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詢

詢(詢)是什么意思

  • 函詢-汉语大词典

    函詢

    【1】以书信方式查询﹑询问。{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李霁野》:“我即函询那几种﹐终无回信﹐大约我的信失落了。”{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段君}住址﹐我不知道﹐可函询后孙公园医学院{唐诃君}。”

  • 垂詢-汉语大词典

    垂詢

    【1】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辱承垂詢﹐用敢附聞。”{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钱大昕》:“今上親政﹐垂詢{大昕}。”{鲁迅}《二心集·知难行难》:“〔十月十四日《申报》〕{南京}专电:{丁文江}﹐{胡適}﹐来京谒{蒋}﹐此来系奉{蒋}召﹐对大局有所垂询。”

  • 大詢-汉语大词典

    大詢

    【1】古谓君向臣民征询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周礼·地官·乡师》:“國大詢于衆庶﹐則各帥其鄉之衆寡而致於朝。”{郑玄}注:“大詢者﹐詢國危﹐詢國遷﹐詢立君。”

  • 奉詢-汉语大词典

    奉詢

    【1】敬问。《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那漢拱手謝罪道:‘尊兄休怒﹐某有一言奉詢。’”

  • 叩詢-汉语大词典

    叩詢

    【1】询问;请教。{茅盾}《色盲》:“他正想再用别的话来叩询{赵女士}的心曲﹐可是{李蕙芳}跳跃着来了。”{谷志标}《洪家关聚义》:“〔我们〕又向{贺龙}同志叩询了国共分裂和{南昌}起义的一些问题。”

  • 呈詢-汉语大词典

    呈詢

    【1】递呈文询问。{茅盾}《子夜》十六:“故由本会据情呈询工商部﹐请求明白答复。”

  • 咨詢-汉语大词典

    咨詢

    【1】访问;征求意见。{汉}{王符}《潜夫论·叙录》:“芻蕘雖微陋﹐先聖亦咨詢。”《诗·小雅·皇皇者华》:“載馳載驅﹐周爰咨詢。”{明}{方孝孺}《核咎赋》:“跡雖存而世久兮﹐欲咨詢而未能。”{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五:“〔国民参政会〕每周开会一二次﹐听听报告﹐备备咨询。”

  • 徵詢-汉语大词典

    徵詢

    【1】征求询问。{范文澜}《中国近代史·附录》:“{法国}也愿出卖枪炮并派人传授制造法﹐{咸丰帝}很满意﹐征询{曾国藩}意见。”{魏巍}《前线童话》:“那{朝鲜}少女微笑着征恂似地望着她的母亲。”

  • 查詢-汉语大词典

    查詢

    【1】查问;调查。{郭鹏}《刘亚生》:“我们立即向各方面展开了广泛的查询﹐然而﹐回答只有一个:没有见到这样的一位同志。”{清}{薛福成}《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每有查詢﹐朝電夕報。”

  • 探詢-汉语大词典

    探詢

    【1】探问。{清}{容閎}《西学东渐记》:“先往外國探詢專門機器工程師﹐調查何種機器於{中國}最爲適用。”{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下卷二八:“他看见她﹐带着一种探询的神色﹐好像等待她说什么话似的。”{茅盾}《子夜》十四:“女工们流汗的兴奋的红脸杂乱地旋动﹐互相用眼光探询。”

  • 研詢-汉语大词典

    研詢

    【1】仔细询问;盘问。{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轶事》:“嫗益駭惑﹐强攬其袪以歸﹐研詢多時﹐始得其實。”

  • 瞷詢-汉语大词典

    瞷詢

    【1】探问。{明}{高明}《琵琶记》第三十出出目:“瞷詢衷情。”

  • 究詢-汉语大词典

    究詢

    【1】追究询问。《隋唐演义》第四三回:“那個姓{韋}﹑姓{楊}的﹐前日被人緝獲着了﹐刑官究詢﹐招稱有個{王伯當}……是他用計在{白酒村}{陳}家店裏﹐藥倒解差﹑差官﹐方得脱逃。”

  • 質詢-汉语大词典

    質詢

    【1】质疑询问。{茅盾}《锻炼》一:“端进茶来的时候﹐{阿金}便成了质询的对象。”{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二章:“他回答代表质询。好厉害的质询﹐他记得﹐连珠炮般的发问﹐把他震懵了。”

  • 追詢-汉语大词典

    追詢

    【1】犹追问。{杨朔}《潼关之夜》:“他们从我的行李中捡出一本《中国分省新图》和一些零碎的通讯稿﹐于是抱着绝大的怀疑﹐追询我许多问题。”{茅盾}《子夜》九:“{林佩珊}不放心﹐用眼光去追询{杜新箨}。”

  • 詢詰-汉语大词典

    詢詰

    【1】打听。{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詢詰佛國﹐反指東南隅。”

  • 詢誘-汉语大词典

    詢誘

    【1】探问。{唐}{胡曾}《代高骈回云南牒》:“彼國將帥之强弱﹐邦國之盈虚﹐坐可酌量﹐何煩詢誘。”

  • 詢訪-汉语大词典

    詢訪

    【1】征询访问。《後汉书·李固传》:“遠尋先世廢立舊儀﹐近見國家踐祚前事﹐未嘗不詢訪公卿﹐廣求羣議﹐令上應天心﹐下合衆望。”{唐}{韩愈}《顺宗实录二》:“其忠也盡致君之大方﹐其言也達爲政之要道﹐凡所詢訪﹐皆合大猷。”{清}{刘毓崧}《杜观察<古谣谚>序》:“爲政者酌民言而同其好惡﹐則芻蕘葑菲﹐均可備詢訪於輶軒。”【2】查访。{明}{海瑞}《申海南道陈双山文》:“詢訪未的﹐妄信人言。”{清}{张之洞}《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五日致兼湖广总督端方电》:“請密加詢訪﹐如確有識認{沈克諴}之人﹐迅速資遣來京﹐令其辨認﹐以别真僞。”

  • 詢查-汉语大词典

    詢查

    【1】查问。如:刑警队分别对楼上﹑楼下的有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询查。

  • 詢考-汉语大词典

    詢考

    【1】询问察访。{宋}{王安石}《上时政疏》:“苟無至誠惻怛憂天下之心﹐則不能詢考賢才﹐講求法度。”

  • 詢審-汉语大词典

    詢審

    【1】询问审查。《宋史·选举志三》:“州守貳若教授詢審無謬﹐即保任入貢﹐具實以聞﹐不實者坐罪有差。”

  • 詢叩-汉语大词典

    詢叩

    【1】询问﹐叩问。{宋}{周煇}《清波杂志 》卷七:“至府治門外﹐坐於一室﹐已見燈﹐二輩詢叩年甲鄉貫來歷﹐往返者六五。”

  • 詢采-汉语大词典

    詢采

    【1】见“詢採”。

  • 詢索-汉语大词典

    詢索

    【1】查访。《新唐书·贾耽传》:“四方之人與使夷狄者見之﹐必從詢索風俗﹐故天下地土區産﹑山川夷岨﹐必究知之。”{清}{李清}《三垣笔记》卷中:“{周后}以聞﹐上大怒﹐遣宦者往詢索傳語者。”

  • 詢究-汉语大词典

    詢究

    【1】查考﹔究问。《宋史·食货志下四》:“{秉}前與著作佐郎{曾默}行{淮南}﹑兩{浙}﹐詢究利害。”{清}{葆光子}《物妖志·狸》:“{崔}以人奴獲好婦﹐愜適所願﹐不復詢究本末。”

  • 詢求-汉语大词典

    詢求

    【1】访求。《晋书·王坦之传》:“又天聽雖聰﹐不啓不廣;羣情雖忠﹐不引不盡。宜數引侍臣﹐詢求讜言。”{宋}{王安石}《酬淮南提刑邵不疑学士》诗:“詢求故有風謡在﹐不獨鑱詩尚未泯。”《元史·岳柱传》:“日接見儒生﹐詢求民瘼。”【2】请教。{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張}({張華})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於世﹐宜以經高名之士。’{思}乃詢求於{皇甫謐}。{謐}見之嗟歎﹐遂爲作叙。”

  • 詢仰-汉语大词典

    詢仰

    【1】咨询和仰赖。《北史·刘芳传》:“{崔光}於{芳}有中表之敬﹐每事詢仰。”

  • 詢視-汉语大词典

    詢視

    【1】探问﹐探望。{明}{张宁}《方洲杂言》:“公視篆閒﹐聞其妾病甚﹐所隨惟一僕﹐常使詢視﹐遺以藥餌薪米之資。”

  • 訪詢-汉语大词典

    訪詢

    【1】询问﹔查访。{明}{海瑞}《与琼乡诸先生书》:“〔母〕訪詢戚近﹐惓惓然舉而託之嚴明之師﹐以琢以磨﹐兼有父道。”《林则徐日记·嘉庆二十一年九月初九日》:“訪詢輿論﹐均謂此次所録﹐清貧績學者甚多﹐謂之‘清榜’。”

  • 詰詢-汉语大词典

    詰詢

    【1】追问﹐询问。{龚振黄}《青岛潮》第四章:“{英}相{佐治}宣稱此項問題﹐列國已有夙約。{威氏}詰詢何約。”

  • 詢-汉语大词典

    “[询]”的繁体字。《廣韻》相倫切,平諄,心。【1】询问;问。《书·舜典》:“詢于四岳﹐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左传·襄公四年》:“訪問於善爲咨﹐咨親爲詢。”{杜预}注﹕“問親戚之義。”《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五聲倦響﹐九工是詢。”{刘良}注﹕“詢﹐問也。”{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詢之﹐自{唐}初並無縣丞。”《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先生﹐你我雖是初交﹐你外面詢一詢﹐{鄧}某也頗頗的有些微名。”【2】指访问。{明}{夏日葵}《梅墟见过兼惠佳刻贞珉赋谢》诗:“梅雨如傾注﹐多君枉屐詢。”【3】谋,谋划。《文选·张衡<东京赋>》:“訪萬機﹐詢朝政。”{薛综}注﹕“詢﹐謀也。謂與謀朝政﹐有所先後者也。”【4】查考。{汉}{王充}《论衡·雷虚》:“人爲雷所殺﹐詢其身體﹐若燔灼之狀也。”{南朝 宋}{颜延之}《阳给事诔》:“末臣蒙固﹐側聞至訓﹐敢詢諸前典﹐而爲之誄。”{元}{戴表元}《<齐东野语>序》:“今夫{周子}之書﹐其言覈﹐其事確﹐其詢官名﹐精乎其欲似{郯子}也。”【5】侦察,查探。{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世衡}({种世衡})嘗以罪怒一番將﹐杖其背﹐僚屬爲之請﹐莫能得。其人被杖已﹐奔{趙元昊}。甚親信之﹐得出入樞密院。歲餘﹐盡詢得其機事以歸﹐衆乃知{世衡}用以爲間也。”一本作“詗”。【6】均;调协。《尚书大传》卷一下:“四時推六律﹑六吕﹐詢十有二變﹐而道宏廣。”{郑玄}注﹕“詢﹐均也。”【7】副词。犹确实。《左传·哀公二年》:“{樂丁}曰﹕‘《詩》曰﹕“爰始爰謀﹐爰契我龜。”’謀協﹐以故兆詢可也。”{杨伯峻}注﹕“詢﹐信也。”【8】用同“[訊]”。参见“[詢聞]”。

  • 詢遷詢謀-汉语大词典

    詢遷詢謀

    【1】谓国家的安危﹑国都的迁徙﹑国君的拥立﹐都要征求人民的意见。语本《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尚書》之四目四聰﹐皆由辟門;《周禮》之詢遷詢謀﹐皆合大衆。嘗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廣益﹐通達民情﹐實以通憂共患﹐結合民志。”

  • 詢芻-汉语大词典

    詢芻

    【1】见“詢于芻蕘”。

  • 詢于芻蕘-汉语大词典

    詢于芻蕘

    【1】与樵夫商议事情﹐意谓不耻下问。《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郑玄}笺:“古之賢者有言:有疑事當與薪采者謀之。”{孔颖达}疏:“言詢于芻蕘﹐謂謀於取芻取蕘之人。”{清}{朱之瑜}《与源光国启》之六:“乃希化被草木﹐不恥詢于芻蕘。”{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隋书·经籍志》抄《汉书·艺文志》说﹐以著录小说﹐比之‘询于刍荛’﹐就是以为虽然小说﹐也有所为的明证。”亦省作“[詢芻]”﹑“[詢蕘]”。{唐}{张说}《奉和暇日游兴庆宫作》:“侍酌衢樽滿﹐詢芻諫鼓懸。”{清}{冯桂芬}《与许抚部书》:“謹就管見别爲一議﹐並章程八條奉寄﹐附羽工區區﹐用副詢蕘盛意﹐惟執事采擇焉。”

  • 詢問-汉语大词典

    詢問

    【1】向人打听情况。《汉书·武帝纪》:“詢問耆老﹐乃得孽子{嘉}。”{宋}{刘安世}《为愆亢罢上元游宴》:“臣伏見去冬以來﹐時雪愆亢﹐詢問四方﹐亦多旱暵。”{明}{张居正}《给假治疾疏》:“皇上見臣肌體羸瘦﹐詢問左右﹐察臣所苦。”{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四:“她的眼睛仿佛在询问天﹐询问地﹐询问面前所有的人:‘工地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 詢議-汉语大词典

    詢議

    【1】咨询和谋议。{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公等國之爪牙﹐心如鐵石。欲同戮力﹐以除國難。公家之利﹐見則須爲﹐俾其無猜﹐期于報効﹐所以詢議﹐擇善行之。”

  • 詢鞫-汉语大词典

    詢鞫

    【1】查问﹔审问。{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後{韋公}鎮{蜀}﹐到府三日﹐詢鞫獄情﹐滌其寃濫輕重之繫﹐近三百餘人。”

  • 詢咨-汉语大词典

    詢咨

    【1】咨询﹐征求意见。{郭沫若}《海南纪行·访那大》诗:“遠偕九省同趨步﹐近與全區互詢咨。”

  • 詢謀諮度-汉语大词典

    詢謀諮度

    【1】咨询谋议﹐商量研究。{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但{海}({海瑞})性既偏執﹐又不能詢謀諮度﹐喜自用。”

  • 詢請-汉语大词典

    詢請

    【1】询问请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時伺閒隙﹐周章詢請。”

  • 詢納-汉语大词典

    詢納

    【1】谓向人请教并采纳其意见。{汉}{崔駰}《车右铭》:“詢納耆老﹐于我是匡。”《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上垂詢納之弘﹐下有匡救之責。”《梁书·夏侯详传》:“誠宜大弘經略﹐詢納羣言。”

  • 詢按-汉语大词典

    詢按

    【1】查核按验。《新唐书·裴休传》:“{休}分遣官詢按其弊﹐乃命在所令長兼董漕﹐褒能者﹐謫怠者。”

  • 詢採-汉语大词典

    詢採

    亦作“[詢采]”【1】访求﹔采访。{唐}{刘知幾}《史通·忤时》:“史官編録﹐唯自詢採﹐而左﹑右二史﹐闕注起居﹐衣冠百家﹐罕通行狀。”{宋}{叶適}《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臣昨在{蘄州}目見利害﹐詢採吏民﹐頗爲親切。”【2】犹询纳。{宋}{苏舜钦}《谘目六》:“況自古有賢智之才﹐而處重位者﹐必孜孜詢采﹐不遺下議﹐然後能成就功業﹐{周公}即其人也。”

  • 詢蕘-汉语大词典

    詢蕘

    【1】见“詢于芻蕘”。

  • 詢覓-汉语大词典

    詢覓

    【1】问讯和寻找。{杨朔}《昨日的临汾》:“现在﹐因为我在车站一带踯躅了不短的时间﹐询觅客店﹐同车的旅客早就零星散了。”

  • 詢根問底-汉语大词典

    詢根問底

    【1】谓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杨朔} 《雪花飘飘》:“妈妈说:‘你问我﹐叫我问谁呢?别总是那个老毛病﹐询根问底的﹐追的人心慌。’”

  • 詢事考言-汉语大词典

    詢事考言

    【1】谓查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书·舜典》:“帝曰:‘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厎可績﹐三載。’”{蔡沈}集传:“{堯}言詢{舜}所行之事而考其言。”{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夹带怀挟》:“古之用人者﹐詢事考言﹐是以功罪有徵。”《清史稿·选举志三》:“古人詢事考言﹐其所言者﹐即其居官所當爲之職事也。”

  • 詢訏之樂-汉语大词典

    詢訏之樂

    【1】《诗·郑风·溱洧》﹕“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毛}传﹕“訏﹐大也。”{郑玄}笺﹕“洵﹐信也。”后以“詢訏之樂”谓男女嬉戏调笑之乐。《吕氏春秋·本生》“{鄭}{衛}之音”{汉}{高诱}注:“{鄭國}淫辟﹐男女私會於{秦}{洧}之上﹐有詢訏之樂﹐芍藥之和。”

  • 詢質-汉语大词典

    詢質

    【1】查考和质正。{明}{夏允彝}《<幸存录>序》:“跳身出潛﹐卷帙無所攜﹐偶所遺忘﹐無可詢質。”

  • 詢聞-汉语大词典

    詢聞

    【1】闻讯。詢﹐用同“訊”。{明}{焦竑}《玉堂丛语·师友》:“編修{梁諲}病﹐語家人曰:‘朋游中惟{陳}同年{汝同}心地好﹐且有家法﹐孤子女可託也。’詢聞而諾焉。”

  • 詢察-汉语大词典

    詢察

    【1】查访﹐考察。{宋}{吕陶}《奏进擢奉议郎杜敏求状》:“臣嘗被旨遠使﹐詢察官吏之能否﹐得善不薦﹐有愧於心。”《元史·耶律楚材传》:“{楚材}詢察得其姓名﹐皆留後親屬及勢家子﹐盡捕下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居半載﹐占驗詢察﹐無計不施。”

  • 詢謀-汉语大词典

    詢謀

    【1】咨询﹔商议。《後汉书·桓帝纪》:“永惟大宗之重﹐深思嗣續之福﹐詢謀台輔﹐稽之兆占。”{宋}{曾巩}《再登对状》:“所以詢謀﹑撫納﹑勉慰﹑稱揚之殊﹐皆非素望所及。”{梁启超}《外交方针质言(参战问题)》:“而當絶交之初﹐又竭力糾合中立國爲同調而詢謀﹐首及於我。”

  • 詢謀僉同-汉语大词典

    詢謀僉同

    【1】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书·大禹谟》:“朕志先定﹐詢謀僉同。”{孔颖达}疏:“又詢於衆人﹐其謀又皆同美矣。”《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凡省﹑院﹑臺﹑百司庶政﹐詢謀僉同﹐標譯所奏﹐以告於朕。”{清}{林则徐}《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兹已詢謀僉同﹐謹將察看籌議情形﹐爲我皇上敬陳之。”

  • 詳詢-汉语大词典

    詳詢

    【1】详细询问。{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八三》:“{逢吉}既知道通信地方﹐何以又须详询住址﹐举动颇为离奇。”

  • 諏詢-汉语大词典

    諏詢

    【1】咨询﹔询问。{元}{刘壎}《隐居通议·拾遗》:“强加辟置﹐俾佐諏詢。”{明}{张煌言}《乡荐经义·用其中于民》:“蓋總諏詢謀度﹐隨在可以見知。”

  • 謀詢-汉语大词典

    謀詢

    【1】咨询。{清}{朱之瑜}《寿中山风轩八十启》:“雖諮善諮親﹐操几杖以謀詢;而大猷大法﹐屬綱紀於後昆。”

  • 諮詢-汉语大词典

    諮詢

    【1】征求意见。{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中令知人》:“中令在{北京}日﹐素與{周祖}親洽。{周太祖}屢召中令諮詢戎事。”《三国志·吴志·贺邵传》“{邵}年四十九”{裴松之}注引{晋}{虞预}《晋书》:“時朝廷初建﹐動有疑議﹐宗廟制度皆{循}所定﹐朝野諮詢﹐爲一時儒宗。”{王重民}《<徐光启集>序言》:“在博访谘询以外﹐进而通过试验﹐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汉}{王逸}《九思·疾世》:“紛載驅兮高馳﹐將諮詢兮皇{羲}。”{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至{鬻熊}知道﹐而{文王}諮詢。”【2】询问﹐打听。{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他日歸來﹐倘失於記憶﹐但於近邨諮詢{衛輝}{楊氏}宅﹐應無不知之者。”

  • 問詢-汉语大词典

    問詢

    【1】询问。{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十一:“你把饭端来吧!我还想问询问询别的事。”{巴金}《军长的心》二:“我想起了那个少妇的话﹐便说了这样一句﹐也含有问询的意思。”{郭小川}《十月的诗》:“回答我这个年青人的问询吧﹐以你水兵的幻想和浪漫主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