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郜鼎

郜鼎(郜鼎)是什么意思

  • 臧哀伯谏纳郜鼎-古文观止词典

    臧哀伯谏纳郜鼎

    【朝代】:桓公二年

    【原文出处】:左传

    【说明】:

    宋国太宰华督弑公,担心受到诸侯国的干预,以郜鼎行贿于鲁,鲁桓公将其陈于太庙。鲁大夫臧哀伯认为这样做不合礼制,劝谏桓公发扬美德,杜绝邪恶,即“昭德塞违”。从臧哀伯的话中,可以看出周代礼乐制度的本质和作用。

    【原文】: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 郜鼎-汉语大词典

    郜鼎

    【1】{春秋}{郜国}造的宗庙祭器,以为国宝。后被{宋国}取去。{宋}又将此鼎贿赂{鲁桓公},{桓公}献于太庙。亦称“[{郜}大鼎]”。{唐}{韩愈}《石鼓歌》:“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清}{谭嗣同}《邹砚铭序》:“撫物追悼﹐幸不墜失﹐竊取{虢}鐘{郜}鼎之義﹐名曰‘{鄒}硯’﹐而系以辭。”《左传·桓公二年》:“〔{宋}〕以{郜}大鼎賂公……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納於大廟﹐非禮也。”《左传·桓公二年》:“{郜}鼎在廟﹐章孰甚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