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説)是什么意思
一隅之説-汉语大词典
一隅之説
【1】片面的说法;偏见。《後汉书·王充等传论》:“數子之言當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謬通方之訓﹐好申一隅之説。”{李贤}注:“一隅謂一方偏見也。”{宋}{苏洵}《衡论上·御将》:“或曰:‘賞所以使人﹐不先賞﹐人不爲我用。’是皆一隅之説也﹐非通論也。”
一説-汉语大词典
一説
【1】进言或劝说一次。《战国策·秦策三》:“始時{吕尚}之遇{文王}也﹐身爲漁父而釣於{渭陽}之濱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説而立爲太師載與俱歸者﹐其言深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论》:“然而{劉敬}脱輓輅一説﹐建萬世之安﹐智豈可專邪!”{南朝} {梁简文帝}《舌赋》:“{陸}有千金之富﹐{周}爲一説之功。”
一家人不説兩家話-汉语大词典
一家人不説兩家話
【1】俗谚。意谓自家人不说客气话。{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别说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家里没吃的﹐我分这一份钱﹐放在手里没用﹐我心里能过得去么?”
一説-汉语大词典
一説
【1】一种言论﹑学说或说法。{汉}{班固}《白虎通·五祀》:“一説﹐户以羊﹐竈以雉﹐中霤以豚﹐門以犬﹐井以豕。”{宋}{曾巩}《刘向<新序>叙》:“其教既明﹐其政既成之後﹐所守者一道﹐所傳者一説而已。”《朱子语类》卷十:“人言讀書當從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説。”{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大抵甲倡一説﹐而乙則引伸之﹐或反駁之。”【2】一段;一个章节。{宋}{张载}《正蒙·王禘》:“‘苗而不秀者’與下文‘不足畏也’爲一説。”{王夫之}注:“一説﹐猶言一章。”【3】一次辩论。{三国} {魏}{曹植}《与杨德祖书》:“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呰五霸於{稷下}﹐一日而服千人。{魯連}一説﹐使終身杜口。”
二话没説-汉语大词典
二话没説
【1】犹言再没有说别的话。表示决心采取某种行动。{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九章:“道静看见了﹐气得浑身发抖。她二话没说﹐立时向经理辞了职。”
七十説-汉语大词典
七十説
【1】指{伊尹}说{汤}事。《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湯}﹐至聖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説至聖﹐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執鼎俎爲庖宰﹐昵近習親﹐而{湯}乃僅知其賢而用之。”{晋}{葛洪}《抱朴子·时难》:“{伊尹}干{湯}﹐至於七十也。”【2】指{孔子}游说诸侯各国事。《文选·扬雄<解嘲>》:“或七十説而不遇﹐或立談而封侯。”{吕向}注:“{孔子}歷説天下七十君竟不一遇。”{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是以東西南北﹐七十説而不用﹐然後退而修王道﹐作《春秋》。”{唐}{李白}《赠崔郞中宗之》诗:“{仲尼}七十説﹐歷聘莫見收。”
三説法-汉语大词典
三説法
【1】{宋}{乾兴}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后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天圣}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宋}{范仲淹}《奏论陕西兵马利害》:“或聞以三説之法可以備邊……縱許於{陝西}{河東路}以三説入中﹐既緣客商未多﹐且可少助糧草而已。”
三日三夜説不了-汉语大词典
三日三夜説不了
【1】形容话长。{清}{翟灝}《通俗编·时序》:“《史記·孟子荀卿傳》:‘{淳于髠}見{梁惠王}﹐壹語連三日三夜無倦。’按:諺云:三日三夜説不了﹐本此。”
三周説法-汉语大词典
三周説法
【1】佛教谓法说周﹑譬喻周﹑因缘周。{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故{釋迦}三周説法之中﹐一字一句﹐皆自名爲妙法蓮華法﹐此無可疑者。”
上説天堂, 下説蘇杭-汉语大词典
上説天堂, 下説蘇杭
【1】{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四·苏杭湖》:“諺曰:‘上説天堂﹐下説{蘇}{杭}。’……{蘇}自{春秋}以來﹐顯於{吴}{越};{杭}惟入{宋}以後﹐繁華最盛。”
才説-汉语大词典
才説
【1】犹将要。{梁斌}《播火记》七:“{老山头}才说上手去拉﹐不知是谁伸过脚去踢掉他手里的灯笼。”{梁斌}《红旗谱》五六:“{江涛}才说冲上去﹐冷不丁有一把闪亮的刺刀﹐照他刺过来。”【2】犹才辩。《後汉书·郑玄传》:“〔{袁紹}〕客多豪俊﹐並有才説﹐見{玄}儒者﹐未以通人許之﹐競設異端﹐百家互起。”
下説-汉语大词典
下説
【1】讲解。《後汉书·桓荣传》:“每大射養老禮畢﹐帝輒引{榮}及弟子升堂﹐執經自爲下説。”{李贤}注:“下説謂下語而講説之也。”
不刊之説-汉语大词典
不刊之説
【1】见“不刊之論”。
不由分説-汉语大词典
不由分説
【1】不容分辩。{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那虔婆不由分説﹐把妾嫁與茶客。”《红楼梦》第七七回:“那幾個婦人﹐不由分説﹐拉着{司棋}﹐便出去了。”{许地山}《凶手》第一幕:“大哥醉了﹐看见小生﹐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打。”
不容分説-汉语大词典
不容分説
【1】不允许分辩陈说。《红楼梦》第八十回:“不容分説﹐趕出來﹐啐了兩口。”{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火热的战斗不容分说地把他卷进去了。”
不經之説-汉语大词典
不經之説
同“[不經之談]”【1】{唐}{元稹}《迁庙议状》:“曷若削{漢朝}不經之説﹐徵{殷}{周}可久之文﹐從親 盡則遷之常規﹐爲萬代不朽之定制。”{宋}{岳珂}《桯史·泉江三地名》:“《續皇王寶運録》有{唐}{金州}刺史{崔堯封}﹐用{太白山人}之説掘{牛山}{黄巢谷}金桶水一事﹐不書於唐史﹐蓋不經之説。”{清}{邹容}《革命军》第一章:“自{秦始}統一宇宙﹐悍然尊大……多援符瑞不經之説﹐愚弄黔首。”
不消説-汉语大词典
不消説
【1】犹言不必说。谓不言自明。《朱子语类》卷十六:“不是物格知至了﹐下面許多一齊掃了。若如此﹐却不消説下面許多。”{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他那亡父的骨殖兒早則有主﹐有兒的更是不消説。”{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一章:“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个冬天﹐不消说是无心欣赏{朝鲜}的冬景的。”
且説-汉语大词典
且説
【1】犹言却说;姑且先说。{宋}{元}说书人于接续前事,新起话头时常用之,后亦为章回小说的习用套语。《水浒传》第一回:“且説{東京}城裏城外軍民死亡大半。”{鲁迅}《三闲集·怎么写》:“这回且说我看《这样做》。”《红楼梦》第四五回:“正經説的都没説﹐且説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三国演义》第一回:“且説{張角}一軍﹐前犯{幽州}界分。”《宣和遗事》前集:“且説{唐堯}﹑{虞舜}是劈初頭第一箇皇帝。”
再説-汉语大词典
再説
【1】连词。表示推进一层。{孙犁}《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初学写作﹐都希望有名师指点……再说﹐作家也是新陈代谢的﹐后来居上。”《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酒〕我都預備妥當了。再説﹐既要喝酒﹐必要説説話兒。”【2】第二次谈论;接着谈论。{宋}{苏轼}《甘露寺》诗:“緬懷{卧龍公}﹐挾策事琱鑽。一談收猘子﹐再説走老{瞞}({曹操})。”【3】重复地讲。如:我没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4】表示留待以后办理或考虑。《花城》1981年第5期:“我抓住了衣裳不放﹐管它是大是小﹐抢到手再说。”{老舍}《茶馆》第三幕:“不听话﹐先揍了再说。”
兩説-汉语大词典
兩説
【1】{战国}时{鲁仲连}说{新垣衍}而使{秦}退军五十里,又致书守{聊城}的{燕}将而克{聊城}。后以“兩説”指{鲁仲连}。说,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文选·鲍照<拟古>》:“兩説窮舌端﹐五車摧筆鋒。”{李善}注:“兩説﹐謂{魯連}説{新垣衍}及下{聊城}。”
中説-汉语大词典
中説
【1】正确的学说﹑理论。《荀子·儒效》:“凡知説﹐有益於理者﹐爲之;無益於理者﹐舍之;夫是之謂中説。”
中篇小説-汉语大词典
中篇小説
【1】篇幅介乎长篇和短篇小说之间的小说。通常是撷取主人公某个阶段生活的典型事件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故事情节完整,线索比较单一,矛盾斗争不如长篇小说复杂,人物也较少。一般在十五万字左右。{胡采}《<在和平的日子里>序》:“当我读罢了《保卫延安》和他的一些短篇之后最近又反复地读了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他艺术风格中最主要的特征?”
千言萬説-汉语大词典
千言萬説
【1】犹千言万语。《鹖冠子·世兵》:“千言萬説﹐卒賞謂何。”{陆佃}注:“此言理盡於上﹐而彼之繁言雖累千萬﹐猶當賞此。”
直説-汉语大词典
直説
【1】照实说;坦白直率地说出来。{瞿秋白}《乱弹·英雄的言语》:“难怪不好直说﹐而要绕着弯子哼哼唧唧的念出这两篇古文来。”《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姑娘﹐話到其間﹐我也只得直説了。”{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不妨直説﹐何須曲而又曲。”{洪深}《香稻米》第二幕:“我心里有话﹐都是要直说的。”{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今後武臣上殿奏事﹐並須直説﹐不得過爲文飾。”
原説-汉语大词典
原説
【1】本来说。{文仿}《猪八戒吃瓜》:“{八戒}看了﹐嘴里嘀咕着:原説猴子有本領﹐要我老猪多費心。”《海上花列传》第二六回:“原説呀﹐要是掮洋錢個﹐故末有點間架哉。”
入説-汉语大词典
入説
【1】指入朝解说经书。《汉书·儒林传·梁丘贺》:“傳子{臨}﹐亦入説﹐爲黄門郎。”《汉书·儒林传·梁丘贺》:“{賀}入説﹐上善之﹐以{賀}爲郎。”
佞説-汉语大词典
佞説
【1】见“佞兑”。
佛説-汉语大词典
佛説
【1】谓佛所宣扬的教义。{苏曼殊}《寄调筝人》诗之一:“禪心一任蛾眉妒﹐佛説原來怨是親。”《新五代史·周世宗纪赞》:“吾聞佛説以身世爲妄﹐而以利人爲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猶欲割截﹐況此銅像﹐豈其所惜哉?”{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之一:“凡出家人﹐所以異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經所明﹐信是佛説。”
侈説-汉语大词典
侈説
【1】侈谈;纵论。{周咏}《感怀八章》诗之六:“嬌姿侈説冠羣芳﹐寵{盧}家白玉堂。”
俚説-汉语大词典
俚説
【1】民间的说法。{宋}{苏轼}《仇池笔记·日月蚀》:“{梅聖俞}作《日蝕詩》﹐云食日者三足烏也。此因俚説以寓意也。”{明}{沈德符}《野獲编·果报·现报》:“今詈人有現世報之説﹐意爲俚説耳﹐不知竟有其事。”
俗説-汉语大词典
俗説
【1】民间流传的说法。{宋}{苏轼}《和黄秀才鉴空阁》诗:“妄云桂兔蟆﹐俗説皆可屏。”{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天医》:“俗説雷部擊人﹐必有天醫隨之﹐或誤擊則旋活之。”《汉书·刑法志》:“{孫卿}之言既然﹐又因俗説而論之曰:{禹}承{堯}{舜}之後﹐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湯}{武}順而行之者﹐以俗薄於{唐}{虞}故也。”【2】俗谚。{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至於{陳琳}諫辭﹐稱掩目捕雀;{潘岳}哀辭﹐稱掌珠伉儷﹐並引俗説而爲文辭者也。”【3】用通俗易为人所接受的方法﹑形式讲授佛法之称。与“真说”相对。{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三论宗》:“佛有二种说法﹐一为俗说﹐一为真说。如说有情﹑天﹑梵等名相﹐都属俗说。”
俳説-汉语大词典
俳説
【1】戏笑嘲谑的言辞。{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魏文}因俳説以著笑書。”《新唐书·李藩传》:“〔{王仲舒}等〕爲俳説廋語相狎昵。”
偵探小説-汉语大词典
偵探小説
【1】产生和盛行于{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通俗小说。描写刑事案件的发生和破案经过,常以协助司法机关专门从事侦察活动的侦探作为中心人物,描绘他们的巧诈和冒险,情节曲折离奇。著名的侦探小说有{英国}{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中国}在二十世纪初年,即有模仿之作。
偏説-汉语大词典
偏説
【1】偏颇﹑片面的言论。{宋}{叶適}《始论一》:“不可以偏説定。”{汉}{徐幹}《中论·慎所从》:“乃一隅之偏説也﹐非大道之至論也。”【2】偏偏説。{洪深}《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四幕:“可是战争贩子们偏说无野心。”
假説-汉语大词典
假説
【1】虚构的事。{宋}{苏轼}《答毕仲举书》:“佛書舊亦嘗看﹐但闇塞不能通其妙﹐獨時取其麤淺假説以自洗濯。”《朱子语类》卷六七:“《易》之所説皆是假説﹐不必是有恁地事。假設如此則如此﹐假設如彼則如彼。”{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下》:“夫以園吏之寓言﹑騷人之假説﹐而定爲實録﹐斯已謬矣。”【2】科学研究上对客现事物的假定的说明。详“假設”。
備説-汉语大词典
備説
【1】详细述说;完整述说。《水浒传》第五四回:“{李逵}不敢做聲回話﹐引過{湯隆}拜了{公孫勝}﹐備説結義一事。”《西游记》第五八回:“{悟净}脱身至{南海}﹐備説詳細。”《西游补》第十六回:“將前事從頭到尾﹐備説一遍。”
傅説霖-汉语大词典
傅説霖
【1】《书·说命上》:“{高宗}夢得{説}({傅}説),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巖}……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后因以“傅説霖”称久旱后的甘雨。{宋}{苏轼}《次韵朱光庭喜雨》:“久苦{趙盾}日﹐欣逢{傅説}霖。”
傍説-汉语大词典
傍説
【1】他人的主张;异说。{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傳聞而欲偉其事﹐録遠而欲詳其迹﹐於是棄同即異﹐穿鑿傍説﹐舊史所無﹐我書則傳﹐此訛濫之本源﹐而述遠之巨蠹也。”《宋书·恩倖传·徐爰》:“昨因觴宴﹐肆意譏毁﹐謂制詔所爲﹐皆資傍説﹐又宰輔無斷﹐朝要非才﹐恃老與舊﹐慢戾斯甚。”
傳説-汉语大词典
傳説
【1】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而由于天授﹐或天相者﹐{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刘媪}得交龙而孕{季}﹐皆其例也。”{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据另一传说﹐竞渡的风俗起于{越王}{勾践}﹐那也不可靠。”{唐}{韩愈}《谁氏子》:“神仙雖然有傳説﹐知者盡知其妄矣。”【2】转告。《醒世姻缘传》第八回:“你兩個到家時﹐見了大嬸﹐傳説是我嘱咐。”《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有話我替你傳説。”【3】辗转述说。{清}{汪懋麟}《寄苕文兄》诗:“{吴}人好事競傳説﹐盡道此翁懷抱好。”《英烈传》第四一回:“這樹向來傳説是無烟木﹐火中燒着時﹐只有焰﹐却無烟。”{杨朔}《铁骑兵》:“{包头}的百姓纷纷传说八路军有一团人来攻城﹐差一点把城攻破。”{唐}{司空图}《商山》诗之二:“關頭傳説{開元}事﹐指點多疑{孟浩然}。”
傳説-汉语大词典
傳説
【1】指解经的书。{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詩序則同義﹐傳説則異體﹐總其歸塗﹐實相枝幹。”《晋书·礼志上》:“臣以爲今宜參采《禮記》﹐略取傳説﹐補其未備﹐一其殊義。”《汉书·艺文志》:“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説﹐皆充祕府。”
僞説-汉语大词典
僞説
【1】犹言欺人之谈。{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摯虞}品藻﹐至爲精核﹐至云雜以風雅﹐而不變旨趣﹐徒張虚論﹐有似黄白之僞説矣。”{汉}{王充}《论衡·非韩》:“{韩子}非儒﹐謂之無益有損﹐蓋謂俗儒……以儒名而俗行﹐以實學而僞説﹐貪官尊榮﹐故不足貴。”{唐}{刘知幾}《史通·疑古》:“{武王}爲《泰誓》﹐數{紂}過失﹐亦猶近代之有{吕相}爲{晉}絶{秦}﹐{陳琳}爲{袁}檄{魏}﹐欲加之罪﹐能無辭乎?而後來諸子﹐承其僞説﹐競列{紂}罪﹐有倍五經。”
僻説-汉语大词典
僻説
【1】偏颇的言论。《新唐书·黎幹传》:“今{頎}﹑{崇敬}革天對﹐易祖廟﹐事之大者不稽於古﹐難以疑文僻説定之。”
儲説-汉语大词典
儲説
【1】指{战国}{韩非}的《内储说》﹑《外储说》。文见《韩非子》。{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昔《儲説》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漢武}﹐恨不同時。”
六説白道-汉语大词典
六説白道
【1】犹胡说八道。《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惠蓮}道:‘你問那雌牙鬼囚根子﹐口裏六説白道的﹐把我的肐膊都氣輭了。’”
公説公有理, 婆説婆有理-汉语大词典
公説公有理, 婆説婆有理
【1】比喻甲说甲的对﹐乙说乙的对﹐各执一词。
前説-汉语大词典
前説
【1】前人的见解。《宋书·志序》:“百官置省﹐備有前説﹐尋源討流﹐於事爲易。”【2】先前的主张。《宋史·曾肇传》:“{肇}在禮院時﹐啓親祠北郊之議。是歲當郊﹐{肇}堅抗前説。”
真人面前不説假話-汉语大词典
真人面前不説假話
【1】谓在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面前不必说谎话。《儒林外史》第五十回:“我看老爹這個舉動﹐自然豪傑。真人面前我也不説假話了。”如:你是至诚君子﹐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把这事儿都如实告诉你吧。
真説-汉语大词典
真説
【1】佛典谓佛有二种说法﹐一为真说﹐一为俗说。如说无常等﹑蕴处界等﹑念住等﹐属真说。见{锡兰}所传《论事·大品》第一章。参阅{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三论宗》。
芻説-汉语大词典
芻説
【1】刍论。{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敬陳芻説﹐願執事採擇焉。”{田北湖}《论文章源流》:“芻説鄙談﹐以簡樸爲美。”
兑説-汉语大词典
兑説
【1】见“兑悦”。
分説-汉语大词典
分説
【1】分辩;辩白。《红楼梦》第十七回:“説着﹐一個個都上來解荷包﹐解扇袋﹐不容分説﹐將{寳玉}所佩之物﹐盡行解去。”{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我這裏越分説﹐他那裏越疑猜。”{梁斌}《红旗谱》一:“{朱老巩}说:‘不﹐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咱就得跟他分说清楚。’”《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衆人那裏肯聽他分説﹐搜索他搭膊中﹐恰好是十五貫錢﹐一文也不多﹐一文也不少。”
卻説-汉语大词典
卻説
亦作“[却説]”【1】小说或故事的发端辞,后面往往重提前文说过的事。《三国志平话》卷中:“却説{周瑜}伏病數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却説我搬到客棧里住了兩天﹐然後到伯父公館里去打聽。”{雷加}《命名的传说》:“却说一个建筑过{官厅水库}的青年工人﹐到{三门峡}来了。”
争説-汉语大词典
争説
【1】犹争吵。《水浒传》第十六回:“正在松樹邊鬧動争説﹐只見對面松林裏那夥販棗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來問道:‘你們做甚麽鬧?’”【2】指观点不同的解说。《晋书·礼志上》:“是以《喪服》一卷﹐卷不盈握﹐而争説紛然。”
别説-汉语大词典
别説
【1】其他的说法。《易·蒙》“再三瀆﹐瀆則不告”{唐}{孔颖达}疏:“瀆蒙也者﹐若以棄此初本之意﹐而猶豫遲疑﹐歧頭别説﹐則童蒙之人聞之褻瀆而煩亂也。”{明}{钱德洪}《<大学问>後序》:“思吾師之教平易切實﹐而聖智神化之機﹐固已躍然﹐不必更爲别説。”
剖説-汉语大词典
剖説
【1】解说。《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毛潑皮}指手劃脚﹐剖説那事。”{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审讼》:“訴詞内﹐如何駁他﹐如何剖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他一見了我﹐便指手畫脚的剖説起來。”
剿説-汉语大词典
剿説
亦作“[勦説]”【1】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礼记·曲礼上》:“毋剿説,毋雷同。”剿,一本作“勦”。{郑玄}注:“勦,猶擥也。謂取人之説,以爲已説。”一说为截断别人的说话。{俞樾}《群经平议·礼记一》:“‘毋剿説,毋雷同’,皆承上文‘正爾容,聽必恭’而言。長者有言當敬聽之;若不待其言之畢,而横發議論以絶斷之,是爲剿説。”后人多从{郑}说。{清}{严有禧}《漱华随笔·五经中额》:“剿説雷同﹐千篇一律。”{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齡早慧﹐幼學夙成﹐立必正方﹐言無剿説。”剿﹐一本作“勦”。{严复}《救亡决论》:“應之奈何?剿説是已。夫取他人之文詞﹐腆然自命爲己出。”
勦説-汉语大词典
勦説
【1】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梁启超}《萃报叙》:“又報章體例未善﹐率互相勦説﹐雜采讕語。”{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齡早慧﹐幼學夙成﹐立必方正﹐言無勦説。”勦﹐一本作“剿”。{明}{宋濂}《题陈忠肃公疏文跋语後》:“若夫君子小人﹐進退有繫於家國安危者﹐史臣褒貶﹐已有定論﹐兹不復勦説云。”《礼记·曲礼上》:“毋勦説﹐毋雷同。”{郑玄}注:“勦﹐猶擥也﹐謂取人之説﹐以爲己説。”
勦説-汉语大词典
勦説
【1】打断别人的言说。《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上騁辯必勦説而折人以言﹐上眩明必臆度而虞人以詐﹐如是則下之顧望者自便而切磨之辭不盡矣。”{胡三省}注:“此所謂勦説者﹐以人言未竟﹐勦絶其説而伸己之説也。”
勸説-汉语大词典
勸説
【1】劝人从事某事或使其对某事表示同意。{宋}{吴淑}《江淮异人录·司马郊》:“{郊}怒以物擊小兒﹐中面流血。巡人執{郊}送於虞侯。虞侯素知其名﹐方善勸説之。”{冰心}《寂寞》:“婶婶只懒懒的﹐禁不住妹妹和{小小}的撺掇劝说﹐只得随同出去。”《汉书·疏广传》:“宜從丈人所﹐勸説君買田宅。”
反説-汉语大词典
反説
【1】从反面说出正意。{明}{张纶}《林泉随笔》:“{趙子龍}《题王昭君出塞圖》詩……與{王安石}所謂‘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之語畧同﹐皆是反説。”【2】颠倒黑白,矫情说慌。《水浒传》第六二回:“{盧俊義}大怒﹐喝駡{燕青}道:‘……量{李固}有幾顆頭﹐敢做恁般勾當?莫不是你做出歹事來﹐今日倒來反説。’”【3】谓反倒数说别人。《水浒传》第四五回:“因{楊雄}醉後出言﹐走透了消息﹐倒吃這婆娘使箇見識﹐擬定是反説我無禮。”
取説-汉语大词典
取説
【1】见“取悦”。
廷説-汉语大词典
廷説
【1】在朝廷上游说。《战国策·秦策一》:“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户棬樞之士耳﹐伏軾撙銜﹐横歷天下﹐廷説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干説-汉语大词典
干説
【1】进说。{汉}{刘向}《列女传·齐锺离春》:“{無鹽}之女﹐干説{齊宣}﹐分别四殆﹐稱國亂煩。”{宋}{叶適}《陈秀伯墓志铭》:“夫親遇明主﹐干説悟意﹐九筵之室可陛而登﹐屢省之歌可颺而賡也﹐尚邂逅不偶;況一夫之取捨﹐何足動心乎?”《後汉书·皇甫嵩传》:“故{信都}令{漢陽}{閻忠}干説{嵩}曰: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不旋踵者﹐幾也。”
平説-汉语大词典
平説
【1】陈说评论。《後汉书·范升传》:“時尚書令{韓歆}上疏﹐欲爲《費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詔下其議﹐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見於{雲臺}。帝曰:‘{范博士}可前平説。’”
地圓説-汉语大词典
地圓説
【1】以大地为球形的学说。相传为古{希腊}人{亚诺芝曼德}﹑{毕达哥拉斯}及{挨拉托色尼}所首创。至16世纪初,{葡萄牙}人{麦哲伦}绕地球一周,18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以力学理论证明太阳系中各行星之形状,此学说遂为世人所公认。
地動説-汉语大词典
地動説
【1】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学说。{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语文的新生》:“{格理莱}倡地动说﹐{达尔文}说进化论﹐摇动了宗教﹑道德的基础﹐被攻击原是毫不足怪的。”
報説-汉语大词典
報説
【1】报知,告知。{元}本{高明}《琵琶记·旌表》:“謝得公公﹐報説殷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在我病的時候﹐忽然來了一個眼綫﹐報説有一宗私貨﹐明日過關。”
弄説-汉语大词典
弄説
【1】造谣。《西游补》第九回:“{行者}道:‘{秦檜}﹐你做了王臣﹐不思個出身揚名﹐通着{金}人﹐是何道理?’{秦檜}道:‘這是{金}人弄説﹐與{檜}全没相干。’”
大説-汉语大词典
大説
【1】主要的意思。{唐}{韩愈}《赠张童子序》:“二經章句僅數十萬言﹐其傳注在外皆誦之﹐又約知其大説。”【2】高深的学说。{宋}{曾巩}《冬望》诗:“千年大説没荒冗﹐義路寸土誰能培。”
夷説-汉语大词典
夷説
【1】安乐﹐喜悦。《孔子家语·五帝德》:“流四凶而天下服。其言不忒﹐其德不回﹐四海之内﹐舟輿所及﹐莫不夷説。”{王肃}注:“夷﹐平心。説﹐古通以爲‘悦’字。”
奥説-汉语大词典
奥説
【1】奥妙的学说。{南朝} {梁}{王僧孺}《忏悔礼佛文》:“究{香城}之妙理﹐窮{金河}之奥説。”
奬説-汉语大词典
奬説
【1】劝诱。《宋书·萧惠开传》:“時{太宗}遣{惠開}宗人{寶首}水路慰勞{益州}﹐{寶首}欲以平{蜀}爲功﹐更奬説{蜀}人﹐於是處處蜂起。”【2】揄扬。《南史·萧谌传》:“〔{蕭季敞}〕粗猛無行﹐善於彌縫﹐{高帝}時爲{誄諶}所奬説﹐故累爲郡守。”
小説-汉语大词典
小説
【1】《汉书·艺文志》谓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为小说﹐列于九流十家之末。其序称“小説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説者之所造也。”后以称丛杂的著作。《文选·张衡<西京赋>》:“小説九百﹐本自{虞初}。”{薛综}注:“小説﹐醫巫厭祝之術。”《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雜事﹐其一記録異聞﹐其一綴輯瑣語也。”【2】在说话的基础上出现平话﹑话本。小说遂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如《京本通俗小说》。{元}{明}以来则盛行章回体小说。{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小说》:“小説起{宋仁宗}。蓋時太平盛久﹐國家閑暇﹐日欲進一奇怪之事以娱之。”《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如今再説一個富家﹐安分守己﹐並不惹事生非;只爲一點慳吝未除﹐便弄出非常大事﹐變做一段有笑聲的小説。”{清}{昭槤}《啸亭续录·小说》:“自{金聖歎}好批小説﹐以爲其文法畢具﹐逼肖{龍門}……至士大夫家几上﹐無不陳《水滸傳》﹑《金瓶梅》以爲把玩。”【3】{宋}代﹐小说为说话家数之一。{唐}末已开其端。{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予{太和}末因弟生日觀雜戲﹐有市人小説。”{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話有四家:一者小説﹐謂之銀字兒﹐如烟粉﹑靈怪﹑傳奇;説公案﹐皆是搏刀趕棒及發跡變泰之事;説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説經﹐謂演説佛書。説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説前代書史文傳興廢争戰之事。”【4】演述故事的小说至{唐}之传奇出现而始盛。在此前的如{先秦}的神话﹑传说﹑寓言。{魏}{晋}的志怪等皆其先河。{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小説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雖尚不離於搜奇記逸﹐然叙述宛轉﹐文辭華豔﹐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而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爲小説。”{唐}{高彦休}《<阙史>序》:“故自{武德}﹑{貞觀}而後﹐吮筆爲小説﹑小録﹑稗史﹑雜録﹑雜記者多矣。”【5】到近﹑现代﹐小说作为文学的一大样式﹐在话本小说﹑章回小说的基础上﹐并以外国小说为借鉴﹐加以发展﹐极为发达。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按其篇幅长短及内容广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等。{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秦牧}《散文创作谈》:“小说﹐依靠的是用概括的﹑典型化的手段﹐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了情节﹐使人物和故事给人以强烈感。”【6】谓偏颇琐屑的言论。《庄子·外物》:“飾小説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
小説-汉语大词典
小説
【1】小悦﹐小欢乐。《吕氏春秋·疑似》:“{褒姒}之敗﹐乃令{幽王}好小説以致大滅。”
小説家-汉语大词典
小説家
【1】古代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之士。《汉书·艺文志》:“小説家者流﹐蓋出於稗官。”{余嘉锡}《小说家出于稗官说》:“小説家所出之稗官﹐爲指天子之士。”{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集異志》本小説家﹐而{少陵}用之﹐想是實事。”【2】从事小说创作有相当成就者。{鲁迅}《且介亭杂文·<草鞋脚>小引》:“小说家的侵入文坛﹐仅是……一九一七年以来的事。”【3】泛指性质不同的各种杂记琐言。{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説家一類﹐又分爲數種:一曰志怪﹐《搜神》﹑《述異》﹑《宣室》﹑《酉陽》之類是也;一曰傳奇﹐《飛燕》﹑《太真》﹑《崔鶯》﹑《霍玉》之類是也;一曰雜録﹐《世説》﹑《語林》﹑《瑣言》﹑《因話》之類是也;一曰叢談﹐《容齋》﹑《夢溪》﹑《東谷》﹑《道山》之類是也;一曰辨訂﹐《鼠璞》﹑《雞肋》﹑《資暇》﹑《辨疑》之類是也;一曰箴規﹐《家訓》﹑《世範》﹑《勸善》﹑《省心》之類是也。”【4】特指说话家数之一。《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這幾樁故事﹐小説家唤做‘七試{趙昇}’。”
少説-汉语大词典
少説
【1】说少一点。《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自從十六歲下場應試﹐一直頂到四十八歲﹐三十年裏頭﹐連正帶恩﹐少説下過十七八場。”《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世界之大﹐何上萬萬萬人?少説﹐這裏頭也有一停兒没爹娘的女孩兒。”{茅盾}《子夜》二:“这次阵亡的旅团长﹐少说也有半打!”
口説無憑-汉语大词典
口説無憑
【1】单凭口说,不足为据。{元}{乔吉}《扬州梦》第四折:“喒兩個口説無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他又説交易太大﹐恐怕口説無憑﹐要立個憑據。”《花城》1981年第6期:“她妈妈亲自给我父亲单位写信说明情况。但是口说无凭﹐不足为据。”
可説-汉语大词典
可説
【1】可以解说。《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猶可説也。”{郑玄}笺:“説﹐解也。”按﹐一说为解脱﹐摆脱。说﹐读为“脱”。见{林义光}《诗经通解》。
右文説-汉语大词典
右文説
【1】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宋}{王子韶}(字{圣美},{山西太原}人)研究字学,认为汉字(形声字)左边形符标明义类,右边声符标明意义。{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自《説文》以字畫左旁爲類。而《玉篇》從之﹐不知右旁亦多以類相從:如戔有淺小之義﹐故水之可涉者爲淺;疾而有所不足者爲殘;貨而不足貴重者爲賤;木而輕薄者爲棧。”
和顔説色-汉语大词典
和顔説色
【1】见“和顔悦色”。
呪説-汉语大词典
呪説
【1】犹咒语。《後汉书·皇甫嵩传》:“〔{張角}〕符水呪説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
和説-汉语大词典
和説
【1】见“和悦”。
和説-汉语大词典
和説
【1】委婉劝说。{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十二:“{小芹}和{小二黑}各回各家﹐见老人们的脾气都有些改变﹐托邻居们趁势和说和说。”
唆説-汉语大词典
唆説
【1】巧言调唆。{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必是{老楊}在師父跟前唆説﹐不肯度脱咱兩個。”
啗説-汉语大词典
啗説
【1】利诱使喜悦。説,“悦”的古字。{宋}{叶適}《外论一》:“甘言厚利以相啗説。”説﹐一本作“悦”。
喜説-汉语大词典
喜説
【1】见“喜悦”。
嚼説-汉语大词典
嚼説
【1】胡说。《红楼梦》第九四回:“這些話可是混嚼説得的麽?你到底問了{芹兒}有這件事没有呢?”《红楼梦》第二四回:“怎麽好好兒的﹐你們娘兒兩個在背地裏嚼説起我來?”
囉説白道-汉语大词典
囉説白道
【1】犹胡说八道。《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這{六姐}好恁囉説白道的。”
回説-汉语大词典
回説
【1】答覆;回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小的回説老爺没有出來。”{茅盾}《子夜》十三:“我回说是你的意思。”【2】隐晦曲折的话。{明}{何景明}《蒙正会稿序》:“明正通達﹐不爲回説隱語。”
圖説-汉语大词典
圖説
【1】兼附图画以助解说的著作。如{宋}{周敦颐}有《太极图说》,{明}{王徵}有《诸器图说》等。{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或具圖説﹐請造作﹐則藉官本以興創之﹐禁别家仿製以培植之。”
市人小説-汉语大词典
市人小説
【1】本为古代城市中的一种说书艺术,又称说话。内容都为“古今惊听之事”。大概起于{唐}代,至{宋}时渐盛。后来经过文人记录整理,成为传世的通俗白话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惟至{明}末﹐則{宋}市人小説之流復起﹐或存舊文﹐或出新制﹐頓又廣行世間﹐但舊名湮昧﹐不復稱市人小説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予{太和}末﹐因弟生日觀雜戲﹐有市人小説﹐呼{扁鵲}作‘褊鵲’字﹐上聲。”
師説-汉语大词典
師説
【1】老师传授的说法。{明}{唐顺之}《叶包庵先生寿序》:“自是諸生各自名其師説而固守之﹐終其身不敢變一字一句﹐以爲家法。”《隋书·经籍志一》:“至{隋}﹐{孔}{鄭}並行﹐而{鄭}氏甚微。自餘所存﹐無復師説。”《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官事小闋﹐輒玩習書傳﹐《春秋左氏傳》尤簡練精微﹐吾數以咨問傳中諸疑﹐皆有師説﹐意思甚密。”
行説-汉语大词典
行説
【1】方言。刚说。《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曲心矯肚﹐人面獸心﹐行説的話兒﹐就不承認了。”
行説-汉语大词典
行説
【1】犹游说。{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説。”
衍説-汉语大词典
衍説
【1】演述讲说。《玉佛缘》第四回:“其時有個流氓﹐姓{王}行七﹐外號叫做‘小熱昏’﹐探聽了這樁事的始末﹐就想在西園茶館裏衍説一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他日日衍説得心下習熟了﹐故大膽冒名自陳。”
徒説-汉语大词典
徒説
【1】白说;空说。{郭沫若}《王昭君》第一幕:“我以后要把这类徒说梦话的书﹐全盘投在火坑里去。”{明}{史叔考}《小措大·旅思》套曲:“夢迷離﹐空有蝴蝶﹐好事枉徒説。”
街談巷説-汉语大词典
街談巷説
【1】见“街談巷議”。
微説-汉语大词典
微説
【1】谦词。微末不足道之说。{晋}{干宝}《<搜神记>序》:“羣言百家﹐不可勝覽﹐耳目所受﹐不可勝載。今粗取足以演八略之旨﹐成其微説而已。”
外説-汉语大词典
外説
【1】指儒家六经以外的传记杂说等。{元}{揭傒斯}《<夷白先生集>序》:“〔{夷白先生}〕遂大感悔﹐悉謝絶游從﹐研極經史﹐下至百家外説﹐無所不涉。”
夢中説夢-汉语大词典
夢中説夢
【1】佛教语。喻虚幻之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九六:“復次{善勇猛}﹐如人夢中説夢所見種種自性。如是所説夢境自性都無所有。何以故?{善勇猛}﹐夢尚非有﹐况有夢境自性可説。”{唐}{白居易}《读禅经》诗:“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餘却有餘。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説夢兩重虚。”{清}{曹寅}《楝亭诗钞》卷二有诗题《甲戌仲夏二十二日﹐有吴門之役﹐午憩句容驛院﹐夢爲投瓊之戲﹐予素不解此﹐醒與客論其禎祥﹐真不異夢中説夢也》。
夢説-汉语大词典
夢説
【1】犹梦话。空话。{张难先}《共进会始末》:“或指爲理想﹐或斥爲夢説。”
夢説-汉语大词典
夢説
【1】《书·说命上》:“{王}庸作書以誥曰:‘……夢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説}築{傅巖}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置諸其左右。”后因以“夢説”比喻帝王求得贤相。{明}{张居正}《题孙公遗爱祠》诗:“生{申}鐘岳秀﹐夢{説}起{巖}居。”{唐}{黄滔}《祭崔补阙道融文》:“既而大君之思夢{説}﹐四輔之急薦{雄}。”
序説-汉语大词典
序説
【1】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称为“序说”。如{宋}{朱熹}《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二书之前都有《序说》,辑录有关{孔}{孟}身世﹑言行及前人评论{孔}{孟}的材料。
庸説-汉语大词典
庸説
【1】平常的议论。《战国策·赵策四》:“客曰:‘不然﹐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稱師是庸説也;交淺而言深是忠也。’”{高诱}注:“言之常者﹐人所同稱﹐非必師矣。”
廝説-汉语大词典
廝説
【1】互相说长道短。{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浙西}諺曰:‘{蘇}{杭}兩{浙}﹐春寒秋熱﹐對面廝啜﹐背地廝説。’”
定説-汉语大词典
定説
【1】一致的说法;公认的论断。{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前言》:“所有传为{西汉}之作的五言诗实际上都是{东汉}作品﹐这些经近人考订﹐已有定说。”{清}{杭世骏}《质疑·诸史》:“先儒紛紛﹐揔無定説。”
宕説-汉语大词典
宕説
【1】虚浮不实的言词。《魏书·萧宝夤传》:“具覈才行能否﹐審其實用而注其上下﹐游辭宕説﹐無一取焉。”
宣説-汉语大词典
宣説
【1】犹宣讲。{隋}{江总}《群臣请赎武帝忏文舍身》:“見前大德僧﹐以慈悲力﹐用無礙心﹐坐道放光﹐顯揚宣説。歡喜和合﹐超然降許。”{宋}{范成大}《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巅赋诗纪实》:“向來無法可宣説﹐爲問有耳如何聽?”
容説-汉语大词典
容説
【1】{汉}{王充}《论衡·自纪》:“偶合容説﹐身尊體佚﹐百載之後﹐與物俱殁。”《後汉书·仲长统传》:“信任親愛者﹐盡佞諂容説之人也;寵貴隆豐者﹐盡后妃姬妾之家也。”【2】谓存身,容身。《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詩所謂‘我躬不説﹐皇恤我後’者﹐{寗子}可謂不恤其後矣”{晋}{杜预}注:“言今我不能自容説﹐何暇念其後乎?”
富説-汉语大词典
富説
【1】过多的言词。《孔丛子·嘉言》:“君子以理爲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繁辭富説﹐非所聽也。”
審説-汉语大词典
審説
【1】详细解说。{汉}{王充}《论衡·谢短》:“夫三王之事雖近矣﹐經雖不載﹐義所連及﹐五經之家所當共知﹐儒生所當審説也。”
屠羊説-汉语大词典
屠羊説
【1】{战国}时{楚国}人,名{说},以屠羊为业,故称。《庄子·让王》:“{楚昭王}失國﹐{屠羊説}走而從於{昭王};{昭王}反國﹐將賞從者﹐及{屠羊説}。{屠羊説}曰:‘大王失國﹐{説}失屠羊﹐大王反國﹐{説}亦反屠羊﹐臣之爵禄已復矣﹐又何賞之有?’”亦省作“[屠羊]”。{南朝} {梁武帝}《直石头》诗:“籠鳥易爲思﹐{屠羊}無飾讓。”{唐}{颜真卿}《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功成牢讓﹐事軼{屠羊}。”{王闿运}《<桂阳州志>序》:“{屠羊}自足﹐述諸陳傳。”
巷説-汉语大词典
巷説
【1】在里巷中的议论。{三国} {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夫街談巷説﹐必有可采。”{宋}{刘敞}《与吴九论武学书》:“私議巷説﹐有司不及。”
强説-汉语大词典
强説
亦作“[彊説]”【1】强为解说或答辩。《吕氏春秋·精通》:“故君子誠乎此而諭乎彼﹐感乎己而發乎人﹐豈必彊説乎哉?”{汉}{王符}《潜夫论·释难》:“吾聞問陰對陽﹐謂之彊説。”{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一:“若謂聖人之經﹐不當變易以就己意﹐則寧闕之而勿講﹐要不可隨文而强説也。”
彈空説嘴-汉语大词典
彈空説嘴
【1】犹言唱高调说空话。《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彈空説嘴。假如不幸我{莊周}死後﹐你這般如花似玉的年紀﹐難道捱得過三年五載?”
孟説-汉语大词典
孟説
【1】即{孟贲}。{战国}{秦武王}时的大力士。后常用指勇力过人者。参见“[孟賁]”。《史记·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説}皆至大官。王與{孟説}舉鼎﹐絶臏。八月﹐{武王}死。族{孟説}。”
孤説-汉语大词典
孤説
【1】谓一己之见。{南朝} {宋}{颜延之}《重释何衡阳》:“情仁義者寡﹐利仁義者衆。聞之{莊}書﹐非直孤説;未獲詳校﹐遽見彈責。”{南朝} {宋}{颜延之}《重释何衡阳》:“足下連國雲從﹐宏論風行。吾幽生孤説﹐每獲竊議。”
學説-汉语大词典
學説
【1】见解;说法。{鲁迅}《花边文学·运命》:“然而他们(看相的)对于主顾﹐肯断定他穷到底的是很少的﹐即使有﹐大家的学说又不能相一致。”【2】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章炳麟}《文学总略》:“學説以啓人思﹐文辭以增人感。”{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辩中﹐有点正确的解释。”【3】照着样子说;述说。《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爺〕忙問:‘他升什麽官了?’{褚一官}道:‘這個官名兒﹐我學説不上來。’”《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丫頭學説:兩個({西門慶}﹑{吴月娘})説了一夜話﹐説他爹怎的跑着上房的。”{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五:“但是要说他们完全没有听懂我所学说的那句话吧﹐好像也不见得。”{孙犁}《白洋淀纪事·看护》:“什么病呀﹐你先和我学说学说﹐过几天﹐我们的医生就过来了。”
奸説-汉语大词典
奸説
【1】有所干求而游说。《史记·穰侯列传》:“於是{魏}人{范雎}自謂{張禄先生}﹐譏{穰侯}之伐{齊}﹐乃越三{晋}以攻{齊}也﹐以此時奸説{秦昭王}。”{章炳麟}《秦献记》:“故{零陵}令與{斯}({李斯})辯難﹐{成公生}乃奸説其子﹐著書自見﹐一切無所窮治﹐又况票票{羊}{黄}之徒乎?”
妄説-汉语大词典
妄説
【1】以空话取悦于人。《礼记·曲礼上》:“禮不妄説人。”{郑玄}注:“爲近佞媚也。君子説之不以其道﹐則不説也。”{孔颖达}疏:“禮動不虚﹐若説人之德則爵之﹐問人之寒則衣之。若無爵無衣則爲妄説﹐近於佞媚也。”{陆德明}释文:“説﹐音悦。”
妄説-汉语大词典
妄説
【1】犹胡说。{汉}{班彪}《北征赋》:“何夫子之妄説兮﹐孰云地脈而生殘?”{晋}{袁宏}《後汉纪·献帝纪一》:“{卓}曰:‘我爲將百戰百勝﹐卿勿妄説!且汙我刀鋸。’”【2】指虚妄荒谬之言。{清}{俞樾}《诸子平议·管子一》“器成於僇”:“{尹}注曰:‘冬行刑之時﹐故成僇器。’此妄説也。”{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中》:“如《隋書》{王劭}﹑{袁充}兩傳﹐唯録其詭辭妄説﹐遂盈一篇。”
好説話-汉语大词典
好説話
【1】指脾气好,容易商量﹑通融。{洪深}《香稻米》第三幕:“到底因为我的账﹐是不应该还的呢﹐还是我的为人太好说话﹐太忠厚﹐可以欺侮﹐不必还的呢!”《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現在看了上司的臉嘴還不算﹐還要看奴才的臉嘴!我老爺也太好説話了!”
好説歹説-汉语大词典
好説歹説
【1】谓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请求或劝说对方。{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反“扫荡”》:“我们又翻身往瓦房子跑﹐好说歹说才叫开门。”{{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回:“哭闹了半天﹐好说歹说才走了。”
好説-汉语大词典
好説
【1】表示客气的套语,意谓对方所言过奖,自己不敢当。{元}{范康}《竹叶舟》楔子:“[{惠安}云]仁兄今日雖然薄落﹐一朝運至時來﹐爲師爲相﹐做出那{伊尹}{傅説}的事業﹐又何難哉![{陳季卿}云]好説﹐小生告回了。”《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薛婆}看了﹐誇美不盡﹐道:‘大娘有恁般珍異﹐把老身這幾件東西看不在眼了。’{三巧兒}道:‘好説。我正要與你老人家請箇實價。’”{清}{孔尚任}《桃花扇·却奁》:“[{麗}](見介)多謝老爺﹐成了孩兒一世姻緣。[{楊}]好説。”【2】指对方所言过谦,表示不是事实。《金瓶梅词话》第三回:“婦人微笑道:‘奴家自幼失學。’婆子道:‘好説﹐好説。’”【3】用作反语,表示情况与对方讲的正相反。{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徐茂功}云]敢不是你的功勞?有人説是一個白袍小將{薛仁貴}哩。[{張士貴}云]好説!都是我的功勞!那一日是我穿着白來。”【4】犹言好商量。表示可以同意。{老舍}《茶馆》第一幕:“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红楼梦》第九六回:“别的事都好説……若{寶玉}真是這樣﹐這可叫人做了難了。”【5】犹言好好地说。指说话的态度和悦。{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正旦云〕我至死也不隨順你。〔{劉員外}云〕好説好説罷。倒是我跪着你﹐再與你磕頭﹐我的親娘﹐你答應我一聲。”
妙説-汉语大词典
妙説
【1】意旨精微的言论。{南朝} {齐}{王融}《游仙》诗之一:“緑帙啟真詞﹐丹經流妙説。”《魏书·常景传》:“味道綜微言﹐端蓍演妙説。”
姦説-汉语大词典
姦説
【1】不合礼义的言论。{汉}{徐幹}《中论·谴交》:“姦説不興﹐邪陂自息矣。”《荀子·非十二子》:“辯説譬諭﹑齊給便利而不順禮義﹐謂之姦説。”
幽説-汉语大词典
幽説
【1】精深微妙之说。{汉}{扬雄}《解难》:“今吾子乃抗辭幽説﹐閎意眇指……歷覽者兹年矣﹐而殊不寤。”
理説-汉语大词典
理説
【1】说理;申辩是非。{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我和你個莊家理説﹐也不索去官中標撥。”《西游记》第九七回:“那夜有三十多名强盗﹐明火執杖﹐劫去家私﹐是我難捨﹐向賊理説。”{清}{袁枚}《续新齐谐·怨气变蛇》:“鄉民{陳老}有田數畝﹐與{郜}宅相近﹐禾稼屢被{郜}家騾馬踐傷﹐與之理説﹐反受豪奴辱詈。”
現疾説法-汉语大词典
現疾説法
【1】指{维摩诘}显病身说佛法事。{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伽藍東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毗摩羅詰}故宅基址﹐多有靈異。去此不遠有一神舍﹐其狀疊甎﹐傳雲積石﹐即{無垢稱長者}現疾説法之處。”
現身説法-汉语大词典
現身説法
【1】原谓佛﹑菩萨显示种种化身宣说佛法。《楞严经》卷六:“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爲説法,令其成就。”{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徐靈胎}〕度曲贈我云:‘端的是菩薩重來﹐現身説法﹐度盡凡夫。’”《景德传灯录·释迦牟尼佛》:“亦於十方界中現身説法。”【2】比喻用自己的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茅盾}《<清明前後>序》:“这算是开场白。以后。就让登场的人物自己来现身说法。”《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如今現身説法﹐就拿我講﹐兩個指頭就輕輕兒的給你提進來了。”
瑣説-汉语大词典
瑣説
亦作“[璅説]”【1】琐细的论述。{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讀{范曄}﹑{陳壽}二史﹐而知{李延壽}之史之失也﹐其瑣説詳也。”【2】指记述琐谈逸事的文章或著作。{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伪下》:“凡史之僞﹐雜傳記爲盛﹐璅説次之;凡子之僞﹐道爲盛﹐兵及諸家次之。”
末説-汉语大词典
末説
【1】肤浅无本之说。{南朝} {宋}{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若其永背空談﹐翻爲末説﹐若始終相扶﹐可循教而至。”{南朝} {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至於好事者遂以爲超{孔}越{老}﹐唯此爲貴﹐斯未能求立言之本﹐而眩惑於末説者也。”
枉説-汉语大词典
枉説
【1】徒然说,白说。{清}{陈维崧}《念奴娇·将发金陵》词:“北渚田荒﹐西疇租少﹐枉説豐年瑞。”
枝詞蔓説-汉语大词典
枝詞蔓説
【1】谓繁冗芜杂的言论。{宋}{孔平仲}《续世说·言语》:“{元宗}問{吴筠}以道法﹐對曰:‘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餘枝詞蔓説﹐徒費紙札耳。’”
枝説-汉语大词典
枝説
【1】支离破碎之说。{姚锡钧}《<春声>自序》:“而至龐雜者﹐尤莫如稗官一家。蓋庶九流之巵言﹐三儒之枝説。”
東談西説-汉语大词典
東談西説
【1】谓议论的面很宽。{鲁迅}《书信集·致金肇野》:“文章我实在不能做了……近来东谈西说﹐而其实都无深研究﹐发议论是不对的。”
横説竪説-汉语大词典
横説竪説
亦作“[横説豎説]”【1】多方论说,反复喻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莊子》之文﹐以無爲有;《戰國策》之文﹐以曲作直。{東坡}平生熟此二書﹐故其爲文﹐横説竪説﹐惟意所到﹐俊辨痛快﹐無復滯礙。”{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盧}學士曰:‘説須出自己之意﹐横説豎説﹐以抑揚詳贍爲上。’”《景德传灯录·希运禅师》:“且如四祖下{牛頭}{融}大師﹐横説竪説﹐猶未知向上關棙子。”
横説豎説-汉语大词典
横説豎説
【1】见“横説竪説”。
横説-汉语大词典
横説
【1】骋词游说。{汉}{陆贾}《新语·怀虑》:“{蘇秦}﹑{張儀}﹐身尊於位﹐名顯於世﹐相六國﹐事六君﹐威振{山東}﹐横説諸侯。國異辭﹐人異意﹐欲合弱而制彊﹐持横而御縱。”【2】谓从远处说。《庄子·徐无鬼》:“吾所以説吾君者﹐横説之則以《詩》﹑《書》﹑《禮》﹑《樂》﹐從説之則以《金板》﹑《六弢》。”{成玄英}疏:“横﹐遠也;從﹐近也。{武侯}好武而惡文﹐故以兵法爲從﹐六經爲横也。”
横説-汉语大词典
横説
【1】犹强辩。《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大率{江西}人都是硬執他底横説﹐如{王介甫}﹑{陸子静}都只是横説。且如{陸子静}説{文帝}不如{武帝}﹐豈不是横説?”
權説-汉语大词典
權説
【1】权术和游说。{汉}{王充}《论衡·答佞》:“{太史公}記功……以{儀}{秦}功美﹐故列其狀。由此言之﹐佞人亦能以權説立功爲效。無效﹐未可爲佞也。”【2】随机进言。《史记·吴王濞列传论》:“{鼂錯}爲國遠慮﹐禍反近身。{袁盎}權説﹐初寵後辱。”
權説-汉语大词典
權説
【1】姑且说,暂且说。《白雪遗音·马头调·扯伞》:“我也無其奈何﹐權説與他配就姻緣。”【2】变通的说法。{南朝} {宋}{谢镇之}《与顾道士书》:“原夫真道唯一﹐法亦不二﹐今權説有三﹐殊引而同歸。”
殊説-汉语大词典
殊説
【1】异端邪说。《管子·法法》:“私議立則主道卑矣。况主倨傲易令﹐錯儀畫制﹐變易風俗﹐詭服殊説猶立。”
獨説-汉语大词典
獨説
【1】独自解说。{汉}{扬雄}《解嘲》:“顧然而作《太玄》五千文﹐枝葉扶踈﹐獨説數十餘萬言。”
獨説-汉语大词典
獨説
【1】唯独喜欢。説,通“悦”。《史记·外戚世家》:“既飲﹐謳者進﹐上望見﹐獨説{衛子夫}。”
獻説-汉语大词典
獻説
【1】进献意见。语出{汉}{班固}《东都赋》:“{婁敬}度勢而獻其説,{蕭公}權宜而拓其制。”{晋}{潘岳}《西征赋》:“{靈}壅川以止鬭﹐{晉}演義以獻説。”
成説-汉语大词典
成説
【1】定约;成议。《诗·邶风·击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説。”{朱熹}集传:“成説﹐謂成其約誓之言。”{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宏烈}説{承印}﹐已有成説﹐泊舟江口﹐以待會兵。”【2】通行的说法;定论。《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传赞》:“徒令後生穿鑿詭辨﹐詬前人﹐捨成説﹐而自爲紛紛。”{清}{朱锡}《幽梦续影》:“河道要按河實濬﹐拘不得成説。”{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甲骨文字的研究是方兴未艾的一种学问﹐前人的成说每每不久便被推翻。”【3】指已完成的论著。《元史·牟应龙传》:“於諸經皆有成説﹐惟《五經音考》盛行於世。”
成事不説-汉语大词典
成事不説
【1】对做过的事不再提它。《论语·八佾》:“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一歲再赦﹐好人喑啞﹐前世論之詳矣。雖成事不説﹐臣願朝廷戒之。”《儒林外史》第八回:“自此﹐{浙}西各郡都仰慕{蘧太守}公孫是個少年名士﹐{蘧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説﹐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詩詞﹐寫斗方﹐同諸名士贈答。”
戴説-汉语大词典
戴説
【1】拥戴悦服。説,通“悦”。《吕氏春秋·慎人》:“〔{舜}〕登爲天子﹐賢士歸之﹐萬民譽之﹐丈夫女子﹐振振殷殷﹐無不戴説。”《广韵·平先》引作“莫不戴悦”。
戲説-汉语大词典
戲説
【1】开玩笑。《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德夫人}戲説道:‘我們兩口子睡一間屋。’”{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四折:“你剗的還戲説哩﹐你被{摩利支}殺的大敗虧輸﹐若不是{薛仁貴}當住海口﹐怎能彀殺退{遼}兵?”
正説-汉语大词典
正説
【1】犹正论。{唐}{刘知幾}《史通·叙事》:“或牢籠一世﹐或苞舉一家﹐自可申不刊之格言﹐弘至公之正説。”
武俠小説-汉语大词典
武俠小説
【1】即侠义公案小说。滥觞于{唐}人传奇的若干作品,到{清}代发展成长篇小说。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时代的黑暗统治,但过分宣扬了“清官”﹑“侠客”﹑“义士”的作用。较流行的有《施公案》﹑《七侠五义》等书。{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那所谓民族主义文学﹐和闹得已经很久了的武侠小说之类﹐是也还应该详细解剖的。”
歷説-汉语大词典
歷説
【1】游说。{汉}{陆贾}《新语·本行》:“歷説諸侯﹐欲匡帝王之道﹐反天下之政。”{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蘇秦}歷説壯而中﹐{李斯}自奏麗而動。”{南朝} {梁}{刘孝标}《辨命论》:“若然者﹐{主父偃}﹑{公孫弘}對策不升第﹐歷説而不入。”
歷史小説-汉语大词典
歷史小説
【1】小说的一种。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必须有一定历史依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歷説-汉语大词典
歷説
【1】一一陈述。《东观汉记·光武纪》:“〔{漢}兵〕聞{尋邑}兵盛﹐皆怖﹐帝歷説其意爲陳大命﹐請爲前行。”
歸説-汉语大词典
歸説
【1】回家休息。《诗·曹风·蜉蝣》:“心之憂矣﹐於我歸説。”{郑玄}笺:“説﹐猶舍息也。”{陆德明}释文:“説﹐音税。”
攻説-汉语大词典
攻説
【1】古祭名。大祝六祈,五曰攻,六曰说。谓击鼓声讨毒蛊之罪而除之。蛊,传说使人患病受害的毒虫。《周礼·秋官·庶氏》:“庶氏掌除毒蠱。以攻説禬之﹐嘉草攻之。”{郑玄}注:“攻説﹐祈名。祈其神﹐求去之也。”{孙诒让}正义:“蓋亦鳴鼓攻之﹐復以辭責其神﹐故兼有二名。詳彼疏。云‘祈其神﹐求去之也’者﹐以毒蠱亦有神憑之﹐故攻説聲其罪除去之。”【2】攻击议论。{前蜀}{贯休}《寄景地判官》诗:“舉世唯攻説﹐多君即不然。”
散説-汉语大词典
散説
【1】犹布说。传布教义。{南朝} {梁简文帝}《<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含生弗等﹐開塞之義因機;感受不同﹐淺深之言或異;處處散説﹐本應根緣﹐有不次第﹐各隨羣品。”
敦説-汉语大词典
敦説
【1】见“敦悦”。
敲開板壁説亮話-汉语大词典
敲開板壁説亮話
【1】谓把话直接讲明,不兜圈子。《官场现形记》第九回:“敲開板壁説亮話﹐合同打好再由你退﹐我們行裏只好替你們白忙﹐生意也不要做了。”
敷説-汉语大词典
敷説
【1】犹陈说;论述。{元}{刘祁}《归潜志》卷二:“善談論﹐每敷説今古﹐聲鏗亮可聽。”
數説-汉语大词典
數説
【1】责备。《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見老公倒前倒後﹐數説埋怨﹐急得暴躁如雷。”{茅盾}《赛会》:“{张家嫂}青着脸﹐正在滔滔不绝地数说她的丈夫。”{元}{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對着這千乘當今帝子﹐待教我一星星數説你喬行止。”【2】逐一地说;列举叙述。{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我{程嬰}抱的這孤兒出門﹐被{韓厥}將軍要拏的去報與{屠岸賈}﹐是{程嬰}數説了一場﹐那{韓厥}將軍放我出了府門。”{吴晗}《杰出的学者玄奘》:“途中的困难﹐正如他所预料﹐是数说不完的。”
曲説-汉语大词典
曲説
【1】片面之说。《管子·宙合》:“是故辯于一言﹐察于一治﹐攻于一事者﹐可以曲説而不可以廣舉。”{尹知章}注:“一曲之説。”【2】不合常理的解说。{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为人後者不入》:“後人不達此意﹐而説此記者﹐皆曲説不通矣。”{清}{杭世骏}《质疑·春秋问目答冯成章杨纶》:“以美惡不嫌同詞解之﹐曲説也。”【3】犹细说。{明}{杨慎}《鸢飞鱼跃》:“{陳公}此言鑿鑿乎聖賢之真傳﹐不待曲説旁喻而切於日用﹐是真知道明理之學也。”【4】邪曲之说。《梁书·许懋传》:“此緯書之曲説﹐非正經之通義也。”{鲁迅}《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所辩护的只是连环图画可以成为艺术﹐使青年艺术学徒不被曲说所迷﹐敢于创作﹐并且逐渐产生大众化的作品而已。”《後汉书·桓谭传》:“陛下宜垂明聽﹐發聖意﹐屏羣小之曲説﹐述五經之正義。”《清史稿·张煌言传》:“憑陵風濤﹐縱横鋒鏑﹐今踰一紀矣﹐豈復以浮詞曲説動其心哉?”
曉説-汉语大词典
曉説
【1】劝说。《後汉书·班超传》:“兵到{尉犁}界﹐而遣曉説{焉耆}﹑{尉犁}﹑{危須}。”{晋}{袁宏}《後汉纪·光武帝纪一》:“臣{顯}願質{守}俱東﹐曉説其子。”
汎説-汉语大词典
汎説
亦作“[泛説]”【1】广泛说明。{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夫王臣匪躬﹐必吐謇諤﹐事舉人存﹐故無待泛説也。”
没有説的-汉语大词典
没有説的
【1】不成问题,没有申说的必要。如:事情是明明白白﹐没有说的。【2】没有可以指责的缺点。如:这个人一向忠诚老实﹐真是没有说的。【3】没有商量或争议的余地。如:这是上级交下来的任务﹐一定要完成﹐没有说的!
浮説-汉语大词典
浮説
【1】虚浮不实的言谈。{清}{方苞}《读<周官>》:“此余所以尤痛疾乎後儒之浮説也。”《韩非子·五蠹》:“故破國亡主以聽言談者之浮説﹐此其故何也?”《旧唐书·姚璹传》:“但當盡忠﹐無聽浮説。”《史记·韩长孺列传》:“今大王列在諸侯﹐悦一邪臣浮説﹐犯上禁﹐橈明法。”
浮稱流説-汉语大词典
浮稱流説
【1】犹言广引博谈。《淮南子·要略》:“故通而無爲也﹐與塞而無爲也同。其無爲則同﹐其所以無爲則異。故爲之浮稱流説其所以能聽﹐所以使學者孳孳以自幾也。”
流説-汉语大词典
流説
【1】没有根据的话。《逸周书·酆保》:“淫言流説以服之。”{汉}{桓宽}《盐铁论·非鞅》:“驕主背恩德﹐聽流説﹐不計其功故也﹐豈身之罪哉?”
浪説-汉语大词典
浪説
【1】漫说,别说。{清}{陈维崧}《念奴娇·小盎春词以咏之》词:“浪説天上瓊花﹐月中桂子﹐多少閒榮辱。只有疎枝和野﹐領彀一生閑福。”【2】妄说;乱说。《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浪説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礼记·王制》“假於鬼神﹐時日卜筮以疑衆﹐殺”{唐}{孔颖达}疏:“妄陳禍福﹐浪説妖祥。”{宋}{司马光}《示道人》诗:“君不見{太上老君}頭似雪﹐世人浪説駐童顔。”
淺説-汉语大词典
淺説
【1】简明通俗而不很深入的解说。亦谓粗浅地解说。多用做书名或文章的题目。如:《无线电技术浅说》﹑《反切浅说》﹑《浅说信息科学》。
混説白道-汉语大词典
混説白道
【1】胡说八道。《红楼梦》第八二回:“怎麽人到了老來﹐就是混説白道的﹐叫人聽着又生氣﹐又好笑。”
混説-汉语大词典
混説
【1】谓使与己说相同。《鬼谷子·内揵》:“先取《詩》《書》﹐混説損益﹐議去論就。”{陶弘景}注:“混﹐同也。謂先考《詩》《書》之言以同己説﹐然後損益時事議論去就也。”【2】胡说。《红楼梦》第六九回:“如此没對證的話﹐只好由他去混説。”《红楼梦》第一〇九回:“你别混説了﹐看人家聽見這是甚麽意思。”
淫説-汉语大词典
淫説
【1】邪说,错误的言论。《吕氏春秋·正名》:“名正則治﹐名喪則亂。使名喪者﹐淫説也。”《韩非子·存韩》:“臣視{非}之言﹐文其淫説靡辯﹐才甚。”{章炳麟}《訄书·商鞅》:“其説以爲自{漢}以降﹐抑奪民權﹐使人君縱恣者﹐皆{商鞅}法家之説爲之倡﹐烏呼!是惑於淫説也甚矣。”
淫説-汉语大词典
淫説
【1】夸大其词地游说。《韩非子·说疑》:“使諸侯淫説其主﹐微挾私而公議。”
游説-汉语大词典
游説
【1】指{战国}时代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一种活动。《史记·张仪列传》:“{張儀}已學而游説諸侯。”{晋}{左思}《咏史》之八:“{蘇秦}北游説﹐{李斯}西上書。”《韩非子·五蠹》:“事敗而弗誅﹐則游説之士孰不爲用矰繳之説而徼倖其後?”{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降及{戰國}﹐士工游説﹐縱横家流﹐列於九家之一。”【2】泛指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主张。{清}{孔尚任}《桃花扇·截矶》:“事已至此﹐欲罷不能﹐快快遣人游説便了。”{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明主不深曉﹐以爲僕沮貳師﹐而爲{李陵}游説。”《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板垣退助}憂之﹐乃大倡自由平等之説﹐奔走游説遍于國内﹐卒成大黨﹐名曰‘自由’。”{茅盾}《腐蚀·十月二日》:“{舜英}轻轻叹了口气﹐似乎放弃了游说我的意思了。”【3】指说客。《汉书·孔光传》:“〔{孔光}〕不結黨友﹑養游説﹑有求於人。”
渾天説-汉语大词典
渾天説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书·舜典》“璿璣玉衡”{孔颖达}疏引{三国}{吴}{王蕃}《浑天说》:“天之形狀似鳥卵﹐天包地外﹐猶卵之裹黄﹐圓如彈丸﹐故曰渾天﹐言其形體渾渾然也。”《社会发展史·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公元一世纪﹐著名天文学{张衡}提出‘浑天说’第一次打破了‘盖天说’的束缚。”
滚説-汉语大词典
滚説
【1】混为一谈。《朱子语类》卷七五:“{周子}{康節}説太極﹐和陰陽滚説。”
漂説-汉语大词典
漂説
【1】犹游说。{汉}{班固}《答宾戏》:“及至從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騁辭。”
滯説-汉语大词典
滯説
【1】难通的说法。{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易》:“乃知元亨利貞統于乾坤之妙﹐而四德分配之滯説﹐貞下起元之偏辭﹐不足以立矣。”
漫説-汉语大词典
漫説
【1】别说,不要说。{唐}{司空图}《柳》诗之一:“漫説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張。”《儿女英雄传》第七回:“當下姑娘臉上的那番得意﹐漫説出將入相﹐八座三臺﹐大約立刻叫他登基坐殿﹐成佛升天﹐他也不换!”{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三章:“当一块钱﹐就要几分的利息﹐死了当﹐又一块钱卖两三块﹐漫说十岁﹐就是岁岁做寿也吃不完啦!”
演説-汉语大词典
演説
【1】阐述,解说。《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説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晋书·姚兴载记上》:“{興}如{逍遥園}﹐引諸沙門于{澄玄堂}聽{鳩摩羅什}演説佛經。”{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一音演説﹐本承聽受之鄉;五日繼明﹐素隔照臨之域。”【2】表演叙说。{清}{李渔}《蜃中楼·献寿》:“待兄弟手舞足蹈﹐演説一番﹐只當做一齣戲文。”《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説書的當日聽人演説《兒女英雄傳》這樁故事的時候就考查過{揚子}《方言》那部書。”《老残游记》第二回:“這説鼓書本是{山東}鄉下的土調﹐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大鼓’﹐演説些前人的故事。”【3】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老残游记》第一回:“誰知道除那管船的人搜括衆人外﹐又有一種人在那裏高談闊論的演説。”{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在联合大会未开之前﹐各学校都在预选代表﹐练习演说。”{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六章:“他的嗓门高极了﹐还不断挥着手﹐像发表演说似的。”
指説-汉语大词典
指説
【1】犹解说。{叶圣陶}《倪焕之》三:“他并不这般那般多所指说﹐只是与学生混在一起﹐同他们呼笑﹐同他们奔跑。”{唐}{李绰}《尚书故实》:“{絳州}《碧落碑》文﹐乃{高祖}子{韓王}{元嘉}四男爲先妃所製﹐{陳惟玉}書。今不知者﹐妄有指説﹐非也。”{清}{张惠言}《江安甫葬铭》:“比余書成﹐而{安甫}悉能指説﹐益爲余校其不合者數十事。”
潑説-汉语大词典
潑説
【1】胡说。{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得也麽﹐潑説。”{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二折:“貢官云:‘只有十八般武藝﹐偏你十九般﹐那一般呢?’{李柰}云:‘我會打筋斗。’貢官云:‘這廝潑説。’”
打開天窗説亮話-汉语大词典
打開天窗説亮話
【1】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马彦祥}《母亲的遗像》:“打开天窗说亮话﹐没有五千块钱是不行的。”{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後》:“绅士们的奔走﹐呼号﹐要求编练乡勇﹐以抵抗这民族复兴的运动﹐其实﹐打开天窗说亮话﹐只要保护他们那一阶级的自身的利益而已。”
招説-汉语大词典
招説
【1】招认。《水浒传》第四十回:“你如今只好好招説這封書那裏得來。”
指東説西-汉语大词典
指東説西
【1】见“指東話西”。【2】犹言指桑骂槐。{曹禺}《雷雨》第三幕:“你要骂我就骂我﹐别指东说西﹐欺负妈妈好说话。”
指桑説槐-汉语大词典
指桑説槐
【1】见“指桑駡槐”。
指山説磨-汉语大词典
指山説磨
【1】见“指山賣磨”。
按説-汉语大词典
按説
【1】按照情理来说。{老舍}《龙须沟》第三幕:“按说﹐我不应当因为自己别扭﹐就拦住你们的高兴!”{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按说呢﹐这并谈不上什么度量不度量﹐表妹妹嫁表哥﹐亲上加亲﹐这也是天公地道﹐到处都有的事。”
排説-汉语大词典
排説
【1】数落,斥责。{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三折:“我這般躬身叉手﹐曲脊低頭。背着你﹐街上人都捻舌排説我哩!”《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他在背地調漢子﹐俺們這幾個誰没吃他排説過!”
推開天窗説亮話-汉语大词典
推開天窗説亮話
【1】谓直言不讳。{邹韬奋}《有位助教》:“记者个人向来喜欢直截爽口的开诚布公的推开天窗说亮话﹐我以为隐瞒隔膜可以发生许多误会与恶果。”{茅盾}《童年·父亲的三年之病》:“你说暂瞒着姑爷﹐我却要推开天窗说亮话。”
推説-汉语大词典
推説
【1】推许称道。{宋}{曾巩}《谢杜相公书》:“竊惟明公相天下之道﹐吟誦推説者窮萬世。”【2】推托说。{丁玲}《过年》:“还没有到四更﹐舅舅推说倦了﹐要去睡。”《水浒传》第十八回:“天幸撞在我手裏﹐我只推説知縣睡着﹐且教{何觀察}在縣對門茶坊裏等我。”【3】推详论述。《汉书·董仲舒传》:“先是{遼東}{高廟}﹑{長陵}{高園}殿災﹐{仲舒}居家推説其意。”《朱子语类》卷六五:“止緣萬事不離乎陰陽﹐故因陰陽中而推説萬事之理。”
提説-汉语大词典
提説
【1】说起;诉说。{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你受气不受气﹐提说不着。”{巴金}《发的故事》:“现在经他提说﹐我才记起来了。”
揣説-汉语大词典
揣説
【1】揣度其意而游说。《鬼谷子·本经阴符》:“故觀其志意爲度數﹐乃以揣説圖事﹐盡圓方﹐齊長短。”
摽説-汉语大词典
摽説
【1】剽取他人之言说。摽﹐通“剽”。{明}{陈士元}《俚言解》卷一:“言語無據曰摽説﹐謂摽取他人之説也。或云摽當作‘漂’﹐{漢}{班固}《賓戲》‘亡命漂説’﹐{師古}注云:‘漂﹐浮也﹐謂浮根之説也。’”
摭説-汉语大词典
摭説
【1】用言辞掩饰。摭﹐通“遮”。《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你休聽他摭説。他若早有貞節之心﹐當初只守着廚子{蔣聰}﹐不嫁{來旺兒}了!”
據説-汉语大词典
據説
【1】表示别人虽有此说﹐其实不然之意。{鲁迅}《伪自由书·出卖灵魂的秘诀》:“这据说是‘征服{中国}的唯一方法’。”【2】根据别人说;根据传言。{老舍}《骆驼祥子》七:“他莫名其妙{孔圣人}到底是怎样的人物﹐不过据说是认识许多的字﹐还挺讲理。”《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一個姓{顧}名{綮}號{肯堂}﹐{浙江}{紹興}人。據説這人是前{紀大將軍}的業師。”
擺説-汉语大词典
擺説
【1】方言。陈述。{沙汀}《风浪》:“就在她自己摆说出来的大量事实面前﹐加上大家的分析批判﹐{王家福}很快就服了输。”
攙説-汉语大词典
攙説
【1】纷纷议论。{宋}{苏轼}《答李端叔书》:“妄論利害﹐攙説得失﹐此正制科人習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