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那末

那末(那末)是什么意思

  • 既然(既)……那末……-关联词语词典

    既然(既)……那末……

    “既然(既)”,连词;“那末”,连词。成对使用,组成“既然(既)……那末……”的关联格式,表示推论性因果关系。“既然”、“既”用于前面分句,叙述某种既成的事实,表示前提或根据;“那末”放在后面分句的开头,承接上文所述,引出结果或结论。“那末”,相当于“那么”,多用于书面。例如:

    ①就这位老医师所述的情况而论,他的女儿既然因为耳朵有病不能升学,又不宜离家远行,那末,正确的办法是什么呢?我以为她应该有计划地在家自学。(马南邨《自学与家传》)

    ②好,先生既是爱国的先进,那末请你先别运这私货!(于伶《汉奸的子孙》)

    有时,后面分句的主语之后、谓语之前用“也就”,构成“那末……也就……”的格式,对结果或结论起强调作用。例如:

    ③在另一方面,当学生的也应当了解:既然师和弟子的关系并不以师必贤于弟子、弟子必不如师为条件,那末,今天的学生在看到老师的某一方面的短处以后,也就不应该马上得到结论说,老师再不能作老师了。(廖沫沙《〈师说〉解》)

    ④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末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假如……那么(那末)……-关联词语词典

    假如……那么(那末)……

    “假如”、“那么(那末)”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假如……那么(那末)……”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假如”,相当于“如果”,多用于书面;“那么(那末)”承接上文的假设,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假如念了上面的故事的人,是一个乞丐或者比乞丐景况还要好,那么,他大约要自愧弗如,或者愤慨于中国少有这样的乞丐。(鲁迅《难答的问题》)

    ②假如先生竟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鲁迅《答中学生杂志社问》)

    ③著名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孙洙,偏偏不用真实姓名,而用了“蘅塘退士”的笔名,谁能解释其原因何在呢?假如说那是封建时代的事情可以不论,那末,即便我们今天有了这样优越的社会制度,仍然没有完全取消笔名的理由。(马南邨《你赞成用笔名吗?》)

    有时,在后边分句,“那么(那末)”跟副词“就(便)”连用,强调要是前边的假设实现了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例如:

    ④假如有谁的脚给水草划破了,那么,继之而来的就会是绝望的溃烂!(宋之的《草地颂歌》)

    ⑤她还说,假如我没有别的病症,那么我下星期三便可以进开刀房子。(巴金《第四病室》)

  • 假若……那(那末)……-关联词语词典

    假若……那(那末)……

    “假若”、“那(那末)”,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假若……那(那末)……”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假若”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那(那末)”承接上文,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假若连栏杆也不见了,那她会安心些,她会相信那水沟是天然的水沟,她会相信人没有办法把水沟消灭。(萧红《桥》)

    ②我想,假若一定要把这些都说成是“政治”的话,那末,这只能说是庸人政治。(邓拓《废弃“庸人政治”》)

    有时,后边分句“那”跟副词“就”连用,“就”放在谓语之前,强调要是前边的假设实现了,结果自然会这样。例如:

    ③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上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孙犁《荷花淀》)

    ④假若我们还要维持庞大的机构,那就会正中敌人的奸计。(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 假使……那末……-关联词语词典

    假使……那末……

    “假使”、“那末”,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假使……那末……”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假使”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那末”承接上文,申说后边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末猪和苏拉格底也相去无几了。(钱钟书《论快乐》)

    ②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序》)

    有时,后边分句“那末”跟副词“就”连用,起强调结果或结论的必定性的作用。例如:

    ③比如说,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共产党宣言》这一部书,我们假使能够读得烂熟,那末,我们就决不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发生认识上的错误。(马南邨《“半部论语”》)

    有时,前边分句句首或句中用“假使”引出假设,句末用助词“的话”呼应,构成“假使……的话”的格式,强调假设的语气。例如:

    ④假使一定要说有些改变的话,那末第一个就要数到吴三了。(秦瘦鸥《秋海棠》)

  • 那末-关联词语词典

    那末

    “那末”,连词,意思和用法跟“那么”相同,多用于书面。例如:

    ①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②如果可以说,那末她会说的。她不说,那末也不便相问。(何士光《青砖的楼房》)

    ③……可是,比方说,客车突然有了一点耽搁,您不得不在一旁等候,怅然中离开县城边上的车站,到城里去徜徉一会,那末不消一刻,您就会穿过那一截窄窄的街道,来到县城另一端的边上。(何士光《青砖的楼房》)

    “那末”,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除了单用,还可以跟前面分句的“假如、如果、若是、要是”等合用,构成关联格式。

  • 如果……那末(那末就)……-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那末(那末就)……

    “如果”、“那末”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如果……那末……”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意思和用法跟“如果……那么……”相同。多用于书面。

    1.前边提出假设,后边推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如果现在没有正确的政策,那末极端的困难还在后头。(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②如果它们那时还没有退去中国海,还没有为我们所消灭,那末,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中,以更勇猛的力量,去压迫它们,去毁灭它们!(郑振铎《离别》)

    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末,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

    有时用“如果……那末……就……”的格式。“就”放在谓语之前,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④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末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⑤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末,他就什么也学不成。(马南邨《从三到万》)

    2.前后对比,前者映衬后者。例如:

    ⑥如果一部分的商人、地主和官僚仍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那末,一部分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就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前身了。(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⑦如果说,赵德贵老师对聂玉玲老师的忿恨是用往一旁扭脖子来表示,那末,胡其林老师对聂玉玲老师的不满,则是用更亲切的微笑来致意。(何士光《青砖的楼房》)

    ⑧如果说,第一阶段的阵地防御,由于当时的条件,不能看作重要的,那末,第三阶段的阵地攻击,由于条件的改变和任务的需要,将变成颇为重要的。(毛泽东《论持久战》)

    有时,前边分句用“如果……的话”的格式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边分句用“那末”、“那末就”配搭,引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⑨如果把生活去喻作图画的话,那末,这总不能不算是很有意味的几幅呢。(钟敬文《太湖游记》)

    ⑩首先得声明,我决不一般地反对吃喝;如果我自幼便反对吃喝的话,那末,当我呱呱坠地之时,也就是一命呜呼之日了,反不得的。(陆文夫《美食家》)

  • 若是……就(那末)……-关联词语词典

    若是……就(那末)……

    “若是”,连词;“就”,副词。配对构成“若是……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若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结果自然会这样。例如:

    ①他说今天许可借到一笔钱,若是借到了,他明后天就要上船到汉口去。(田汉《梅雨》)

    ②这个女人一天若是不骂街,就好象失了体面。(何士光《乡场上》)

    ③“营业证!我要验验你的营业证!”女经理的手没有缩回,“若是没有营业证,就叫我们的职工来收你的摊子!”(古华《芙蓉镇》)

    ④在崔明看来,他上电大,是为了白琳;若是退学,就等于失去白琳。(达理《除夕夜》)

    有时,后边分句用连词“那末”呼应,申说跟上文的假设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⑤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这种普及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

  • 要是……那末……-关联词语词典

    要是……那末……

    “要是”、“那末“都是连词,配对构成”要是……那末……”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要是”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那末”相当于“那么”,申说结果或结论。用于书面。例如:

    ①我们只希望先生不运这类货物,要是大家都能不运,那末这类货物,就是来得再多点,也无从销起了!(于伶《汉奸的子孙》)

    ②真的,要是人们一个个都很孤独,那末,那些由众多的人们参与的历史事件,又是怎样掀起来的呢?日子又是怎样因此而得以前进的呢?(何士光《青砖的楼房》)

  • 那末-现代汉语大词典

    那末nà me

    【释义】:

    见“那么”。

  • 那末着-现代汉语大词典

    那末着nà me zhe

    【释义】:

    见“那么着”。

  • 那末-汉语大词典

    那末

    【1】见“那3麽”。

  • 那末着-汉语大词典

    那末着

    【1】见“那3麽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