傜(傜)是什么意思
傜-现代汉语大词典
傜
【释义】:
同“徭”。
更傜-汉语大词典
更傜
【1】更番戍守边境的傜役。《史记·货殖列传》:“庶民農工商賈﹐率亦歲萬息二千户﹐百萬之家則二十萬﹐而更傜租賦出其中。”
傜-汉语大词典
傜
《廣韻》餘昭切,平宵,以。【1】同“[徭]”。劳役。{晋}{潘岳}《河阳县作》诗之一:“昔倦都邑游,今掌{河}朔傜。”【2】我国少数民族名。即今瑶族。{宋}{陈师道}《後山丛谈》卷四:“二{廣}居山谷間,不隸州縣,謂之{傜}人。”
傜伇-汉语大词典
傜伇
【1】见“傜役”。
傜戍-汉语大词典
傜戍
【1】谓服劳役与戍守边疆。《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吐蕃}百姓疲於傜戍﹐早願和親。”
傜使-汉语大词典
傜使
【1】劳役与差役。{宋}{程俱}《自宽吟戏效白乐天体》:“目盲如{宋}人﹐全生免傜使。”
傜使-汉语大词典
傜使
【1】劳役与差役。{宋}{程俱}《自宽吟戏效白乐天体》:“目盲如{宋}人﹐全生免傜使。”
傜賦-汉语大词典
傜賦
【1】力役与赋税。《新唐书·李方玄传》:“鉤檢户籍﹐所以差量傜賦者﹐皆有科品程章﹐吏不得私。”《韩非子·诡使》:“習悉租税﹐專民力所以備難充倉府也﹐而士卒之逃事狀匿附託有威之門以避傜賦﹐而上不得者萬數。”《宋书·孝武帝纪》:“百姓勞弊﹐傜賦尚繁﹐言念未乂﹐宜崇約損。”
傜役-汉语大词典
傜役
亦作“[傜伇]”【1】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历代以来,名目繁多,办法苛严。{汉}{王符}《潜夫论·实边》:“此均苦樂﹑平傜伇﹑充邊境﹑安中國之要術也。”《新唐书·来济传》:“省傜役﹐馭下之宜也。”《南史·循吏传序》:“繼以昏亂﹐政以羣孽﹐賦調雲起﹐傜役無度。”《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時﹐天下安平﹐人無傜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戍傜-汉语大词典
戍傜
【1】戍役和劳役。傜,同“徭”。《史记·李斯列传》:“賦斂愈重﹐戍傜無已。”
輕傜薄賦-汉语大词典
輕傜薄賦
【1】见“輕繇薄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