:“今後凡遇失過盜賊﹐事主告發到官﹐應捕官兵人等畫時黏蹤追捉。”
齊蹤-汉语大词典
齊蹤
亦作“[齊踪]”【1】谓继踵前贤,与之并列。《北史·韩麒麟传》:“帝曰‘假使朕無愧於{虞舜}﹐卿復何如{堯}臣?’{顯宗}曰:‘陛下齊蹤{堯}{舜}﹐公卿寧非二八之儔?’”{宋}{司马光}《稷下赋》:“今是非一﹐邪正同區﹐異端角進﹐大道覊孤﹐何以齊蹤於{夏}{商}﹐繼軫於{唐}{虞}?”《後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齊蹤{虞妃}﹐比迹{任姒}。”{清}{钮琇}《觚賸·纫兰词》:“《紉蘭别集》﹐風流俊邁﹐非不可追響{東堂}﹐齊踪{西麓}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