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謄)是什么意思
称赞 称誊 赞誉 赞美 赞叹 夸奖 赞 誊-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称赞 称誊 赞誉 赞美 赞叹 夸奖 赞 誊
称赞chēngzàn 称誊chēngyù 赞誉zànyù 赞美zànměi 赞叹zàntàn 夸奖kuājiǎng 赞zàn 誊yù328
动词。表示高度肯定地说人或事物美好,同时对这美好表达喜爱之情。
“称赞”强调用言辞肯定和表示喜爱之情;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例如:“没有一个不说他好的,连旅客都称赞他”;“人群不住称赞李来亨,形成一片啧啧和嗡嗡声”(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好香的青峰!’我称赞起来”(碧野:《情满青山》)。
“称誉”和“赞誉”都强调给予高度评价,含有“认为所评价的对象应博得好名声”的意味,意思比“称赞”重;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称誉”另含有“给予荣誉称号或崇高评语”的意味。例如:“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在1941年曾热情称誉郭沫若是‘革命的诗人’”(《文学评论》,1979,1);“法捷耶夫要不是在十月革命后参加了远东游击队,又怎能写出被毛主席称誉为‘产生了全世界影响’的名著《毁灭》呢?”(《文艺报》,1978,2)。“赞誉”表达的喜爱感情比“称誉”强。例如:“毛主席赞誉我们的总司令意志坚如铁,度量大如海”(《人民文学》,1977,8);“国内外数学界赞誉杨乐、张广厚的发现”;“被国际友人赞誉为‘东方之苑’的杭州织锦工艺,在粉碎了四人帮以后,更加艳丽多彩了”(《人民日报》,1978,3,3)。
“赞美”强调认为所肯定和评价的对象很美好;意思也比“称赞”重。例如:“小说的最后一段着意赞美了并没进北京音乐学院深造的陈秀秀此后的发展”(《茅盾评论文集》,上卷);“我们赞美洞庭湖的珍珠,更要赞美这千千万万培植珍珠的滨湖人民,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谢璞:《珍珠赋》)。
“赞叹”强调由衷的喜爱之情,有十分钦佩的意味和表现出啧啧称羡的神态、话声的形象色彩,意思比“赞美”和“称誉”“赞誉”又重些;有书面语色彩;常同说出的或内心说的话语配合着出现。例如:“‘好媳妇!’丈夫的朋友,谁不这么赞叹”(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他情不自禁地在心中赞叹:‘闯贼果然不凡!””(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田大叔真行!’大成子由衷地赞叹着”(黎汝清:《万山红遍》):“你心里定会赞叹说:‘多好的地方啊!哪象是在沙漠上呢?’”(《杨朔散文选》)。
“夸奖”含有给予口头奖励或表扬的意味;一般只用于人或人的行为和人所创造或具有的事物;意思的轻重和“称赞”一致。例如:“你的菜做得不坏,有一位老在行大大夸奖过你”(《朱自清选集》);“结果我在正取九十名中考上第十一名。别人很夸奖我”(郭沫若:《少年时代》);“‘好媳妇!’村里人谁不这么夸奖”(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
“赞”和“称赞”意思一致,但有口语色彩,适用于口语,而且可用于正式的或较随便的场合,不象“称赞”那样正式或郑重。例如:“方老先生希人家赞儿子‘家学渊源’”(钱钟书:《围城》);“滨湖人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摸索了珍珠养殖的规律,获得了优质高产,并有所创造发明,我不禁赞为奇迹”(谢璞:《珍珠赋》)。
“誉”和“称誉”意思一致,是文言词,一般使用时须有其他文言词配合,常连用上“为”,书面语色彩比“称誉”浓厚。例如:“这盘炉……被誉为‘青州父子炉’”(曲波:《桥隆飙》);“被恩格斯誉为‘近代化学之父’的道尔顿,为了观察气象,与高夫在一座小山上设立了一个观测站”(《中国青年报》,1983.3.17);“如果把牡丹誉为花中之王,那么,君子兰就应该是花中的君子”(《文汇报》,1983.2.13)。
驰名 驰誊-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驰名 驰誊
驰名chímíng 驰誊chíyǜ
动词。表示美好的名声远远地传播。
“驰名”强调在远近各处出名,多用于物品、地方、团体单位;常跟上补语“中外”。例如:“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峻青:《秋色赋》);“而且,这条大路通向了祁连山的深处,通向了驰名的镜铁矿山里”(李若冰:《祁连雪纷纷》);“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战有功,驰名中外”(《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驰誉”强调到处获得声誉、多用于个人、产品;一般要求后面跟上“文坛”“乐坛”之类文化活动领域名称或“海外”“江南”一类地名的补语;使用频率比“驰名”低。例如:“张天翼就是其中才华横溢、驰誊文坛的一位”(《十月》,1982,3);“杭州织锦一向以精工细致、色泽光艳富丽和具有浓厚的东方艺术特色而驰誉海外”。
誊写 誊抄 誊-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誊写 誊抄 誊
誊写téngxiě 誊抄téngchāo 誊téng
动词。表示照底稿或草稿比较清楚、工整地写下来。
“誊写”强调书写的行为。例如:“我的书案上有一篇文稿,是国王昨天要我写的致齐国国王敦睦邦交的国书,我希望你赶快把它誊写一遍”(《沫若剧作选》);“看那情形谁也会以为是起了草稿又誊写过的东西,但他却说他是决不打草稿的人”(郭沫若:《学生时代》);“文章写出来了,不过还要用稿纸誊写一次”。
“誊抄”强调依照底稿或草稿抄好。例如:“据推算,如要誊抄一份副本,一个人要抄四年多”(《光明日报》,1980.1.6);有两个学生主动给老师誊抄书稿”;“一般手稿能誊抄得那么干净,大概是定稿了”(周良沛:《戴望舒诗集·编后》)。
“誊”是口语用词,意思不如“誊写”“誊抄”郑重,有口语色彩。例如:“这些时我正忙着誊稿子”(《傅雷家书》);“预计改完誊清总在明年四五月间”(同上);“开头几句一搜就得,誊正到信笺之后,第一枝香烟已经只剩个尾巴”(《茅盾短篇小说集》)。
没誊那-汉语惯用语辞典
没誊那méi téng nuó
谓无可排遣。明汤显祖《紫钗记》.“听秋蛩度枕没誊那,数秋萤团扇暗消磨,也怎生个芭蕉夜雨闲吟聒?”
誊-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誊謄téng
抄写。陆游《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之八:“自剪短笺~断稿,不嫌墨浅字倾欹。”
誊-现代汉语大词典
誊téng謄
【释义】:
抄写;过录。鲁迅《答有恒先生》:“一面挣扎着,还想从以后淡下去的‘淡淡的血痕中’看见一点东西,誊在纸片上。”
誊印-现代汉语大词典
誊印téng yìn
【释义】:
誊写印刷的简称。
誊写-现代汉语大词典
誊写téng xiě
【释义】:
照底稿抄写。如:文章打好了底稿,我再把它誊写到稿纸上。
誊写印刷-现代汉语大词典
誊写印刷téng xiě yìn shuā
【释义】:
简称誊印,也称油印。在特制的蜡纸上打字或刻写文字、图案,再用油墨透过线迹而印制到纸张上的印刷方法。操作简便,但印制速度较慢,印刷量少。
誊写版-现代汉语大词典
誊写版téng xiě bǎn
【释义】:
简便的印刷版,旧时用毛笔蘸药水在特制的纸上写成,现在一般把蜡纸铺在誊写钢板上用铁笔刻成。
誊写钢版-现代汉语大词典
誊写钢版téng xiě gāng bǎn
【释义】:
刻蜡版时垫在底下的钢板,有网纹,多镶在木板上。
誊写器-现代汉语大词典
誊写器téng xiě qì
【释义】:
刻写蜡纸用的整套铁笔、钢板和油印机等工具。
誊抄-现代汉语大词典
誊抄téng chāo
【释义】:
誊写。孙犁《谈校对工作》:“他们把原稿誊抄一次。”
誊录-现代汉语大词典
誊录téng lù
【释义】:
①古代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时,为防作弊,考生试卷须经另用朱笔誊写,方送考官评阅,称为誊录。②泛指抄录。
誊清-现代汉语大词典
誊清téng qīng
【释义】:
誊写清楚。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场试文誊清后,要默写头场首艺或二三艺之小讲起比不等,在题纸内载明。”
誊-汉语大词典
誊
“[謄]”的简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