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邏)是什么意思
候邏-汉语大词典
候邏
【1】侦察巡逻。亦指侦察巡逻的兵卒。《新唐书·李谨行传》:“{論欽陵}衆十萬寇{湟中}﹐候邏不知﹐士樵采半散。”
偵邏-汉语大词典
偵邏
亦作“[偵羅]”【1】侦察巡逻。《後汉书·南匈奴传》:“(南單于)使{韓氏}骨都侯屯{北地}﹐右賢王屯{朔方}﹐{當于}骨都侯屯{五原}……皆領部衆爲郡縣偵羅耳目。”{李贤}注:“猶今言探候偵羅也。”《晋书·艺术传·戴洋》:“昨朝大霧晏風﹐當有怨賊報仇﹐攻圍諸侯﹐誠宜遠偵邏。”《旧五代史·梁书·李思安传》:“時{巢}﹑{蔡}合從﹐{太祖}每遣偵邏﹐必率先獨往。”
尋邏-汉语大词典
尋邏
【1】巡逻。《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爾且仗劍一口﹐驅使神兵﹐先往江前江後尋邏。”
大邏便-汉语大词典
大邏便
亦作“[大羅便]”【1】{突厥}官号。《通典·边防十三》:“其({突厥})初國貴賤官號﹐凡有十等……其勇健者謂之始波羅﹐亦呼爲英賀弗﹐肥麄者謂大羅便(原作‘三大羅’﹐據《通鑑》{胡}注校改)。大羅便﹐酒器也﹐似角而麄短﹐體貌似之﹐故以爲號。此官特貴﹐唯其子弟爲之。”《隋书·北狄传·突厥》:“{木杆}在位二十年﹐卒﹐復捨其子大邏便而立其弟。”
口邏肚攢-汉语大词典
口邏肚攢
【1】方言。形容饮食俭省。{艾芜}《回家》:“我们在家里没有哪个乱花一文!大家都是口逻肚攒的﹐剩下的钱﹐都拿来典{勤古老}那块地了!”原注:“口逻肚攒就是从吃喝上面俭省。”
形式邏輯-汉语大词典
形式邏輯
【1】关于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要思维形式和研究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思维规律是形式逻辑的内容。
街邏-汉语大词典
街邏
【1】巡视街巷的兵卒。《宋史·欧阳修传》:“畢事﹐向之囂薄者伺{脩}出﹐聚譟於馬首﹐街邏不能制;然場屋之習﹐從是遂變。”
守邏-汉语大词典
守邏
【1】警卫,巡逻;执行警卫﹑巡逻任务的人。《元史·郝经传》:“驛吏棘垣鑰户﹐晝夜守邏。”《新唐书·杨行密传》:“{彦}軍疲﹐守邏皆潰去﹐{行密}入據{揚州}。”
戎邏-汉语大词典
戎邏
【1】巡逻兵。{宋}{洪迈}《夷坚丙志·朱通判》:“試以姓第呼之﹐輒回首﹐走報戎邏執之。”
戍邏-汉语大词典
戍邏
【1】戍守﹑巡逻边境的兵士。《晋书·羊祜传》:“於是戍邏减半﹐分以墾田八百餘頃﹐大獲其利。”《梁书·王僧辩传》:“於是緣{江}戍邏﹐望風請服。”《三国演义》第一二〇回:“减戍邏之半﹐用以墾田八百餘頃。”【2】边防驻军的城堡。《北齐书·斛律金传》:“或斬山築城﹐或斷谷起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設監牧﹐畜牛馬﹐軍城戍邏﹐萬里相望。”
晩邏-汉语大词典
晩邏
【1】夜间巡逻。{明}{高启}《送潘巡检之闽中》诗:“曉衙雞應皷﹐晩邏騎隨車。”
津邏-汉语大词典
津邏
【1】古代渡口上巡逻的士卒。《南史·王华传》:“〔{王華}〕隨沙門{釋曇冰}逃﹐使提衣襆從後﹐津邏咸疑焉。”《新唐书·李德裕传》:“水斗三十千﹐取者益它汲轉鬻於道﹐互相欺訹﹐往者日數十百人。{德裕}嚴勒津邏捕絶之。”亦指在渡口巡逻。《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時内外疑阻﹐津邏嚴急﹐{仲堪}以斜絹爲書﹐内箭簳中﹐合鏑漆之﹐因{庾楷}以送{恭}。”
游邏-汉语大词典
游邏
【1】巡逻。亦指巡逻的士兵。{清}{金农}《次香山驿》诗:“吹角嘶笳本游邏﹐忼慨悲歌有誰和?”《宋书·柳元景传》:“元凶{劭}自登{朱雀門}督戰﹐軍至{瓦官寺}﹐與義軍游邏相逢﹐游邏退走﹐賊遂薄壘。”
拓邏-汉语大词典
拓邏
【1】扩大巡逻。《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於是緣{江}戍邏﹐望風請服﹐{景}拓邏至于{隱}磯。”{胡三省}注:“拓﹐斥開也。邏﹐遮也﹐巡也。拓開巡邏以張兵勢。”
拉邏-汉语大词典
拉邏
【1】犹拉杂。{陈衍}《元诗纪事·胡布》:“其詩頗能爲古樂府﹐及六朝﹑{唐}人語﹐第全篇佳者絶寡﹐又近體拉邏耳。”{清}{黄景仁}《恼花篇时寓法源寺》诗:“翻書奪席苦拉邏﹐應門煮茗煩奴僮。”
拽巷邏街-汉语大词典
拽巷邏街
【1】见“拽巷囉街”。
搜邏-汉语大词典
搜邏
【1】见“搜羅”。
斥邏-汉语大词典
斥邏
【1】巡逻。《新唐书·范希朝传》:“{希朝}度要害置屯保﹐斥邏嚴密﹐鄙民以安。”
烽邏-汉语大词典
烽邏
【1】烽火与巡逻。指边防警戒。《新唐书·王方翼传》:“州無隍塹﹐寇易以攻﹐{方翼}乃發卒建樓堞﹐廝{多樂水}自環﹐烽邏精明。”《新唐书·吐蕃传上》:“乃嚴烽邏﹐開屯田﹐虜謀稍折。”
簸邏迴-汉语大词典
簸邏迴
【1】见“簸羅迴”。
紇邏敦-汉语大词典
紇邏敦
【1】青草。纥逻为突厥语青的音译, 敦为草或草原的音译。{唐}{白居易}《阴山道》诗:“{陰山}道﹐{陰山}道﹐紇邏敦肥水泉好。”
覘邏-汉语大词典
覘邏
【1】视察巡逻。《辽史·兵卫志上》:“三道將領各一人﹐率攔子馬各萬騎﹐支散遊弈百十里外﹐更迭覘邏。”
巡邏-汉语大词典
巡邏
亦作“[巡羅]”【1】指担任巡查警戒的兵丁。{宋}{韩维}《曾子固神道碑铭》:“增置巡邏﹐水行陸宿﹐坦如在郛郭。”【2】巡查警戒。{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仍令緣邊部族首領﹐嚴兵巡邏。”{清}{汪懋麟}《唐官屯阻雨舟中写怀》诗:“野店斷煙火﹐一卒强巡邏。豐年尚盗賊﹐而况逼轗軻。”{叶圣陶}《线下·桥上》:“商团的团员便肩枪携弹﹐巡逻街市﹐以防意外。”{明}{汤显祖}《牡丹亭·寇间》:“轉巡羅﹐山前山後一聲鑼。”
逼邏-汉语大词典
逼邏
【1】安排;张罗。{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我却説與你媽媽﹐教逼邏些行李裹足之資。”{元}本{高明}《琵琶记·蔡婆埋怨五娘》:“奴家自把細米皮糠逼邏吃﹐苟留殘喘。”
遊邏-汉语大词典
遊邏
【1】犹巡逻。《南齐书·倖臣传·纪僧真》:“賊退﹐{太祖}命{僧真}領親兵﹐遊邏城中。”《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遥光}遣人掩取之﹐{蕭坦之}露袒踰牆走﹐道逢遊邏主{顔端}﹐執之。”{胡三省}注:“遊邏主﹐將兵在{臺城}外巡邏者也。”《宋书·索虏传》:“遊邏上接{于湖}﹐下至{蔡洲}﹐陳艦列營﹐周亘{江}畔。”
遮邏-汉语大词典
遮邏
【1】见“遮羅”。
邏-汉语大词典
邏
“[逻]”的繁体字。《廣韻》郎佐切,去箇,來。【1】巡行;巡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遜}遣親人{韓扁}齎表奉報,還,遇敵於{沔中},鈔邏得{扁}。”{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錢穆父}尹{開封},有店主告有道人獨賃一房……擁爐鑄錢,未半夜,三千成矣,不敢不告。{穆父}遣人邏之。”{明}{何景明}《牧犊行》:“牧童牧犢畏虎欺,挽弓邏之不敢離。”{清}{金和}《围城纪事六咏·警奸》:“邏者見之喜且嘩,侵晨縛送縣令衙。”【2】逻卒;巡行兵。《魏书·袁翻传》:“廣開戍邏,多置帥領。”《新唐书·李密传》:“{密}羸行入關,爲邏所獲,與支黨護送帝所。”《宋史·薛向传》:“{向}諜知之,主者覺,縱使亡去,{向}遣邏捕取之。”{清}{王士禛}《孝靖颜先生传》:“先生左足傷,爲邏所得。”【3】遮拦。{宋}{黄庭坚}《演雅》诗:“桑蠶作繭自纏裹,蛛蝥結網工遮邏。”{明}{田汝成}《炎徼纪闻·岑猛》:“{華林}賊,來亦得,土兵來,死不測。黄狐跳梁白狐立,十家九家邏柴棘。”【4】山溪的边缘。{唐}{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诗之四:“海虚争翡翠,溪邏鬭芙蓉。”{宋}{范成大}《中岩》诗:“赤巖倚竛竮,翠邏森戍削。”【5】用同“[捋]”。参见“[邏袖]”。
邏騎-汉语大词典
邏騎
【1】巡逻的骑兵。{清}{尤侗}《铁夫人》诗:“邏騎縛來坐咒詛﹐夫婦牽連入圜土。”《新唐书·李安远传》:“{貞觀}初﹐嘗命統邏騎都下﹐督盜賊。”{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不经之语》:“邏騎至{古北口}﹐尋與平章下{山西}。”《晋书·刘琨传》:“〔{段末波}〕密遣使齎{羣}({劉羣})書請{琨}爲内應﹐而爲{匹磾}({段匹磾})邏騎所得。”
邏些-汉语大词典
邏些
【1】藏语的音译。{吐蕃}的都城。即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旧五代史·外国传二·吐蕃》:“其俗隨畜牧無常居﹐然亦有城郭﹐都城號{邏些城}。”《旧唐书·吐蕃传上》:“其國都城號爲{邏些城}。”
邏娑-汉语大词典
邏娑
亦作“[邏挲]”亦作“[邏莎]”亦作“[邏逤]”【1】借指一种用逻娑檀制的精美的琵琶。{元}{杨维桢}《鼙婆引》:“{梅}卿上馬彈鼙婆﹐鵾絃掁掁金邏逤。”{唐}{刘景复}《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繁弦已停雜吹歇﹐{勝兒}調弄邏娑撥。”{元}{吴莱}《客夜闻琵琶弹白翎鹊》诗:“大雅清商久寂寥﹐鵾雞邏娑多弦索。”【2】地名。即{逻些},{唐}时{吐蕃}的都城。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四》:“北狄雄軍早廻戈﹐{邏莎}城頭烽火静。”{明}{杨慎}《艺林伐山·乐些城》:“{樂些}﹐即{杜}詩所謂‘和親{邏挲城}’是也。”{宋}{王禹偁}《归马华山赋》:“{芙蓉峰}畔﹐争翻歷块之蹤;{邏逤城}邊﹐詎見防秋之事。”《旧唐书·薛仁贵传》:“{咸亨}元年﹐{吐蕃}入寇﹐又以{仁貴}爲{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烏孫}部落家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唐}{周繇}《送入蕃使》诗:“{滹沱河}東軍迴探﹐{邏逤城}孤雁著行。”
邏緝-汉语大词典
邏緝
【1】犹侦缉。{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得旨派往督緝﹐乃赴{商州}﹑{檄州}﹐同{李景蓮}邏緝。”{清}{王韬}《淞隐漫录·鹃红女史》:“久之﹐女案驟發﹐邏緝綦嚴。”
邏袖-汉语大词典
邏袖
【1】捋起袖子。《西游记》第五一回:“又只見那洞外跳出幾個小妖﹐在外邊喝喝﹐伸拳邏袖﹐弄棒拈槍。”
邏士-汉语大词典
邏士
【1】巡逻兵。《新唐书·宦者传下·李晟传》:“邏士得{姚令言}﹑{崔宣}諜者﹐{晟}命釋縛﹐飯飲之﹐遣還。”《新唐书·宦者传下·田令孜》:“{復恭}與{守亮}等自{閬州}將北奔{太原}﹐趨{商山}﹐至{乾元}﹐爲{韓建}邏士所禽。”
邏司-汉语大词典
邏司
【1】指主管巡行侦查事务的官府。《宋书·明帝纪》:“自今凡竊執官仗﹐拒戰邏司﹐或攻剽亭寺﹐及害吏民者﹐凡此諸條﹐悉依舊制。”《新唐书·武元衡传》:“邏司傳譟﹐盜殺宰相﹐連十餘里﹐達朝堂﹐百官恟懼﹐未知主名。”
邏候-汉语大词典
邏候
【1】指边境侦察敌情的哨所﹑土堡。候,“堠”的古字。《北史·獠传》:“{始欣}謀將南叛。{始欣}族子{愷}時爲{隆城}鎮將﹐密知之﹐嚴設邏候﹐遂禽{梁}使人﹐并封{始欣}詔書﹑鐵券﹑刀劍﹑衣冠之屬﹐表送行臺。”{宋}{文同}《豳州》诗:“邏候不驚烽燧息﹐高原閑獵舊將軍。”【2】巡逻侦察;巡察稽查。{章炳麟}《五无论》:“今法令滋章﹐其所庇仍在强者﹐貧民以爲盗受誅﹐寧止億兆﹐其或邏候森嚴﹐不得恣意﹐則轉死於煤坑中耳。”{三国} {蜀}{诸葛亮}《与兄瑾言治绥阳谷书》:“有{綏陽}小谷﹐雖山崖絶險﹐谿水縱横﹐難用行軍。昔邏候往來﹐要道通入。”
邏挲-汉语大词典
邏挲
【1】见“邏娑”。
邏檀-汉语大词典
邏檀
【1】见“邏逤檀”。
邏堡-汉语大词典
邏堡
【1】巡逻部队驻守的土堡。{明}{李东阳}《五宜高公传》:“又並江高山置邏堡爲久計。”
邏將-汉语大词典
邏將
【1】执行巡防任务的将领。《宋书·恩倖传·寿寂之》:“鞭尉吏﹐斫邏將。”《梁书·武帝纪上》:“二月辛酉﹐邏將{徐靈符}又於{山東}見白麞一。”{晋}{干宝}《搜神记》卷五:“相問訊既畢﹐邏將適還去。”
邏巡-汉语大词典
邏巡
【1】犹巡逻。{闻一多}《春光》诗:“我耳边又谣传着翅膀的摩声﹐仿佛有一群天使在空中逻巡。”{清}{王韬}《拟请建蒋芗泉中丞专祠议》:“設立砲船﹐分段邏巡。”
邏打-汉语大词典
邏打
【1】拦截殴打。《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回目:“{草裏蛇}邏打{蔣竹山}﹐{李瓶兒}情感{西門慶}。”
邏倅-汉语大词典
邏倅
【1】见“邏卒”。
邏逤檀-汉语大词典
邏逤檀
【1】{西藏}产的檀木。古时{蜀}地制作琵琶,常用逻逤檀为槽,音色俱佳。{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妃子琵琶邏逤檀﹐寺人{白季貞}使{蜀}還獻。其木温潤如玉﹐光耀可鑒。”{元}{杨维桢}《琵琶怨》诗:“蜀絲鴛鴦織錦縚﹐邏檀鳳凰■金槽。”《文献通考·乐十》:“{唐}{天寶}中﹐宦者{白秀正}使{西蜀}﹐回獻雙鳳琵琶﹐以邏逤檀爲槽﹐温潤輝光﹐隱若圭璧﹐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亦省作“[邏檀]”。
邏輯學-汉语大词典
邏輯學
【1】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旧称论理学﹑名学。{黎锦明}《社交问题》:“学了逻辑学的人﹐十个有九个精于麻雀!”
邏事-汉语大词典
邏事
【1】谓从事巡逻侦探工作。{宋}{赵叔向}《肯綮录·紫姑伸狱》:“又明年﹐軍人有來{臨安}請衣粮者﹐茶肆中偶與人言﹐遂爲邏事者所捕。”
邏輯-汉语大词典
邏輯
【1】指逻辑学。{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逻辑和语言》:“逻辑是关于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2】思维的规律。{王西彦}《夜宴》一:“不过﹐按照{廖淑宇}先生自己的逻辑讲起来﹐却实在是有几分冤枉的。”{沙汀}《还乡记》二:“这个想法也许不合逻辑﹐但在情理上却很有根据的。”【3】顺理成章;符合规律。{老舍}《黑白李》:“{黑李}并不黑﹐只是在左眉上有个大黑痣﹐因此他是{黑李};弟弟没有那么个记号﹐所以是{白李};这在给他们送外号的中学生们看﹐是很合逻辑的。”{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三:“至于联合变化的方法﹐他指出:一个剧情可以逻辑地引起第二个剧情。”【4】客观的规律性。{艾芜}《谈短篇小说》:“认真研究下去﹐就可以找出社会生活的某些客观规律﹐即生活的逻辑。”{杨沫}《林道静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逻辑﹐也是生活的逻辑。”
邏哨-汉语大词典
邏哨
【1】巡逻岗哨。{清}{黄宗羲}《怪说》:“自北兵南下﹐懸書購余者二﹐名捕者一﹐守圍城者一﹐以謀反告訐者二三﹐絶氣沙墠者一晝夜﹐其他連染邏哨之所及﹐無歲無之。可謂瀕於十死者矣。”
邏守-汉语大词典
邏守
【1】巡逻守卫。{明}{史玄}《旧京遗事》:“〔京軍〕惟遇警則呼名上城邏守﹐分汎結營。”{易宗夔}《新世说·贤媛》:“妃既不得志﹐乃思自戕﹐而侍者日夜邏守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荍中怪》:“時近村有盜稼者﹐因命佃人﹐乘月輦運登場;俟其裝載歸﹐而自留邏守。”
邏偵-汉语大词典
邏偵
【1】犹逻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生邑邑若有所失﹐忘啜廢枕﹐日漸委悴﹐惟使齋童邏偵焉。”
邏主-汉语大词典
邏主
【1】旧时地方上负责巡逻治安事情的头目。《南齐书·沈文季传》:“{之}向{富陽}﹐抄略人民﹐縣令{何洵}告{魚浦}子邏主{從係公}﹐發{魚浦村}男丁防縣。”《梁书·武帝纪上》:“三月辛卯﹐{延陵縣}{華陽}邏主{戴車}牒稱云:‘十二月乙酉﹐甘露降{茅山}﹐彌漫數里。’”
邏絡-汉语大词典
邏絡
【1】比喻巡防严密犹如罗网。{明}{陈子龙}《报夏考功书》:“而邏絡忽嚴﹐津梁頓絶﹐時無{文}({文種}){范}({范蠡})﹐{會稽}甲盾﹐復爾崩離。”
邏逼-汉语大词典
邏逼
【1】犹逼逻。安排。{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五出:“大婆辭已﹐邏逼行李。”
邏楂兒-汉语大词典
邏楂兒
【1】方言。找岔子。《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説你打了他孩子﹐要邏楂兒和人嚷。”
邏兵-汉语大词典
邏兵
【1】巡逻的士兵。{元}{仇远}《元夕放夜》诗:“邏兵酣卧忘鐘韻﹐遊子歡呼趁鼓聲。”{清}{方元鹍}《都门杂咏》:“堆子場坊設邏兵﹐齊呼夜栅止人行。”
邏吏-汉语大词典
邏吏
【1】从事巡逻侦察工作的官吏。{明}{陈献章}《秋晩诗》:“市有屠牛杌﹐江連邏吏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并力”{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備}從{魯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諸葛亮}詣{吴}未還﹐{備}聞{曹公}軍下﹐恐懼﹐日遣邏吏於水次候望{權}軍。”
邏察-汉语大词典
邏察
【1】巡逻侦察。{宋}{江公望}有《論邏察》文。{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一日蒙召對﹐上問以元旦何事﹐具以實告。上嘉其不欺﹐出袖中一葉還之。當時邏察之嚴如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田七郎》:“{武}囑幹僕邏察{林兒}﹐{林兒}夜歸﹐爲邏者所獲。”
邏輯思維-汉语大词典
邏輯思維
【1】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同形象思维不同,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也叫抽象思维。
邏車-汉语大词典
邏車
【1】{俄罗斯}的旧称。{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後十餘載﹐又有{邏車國}侵{黑龍江}……{邏車}即{羅刹}之轉音﹐乃{鄂羅斯}部落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絶域紀略》云:{邏車國}所遇﹐皆擅鳥鎗。”
邏所-汉语大词典
邏所
【1】指巡逻哨所。{晋}{干宝}《搜神记》卷五:“有一人﹐以小船載年少婦﹐以大刀插著船﹐挾暮來至邏所。”《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每逢邏所﹐輒以杖叩船曰:‘何處覓{庾冰}?{庾冰}正在此。’人以爲醉﹐不疑之﹐{冰}僅免。”{胡三省}注:“邏所﹐謂津要置邏卒之所。”
邏捕-汉语大词典
邏捕
【1】巡察搜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語未已﹐即有黑衣數十百人繼來﹐共坐於堂﹐命左右邏捕男女﹐無少長﹐悉以挺敲殺之。”《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二年》:“{思明}多遣壯士竊官軍裝號﹐督趣運者﹐責其稽緩﹐妄殺戮人﹐運者駭懼;舟車所聚﹐則密縱火焚之;往復聚散﹐自相辨識﹐而官軍邏捕不能察也。”{宋}{叶適}《醉乐亭记》:“貪胥所窺﹐暴令繩之﹐必邏捕以酒﹐奪其笑語﹐械縛撻擊﹐破産納錢﹐不如是﹐榷利不數倍。”
邏逮-汉语大词典
邏逮
【1】犹逻逼。{明}{徐渭}《避暑豁然堂大雨》诗:“郡邑迫東廂﹐狂來忘邏逮﹐冉冉日將傾﹐理笻方即邁。”
邏伺-汉语大词典
邏伺
【1】巡逻侦察。{明}{徐渭}《赠严宗源序》:“日所與伍者﹐十數邏伺卒。”
邏護-汉语大词典
邏護
【1】巡守。{宋}{苏舜钦}《内园使连州刺史知代州刘公墓志》:“起爲率府副率﹐總兩{浙}諸州兵甲。移{齊州}﹐封禪{岱宗}﹐命引兵邏護岳下。”
邏杯-汉语大词典
邏杯
【1】谓一杯接一杯。{明}{李日华}《南西厢记·金兰判袂》:“請吾兄寶馬先旋﹐待愚弟邏杯相餞。”
邏送-汉语大词典
邏送
【1】捕捉解送。《新唐书·忠义传上·李公逸》:“至{襄城}﹐爲賊邏送{洛陽}。”
邏人-汉语大词典
邏人
【1】巡逻之人;巡察的人。{宋}{陈师道}《後山丛谈》卷四:“〔{黄綏}〕言爲{涇原}總管﹐嘗夜雪臨邊﹐顧有馬跡﹐使逐得之﹐乃{夏}之邏人當四更者。”{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東坡}詩文﹐及身已盛行。當{徽宗}禁錮{蘇}{黄}集甚嚴﹐至有藏於衣褐﹐間道出京﹐爲邏人所獲者。”{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成化}中﹐中官{汪直}用事﹐多使邏人詗察諸司不法。”
邏衞-汉语大词典
邏衞
【1】巡逻保卫。《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於{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以左玉鈐衞將軍{論弓仁}爲{朔方軍}前鋒遊弈使﹐戍{諾真水}爲邏衞。”
邏舍-汉语大词典
邏舍
【1】犹逻所。{清}{恽敬}《舅氏清如先生墓志铭》:“{文清公}謝不敏﹐遂怒而出﹐而城門已闔﹐不得已﹐宿於護軍校之邏舍﹐其拳拳于世如此。”{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石曼卿》:“《西清詩話》云:{曼卿}官册府時﹐五更趨朝﹐見二舉子繫邏舍﹐望{曼卿}號呼請救。”{明}{李东阳}《道士洑夜泊次韵》:“市船南北語﹐邏舍短長更。”
邏弋-汉语大词典
邏弋
【1】巡逻。{孙中山}《就陈炯明叛变事件致海外同志书》:“六月十六日之變﹐{文}於事前二小時得{林直勉}﹑{林拯民}奔告﹐於叛軍邏弋之中﹐由間道出總統府﹐至{海珠}。”
邏逤-汉语大词典
邏逤
【1】见“邏娑”。
邏莎-汉语大词典
邏莎
【1】见“邏娑”。
邏廠-汉语大词典
邏廠
【1】指{明}代的特务机构。{明}{祝允明}《猥谈·无故之死》:“京師人産兒﹐一頭兩身﹐棄諸野。一丐取示人以錢﹐俄頃觀者墻立﹐鬨傳於邏廠中人﹐白於内﹐未報。”
邏刹-汉语大词典
邏刹
【1】恶鬼的通称。{清}{郑燮}《哭犉儿》诗之四:“啼號莫倚嬌憐態﹐邏刹非而父母來。”
邏逤槽-汉语大词典
邏逤槽
【1】用{西藏}逻逤檀木制造的琵琶面上架弦的部件。{宋}{陆游}《琵琶》诗:“{西蜀}琵琶邏逤槽﹐梨園舊譜《鬱輪袍》。”{清}{厉鹗}《过丁茜园斋观陈洪绶合乐图》诗:“鳳紋邏逤槽﹐只有{阿蠻}省。”
邏子-汉语大词典
邏子
【1】逻卒。《新唐书·康承训传》:“屯{任山}﹐須{勛}至劫取之﹐遣邏子羸服覘賊。”
邏惹-汉语大词典
邏惹
【1】招惹。{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那裏怕邏惹着囊揣的這秀才﹐兀良我則怕生諕殺軟弱的裙釵。”
邏卒-汉语大词典
邏卒
亦作“[邏倅]”【1】巡逻的士兵。《新唐书·温庭筠传》:“丐錢{揚子院}﹐夜醉爲邏卒擊折其齒。”{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半夜敲門不喫驚﹐始可日間睡覺﹐不則一聞剥啄﹐即是邏倅到門矣。”{宋}{洪迈}《夷坚支志景·王武功妻》:“久而稍聽其出入﹐遂伺隙告邏卒﹐執僧到官﹐伏其辜。”{清}{顾炎武}《河上作》诗:“今年暫寢兵﹐邏卒猶譏訶﹐手持一尺符﹐予錢方得過。”
邏役-汉语大词典
邏役
【1】巡逻的差役。{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佟觭角》:“倘爲邏役所獲﹐重罹網罟﹐再思悻免﹐詎可得乎?”{清}{福格}《听雨丛谈·番役》:“《客燕雜記》云:羅織之獄﹐自廠達衞﹑衞達西曹者﹐則請原邏役坐堂後聽審﹐名曰録事。”
託邏-汉语大词典
託邏
【1】伪装的逻卒。《南史·梁邵陵携王纶传》:“{俊}僞許之﹐乃曰:‘王小失利﹐政爲糧盡還{京口}。{俊}爲託邏所獲﹐非軍敗也。’”
詗邏-汉语大词典
詗邏
【1】侦候巡逻。{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王禹偁}爲諫官﹐上《禦戎十策》﹐大旨以爲外任人﹐内修德﹐則可以弭之。外則合兵勢以重將權﹐罷小臣詗邏邊事﹐行間諜以離其黨。”
誰邏-汉语大词典
誰邏
【1】皇帝警卫。《新唐书·李观传》:“{涇}師叛﹐{觀}適番上﹐即領兵千餘扈{德宗}{奉天}。詔盡察諸軍﹐整飭誰邏。”
警邏-汉语大词典
警邏
【1】警戒巡逻。{元}{傅若金}《送孔学文之湘乡州判》诗:“五兵閒警邏﹐千耦樂耘耔。”《元史·郑温传》:“{天澤}命{温}統四千人﹐警邏{釣魚山}。”
護邏-汉语大词典
護邏
【1】护卫巡逻。《金史·侯挚传》:“仍擇{沭陽}之地可以爲營屯者﹐分兵護邏﹐雖不遷無患也。”
辟邏-汉语大词典
辟邏
【1】犹张罗﹑安排。{宋}{无名氏}《水调歌头》词:“辟邏世間萬事﹐推放那邊一壁﹐百尺卧高樓。”
防邏-汉语大词典
防邏
【1】防卫巡逻。亦指防守巡逻之士卒。{宋}{曾巩}《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而此諸路之兵﹐不過數千人而已﹐其於防邏﹐常患不足﹐萬一有追胥討捕之事﹐理必乏人。”{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八:“防邏﹐戍屬也﹐謂遊兵以禦寇者也﹐亦循行非違也。”
鈔邏-汉语大词典
鈔邏
【1】巡逻查问。《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遜}遣親人{韓扁}齎表奉報﹐還﹐遇敵於{沔}中﹐鈔邏得{扁}。”
驛邏-汉语大词典
驛邏
【1】谓在驿道上巡逻。《魏书·赵郡王谧传》:“{謐}性嚴﹐暴虐下人﹐{肅宗}初﹐臺使{元延}到其州界﹐以驛邏無兵﹐攝帥檢覈。隊主{高保願}列言所有之兵﹐王皆私役。{謐}聞言而大怒。鞭{保願}等五人各二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