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觸)是什么意思
一觸即潰-汉语大词典
一觸即潰
【1】一经接触就溃败。形容很容易被打垮。{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二:“{胡宗南}派到{河南}的几个师﹐也是一触即溃。”{罗荣桓}《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不经过政治改造﹐起义的农民缺乏纪律性组织性﹐一触即溃。”
一觸即發-汉语大词典
一觸即發
【1】本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已极紧张,一经触动即可爆发。{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積數千年民族之精髓﹐遞相遺傳﹐遞相擴充﹐其機固有磅礴鬱積﹑一觸即發之勢。”{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当今年春夏{波兰}问题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不管{张伯伦}﹑{达拉第}如何没有诚意﹐{苏联}还是同{英}﹑{法}进行了四个多月的谈判﹐企图……制止大战的爆发。”{徐迟}《不过﹐好的日子哪天有?》:“粮食偷偷地在百货大跌之中上涨了。《新华日报》有两天被扣了。到处引起了纷纷的推测﹐似乎内战一触即发了。”【2】泛指极易发生。{叶圣陶}《火灾·被忘却的》:“女朋友初见﹐彼此赠送些化妆品﹐一同买些东西吃﹐此外谈论入时的装束和所闻的趣事﹐叙述家庭的情况和自己的经历﹐也是最经常的﹐一触即发的。”
傷觸-汉语大词典
傷觸
【1】冒犯。《水浒传》第二一回:“便是小賤人有些言語高低﹐傷觸了押司﹐也看得老身薄面﹐自教訓他與押司陪話。”《天雨花》第十一回:“只怪妮子多違拗﹐只恃嬌癡傷觸人。”
共觸-汉语大词典
共觸
【1】指{共工}头触{不周山}的传说。{唐}{黄滔}《融结为河岳赋》:“星辰晝夜以明滅﹐烏兔東西而往復﹐則有龜負龍擎﹐文籍其陽九陰六;{共}觸{愚}移﹐傾缺其天樞地軸。”
刺觸-汉语大词典
刺觸
【1】刺激;影响。{黄远庸}《朱芷青君身後徵赙序》:“故名人之作﹐或刺觸一世之思潮﹑或刺觸一社會之思潮﹑或刺觸一人之思潮﹐乃至刺觸一動物一刹那之思潮。”{康有为}《大同书》绪言:“凡大地萬國之宫室﹑服食﹑舟車﹑什器﹑政教﹑藝樂之神奇偉麗者﹐日受而用之﹐以刺觸其心目﹐感蕩其魂氣。”
參觸-汉语大词典
參觸
【1】犹接触。{唐}{黄滔}《御试曲直不相入赋》:“俾有家而有國﹐不與混同;令自高而自卑﹐靡相參觸。”
干觸-汉语大词典
干觸
【1】触犯。{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酒失》:“中丞因賜賞鑒﹐辟書府﹐及陪接萬里﹐星霜二年﹐正當策名之時﹐豈願固有干觸﹐此蓋命之牽陷﹐一至於此﹐實非常情之所料也。”《周书·晋荡公护传》:“臣所以勤勤懇懇﹐干觸天威者﹐但不負{太祖}之顧託﹐保安國家之鼎祚耳。”
塵觸-汉语大词典
塵觸
【1】谦词。犹言冒犯。{南朝} {梁}{江淹}《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陛下覆被仁明﹐品物無漏;豈於微臣﹐獨不蠲覽。燋鯁在躬﹐輒復塵觸。”《陈书·沈炯传》:“兼臣私心煎切﹐彌迫近時。慺慺之祈﹐轉忘塵觸。”
奔觸-汉语大词典
奔觸
【1】犹奔突。{汉}{张衡}《西京赋》:“百禽遽﹐騤瞿奔觸。”{清}{陈梦雷}《李葆甫传》:“值大氛霧﹐咫尺不辨色﹐賊出不意﹐驚駭奔觸﹐輒殲之。”
很觸-汉语大词典
很觸
【1】违犯(禁令)。《韩非子·八经》:“民以制畏上﹐而上以勢卑下﹐故下肆很觸而榮於輕君之俗﹐則主威分。”
引申觸類-汉语大词典
引申觸類
【1】见“引伸觸類”。
引伸觸類-汉语大词典
引伸觸類
亦作“[引申觸類]”【1】谓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语本《易·繫辞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周惕》:“精揅三十年﹐引伸觸類﹐始得貫通其旨。”{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牽一髮而全身爲之動者﹐不得不引申觸類及之也。”
孤犢觸乳-汉语大词典
孤犢觸乳
【1】谓无母的小牛特别亲近母牛的乳房。比喻无依者思慕亲人。《後汉书·循吏传·仇览》“{元}卒成孝子”{李贤}注引《谢承书》:“{元}深改悔﹐到母牀下﹐謝罪曰:‘{元}少孤﹐爲母所驕。諺曰:“孤犢觸乳﹐驕子駡母。今自改。’”
嬰觸-汉语大词典
嬰觸
【1】触犯。{元}{戴表元}《南山下行》:“旁山死者何姓氏?纍纍骸骨横林皋……不知嬰觸爲何罪﹐但惜貴賤同所遭。”
琳琅觸目-汉语大词典
琳琅觸目
亦作“[琳琅滿目]”亦作“[琳瑯觸目]”【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詣{王太尉},遇{安豐}﹑大將軍﹑丞相在坐,往别屋見{季胤}﹑{平子}。還語人曰:‘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琅珠玉。’”原谓所见皆名流。后以“琳琅觸目”谓眼前所见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诗文。{清}{钮琇}《觚賸续编·棉村丽句》:“〔{棉村}〕次日以所作來示﹐片紙零書﹐琳瑯觸目。”{郁达夫}《迟桂花》:“琳琅满目挂在那里的东西﹐果是件件精致。”{碧野}《江汉行·纪南故城》:“大量出土的钟﹑鼎﹑乐器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琳瑯觸目-汉语大词典
琳瑯觸目
【1】见“琳琅觸目”。
杵觸-汉语大词典
杵觸
【1】触犯,冒犯。{唐}{沈亚之}《上家官书》:“書辭多鄙﹐又不盡志﹐杵觸清嚴﹐罪無可逭。”
棖觸-汉语大词典
棖觸
【1】感触。{邹韬奋}《萍踪寄语》一:“倚装待发﹐枨触万端。”{清}{赵翼}《青山庄歌》:“我聞此語心棖觸﹐信有興衰如轉轂。”{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君時卧棖觸﹐勸客白玉杯。”{明}{梅鼎祚}《玉合记·言祖》:“看折柳﹐聽吹笳﹐離腸棖觸斷無些。”【2】触犯,触动。《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廬墓左﹐鹿犯所植松柏﹐{無量}號訴曰:‘山林不乏﹐忍犯吾塋樹邪?’自是羣鹿馴擾﹐不復棖觸。”{金}{李纯甫}《虞舜卿送橙酒》诗:“何物督郵風味惡﹐棖觸閑愁無處着。”{茅盾}《子夜》五:“这在从前不过觉得可笑而已﹐但现在却因枨触着{吴荪甫}的心绪而觉得可恨了。”
犯觸-汉语大词典
犯觸
【1】触犯。{汉}{王充}《论衡·讥日》:“世俗既信歲時﹐而又信日。舉事若病﹑死﹑災﹑患﹐大則謂之犯觸歲月﹐小則謂之不避日禁。”{晋}{葛洪}《抱朴子·百里》:“慮其結怨﹐反見中傷﹐不敢犯觸﹐而恣其貪殘矣。”{前蜀}{杜光庭}《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或興修有犯觸之非﹐或土木有侵傷之所。”
戛觸-汉语大词典
戛觸
亦作“[戞觸]”【1】击撞。{清}{陈维崧}《解连环·再咏奕用云臣原韵》词:“荷香清燠﹐更松風滿院﹐簷鈴戞觸。”{清}{陈维崧}《沁园春·秋日登姑苏玄妙观弥罗阁》词:“燈燭晶熒﹐鐸鈴戛觸﹐虎篆雷音百幅裁。”
涌觸-汉语大词典
涌觸
【1】涌现于心头的感触。《文选·枚乘<七发>》:“涌觸竝起﹐動心驚耳。”{李周翰}注:“涌觸﹐言滿於心器也。”
激觸-汉语大词典
激觸
【1】猛烈触击。{老舍}《骆驼祥子》二十:“他赶上一步去。四只红眼睛对了光﹐好像要在空气中激触﹐发出火花。”
牴觸-汉语大词典
牴觸
【1】谓牛羊用角相撞击。{郭沫若}《沸羹集·羊》:“你用角来牴触我一下﹐我用角来牴触你一下。”《法苑珠林》卷六六:“於道中見二特牛﹐方相牴觸。”【2】矛盾;冲突。《清史稿·食货志一》:“因各國國籍法有地脈系﹑血脈系﹐即屬地﹑屬人兩義﹐兩義相持﹐必生牴觸﹐於是採折衷制。”{李大钊}《平民主义》二:“因为他们的国体还是君主﹐所以译为‘民本’﹐以避‘民主’这个名词﹐免得与他们的国体相牴触。”{沙汀}《淘金记》九:“因此﹐他就常常同母亲牴触﹐说些忤逆的话。”
押觸-汉语大词典
押觸
【1】冲撞。《旧唐书·刘悟传》:“{悟}少有勇力……始亦未甚知﹐後因擊毬馳突﹐衝{師古}馬仆。{師古}怒﹐將斬之。{悟}猛以氣語押觸{師古}﹐{師古}奇而免之。”
抵觸-汉语大词典
抵觸
【1】触犯。{唐}{唐彦谦}《严子陵》诗:“{嚴陵}情性是真狂﹐抵觸三公傲帝王。”{汉}{王充}《论衡·辩祟》:“或有所犯﹐抵觸縣官﹐羅麗刑法。”{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端的個無禮法﹐只管裏抵觸咱﹐梅香你記着我這一頓打。”【2】以角相撞。{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烧尾宴》:“新羊入羣﹐諸羊抵觸﹐不相親附。”{清}{陈梦雷}《西郊杂咏》之七:“閑憇大樹陰﹐卧看牛抵觸。”《周礼·地官·封人》“設其楅衡”{郑玄}注引{汉}{杜子春}曰:“楅衡所以持牛﹐令其不得抵觸。”【3】有矛盾;反对。{闻一多}《什么是儒家》:“显然的﹐是非问题是和儒家的社会地位根本相抵触的。”《彭德怀自述·庐山会议前後》:“再衡量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动机﹐怎么也想不通﹐当时抵触情绪很大。”
挺觸-汉语大词典
挺觸
【1】顶撞。{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急的俺忐忐忑忑把花言巧語謾支吾﹐當初當也波初﹐俺也拚的廝挺觸。”
接觸-汉语大词典
接觸
【1】碰上;挨上;牵涉。{袁静}《伏虎记》第十回:“如今﹐在夜幕的笼罩下﹐只有和天空接触的地方﹐才显出曲曲折折的轮廓。”{梁启超}《新民说·释新民之义》:“耳目所接觸﹐腦筋所濡染……皆使之有可以爲一個人之資格。”{萧红}《桥·烦扰的一日》:“他没有鞋子﹐并且他用裸露的膝头去接触一些冬天的石头。”{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一章:“于是﹐谈话就接触到起义的一些具体问题了。”【2】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徐怀中}《西线轶事》一:“因为工作上无法分开﹐男女同志之间接触很平常。”{冰心}《我的邻居》:“大学一年级的班很大﹐我同她接触的机会不多。”【3】犹接火。用枪炮互相射击。{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二章:“由你团派一个营同敌人保持接触﹐边打边撤。”{沈从文}《会明》:“他期待前线的接触﹐却又并不因为这些事。”
揚觸-汉语大词典
揚觸
【1】谓箭先射中他物而后飞起触及箭靶。《仪礼·大射》:“司射西面命曰﹐中離維綱﹐揚觸梱復﹐公則釋獲﹐衆則不與。”{郑玄}注:“揚觸者﹐謂矢中他物揚而觸侯也。”
摇手觸禁-汉语大词典
摇手觸禁
【1】谓法令烦苛,动辄得咎。{章炳麟}《释戴》:“九服非不寬也﹐而迾之以叢棘﹐令士民摇手觸禁﹐其衋傷深。”《汉书·食货志下》:“民摇手觸禁﹐不得耕桑﹐繇役煩劇﹐而枯旱蝗蟲相因。”
摩觸-汉语大词典
摩觸
【1】抚摩;摸索。{许地山}《集外·萤灯》:“{慧思}摩触{难胜}﹐对他说:‘我是{慧思}呀。’”{郭沫若}《集外·搜苗的检阅》:“我在未读到那篇万言书之前﹐实在没有摩触到先生的真意。”
撥觸-汉语大词典
撥觸
【1】触动;感触。{清}{陈维崧}《水龙吟·寿朱致一五十再用原韵》词:“撥觸雄心﹐半牀冷劍﹐千杯熱酒。”{柳亚子}《为一瓢题扇》诗:“酒邊撥觸動牢愁﹐萬恨峥嶸苦未休。”
擊觸-汉语大词典
擊觸
【1】相打;碰撞。{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如是數十對訖﹐復有一裝田舍兒者入場﹐念誦言語訖﹐有一裝村婦者入場﹐與村夫相值﹐各持棒杖互相擊觸﹐如相敺態。”{叶圣陶}《线下·金耳环》:“乌黑的枪管在阳光中发亮;腰间的水瓶同珐琅杯击触有声﹐响应着错落不齐的步调。”{清}{唐孙华}《日晩放舟》诗:“來舟防擊觸﹐相唤各西東。”
擺觸-汉语大词典
擺觸
【1】摇摆碰撞。{宋}{曾巩}《欲求天下友》诗:“欲求天下友﹐試爲滄海行。風來冥冥内﹐擺觸怪浪生。”
氣觸-汉语大词典
氣觸
【1】轻微地触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儿》:“或去其一石﹐則滚地作嬌啼﹐人無敢氣觸之。”
忤觸-汉语大词典
忤觸
【1】触犯。《明史·茹太素传》:“陳時務累萬言……言多忤觸。帝怒﹐召{太素}面詰﹐杖於朝。”
悵觸-汉语大词典
悵觸
【1】惆怅感触。{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展望‘双十’﹐回忆历史﹐殊令人怅触万端﹐不胜感慨!”{胡蕴}《近感》诗:“悵觸無端夢一場﹐遐思疇昔寄江鄉。”
感觸-汉语大词典
感觸
【1】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禮》云:‘見似目瞿﹐聞名心瞿。’有所感觸﹐惻愴心眼。”{巴金}《灭亡》第七章:“这要怪我﹐是我引起{杜先生}底感触﹐叫他这样激动。”{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蓋興者﹐因物感觸﹐言在於此而意於彼。”
硬觸觸-汉语大词典
硬觸觸
【1】形容坚硬扎手。《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和尚生得濃眉大眼﹐赤紅臉﹐糟鼻子﹐一嘴巴子硬觸觸的鬍子查兒。”
碰觸-汉语大词典
碰觸
【1】接触;碰撞。{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他还屡次反抗﹐要把自己的头去碰触地面。”{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一:“可是兴奋之中﹐不免又带几分不安﹐似乎又怕他们自己向来不敢碰触的生活上的疮疤会被心直口快的姑太太一把抓破。”
目觸-汉语大词典
目觸
【1】目击;目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捉鬼射狐》:“公長公{友三}﹐爲余姻家﹐其所目觸。”
睚眦觸死-汉语大词典
睚眦觸死
【1】谓因小怨而被处死。《後汉书·王允传》:“是時宦者横暴﹐睚眦觸死。”
窮鳥觸籠-汉语大词典
窮鳥觸籠
【1】比喻处困境而挣扎不脱。《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斷絶﹐百計奔衝﹐如窮鳥觸籠﹐似飛蛾赴焰。”
蠻觸-汉语大词典
蠻觸
【1】《庄子·则阳》:“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争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后以“蠻觸”为典﹐常以喻指为小事而争斗者。{赵樸初}《读朱委员长泸州诗敬作》诗:“舊時袍澤同盟侣﹐化爲{蠻}{觸}争蝸涎。”{唐}{白居易}《禽虫》诗之七:“蟭螟殺敵蚊巢上﹐{蠻}{觸}交争蝸角中。”{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顧乃於電光石火之内﹐更興{蠻}{觸}之兵戈﹐不夢中夢乎?”{明}{郑若庸}《玉玦记·访姨》:“人生大夢信無憑﹐{蠻}{觸}徒然有鬭争。”
筆觸-汉语大词典
筆觸
【1】指画笔接触画面形成的线条﹑色彩和图像。{阿英}《西行漫画题记》:“每一笔触﹐都百分之一百表现其为‘{中国}的’。”{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三:“夕阳把它们的斜影不规则地投在金黄焕发的禾田上﹐如像自然的笔触在自己的杰作里描着淡淡的暗块。”【2】书画﹑文章等的笔法和格调。{郭沫若}《文艺论集·未来派的诗约及其批评下》:“他画的画﹐无论着色﹑构图﹑笔触﹐我们都可以用最高比较级的下列的形容词去形容它。”{鲁迅}《集外集拾遗·<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在那黯然埋藏着的作品中﹐却满显出作者个人的主观和情绪﹐尤可以看见他对于笔触﹐色采和趣味﹐是怎样的尽力与经心。”
羝羊觸藩-汉语大词典
羝羊觸藩
【1】公羊角钩在篱笆上。比喻进退两难。《易·大壮》:“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唐}{孟浩然}《寄赵正字》诗:“高鳥能擇木﹐羝羊漫觸藩。”《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自實}走得一個不耐煩﹐正所謂:羝羊觸藩﹐進退兩難。”亦省作“[羝觸藩]”。{清}{王戬}《秋日游白茅寺次少陵韵》:“争如羝觸藩﹐有如瓶墮井。”
羝觸藩-汉语大词典
羝觸藩
【1】见“羚羊觸藩”。
薄觸-汉语大词典
薄觸
【1】搏击冲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霹雳石》:“夫雷者﹐陰陽薄觸之爲耳。”
轉喉觸諱-汉语大词典
轉喉觸諱
【1】谓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忌用“哉”字》:“按文字避忌﹐至禁用‘哉’字﹐真所謂轉喉觸諱者矣。”{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張﹐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轉喉觸諱。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孟浩然》:“{孟浩然}詩:‘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疎。’{唐玄宗}聞之﹐曰:‘卿自棄朕﹐朕何嘗棄卿。’{孟貫}詩:‘不伐有巢樹﹐多移無主花。’{周世宗}聞之﹐曰:‘朕伐叛弔民﹐何謂有巢無主?’二子正坐詩窮﹐所謂轉喉觸諱。”{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難言之矣﹐一傅衆咻﹐轉喉觸諱﹐豈止此哉。”
踶觸-汉语大词典
踶觸
【1】踢撞。{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死生有命》:“一日黎明﹐牆忽轟然崩塌﹐蓋爲馬所踶觸也。”
蹴觸-汉语大词典
蹴觸
【1】犹踩踏。{郭沫若}《山中杂记·卖书》:“雨伞上滴落着的雨声都带着音乐的谐调﹐赤足上蹴触着行潦也觉得爽腻。”
鄭牛觸牆成八字-汉语大词典
鄭牛觸牆成八字
【1】古谚语。形容{郑玄}学识渊博,家畜亦受其影响。{唐}{白居易}《双鹦鹉》诗“{鄭}牛識字吾常嘆﹐{丁}鶴能歌爾亦知”自注:“諺云:‘{鄭玄}家牛觸牆成八字。’”
進退觸藩-汉语大词典
進退觸藩
【1】前进后退都有障碍,谓进退两难。语出《易·大壮》:“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孔颖达}疏:“退謂退避,遂謂進往。”羝,公羊。藩,篱笆。{清}{魏源}《筹漕篇上》:“進退觸藩﹐計當安施﹐幸蚤圖之﹐毋悔噬臍。”亦作“[進退觸籬]”。《禅真後史》第四四回:“進退觸籬﹐實爲難處。”
進退觸籬-汉语大词典
進退觸籬
【1】见“進退觸藩”。
遭觸-汉语大词典
遭觸
【1】犹逢遇。{汉}{王充}《论衡·幸偶》:“不幸遭觸而死﹐幸者免脱而生。不幸者﹐不僥幸也。”{汉}{王充}《论衡·命义》:“幸者﹐謂所遭觸得善惡也。”
角觸-汉语大词典
角觸
【1】谓相互冲突,争斗。{清}{邹容}《革命军》第一章:“居處也﹐飲食也﹐衣服也﹐器具也﹐若善也﹐若不善也﹐若美也﹐若不美也﹐皆莫不深潛默運﹐盤旋于胸中﹐角觸于腦中。”
觝觸-汉语大词典
觝觸
【1】触碰;用角顶撞。《淮南子·说山训》:“熊羆之動以攫搏﹐兕牛之動以觝觸。”{唐}{杜甫}《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飲寒泉逢觝觸。”{清}{谭嗣同}《熙亭府君家传》:“其弱子{學聚}﹐被鄰舍牛觝觸﹐腹洞腸流﹐宛轉遽斃。”{宋}{苏轼}《书孟德传後》:“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觝觸。”【2】冲撞;冲突。《急就篇》卷四:“讒諛争語相觝觸。”{颜师古}注:“有争語者﹐常相觝距而擊觸也。”
觸-汉语大词典
觸
“[触]”的繁体字。《廣韻》尺玉切,入燭,昌。【1】用角顶物。《墨子·明鬼下》:“羊起而觸之。”{唐}{韩愈}《赠唐衢》诗:“虎有爪兮牛有角,虎可搏兮牛可觸。”{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奴子{劉琪},畜一牛一犬。牛見犬輒觸,犬見牛輒噬。”【2】撞,碰。《左传·宣公二年》:“〔{鉏麑}〕觸槐而死。”《汉书·陈万年传》:“{萬年}嘗病,召{咸}教戒於牀下,語至夜半,{咸}睡,頭觸屏風。”《三侠五义》第一回:“{寇宫人}見了{陳林}已去,大約{劉后}必不甘休,與其零碎受苦,莫若尋個自盡,因此觸檻而死。”{峻青}《黎明的河边》三:“我用手触了一触{老杨},劝他不要再说下去。”【3】接触。《庄子·养生主》:“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宋}{苏轼}《定惠院海棠》诗:“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叶圣陶}《倪焕之》二十:“凑巧旧同学{王乐山}南来的消息触在眼里,{乐山}所从来的地方又是‘新思潮’的发动点{北京},使他忽然怀念起{乐山}来。”【4】遇到;遭受。{汉}{陆贾}《新语·辅政》:“故干聖王者誅,遏賢君者刑。遭凡王者貴,觸亂世者榮。”{王利器}校注:“觸,值也。”{汉}{王充}《论衡·吉验》:“{舜}得下廩,不被火災,穿井旁出,不觸土害。”《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舉手掛網羅,動足觸機陷。”【5】触动;引起。{汉}{班固}《白虎通·五行》:“木在東方,東方者,陰陽氣始動,萬物始生。木之爲言觸也,陽氣動躍。”{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妙才激揚,雖觸思利貞,曷若折之中和,庶保無咎。”{巴金}《春》二:“{琴}似乎了解她的深心,所以{琴}的话也能触到她的深心。”【6】触犯,冒犯。{汉}{王符}《潜夫论·贤难》:“忠正之言,非徒譽人而已也,必有觸焉。”《汉书·元帝纪》:“重以{周}{秦}之弊,民漸薄俗,去禮儀,觸刑法,豈不哀哉!”《新唐书·李渤传》:“{渤}既以峭直觸要臣意,乃謝病歸。”《好逑传》第一回:“若一味耿直,不知忌諱,不但事不能濟,每每觸主之怒,成君之過,至於殺身,雖忠何益?”【7】距离。{唐}{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我之提封居{右扶風},觸{劍閣}千一百里,自{散關}抵{褒城},次舍十有五,牙門將{賈黯}董之。”【8】佛教语。六尘之一,即身根所生之感受。{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身根頑觸,唯貪細軟。”{章炳麟}《菌说》:“人之嗜欲,著於聲﹑色﹑香﹑味﹑觸﹑法,而仁義即由嗜欲而起。”【9】古代寓言中的小国名。参见“[觸蠻]”。【10】通“[濁]”。{南朝 梁}{江淹}《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燋鯁在躬,輒復塵觸。”《五灯会元·罗山闲禅师法嗣·明招德谦禅师》:“主事嗔曰:‘上座不識觸浄,爲甚麽不受浄水?’師跳下牀,提起浄瓶曰:‘這箇是觸是浄?’事無語,師乃撲破。”【11】姓。{战国}{赵}有{触龙}。见《史记·赵世家》。
觸情-汉语大词典
觸情
【1】触动情欲。{汉}{刘向}《列女传·鲁公乘姒》:“待禮然後動﹐不苟觸情﹐可謂貞矣。”{晋}{葛洪}《抱朴子·崇敬》:“觸情縱欲謂之非人。”【2】合乎情理。{三国} {魏}{嵇康}《释私论》:“值心而言﹐則言無不是;觸情而行﹐則事無不吉。”
觸目儆心-汉语大词典
觸目儆心
【1】看到某种情况而引为儆戒。{清}{林则徐}《拿獲行劫盗犯袁溃等审明定拟折》:“並將各犯首級在於上下游江干梟示﹐俾各觸目儆心。”
觸抵-汉语大词典
觸抵
亦作“[觸觝]”【1】指触犯刑法。{清}{朱琦}《感事》诗:“寃至{鹽峽}﹐恭順無觸觝。”《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謂士仕者﹐污漫者也﹐賊亂者也﹐恣睢者也﹐貪利者也﹐觸抵者也﹐無禮義而唯權勢之嗜者也。”{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曰:“觸抵﹐謂觸罪過也。”【2】犹言抵触顶撞。{汉}{焦赣}《易林·观之大壮》:“觸抵牆壁﹐不見户房。”{三国} {魏}{曹丕}《艳歌何尝行》:“少小相觸抵﹐寒苦常相隨。”《诗·鲁颂·閟宫》“秋而載嘗﹐夏而楅衡”{汉}{郑玄}笺:“秋將嘗祭﹐於夏則養牲﹐楅衡其牛角﹐爲其觸觝人也。”{明}{何景明}《题大司马王晋溪先生<十牛图>》诗:“風林烟草恣牧放﹐水涉沙眠無觸觝。”
觸挂-汉语大词典
觸挂
【1】犹触犯。《隋书·刑法志》:“{綽}再拜請曰:‘臣有死罪三。臣爲大理少卿﹐不能制馭掌固﹐使{曠}觸挂天刑﹐死罪一也。’”
觸及-汉语大词典
觸及
【1】触动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七章五:“因此﹐他决定在运动的‘第二阶段’狠狠触及一下他的灵魂!”
觸犯-汉语大词典
觸犯
【1】冒犯;冲撞。{汉}{王充}《论衡·难岁》:“豈獨抱器載物﹐去宅徙居觸犯之者而乃責之哉!”{徐迟}《牡丹》三:“那个宴会上的主人很生气﹐他被触犯了。”{唐}{韩愈}《贺册尊号表》:“微臣幸生聖代﹐觸犯刑章﹐假息海隅﹐死亡無日。”{明}{高启}《四臣论》:“正言不廻﹐觸犯忌諱。”
觸置-汉语大词典
觸置
【1】因触忤而被弃置。{南朝} {宋}{谢灵运}《劝伐河北表》:“久欲上陳﹐懼在觸置﹐蒙賜恩假﹐暫違禁省。”
觸動-汉语大词典
觸動
【1】触犯。{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一触动到他个人的利益﹐就双泪长流。”【2】激起;打动。{李準}《李双双》第四章:“{喜旺}触动心事﹐闷声不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因看了他﹐觸動了詩興﹐要作一兩首思親詩。”《朱子语类》卷四二:“方説得緩慢﹐人便不將做事﹐須是説得緊切﹐要忽然間觸動他。如被人駡﹐便説被人打;被人打﹐便説人要殺。蓋不如此﹐不足以觸動他也。”【3】碰撞。如:他在暗中摸索了半天﹐忽然触动了什么东西﹐响了一下。
觸陷-汉语大词典
觸陷
【1】谓触物陷祸。《荀子·修身》:“食飲﹑衣服﹑居處﹑動静: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
觸通-汉语大词典
觸通
【1】见“觸類旁通”。
觸楣頭-汉语大词典
觸楣頭
亦作“[觸霉頭]”【1】方言。遇事不利,遭遇不好。{邹韬奋}《糊涂虫假认真》:“依姓名表上抄下来的姓名……似乎是一件很稳当的事情﹐谁料这样‘触楣头’﹐却遇着是一个隔年的表格。”{周立波}《阿金的病》:“{阿金}﹐你真触霉头。”
觸露-汉语大词典
觸露
【1】触到露水。指清晨。《古诗源·古谚古语》:“觸露不掐葵﹐日中不翦韭。”
觸桶-汉语大词典
觸桶
【1】便桶。《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尼姑坐在觸桶上﹐道:‘小姐﹐你到初八日同奶奶到我小菴覷一覷﹐若何?’”{许政扬}注:“觸桶﹐便桶。”
觸迕-汉语大词典
觸迕
【1】见“觸忤”。
觸媒-汉语大词典
觸媒
【1】催化剂的旧称。【2】比喻促进事物变化的媒介。{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文学革命之回顾》:“时代不断的在创造它的文言﹐时代也不断的在创造它的白话﹐而两者也不断的在融洽﹐文学家便是促进这种文化﹑促进这种融洽的触媒。”
觸暑-汉语大词典
觸暑
【1】冒着暑热。{清}{姚世钰}《吴兴太守行》:“是時三伏熱﹐觸暑如遭烹。”{晋}{葛洪}《抱朴子·交际》:“冒寒觸暑﹐以走權門。”{清}{谭嗣同}《刘云田传》:“四年夏﹐大人上官{甘肅}﹐道{河南}﹑{陝西}﹐觸暑前﹐併日而食。”【2】中暑。{清}{钱泳}《履园丛话·梦幻·十神人》:“時先君子年六十四﹐偶觸暑﹐腹疾大作﹐醫藥罔效。”
觸目崩心-汉语大词典
觸目崩心
【1】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南朝} {陈}{徐陵}《答李颙之书》:“且年光遒盡﹐觸目崩心。扶力含毫﹐諸不申具。”《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緬尋遺烈﹐觸目崩心。”
觸景傷心-汉语大词典
觸景傷心
【1】见“觸景傷情”。
觸逆-汉语大词典
觸逆
【1】触犯违逆。《红楼梦》第九回:“上有{賈珍}溺愛﹐下有{賈蓉}匡助﹐因此族中人誰敢觸逆於他。”
觸搏-汉语大词典
觸搏
【1】犹撞击。{唐}{王起}《浪井赋》:“淪漣不盈﹐觸搏恆驚。”{晋}{木华}《海赋》:“更相觸搏﹐飛沫起濤。”
觸衰-汉语大词典
觸衰
【1】倒霉,触霉头。{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八章:“所有吃监狱饭的人都忌惮挨犯人的咒骂﹐怕‘触衰’﹐怕犯煞气。”
觸擊-汉语大词典
觸擊
【1】谓相抵触。{章炳麟}《訄书·订孔》:“《論語》者晻昧﹐《三朝記》與諸告飭﹑通論﹐多自觸擊也。”【2】撞击。《史记·封禅书》:“於是上使驗小方﹐鬭棊﹐棊自相觸擊。”{叶圣陶}《夜》:“‘他们留着字条呢!’他说着﹐衣袋里有铜元触击的声音。”
觸蹈-汉语大词典
觸蹈
【1】触犯践踏。《三国志·魏志·牵招传》:“值京都亂﹐{苗}{隱}見害﹐{招}俱與{隱}門生{史路}等觸蹈鋒刃﹐共殯斂{隱}屍﹐送喪還歸。”
觸續-汉语大词典
觸續
【1】谓不断碰撞。{唐}{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亂珠觸續正跳蕩﹐傾頭不覺金烏斜。”
觸霉頭-汉语大词典
觸霉頭
【1】见“觸楣頭”。
觸龍鱗-汉语大词典
觸龍鱗
【1】触犯龙的逆鳞。比喻臣子对君主的过失犯颜直谏。《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納於觸鱗﹐下詔無殊於扇暍。”{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夫犯顔之禍﹐將彰君過。宜上思{召公}咨商之義﹐下念{鮑勛}觸鱗之誅也一段﹐又爲{牧}之所本。”《後汉书·李云传》:“故敢觸龍鱗﹐冒昧以請。”亦省作“[觸鱗]”。{明}{王世贞}《读陈佥事祚遗事有感》诗:“愛主投經術﹐如何遂觸鱗。”
觸-汉语大词典
觸
【1】正面抚抹与反手相击。弹琴的两种指法。,“批”的古字。《文选·嵇康<琴赋>》:“心閑手敏﹐觸如志。”{李善}注:“《説文》‘批﹐反手擊也﹐與同。’”【2】引申为触动﹑感触。{清}{厉鹗}《同麐徵西颢瑶圃放舟孤山探梅分得低字》诗:“亭空撫陳迹﹐事往多觸。”
觸惱-汉语大词典
觸惱
【1】惹怒,触犯使之恼怒。《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太守只這一出﹐被他驚壞﹐又恐怕因此惹惱了他﹐連自己身子立不勾。却又不見得{李參軍}觸惱他一些處﹐正是不知一個頭腦。”《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慢説媳婦受些冤枉談論﹐便觸惱了姐姐﹐隨姐姐怎樣﹐媳婦也甘心情願。”《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趙昂}〕故意將言語觸惱{皮氏}﹐{皮氏}怨恨不絶於聲。”
觸衣-汉语大词典
觸衣
【1】内裤的别称。《正字通·衣部》:“袴﹐一名觸衣﹐俗呼小衣。”《五灯会元·大沩喆禅师法嗣·光孝慧兰禅师》:“嘗以觸衣書七佛名﹐叢林稱爲{蘭布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一·褌裆》:“袴﹐犢鼻﹐觸衣﹐小衣。”
觸途-汉语大词典
觸途
【1】见“觸塗”。
觸事-汉语大词典
觸事
【1】谓担任职司。{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愛才不擇行﹐觸事得讒謗。”{唐}{张鷟}《游仙窟》:“余答曰:‘下官是客﹐觸事卑微﹐但避風塵﹐則爲幸甚。’”【2】犹遇事。{清}{纪昀}《<考工记图>序》:“觸事廣義﹐俾古人制度之大﹐暨其禮樂之器﹐昭然復見於今兹。”{明}{张居正}《答符卿徐继斋书》:“苟生竊禄﹐無所建明﹐觸事感時﹐憮然自失。”{晋}{郭璞}《<方言>序》:“余少玩雅訓﹐旁味方言﹐復爲之解。觸事廣之﹐演其未及﹐摘其謬漏﹐庶以燕石之瑜﹐補琬琰之瑕。”
觸器-汉语大词典
觸器
【1】便桶。《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六祖弥遮迦尊者》:“乃入城﹐於闤闠間有一人手持酒器﹐逆而問曰:‘師從何方來﹐欲往何所?’祖曰:‘從自心來﹐欲往無處。’曰:‘識我手中物否?’祖曰:‘此是觸器而負浄者。’”{明}{王世贞}《弇州史料後集·严氏侈具》:“{世籓}當籍﹐有金絲帳﹐纍金爲之﹐輕細洞徹﹐有金溺器﹑象牙廂﹑金觸器之類。”{宋}{洪迈}《夷坚三志辛·螺治闭结》:“客曰:‘此易事耳﹐待奉施一藥。’即脱靴入水﹐探一大螺而出曰:‘事濟矣。持抵其家﹐以鹽半匕和殼生搗碎﹐置病者臍下三寸三分﹐用寬帛緊繫之﹐仍辦觸器以須其通’……曾未安席﹐砉然暴下﹐醫媿歎而散。”
觸罪-汉语大词典
觸罪
【1】犯罪。《荀子·正论》:“以爲治邪?則人固莫觸罪﹐非獨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明}{唐顺之}《与雷古和提学书》:“雖愚者亦知其足以觸罪而無所得矣。”{唐}{柳宗元}《愚溪对》:“唯觸罪擯辱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汝﹐闖闖以守汝。”【2】獬豸的别称。相传獬豸能触不正,辨奸佞,故称。{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草名指佞﹐便辟去朝;獸稱觸罪﹐姦回放黜。”
觸邪冠-汉语大词典
觸邪冠
【1】即獬豸冠。神兽獬豸,能触奸邪。古代为法冠之饰。{唐}{刘长卿}《爪洲驿饯张侍御》诗:“風生趨府步﹐筆偃觸邪冠。”
觸羊-汉语大词典
觸羊
【1】触藩之羊。比喻处于困境。{明}{无心子}《金雀记·集贤》:“浮生若寄﹐何須着意奔忙;笑殺紅塵客﹐行蹤類觸羊。”
觸摸-汉语大词典
觸摸
【1】接触着,抚摸着。{郭风}《叶笛集·夜宿泉州》:“呵﹐我仿佛触摸得住一幅地图:在这上面﹐{泉州}﹐你好像林荫中的一朵金玫瑰﹐披着月色在那里闪光﹐发出深沉的香味。”{秦牧}《艺海拾贝·哲人小孩》:“有些优秀的作品﹐你在阅读的时候﹐觉得那个作家﹐仿佛就在跟前﹐他的思想感情……仿佛可以触摸似的。”
觸電-汉语大词典
觸電
【1】人或动物接触较强电流。机体触电会受到破坏,甚至死亡。亦比喻受到强烈的刺激。{方之}《岁交春》:“‘啊﹐她家在{横梁}!’老头子像触电似地惊叫起来。”{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母亲的末一句话﹐像一根钢针戳入他的耳朵里﹐触电一般蓦然抬起头。”
觸網-汉语大词典
觸網
【1】触犯法网。{南朝} {梁}{沈约}《奏弹孔稚珪违制启假事》:“守官有典﹐觸網斯及﹐蓋所以崇威闡法﹐下肅上尊。”{宋}{姚鎔}《三说》:“向使觸網而能退卻﹐則悠然逝矣。”《南史·蔡兴宗传》:“{興宗}奉旨慰勞{廣陵}﹐州别駕{范義}與{興宗}素善﹐在城内同誅。{興宗}至﹐躬自收殯﹐致喪還{豫章}舊墓。上聞謂曰:‘卿何敢故爾觸網?’”【2】投入罗网。{唐}{李义府}《咏鹦鹉》:“牽弋辭重海﹐觸網去層巒。”
觸感-汉语大词典
觸感
【1】因接触而引起反应。{明}{顾起纶}《<国雅品>序》:“夫{韓嬰}作《傳》﹐聿興觸感之情;{匡鼎}説《詩》﹐頗適解頤之趣。”{马其昶}《<古文辞类纂>标注序》:“夫文字之見﹐隨所觸感﹐各肖其性識才學以出﹐其淺深高下不同之致﹐奚啻九級之臺乎?”{晋}{郭璞}《山海经图赞·九锺》:“九鍾將鳴﹐凌霜乃落﹐氣之相應﹐觸感而作。”
觸損-汉语大词典
觸損
【1】因触忤而受到损害。{明}{汤显祖}《牡丹亭·诘病》:“因何瘦壞了玉娉婷?你怎麽觸損了嬌情性?”
觸污-汉语大词典
觸污
【1】犹玷污。{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二折:“爲你在人間觸污聖僧羅漢﹐牛頭鬼力將{柳翠}斬訖報來。”{明}{汤显祖}《牡丹亭·诘病》:“怕腰身觸污了柳精靈﹐虚囂側犯了花神聖。”
觸覺-汉语大词典
觸覺
【1】皮肤﹑毛发与物体接触时的感觉。比喻敏锐的感觉。{徐兴业}《金瓯缺》第十九章:“太学生触觉灵敏﹐反应迅速﹐对社会舆论往往起着带头作用。”
觸地-汉语大词典
觸地
【1】到处,遍地。{清}{{吴伟业}等}《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觸地詞源湧﹐推鋒筆陣銛。”《尹文子·大道上》:“今以禮義招仁賢﹐所得仁賢者﹐萬不一焉;以名利招不肖﹐所得不肖者﹐觸地是焉。”{唐}{张鷟}《游仙窟》:“須臾之間﹐忽至松柏巖﹐桃華澗﹐香風觸地﹐光彩遍天。”
觸物-汉语大词典
觸物
【1】接触景物﹑事物。{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诗:“持杯凝遠睇﹐觸物結幽情。”{晋}{张载}《七哀诗》之二:“哀人易感傷﹐觸物增悲心。”
觸熱-汉语大词典
觸熱
【1】冒着炎热。{唐}{杜甫}《送高书记》诗:“借問今何官﹐觸熱向{武威}?”{汉}{崔駰}《博徒论》:“〔博徒〕乃謂曰:‘子觸熱耕耘﹐背上生鹽。’”{清}{无名氏}《燕台口号》之十六:“往來觸熱人告許﹐一晌心涼恐未能。”【2】比喻烦躁易怒。{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從今後無倒斷嗟呀怨咨﹐我去這觸熱也似官人行將禮數使。”
觸山-汉语大词典
觸山
【1】《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與{顓頊}争爲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絶,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后以“觸山”喻力大无穷。《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魯莊公}曰:‘{鮑叔牙}挾忿而來﹐加以{宋}助﹐{南宫長萬}有觸山舉鼎之力﹐吾國無其對手﹐兩軍并峙﹐互爲犄角﹐何以禦之?’”{南朝} {梁}{刘孝标}《辨命论》:“觸山之力無以抗﹐倒日之誠弗能感。”
觸絲-汉语大词典
觸絲
【1】投入罗网。{汉}{班固}《西都赋》:“鳥驚觸絲﹐獸駭值鋒。”
觸殃-汉语大词典
觸殃
【1】谓触犯祸祟。{汉}{王充}《论衡·辨祟》:“血忌不殺牲﹐屠肆不多禍;上朔不會衆﹐沽舍不觸殃。”
觸氏-汉语大词典
觸氏
【1】《庄子》寓言中的蜗角小国名。《庄子·则阳》:“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争地而戰。”
觸冒-汉语大词典
觸冒
【1】抵触冒犯。《国语·周语中》:“且其狀﹐方上而鋭下﹐宜觸冒人﹐王其勿賜;若貪陵之人來﹐而盈其願﹐是不賞善也。”《後汉书·朱浮传》:“{魏公子}顧朋友之要﹐觸冒强{秦}之鋒。”《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人觸冒山寨﹐理合就戮﹐敢有他言!”【2】冒着;接触。{清}{俞正燮}《贞女说》:“{勤}遇病喪没﹐鄰比斷絶﹐{曠}觸冒經營﹐尋復病亡。”{宋}{曾巩}《又祭亡妻晁氏文》:“若夫觸冒川途﹐幾數千里﹐使保清謐﹐則惟餘休。”{明}{唐顺之}《告病疏》:“不幸臣有狗馬之疾﹐往年秋冬之交觸冒霜露﹐始自皮毛﹐轉客臟胃﹐浸淫閼欝﹐壅而不散。”
觸鼻-汉语大词典
觸鼻
【1】刺激嗅觉。{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京師人造酒﹐類用灰﹐觸鼻蜇舌﹐千方一味﹐南人嗤之。{張汝■}謂之‘燕京琥珀’。”{宋}{杨万里}《昌英叔门外小树木犀早开》诗:“觸鼻無從覓﹐看林小綴黄。旋開三兩粟﹐已作十分香。”
觸禍-汉语大词典
觸禍
【1】遭受祸殃。{汉}{王充}《论衡·辨祟》:“人不觸禍不被罪﹐不被罪不入獄。”
觸目慟心-汉语大词典
觸目慟心
【1】看到某种情况而极度悲哀。《梁书·皇后传·太祖张皇后》:“朕少離苦辛﹐情地彌切﹐雖宅相克成﹐輅車靡贈﹐興言永往﹐觸目慟心。”
觸觝-汉语大词典
觸觝
【1】见“觸抵”。
觸塵-汉语大词典
觸塵
【1】佛教语。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身根所对之境为触,如坚软﹑燥湿等是。{唐}{李邕}《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觸塵者庇如來之影﹐牽毛者荷師子之威。”
觸鋒-汉语大词典
觸鋒
【1】触犯锋刃。谓亲临战斗。{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突刃觸鋒﹐爲士卒先。”{唐}{柳宗元}《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某特承朝奬﹐謬列藩臣﹐常以突刃觸鋒﹐未爲效節﹐膏原潤草﹐豈足酬恩。”
觸忤-汉语大词典
觸忤
亦作“[觸迕]”【1】冒犯。《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彭羕}〕因直言觸忤{劉璋}﹐被{璋}髡鉗爲徒隸﹐因此短髮。”{唐}{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诗:“{劍南}春色還無賴﹐觸忤愁人到酒邊。”《晋书·唐彬传》:“{鄧艾}忌克詭狹﹐矜能負才﹐順從者謂爲見事﹐直言者謂之觸迕。”《後汉书·刘瑜传》:“臣悾悾推情﹐言不足採﹐懼以觸忤﹐征營慴悸。”{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东华录》:“其書編年紀録﹐毫無觸迕。”
觸雨-汉语大词典
觸雨
【1】趁雨;冒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每天雨時﹐即觸雨折取春生少枝﹐長一赤已上者﹐插著壟中……三歲成椽。”
觸嗅-汉语大词典
觸嗅
【1】犹触鼻。{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驚魂見蛇蚓﹐觸嗅值蝦蟛。”
觸射-汉语大词典
觸射
【1】犹触击。{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號爲承平﹐其實普天之家室﹐皆怨氣之冲盈﹐争心之觸射﹐毒於黄霧而塞於寰瀛也。”
觸手-汉语大词典
觸手
【1】犹污手。某些民族的一种习惯,以左手进食;右手则接触秽物,称为“觸手”。{宋}{岳珂}《桯史·番禺海獠》:“{番禺}有海獠雜居……旦輒會食﹐不置匕箸﹐用金銀爲巨槽﹐合鮭炙﹑粱米爲一﹐灑以薔露﹐散以冰腦。坐者皆寘右手于褥下不用﹐曰此爲觸手﹐惟以溷而已﹐羣以左手攫取﹐飽而滌之。”按﹐此指居住在当地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或{阿拉伯}人。【2】水螅等低等动物的感觉器官。多生在口旁,状如丝或手指,藉以感触外物,亦可用来捕食。{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鹦鹉螺》:“鸚鵡螺爲軟體動物﹐有四鰓﹐口之周圍多絲狀觸手。”
觸瓶-汉语大词典
觸瓶
【1】佛教用具。佛家有净触二瓶。净瓶之水洗净手,触瓶之水洗污手。{唐}{皎然}《酬秦山人赠别》诗之一:“來觀新月依清室﹐欲漱香泉護觸瓶。”
觸處機來-汉语大词典
觸處機來
【1】谓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红楼梦》第一一六回:“衆人都見他忽笑忽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舊病;豈知{寶玉}觸處機來﹐竟能把偷看册上的诗句牢牢記住了。”
觸石-汉语大词典
觸石
【1】指险峰。《文选·郭璞<江赋>》:“播靈潤於千里﹐越{岱宗}之觸石。”{李周翰}注:“江中起雲霧﹐疾速乃超越也。”{晋}{陆云}《喜霁赋》:“靖屏翳之洪隧兮﹐戢{太山}之觸石。”【2】《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后以“觸石”谓山中云气与峰峦相碰击,吐出云来。《文选·左思<蜀都赋>》:“岡巒糾紛﹐觸石吐雲。”{李善}注:“《春秋元命苞》曰:山有含精藏雲﹐故觸石而出也。”{唐}{李正辞}《赋得白云起封中》:“千年{泰山}頂﹐雲起{漢皇}封。不作奇峯狀﹐寧分觸石容。”
觸死-汉语大词典
觸死
【1】犯死罪。《汉书·东方朔传》:“糞土愚臣﹐忘生觸死。”{颜师古}注:“忽忘其生而觸死罪也。”《後汉书·郅寿传》:“臣所以敢犯嚴威﹐不避夷滅﹐觸死瞽言﹐非爲{壽}也。”
觸類而長-汉语大词典
觸類而長
【1】语本《易·繫辞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孔颖达}疏:“謂觸逢事類而增長之。”意谓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唐}{刘知幾}《史通·因习》:“觸類而長﹐實繁其徒。”{章炳麟}《訄书·清儒》:“{焦循}爲《易通釋》﹐取諸卦爻中文字聲類相比者﹐從其方部﹐觸類而長﹐所到冰釋。”{三国} {魏}{嵇康}《琴赋》:“其餘觸類而長﹐所致非一﹐同歸殊途﹐或文或質。”{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至於序述哀情﹐則觸類而長。”
觸機-汉语大词典
觸機
【1】触动灵机;碰巧。{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假和尚》:“途遇一僧﹐醉卧於道﹐身畔有擔﹐生觸機而嘆曰:‘噫﹐是可爲也。’”{徐兴业}《金瓯缺》第十四章:“他最初考虑这个行动时﹐偶然和触机的成分很大。”【2】遇到机会。《旧唐书·韦思谦传》:“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權﹐觸機便發﹐固宜爲身災也。”【3】触犯机阱。{宋}{司马光}《归田诗》之二:“紱冕誠虚器﹐簪裳悉畏塗。觸機身未保﹐好直道先孤。”
觸手生春-汉语大词典
觸手生春
【1】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以{杜}{韓}與之比較﹐一則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則不用力而觸手生春:此仙與人之别也。”
觸蠻-汉语大词典
觸蠻
【1】《庄子·则阳》:“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争地而戰,伏尸數萬。”{触}和{蛮},古代寓言中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后因以“觸蠻”称因争细微私利而兴师动众。{清}{黄遵宪}《旋军歌》之八:“何洲何地争{觸}{蠻}﹐看余馬首旋。”{赵樸初}《拟寒山》诗:“殺聲動天地﹐{觸}{蠻}酣大戰。”
觸劘-汉语大词典
觸劘
【1】碰撞磨擦。{元}{揭傒斯}《送程叔永南归序》:“幸而後之人愛而有之﹐否則撤其藩垣﹐肆其狂馳﹐牛馬觸劘﹐樵牧扳援﹐先披其枝﹐後撥其根﹐見者傷嗟﹐聞者憤惋﹐不亦悲夫!”
觸悟-汉语大词典
觸悟
【1】触动而领悟。{朱自清}《经典常谈·说文解字》:“那整画断画的排列﹐也许是在排列着蓍草时触悟出来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説到這裏﹐我忽然觸悟起來。”
觸綸-汉语大词典
觸綸
【1】投入罗网。《文选·左思<吴都赋>》:“精衞銜石而遇繳﹐文鰩夜飛而觸綸。”{李周翰}注:“綸﹐小網也。”
觸着-汉语大词典
觸着
【1】触及,触到。{鲁迅}《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用玩笑来应付敌人﹐自然也是一种好战法﹐但触着之处﹐须是对手的致命伤﹐否则﹐玩笑终不过是一种单单的玩笑而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祕書道:‘不必説破﹐侍御只牢牢記着“稠桑王老”四字﹐少不得有相會之處。’……{行修}聽得‘稠桑’二字﹐觸着便自上心。”
觸目皆是-汉语大词典
觸目皆是
【1】眼睛所见到的都是某类事物。形容为数众多。{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六:“我们是找工作做的人﹐重要的工作摆在面前﹐触目皆是﹐而却不让你染手﹐有良心的人谁个能够不苦闷呢?”{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觸緒-汉语大词典
觸緒
【1】触动心绪。{唐}{令狐楚}《为楼烦监杨大夫请朝觐表》:“臣聞心孤者觸緒而悲﹐意切者發言皆懇。”{清}{钱之青}《风阻岳州》诗:“昔賢臨望處﹐觸緒感懷多。”{清}{陈梦雷}《抒哀赋》:“喪紀其一周兮﹐徒囚首而懷故鄉;觸緒以興愴兮﹐重閟咽而抑傷。”
觸鱗-汉语大词典
觸鱗
【1】見“觸龍鱗”。
觸刺-汉语大词典
觸刺
【1】抵触刺杀。{汉}{王充}《论衡·物势》:“夫人以刃相賊﹐猶物以齒角爪牙相觸刺也。”
觸激-汉语大词典
觸激
【1】相互撞击;冲击。{清}{徐葆光}《上滩行》:“順流雖云樂﹐觸激無堅完。”{唐}{柳宗元}《石涧记》:“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牀下。”{章炳麟}《文学说例》:“蓋其弦誦相授﹐素由耳治﹐久則音節諧熟﹐觸激唇舌﹐不假思慮﹐而天縱其聲。”
觸怒-汉语大词典
觸怒
【1】惹怒,触犯使之发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昨天晩上﹐{映芝}央求他回{通州}去﹐不知怎樣觸怒了他﹐便把{映芝}的頭也打破了。”《东周列国志》第十回:“寡君使{足}修好上國﹐未有開罪﹐不知何以觸怒?”{吕建中}《罗三嫚》:“原来头一天晩上她被那个‘穿长袍的’族长叫去大加斥责﹐她不服﹐还了嘴﹐这下子把族长触怒了。”
觸藩-汉语大词典
觸藩
【1】比喻碰壁,进退两难。{明}{何大复}《进舟赋》:“戇必至於觸藩兮﹐智或流於刻舟。”{清}{泣红}《胭脂血弹词》第二回:“羵首常愁荒職任﹐觸藩又恐遇災兇。”{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弔影慙連茹﹐浮生倦觸藩。”【2】以角抵撞藩篱。{汉}{董仲舒}《士不遇赋》:“努力觸藩﹐徒摧角矣。”《易·大壮》:“羝羊觸藩﹐羸其角。”
觸發-汉语大词典
觸發
【1】触动引发。《隋书·音乐志上》:“萌生觸發﹐歲在春。《咸池》始奏﹐德尚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臨水﹐足以觸發道機﹐開豁心志﹐爲益不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這回我過{上海}時﹐偶然看見一件奇事﹐如今觸發着了﹐我才記起來。”{鲁迅}《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无论念几千万遍‘不仁不义’或者《金光明咒》﹐也不会触发{日本}地震﹐使它陆沉大海。”
觸塗-汉语大词典
觸塗
亦作“[觸途]”【1】处处,各处。《旧唐书·崔融传》:“船有大小﹐載有少多﹐量物而税﹐觸途淹久。”《说郛》卷六九引{宋高宗}《翰墨志》:“至若虎視狼顧﹐龍駭獸犇﹐或草聖草賢﹐或絶倫絶世﹐宜合天矩﹐觸塗造極。”{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北面事親﹐别舅摛《渭陽》之詠;堂上養老﹐送兄賦{桓山}之悲﹐皆大失也。舉此一隅﹐觸塗宜慎。”
觸受-汉语大词典
觸受
【1】触及,遭受。{清}{汪价}《<三侬赘人广>自序》:“四人啓户而視﹐觸受風色﹐心目迷眩﹐一時俱到。”
觸鬚-汉语大词典
觸鬚
【1】即触角。{张天翼}《蜜蜂·仇恨》:“还有许多蚂蚁在他身上爬着﹐怪忙似地﹐它们彼此用触须传达它们的话。”{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鲫》:“鯽﹐即鮒也﹐形似鯉﹐無觸鬚。”
觸意-汉语大词典
觸意
【1】触发情意。{三国} {魏}{张邈}《自然好学论》:“民生也直﹐聚而勿教;肆心觸意﹐八情必發。”
觸興-汉语大词典
觸興
【1】即兴,随感起兴。{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铨赋》:“至於草區禽旅﹐庶品雜類﹐則觸興致情﹐因變取會。”
觸目警心-汉语大词典
觸目警心
【1】看到某种情况,心中引起警觉。{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一》:“如爲子而必誠於孝﹐觸目警心﹐自有許多痛癢相關處。”《扫迷帚》第二四回:“貴友既著有《醒迷文》﹐俟寄到時﹐明歲開設學堂﹐可鈔貼各鄉鎮講堂﹐以便教習隨時講解﹐俾學生觸目警心。”
觸時-汉语大词典
觸時
【1】触犯时忌。{汉}{王充}《论衡·辨祟》:“占射事者必將復曰:‘移徙觸時﹐往來不吉。’”
觸景生情-汉语大词典
觸景生情
【1】看到眼前景象因而产生某种感情。{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秦牧}《艺海拾贝·小羊的刺激》:“在那种地方﹐当时的人们触景生情﹐不知道写下多少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诗篇。”{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有的触景生情想起家乡在低声叹气。”
觸千搗萬-汉语大词典
觸千搗萬
【1】方言。形容恶语詈骂。《何典》第五回:“{劉打鬼}聽了﹐不覺惱羞變怒﹐跳得八丈高﹐把{雌鬼}觸千搗萬亂駡起來。”
觸藩羝-汉语大词典
觸藩羝
【1】语本《易·大壮》:“羝羊觸藩。”后因以“觸藩羝”比喻处于困境的人。{宋}{叶梦得}《怀西山》诗:“不作巢幕燕﹐肯從觸藩羝。”{唐}{杜牧}《朱坡》诗:“自塵何太甚﹐休笑觸藩羝。”{晋}{郭璞}《游仙诗》之一:“進則保龍見﹐退爲觸藩羝。”
觸目-汉语大词典
觸目
【1】显眼;引人注目。{明}{无名氏}《鸣凤记·拜谒忠灵》:“忠義關心﹐奸邪觸目﹐莫非感慨。”{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觀其或亭或臺﹐或牆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遊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曹禺}《雷雨》第一幕:“触目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2】目光所及。{沈从文}《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忽然又来到这么一个地方﹐记忆习惯中的文字不免过于陈旧了﹐触目景物人事却十分新。”《晋书·习凿齿传》:“來達{襄陽}﹐觸目悲感﹐略無歡情。”{宋}{欧阳修}《采桑子》词:“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觸類而通-汉语大词典
觸類而通
【1】见“觸類旁通”。
觸觸生-汉语大词典
觸觸生
【1】{北周}{熊安生}避大官讳的阿谀自称。《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安生}〕將通名﹐見{徐之才}﹑{和士開}二人相對﹐以{徐之才}諱‘雄’﹐{和士開}諱‘安’﹐乃稱‘觸觸生’﹐羣公哂之。”
觸處-汉语大词典
觸處
【1】到处,随处。极言其多。{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飲馬{揚子江}﹐觸處見將才。”《南史·循吏传序》:“凡百户之鄉﹐有市之邑﹐歌謡舞蹈﹐觸處成羣﹐蓋{宋}世之極盛也。”{明}{刘基}《蝶恋花》词:“白水茫茫煙渺渺。原野高低﹐觸處生芳草。”{清}{侯铨}《送西京再至京师次西涧翁韵》:“匆匆便作臨{河}别﹐離緒無端觸處生。”
觸抹-汉语大词典
觸抹
【1】碰擦。{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我則怕刀尖兒觸抹着輕■了你手﹐樹葉兒隄防打破我頭。”
觸礙-汉语大词典
觸礙
【1】抵触阻碍。《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且説{裴越客}已到{扆州}界内﹐{石阡}江中。那江中都是些山根石底﹐重船到處觸礙﹐一發行不得。”{汉}{王充}《论衡·说日》:“今天運轉﹐其北際不著地者﹐觸礙﹐何以能行!”
觸目驚心-汉语大词典
觸目驚心
【1】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震动。{瞿秋白}《饿乡纪程》七:“我们从{奉天}到{哈尔滨}沿路触目惊心﹐都是{日本}人侵略政策的痕迹。”{清}{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餘辜﹐毋謂言之不早也。”
觸瑟-汉语大词典
觸瑟
【1】语本《汉书·金日磾传》:“{何羅}褏白刃從東箱上,見{日磾},色變,走趨卧内欲入,行觸寶瑟,僵。{日磾}得抱{何羅},因傳曰:‘{莽何羅}反!’……{日磾}捽胡投{何羅}殿下,得禽縛之。”后以“觸瑟”为暴露奸邪的典故。{南朝} {梁}{刘孝绰}《答云法师书》:“寧慮五怨﹐思效遂虜﹐引{梁丘}隨劍之説﹐{日磾}觸瑟之辭。”{明}{夏完淳}《大哀赋》:“至於五世偏安﹐三朝舊事﹐指觸瑟爲貞規﹐目采芝爲佞軌。”
觸眼-汉语大词典
觸眼
【1】看不顺眼。《荡寇志》第一〇四回:“{蔡京}又説:‘總爲{郭盛}一案﹐提動天怒﹐所以我們這邊十分觸眼﹐轉顯得{陳希真}那邊十分凑趣。”【2】显眼;引人注目。《儿女英雄传》第九回:“這三千金﹐通共也不過二百來斤﹐怕帶不了去;但是東西狼犺﹐路上走着﹐也未免觸眼。”【3】目光所及。{元}{吴莱}《夕乘月渡荆门闸》诗:“初更渡{荆門}﹐觸眼舟楫亂。”{清}{陈维崧}《倒犯·秋日云臣斋头同大士展故友蒋瞻武遗墨感赋》词:“觸眼見﹐官奴數行。《韭花》遺蹟﹐零紈碎墨﹐秋光映碧。”
觸景-汉语大词典
觸景
【1】见到眼前情景。{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詩人遇題觸景﹐即有吟咏﹐豈必皆有所爲耶?”{元}{黄溍}《题清华亭》诗:“觸景幽興多﹐接物道機熟。”{元}{王冕}《金陵行送余局官》诗:“高樓如天酒如海﹐觸景令人生感慨。”
觸戰-汉语大词典
觸戰
【1】参加战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句踐}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戰以死。”
觸禁-汉语大词典
觸禁
【1】触犯禁忌。《汉书·食货志下》:“民摇手觸禁﹐不得耕桑﹐繇役煩劇﹐而枯旱蝗蟲相因。”
觸諱-汉语大词典
觸諱
【1】触犯讳忌。{唐}{韩愈}《送穷文》:“捩手覆羹﹐轉喉觸諱。”{汉}{王充}《论衡·程材》:“割切將欲﹐直言一指﹐觸諱犯忌。”
觸寒-汉语大词典
觸寒
【1】冒寒。《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四年﹐{蒼}上疏願朝﹐上以王觸寒涉道﹐使中謁者賜乘輿貂裘。”《梁书·武帝纪下》:“勤於政務﹐孜孜無怠。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燭看事﹐執筆觸寒﹐手爲皴裂。”
觸豸-汉语大词典
觸豸
【1】即獬豸。相传獬豸为古代神羊,能辨触奸佞,故称。{明}{沈鲸}《双珠记·与珠觅珠》:“聖主崇儒術﹐賢士翼帝躬;立朝防觸豸﹐行路避乘驄。”
觸景傷情-汉语大词典
觸景傷情
【1】看到眼前景象而引起伤感之情。《吴歌甲集·茅舍萧萧傍竹篱》:“茅舍蕭蕭傍竹籬﹐西風慘淡雨霏霏﹐其時黄菊花初放﹐觸景傷心最慘悽。”{谷风}《加勒比海上的黄昏》:“现在旧地重游﹐怎么能不触景伤怀!”《冷眼观》第二回:“但相隔不過三易寒暑﹐而{秦淮河}一帶樓臺﹐已非昔比﹐一時觸景傷情﹐不意致勞下問﹐死罪死罪!”{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他来到这里﹐触景伤情﹐已经默然用指头抹了几回眼泪。”亦作“[觸景傷懷]”﹑“[觸景傷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夜來皓魄當空﹐澄波萬里﹐上下一碧﹐{燦若}獨自無聊﹐觸景傷懷﹐遂爾口占一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司户自此赴任{襄陽}﹐一路上鳥啼花落﹐觸景傷情﹐只是想着{盼奴}。”
觸忌-汉语大词典
觸忌
【1】触犯禁忌。{汉}{王充}《论衡·辨祟》:“見吉﹐則指以爲前時擇日之福;見凶﹐則以爲往者觸忌之禍。”
觸目傷懷-汉语大词典
觸目傷懷
【1】见“觸目傷心”。
觸地號天-汉语大词典
觸地號天
【1】呼天抢地。形容悲痛之极。{明}{{张敬修}等}《文忠公行实》:“既出﹐遂觸地號天﹐幾不可生。”
觸鹿-汉语大词典
觸鹿
【1】典出《晋书·孝友传·许孜》:“俄而二親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縣之{東山},躬自負土……鎮宿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時有鹿犯其松栽,{孜}悲歎曰:‘鹿獨不念我乎!’明日,忽見鹿爲猛獸所殺,置於所犯栽下。”后因以“觸鹿”谓孝感所至,墓地无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宋}{苏轼}《同年程德林求先坟·思成堂》诗:“養松無觸鹿﹐助祭有馴烏。”{清}{顾炎武}《墓後结庐三楹作》诗:“舊栽松樹無觸鹿﹐惟有老柏銜悲枯。”
觸突-汉语大词典
觸突
【1】冒犯。{晋}{袁宏}《後汉纪·桓帝纪下》:“殘酷之吏不顧無辜之害﹐欲使聖朝必加罰於臣宗﹐是以不敢觸突天威﹐而自竄山林。”{元}{柯丹丘}《荆钗记·责婢》:“小梅香﹐待回言﹐恐觸突了使長。”《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媽媽也幾遍教女兒打發{李甲}出院﹐見女兒不統口﹐又幾遍將言語觸突{李公子}﹐要激怒他起身。”【2】突击;抵突;冲撞。{宋}{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觸突人曰揨觸。”{三国} {魏}{曹植}《七启》:“哮闞之獸﹐張牙奮鬣﹐志在觸突﹐猛氣不慴。”《後汉书·西羌传》:“其兵長在山谷﹐短於平地﹐不能持久﹐而果於觸突﹐以戰死爲吉利﹐病終爲不祥。”{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七:“凡栽樹訖﹐皆不用手捉﹐及六畜觸突。”
觸諫-汉语大词典
觸諫
【1】犹犯谏。{汉}{刘向}《九叹·离世》:“犯顔色而觸諫兮﹐反蒙辜而被疑。”
觸邪-汉语大词典
觸邪
【1】谓辨触奸邪。古代传说中有神羊,名獬豸,能辨邪触不正者。{明}{无名氏}《鸣凤记·幼海议本》:“青瑣初開散御香﹐掀髯長笑入朝陽﹐觸邪自信有神羊。”《晋书·束晳传》:“朝養觸邪之獸﹐庭有指佞之草。”{清}{方文}《太湖寿李溉林明府百韵》:“觸邪承密勿﹐持法定訏謨。”{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臣職在觸邪﹐不勝其憤﹐謹録奏聞﹐伏候勑旨。”【2】即触邪冠。{唐}{苏颋}《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诗:“旗合無邀正﹐冠危有觸邪。”{清}{金义植}《怀高武康侍御军台》诗:“身訝新擐甲﹐冠爲舊觸邪。”
觸目傷心-汉语大词典
觸目傷心
【1】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七章五:“所有这些触目伤心的事﹐都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葫芦坝}上。”亦作“[觸目傷懷]”。{冰心}《集外·庄鸿的姊姊》:“平日这灯下﹐便是我们的天堂;今日却成了地狱了﹐没有一个地方一件事情﹐不是使我触目伤心的。”{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貧者無力賃屋﹐男婦老幼皆露處。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觸目傷心﹐計極窮人不過百十﹐費無多﹐思有以援之。”
觸礁-汉语大词典
觸礁
【1】船只在航行中触撞暗礁。
觸角-汉语大词典
觸角
【1】昆虫﹑软体动物或甲壳类动物感觉器官之一,生在头上,一般呈丝状。也叫触须。{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细腰蜂》:“細腰蜂﹐觸角短而彎曲﹐體色多黑。”【2】比喻最敏感的试探性的先头部分。{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一:“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意念﹐要把文化的触角尽量往民间伸出去。”
觸撥-汉语大词典
觸撥
【1】触动撩拨。{清}{徐志岩}《闻鹧鸪》诗:“忽聽格磔鈎輈語﹐觸撥歸心淚滿衣。”{宋}{范成大}《秋前风雨顿凉》诗:“酒杯觸撥詩情動﹐書卷招邀病眼開。”{金}{元好问}《别纬文兄》诗:“行期幾日休相問﹐觸撥覊愁恐不禁。”{清}{佟法海}《浔阳楼》诗:“琵琶一曲斷腸聲﹐觸撥當筵謫宦情。”【2】顶触,碰撞。{唐}{韩偓}《闲居》诗:“麋鹿跳梁憂觸撥﹐鷹鸇搏擊恐粗疏。”{宋}{张耒}《南征赋》:“豈舟人之肅洽兮﹐艇觸撥而欲倒。”
觸踐-汉语大词典
觸踐
【1】触及,遭到。{唐}{元结}《文编序》:“豈欲跡參戎旅﹐苟在冠冕﹐觸踐危機﹐以爲榮利。”
觸值-汉语大词典
觸值
【1】遭遇。{汉}{王充}《论衡·气寿》:“凡人禀命有二品:一曰所當觸值之命﹐二曰强弱壽夭之命。所當觸值﹐謂兵﹑燒﹑壓﹑溺也;强壽弱夭﹐謂禀氣渥薄也。”
觸民-汉语大词典
觸民
【1】《庄子》寓言中的蜗角小国{触国}的百姓。{唐}{卢照邻}《释疾文·命曰》:“{觸}民居蝸而争地﹐龍伯釣鼇而訴天。”
觸喉-汉语大词典
觸喉
【1】犹刎颈。{宋}{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蒙教育之如天﹐恨補報之無地﹐但思粉骨﹐何畏觸喉。”
觸景傷懷-汉语大词典
觸景傷懷
【1】见“觸景傷情”。
觸類旁通-汉语大词典
觸類旁通
【1】《易·繫辞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又《乾》:“六爻發揮,旁通情也。”后以“觸類旁通”谓掌握了某一事物规律,就能推知同类事物。{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我真高兴﹐得着两个新鲜的意思﹐让我对于生活的方法﹐能触类旁通的思索一回。”亦作“[触類而通]”。{清}{侯方域}《与陈定生论诗书》:“當其勝絶﹐變動難拘﹐是惟心知其意者﹐觸通而已。”{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觸類旁通﹐啓發實多。”{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之一:“而夫子作大象﹐多於卦爻之辭之外﹐别起一義以示學者﹐使之觸類而通﹐此即舉隅之説也。”亦省作“[觸通]”。《说郛》卷七七引{宋}{李之彦}《东谷所见·寿命福德》:“人之念慮一正﹐則萬善可觸類而通;行一善﹐則萬善皆萌蘖于此。”
觸引-汉语大词典
觸引
【1】犹触发。{清}{方文}《夜泊张秋》诗:“嗚咽澗下泉﹐慘悽江上雨﹐聽者不能寐﹐觸引愁千縷。”
觸齧-汉语大词典
觸齧
【1】喻波涛冲击侵蚀。{清}{魏源}《粤江舟行》之一:“無心相觸齧﹐曾誰怨介堅。”{宋}{苏洵}《忆山送人》诗:“{長江}渾渾流﹐觸齧不可欄。”【2】抵触啃啮。《周礼·地官·充人》“祀五帝則繫于牢”{汉}{郑玄}注:“牢﹐閑也。必有閑者﹐防禽獸觸齧。”
觸目經心-汉语大词典
觸目經心
【1】见到而萦烦于心。{明}{何大复}《感春》诗:“風光物色元非惡﹐觸目經心偏苦情。”
觸羅-汉语大词典
觸羅
【1】投入罗网。{唐}{白居易}《感兴》诗之二:“魚能深入寧憂釣﹐鳥解高飛豈觸羅。”【2】打鱼。谓隐退。{唐}{李群玉}《留别马使君》诗:“俱來海上歎煙波﹐君佩銀魚我觸羅。”
觸鬭蠻争-汉语大词典
觸鬭蠻争
【1】{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因以“觸鬭蠻争”喻为私利而争斗。{清}{尤侗}《驻云飞·十空曲》:“豎子英雄﹐{觸}鬭{蠻}争蝸角中。”{清}{王韬}《答强弱论》:“{觸}鬭{蠻}争﹐由造物主觀之﹐不值一笑。”
觸石決木-汉语大词典
觸石決木
【1】比喻莽撞蛮干。{汉}{扬雄}《太玄·难》:“次八﹐觸石決木﹐維折角。測曰:觸石決木﹐非所治也。”{范望}注:“以弱治剛﹐故非所任也。”
觸類-汉语大词典
觸類
【1】遇事。《梁书·侯景传》:“{澄}天性險忌﹐獨類猜嫉﹐諂諛迭進﹐共相搆毁。”【2】各种;每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蕙芳》:“已而以手探入﹐壺盛酒﹐柈盛炙﹐觸類熏騰。”{宋}{文莹}《续湘山野录》:“未周歲﹐而公主告卒。國主傷悼悲泣曰:‘吾不欲再覩{劉生}之面。’勑執政削其官籍﹐一簪不與﹐却送還{洪州}。生恍若夢覺﹐觸類如舊。”{唐}{白行简}《李娃传》:“〔姥〕乃命娃出。明眸皓腕﹐舉步艷冶。生遽驚起﹐莫敢仰視。與之拜畢﹐叙寒燠﹐觸類妍媚﹐目所未覩。”【3】接触相类事物。{清}{王夫之}《雪赋》:“汾雲空白﹐眄江漢以無方;塞草不青﹐睠關山而奚至。莫不俯仰同情﹐悲生觸類。”{唐}{杜甫}《上水遣怀》诗之四:“善知應觸類﹐各藉穎脱手。”{晋}{葛洪}《抱朴子·祛惑》:“雖聖雖明﹐莫由自曉。非可以歷思得也﹐非可以觸類求也。”
觸蹶-汉语大词典
觸蹶
【1】触突貌。{唐}{陈仲舒}《灯蛾赋》:“焦爛唐突﹐離披觸蹶。”《文选·班固<西都赋>》:“窮虎奔突﹐狂兕觸蹶。”{吕延济}注:“言虎兕窮迫﹐自相觸突而顛蹶。”
誤觸-汉语大词典
誤觸
【1】无意中触犯。{宋}{程大昌}《考古编·象刑四》:“蓋{周}人布刑象之法﹐其上下相承﹐極其重複﹐正慮不知者之誤觸也。”
頂觸-汉语大词典
頂觸
【1】犹顶撞。《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那日問時﹐我料的你與{計姨夫}每人至少得二十五板﹐後來他撾了撾籤﹐憑{計姨夫}頂觸了一頓﹐束住了手不打﹐把衆人都詫異的極了。”
面觸-汉语大词典
面觸
【1】当面指责。《史记·汲郑列传》:“而{黯}常毁儒﹐面觸{弘}等徒懷詐飾智以阿人主取容。”
鬥觸-汉语大词典
鬥觸
亦作“[鬦觸]”【1】撞击。{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諸木起立空中﹐自相搏擊﹐聲若雷霆﹐鬦觸摧折﹐繽紛如雨。”
馳觸-汉语大词典
馳觸
【1】犹驱使。{明}{徐复祚}《投梭记·救女》:“此類大王手下有多少?有三千種類堪馳觸。”
鹿觸-汉语大词典
鹿觸
【1】{晋}孝子{许孜}为母墓道植松,被鹿所触犯,{许}甚悲恸,后鹿忽为猛兽所杀。事见《晋书·孝友传·许孜》。后以“鹿觸”为诗文典故。{宋}{苏轼}《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新松無鹿觸﹐舊柏有烏馴。”
點觸-汉语大词典
點觸
【1】触动。{郭沫若}《文艺论集·神话的世界》:“但它偶尔一点触到诗人的心机﹐便成就了一幅绮丽的织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