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許)是什么意思
一許-汉语大词典
一許
【1】如此;如许。{宋}{范成大}《正月十日夜大雷震》诗之一:“但要蟄蟲啓户﹐何須一許震驚?”【2】一经允许。《朱子语类》卷八三:“今{驪姬}一許他中立﹐他事便了。”
二許-汉语大词典
二許
【1】指{东晋}精通道家学说的{许映}{许穆}父子。{南朝} {梁}{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昔在{西漢}﹐三{茅}來賓;爰暨{東晋}﹐二{許}懷真。”《云笈七籤》卷五:“〔{楊羲}〕幼而通靈﹐與二{許}早結神明之交。”原注:“二{許}﹐{許映}與{許穆}。”
不許-汉语大词典
不許
【1】不赞许,不佩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自古有的英雄﹐這將軍﹐皆不許。”【2】不允许。《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愛{曹}﹑{衛}﹐必不許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怒﹐不許。”{唐}{熊孺登}《日暮天无雲》诗:“應非暫呈瑞﹐不許出山川。”{茅盾}《昙》:“她时常想跑得远些﹐不愿长住在家中﹐然而父亲又不许。”【3】不能。用于反问句,强调其否定性。如: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兩許-汉语大词典
兩許
【1】犹两可。{三国} {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前論云時日非盛王所有﹐故吾問惟戊之事。今不答惟戊果是非﹐而曰所誡勸﹐此復兩許之言也。”【2】指{汉}末{许劭}兄弟。二人俱有高名。{南朝} {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名價齊兩{許}﹐閨門比三{陳}。”
爾許-汉语大词典
爾許
【1】犹言如许﹑如此。《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浩周}之還”{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此鼠子自知不能保爾許地也。”{宋}{杨万里}《自音声岩泛小舟下高溪》诗:“舟穩何妨小﹐波恬爾許平。”{郭沫若}《南冠草》附录《夏完淳》:“故余意以为《吴志》较为真切﹐且仓卒自缢之人﹐不会有尔许闲暇咬文嚼字也。”
久許-汉语大词典
久許
【1】稍久。《海内十洲记·聚窟洲》:“諸内外牛馬豕犬之屬﹐皆絶絆離繫﹐驚駭放蕩﹐久許咸定。”{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女出食穀﹐初小腹痛﹐嘔逆﹐久許乃習。”{南朝} {宋}{刘义庆}《幽明录》:“夜三更﹐有扣門者﹐久許﹐聞裏有人應云。”
也許-汉语大词典
也許
【1】或许。表示不很肯定。《孽海花》第三三回:“也許矮子今天就來。去不得﹐去不得!”{刘大白}《收成好》诗:“今年晴雨多调匀﹐也许多收几担稻。”{巴金}《春》一二:“她也许是被希望鼓舞着﹐也许是被焦虑折磨着。”
以身許國-汉语大词典
以身許國
【1】愿将生命献给国家。{清}{冯桂芬}《赠骑都尉刘君家传》:“君之以身許國﹐志在必死邪?”{宋}{秦观}《王俭论》:“{安}({謝安})與{王坦之}盡忠王室﹐蔑有二心﹐至於屢改{袁宏}之文﹐以寢九錫之命﹐可謂以身許國﹐社稷之臣者矣!”《水浒传》第一〇八回:“既以身許國﹐也顧不得利害。” 《晋书·周札传》:“既悟其姦萌﹐{札}與臣等便以身許國﹐死而後已。”
似許-汉语大词典
似許
【1】如许,如此。{清}{纳兰性德}《齐天乐·塞外七夕》词:“今夜天孫﹐笑人愁似許。”
何許人-汉语大词典
何許人
【1】引申指何等人。意谓不知其来历。《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殘}〕心裏詫異道:‘{白妞}是何許人?説的是何等樣書?爲甚一紙招貼﹐便舉國若狂如此?’”《南史·鲍泉传》:“{承}怪焉﹐復欲辱之。遣逼車問:‘{鮑通直}復是何許人﹐而得如此!’”{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三:“{谢仁钊}是何许人﹐或许也值得介绍一下。”【2】犹言何处人。{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清}{戴名世}《一壶先生传》:“{一壺先生}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許人。”《後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漢陰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
何許-汉语大词典
何許
【1】如何,怎样。{宋}{陆游}《桃源忆故人》词之四:“試問歲華何許?芳草連天暮。”{宋}{王沂孙}《摸鱼儿》词:“{姑蘇臺}下煙波遠﹐{西子}近來何許?”【2】何时。{南朝} {齐}{谢朓}《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良辰竟何許?夙昔夢佳期。”{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之十一:“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3】何处。{唐}{杜甫}《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诗:“我生本飄飄﹐今復在何許?”{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盧司空}{鈞}爲郎官守{衢州}﹐有進士贄謁﹐公開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製也。語曰:‘公何許得此文?’”【4】为何这样。{唐}{万楚}《题情人药栏》诗:“斂眉語芳草﹐何許太無情:正見離人别﹐春心相向生。”
作許-汉语大词典
作許
【1】这般;如此。{宋}{杨万里}《和赵彦德旅怀》诗:“作許生涯渾不惡﹐只愁我輩轉須貧。”{宋}{黄庭坚}《题阳关图》诗之二:“{渭城}柳色關何事?自是行人作許悲。”
來許-汉语大词典
來許
【1】后进;后辈。《诗·大雅·下武》:“昭兹來許﹐繩其祖武。”{毛}传:“許﹐進。”{马瑞辰}通释:“‘昭兹來許’﹐猶上章‘昭哉嗣服’也﹐詩五章皆首尾相承﹐此特易字以協下韻﹐哉與兹聲同。來﹐猶後也。後﹐猶嗣也。來許﹐猶云後進。”{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药王庙》:“今雖莫詳其處﹐尚有存圖﹐以示來許。”
依許-汉语大词典
依許
【1】准许。《北史·恩倖传·茹皓》:“自雲本出{雁門}﹐{雁門}人諂附者﹐乃因薦{皓}於司徒﹐請爲{肆州}大中正﹐詔特依許。”
倒許-汉语大词典
倒許
【1】方言。也许。如:他倒许真不知道那件事。
優許-汉语大词典
優許
【1】允可而优待之。《後汉书·刘恺传》:“視事五歲﹐{永寧}元年﹐稱病上書致仕﹐有詔優許焉﹐加賜錢三十萬﹐以千石禄歸養。”
興許-汉语大词典
興許
【1】也许﹐或许。{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兴许她会再来﹐把被子拿走。”{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兴许他认识提高了﹐懂得办社的方法步骤了﹐皆因组织决定他暂时不入社﹐他就想自己建社。”{杜鹏程}《延安人》:“{老黑}!我兴许夜半三更回来﹐兴许鸡叫三遍才回来。”
允許-汉语大词典
允許
【1】答应;同意。{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臣知{戣}上疏求致仕﹐故往看{戣}。{戣}爲臣言﹐已蒙聖主允許。”{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凡娶媳婦﹐先起草帖子﹐兩家允許﹐然後起細帖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黄英}微笑﹐意似允許﹐惟專候{陶}歸而已。”{曹禺}《雷雨》第一幕:“我希望父亲允许我把我的教育费分给她一半上学。”
亦許-汉语大词典
亦許
【1】也许。{刘半农}《耻辱的门》诗:“这亦许是值得纪念的一天。”{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亦许他们掩藏﹐而实在他们自己也不懂。”
亮許-汉语大词典
亮許
【1】亮察允许。《宋书·王僧达传》:“即蒙亮許﹐當賜矜擢。”
准許-汉语大词典
准許
【1】允许;许可。{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勅賜勢劍金牌﹐一應貪官污吏﹐准許先斬後聞。”{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二章:“姐夫只准许他在屋子里玩﹐却不让他靠近铁道﹐怕出危险。”
分許-汉语大词典
分許
【1】犹少许。{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來必飲以火酒﹐注巨碗中﹐蟒舉首一嗅﹐酒減分許﹐所餘已味淡如水矣。”
幸許-汉语大词典
幸許
【1】赐允,允许。《史记·秦始皇本纪》:“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袁許-汉语大词典
袁許
【1】{汉}{许负}和{唐}{袁天纲}的并称。二人皆精相人之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生》:“{周}生﹐{順天}宦裔也﹐與{柳}生善。{柳}得異人之傳﹐精{袁}{許}之術。”{唐}{卢肇}《嘲游使君》诗:“莫言世上無{袁}{許}﹐客子由來是相師。”
封官許願-汉语大词典
封官許願
【1】封赏官职和许诺报酬。现多指为了使他人为己所用而答应给以名利地位。{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九:“他的话没说完﹐{冯永祥}就封官许愿﹐一句话说到他的心里。”
專許-汉语大词典
專許
【1】擅自许诺。《三国志·吴志·吕范传》:“初{策}使{范}典主財計﹐{權}時年少﹐私從有求﹐{范}必關白﹐不敢專許﹐當時以此見望。”
小許公-汉语大词典
小許公
【1】{唐}{苏颋}袭其父封爵{许国公}﹐人称为{小许公}。{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苏颋》:“及帝平内難﹐日夕制詔絡繹﹐無非{頲}之所作﹐時稱{小許公}。”{明}{胡应麟}《诗薮·唐下》:“{蘇頲}以父{瓌}故稱{小許公}。”{唐}{杜牧}《上宣州高大夫书》:“{蘇氏}父子﹐皆進士也……{小許公}佐{玄宗}朝﹐號爲{蘇}{宋}。”
奬許-汉语大词典
奬許
【1】称赞。{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東坡}於世家中得{王定國}﹐於宗室中得{趙德麟}﹐奬許不容口。”{明}{方孝孺}《答刘子传书》:“聞人相奬許﹐頭面爲之發熱。”{王统照}《五十元》:“办会的头目们时时得到县长的奖许。”
就許-汉语大词典
就許
【1】也许﹐或许。{曹禺}《原野》第一幕:“回头?不﹐那你千万别!{大星}就许回了家。”
小許-汉语大词典
小許
【1】一点点;微少。《祖堂集·释迦牟尼佛》:“此草可能惠施小許否?”《晋书·天文志上》:“今視諸星出於東者﹐初但去地小許耳。”
少許-汉语大词典
少許
【1】少量;一点点。{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现北新书局尚能付少许版税。”{晋}{葛洪}《抱朴子·黄白》:“然率多深微難知﹐其可解分明者少許爾。”{宋}{苏轼}《鹤叹》诗:“三尺長脛閣瘦軀﹐俛啄少許便有餘。”
可許-汉语大词典
可許
【1】准许。《汉书·萧何传》:“〔{蕭何}〕爲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宫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颜师古}注:“可其所奏﹐許其所請﹐依以行事。”【2】指可以准许。《後汉书·东夷传·高句骊》:“{姚光}上言欲因其喪發兵擊之﹐議者皆以爲可許。”《後汉书·袁安传》:“事下公卿議。太尉{宋由}﹑太常{丁鴻}﹑光禄勛{耿秉}等十人議可許。”
可憐許-汉语大词典
可憐許
【1】可爱。许,词尾,无义。{南唐}{陈陶}《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诗:“{五雲}處處可憐許﹐明朝道向{褒中}去。”【2】指心上人。{宋}{贺铸}《蓦山溪》词:“迢遥此夜﹐淚枕不成眠﹐月侵窗﹐燈映户﹐應見可憐許。”
只許州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汉语大词典
只許州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
【1】{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爲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遊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因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形容统治者为所欲为,却限制人民自由。亦泛指自己任意而行,反而严格要求别人。《红楼梦》第七七回:“{人}笑道:‘可是你“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我們偶然説一句略妨礙些的話﹐就説是不利之談﹐你如今好好的咒他﹐是該的了?’”
吾許-汉语大词典
吾許
【1】我处。{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九章:“且君尤不宜久淹吾許﹐增大攻擊目標。”
呀許-汉语大词典
呀許
【1】集体劳动歌呼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頓時亂紛紛﹐呀許之聲大作。”
唐許-汉语大词典
唐許
【1】{唐尧}{许由}的并称。{宋}{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縱談及既往﹐每與{唐}{許}協。”《庄子·列御寇》:“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鉅﹐再命而於車上儛﹐三命而名諸父﹐孰協{唐}{許}!”{郭象}注:“{唐}謂{堯}也;{許}﹐謂{許由}也。”
嘉許-汉语大词典
嘉許
【1】夸奖;赞许。{汉}{焦赣}《易林·贲之艮》:“公子奉請﹐王孫嘉許。”{明}{冯梦龙}《智囊补·自叙》:“輯成《智囊》二十七卷﹐以請教於海内之明哲﹐往往濫蒙嘉許。”{周立波}《金戒指》:“‘很好﹐党信得过你。’政治委员站了起来﹐微笑着﹐嘉许{张海}的志气。”
器許-汉语大词典
器許
【1】器重而赞许。《新唐书·张延赏传》:“{延賞}雖蚤孤﹐而博涉經史﹐通吏治﹐{苗晉卿}尤器許﹐以女妻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折狱》:“〔{費禕祉}〕方宰{淄}時﹐{松}裁弱冠﹐過蒙器許。”{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張維}〕幼博學好書﹐又最爲{李太監}{芳}器許。”
回許豆-汉语大词典
回許豆
【1】即豌豆。详“回鶻豆”。
行許-汉语大词典
行許
【1】方言。犹或许,也许。{杨朔}《北线》九:“{马铁头}可另有一番见解。老跟敌人在{保定}一带顶牛﹐实在不是事。上级三番五次说要打运动﹐这回行许运动开了。”
從許-汉语大词典
從許
【1】依从允许。《南史·刘瓛传》:“昔人有以冠一免﹐不重加於首﹐每謂此得進止之儀。又上下年尊﹐益不願居官次廢晨昏也。先朝爲此﹐曲申從許﹐故得連年不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多多許-汉语大词典
多多許
【1】极言其多。{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簡文}道{王懷祖}才既不長﹐於榮利又不淡;直以真率少許﹐便足對人多多許。”
多許-汉语大词典
多許
【1】犹众多。{梁启超}《志未酬》诗:“不有少許兮﹐多許奚自生?”{宋}{王谠}《唐语林·赏誉》:“{上林}多許樹﹐不借一枝棲。”【2】多少。{宋}{范成大}《馀杭道中》诗:“{五柳}能消多許地﹐客程何苦鎮怱怱。”
底許-汉语大词典
底許
【1】犹几许,多少。{宋}{吴潜}《青玉案》词:“爲問新愁愁底許?酒邊成醉﹐醉邊成夢﹐夢斷前山雨。”
容許-汉语大词典
容許
【1】允许,许可。{唐}{王建}《初到昭应呈同僚》诗:“同官若容許﹐長借老僧房。”《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白虎精传》:“爺娘再三留不住﹐任其兒子上{東京}。{元華}見父相容許﹐將身打扮便行程。”{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他的所谓‘自由人’的立场﹐不容许他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或许。{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莫踰巾履念﹐容許後升堂。”
寧許-汉语大词典
寧許
【1】如此;这样。{宋}{杨万里}《过贤招渡》诗之二:“柳上青蟲寧許劣﹐垂絲到地却回身。”{唐}{陆畅}《惊雪》诗:“怪得北風急﹐前庭月如輝。天人寧許巧﹐翦水作花飛。”許﹐一本作“底”。
張許-汉语大词典
張許
【1】{唐}{张巡}﹑{许远}的并称。{安}{史}之乱时,两人死守{睢阳},阻遏了敌人的攻势。{宋}{刘克庄}《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语走笔答之》词:“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清}{沈钦圻}《秦良玉遗像》诗:“忠勇義烈兼有之﹐女中{張}{許}誰能續?”
孫許-汉语大词典
孫許
【1】{晋}人{孙绰}和{许询}的并称。皆为{东晋}玄学诗人。{南朝} {梁}{沈约}《谢灵运传论》:“{文仲}始革{孫}{許}之風﹐{叔源}大變{太元}之氣。”
如許-汉语大词典
如許
【1】像这样。《後汉书·方术传下·左慈》:“忽有一老羝屈前兩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許。’”{李贤}注:“言何遽如許爲事。”{宋}{范成大}《盘龙驿》诗:“行路如許難﹐誰能不華髮。”《南史·文学传·高爽》:“取筆書鼓云:‘徒有八尺圍﹐腹無一寸腸﹐面皮如許厚﹐受打未詎央。’”{清}{黄遵宪}《海行杂感》诗之四:“怪他一白清如許﹐水亦輪迴變化來。”【2】这么些,这么多。{鲁迅}《呐喊·故乡》:“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元}{姚燧}《凭阑人》曲:“這些蘭葉舟﹐怎裝如許愁。”如:枉费如许工力。{唐}{李义府}《咏乌》:“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栖。”
幾許-汉语大词典
幾許
【1】多少;若干。{郭小川}《赠友人》诗:“你添了几根银发﹐我多了几许白髯。”{宋}{杨万里}《题兴宁县东文岭瀑泉在夜明场驿之东》诗:“不知落處深幾許﹐但聞井底碎玉聲。”《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2】多么,何等。《北齐书·高元海传》:“爾({高元海})在{鄴城}説我以弟反兄﹐幾許不義!{鄴城}兵馬抗{并州}﹐幾許無智!”《隋书·杨勇传》:“昔{漢武帝}將起{上林苑}﹐{東方朔}諫之﹐賜{朔}黄金百斤﹐幾許可笑。”
巢許-汉语大词典
巢許
【1】{巢父}和{许由}的并称。{汉}{蔡邕}《郭有道碑文》:“將蹈{鴻涯}之遐迹﹐紹{巢}{許}之絶軌。”{唐}{贾岛}《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诗:“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巢}{許}豈{堯}臣?”【2】指隐者。{宋}{陆游}《雪中寻梅》诗:“正是花中{巢}{許}輩﹐人間富貴不關渠。”
王許-汉语大词典
王許
【1】{晋}{王裒}与{许孜}的并称。二人皆以孝行称于世。《晋书·孝友传赞》:“孝哉{王許}﹐永慕烝烝。”【2】{晋}{王羲之}与{许迈}的并称。{唐}{皎然}《贻李汤》诗:“平生好駿君已知﹐何必{山陰}訪{王}{許}。”{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迈还王屋》诗:“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瞿蜕园}等校注引《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既去官……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採藥石﹐不遠千里。”
權許-汉语大词典
權許
【1】{唐}{权德舆}和{许孟容}的并称。《新唐书·沈传师传》:“時給事中{許孟容}﹑禮部侍郎{權德輿}樂挽轂士﹐號‘{權許}’。”
支許-汉语大词典
支許
【1】{晋}高僧{支遁}和高士{许询}的并称。两人友善,皆善谈佛经与玄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許掾}諸人共在{會稽王}齋頭,{支}爲法師,{許}爲都講,{支}通一義,四坐莫不厭心;{許}送一難,衆人莫不抃舞,但共嗟詠二家之美,不辯其理之所在。”后以喻僧人和文士的交谊。{唐}{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诗之二:“從來{支許}遊﹐興趣江湖迥。”{杨伦}注:“謂{支遁}﹑{許詢}……此言公與{贊}交好有素。”{宋}{苏轼}《赠蒲涧信长老》诗:“勝遊自古兼{支許}﹐爲採松肪寄一車。”{清}{周亮工}《书影》卷二:“{永嘉}{劉參戎}{思祖}﹐儒將也。善詩﹐與{匡山}僧{性淳}友善﹐命畫工圖己像與僧對坐﹐曰《逢僧話圖》﹐到處人題咏。{華亭}{章台鼎}一絶云:‘{支許}相逢盡日留﹐蕭蕭寒玉數竿秋;青天碧海無兵氣﹐閒殺嘶風五色騮。’”
或許-汉语大词典
或許
【1】也许。{宋}{欧阳修}《答原父》诗:“風舲或許邀﹐湖緑方灩灩。”{柔石}《二月》五:“你或许要怪我浪费你有用的光阴。”{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秦妈妈}和她商量﹐还是早点找生活做﹐或许会好些。”
些許-汉语大词典
些許
【1】一点儿。芗剧《三家福》:“些许菜﹑米送给你﹐肯要才算不嫌弃。”{王统照}《生与死的一行列》:“这都是消闲的方法﹐也由此可得到些许的愉快!”
敕許-汉语大词典
敕許
【1】敕命准许。《南史·褚翔传》:“〔{翔}〕以秩滿﹐吏人詣闕請之﹐敕許焉。”
敢許-汉语大词典
敢許
【1】或许。{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不要它来﹐它紧跟着你;要它来敢许还不来哩!”
日許多時-汉语大词典
日許多時
【1】估量时间的词。谓已有许多时光。{宋}{石孝友}《声声慢》词:“花前月下﹐好景良辰﹐廝守日許多時。”{宋}{杨万里}《过吕城闸》诗:“一舩最後知何故﹐日許時間獨不來。”{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憶自伊家赴上都﹐日許多時﹐夜夜魂勞夢役。”亦作“[日許時間]”﹑“[日許時 ]”。{宋}{柳永}《梦还京》词:“追憶當初﹐繡閣話别太容易。日許時猶阻歸計。”
日許時-汉语大词典
日許時
【1】见“日許多時”。
日許時間-汉语大词典
日許時間
【1】见“日許多時”。
特許-汉语大词典
特許
【1】特别许可。{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然交通日繁﹐故郵政﹑電線﹑商標﹑書版﹐各國久已聯通﹐特許專賣及博士學位之類﹐皆各國合一;{歐}{美}先倡﹐{日本}從之。”
推許-汉语大词典
推許
【1】推重赞许。{清}{吴伟业}《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讀書尚感激﹐平生慎推許。”《南齐书·王俭传》:“少有宰相之志﹐物議咸相推許。”{明}{袁宏道}《家报》:“三哥頗爲同儕所推許﹐近日學問益覺長進。”{秦牧}《古讽刺诗今读》:“{鲁迅}会一再抄录{郑思肖}的作品﹐可见对他的诗作是相当推许的。”
片許-汉语大词典
片許
【1】少许;些微。《礼记·礼器》“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唐}{孔颖达}疏:“人身體﹑髮膚骨肉﹑筋脈備足﹐乃爲成人﹐若片許不備﹐便不爲成人也。”
爲許-汉语大词典
爲許
【1】犹言为此。{唐}{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诗:“爲許羈愁長下淚﹐那堪春色更傷心!”{唐}{沈佺期}《杂诗》之二:“爲許長相憶﹐闌干玉筯齊。”【2】犹言为何。{宋}{杨万里}《舟中不寐》诗:“意中爲許無佳況?夢裏分明到故鄉。”{唐}{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诗:“知君書記本翩翩﹐爲許從戎赴朔邊?”
能許-汉语大词典
能許
【1】这样。{宋}{陈师道}《晩望》诗:“蟬鳴不餘力﹐蛙腹能許怒。”{宋}{杨万里}《病後觉衰》诗:“小松能許劣﹐學我弄吟髭。”
期許-汉语大词典
期許
【1】期望;称许。{清}{徐乾学}《纳兰君墓志铭》:“嘗讀{趙松雪}自寫詩有感﹐即繪小像﹐倣其衣冠。坐客或期許過當﹐弗應也。”{梁启超}《上粤督李傅相书》:“{啓超}自顧愚陋﹐固不足以當我公之期許。”{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而其學一本之躬行﹐根極理道﹐以此獨深相期許。”{何为}《两姊妹》:“那时她还只有十九岁﹐十九岁的姑娘﹐对人生涂上了多少幻想的色彩﹐对未来又寄托了多少期许啊!”
然許-汉语大词典
然許
【1】许诺;信守诺言。《隋书·李密传》:“使者利其金﹐遂相然許。”《新唐书·李华传》:“内謹重﹐尚然許。”
燕許-汉语大词典
燕許
【1】{唐玄宗}时名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的并称。两人皆以文章显世,时号“燕許大手筆”。见《新唐书·苏颋传》。{唐}{李涉}《题温泉》诗:“當時{姚}{宋}並{燕}{許}﹐盡是{驪山}從駕人。”{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惟碑銘壯麗﹐涵蓋衆長﹐修則萬言﹐簡可十字﹐{燕}{許}手筆﹐{左}{馬}史才﹐鎔爲一器﹐文章之極軌哉!”{清}{赵翼}《後园居》诗:“自命{韓歐}家﹐羣奉{燕}{許}名。”{宋}{王巩}《王氏谈录·李卫公文》:“公亟稱{李衛公}之文﹐謂不減{燕}{許}。”
心許-汉语大词典
心許
【1】赞许,赞美。{宋}{陆游}《先少师宣和初有赠晁公以道诗泣而足之》:“遠聞佳士輒心許﹐老見異書猶眼明。”{唐}{丘为}《湖中寄王侍御》诗:“晨趨玉階下﹐心許滄江流。”{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蒿庵}有知﹐當亦心許。”【2】默许。语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爲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寳劍,繫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汉}{王充}《论衡·祭意》:“{季子}曰:‘前已心許之矣﹐可以{徐君}死故負吾心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昔{延陵季子}解劍於此﹐所謂不違心許也。”{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一:“‘好!好!你们已定婚?’‘彼此心许﹐没有正式的定规!’”
忍許-汉语大词典
忍許
【1】认可,认为。忍,通“認”。{章炳麟}《国家论》:“既不忍許國家事業爲神聖﹐則凡言救國者﹐悉成猥賤。”
忠許-汉语大词典
忠許
【1】忠诚许国。{南朝} {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匡救之德﹐翻有未從;忠許之謀﹐誰其相曉?”
怎許-汉语大词典
怎許
【1】怎样,如何。{宋}{杨无咎}《鹧鸪天》词:“風流意態猶難畫﹐瀟洒襟懷怎許傳?”
惡許-汉语大词典
惡許
【1】何许,何处。《墨子·非乐上》:“古者聖王﹐亦嘗厚措斂乎萬民﹐以爲舟車。既已成矣﹐曰:‘吾將惡許用之?’”
應許-汉语大词典
應許
【1】答应,允许。{清}{李渔}《意中缘·设计》:“你就要辭也辭不脱了﹐落得做個人情﹐應許了罷。”{冰心}《斯人独憔悴》:“看他们请愿的条件﹐哪一条是办得到的?就是都办得到﹐政府也决然不肯应许﹐恐怕启学生干政之渐。”{庐隐}《两个小学生》:“还有他爹纵着他﹐说甚么请愿是法律应许的行为﹐不能干涉啦。”
相許-汉语大词典
相許
【1】谓愿许终身。{唐}{顾况}《梁广画花歌》:“手把{梁生}畫花看﹐凝嚬掩笑心相許。”{南朝} {梁}{沈约}《夜白紵》诗:“{秦}筝{齊}瑟{燕}{趙}女﹐一朝得意心相許。”【2】泛指表示应允,允许。《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公子之言是也。但{諸}({專諸})有老母在堂﹐未敢以死相許。”【3】赞许。{陆嵩}《赠龚蓝生照琪大令》诗:“相逢一語感相許﹐便與深衷吐款款。”{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流輩多相許﹐時賢亦見推。”
申許-汉语大词典
申許
【1】应允。《南史·何尚之传》:“{羊}{孟}尚不得告謝﹐{尚之}任遇有殊﹐便當未宜申許。”《南史·王昙首传》:“賢兄比屢稱疾﹐固辭州任﹐將來若相申許﹐此處非卿而誰?”
稍許-汉语大词典
稍許
【1】稍微。{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二二章:“‘那是在一个月以前’﹐{徐芳}的声调稍许平静了些。”
稱許-汉语大词典
稱許
【1】称赞嘉许。《晋书·刁协传》:“凡所制度﹐皆稟於{協}焉﹐深爲當時所稱許。”{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八·唐诗晋字汉文章》:“字書變入草法﹐{晉}室能書者衆矣﹐二{王}相繼﹐盛于一時﹐故足稱許。”{丁玲}《梦珂》:“{梦珂}并不称许那一套漂亮衣服的。”
矜許-汉语大词典
矜許
【1】夸耀而自负。《宋书·武帝纪中》:“{毅}既有雄才大志﹐厚自矜許﹐朝士素望者多歸之。”《明史·唐文献传》:“初﹐{文獻}出{趙用賢}門﹐以名節相矜許。”{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他是以门阀的高贵自矜许的人。”
耶許-汉语大词典
耶許
【1】象声词。本为劳动时众人齐发的声音。引申而有同声共叹之义。{清}{钱谦益}《<陈乔生诗集>序》:“而况于同官爲僚﹐耶許佽助。”
聽許-汉语大词典
聽許
【1】听而许之。《汉书·终军传》:“{軍}遂往説{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内屬。”{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今{戣}幸無疾疹﹐但以年當致事﹐據禮求退﹐陛下若不聽許﹐亦無傷於義而有貪賢之美。”{宋}{洪迈}《夷坚志补·王千一姐》:“{周}謝其聽許﹐議酬以官券千緡。”{宋}{曾巩}《福州奏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比來群臣之中﹐有欲便于養親者﹐並蒙聽許。”
管許-汉语大词典
管許
【1】包管。{王统照}《雪後》:“你们看看我昨儿用雪盖的小楼……就在河边上﹐管许你们一瞧就乐了。”
自許-汉语大词典
自許
【1】自夸;自我评价。《明史·马林传》:“{林}雅好文學﹐能詩工書﹐交遊多名士﹐時譽籍甚﹐自許亦甚高。”《晋书·殷浩传》:“{温}既以雄豪自許﹐每輕{浩}﹐{浩}不之憚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有一俊士﹐自許史學﹐名價甚高。”{唐}{韩愈}《县斋有怀》诗:“誰爲傾國媒﹐自許連城價。”
裁許-汉语大词典
裁許
【1】犹裁可。《汉书·赵充国传》:“謹上田處及器用簿﹐唯陛下裁許。”《明史·金声传》:“臣願仗聖天子威靈﹐與練敢戰士﹐爲國家捍强敵﹐惟陛下立賜裁許。”
裏許-汉语大词典
裏許
【1】里面; 里头。许, 助词。{唐}{戴叔伦}《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秋風裏許杏花開﹐杏樹傍邊醉客來。”{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楊誠齋}云:‘詩固有以俗爲雅﹐然亦須經前輩鎔化﹐乃可因承。如{李}之“耐可”﹑{杜}之“遮莫”﹑{唐}人“裏許”﹑“若箇”之類是也。’”{章炳麟}《新方言·释词》:“今{松江}﹑{太倉}言處言許﹐音皆如化。謂内曰裏許﹐音如裏化。”
襃許-汉语大词典
襃許
亦作“[褒許]”【1】赞扬嘉许。{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仰副來命﹐不敢不勉﹐過辱褒許﹐且愧且懼。”{清}{曾国藩}《箴言书院记》:“自部曲之長﹐郡縣之吏﹐暨百執事﹐片善微長﹐不敢自襮﹐而褒許隨之。”
若許-汉语大词典
若許
【1】犹许多, 或那么多。《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幾多險處乃須吉﹐若許能時總是空。”{李长路}《读陈毅同志诗词集有感》诗:“刀光劍影著遺篇﹐卓立軍功若許年。”
酬許-汉语大词典
酬許
【1】答应; 允许。《宋书·沈攸之传》:“時四方皆已平定﹐{徐州}刺史{薛安都}據{彭城}請降﹐上雖相酬許﹐而辭旨簡略。”《南史·后妃传上·齐高昭刘皇后》:“年十七﹐{裴方明}爲子求婚﹐酬許已定﹐后夢見先有迎車至﹐猶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
負許-汉语大词典
負許
【1】谓抱负;期许。{明}{李东阳}《蒙泉公补传》:“〔{岳蒙泉}〕高自負許﹐俯視一切。”
賈馬許鄭-汉语大词典
賈馬許鄭
【1】指{汉}朝的四位经学大师:{贾逵}﹑{马融}﹑{许慎}﹑{郑玄}。{梁启超}《万木草堂书藏征捐图书启》:“迄{同光}以後﹐而{賈}﹑{馬}﹑{許}﹑{鄭}之學萌芽間出。”
賜許-汉语大词典
賜許
【1】允许的敬辞。{唐}{无名氏}《玉泉子》:“{庶錫}復再拜曰:‘尚書適已賜許﹐皇天后土﹐實聞斯言。’”《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今蒙孃教﹐聽從遊學﹐未季(知)娘子賜許己不?”
贊許-汉语大词典
贊許
【1】赞同称许。{鲁迅}《彷徨·肥皂》:“他赞许似的微微点一点头。”{叶圣陶}《倪焕之》十八:“他们有的是钱﹐商品得到官厅的赞许当然不算一回事。”{清}{大汕}《海外记事》卷五:“豈容以三千金爲市﹐欲余顛倒是非﹐再加一詞贊許於王前﹐以成其事﹐不亦更可笑也哉!”
見許-汉语大词典
見許
【1】相称许。{唐}{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同心不減骨肉親﹐每語見許文章伯。”【2】答应我。{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生謝曰:‘不才小子﹐過蒙腆餉﹐然昨者兇賊叩門﹐夫人以親見許。’”{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沈文端公家书》:“我求歸之意﹐已與{申老先生}説過﹐尚未見許。”
邪許-汉语大词典
邪許
亦作“[邪謣]”亦作“[邪軤]”【1】劳动时众人一齐用力所发出的呼声。即号子声。一人领呼称为号头,众人应和称为打号。{清}{魏源}《江南吟》之五:“入閘閘爲阻﹐千夫萬夫挽邪許。”《淮南子·道应训》:“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吕氏春秋·淫辞》“前乎輿謣”{汉}{高诱}注:“輿謣或作邪謣。前人倡﹐後人和﹐舉重勸力之歌聲也。”{王统照}《鬼影》:“满舱面上尽是些邪许相呼的工人。”《文子·微明》:“今夫挽車者﹐前呼邪軤﹐後亦應之﹐此挽車勸力之歌也。”
那許-汉语大词典
那許
【1】怎么允许。{宋}{朱敦儒}《好事近·渔夫词》:“此心那許世人知﹐名姓是虚假。”
那許-汉语大词典
那許
【1】如许。{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中:“{徐師川}亦嘗詠雪云:‘積得重重那許重﹐飛時片片又何輕?’”
逆許-汉语大词典
逆許
【1】事先应许。《北史·毕义云传》:“〔{義雲}〕尋除{兗州}刺史……軒昂自得﹐意望銓衡之舉﹐見諸人自陳﹐逆許引接。”
逸許-汉语大词典
逸許
【1】指遁世隐居的{许由}。{晋}{孙嗣}《兰亭诗》:“望嚴懷逸{許}﹐臨流想奇{莊}。”
遂許-汉语大词典
遂許
【1】犹允许。《魏书·术艺传·江式》:“脱蒙遂許﹐冀省百氏之觀﹐而同文字之域﹐典書祕書。”《魏书·高聪传》:“乃因{皓}啓請{青州鎮}下治中公廨﹐以爲私宅﹐又水田數十頃﹐皆被遂許。”
還許-汉语大词典
還許
【1】也许,还可能。{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二八:“{老张}要是幸而有忏悔的机会﹐{孙八}还许阻止他。”{洪深}《赵阎王》第一幕:“这屋子里的银子﹐就您大哥知道﹐别人翻箱倒笼的费事﹐还许找寻不着。”《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那戲兒一出是怎麽件事﹐或者還許有些知道的﹐曲子就一竅兒不通了。”
許-汉语大词典
許
“[许]”的繁体字。《集韻》火五切,上姥,曉。【1】见“許2許”。
許-汉语大词典
許
“[许]”的繁体字。《廣韻》虚吕切,上語,曉。【1】应允,许可。《书·金縢》:“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珪。”《後汉书·千乘贞王伉传》:“{悝}後因中常侍{王甫}求復國﹐許謝錢五千萬。”{唐}{韩愈}《董府君墓志铭》:“明年﹐立皇太子﹐有赦令﹐許歸葬。”《红楼梦》第二七回:“我已經許了謝你﹐自然是不哄你的。”{老舍}《二马》第三段十一:“她救我的父亲﹐一定她有点意﹔不然﹐为什么许我摸她的手﹐为什么那样诚恳的救我父亲?”【2】相信。《孟子·梁惠王上》:“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焦循}正义引《说文·言部》﹕“許﹐聽也。”【3】佩服;称许。《後汉书·郑玄传》:“{紹}({袁紹})客多豪俊﹐並有才説﹐見{玄}儒者﹐未以通人許之﹐競設異端﹐百家互起。”{唐}{刘长卿}《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觐省》诗:“禮闈稱獨步﹐太學許能文。”{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自古有的英雄﹐這將軍﹐皆不許。壓着一萬箇{孟賁}﹑五千箇{吕布}。”{孙犁}《秀露集·致铁凝信》:“那些作品﹐自己标榜是现实的﹐有些评论家﹐也许之以现实主义。”【4】应允给予;贡献。{宋}{陆游}《观长安城图》诗:“許國雖堅鬢已斑﹐{山南}經歲望{南山}。”{茅盾}《虹》八:“帮助{梅女士}建立起久已失坠的自信力﹐把未来的胜利预许给自己。”【5】特指允婚;许配。《史记·高祖本纪》:“{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何自妄許與{劉季}?’”{唐}{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序》:“{鄭氏}伯父京書至﹐女子已許他族﹐親事遂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打聽得{孫飛虎}欲擄{鶯鶯}爲妻﹐得一箇{张君瑞}退了賊兵﹐俺姑娘許了他。”{曹禺}《雷雨》第二幕:“〔{四凤}〕我说我许了人家了。”【6】期望。《孟子·公孙丑上》:“{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朱熹}集注﹕“許﹐猶期也。”{唐}{皎然}《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诗:“許共林客遊﹐欲從山王請。”{宋}{岳飞}《奏出师札子》:“使宗廟再安﹐萬姓同歡……然後身歸田里﹐此臣夙夜所自許者。”【7】表约略估计数。《後汉书·冯鲂传》:“〔{馮石}〕能取悦當世﹐爲{安帝}所寵。帝嘗幸其府﹐留飲十許日。”{唐}{王翰}《飞燕篇》:“可憐女兒三五許﹐丰茸惜是一園花。”{鲁迅}《三闲集·匪笔三篇》引{飞天虎}《诘妙嫦书》:“七月二十九日晩十一时许﹐散工之后﹐偕同女侍三数人归家。”【8】多;许多。《太平广记》卷四五八引{唐}{谷神子}《博异志·李黄》:“{李}亦有歸志﹐承命拜辭而出。上馬﹐僕人覺{李子}有腥臊氣異常。遂歸宅﹐問﹕‘何處﹐許日不見?’”{明}{沈德符}《野獲编·工部·刘晋川司空》:“我去國許年﹐僅尾九卿之末﹐首揆去留﹐我安從知之﹐且主之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許時不窺園亭﹐珍珠蘭遽枯瘠死!”{程崇福}《杨母大破水利关》:“{杨母}许时细思﹐真是束手无策。”【9】犹处;处所。《墨子·非乐上》:“古者聖王亦嘗厚措歛乎萬民﹐以爲舟車﹐既以成矣﹐曰﹕‘吾將惡許用之?’”{孙诒让}间诂﹕“{畢}云﹕‘惡許﹐猶言何許。’{王引之}云﹕‘言吾將何所用之也。’”{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孫安國}往{殷中軍}許共論﹐往反精苦﹐客主無間。”{唐}{李白}《杨叛儿》诗:“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金}{庞铸}《题杨秘监雪谷晓裝图》诗:“詩翁瘦馬之何許?忍凍吟詩太清古。”【10】如此;这般。《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三十》:“重簾持自鄣﹐誰知許厚薄。”{唐}{杜甫}《野人送朱樱》诗:“數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匀圓訝許同。”《红楼梦》第五一回:“{六朝}梁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11】或许;可能。《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二》:“江中白布帆﹐烏布禮中帷。撢如陌上鼓﹐許是儂歡歸。”{闻一多}《红烛·太阳吟》:“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罢。”{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二章:“{二木匠}低低说﹕‘敌人要是全不停留﹐这粮食今儿许不要紧哩。’”【12】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麽”。{唐}{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诗:“知君書記本翩翩﹐爲許從戎赴朔邊。”【13】助词。表示感叹。《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奈何許!天下人何限﹐慊慊只爲汝。”{唐}{张鷟}《游仙窟》:“婀娜腰肢細細許﹐﹐眼子長長馨。”{唐}{寒山}《诗》之一三一:“昨日何悠悠﹐場中可憐許。”【14】通“[御]”。谓承奉祭祀。《诗·大雅·下武》:“昭兹來許﹐繩其祖武。”{高亨}注﹕“《後漢書·祭祀志》引{謝沈}《書》引《詩》作‘昭哉來御’。《小爾雅·廣言》﹕御﹐侍也。”一说﹐为进。{毛}传﹕“許﹐進也。”{马瑞辰}通释﹕“《續漢書·祭祀志》引作‘昭哉來御’﹐﹑御聲義同﹐故通用……《廣雅》許﹑御竝訓進。”【15】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在今{河南}{许昌}东。{战国}初为{楚}所灭。《诗·鄘风·载驰》:“{許}人尤之﹐衆稺且狂。”【16】指{许州},在今{河南省}{许昌市}。{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今聞{陳}﹑{許}﹑{安}﹑{唐}﹑{汝}﹑{壽}等州與賊界連接處,村落百姓﹐悉有兵器。”【17】姓。
許京-汉语大词典
許京
【1】即{许都}。今{河南}{许昌}。《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河}{兖}當衝要﹐淪飄薄{許京}。”{刘良}注:“{獻帝}遷{許州}﹐故稱{許京}。言我因通津﹐淪漂至於{許都}。”
許劒-汉语大词典
許劒
【1】见“許劍”。
許親-汉语大词典
許親
【1】答应婚事。{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把這盞許親酒又不敢慢俄延﹐則素扭迴頭半口兒家剛剛的嚥。”《柳荫记·四九求方》:“[{梁山伯}:]許親是你親口講﹐只望地久與天長﹐誰知伯父來阻擋﹐猶如隔了萬堵牆。”
許史-汉语大词典
許史
【1】{汉宣帝}时外戚{许伯}和{史高}的并称。《汉书·盖宽饶传》﹕“上無{許}{史}之屬﹐下無{金}{張}之託。”{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許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后借指权门贵戚。{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見鐘鼎於{金}{張}﹐聞絃歌於{許}{史}。”{唐}{王维}《偶然作》诗之五:“{許}{史}相經過﹐高門盈四壯。”{清}{陆寅}《歧路行》诗:“朝{金}{張}﹐暮{許}{史}﹐拔劍欲爲知己死。”【2】本指{晋}道士{许逊}。后亦泛指道士。{元}{萨都剌}《茅山道士》诗:“山中紫府{茅君}宅﹐《肘後》丹方{許史}傳。”
許容-汉语大词典
許容
【1】容许。{宋}{文同}《奏为差京朝官知井研县事》:“曏時朝廷嘗亦知其如此草創無已﹐深慮寢久﹐事有不便﹐遂下本路轉運司止絶﹐不許容開造。”《水浒传》第二回:“府尹把{高俅}斷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東京}城裏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
許鄙-汉语大词典
許鄙
【1】古代传说中的善相马者。《吕氏春秋·观表》:“古之善相馬者:{寒風}是相口齒﹐{麻朝}相頰﹐{子女厲}相目﹐{衛忌}相髭﹐{許鄙}相■。”
許管-汉语大词典
許管
【1】善相者{汉}{许负}和{三国}{管辂}的并称。{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补明武宗遗事》:“星卜者流﹐皆在前門營趁﹐有相士自命{許}{管}之能。”
許學-汉语大词典
許學
【1】指对于{汉}{许慎}《说文解字》的研究和著作。如{清}{张炳翔}编的《许学丛书》﹑{许颂鼎}{许溎祥}合编的《许学丛刻》﹑{黎径诰}著的《许学考》等。
許天-汉语大词典
許天
【1】谓报效天帝。{唐}{柳宗元}《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之二:“臣聞聖凡殊途﹐邦家異禮﹐故王者捨己從物﹐用身許天﹐雖居達喪﹐猶以事奪。”
許願-汉语大词典
許願
亦作“[許愿]”【1】对神佛有所祈求﹐许下某种酬谢。{明}{陈荩}《修慝馀编》:“凡人疾病時﹐勿要輕信鬼神﹐出動許愿﹐聽巫禱祀。”《镜花缘》第十二回:“凡父母一經得有子女﹐或西廟燒香﹐或東菴許願﹐莫不望其無災無病﹐福壽綿長。”{萧乾}《南德的暮秋》:“{奥村}尸横遍野﹐村人于是向天许愿﹐说逢十年全村必演一季警世的宗教戏。”【2】借指事前答应对方将来给以某种好处。{冰心}《寄小读者》十三:“我素不轻许愿﹐无端破了一回例﹐遗我以日夜耿耿的心。”{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张学海}〕就向{巧珠}许愿道:‘等哪天有空﹐我和{陶伯伯}一同带你上{中山公园}白相去。’”《花城》1981年第2期:“有次父亲还许愿说:‘{阿霞}﹐你能跳个第一名﹐爸爸发给你奖金!’”
許宅-汉语大词典
許宅
【1】指相传全家拔宅飞升的{晋}道士{许逊}的家宅。{唐}{李绅}《新楼》诗:“坐疑{許}宅驅雞犬﹐笑類{樊}妻化羽毛。”
許處-汉语大词典
許處
【1】犹言这些地方。{南朝} {陈}{徐陵}《鸳鸯赋》:“特訝鴛鴦鳥﹐長情真可念﹐許處勝人多﹐何時肯相厭。”
許些-汉语大词典
許些
【1】少许﹔一些。《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次日﹐帶了許些任上的吃物﹐自己又到監中和{珍哥}商議。”《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拿出這銀子來﹐上下打點﹐一定也還使不盡﹐還好剩下許些。”
許來-汉语大词典
許來
【1】{宋}{元}口语。犹如许﹔这般。{宋}{杨万里}《初夏即事》诗:“芍藥晚花終是小﹐戎葵新莟許來多。”{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許來{大江}面﹐俺接應的人﹐可怎生接應?”{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可憐見俺許來大家私﹐被一場天火燒的光光蕩蕩。”
許由-汉语大词典
許由
亦作“[許繇]”【1】传说中的隐士。相传{尧}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愿闻﹐洗耳于{颍水}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记·伯夷列传》。{南朝} {梁}{江淹}《为萧太傅谢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支伯}﹐迎雲山而揖{許由}﹐激昂榮華之間﹐沈潛珪組之内。”{宋}{陆游}《遣兴》诗:“静觀世事頻興歎﹐千載前時有{許由}。”{清}{孙枝蔚}《猛虎行》:“{箕山}有{許繇}﹐{商山}有四翁。”
許國-汉语大词典
許國
【1】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晋书·陆玩传》:“誠以身許國﹐義忘曲讓。”{唐}{柳宗元}《冉溪》诗:“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爲身謀。”{蔡锷}《致潘惠英书》:“余素抱以身許國之心﹐此次尤爲决心﹐萬一爲敵賊暗算﹐或戰死疆場﹐决無所悔。”
許長-汉语大词典
許長
【1】犹言这么长。《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但是想了想﹐今日初謁師門﹐怎得有許長工夫合他把《兒女英雄傳》前三十五回的評話從頭講起。”
許事-汉语大词典
許事
【1】这样的事情。《陈书·沈恪传》:“〔{恪}〕叩頭謝曰:‘{恪}身經事{蕭}家來﹐今日不忍見許事﹐分受死耳﹐决不奉命。’”{宋}{辛弃疾}《贺新郎》词:“蓮社高人留翁語﹐吾醉寧論許事。”{清}{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诗:“我不知許事﹐我且食蛤蜊。”
許娉-汉语大词典
許娉
【1】许聘。娉﹐通“聘”。{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止有箇女孩兒﹐小字{月娥}﹐不曾許娉他人。”
許笄-汉语大词典
許笄
【1】许嫁。语本《仪礼·士昏礼》﹕“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唐}{于邵}《与常相公书》:“況家事未畢﹐立錐無地﹐男可從官﹐女可許笄。”
許重-汉语大词典
許重
【1】称许﹔看重。{元}{虞集}《翰林学士承旨董公行状》:“{世祖皇帝}在潛藩﹐命公主文書﹐講説帳中﹐常見許重。”
許准-汉语大词典
許准
【1】准许。《元典章·户部七·支》:“如無許准文字﹐毋得擅自放支分文錢物。”
許父-汉语大词典
許父
【1】{许由}﹑{巢父}的并称。{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爲奇。此乃{許父}所以忼慨﹐{夷}{齊}所以長歎。”
許少-汉语大词典
許少
【1】古代传说人物名。《文选·班固<西都赋>》:“{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李周翰}注:“{許少}﹐古捷人。”
許真君-汉语大词典
許真君
【1】即{许逊}。{田汉}《洪水》:“沿湖原有九条铁牛﹐现在只剩这边这一条了……也有人说是{许真君}拿蛟以后﹐铸下来镇水的。”
許配-汉语大词典
許配
【1】旧时女子由家长做主﹐跟某人婚配。《水浒传》第一〇一回:“{童貫}撫養爲己女﹐許配{蔡攸}之子﹐却是{蔡京}的孫兒媳婦了。”《红楼梦》第一一四回:“{賈政}道:‘弟那年在{江西}糧道任時﹐將小女許配與統制少君﹐結褵已經三載。’”{丁玲}《母亲》三:“她因为许配的人家不好﹐一心不想嫁过去﹐挨到现在已经二十二岁。”【2】允许相匹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鶯鶯}﹑{君瑞}﹐許配雄雌;夫人失信﹐推託别詞。”
許可-汉语大词典
許可
【1】准许﹐允诺。《汉书·翟方进传》:“君不量多少﹐一聽羣下言﹐用度不足﹐奏請一切增賦……朕既不明﹐隨奏許可。”《新唐书·杜牧传》:“{程其}({山}東之地)水土﹐與{河南}等﹐常重十一二﹐故其人沈鷙多材力﹐重許可﹐能辛苦。”{元}{许衡}《酬吴正传》诗:“古人吝許可﹐名實貴相擬;{汝南}月旦評﹐一言定是非。”{清}{孔尚任}《桃花扇·侦戏》:“他們是不輕許可人的﹐這本《燕子箋》詞曲原好﹐有什麽説處。”{巴金}《家》十九:“原来这几天来﹐{淑华}﹑{淑贞}两姐妹受到{琴}的鼓舞﹐都下了决心要继续读书﹐经过几次的要求﹐居然都得到了母亲的许可。”
許丁卯-汉语大词典
許丁卯
【1】指{唐}代诗人{许浑}。{许浑}住{丹阳}(今属{江苏}){丁卯桥}旁{丁卯庄}。著有《丁卯集》﹐故称。{清}{方文}《赠袁长卿郡伯》诗:“前輩猶傳{許丁卯}﹐{凌敲}送客不曾閒。”
許嫁-汉语大词典
許嫁
【1】允婚。《礼记·曲礼上》:“女子許嫁﹐纓。”{郑玄}注:“女子許嫁﹐系纓﹐有從人之端也。”{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渤海}太守{史良}好一女子。許嫁而不果﹐{良}怒﹐殺之。”{宋}{叶適}《姚君墓志铭》:“二女﹐長嫁{王某}﹐次許嫁{黄某}。”{清}{朱彝尊}《沈烈女诗》:“{吴趨}{沈氏}女﹐許嫁{黄小同};墨車雖未迎﹐媒妁言已通。”
許由瓢-汉语大词典
許由瓢
【1】泛指隐者舀水的器皿。典出{汉}{蔡邕}《琴操·箕山操》﹕“{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爲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飢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飲之。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吹樹動﹐歷歷有聲﹐{由}以爲煩擾﹐遂取損之。”{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六賊推倒正末科][正末唱:]哎喲﹐險跌破許由瓢。”{明}{叶宪祖}《碧莲绣符》第五折:“潑陽烏放威剛此時﹐渴病争如是!傾將石髓流﹐勝却金莖賜﹐許由瓢﹐取來甘復旨。”
許多-汉语大词典
許多
【1】如此之多﹔如此之大。《隋书·裴蕴传》:“{藴}奏曰:‘此大不遜﹐天下何處有許多賊!’”{宋}{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大伯子許多年紀﹐如今説親﹐説什麽人是得?”【2】多少﹔若干。《西游记》第九一回:“{唐僧}道:‘貴府至{靈山}還有許多遠近?’衆僧道:‘此間到都下有二千里﹐這是我等走過的。西去到{靈山}﹐我們未走﹐不知還有多少路﹐不敢妄對。’”《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何太監}道:‘他要許多價值兒?’”《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縣主又問客人道:‘你銀子是許多?’客人道:‘五十兩。’”【3】很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唐太守}〕連相待之意﹐比平日也冷澹了許多。”{冰心}《关于女人·我的邻居》:“她思想缜密﹐描写细腻﹐比其他的同学﹐高出许多。”{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家中人既走了不少﹐忽然显得空阔许多。”
許諾-汉语大词典
許諾
【1】同意﹔应允。《仪礼·乡射礼》:“司正禮辭﹐許諾﹐主人再拜﹐司正答拜。”《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唐}{白行简}《李娃传》:“{娃}曰:‘送子涉江﹐至於{劍門}﹐當令我回。’生許諾。”{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先生初聞{魯肅}相邀﹐慨然許諾;今知有{關公}﹐力辭不往﹐是何故也?”{吴晗}《人身自由何在?》:“我们过去被许诺的自由太多了﹐十几年的文告以至最近三月一日的文件﹐都充满了这一名词。”【2】指所应允的话。{白桦}《吴王金戈越王剑》第五场:“你们有你们的忠诚﹐我有我的许诺。”{刘绍棠}《两草一心》:“{春雪}含羞吐露了她对{梅畹贞}的许诺。”
許由津-汉语大词典
許由津
【1】指{颍水}。相传{许由}洗耳于{颍水}滨﹐故称。{清}{汪懋麟}《题画薛少保十一鹤》诗:“飢茹黄公芝﹐渴飲{許由津}﹐低頭看鴈鶩﹐齷齪焉能馴。”
許身-汉语大词典
許身
【1】犹自许。{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唐}{刘蜕}《移史馆书》:“今雖蠱惑病妄﹐猶將自復其意﹐况逢足下以中正許身﹐以仁義自任者乎?”{清}{黄鷟来}《後圃讲堂歌为李苍岑赋》:“許身{稷}{契}嗤爲愚﹐致君{堯}{舜}嗟何補。”【2】以身相许。{明}{何景明}《送施聘之御史南迁》诗:“許身酧日月﹐垂淚向江湖。”
許與-汉语大词典
許與
【1】谓结交引为知己。《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弘長風流﹐許與氣類﹐雖單門後進﹐必加善誘。”{刘良}注:“許與﹐謂招引也。”{宋}{刘攽}《献欧阳永叔》诗:“{信陵}虚左乘﹐{程子}傾蓋親﹐意氣已然諾﹐許與忘舊新。”{清}{龚自珍}《语录》:“又論‘知在見君時﹐還相許與否?’先生曰:許與二字擬易之﹐以其弱腐。”【2】称许。{唐}{杜甫}《壮游》诗:“許與必詞伯﹐賞遊實賢王。”{宋}{陆游}《<赵秘阁文集>序》:“已而故尚書{孫公}{仲益}﹑端明{汪公}{聖錫}﹑侍御{王公}{龜齡}文益出於世﹐往往見公名字於其間﹐許與甚至。”《明史·刘子辅传》:“按察使{周新}不苟許與﹐獨稱{子輔}賢。”
許許-汉语大词典
許許
【1】劳动时共同出力的呼声。《诗·小雅·伐木》:“伐木許許﹐釃酒有藇。”{陆德明}释文:“許﹐{沈}呼古反。”{清}{林嗣环}《<秋声诗>自序》:“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清}{王夫之}《和陶<停云>赠芋岩五十初度》:“喬喬{豫章}﹐執彼斧柯﹐匪不曰勞﹐許許維和。”借指繁重的劳动。{清}{吕履恒}《牛口谷》诗:“箕歛斗會麥千斛﹐鳩聲未已索食肉。終歲許許﹐不寧邦族。”【2】泛指各种事物发出的声音。{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惟野蔥﹑苦蕒﹑紅米作炊﹐炊汁許許﹐代脂供飲。”{清}{魏源}《天台纪游·龙涧水帘》诗:“但覺寒颼颼﹐竟忘轟許許。”
許鄭-汉语大词典
許鄭
【1】{东汉}经学家{许慎}﹑{郑玄}的并称。{清}{黄遵宪}《感怀》诗:“洎乎{許}{鄭}出﹐褎然萬人傑。”{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其有通人志士﹐或箋注校勘﹐效忠於{許}{鄭};或束身自愛﹐歸命於{程}{朱}。”
許繇-汉语大词典
許繇
【1】见“許由”。
許張-汉语大词典
許張
【1】{唐}代{许远}﹑{张巡}的并称。{清}{徐士俊}《<奈何天>总评》:“{闕忠}貌隣{潘}{宋}﹐心並{許}{張}。”
許市-汉语大词典
許市
【1】{许京}的街市。《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父母嬰孩﹐覆尸{許}市。”{李善}注引《後汉书》:“{建安}元年﹐遷都於{許}。”【2】古地名。即今{江苏省}{吴县}{浒关墅}。{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下:“{許市}在郡西二十五里。《圖經》云:{秦皇}求{吴王}劍﹐白虎蹲於丘上﹐遂西走二十五里而失。劍不能得﹐地裂爲池﹐因名其地曰{虎疁}。蓋此地是也。{唐}諱虎﹐{錢氏}諱鏐﹐故改云{許市}。”{宋}{杨万里}《将近许市望见虎丘》诗:“{許市}人家遠樹前﹐{虎邱}山色夕陽邊。石橋分水入别港﹐茅屋垂楊仍釣船。”
許飛瓊-汉语大词典
許飛瓊
【1】传说中的仙女名。{西王母}之侍女。《汉武帝内传》:“〔{王母}〕又命侍女{許飛瓊}鼓震靈之簧。”{唐}{孟棨}《本事诗·事感》:“〔{許渾}〕賦詩云:‘曉入瑶臺露氣清﹐坐中唯有{許飛瓊}﹐塵心未斷俗緣在﹐十里下山空月明。’”{明}{叶宪祖}《鸾鎞记·入道》:“仙娥貌比{許飛瓊}﹐嬝娜真堪掌上擎。”
許久-汉语大词典
許久
【1】好久﹐很久。{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七:“與君相從許久﹐苦留不住。”{清}{黄景仁}《夜闻新安江声》诗:“頭岑腹塊雜嘔泄﹐服習許久方平痊。”{巴金}《家》二六:“平静的水面被扰乱了﹐湖里起了大的响声﹐荡漾在静夜的空中许久不散。”
許可證-汉语大词典
許可證
【1】指准予做某事的书面证明。{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九日》:“据执事的人说:{中国}人出境还要有外事局的许可证﹐不然便不能起飞。”
許下-汉语大词典
許下
【1】指{许}。今{河南省}{许昌市}。{唐}{杨炯}《後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詞高{許}下﹐學富{淹中}。”{宋}{叶適}《<徐斯远文集>序》:“初渡{江}時﹐{上饒}號稱賢俊所聚﹐義理之宅﹐如{漢}{許}下﹑{晉}{會稽}焉。”{清}{陈维崧}《上芝麓先生书》:“然而客本畏人﹐居尤不易﹐必賴{汝南}長者﹐寵以輜軿﹐{許}下羣公﹐惠之談論﹐此其萍跡﹐或免蓬科。”
許肯-汉语大词典
許肯
【1】应允。{唐}{吕岩}《鄂渚悟道歌》:“因雨泥滑門不出﹐忽聞鄰舍語丹術。試問鄰公可相傳﹐一言許肯更無難。”
許少-汉语大词典
許少
【1】一些儿。{茅盾}《路》九:“还有许少秘密消息﹐仍旧请{老熊}报告。”
許負-汉语大词典
許負
【1】{汉}代善于相面的{许}姓老妪﹐曾相{周亚夫}﹐说﹕“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爲將相﹐持國秉﹐貴重矣﹐於人臣無兩。其後九歲﹐而君餓死。”竟如其言。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用以泛指相术家。{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通神的{許負}細詳推﹐地閣天倉﹐蘭臺廷尉﹐則他那山根郎堂人中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刁姓》:“有{刁}姓者﹐家無生産﹐每出賣{許負}之術--實無術也。”
許遜-汉语大词典
許遜
【1】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为{晋}道士﹐{汝南}人﹐学道于{吴猛}﹐后举孝廉﹐曾为{旌阳}令。感{晋}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世称{许真君}或{许旌阳}。见《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唐}无名氏《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元}{范梈}《秋雨寓舍酬答夏编修》诗之四:“倚巖推{許遜}﹐負水揖{文簫}。”
許攀-汉语大词典
許攀
【1】许配﹐攀亲。{洪深}《香稻米》第一幕:“我们家里女孩子多﹐早点把{荷香}许攀给个好人家﹐也了却一桩心事。”
許聘-汉语大词典
許聘
【1】女方接受男方的聘礼。谓允婚。{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化了的相國姑夫﹐在時曾許聘與{鶯鶯}。”{明}{叶宪祖}《素梅玉蟾》第三折:“只爲你父母雙亡﹐無人倚仗﹐年紀長成﹐姻緣未偶﹐特來接你到我家去﹐就在我那裏許聘﹐還覺易些。”{清}{唐孙华}《侯门妓》诗:“父母相矜指奇貨﹐許聘當須予貴人。”
許是-汉语大词典
許是
【1】或许是。表委婉或测度的语气。{鲁迅}《集外集·选本》:“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我想﹐这许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罢。”{张天翼}《蜜蜂·仇恨》:“他们不知道干么要上火线;许是这个大帅跟那个大帅闹了点什么别扭。”
許字-汉语大词典
許字
【1】许配。{明}{陈楼德}《陶庵先生年谱》:“先生曰:‘城亡與亡﹐豈以出處貳心;出身之士﹐猶許字之女﹐殉節亦其所也。’”《廿载繁华梦》第二五回:“{梁早田}進來道:‘聽説老哥的女公子尚未許字﹐今有一頭好親事﹐要與老哥説知。’”{何其芳}《画梦录·哀歌》:“她早已许字了人家﹐依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許認-汉语大词典
許認
【1】同意﹑承认。{张孝若}《辛亥革命前後》第二节:“竊謂宜以此時順天人之歸﹐謝帝王之位﹐俯從羣願﹐許認共和。”
許中-汉语大词典
許中
【1】犹许下。{南朝} {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學比山成﹐辨同河瀉﹐明經擢秀﹐光朝振野﹐調逸{許}中﹐聲高{洛}下。”
許洛-汉语大词典
許洛
【1】{许京}和{洛京}(今{河南}{许昌}和{洛阳})的并称。{晋}{干宝}《<晋纪>总论》:“潛謀雖密﹐而在幾必兆;{淮浦}再擾﹐而{許}{洛}不震。”{晋}{王羲之}《与会稽王笺》:“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黄河}﹐雖{秦政}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憂便以交至。”《宋书·刘康祖传》:“其年秋﹐{蕭斌}﹑{王玄謨}﹑{沈慶之}等入{河}﹐{康祖}率{豫州}軍出{許}{洛}。”
許愿-汉语大词典
許愿
【1】见“許願”。
許旌陽-汉语大词典
許旌陽
【1】即{许逊}。{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許旌陽}得道﹐贈遠祖{由}玉虚僕射﹐曾祖{琰}太微兵衛大夫﹐先祖{玉}太極把業録籍典者﹐父{肅}中嶽仙官﹐賜所居宅曰‘仙曹左府’。右皆天帝所令。今人但知{旌陽}拔宅事﹐不知{許武仲}逃{堯}後﹐復有此贈。未審天上玉虚僕射﹐較地下九州長何似耳。”
許郭-汉语大词典
許郭
【1】{东汉}{许劭}﹑{郭太}的并称。《後汉书·许劭传》﹕“{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也。少峻名節﹐好人倫﹐多所賞識。若{樊子昭}﹑{和陽士}者﹐並顯名於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稱{許}{郭}。”《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遒文麗藻﹐方駕{曹}{王}﹔英跱俊邁﹐聯衡{許}{┘。”{张铣}注﹕“謂與{許劭}﹑{郭林宗}齊衡也。”{唐}{陆龟蒙}《顾道士亡弟子奉束帛铭于袭美因赋戏赠》诗﹕“亦謂神仙同{許}{郭}﹐不妨才力似{班}{揚}。”后亦用以泛指喜于奖掖后进的人。{唐}{方干}《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诗:“才小知難薦﹐終勞{許}{郭}心。”
許劍-汉语大词典
許劍
亦作“[許劒]”【1】{汉}{刘向}《新序·节士》载﹕{吴季札}西聘{晋}﹐带宝剑过{徐}。{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心许之。还而{徐君}已死﹐遂挂其剑于墓树﹐曰﹕“吾心許之矣。”{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劍兮帶丘墓。”后以“許劍”为不忘知交﹐心存知己之典。{元}{柳贯}《袁文清墓下作》诗:“十年漬酒緜﹐不到{文清}墓﹐遥遥許劒心﹐夢寐傷遲莫。”{明}{大同}《读谢翱传》诗:“南奔北走家何在?{七里灘}前許劒來。”{清}{曹寅}《赴淮舟行杂诗》之九:“數拒羣公餞﹐微吟許劍詩。”
許給-汉语大词典
許給
【1】粟神名。《太平御览》卷八四〇引《春秋佐助期》:“粟神名{許給}﹐姓{慶天}。”
許人-汉语大词典
許人
【1】应允与人﹔许诺于人。《战国策·韩策二》:“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許人也。”{汉}{贾谊}《新书·匈奴》:“夢中許人﹐覺且不背其信;陛下已諾﹐若日出之灼灼。”{唐}{陈子昂}《送东莱王学士无竞》诗:“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懷君萬里别﹐持贈結交親。”【2】指女子许配人家。{唐}{于濆}《宫怨》诗:“父兄未許人﹐畏妾事姑舅。”《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眼見得{丹桂}命硬﹐做了望門寡婦﹐一時未好許人。”{清}{李渔}《蜃中楼·婚诺》:“兩個舍姪女﹐都不曾許人。”【3】称许他人。{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穎}自負文學﹐少許人﹐談論多所折難。”
許大-汉语大词典
許大
【1】这般大。《太平广记》卷二四八引{隋}{侯白}《启颜录·侯白》:“{白}即云:‘背共屋許大﹐肚共椀許大﹐口共盞許大。’衆人射不得。”《金史·五行志》:“我先笑者﹐笑許大天下將相無人。”《廿载繁华梦》第二四回:“怪不得老兄往常在衙門裏有許大聲名。”【2】这般多﹔许多。《前汉书平话》卷中:“可惜許大車馬﹐多争天下……陛下百萬雄兵﹐驍將莫知其數﹐皆總不及於{項羽}。”{明}{刘芳节}《<太岳先生文集>评》:“信筆潦草寫去﹐中間有許大議論﹐尚未得發出。”【3】非常﹔甚。《西游记》第二十回:“洞門外來了一個雷公嘴毛臉的和尚﹐手持着一根許大粗的鐵棒﹐要他師父哩!”
許婚-汉语大词典
許婚
【1】谓女方接受男方求婚。{唐}{李商隐}《公子》诗:“{金唐公主}年應小﹐二十君王未許婚。”{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夫人之許婚﹐{張生}之望配﹐{紅娘}之勇於作合﹐{鶯鶯}之敢於失身﹐與{鄭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於此。”{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余第三女﹐許婚{戈仙舟}太僕子。”
許許-汉语大词典
許許
【1】甚少﹐极少。{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諸軍因噪曰:‘我輩勞苦塞上數年﹐僅得許許﹐更奪人刀下食乎?’”
許賽-汉语大词典
許賽
【1】犹许愿。赛﹐酬神。《晋书·艺术传·戴洋》:“昔{蘇峻}時﹐公於{白石祠}中祈福﹐許賽其牛﹐至今未解。”{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閩}俗最可恨者﹐瘟疫之疾一起﹐即請邪神﹐香火奉事於庭﹐惴惴然朝夕拜禮許賽不已。”
許允-汉语大词典
許允
【1】允许﹔答应。{宋}{岳飞}《申省条画合行事件札子》:“伏望詳酌﹐將上件兩縣依舊隸屬本州﹐所貴軍民通便。如蒙許允﹐作特旨行下。”{元}{王晔}《桃花女》第三折:“隨後着媒婆去説親﹐要求他{桃花女}做媳婦﹐喜的他已許允了。”《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順哥}本不願相從﹐落在其中﹐出於無奈﹐只得許允。”
許散愁-汉语大词典
許散愁
【1】古之贞男。{清}{唐孙华}《维扬舟中作》诗之四:“生來不作{樊川}夢﹐直是當年{許散愁}。”自注:“{許散愁}﹐{北齊}人﹐自少不登孌童之牀﹐不入季女之室。”
設許-汉语大词典
設許
【1】许配。《三国志·魏志·东沃沮传》“食飲居處﹐衣服禮節﹐有似{句麗}”{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其嫁娶之法﹐女年十歲﹐已相設許﹐壻家迎之﹐長養以爲婦。”
詳許-汉语大词典
詳許
【1】假装允许。詳﹐通“佯”。《史记·留侯世家》:“上詳許之﹐猶欲易之。”
認許-汉语大词典
認許
【1】允许认可。{黄远庸}《大借款波折详记》:“其第二事为外交团所不认许﹐以为武官如有不测﹐外交官不能担此责任。”{何士光}《喜悦》:“如果当娘的不认许﹐他是不敢陪媳妇回娘家的。”
諸許-汉语大词典
諸許
【1】犹许多。{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周侯}説{王長史}父:‘形貌既偉﹐雅懷有﹐保而用之﹐可作諸許物也。’”
諾許-汉语大词典
諾許
【1】许诺﹔应允。{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王適}〕即謾謂媒嫗:‘……{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許我﹐請進百金爲嫗謝。’諾許﹐白翁。”{马其昶}校注:“諾許﹐或作許諾。”
諧許-汉语大词典
諧許
【1】谓取得一致而赞许。{清}{姚鼐}《祭朱竹君学士文》:“自處京師﹐君日從語﹐執拒相諍﹐卒承諧許。”
金張許史-汉语大词典
金張許史
【1】{汉}时﹐{金日磾}﹑{张安世}并为显宦。{许广汉}为{宣帝}{许皇后}之父。{史}指{史恭}及其长子{史高}。{恭}为{宣帝}祖母{史良娣}之兄。{宣帝}即位﹐{恭}已死﹐封{高}为{乐陵侯}。{许}{史}两家皆极宠贵。后因以此四姓并称﹐借指权门贵族。{清}{吴伟业}《行路难》诗:“對此撫几長歎息﹐{金}{張}{許}{史}皆徒然。”{汉}{扬雄}《解嘲》:“有談{范}{蔡}之説於{金}{張}{許}{史}之間﹐則狂矣。”{前蜀}{韦庄}《咸通》诗:“{咸通}時代物情奢﹐歡殺{金}{張}{許}{史}家。”
鑑許-汉语大词典
鑑許
亦作“[鑒許]”【1】鉴察并认可。{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兰泉》:“{藩}從先生游﹐垂三十年﹐論學談藝﹐多蒙鑒許。”{清}{吴敏树}《与杨性农书》:“不謂過蒙鑒許﹐以爲粗知文事﹐重複增寄巨稾。”{南朝} {宋}{鲍照}《重与世子启》:“今者之請﹐必願鑒許。”
開許-汉语大词典
開許
【1】允许。《後汉书·袁安传》:“公卿皆言夷狄譎詐﹐求欲無猒﹐既得生口﹐當復妄自誇大﹐不可開許。”《新唐书·嗣曹王皋传》:“州大饑﹐發官廩數十萬石賑餓者﹐僚史叩庭請先以聞﹐{皋}曰:‘人日不再食且死﹐可俟命後發哉?苟殺我而活衆﹐其利大矣!’既貸﹐乃自劾﹐優詔開許﹐就進少府監。”
順許-汉语大词典
順許
【1】顺从许可。{南朝} {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亦願曲留降鑒﹐即垂順許。”《南史·刘湛传》:“量算二三﹐未獲便相順許。”
預許-汉语大词典
預許
【1】预先答应。{茅盾}《子夜》十九:“他一边走﹐一边想﹐预许给自己很多期望﹐很多的未来计划。”{茅盾}《子夜》十一:“当她({刘玉英})到了交易所时﹐她又这么预许给自己:‘我这笔货﹐也可以零碎拆卖的。’”
面許-汉语大词典
面許
【1】当面允许﹑赞同。《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方才縣尊已面許我回文﹐我且遞上呈子去﹐等他替我回了文去﹐再爲斟酌。”{明}{沈德符}《野獲编·兵部·日本》:“〔{李宗城}〕欲借此以復先世{曹國公}故封﹐{石司馬}亦面許之。”《旧唐书·姜公辅传》:“後因{公輔}辭退﹐朕已面許。”
默許-汉语大词典
默許
【1】没有明白表示同意,但是暗示已经许可。{清}{薛福成}《海外文编》卷一:“{曾紀澤}所索{八募}之地﹐雖爲{英}人所不肯舍﹐其曾經默許之歸{八募}者﹐亦可爲通至{大金沙江}張本。”《南史·梁纪中·武帝下》:“〔{太清}元年〕夏四月庚午﹐羣臣以錢一億萬奉贖皇帝菩薩﹐僧衆默許。”{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在几个重要问题上他不仅是默许﹐甚至是暗地支持了{乔光朴}。”【2】暗暗赞许。{宋}{曾巩}《答葛蕴》诗:“我初未識子﹐已知子能文。春風吹我衣﹐暮召入九閽。衆中得子辭﹐默許非他人。方將引飛黄﹐使出萬馬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