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通

通(通)是什么意思

  • 保守←→急进 先进 开通-反义词词典

    保守←→急进 先进 开通bǎoshǒu-jíjìn xiānjin kāitōng

    【词性】:形

    保守:安于现状,不求改进。

    急进:对现状不满而改革和进取。

    先进:进步比较快,水平较高,可作为学习榜样的。

    开通:(思想)不守旧;不拘谨固执。

    【例】 赵慧文也有些激动了……她说:“……最近,大家检查保守思想,组织部也检查,拖拖沓沓开了三次会,然后写个材料完事。”(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他能更急进,那当然很好,但我看是决不会的,我决不出难题给别人做。(鲁迅:《书信·致曹聚仁》) 所以你们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要将武汉工人群众的实际生活与要求弄清(不仅是先进分子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广泛的、落后的群众的一般要求都要计及)。(周恩来:《关于武汉工作问题》)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

  • 闭塞←→通达-反义词词典

    闭塞←→通达bìsè-tōngdá

    【词性】:形

    闭塞:堵塞。

    通达:明白(人情道理)。

    【例】 这里地处山区,消息非常闭塞,很难通达。

  • 别扭←→通顺-反义词词典

    别扭←→通顺bièniu-tōngshùn

    【词性】:形

    别扭:(作文、说话)不流畅,不通顺。

    通顺:(文章)没有语法或逻辑上的毛病。

    【例】 这篇文章写得挺别扭的,令人不能卒读。 十三岁上下,就把《四书》、《五经》念完,开笔作文章作诗,都粗粗的通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 畅通←→堵塞-反义词词典

    畅通←→堵塞chàngtōng-dǔsè

    【词性】:动

    畅通:无阻碍地通过或通行。

    堵塞:阻塞通道使不通。

    【例】 好象生活之路就同这冰场那么光滑,畅通无阻。(张抗抗:《北极光》) 不知为什么,小黄毛这一句话那样剧烈地刺痛了他的心!顿时,他觉得仿佛喉咙已经被堵塞了,全身轻轻抖了一下,喊道:“你们并不解杜古尔!”(玛拉沁夫:《花的草原》)

  • 否决←→同意 通过-反义词词典

    否决←→同意 通过fǒujué-tóngyì tōngguò

    【词性】:动

    否决:否定(议案)。

    同意:对某种主张表示一致的意见。

    通过:(议案等)经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

    【例】 会议上,不办子弟中学的议案被否决了。 当时县上的同志,因为小梅过去开辟地区很有办法,也就同意她去了,只是一再嘱咐他小心。(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 灵通←→闭塞-反义词词典

    灵通←→闭塞lingtōng-bìsè

    【词性】:形

    灵通:(消息)来得快。

    闭塞:(消息)不灵通。

    【例】 住在大榆树院的赖大嫂,本来算是村子里头一个消息灵通的人,不管谁家有点什么新鲜事,别人还不知道的时候,她已经在到处传播了。(西戎:《赖大嫂》) 在这闭塞的深山沟里,谁也无权取消我们唯一的娱乐!(叶辛:《当年的友谊》)

  • 疏通←→淤塞 堵塞-反义词词典

    疏通←→淤塞 堵塞shūtōng-yūsèdǔsè

    【词性】:动

    疏通:疏浚。

    淤塞:(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

    堵塞:阻塞使不通。

    【例】 唐时,黄河不闻有决溢之患……而汴河亦不闻疏通之事。(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御河涨溢有斗门,启闭无冲注淤塞之弊。(元·脱脱:《宋史·河渠志》) 钟永胜想安慰他几句,话没有出口,痛苦把喉咙给堵塞住了。(杨尚武:《追匪记》)

  • 晦涩←→流畅 通俗-反义词词典

    晦涩←→流畅 通俗huìsè-liúchàng tōngsú

    【词性】:形

    晦涩:隐晦,不好懂。

    流畅:读来很顺。

    通俗:容易为群众理解和接受。

    【例】 用词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费解甚至误解。(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 他文笔流畅,写的文章远近闻名。而且把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得清清楚楚。(张健行:《折射的信息》)

  • 普通←→特别 非凡 独特 奇特-反义词词典

    普通←→特别 非凡 独特 奇特pǔtōng-tèbié fēifán dútè qítè

    【词性】:形

    普通:一般的;平常的。

    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

    非凡:超过一般,不平常。

    独特:特别的;独有的。

    奇特:奇怪而特别;与寻常不同的。

    【例】 这是一个普通的笔记本,是一位上海工人赠给“最可爱的人”的纪念品。(巴金:《杨林同志》) 那雪后的天空,一碧如洗,显得特别的晴朗。(峻青:《瑞雪图》) 林子里的鸟儿吱吱喳喳,热闹非凡;有时,百鸟齐鸣,就象一曲美妙的民乐合奏,简直叫人流连忘返。(徐鹏飞:《奇异的海底世界》) 在晋东的烽燧下,在冀西的山道中,汗马浸下的尘渍,篝火烙下的黄点,炮浪风雪,留在军衣鞍鞯的斑斓纹痕,更加显出一个替中国人民争了气,为太行山人民立下了大功的伟大战士、光辉军事艺术家的独特本色。(阮章竞:《三月春山》) 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西。(鲁迅:《〈呐喊〉自序》)

  • 强奸←→通奸-反义词词典

    强奸←→通奸qiángjiān-tongjiān

    【词性】:动

    强奸:男子用暴力迫使女子与之性交。

    通奸:男女双方没有夫妇关系而性交。

    【例】 有两个村干部藏在家里,给他抓去毁了。有一天,他还强奸了一个十四岁的小闺女……。(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刁奸之情有二:一则巧言引诱,妇人背夫逃走,离其家而出於外也,一则用力挟制,迫之以不得不从之势也,虽为和则一,似与彼此留情而通奸者不同。(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奸情》)

  • 切断←→接通-反义词词典

    切断←→接通qiēduàn-jiētōng

    【词性】:动

    切断:切开并使之失去联系或流通。

    接通:联接并使之发生联系或流通。

    【例】 由于这条运输线被切断,不到十五分钟,马上有两列运料车被阻住了去路,四十几节运料车皮象接龙似的在那儿等着,机车头象黄牛叹气似地喘息着。(胡万春:《特殊性格的人》) 横劈五岭,构成粤赣运河;重大秦代的灵渠,沟通湘桂运河。运河入长江,入汉水,再挖运河引汉水接通黄河,形成京广大运河。(碧野:《丹凤朝阳》)

  • 特等←→普通-反义词词典

    特等←→普通tèděng-pǔtōng

    【词性】:形

    特等:最优良的;特别高的等级。

    普通:一般的;平常的。

    【例】 她满意今天这身衣服;开司米大衣虽然普通,但加上那三颗金光闪闪的钮子就与众不同了,里面这一身紫色的装束,富丽而不俗,紫黑相配,互相衬托,又很和谐。(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田保霖听到张清益在关中办义仓,他是边区特等劳动模范。(丁玲:《田保霖》)

  • 特殊←→普通 一般-反义词词典

    特殊←→普通 一般tèshū-pǔtōng yībān

    【词性】:形

    特殊: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不同。

    普通:一般的;平常的。

    一般:通常,普通。

    【例】 县城里的小饭馆,永远是兴旺的。那酒气肉香、烟味、人味,混合成一种特殊的温暖气息,洋溢在店堂里。(竹林:《生活的路》) 正如俗话所说,那是“只有去的道,没有回来的路”;一直到这一带草原上飘扬起红旗,他才成为一个普通的“阿日德”(蒙语老百姓——引者注)。(玛拉沁夫:《花的草原》) 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族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巴金:《关于〈家〉》)

  • 通常←→奇特-反义词词典

    通常←→奇特tōngcháng-qítè

    【词性】:形

    通常:平常;一般。

    奇特:奇怪而特别;与寻常的不一样。

    【例】 他穿着整齐,容光焕发,有着这种年龄通常出现的稍稍发福的身板儿。(毕方:《战友》) 蜻蜓和苍蝇等的复眼的角膜,具有一种奇特的成象特点。(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 通畅←→阻塞-反义词词典

    通畅←→阻塞tōngchàng-zǔsè

    【词性】:形

    通畅:运行无阻。

    阻塞:有障碍而不能通过。

    【例】 在车上,我想这该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吧,年代久了,工程倾废,河流阻塞,是可以想象的。(徐开垒:《生命犹如乐章》)

    经过整治,福州市区道路拓宽,交通变得通畅了。

  • 通俗←→深奥-反义词词典

    通俗←→深奥tōngsú-shēn’ào

    【词性】:形

    通俗:浅显,容易理解。

    深奥:高深,不好理解。

    【例】 譬如他说“把党的生活建立在……上”,听起来就象“把生活建在登登登上”,他纯熟地驾驭那些林震觉得是相当深奥的概念,象拨弄算盘子一样的灵活。(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我说“国防文学”是我们目前文学运动的具体口号之一,为的是“国防文学”这口号,颇通俗,已经有很多人听惯,它能扩大我们政治的和文学的影响,加之它可以解释为作家在国防旗帜下联合,为广义的爱国主义的文学的缘故。(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 顽固←→开明 开通-反义词词典

    顽固←→开明 开通wángù-kāimíng kāitong

    【词性】:形

    顽固: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开明:思想开通,不保守。

    开通:思想不守旧;不拘谨固执。

    【例】 西门大街岗楼上何狗皮那一部分,可是很顽固。(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我们要分别对待。(周恩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 他思想很开通,让女儿到边疆去工作。

  • 大通-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大通dà tōng

    【释义】:

    犹大道。《庄子·大宗师》:“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成玄英疏:“大通,犹大道也。道能通生万物,故谓道为大通也。”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故古人仰准阴阳,俯协刚柔,中识理性,使三方相善同会于大通,所以穷理而尽物宜也。”又谓通于大道,顺运自然,作动词用。

  • 九通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九通衢jiǔ tōng qú

    【释义】:

    四方通达的大路。清·陈梦雷《立秋后一日至都门即事赋感》诗:“宝马仍尘三市路,绣车犹拥九通衢。”

  • 通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通衢tōng qú

    【释义】:

    四通八达的大道。班昭《东征赋》:“尊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宋史·食货志上》:“诏新复州县,取刘豫重敛之法,焚之通衢。”

  • 通幽博士-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通幽博士tōng yōu bó shì

    【释义】:

    指龟。谓龟卜能示吉凶,故称。宋·陶谷《鱼》:“令无介卿,尔卜灼之效,吉凶了然,所主大矣,宜授通幽博士。”

  • 通才-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通才tōng cái

    【释义】:

    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唯通才能备其体。”

  • 通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通人tōng rén

    【释义】:

    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赞》:“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汉·王充《论衡·超奇》:“博览古今者为通人。”

  • 通夕-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通夕tōng xī

    【释义】:

    整夜。《三国志·吴·诸葛恪传》:“恪将见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

  • 通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通昔tōng xī

    【释义】:

    整夜,通宵。昔,通“夕”,夜。《庄子·天运》:“蚊虻囋肤,则通昔不寐矣。”释文,“昔,夜也。”

  • 通宵-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通宵tōng xiāo

    【释义】:

    整夜。《隋书·杨汪传》:“其时系囚二百余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唐·骆宾王《咏雁》诗:“阵照通宵月,书封几夜霜?”

  • 圆通居士-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圆通居士yuán tōng jū shì

    【释义】:

    竹的别名。宋·陶谷《清异录·圆通居士》载,比丘海光住庐山石虎庵,夜梦人,长,清瘦斑衣,自称圆通居士,谓舍身为庵中供养具。俄,窗竹出一笋,花紫箨,如梦者之长。长至六尺,无节。光用为拄杖,呼为直兄。后因称竹杖为“直兄”,“竹”为“圆通居士。”

  • 通-古汉语虚词词典

    通tōng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由主语所指的几个主体共同施行。义即“共同”、“一起”。①于是诏诸尚书通议。(《后汉书·朱辉传》)②历怫然廷诘皓曰:“属通谏何言?而今复背之!”(《后汉书·来历传》)——怫(fú)然:愤怒的样子。属通谏何言:适才一起进谏时〔你〕说什么来着?

    二、表示动作涉及宾语所指的全部。义即“都”、“全部”。①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昌黎文集·师说》)——古文:先秦汉代典籍。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②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栾城集·上枢密韩太尉书》)——吏事:为官事宜。

  • 触类旁通-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触类旁通chù lèi páng tōng

    〈成〉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与之同类的其他事物。常作谓语。

    他在学习上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些东西的原理基本相同,会修摩托车也就可以触类旁通,学会修理汽车|各门功课的学习方法是可以互相借鉴,触类旁通的

  • 沟通-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沟通gōutōng

    〈动〉使两方能通连。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宾语常是文化、思想、感情等。

    每月一次的师生座谈会沟通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感情|这条公路沟通了山区和外界的联系|沟通两国经济往来|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沟通情况|沟通信息|沟通大江南北|短短几天,他就和山民达到了心灵的沟通

  • 融会贯通-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

    〈成〉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彻底的领悟。常作谓语。

    我们学习什么知识,要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然后才能融会贯通|不仅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读得烂熟,还要善于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实际中运用|要把所学习的东西经过自己脑子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融会贯通|读了前人的书,受到启发,又能进一步融会贯通,你的学问就有了长进

  • 水泄不通-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水泄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

    〈成〉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泄不出。可以作谓语、状语、补语。

    办公室里挤满了人,楼道里也水泄不通|城里边防守严密,水泄不通|广场四周已经水泄不通地被愤怒的人群包围了起来|大礼堂里挤得水泄不通|看热闹的人把表演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 变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变通biàntōng

    依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的变动——死板、拘泥、执泥(他做事情总是很~的,从不会变通。)

  • 博古通今-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博古通今bógǔtōngjīn

    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孤陋寡闻(博古通今的人大抵都勤学好问,而~的人则往往怠于读书学习。)

  • 畅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畅通chàngtōng

    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阻塞(道路~/下水道~)、淤塞、淤滞(河道~)

  • 开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开通kāitong

    (思想)不守旧,不拘谨固执——守旧、保守、固执、古板、迂腐、顽固、顽梗(青年人一般都比较开通,不那么~。)

  • 灵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灵通língtōng

    (消息)来得快——闭塞(我们这里和外人打交道的机会太少,因此十分~,消息一点也不灵通。)

  • 流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流通liútōng

    指商品、货币等流转——冻结(资金~/人员~)

  • 普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普通pǔtōng

    平常的;一般的——特殊、特别、特出(样子很普通,没有什么~的地方。)、别致(摆设~,和普通的陈设不一样。)、珍贵(这件文物看来很普通,其实非常~。)

  • 融会贯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融会贯通rónghuìguàntōng

    融合贯穿各方面的道理,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生吞活剥(若没有深刻的理解和透彻的分析,即使读了很多书,用起来也只能是~,而决不会是融会贯通的。)

  • 疏通-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疏通shūtōng

    疏浚——堵塞(排水道~,需要疏通。)、壅塞、淤塞(河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疏通航道,便利交通。)

  • 通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畅tōngchàng

    ①运行无阻——堵塞(只要这里~,全线就不能通畅。)②思路、文字流畅——晦涩(接近口语的文字容易写得通畅,脱离口语的文字往往显得~。)

  • 通都大邑-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都大邑tōngdūdàyì

    大城市——穷乡僻壤(从~来到通都大邑,真叫人眼花缭乱。)

  • 通过-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过tōngguò

    ①从一端或一侧通向另一端或另一侧——阻塞(拥挤的车辆~了道路,后面的车辆无法通过。)②议案经过法定人数同意而成立——否决(会议通过了两个提案,~了一个提案。)

  • 通航-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航tōngháng

    有船或飞机来往——停航(因气候关系,船~两天,等天气好转才能通航。)

  • 通好-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好tōnghǎo

    互相友好往来,多指国家之间——绝交、断交(~多年的邻邦开始通好了)

  • 通红-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红tōnghóng(tònghóng)

    很红——煞白(脸色~)

  • 通亮-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亮tōngliàng

    通明,非常明亮——黢黑、漆黑(电闸一开,~的山村变得通亮。)

  • 通明-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明tōngmíng

    十分明亮——漆黑、黢黑(屋顶和阳台上都安上了电灯,原来~的角落都照得通明。)

  • 通情达理-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情达理tōngqíngdálǐ

    懂得道理,言行合情合理——胡搅蛮缠

  • 通权达变-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权达变tōngquándábiàn

    为了应付当时的情势,不按照常规做事,而采取一些适合实际的变通灵活的办法、手段——墨守成规(~是难以保住已有的成绩的,只有通权达变,才能使事业得到发展。)

  • 通俗-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俗tōngsú

    比较浅显的,能为大多数人所理解与接受,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的——艰深(很~的道理,经他一解释就通俗易懂了。)

  • 通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用tōngyóng

    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可以使用——专用(这种零部件,所有的内燃机通用,不要和那些~部件混在一起。)

  • 通人-古语词今用词典

    通人tōngrén

    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陈完,陈厉公之子。在他出生时,恰遇周朝太史路过陈国,因请他为完占卜一卦,卦辞说他只能当重臣,而且在别的国家,至于当国君则不是他,而是他的后代。后陈完果然离陈去齐,在齐任职,子孙发达,掌握重权,至田和立为齐侯。故大史公说:“盖孔子晚而喜《易》。《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孔子晚年十分喜好读《易经》。《易经》作为一门学问,很深奥,不是学识渊博贯通古今之人,谁能对《易经》作如此深入探索呢?)(《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今沿用本义。

    《名作欣赏》:“好比学士通人熟悉古诗文里词句的来历,我熟悉故事里人物和情节的来历。”《龙门阵》:“这些人在未进‘成大’以前,就已经读了一肚皮的经史子集,自诩为学富五车的通人,讲起话来,之乎也者;听起课来,吹毛求疵,老师只要讲得略有不当,便一哄而起,长揖而去。”

  • 懂 懂得 了解 理解 理会 领会 明白 清楚 通-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懂 懂得 了解 理解 理会 领会 明白 清楚 通

    懂dǒng 懂得dǒngde 了解liǎojiě85理解lǐjiě 理会lǐhuì290、621领会lǐnghuì448 明白míngbāi326清楚qīngchu326、370 通tōng

    动词。表示知道某种事物的实质、道理。

    “懂”和“懂得”都强调知道事物的道理,它的前因后果和意义作用。“懂”在语气上轻些;“懂得”含有“获得道理和认识”的意味,语气上很肯定和强调。例如:“看她后来的情形,她是没有懂,或者是并不相信的”(鲁迅:《伤逝》);“懂了吗?这就是革命”(萧军:《八月的乡村》);“李昌那狗王八蛋的,识几个大字,懂个屁,却不要脸,老来下命令,要这要那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们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你懂得我的话么?”(《沫若文集》,第三卷);“他懂得了怎样思想,怎样非扑灭了日本军不可”(萧军:《八月的乡村》);“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杨朔:《雪浪花》);“李秘书突然大声笑了,没有人懂得他为什么要笑”(茅盾:《委屈》)。

    “了解”强调知道事物的本质及内情或过程,含有知道得比较深入透彻的意味。例如:“是,你是了解了我的意思,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沫若文集》,第三卷);“她觉得她的话羊倌老婆一定会欢喜听的,她们彼此会很了解”(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觉民不了解觉新的心情,却也抱怨他”(巴金:《春》);“杂志上面的文章她还不能够完全了解”(同上)。

    “理解”强调知道事物的道理和所以然,对事物有理性的认识;可同“可以”组合。例如:“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觉它”(《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毛泽东同志的七二一指示要正确地去理解”(《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他们对许多情况不了解,以至有些人一时对党和社会主义有某些失望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同上);“十一岁的孩子,当然还不能理解人生”(郭澄清:《大刀记》)。

    “理会”和“领会”都强调有所体会。“理会”还强调从道理上知道某种事物;“领会”则含有领悟的意味,突出认识的过程。例如:“有时候愚蠢的奴隶会理会到一束箭折不断的理论”(夏衍:《包身工》);“可是赵团长并未完全理会我的意思”(杨朔:《海市》);“她见那些人每天迷朦朦地搜索,不久就会理会她在世间的历程也和采珠底工作一样”(《许地山选集》);“我拣了一个机会,将这些道理暗示她;她领会似的点头”(鲁迅:《伤逝》);“我和子君说起这,她也领会地点点头”(同上);“小学生恐怕领会不了这部爱情故事影片的社会意义”。

    “明白”强调没有朦胧模糊的地方,在认识中事理分明。例如:“我就喜欢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沈从文:《从文自传》);“他们之所以举我为代表的心事,我是十分明白的”(郭沫若:《少年时代》);“我们不能认定除了师母说穿,梁山伯就始终不会明白”(秦牧:《艺海拾贝》)。

    “清楚”强调一点也不含糊、不含混。例如:“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鲁迅:《狂人日记》);“宝堂叔比咱还清楚啦,他爹哪年不买几亩地”(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们完全清楚他耍弄的这个花招”。

    “通”强调通晓,较完全地掌握事理;含有熟悉的意味;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用于情理、人情、时务、语言。例如:“不过也不要过分的矜持,总要耿直而通情理”(《沫若文集》,第三卷);“到汉口去准备厂址,可说是迂阔不通时务”(茅盾:《锻炼》);“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通多种外语”。

    “理会”在表示“理睬,答理”的意思时(如说:“这个人就让他一边站着吧,谁也别理会他”),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 告诉 告 奉告 通知 告语-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告诉 告 奉告 通知 告语

    告诉gàosu 告gào 奉告fènggào 通知tōngzhī 告语gàoyǔ

    动词。表示把某事说给人(知道)。

    “告诉”强调诉说、陈述;很常使用,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所要求的间接宾语,除了答话的情况,必须在后面出现。例如:“他告诉将军,因为天热,要多喝水,等会来了咸菜,要猛吃”(王愿坚:《普通劳动者》);“这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大约最初的一回他就告诉我是姓赵,名平复”(鲁迅:《南腔北调集》);“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零五年的历史,特别是国民党当政以来的十八年的历史,清楚地把这个要点告诉了中国人民”(《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告”是文言词,只用于文言语句,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有时所要求的间接宾语可以略去。例如:“请告其兄,明晨七时至汽车站候车”;“赴京日期确定后,请及时告弟”;“此事若问得结果,函告为盼”;“实言相告,目前为止,已三度更换‘人选’”(《小说月报》,1982,3);“佩弦告船家:‘我们多给你酒钱,把船摇开,别让他们来噜嗦。’”(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奉告”是敬词,有尊敬和讲礼貌的态度色彩;旧时可带“大人”“老爷”等间接宾语,现今很少有宾语随后出现;多用于书信和客气的事务交际,有书面语色彩,常和“特此”“无可”等组合。例如:“特此奉告,请参酌”;“我对这位公子无可奉告,不同意的是您的作法”(《当代》,1982,3);“学生一来是代朝廷来向老先生慰劳,二来也是把皇上的这个决定奉告阁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

    “通知”强调把事情传达到对方,让对方知道;经常使用,尤其适用于公事或较重要的、即将发生或将要利用的事。例如:“请你一定通知他们,报告会改在明天下午两点开”;“你通知一下沈志业,他那儿没有电话”(《收获》,1982,1);“我通知你老人家和保长知道”(沙汀:《还乡记》)。

    “告语”强调有话要向对方说;比较典雅,书面语色彩与“告”同样明显;较少使用。例如:“请告语乡亲,海外游子时常祝祷家乡兴旺进步”;“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鲁迅:《呐喊·自序》)。

  • 勾结 勾搭 勾通-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勾结 勾搭 勾通

    勾结gōujié 勾搭gōuda 勾通gōutōng

    动词。表示为进行不正当的事而暗中结合相通。

    “勾结”强调结合得密切,含有“暗中作恶搞阴谋”的意味,多用于政治势力或有重要关联的人物之间;较常使用。例如:“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动派同帝国主义者互相勾结,利用人民内部的矛盾,挑拨离间,兴风作浪,企图实现他们的阴谋”(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加上商洛山中有些山寨不稳,同官军暗中勾结,高夫人如何能心情轻松?”(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最近县里有人揭发,粮食就是他们勾结油米加工厂里一个姓冯的卖出去的”。

    “勾搭”强调有不正当的结合关系,含有“互相引诱地结合起来”的意味,多用于个人之间的不正当关系;适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他早跟街口住的一个二流子勾搭上,不知道干些什么勾当”;“别瞧他们勾搭得紧,可还是各有各的打算的”;“孙承祖说到这里转回身,‘我先和她勾搭上,慢慢拉她下水……’”(冯德英:《迎春花》)。

    “勾通”强调彼此通连,互通声气;多用于重要势力或有重要事情关联的人物之间;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用。例如:“石门谷的杆子已经哗变,说不定会勾通官军”(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后来校方勾通了你家里来压迫你,断绝你的经济供给”(茅盾:《腐蚀》);“他们勾通县里物资局的两个干部,盗卖大量花生油”。

    “勾搭”可用作形容词而重叠,形容不正当地结合相通的状态(如说:“这两个家伙勾勾搭搭,干不出好事”);这样使用时和“勾结”“勾通”没有同义关系。

  • 惯例 通例 常规-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惯例 通例 常规

    惯例guànlì 通例tōnglì 常规chángguī

    名词。指一向的做法,一般的情况。

    “惯例”强调一向的做法积久已经习惯;多用于一般的活动行为;用得较普遍。例如:“‘窝种’的第二天,老通宝家拿一个大蒜头涂上一些泥,放在蚕房的墙脚边;这也是年年的惯例,但今番老通宝更加虔诚,手也抖了”(茅盾《春蚕》);“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到美洲去”;“早起慢跑半小时,已成为他们的惯例”。

    “通例”强调成为一般的规定或安排;多用于制度和书写格式;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星期日不办公,是各机关的通例”;“在拼写文体和书写的通例方面常有错误”(《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2)。

    “常规”强调经常实行,含有“老规矩”的意味;多数情况下带贬义而和“打破”搭配使用。例如:“培养人才应打破常规,使有突出才能的学生能跳班早毕业或多学几门课”;“她忙按照常规答复:‘那怎么行?我们这些犯错误干部是来接受你们教育的……’”(韦君宜:《清醒》)。

  • 普通 一般-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普通 一般

    普通pǔtōng 一般yībān543

    形容词。表示大多数那种样子或那种情形的,不显得突出的。

    “普通”强调较普遍的素质和通常的情形,不特殊;可重叠为“普普通通”。例如:“这是一个普通的战士给我的启示”(杨朔:《海市》);“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茅盾:《白杨礼赞》);“我近来的生活情况吗?普普通通吧,没有什么值得谈的”:“要研究化学变化和生理变化,用普通的标记方法就不行了”。

    “一般”强调都如此的,和大多数情形一样的,不别出一格,不特别的好或特别差;不能重叠。例如:“帮助进行这件伟大的工程,不是一般党报所能胜任的:必须有专门的党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表面一般,肚里有货,这样的人更不简单”(《小说月报》,1981.11);“给他们上课,连一般的大学老师都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更何况象稚凤这样刚刚毕业留校任教的年青女教师呢”(刘心武:《醒来吧,弟弟》)。

  • 全盘 通盘 整个 全面 全部-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全盘 通盘 整个 全面 全部

    全盘quánpán 通盘tōngpán 整个zhěnggè381 全面quánmiàn613全部quánbù381

    副词。表示就事物各个部分的总和来说。

    “全盘”含有“整个局面”的意味,多用于战役的赢输、事务的清算、结算等。例如:“如今是否会全盘输掉,就看能不能夺回智亭山”(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全盘的清算,他没那个魄力”(老舍:《骆驼祥子》);“你把二个月进出货的情况全盘结算一下”。

    “通盘”强调兼顾到各个部分。多用于对局面、情势的考虑。例如:“这局面你们可曾通盘想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不能只让我们方便,也要看看给他们带来好处还是坏处。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得通盘考虑是否改变一下做法比较合适”。

    “整个”含有“从完整的整体来看”的意味;既可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东西;有口语色彩,较适用于口语。例如:“他的文章风格整个变了”;“所有这些,把何应元整个儿看得呆了”(欧阳山:《三家巷》);“一大碗肉给他整个吃掉”。

    “全面”含有“周到地照顾到各方面”的意味;可用于对局面、情势的考虑,也可用于观察、分析、照顾等行为。例如:“请你全面考虑一下双方的动向和力量”;“现在只是调整方向方针,还未到全面实现的阶段”(《傅雷家书》);“对准备提升职务的人员,必须全面考核他们的业务能力”。

    “全部”含有“通通,毫无遗漏”的意味。多用于带有一定结果的行为或活动,如了结、搞清、弄完、消灭、消失、打倒、通过、吃掉等等。例如:“好啦,这件麻烦事儿全部了结”;“过去军队干部和战士们所不熟悉的一切城市问题,今后均应全部负担在自己的身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敌人的战略上的战线已经全部瓦解”(同上)。

    “全面”常用作形容词,表示“周到、完全”(如说:“你想得很全面”);“全部”可以是代词,代指对象的所有部分(如说:“全部由你管”)。在这样的用法下,两个词和本组其他词都没有同义关系。

  • 疏通 疏浚-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疏通 疏浚

    疏通shūtōng 疏浚shūjùn

    动词。表示消除淤塞,使水流通畅。

    “疏通”强调使通畅无阻;多用于清除下水道、水渠、管道等的淤塞;可以比喻地用于描述社会生活。例如:“长期堵塞的密云楼下水道最近疏通了”;“如果有关部门体察实情,抓紧采取诸如疏通管道等措施,把问题解决在下雨以前,本不会发生此类问题”;“鸿渐跟苏小姐两人相对,竭力想把话冲淡,疏通这亲密得使人窒息的空气”(钱钟书:《围城》);“要疏通商业渠道,把市场搞活”。

    “疏浚”强调深挖,用于清除航道的淤塞、挖除河床淤泥等大型工程,不能比喻地使用;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人民政府注意疏浚河道,以利航运”;“在水上运输方面,解放后,不断疏浚右江河道,炸除了八十二处脸滩、暗礁,使百色到南宁全长三百六十九公里的航程上汽船四季通行无阻”;“秦始皇决通堤防,疏浚鸿沟作为水路中心,通济、汝、淮、泗等水”(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

  • 通畅 顺畅-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通畅 顺畅

    通畅tōngchàng 顺畅shùnchàng

    形容词。指运行无阻。

    “通畅”强调能够通贯而行;多用于道路、血液循环及其他运行于通道的事物或这种运行的现象。例如:“雪后道路通畅,交通不受影响”;“必须保证石油的输送通畅不滞”;“他觉得自由自在,呼吸通畅”(《傅雷家书》)。

    “顺畅”强调进行顺利;可用于事情的进展和某些活动,也可用于流水及其他运行于通道的事物,但是不能用于道路。例如:“日本是很顺畅地走上了的革新的道路,而我们为铲除障碍和荆棘,竞费了几十年的流血的苦斗”(《沫若文集》,第十二卷);“据说大西教授很得意,说他的手术进行得很顺畅,复明的希望或许是有的”(同上书,第七卷);“流水顺畅,挖渠方便”。

  • 通通 统统 通统 通同 统-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通通 统统 通统 通同 统

    通通tōngtōng 统统tǒngtōng 通统tōngtǒng 通同tōngtóng 统tōng

    副词。表示全部地、所有一切地。

    “通通”强调全部;是口语用词,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太太们打起牌来,把孩子们通通交给了仆人”(老舍:《骆驼祥子》);“说完,就把我抱着的被子通通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地搭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茹志鹃:《百合花》);“当我们冲到壕沟沿,大老沙已砍倒了四棵小杨树,通通倒向围子墙,搭成了一座排木子桥”(曲波:《桥隆飚》)。

    “统统”强调综括一切;口头上不如“通通”常用,但书面上不少见。例如:“要不然,把他们统统卖掉,免得刺痛了你的眼睛”(叶紫:《丰收》);“现在我们把兵统统裁掉好不好?那不好”(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通统”兼有“通通”和“统统”的意思;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书面语里也少用。例如:“他走的时候,仍然叫不绝口,把冠带衣裳通统当众撕毁了”(《沫若剧作选》);“临终,让律师代写遗嘱,把个人的财产通统给他的小女儿”。

    “通同”含有“一起,一并地”的意味。例如:“好,好,你们把它提下去……趁着夜间没有人看见,把那些死兔子通同埋掉”(《沫若文集》,第四卷);“启禀丞相,那几位刺客通同醉死了”(同上);“妻子到底还是下了决心,把家里所有用不着的瓶瓶罐罐和破旧衣服通同拿去卖了”。

    “统”在意思上和“统统”一致,只是语气轻些,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例如:“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统名之日农民诸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这个计划有何缺点?执行有何困难?统望考虑电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鲁迅:《野草》)。

  • 通夜 通宵 彻夜-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通夜 通宵 彻夜

    通夜tōngyè 通宵tōngxiāo 彻夜chèyè

    时间词。指从天黑一直到天亮的一整夜的时间。

    “通夜”和“通宵”都是强调从入夜直到天亮的时间历程。“通夜”用得广泛些,意思较一般;“通宵”多用于有重大或特殊意义的情况,意思比“通夜”略重些,能同“达旦”组成固定词组。例如:“他看出来,他们大概又‘打’了个通夜”(老舍:《四世同堂》,下卷);“屋顶有电风扇一具,通夜不停”(郭沫若:《洪波曲》);“战士们,通夜都在青化砭周围的山头上紧张地挖工事”(杜鹏程:《保卫延安》);“战士们通宵做工事,天麻麻亮,便把工事和大炮伪装起来”(同上);“通宵不眠,刘思扬一早就起来散步”(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昨夜通宵没有合眼,眼圈都黑啦”(黎汝清:《海岛女民兵》);“晚上,他们继续紧张工作,通宵达旦”。

    “彻夜”强调整个夜晚全部时间,意思又比“通宵”重些;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例如:“为了核实一个数据,他常彻夜进行计算和查对”;“几个人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连明彻夜钻研起来”(《河北报告文学选》);“我掩护部队与敌兵遭遇。激战彻夜后多人被俘,受严刑拷打”(李英儒:《还我河山》)。

  • 一般 通常-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一般 通常

    一般yībān356通常tōngcháng

    副词。表示处于普通的、正常的情况下。

    “一般”强调不是特殊情形;书面语和口语里都很常使用。例如:“我们从前的事,也许你和一般侨寓此地底人都不十分知道”(《许地山选集》);“他一早出去,一般要到天黑才回来”;“他也用含混的回答去对付冯效先含混的问话:‘没什么,一般还过得去!’”(张洁:《沉重的翅膀》)。

    “通常”强调普通的、大多数的情形;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婚娶是鄂伦春族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要相当可观的食物用品招待来客。通常都少不了一口猪,各种山珍野味”(《当代》,1981,2);“添粥的机会,除去特殊的日子——譬如老板、老板娘的生日,或者发工钱的日子之外,通常是很难有的”(夏衍:《包身工》);“硫通常是一种淡黄色的晶体”。

  • 通融-实用委婉语词典

    通融

    用于给予方便或灵活变通的祈使语。

  • 室迁运通-实用委婉语词典

    室迁运通

    用于祝贺搬迁新居,带来好运。“通”,即亨通。

  • 迂拙不通-实用委婉语词典

    迂拙不通

    谦称自己迂腐笨拙,对世事不通。

  • 心有灵犀一点通-实用委婉语词典

    心有灵犀一点通

    喻指虽然相隔很远,但是彼此的心灵就像互有触角一样能够得到感应。语出唐李商隐《无题》。

  • 条条大道通罗马-实用委婉语词典

    条条大道通罗马

    意为人生成才或成功的途径很多,不必为一时的迷误或挫折而灰心丧气。欧美格言。

  • 物无不变,变无不通-实用委婉语词典

    物无不变,变无不通

    意为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不发生变化的,变化也不会没有通脱的。语出宋欧阳修《明用》。

  • 情愫相通-实用委婉语词典

    情愫相通

    婉指与对方的感情真诚、真切,情意融通。

  •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实用委婉语词典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意为好久未通信了,十分地想念您。

  • 保持肠道通畅-实用委婉语词典

    保持肠道通畅

    欧美对大、小便的婉称。

  • 消息灵通人士-实用委婉语词典

    消息灵通人士

    多指从事新闻采访的记者,如战地新闻记者,也可指从事新闻采编的工作人员,他们通常能较快地知道有关事件、人物的最新消息。

  • 小灵通-实用委婉语词典

    小灵通

    也戏称为“小记者”,通常指为中小学生报刊采写新闻或提供新闻稿件的作者。

  • 加速交通运输的人-实用委婉语词典

    加速交通运输的人

    国外对货运员、理货员、运务员的尊称。

  • 通道经理-实用委婉语词典

    通道经理

    国外婉指商场巡视员。

  • 私通-实用委婉语词典

    私通

    婉指男女不正当的性关系。

  • 圆通活泼,文采斐然-实用委婉语词典

    圆通活泼,文采斐然

    意为文章作品字顺理通,文风活泼,文采昭彰。“斐”,即显著。

  •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实用委婉语词典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意为在思索中不由得感动,眼睛仿佛看到非常远的地方。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 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用委婉语词典

    条条大路通罗马

    意为成才或施展才华的路不止一条。外国谚语。

  • 物塞而通,必艰其初-实用委婉语词典

    物塞而通,必艰其初

    意为事物受到阻塞就会寻求突围,成功往往在开始时特别艰难。语出宋欧阳修《虞部员外郎尹墓志铭》。

  • 居碍反通,居通反碍-实用委婉语词典

    居碍反通,居通反碍

    意为一个人在逆境中反而会打通逆境,一个人在顺境中反而会自设障碍。语出明妙叶《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下。

  • 穷则变,变则通-实用委婉语词典

    穷则变,变则通

    意为穷则思变,变则打通阻塞,改变命运。语出《周易·系辞下》。

  • 不通-孙子兵法词典

    不通

    【释义】:

    不通晓。《九变篇》:“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贾林注:“虽知地形,心无通变,岂惟不得其利,亦恐反受其害也。”

  • 通-孙子兵法词典

    通tōng

    【释义】:

    ①贯通;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地形篇》:“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张预注:“俱在平陆,往来通利。”②通晓。《九变篇》:“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③往来。《九地篇》:“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梅尧臣注:“举政之日,灭塞关梁,断毁符节,使不通也。”

  • 通形-孙子兵法词典

    通形

    【释义】:

    地形平坦,四通八达的地区。《地形篇》:“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贾林注:“通形者,无有冈坂,亦无要害,故两通往来。”

  • 无通-孙子兵法词典

    无通

    【释义】:

    不使往来。《九地篇》:“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曹操注:“谋定,则闭关以绝其符信,勿通其使。”

  • 通 达-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通 达

    [通tōng 达dá]

    同 ①通达,通晓,精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汉书·辛庆忌传》:“通于兵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论语·颜渊》:“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沈约《谢灵运传论》:“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②得志,得行其道,跟“穷”相对。《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白居易《与元九书》:“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③地位显达、显贵。《北史·儒林列传》:“祖视,父儒,并仕慕容为通宦。”(祖父视,父亲儒,都在慕容氏政权下做大官)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凡在左右通贵之人,皆顺上之欲而服行之。”左思《咏史》诗:“主父官不达”。(主父:复姓;此指汉代主父偃)李密《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杜甫《岁晏行》:“高马达官厌酒肉”。 ④天下通行的,共同遵行的。《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通义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五”。又,“天下之达德也”。

    异 【通】 ①通往,通向,通过,不一定有明确的目标。《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韩非子·说林下》:“知伯将伐仇由,而道难不通”。(难:险)诸葛亮《草庐对》:“西通巴蜀”。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 ②畅通,没有阻碍。司马迁《报任安书》:“通邑大都”。 ③见识渊博、通达事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小知自私兮,贱彼贵我;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小知:见识短浅的人)许慎《说文解字叙》:“博采通人”。《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王充《论衡·超奇》:“博览古今者为通人”。

    【达】 ①到达,达到。《列子·汤问》:“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论语·子路》:“欲速则不达”。李白《秋浦歌》:“为我达扬州”。 ②胸怀宽广、豁达,不为世俗之见所局限。《汉书·高帝纪》:“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修:学习)《世说新语·德行》:“效之,不亦达乎?”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辨 “通”、“达”二字意义相近。其差别是在用作动词时,“通”多指“通往”、“通向”,“达”多指“到达”、“达到”,有明确的目标。因此,“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通”、“达”不能互换。“欲速则不达”的“达”是走不到目的地,比喻办事过于求速反而达不到目的,“不达”不等于“不通”。而“通西域”、“通四夷”之“通”也不能用“达”。用作形容词时,“通”、“达”都跟“穷”相对,“通宦”、“宦达”同义。但在形容人时,习惯上“通”多指接触面广、见识渊博,“达”多指胸怀宽阔、豁达。因此“通人”不等于“达人”。在其他意义用法上二者互不通用。

  • 通信和通讯-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通信和通讯

    广义说,通信就是沟通、交流信息。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传递信息,都叫“通信”,如“通信线路、通信卫星、通信电缆、通信枢纽、通信兵”等。“通信”还专指通过书信交流消息,反映情况,如“通信处”。这种意义的“通信”,两字中间可以插进别的成分,如“通过信、通了信、通三次信”等。“通讯”有两个意思。一指利用电码传递消息,如“通讯社、通讯网”等;另一个意思指一种新闻体裁,即“详实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通讯员”指报刊、电台等约请的为其经常写新闻、报道的非专业人员”,而“通信员”则指部队、机关中担任传送公文信件的人员。二者不能混用。

  • 闭塞 畅通-反义词应用词典

    闭塞 畅通

    闭塞 bìsè 畅通 chàngtōng

    【闭塞】动词。堵塞,挡住。能带动态助词“了”。常作谓语,可带宾语、补语。亦可作形容词。交通不方便,风气不开通;消息不灵通。

    〔例句〕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畅通】形容词。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形容交通流畅通达。

    〔例句〕

    北京自从修建了立交桥后,出行方便,道路畅通无阻了。

  • 梗阻 畅通-反义词应用词典

    梗阻 畅通

    梗阻 gěngzǔ 畅通 chàngtōng

    【梗阻】动词。阻塞;拦挡。

    〔例句〕

    1.前面道路梗阻,汽车过不去。

    2.他对这件事横加梗阻,致使法院无法判决。

    【畅通】形容词。指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形容交通流畅通达。

    〔例句〕

    1.中国的交通,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畅通无阻。

    2.保证道路畅通是公安交警的职责。

  • 接通 切断-反义词应用词典

    接通 切断

    接通 jiētōng 切断 qiēduàn

    【接通】动词。连接使通畅。

    〔例句〕

    1.如何接通一根根极细的血管,是断指再植技术的关键之一。

    2.电脑组装完毕,要经过认真检查,才能接通电源试机。

    3.电话终于接通了,师长对着话筒大声下达命令:“开火!”于是我们的炮弹从屋顶上咝咝飞过,向敌人的阵地倾泻而去。

    【切断】动词。分开使隔断。

    〔例句〕

    1.那越过战壕的坦克,一发现自己的步兵被切断了,就急忙后退,想再同自己的步兵粘到一块。

    2.如果把敌人拦腰切断,把他的指挥机关截下,敌人可能会调转头来的。

    3.电脑试机时,如果看到某处设备有烟雾飘出,应立即切断电源。

  • 普通 特殊-反义词应用词典

    普通 特殊

    【普通】 形容词。平常的,一般的。

    〔例句〕

    1.珍珠贝当中又有马氏珍珠贝、大珍珠贝、企鹅珍珠贝等,其中马氏珍珠贝最为普通。

    2.当我结束这次空中旅行的时候,一个极普通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田野里的禾苗因一场夏雨刚过而变得生机盎然。

    【特殊】形容词。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

    〔例句〕

    1.巴巴在这幅画中没有描绘任何特殊的事件,而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揭露生活的本质。

    2.他们用庄重的声调说:“这些就是坟墓!”试图用这句话来唤起心里某种特殊的、适合此情此境的感情。

    〔应用例句〕

    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

  • 融会贯通 生吞活剥-反义词应用词典

    融会贯通 生吞活剥

    融会贯通 rónghuìguàntōng

    生吞活剥 shēngtūnhuóbō

    【融会贯通】褒义。把知识融合、贯穿起来,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例句〕

    1.要没有活泼的想像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饤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

    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3.无论学什么,都要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

    【生吞活剥】贬义。比喻生硬地、机械地搬用别人的言辞、理论、经验、方法等。

    〔例句〕

    1.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

    2.始知今天下另有一番为古文词者,聚敛拆洗,生吞活剥,大言以为利禄之媒。

    〔应用例句〕

    学习革命理论,要融会贯通,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而不能生吞活剥地照搬。

  • 通过 否决-反义词应用词典

    通过 否决

    通过 tōngguò 否决 fǒujué

    【通过】动词。经过法定程序肯定议案、计划等。

    〔例句〕

    1.防汛总指挥部通过了我们的防汛救灾计划。

    2.经过认真讨论,我们团支部通过了“本支部精神文明公约”。

    【否决】动词。经过法定程序否定议案、计划等。

    〔例句〕

    1.我们草拟的建筑工程方案被否决了。

    2.公司领导否决了公关部下一年度的公关提案。

    〔应用例句〕

    凡是集体讨论通过的事,不能任意否决。

  • 通情达理 不近人情-反义词应用词典

    通情达理 不近人情

    通情达理 tōngqíngdálǐ

    不近人情 bùjìnrénqíng

    【通情达理】褒义。通、达:懂得,理解。很懂得道理,说话、做事合情合理。

    〔例句〕

    1.只因民间有万不通情达理者,遂尔家有殊俗。

    2.我愿意跟通情达理的人打交道。

    【不近人情】贬义。近,合于。指性情或行为怪僻,不合情理。

    〔例句〕

    1.岂有令百姓移茶树就官场中栽,摘茶叶于官场中造,有同儿戏,不近人情。

    2.你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当然是对的,但因一点小错就把他逐出家门,这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 通盘 局部-反义词应用词典

    通盘 局部

    通盘 tōngpán 局部 júbù

    【通盘】形容词。全盘,全面,兼顾到各个部分的。

    〔例句〕

    1.做事要通盘考虑,顾全大局。

    2.这是个通盘计划,要认真实施。

    【局部】形容词。一部分,非全体。

    〔例句〕

    1.明天局部地区有小雷阵雨。

    2.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应用例句〕

    领导干部应该通盘筹划,全面安排,不能只顾局部利益,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 一窍不通 无所不知-反义词应用词典

    一窍不通 无所不知

    一窍不通 yīqiàobùtōng

    无所不知 wúsuǒbùzhī

    【一窍不通】比喻什么也不懂。

    〔例句〕

    1.这位大人乃是一窍不通的,只得请了枪手,代为枪替。

    2.他对电子计算机一窍不通,所以,参观展览时只能去看热闹。

    【无所不知】没有什么不知道。

    〔例句〕

    1.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我这样想。

    2.文的必是琴棋书画无所不晓,武的必是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

  • 布告 公告 通告-近义词应用词典

    布告 公告 通告

    布告 bùgào 公告 gōnggào 通告 tōnggào

    【布告】(机关、团体)张贴出来通告大众的文件。如:

    1.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反正你到学校总是挺早的!”

    【公告】政府宣布重大事件的文告。如: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通告】普遍通知的文告。如:

    3.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

    辨析:“布告”内容较广泛。“公告”所指都是重大的事情。“通告”是普遍通知的文告,如例3。其内容较集中、专门,常就某一问题作出法令性、政策性的规定,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社团等都广泛应用,如报上登载国务院关于护林防火的通告等。

  • 沟通 相通-近义词应用词典

    沟通 相通

    沟通 gōutōng 相通 xiāngtōng

    【沟通】使两方能通连,互通声气。如:

    1.亲切的称呼,简单的对话,沟通了受压抑者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相通】事物间彼此连贯沟通。如:

    2.革命者,在感情上都是相近、相通的啊!

    辨析:“沟通”既指具体事物,如沟通渠道;也指抽象事物,如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通”指互相贯通。“沟通”运用范围比“相通”广。它们都可指沟渠、河道、公路、铁路等的连通,“沟通”还可用于沟通关系,沟通思想。

  • 贯穿 贯串 贯通-近义词应用词典

    贯穿 贯串 贯通

    贯穿 guànchuān 贯串 guànchuàn 贯通 guàntōng

    【贯穿】①穿过;连通。②贯串。如:

    1.贯穿陕、甘、川三省十九个市、县,全长六百六十八点二公里的宝成铁路,经过五年多的紧张施工和整治病害,现在已经成为一条质量优良的铁路正式交付营业了。

    2.鲁迅的一生就贯穿了这种精神。

    【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如:

    3.这种乐观主义是贯串着革命精神的。

    【贯通】①(学术、思想等方面)全部透彻地了解。②连接;沟通。如:

    4.学习是一种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要使自己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5.自1915年以来,也曾有些中国人和外国人试图修筑一条贯通川陕的铁路,但是一待他们目睹险恶的秦岭,尽皆知难而退。

    辨析:“贯串”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如贯串着革命精神,贯串着中心思想等。“贯穿”对象可指抽象事物,如辩证规律贯穿于万事万物之间;还指具体的事物,如例1。“贯通”对象可指具体事物,如贯通川陕的宝成铁路;又指抽象事物,如学问等,常说贯通中西医学。

  • 经过 通过-近义词应用词典

    经过 通过

    经过 jīngguò 通过 tōngguò

    【经过】通过(动作、处所、时间等)。如:

    1.经过赵老大这样一说,在场的群众声音压过了这狂风大雨。

    2.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

    【通过】从这边到那边,不停地或无阻碍地穿过某个空间。如:

    3.我觉得有一股热流通过我

    的全身。

    辨析:“经过”指在运动的全过程中经由某个空间,如经过百货大楼;也表示经历某段时间,如经过三年才回家;还表示过程或经历,如厂长向参观者介绍建厂的经过。“通过”指不停地或无阻碍地穿过某个空间,如通过封锁线;也可指电流的通过。又表示经历某段时间,如通过三年的努力,才完成任务。它另指通过人或事物为手段而达到目的,如通过老艺人搜集民间剧种。

  • 开明 开通-近义词应用词典

    开明 开通

    开明 kāimíng 开通 kāitong 【开明】原指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后指思想开通进步,不顽固保守。如:

    1.他们会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开通】(思想)不守旧,不拘谨固执。如:

    2.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

    辨析:“开明”,明达事理,不顽固保守,如开明人士。“开通”除指思想不保守外,还指使原来闭塞的风气不闭塞。读kāitōng。

  • 流行 流通-近义词应用词典

    流行 流通

    流行 liúxíng 流通 liútōng

    【流行】传播很广,盛行一时。如:

    1.音乐节奏繁密,声情热烈,想来是最流行的“爵士乐”。

    【流通】流转通行不停滞。如:

    2.应该积极发展工业农业和商品的流通。

    辨析:“流行”多指风俗习惯,文艺作品,传染疾病等的传播盛行,如流行民歌,肝炎流行,流行性感冒。“流通”指商品、货币等的周转通行,如空气流通。

  • 通俗 庸俗-近义词应用词典

    通俗 庸俗

    通俗 tōngsú 庸俗 yōngsú

    【通俗】适合群众的水平和需要,容易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如:

    1.你还可以对世界气候变迁作些通俗的解释。

    【庸俗】平凡,不突出,不高尚,鄙俗。如:

    2.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辨析:“通俗”对象多是适合群众文化水平,浅显易懂的文章、作品、讲演等,常说通俗化,通俗易懂,通俗读物等。“庸俗”指平庸、鄙俗,对象多是读物、设计、人的言行、作风等,常说庸俗化,作风庸俗,带贬义。

  • 通晓 精通-近义词应用词典

    通晓 精通

    通晓 tōngxiǎo 精通 jīngtōng

    【通晓】 透彻地了解。如:

    1.你们想要攀登到科学的顶峰,应该先通晓科学的初步知识。

    【精通】对一种学问、技术或业务有深刻的研究和透彻的了解。如:

    2.更没有想到,总理懂得地质,很精通!

    辨析:“通晓”指对知识、音律、文字等的透彻了解,如通晓法律,通晓无线电原理。“精通”程度比“通晓”更加专而深,多指对科技或专业知识的精深研究,如精通经营管理业务,精通医理,精通文学理论等。

  • 通讯 通信-近义词应用词典

    通讯 通信

    通讯 tōngxùn 通信 tōngxìn

    【通讯】①利用通讯设备传递消息。②报导消息的文章。如:

    1.有一次我跟着他去打仗,我执行了通讯任务,回到他的身边,他挂了花。

    2.到195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松辽平原有石油》报导大庆地区初步发现了厚达几十米的油砂层。

    【通信】用书信通消息。如:

    3.自由大同盟上有我的名字,《革命日报》的通信上便说为“金光灿烂的卢布所收买”,都是同一手段。

    辨析:“通讯”着重于利用电讯传递消息,还可指报导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文章,如通讯任务,通讯报导,新闻通讯,无线电通讯。“通信”着重于用书信传达消息,如通信联络,通信地址,互相通信。

  • 相同 相通-近义词应用词典

    相同 相通

    相同 xiāngtóng 相通 xiāngtōng

    【相同】彼此一致,没有区别。如:

    1.激光器的种类虽然很多,制造原理基本相同,大多由激励系统、激光物质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相通】事物之间彼此连贯沟通。如:

    2.这正是编者和读者的感情息息相通,起了共鸣的缘故。

    辨析:“相同”,形容词,指彼此一样,如气候条件相同,结构相同,科目相同,考题相同等。“相通”,不及物动词,指事物之间彼此能通连,如他俩成为心心相通的朋友,水路与公路相通等。

  • 寻常 通常-近义词应用词典

    寻常 通常

    寻常 xúncháng 通常 tōngcháng

    【寻常】平常。如:

    1.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

    【通常】普通,平常。如:

    2.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辨析:“寻常”指平常,文言词,如寻常事情,寻常人家,寻常工作,异乎寻常。“通常”泛指普通的,经常的,如通常情况,通常时间。

  • 交通-古文观止词典

    交通jiāo tōng

    【词性】:动词

    一、交往,勾结(1)。《晁错论贵粟疏》:因其富厚,交通王侯。——他们凭着自己的富有殷实,便勾结王侯官员。二、互相通达(1)。《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互相通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可以听得到。

  • 通-古文观止词典

    通tōng

    【词性】:名词

    指“通”这个字。汉武帝名刘彻,为避武帝讳,把“彻侯”改为“通候”、“蒯彻”改为“蒯通”(1)。《讳辨》:汉讳武帝名“彻”为“通”——汉朝避讳武帝的名,改“彻”为“通”。

  • 通-古文观止词典

    通tōng

    【词性】:动词

    一、通晓(15)。《卜居》: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卦数会有占卜不到的时候,神灵会有不通晓的地方。《太史公自序》: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做君主,做父亲的不通晓《春秋》的意旨。《梓人传》: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通晓这个道理的,正是我们所说的宰相罢了。

    二、流通,沟通(23)。《管晏列传》: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流通货物,积聚钱财,富国强兵。《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上可以纠正君王的错误想法,下可以沟通天下百姓的思想。《亲政篇》: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所以上下的思想堵塞,不能沟通。

    三、通过,通往,通行(4)。《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开始极狭窄,只能通过一个人。《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这里北面通往巫峡。《瘗旅文》: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连绵不断的山峰接近天空啊,连飞鸟也不能通行。

    四、贯通(1)。《黄冈竹楼记》:与月波楼通。——同月波楼贯通起来。五、交往,交结(2)。《杨恽报孙会宗书》:通宾客,有称誉。——交结宾客,取得别人称赞。《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而通轻侠客。——而且结交那些轻浮的侠客。

    六、通奸(1)。《晏子不死君难》:庄公通焉。——庄公和〔棠姜〕通奸。

  • 通-古文观止词典

    通tōng

    【词性】:形容词

    顺畅,顺利(2)。《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政有所不通。——政事上碰到不顺利的地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和睦相处,许多以前废置的事情统统兴办起来了。

  • 通-古文观止词典

    通tōng

    【词性】:副词

    表示统括。可译为“都”(1)。《师说》: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全都学习了。

  • 通侯-古文观止词典

    通侯tōng hóu

    【词性】:名词

    汉代异姓功臣封的侯爵(1)。《杨恽报孙会宗书》:位在列卿,爵为通侯。——官位在卿的行列,封爵是通侯。

  • 通判-古文观止词典

    通判tōng pàn

    【词性】:名词

    官名。宋初始置于州府,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1)。《袁州州学记》: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通判颍川陈君侁听了他的话,认为确实如此。

  • 通邑-古文观止词典

    通邑tōng yì

    【词性】:名词

    大城市(1)。《报任安书》:通邑大都。——大城市,大都会。

  • 通政司-古文观止词典

    通政司tōng zhèng sī

    【词性】:名词

    官署名。明代始设,负责收转内外奏章、封驳及臣民申诉之件(1)。《亲政篇》: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通政司官员引领上奏,皇上只是看一下。

  • 八面圆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八面圆通

    【释义】:

    各个方面都能应付周全。形容为人处世圆滑或说话周全圆转。《官场现形记》三八: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释义】:

    八仙: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与何仙姑。神通:原为宗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现指特别高超的本领。民间传说八仙过海时,各人都施展出自己独特的法术、本领。谓各自施展本领,互相比赛。也比喻各人有各人的一套本领和办法。《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三八:王神姑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何不也戏弄于我,还我一个席儿?”《歧路灯》六九:我如今与舍弟分开,这弟兄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各使神通

    《醒世姻缘传》七二:程大姐受打不过,把在家与他母亲“八仙过海,各使神通”的本事,从头至尾,一一招供。

    ⊙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西游记》八一:一赶赶上去,跑的跑,颤的颤,躲的躲,慌的慌;一捉捉将来,锉的锉,烧的烧,磨的磨,舂的舂。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 翅扇毛通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翅扇毛通透

    【释义】:

    翅扇毛:翅膀。意谓机灵,精明。《何典》八:那老鸟是翅扇毛通透的,看见鹰来,便一倘翅飞上天顶心里去了。

  • 打通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通关

    【释义】:

    搳拳的一种名目。须与席上每个人搳一遍拳,赢了算通过,输了再搳,每输一次,饮酒一杯,全部通过,才算打完通关。《海上花列传》七:子富笑道:“我先来打个通关。”乃伸拳从牛蔼人挨顺搳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二:继之掣了一根是“将以为暴”,下注是“打通关”三个字。继之道:“我最讨厌豁拳,他偏要我豁拳,真是岂有此理。”

  • 打通关键-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通关键

    【释义】:

    打关节,行贿买通路子。《风月梦》一:任凭官府如何严办,……他们有这手段,可以将衙内幕友、官亲、门印、外面书差,打通关键。

  • 打通腿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通腿儿

    【释义】:

    指两人合盖一床被子,分头而卧。《三侠五义》六五:俺合庙内的老道在厨房里打通腿儿。

  • 待他心肯日,是你运通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待他心肯日,是你运通时

    【释义】:

    等到他心里愿意的日子,便是你福气来临的时候。指关键人物心意的向背决定了另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娱目醒心编》八:汪妇道:“待他心肯日,是你运通时。且勿性急。”

  • 得他心肯日,是我运通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得他心肯日,是我运通时

    【释义】:

    只要他肯答应,我就交了好运。指一方的好运,决定于另一方的意愿。《西湖二集》一〇:因此不来强逼为婚,只是分付管家婆慢慢的劝解,要金淑贞自己从顺。正是得他心肯日,是我运通时。《初刻拍案惊奇》一一:王生此时是情急的,正是:得他心肯日,是我运通时。《惊梦啼》一:任员外见他许肯,就似奉了圣旨的一般,好不欢喜,正是:娶妾又怕妻,心中却想儿。得他心肯日,是我运通时。

    ⊙得他心肯日,便是运通时

    《三遂平妖传》一四:雷允恭大喜,便同张鸾到淑景园来。正是:得他心肯日,便是运通时。《忠烈全传》一一:打点梦兰到府衙内成亲,正是:得他心肯日,便是运通时。

    ⊙得咱心肯日,是你运通时

    《警世通言》一七:古人云:得咱心肯日,是你运通时。今日看来,就是心肯,也有个天数。

  • 富贵穷通自在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富贵穷通自在天

    【释义】:

    穷通:困厄和通达。指人的富贵穷通是由上天决定的,由不得人谋求。《精神降鬼传》六:富贵穷通自在天,人心靡尽苦歪缠,雪中送炭原来少,锦上添花也枉然。

    ⊙富贵由来自在天

    《飞花艳想》一二:诗曰:富贵由来自在天,达人识破始悠然。

  • 富贵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邓通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富贵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邓通成

    【释义】:

    功名:官职名位。也指科举得中。奸巧:奸诈,投机。邓通:西汉人,因皇上恩准可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成为钱财的代名词。意谓金钱地位都由奸巧而取得,功名也都是依靠金钱买来。《金瓶梅词话》三〇:不消两日,把事情干得完备。有日雇头口起身,星夜回清河县来报喜。正是:富贵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邓通成。

  • 杆面杖儿吹火--节节不通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杆面杖儿吹火--节节不通风

    【释义】:

    歇后语。杆面杖:也作擀面杖,一般为实心木棒,中间无孔,无法通风吹火。比喻完全行不通。也比喻对某事完全是外行,一点也不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七一:昨夜之时,一变,变做个火鸦。火鸦之计不行,又一变,变做个火鼠。火鼠之计不行,又一变,变做个火蛇。火蛇之计不行,又一变,变做个火龟。火龟之计又不行,这再叫做不变。这再是变得不如意,不知怎么,就是个杆面杖儿吹火--节节不通风。

    ⊙赶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赶面杖:擀面杖。《冷眼观》一六:那举子看了半晌,犹如乡下人拿着赶面杖吹火,连一窍都不通,只得又去请问主人是何解说?

  • 狗屁不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狗屁不通

    【释义】:

    讥骂人文理或事理不通。《瑶华传》四一:他们把状底传来传去看了一遍,又各低声悄语议论了一番,就有一个人拿状底丢了出来道:“这样狗屁不通的状底,只好去吓鬼,你去就去,不去我就要捆起来了。”《冷眼观》二一:无奈那些现在做教习的,既无经师人师之资格,又鲜作才作育之特能,真正是教无可教,习无可习,十个中倒有九个半是狗屁不通的。

  • 官运亨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官运亨通

    【释义】:

    作官运气很好,步步高升。《官场现形记》三七:后来湍制台官运亨通,从云南臬司任上就升了贵州藩司,又调任江宁藩司,升江苏巡抚;不上两年,又升湖广总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三:据世俗的话,都说他官运亨通,不应该坏事的。

  • 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官不容针,私通车马

    【释义】:

    针:喻轻微的违法之事。车马:喻极严重的违法行为。意谓按官法从事,极轻微的非法之举也不能容许;若徇私情,再严重的违法行为都能放行。指官法虽严,私情却可包容。《警世通言》三六:大尹一发决断不下。那假的赵知县归家,把金珠送与推款司。自古官不容针,私通车马。推司接了假的知县金珠,开封府断配真的出境,直到兖州奉符县。

  • 龟通海底-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龟通海底

    【释义】:

    龟:乌龟。指鸨母之夫。比喻妓院神通广大,往往勾结官府。《风月梦》一:无如俗语说得好,龟通海底。任凭官府如何严办,这些开清浑堂名的人,他们有这手段,可以将衙门内幕友、官亲、门印、外面书差,打通关键,破费些差钱使费,也不过算是纸上谈兵,虚演故事而已。

  • 贵人提掇起,才是运通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贵人提掇起,才是运通时

    【释义】:

    提掇:提携。受到地位高的人的提携,才是命运通泰,交上好运时。《醒世姻缘传》三四:平日那些赌友,知他得了白财,千方百计的哄他,他如生定了根,八个金刚也抬他不动。……虽说是“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毕竟还得那“贵人提掇起,才是运通时。”

  • 家神通外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家神通外鬼

    【释义】:

    比喻内部人和外面的人串通作弊。《闽都别记》三〇:却原来诸乡邻之局骗,乃“家神通外鬼”,都是众长工出去拔线勾通,分银有份,见做呈词欲告,即出去通知。

  • 君子有通财之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君子有通财之义

    【释义】:

    通财:指朋友间互通财物。君子之间有互通财物的情义。《铁花仙史》一:其志道:“蒙仁兄见谕甚善,但是兄之物,弟何敢假。”王悦道:“弟言实出肺腑,兄何作此套语?况君子有通财之义,且吾辈交游又非泛泛者之比。”

  • 朋友有通财之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朋友有通财之义

    【释义】:

    通财:共享财物,互通有无。朋友之间应有以钱财互助的情义。《醋葫芦》一〇:这竟不必论得。岂不闻朋友有通财之义。你既与我通财,就是朋友一般了。《梦中缘》一一:李如白道:“朋友有通财之义,况吾两人之至契乎?些须之费,奚足挂齿!”《中国现在记》一二:朋友有通财之义,这是什么要紧的事,我回去就送过来。

    ☉朋友有通财之谊

    《儿女英雄传》一二:我平生于银钱一道一介不苟,便是朋友有通财之谊,也须谊可通财的才可作将伯之呼。

  • 钱可通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钱可通神

    【释义】:

    有钱可以买通鬼神。形容金钱神通广大。□晋·鲁褒《钱神论》:谚曰“钱可通神。”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人乎?《醒世姻缘传》一:真是钱可通神!不上一月之内,把个晁大舍竟如“槐安国”做了驸马的一般。《石点头》一二:一面又差人到京师重贿刑部司房,求速速转详,约于秋决期结案。果然钱可通神,无不效验。《水浒后传》四:果然钱可通神,上下受了贿赂,把犯由改轻。

    ☉钱能通神

    《蜃楼志》二:一面打发家人赍银进京加捐,他在花田地方买了地基,起盖房屋。真是钱能通神,事无不妥。

    ☉钱财可以通神

    《包公案》一〇:又道是钱财可以通神,天神最灵者,无不可通,何况鬼乎?

    ☉钱可通神,财可役鬼

    《海公大红袍全传》三九:小军既得私馈,也不暇备细查问。正是:钱可通神,财可役鬼。

    ☉财可通神

    《海公大红袍全传》三六:海瑞看毕,自思道:这厮真是财可通神,他竟有本事勾通奸相。

    ☉有钱通神

    《西湖二集》二〇:当今贿赂公行,通同作弊,真个是有钱通神。

    ☉有钱可以通神

    《水浒全传》九: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有钱十万,可以通神

    《禅真逸史》一七:自古说:有钱十万,可以通神。若有人拦挡时,用些钱财,自然脱身过去。

  • 权则通,泥则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权则通,泥则病

    【释义】:

    权:变通。泥:拘泥。意谓遇事随机应变,就行得通,若拘泥固执就要发生困扰了。《寻芳雅集》上:天下事权则通,泥则病,一时奋激,徒作沟渠,于事何益,不若默忍,潜为再图欢庆。

  • 山不碍路,路自通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山不碍路,路自通山

    【释义】:

    山不会阻挡路,路自然通过山。指有山必有通途,不用担心通不过去。《西游记》八〇:三藏心惊,问道:“徒弟,前面高山,有路无路?是必小心!”行者笑道:“师父这话,也不像个走长路的,却似个公子王孙,坐井观天之类。自古道:山不碍路,路自通山。何以言有路无路?”

  • 十万通神,有钱使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十万通神,有钱使鬼

    【释义】:

    有了十万银子,连神也可以变通,有了钱连鬼都能使役。形容金钱万能。《隋史遗文》三二:正是:十万通神,有钱使鬼,说甚铁面,也便惟惟。

  • 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

    【释义】:

    十八般武艺:一说为:刀、枪、剑、戟、棍、棒、槊、镋、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一说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耙头、绵绳套索、白打。形容人武艺高强,各种兵器都很精通。《西湖二集》九:不要说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就是晓得一两件的,负了这些本事,不愁贫穷,随你不济事,少不得也摸顶纱帽在头上戴戴。《吴三桂演义》一:吴三桂时已弓马娴熟,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

    ⊙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

    《走马春秋》一〇:原来臣是山东兖州人氏,姓乐名毅字彦平,曾在乐蓝山学道,刀马战策,无有不通,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

    ⊙十八般武艺,件件都会

    《唐钟馗平鬼传》八:俺如今虽穷,幼年也曾使枪弄棒,舞剑轮刀,十八般武艺,件件都会。

    ⊙十八般武艺,尽皆精练

    《水浒后传》一二:那小将军姓花,名逢春,是世代将门之子,六韬三略,无不精通,十八般武艺,尽皆精练,更擅百步穿杨之箭。

    ⊙十八般武艺,无所不晓

    《四游记·东游记》三四:后问曰:“妆来投军,有何武艺。”岩曰:“战阵机谋,无所不通,十八般武艺,无所不晓。”

    ⊙十八般武艺,一应俱全

    《何典》一〇:活死人来到武库,见十八般武艺,一应俱全。

    ⊙十八般兵器,件件皆能

    《飞龙全传》四〇:自小最好武艺,爱看兵书,十八般兵器,件件皆能。跑马射箭只当玩耍。

    ⊙十八般兵刃,件件皆能

    《小五义》六六:芸生这身工夫是玉堂所传。马上步下,长拳短打,十八般兵刃,件件皆能。

    ⊙一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

    《草木春演义》七:总兵苏子又问他有何本事。天竺黄答道:“小人一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惯使大刀。”

    ⊙一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

    《西湖二集》一:生的方面大耳,自幼好使枪棒,一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

    ⊙一十八般武艺,件件惯熟

    《南海观音全传》一:又有新科武举状元姓何名凤字朝阳,乃河东人氏,少年奋志,一十八般武艺,件件惯熟。

    ⊙一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谙

    《杨家将演义》四:一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谙,随凭娘娘亲试。

  • 叔嫂不通问-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叔嫂不通问

    【释义】:

    叔:嫂嫂称丈夫的弟弟为叔。即小叔子。旧礼教规定小叔和嫂嫂之间不可往来寒暄。《绿牡丹》一〇:古礼叔嫂不通问,今人皆不能也,即言语问答,皆正事耳,此亦嫂嫂宜问者乎?《金瓶梅词话》一六:常言“叔嫂不通问”,大伯管不的我暗地里事。

    ⊙叔嫂不通门户

    《金瓶梅词话》八:我前日已说过了:幼嫁由爹娘,后嫁由自己。古来叔嫂不通门户。

    ⊙嫂叔不通问

    《水浒全传》二五: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自古道嫂叔不通问,“初嫁从亲,再嫁由身”,阿叔如何管得?

  • 堂前切莫走三婆,后门常锁莫通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堂前切莫走三婆,后门常锁莫通和

    【释义】:

    三婆:三姑六婆的略称。三姑六婆常走门串户,搬弄是非,正经人家都忌讳和她们来往。指对三姑六婆要拒之门外,一点都不能通融。《金瓶梅词话》一二:但凡大小人家,师尼僧道,乳母牙婆,切记休招惹他,背地甚么事不干出来。古人有四句格言说得好:堂前切莫走三婆,后门常锁莫通和,院内有井防小口,便是祸少福星多。

  • 通天底下讲不过一个理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通天底下讲不过一个理字

    【释义】:

    意谓谁都得讲理。《文明小史》一〇:他若要人,只要翻出条约来同他去讲,通天底下讲不过一个理字,试问他还能干预,不能干预。

  • 一法通,万法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法通,万法通

    【释义】:

    意谓精通一门知识、技能,其他的就可以触类旁通。《三遂平妖传》一三:我今先写与你们看:从何起手,从何结构,如何凝神运气。你们看得烂熟,然后动笔。一法通,万法通,一法不通,万法都不通了。《后西游记》三:大王又来自谦了!俗语说得好:一法通,万法通。天下无有不明道理的神仙。大王既有此等通天彻地的手段,自有测往知来的见识,莫要说谎哄我!

    ⊙一法通时万法通

    《西湖二集》一六:朱淑真一法通时万法通,会得做诗,又会得做词。

    ⊙一法通,百法通

    《官场现形记》五七:俗语说得好:一法通,百法通。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一通百通

    《四游记·西游记》三:猴王一通百通,时常习了口诀,自习自练,将七十二变化都学成了。

  • 一窍通,百窍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窍通,百窍通

    【释义】:

    掌握了一种诀窍,其他窍门也可触类旁通。《西游记》二:这是他弄的个术法儿,有何难也!我如今一窍通,百窍通,我也会弄。《儿女英雄传》一八:先生便把丝弦、竹管、羯鼓、方响各种乐器,一一的教他。他一窍通,百窍通,会得更觉容易。《瞎骗奇闻》四:现在急也无法,料想总有“一窍通,百窍通”的日子,因此就把念书的事松了下来。

    ⊙一窍通时百窍通

    《西游记》二: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一窍通时万窍通

    《后西游记》二八:小行者道:“你岂不闻‘一窍通时万窍通’。”

  • 与其出一个斫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与其出一个斫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

    【释义】:

    斫削:用刀斧砍,比喻摧残、伤害。阴骘:阴德。意谓与其出一个伤阴德的进士,还不如出一个能积阴德的通达儒生。《儒林外史》八:二位公子道:“这个更是姑夫高见。俗语说得好:‘与其出一个斫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这个是得紧。”

  • 狱不通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狱不通风

    【释义】:

    意谓监狱官衙和外界不能通气往来。《水浒全传》四九:这妇人是甚么人?敢进牢里来送饭?自古狱不通风。又,六九:这是该死的歹人!狱不通风,谁放你来送饭?即忙出去,饶你两棍!

    ⊙牢狱不通风

    《欢喜冤家》三:众人道:“牢狱不通风,不可放声。”

    ⊙事不通风

    《喻世明言》一五:果然是事不通风,端的令人丧胆。

  • 正气能驱魅,无私可通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正气能驱魅,无私可通神

    【释义】:

    意谓人有正气可以驱逐妖魔鬼怪,大公无私连神仙也可以折服。《海公大红袍全传》一:海瑞便向店主人问明那里是土地庙,并张家的住址,用了早饭便望着那土地庙而来。正是:正气能驱魅,无私可通神。

  • 自古穷通皆有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自古穷通皆有定

    【释义】:

    意谓自古以来人的困窘与显达都有定数,由不得自己。《红楼梦》五: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 通-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通tōng

    副词

    在句中作状语

    一、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主语所指的人共同发出的。可译为“一起”。

    《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来历》:历怫(bó)然,廷诘皓曰:“属通谏何言,而今复背之?”(《后汉书》册三页五九一)

    ——来历勃然变色,在朝廷责问薛皓说:“适才一起进谏说的什么,现在又背弃前言?”(怫:用同“勃”。脸上变色。)

    《后汉书·朱乐何列传·朱晖》:於是诏诸尚书通议。(《后汉书》册六页一四六〇)

    ——于是〔皇帝〕下令叫众尚书一起议论。

    二、表示动作行为交互涉及对方。可译为“互相”。

    《礼记·曲礼上》:嫂叔不通问。(《礼记注疏》册一卷二页七下)

    ——嫂嫂、小叔不互相问候。

    《孔丛子·陈士仪》:诱之以其所利而与之通市,则自至矣。(《孔丛子》卷五页二下)

    ——因他们认为有利的事去引诱他们,并与他们互相交换货物,〔他们〕就会自来归顺。

    《三国志·蜀书·许慈传》:书籍有无,不相通借。(《三国志》册四页一〇二三)

    ——书籍有无,不彼此互相借阅。

    三、表示宾语所指的事物都是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可译为“都”等。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息夫躬》:少为博士弟子,受《春秋》,通览记书。(《汉书》册七页二一七九)

    ——〔息夫躬〕年轻时作博士弟子,学习《春秋》,传记及诸家的书都看过了。(博士弟子:汉武帝设博士官,受业于博士的人,称为博士弟子。)

    韩愈《师说》: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昌黎先生集》册四卷十二页三上)

    ——〔李家孩子叫蟠的〕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全都学习了。(古文:秦汉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四、表示对人、事物的数量的总计。可译为“总”。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臣今通计所在百姓,贫多富少。(《昌黎先生集》册十卷四〇页十上)

    ——我现在总计州府所在地的老百姓,贫穷的多,富裕的少。

    魏学洢《核舟记》: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虞初新志》页一四七)

    ——总计这只小核舟上,刻着五个人;刻着八扇窗。

    五、表示动作行为遍及全部。可译为“完全”。

    《墨子·尚同下》:岂能一视而通见千里之外哉?一听而通闻千里之外哉?(《墨子》册一卷三页十二下)

    ——〔贤明的君王〕难道一看就能够完全看到千里以外吗?一听就能完全听到千里之外吗?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栾城集》册六卷二二页一下)

    ——苏辙〔我〕年轻没有能完全学好做官的事。

  • 通共-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通共tōng gòng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主语所指的人共同发出的。作状语。可译为“共同”。

    《汉书·游侠传·原涉》: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汉书》册十一页三七一四)

    ——大郡二千石在任官期间死亡的,搜刮的钱财和〔别人送的〕丧葬费都在千万以上,老婆和孩子共同享有它,用来置办家产。(二千石:汉代太守俸禄二千石,二千石便成为太守的通称。)

    《三国志·魏书·杨俊传》: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三国志》册三页六六三)

    ——杨俊救济贫困人家,共同有无。(振:是“赈”的本字。救济。)

  • 通-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通tōng

    附类

    一、形容词。作“全”解。

    《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注疏》册四卷十一下页二上)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

    二、动词。指“由此及彼,中无阻隔”。

    《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列子》册二卷五页八上)

    ——我和你们竭尽全力平除险阻,直通豫州的南部,达到汉水的南边,可以吗?(阴:山的北边或水的南边。)

  • 百事通-汉语惯用语辞典

    百事通bǎi shì tōng

    谓事事通晓。如.他对文学、历史、天文、地理都有研究,被人称作“百事通”。

  • 吃通-汉语惯用语辞典

    吃通chī tōng

    赌博用语。将各方的赌注通通吃进。比喻到处都行得通。李劼人《死水微澜》“纵横八九十里,只要以罗五爷一张名片,尽可吃通。”

  • 打快通拳-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快通拳dǎ kuài tōng quán

    形容办事行动快。毕方等《千重浪》“你去给老辛头打个招呼,把牲口、草料安排好,要干就得打快通拳。遭灾的不止咱一个队,这事先下手为强!”

  • 打通宵-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通宵dǎ tōng xiāo

    整夜不休息。如经常打通宵,身体吃不消。

  • 打通状-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通状dǎ tōng zhuàng

    申递向上呈转的状子。《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自谅前事年远,无人推剥,不可使范氏无后,乃打通状到礼部,复姓不复名,改名不改姓,叫做范承信。”

  • 发通行证-汉语惯用语辞典

    发通行证fā tōng xíng zhèng

    比喻予以许可或提供做事方便。刘满承《吴青葆“贴身经营法”》:“职工赞许地说:‘吴总手里拿着三张证:新产品开发,他发通行证:干部工作没业绩,他发淘汰证;员工有贡献,他发荣誉证。’”

  • 路路通-汉语惯用语辞典

    路路通lù lù tōng

    各条渠道畅通无阻。比喻各方面都能打通关节。方之《内奸》“‘不要紧!’田老板又一笑,‘我路路通!如今出门,心眼要活,手要松,见个菩萨烧炷香,一个不能卯。’”

  • 跑交通-汉语惯用语辞典

    跑交通pǎo jiāo tōng

    谓从事通信联络工作。梁斌《红旗谱》“这样一来,张嘉庆就成了职业革命者,帮助贾老师检查工作、指示工作,写钢板、跑交通。”

  • 通鼻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通鼻子tōng bí zi

    方言。谓暗通消息。周立波《暴风骤雨》“她嫌唬我,要撵我出来,怕我看见她和杜善人的娘们通鼻子。”

  • 通关节-汉语惯用语辞典

    通关节tōng guān jié

    谓暗中托请勾通有权势者。明汤显祖《牡丹亭》“昨日听见本府杜太守,有个小姐,要请先生,好些奔竞的钻去。他可为甚的?乡邦好说话,一也,通关节,二也。”《光明日报》1989.5.2“吴振华可谓费尽心机……令其亲属行贿送礼,找关系,通关节,以图减刑出狱。”

  • 通路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通路子tōng lù zi

    谓通过人情办事。《解放日报》1982.10.11“几年中,从生产第一线抽走了三百九十人到各个科室,其中一部分人是通路子上来的。”

  • 通水-汉语惯用语辞典

    通水tōng shuǐ

    谓做内应,通敌。吴天《丝场泪》“刚才你说回来叫他去庵堂,原来是通水叫他跑了,快把人交出来。”

  • 通天-汉语惯用语辞典

    通天tōng tiān

    形容本领极大或权势极重。《四游记·龙王投奔南海》“彼即有百万雄兵,通天本领,亦无所用其武矣。”又如这个人惹不得,他通天的。

  • 通天人物-汉语惯用语辞典

    通天人物tōng tiān rén wù

    指能直接与最高领导联系的人物。李国文《花园街五号》:“何况吕莎目前的身分,是市委书记韩潮的女媳,好多单位想把这位通天人物抢到手都来不及呢!”

  • 万事通-汉语惯用语辞典

    万事通wàn shì tōng

    指什么事情都通晓的人。多含讥讽意。如:他是个万事通。

  • 显神通-汉语惯用语辞典

    显神通xiǎn shén tōng

    显示非凡的才能。《国际金融报》2001.7.3“北京大学的智慧资产,将结合知识和科技,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中大显神通。”

  • 直通道-汉语惯用语辞典

    直通道zhí tōng dào

    ①比喻将多个环节合并为一个环节的办事制度。《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5.8:“据上海外资委副主任刘锦屏估计,开通‘直通道’将使外资并购审批周期起码缩短1/3的时间。”②比喻顺畅、直接的办事途径。《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3.28“近年来,赣榆县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一大批日、韩等外资企业的崛起,为农民出国研修筑起了直通道。”

  • 通-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通tōng

    名量词。1.计量文书、告示等:一通文书/一通命令/三通指示/一通圣旨/几通声明/两通宣言/数通密件∥部队每到一地都要发布一通《安民告示》。/他正在认真阅读发下来的一通通文件,准备写出一个《文件摘要》。2.计量电报、书信等:一通家书/几通信函/几通手书/数通电报/一通通急电∥喜期将至,王小姐向各地亲朋好友发出了三十余通请柬。/公司发来一通快电,又一通传真,催促速速发货。/因工作太忙,小王已收到三通家信了,还没给回信。

  • 通-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通tòng

    动量词。1.计量言语。“番”义。数词限用“一”,多作补语或状语:说了一通/讲了一通/胡说一通/瞎吹一通/奉承了一通/啰嗦一通/挖苦一通/发泄一通/痛哭一通/大笑一通/挨了一通骂/发了一通火/发表了一通谬论/一通神侃/一通批评/一通臭骂∥家里听说我考上了售货员,去站柜台,给了我好一通剋(kēi)。/一上来就用好听的普通话向我们讲了一通开场白。/阿Q愉快地跑到酒店里喝了几碗酒,又和别人调笑一通,口角一通,又得了胜,愉快地回到了土谷祠。/我们从中国到美国,海阔天空,一通神聊。2.计量动作。“遍”“番”义。多作补语:打了三通鼓/砍了一通树/吓唬了一通/飞了一通/白跑了一通/吹奏了两通/瞎干一通/乱画一通/胡翻一通∥他们这样安排是先把参观者吓唬一通,增加一些神秘感。/她们领着我们一溜小跑,在芝加哥的大街上好一通转悠。/阿Q飘飘然地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

    “通”与“番”计量言语行为时,有时可以替换,如“批评一通、表扬一通、训斥一通”,可以说成“批评一番、表扬一番、训斥一番”。但“大哭一通、狂笑一通、胡吹一通”等,习惯上不能用“番”替换,不说“大哭一番、狂笑一番、胡吹一番”。另外,在计量动作行为时,“通”一般不可以用“番”替换。例如“发了一通火,砍了一通树、跑了一通”等都不能用“番”替换。同样“思考一番、研究一番、经历几番风雨”中的“番”也不可用“通”替换。“通”作动量词,读第四声tòng,不读第一声tōng。

    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 不通人情-佛源语词词典

    不通人情

    本义指无人情味。禅宗用来指接引学人参禅时不照顾情面。《五灯会元·卷四·鄂州茱萸和尚》:“有行者参,师曰:‘会去看赵州么?’曰:‘和尚敢道否?’师曰:‘非但茱萸,一切人道不得。’曰:‘和尚放某甲过。’师曰:‘这里从前不通人情。’”现代汉语承本义使用,多指人做事死板,不讲情面,没人情味,或指坚持原则,不考虑个人之间的亲情或友情。例:他死板得很,没有一点灵活性,是个不通人情的人。

  • 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佛源语词词典

    官不容针,私通车马

    意谓公家办事严格而又认真,不容丝毫的含糊;而私人之间则大可通融。禅宗使用此语,多指接引学人时,可以随机采用各种方便法门,宽严俱各相宜。《五灯会元·卷十四·天宁齐琏禅师》:“纤尘绝际,渠侬有眼,岂在旁窥。官不容针,私通车马。若到恁么田地,始可随机受用。”

  • 共通-佛源语词词典

    共通

    共同,通用于或适用于各个方面。《祖堂集·卷十五·归宗和尚》:“尊慈垂念,触目相呈,理既共通,何不自会。”现代汉语承用。叶圣陶《游了三个湖》:“(他们三位)有个共通的意思,就是过去使尽力气也是不成,现在可好了,使一分力气就有一分成绩。”

  • 神通-佛源语词词典

    神通

    梵语的意译,又译为“神力”“通力”“神通力”。谓佛、菩萨等具有无限神妙、通行无碍的法力。有“五通”“六通”“十通”种种说法。如《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如来无过功德品》:“何者如来神通智行?答言:‘大王!沙门瞿昙神通行有六种:一者,天眼通;二者,天耳通;三者,他心通;四者,宿命通;五者,如意通;六者,漏尽通。’”又《五灯会元·卷一·释迦牟尼佛》:“世尊因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内心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现代汉语承用,指人非常有能力、有办法。例:刘子云是个神通广大的人,什么难事都能办成。

  • 水泄不通-佛源语词词典

    水泄不通

    又作“水楔不通”。形容十分拥挤,堵塞、封闭得十分严密。《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敕既下,水楔不通,州县相知,榜标道路。”《五灯会元·卷十·灵隐延珊禅师》:“上堂:‘与上座一线道,且作么生持论佛法?若也水泄不通,便叫上座无安身立命处。”又《五灯会元·卷十二·浮山法远禅师》:“一只水泄不通,缁素难辨;一只大地全开,十分通畅;一只高低一顾,万类齐瞻。”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叶圣陶《倪焕之》:“门外的人并不灰心,挤得水泄不通。”

  • 通过-佛源语词词典

    通过

    通行穿过,经过。《祖堂集·卷一·释迦牟尼佛》:“西方有白虹十二道,通过此土,连夜不灭。”现代汉语承此用法,成为一个义项意义。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过天桥时还得双眼向前平视,来回作正步通过。”

  • 通身是口难分雪-佛源语词词典

    通身是口难分雪

    全身都是嘴也难以洗清自己的冤枉,无论如何也不能分辨清楚人们对自己的误解。《五灯会元·卷二十·玉泉宗琏禅师》:“宗乘一唱殊途绝,万别千差俱泯灭。通身是口难分雪,金刚脑后三斤铁。”

  • 通身手眼-佛源语词词典

    通身手眼

    佛教用以表示观音菩萨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观音菩萨又称大悲菩萨,专救人问苦难,他有许多化身,其中之一就是千手千眼。现今许多寺庙仍然供着千手千眼佛。《五灯会元·卷五·云岩昙晟禅师》:“道吾问:‘大悲千手眼,那个是正眼?’师曰:‘如人夜间背手摸枕子。’吾曰:“我会也。’师曰:‘作么生会?’吾曰:‘遍身是手眼。’师曰:‘道也太煞道,只道得八成。’吾曰:‘师兄作么生?’师曰:‘通身是手眼。’”

  • 通幽洞微-佛源语词词典

    通幽洞微

    又作“通幽动微”。通晓事物幽深的含意,洞察微细的道理。《五灯会元·卷四·白居易侍郎》:“又以五蕴十二缘说名色,前后不类,立理而征之。并钩深索引,通幽洞微,然未睹法师酬对,后来亦鲜有代答者。”《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得成,无所不遂,尊师从容升天,须去即去,须来便来。推五岳即须臾,喝太阳海水,时向逆流,通幽动微,制约宇宙,造化之内,无人可偕。”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例:先生不但精通文学,哲学造诣亦很深,对许多事物都能通幽洞微,阐述出深刻的道理来。

  • 细不通风,大通车马-佛源语词词典

    细不通风,大通车马

    指佛法广大无边,可以任意变化。要它细小,连风都透不过;要它变大,可以通行车马。《五灯会元·卷十五·南台道遵禅师》:“从上宗乘,合作么生提纲?合作么生言论?佛法两字当得么?真如解脱当得么?虽然如是,细不通风,大通车马。若约理化门中,一言才启,震动乾坤。山河大地,海晏河清。三世诸佛,说法现前。于此明得古佛殿前,同登彼岸。”

  • 雪覆芦花——通身莫辨-佛源语词词典

    雪覆芦花——通身莫辨

    歇后语。芦花本身是白的,上面再加雪覆盖上,整个就分辨不清了。比喻无法把两种相似的事物分辨清楚。《五灯会元·卷十八·上封本才禅师》:“放行也,如开武库,错落交辉。把住也,似雪覆芦花,通身莫辨。使见之者撩起便行,闻之者单刀直入。个个具顶门正眼,人人悬肘后灵符。扫佛祖见知,作丛林殃害。”

  • 应机通变-佛源语词词典

    应机通变

    针对机缘变化来处理,指处事灵活随机应变。《虚堂和尚语录》卷一:“正人在丛林则纲目正、法令严。应机通变,以毒药为甘露,以无明当慈悲。”

  • 有钱千里通,无钱隔壁聋-佛源语词词典

    有钱千里通,无钱隔壁聋

    有钱的话,千里远的信息也能互相沟通;如果没钱,即使在隔壁也如同聋子一样。比喻有钱难办的事也能办,没钱即使很容易的事也难办。《五灯会元·卷十二·百丈惟政禅师》:“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为什么百鸟衔花献?’师曰:‘有钱千里通。’曰:‘见后为什么不衔花?’师曰:‘无钱隔壁聋。’”

  • 圆通-佛源语词词典

    圆通

    佛教指修道者对佛法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不偏倚,无障碍,圆满贯通的境界。《楞严经》卷二二:“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普通语指办事圆满,通晓事理,灵活周到。《梁书·处士传·陶弘景》:“弘景为人,圆通谦谨。”现代汉语承普通语用法。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官威莫测,即使无论如何圆通,也难办的。”

  • 通-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通tōng

    ①通向,通到。《列子·汤问》:“指~豫南,达于汉阴。”《隆中对》:“东连吴会,西~巴蜀。”②通行,通过。《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人。”③通畅,没有阻碍。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疏之欲其~,廉之欲其节。”周敦颐《爱莲说》:“中~外直,不蔓不枝。”④和顺。贾谊《论积贮疏》:“政治未毕~也。”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人和,百废具兴。”⑤得志,官位显达。《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亦乐。”⑥通晓,了解。《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六艺者七十有二人。”韩愈《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其意。”⑦知识渊博。《吕氏春秋·爱类》:“圣王~士,不出于利民者无有。”⑧传达,通报。《孔雀东南飞》:“遣丞为媒人,主簿~语言。”李朝威《柳毅传》:“长天茫茫,信耗莫~。”⑨交往,往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亦倚魏其而~列侯宗室为名高。”(为名高:抬高名望。)⑩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左传·成公十六年》:“宣伯~于穆姜。”又《昭公二十年》:“公子朝~于襄夫人宣姜。”⑾共同的,通常的。《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义也。”《战国策·赵策二》:“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谊也。”(谊:同“义”。)⑿整个,全部。《弈秋》:“弈秋,~国之善弈者也。”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习之。”⒀量词。(1)击鼓一遍为一通。曹操《步战令》:“严鼓一~,步骑士悉装。”《后汉书·光武帝纪》:“传吏疑其伪,乃椎鼓数十~。”(2)诗赋文书一卷或一份为一通。曹植《与杨祖德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相与。”欧阳修《答祖择之书》:“秀才人至,蒙示书一~,并诗赋杂文两策。”(3)衣服一套为一通。《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故衣。”(4)相当于次,遍。《孔雀东南飞》:“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

    【通刺】通报名片以求见。李商隐《为张评事谢辟并聘钱启》:“办装无阙,~有期。”

    【通达】明察事理。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

    【通好】(—hǎo)通家之好。《世说新语·言语》:“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也。”(奕世:累世。)

    【通侯】秦汉时侯爵的最高一级。也称彻侯,列侯。《汉书·苏武传》:“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

    【通计】总计。魏学洢《核舟记》:“~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字共三十有四。”

    【通籍】①汉代出入宫门的制度。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汉书·魏相传》:“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长信宫。”②指进士初及第,初做官。意谓朝中已经有了名籍。杜甫《夜雨》:“~恨多病,为郎忝薄游。”袁枚《黄生借书说》:“~后,俸去书来。”

    【通家】①世交。《后汉书·孔融传》:“语门者曰:‘我是李君~子弟?’”②姻亲。《宋书·颜延之传》:“妹适东莞刘宪之,穆之子也。穆之既与延之~,又闻其美,将仕之。”

    【通人】学识渊博的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非~达才,孰能注意焉!”《论衡·超奇》:“博览古今者为~。”

    【通昔】通宵,整夜。《庄子·天运》:“蚊虻噆肤,则~不寐矣。”

  • 一本通书看到老-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本通书看到老yī běn tōng shū kàn dào lǎo

    【释义】:

    比喻用不变的眼光看待一切。通书:历书。武剑青《云飞嶂》:“我早就劝你抛掉那陈年旧帐,你不听,硬说什么十七年的仇深似海,到底仇人是谁,你弄清楚了没有?一本通书看到老,石磙做的头壳!”也作“一本黄历看到老”。黄历:历书。武剑青《云飞嶂》:“情况变了,不要一本黄历看到老!”

  • 一窍不通-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窍不通yī qiào bù tōng

    【释义】:

    比喻一点也不懂。茅盾《子夜》:“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可是双桥镇上并无‘镇长’之流的官儿,他也还明白。”

  • 一通-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通

    【释义】:

    ①yī tòng犹一气,一阵。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有的同志却在那里‘无的放矢’,乱放一通,这样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坏。”②yī tōng全部,通通。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我看不如咱们站起队来教武委会主任挑,把不能用的挑出去,余下咱们一通去!”

  • 万事通-现代汉语大词典

    万事通wàn shì tōng

    【释义】:

    也叫百事通。称什么事情都通晓的人。多含讥讽意。如:你还有不知道的,你不是万事通吗?

  • 五通神-现代汉语大词典

    五通神wǔ tōng shén

    【释义】:

    旧时江南民间供奉的邪神。传说为兄弟五人。其别称甚多,有五通、五圣、五显灵公、五郎神、五猖等。唐宋时即有之。

  • 不通皮-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通皮bù tōng pí

    【释义】:

    方言。不近人情。周立波《腊妹子》:“她愤愤地想:‘乡长太不通皮了,人家辛辛苦苦打了这样多麻雀,特意给他去报喜,他不但没有夸奖,还骂起人来。’”

  • 互通-现代汉语大词典

    互通hù tōng

    【释义】:

    互相交换以满足各自的需要。曹禺《王昭君》:“现在汉匈互通有无,‘关市’大开。”

  • 中国通-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国通zhōng guó tōng

    【释义】:

    指熟悉我国情况的外国人。曹聚仁《万里行记》:“日本人对我国问题的研究,总是肤浅的,那么多的‘支那通’,毕竟不曾产生一个真正的‘中国通’。”

  • 中通-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通zhōng tōng

    【释义】:

    中等,普通。鲁迅《肥皂》:“我一气看了六七样,都要四角多,没有买;看一角一块的,又太坏,没有什么香。我想不如中通的好,便挑定了那绿的一块,两角四分。”

  • 串通-现代汉语大词典

    串通chuàn tōng

    【释义】:

    ①勾结。峻青《海啸》:“他决不会和我的仇人串通一起来骗我。”②联络;串联。王林《勤俭办社》:“党的支部委员王国藩、杜魁就在群众中串通建社。”③穿透;打通。王思玷《偏枯》:“那两条路,我也都给你串通好了,须得你们自己拿主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