諼(諼)是什么意思
不諼-汉语大词典
不諼
【1】不忘。《诗·卫风·淇奥》:“有斐君子﹐終不可諼兮。”{毛}传:“諼﹐忘也。”{唐}{韩愈}《江汉答孟郊》诗:“何爲復見贈﹐繾綣在不諼。”
無諼-汉语大词典
無諼
【1】纯正,无邪。{唐}{顾况}《朝上清歌》:“至陽無諼﹐其樂多些。”
懷諼-汉语大词典
懷諼
【1】心存欺诈。{明}{文徵明}《先叔父中宪大夫行状》:“中官{劉瑯貴}横尤甚﹐懷諼侵官﹐無所不至。”
私諼-汉语大词典
私諼
【1】暗中欺诈他人。{明}{文徵明}《明故嘉议大夫毛公行状》:“公既無私諼﹐而言復明暢。”
造諼-汉语大词典
造諼
【1】制造谎言。语本《汉书·息夫躬传》:“虚造詐諼之策,欲以詿誤朝廷。”{颜师古}注:“諼,詐僞辭。”{宋}{苏舜钦}《上执政启》:“造諼以動上聰﹐持必以變朝論。”
詐諼-汉语大词典
詐諼
【1】欺诈﹔弄虚作假。《汉书·息夫躬传》:“左曹光禄大夫{宜陵侯}{躬}﹐虚造詐諼之策﹐欲以詿誤朝廷。”{唐}{元稹}《叙奏》:“會{河南}尹{房式}詐諼事發﹐奏攝之。前所喑嗚者皆叫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素秋》:“甲惑之﹐約期而去。至日﹐慮{韓}詐諼﹐夜候於途﹐果有輿來。”{何垠}注:“諼亦詐也。”{章炳麟}《訄书·别录乙》:“{裔介}恃齊給﹐而{斌}詐諼飾儉。”
諼-汉语大词典
諼
“[谖]”的繁体字。《廣韻》況袁切,平元,曉。《廣韻》況晩切,上阮,曉。【1】欺诈。《公羊传·文公三年》:“{晉}{陽處父}帥師伐{楚}救{江}。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爲諼也。”{何休}注﹕“諼﹐詐。”{唐}{吴筠}《览古》诗之六:“天鑒諒難誣﹐神理不可諼。”{宋}{司马光}《遗表》:“行險徼幸﹐懷諼罔上﹐輕動干戈﹐妄擾蠻夷。”【2】通“[萱]”。忘记。《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毛}传﹕“諼﹐忘也。”{马瑞辰}通释﹕“《説文》﹕‘藼﹐令人忘憂之草也。或从煖作蕿﹐或从宣作萱。’……是知凡《詩》作諼﹑訓忘者﹐皆當爲藼及蕿﹑萱之假借。若諼之本義﹐自爲詐耳。”{唐}{韩愈}《江汉答孟郊》诗:“何爲復見贈﹐繾綣在不諼。”{李兆麟}《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救亡壯志永矢兮﹐弗諼!”【3】引申为停止。《红楼梦》第七六回:“酒盡情猶在﹐更殘樂已諼。”【4】通“[諠]”。《隶释·汉衡方碑》:“國外浮諼。”《礼记·少仪》“軍旅思險”{汉}{郑玄}注:“險阻﹐出奇覆諼之處也。”{陆德明}释文﹕“諼﹐況煩反。諼﹐詐也﹔或云諼譁。”
諼言-汉语大词典
諼言
【1】虚浮不实的言辞。{章炳麟}《与邓实书》:“{皋文}﹑{滌生}﹐尚有諼言﹐慮非修辭立誠之道。”
諼草-汉语大词典
諼草
【1】即萱草。又称鹿葱﹑忘忧﹑宜男﹑金针花。諼﹐通“萱”。《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陆德明}释文:“諼﹐本又作萱。”{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二:“感激生憂思﹐諼草樹蘭房。”
諼浮-汉语大词典
諼浮
【1】指喧嚣轻佻的风气。諼﹐通“諠”。{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數十年來﹐衣冠詭異﹐雖故老達官﹐亦不免從俗﹐與市井諼浮畧同﹐而不以爲非。”一本作“諠浮”。
諼諼-汉语大词典
諼諼
【1】喧扰貌。諼﹐通“諠”。{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三貂赫赫於臺省﹐駟馬諼諼於里閈。”
馮諼市義-汉语大词典
馮諼市義
【1】{战国}时{孟尝君}使{冯谖}收债于{薛},{冯谖}焚债契而疾归,{孟尝君}怪之,{冯谖}曰:“臣竊計君,宫中積珍寳,狗馬實外厩,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爲君市義。”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为典实。《醉醒石》第十回:“{馮諼}市義歸﹐鼓篋何寂寂。”
馮諼劍-汉语大词典
馮諼劍
【1】谓怀才未遇者希望为人赏识重用。{唐}{钱起}《新丰主人》诗:“客裏{馮諼}劍﹐歌中{甯戚}牛。”
馮諼三窟-汉语大词典
馮諼三窟
【1】指{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收买{薛}地民心﹑使{齐王}重用{孟尝君}及为{孟尝君}立宗庙于{薛}之事,致使{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见《战国策·齐策四》。{三国} {魏}{吴质}《答东阿王书》:“深蒙{薛公}折節之禮﹐而無{馮諼}三窟之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