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價)是什么意思
一口價-汉语大词典
一口價
【1】犹言不二价。《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三人走進裏面﹐看了三間房子﹐又出來同和尚坐着﹐請教每月房錢多少。和尚一口價定要三兩一月﹐講了半天﹐一釐也不肯讓。”
一會價-汉语大词典
一會價
【1】见“一會家”。
二價-汉语大词典
二價
亦作“[二賈]”【1】不同的价格。《汉书·王莽传上》:“市無二賈﹐官無獄訟。”{颜师古}注:“賈﹐音價。”《後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藥名山﹐賣於{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餘年。”【2】讨价与还价。{汉}{王充}《论衡·是应》:“買物安肯不求賤?賣物安肯不求貴?有求貴賤之心﹐必有二價之語。”《南史·文学传·崔慰祖》:“{慰祖}賣宅須四十五萬﹐買者云:‘寧有減不?’答曰:‘誠異{韓伯休}﹐何容二價?’”
上價-汉语大词典
上價
【1】见“上賈”。
不當價-汉语大词典
不當價
【1】犹言罪过。{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夜不以小兒女衣置星月下﹐曰:‘女怕花星照﹐兒怕賊星照。’亦不置洗濯餘水﹐爲夜游神飲馬也﹐曰‘不當價’。”{纪昀}注:“如{吴}語云‘罪過’。”
不打價兒-汉语大词典
不打價兒
【1】不还价,不减价。{老舍}《龙须沟》第二幕:“刚才呀﹐卖衣裳的一张嘴﹐就要四万五﹐不打价儿。”
不二價-汉语大词典
不二價
【1】价一律,不卖两种价钱。语本《孟子·滕文公上》:“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僞,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後汉书·韩康传》:“〔{康}〕常採藥名山﹐賣於{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餘年。”{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每先期輸直﹐不二價﹐而人無異辭。”
不儲價-汉语大词典
不儲價
【1】不抬高价格。《孔子家语·相鲁》:“及{孔子}之爲政也……三月﹐則鬻牛馬者﹐不儲價;賈羊豚者﹐不加飾。”
半價-汉语大词典
半價
【1】见“半賈”。
千金價-汉语大词典
千金價
【1】价值极高。{汉}{王充}《论衡·率性》:“世稱利劍有千金之價。”{唐}{陈凝}《马》诗:“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
原價-汉语大词典
原價
【1】原来的价格。{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卖身旗下》:“其原價向賣身人追還買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我道:‘他要買我的﹐我非但照原價絲毫不減﹐並且非三倍原價我不肯賣呢。’”
入價-汉语大词典
入價
【1】谓将应缴纳的粮米﹑军马以现银平价折算,而缴纳官库。{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馬之入價也﹐漕之改折也﹐雖一時之便﹐而非立法之初意也。太僕之馬價﹐原爲江南有不宜馬之地而入價﹐於北地市之也。漕糧之改折﹐亦爲一時凶荒之極﹐米價騰涌而入價﹐以俟豐年之補糴也。”
代價-汉语大词典
代價
【1】购物的钱款。{鲁迅}《书信集·致李小峰》:“我需要《呐喊》﹑《彷徨》﹑《热风》﹑《华盖则集》及《续编》﹑《而已集》各一部共六本﹐希于店友送校稿时一并携下﹐其代价则于版税中扣除为荷。”【2】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精力,或所作出的牺牲。{梁启超}《新民说·论进取冒险》:“西哲有言:‘上帝語衆生曰:汝所欲之物﹐吾悉畀汝﹐但汝當納其代價。’進取冒險者﹐希望之代價也。”{巴金}《灭亡》第十二章:“我想的只是:如果我能在她底灵魂深处占一个位置﹐一切的代价我都甘愿付出。”{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这次战役﹐敌人虽然突出我阵地二至八公里﹐但却付出了伤亡七万八千余人的代价。”
全價-汉语大词典
全價
【1】指商品不打折扣的价格。
使用價值-汉语大词典
使用價值
【1】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粮食能充饥,衣服可御寒。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便成为价值的物质担当者,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
值價-汉语大词典
值價
【1】犹值钱。{郭沫若}《一只手》:“譬如那小小的汽车﹐皮球﹐风筝﹐比他一家人所住的房子还要值价呢!”{巴金}《春》五:“老古董明明在爷爷的房里。你碰它一下﹐可就值价了。”
估價-汉语大词典
估價
【1】物品大抵估计的价格。{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過關祇按估價﹐每百兩加税不得過于五兩。”{唐}{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于沿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且又虚張估價﹐不務準平。”【2】对人或事物的评价。{马南邨}《燕山夜话·文天祥论学》:“我们现在对于{文天祥}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有必要做出新的估价。”{魏巍}《创造幸福的家乡》:“这篇著作﹐不仅进一步给{中国}农民指出了富裕的﹑幸福的道路﹐而且对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伟大的革命意义﹐给予了极其正确与极其深刻的估价。”【3】指估计物品的价格。{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财产估價原则﹐应该以现值为率。”
作價-汉语大词典
作價
【1】估核价格。{明}{沈德符}《野獲编·籍没古玩》:“每卷軸作價不盈數緡﹐即{唐}{宋}名蹟亦然。”{茅盾}《子夜》十七:“机器生财存货原料一总作价六十万。”
保價郵件-汉语大词典
保價郵件
【1】邮电部门负有按保价金额给予补偿责任的邮件。寄件人交寄保价邮件时,须报明保价金额,加付保价费。保价邮件如在邮递过程中遗失毁损,由邮电部门按保价金额给予补偿。
保價信-汉语大词典
保價信
【1】使用邮局特制信封寄递有价证券等物的信件,如有遗失,由邮局负责赔偿。
倍價-汉语大词典
倍價
【1】加倍的价格,高价。{南朝} {梁}{刘峻}《广绝交论》:“顧眄增其倍價﹐翦拂使其長鳴。”
備價-汉语大词典
備價
【1】准备货款。《水浒传》第四回:“壞了金剛﹑亭子﹐{趙}某即備價來修。”
債價-汉语大词典
債價
【1】旧时称公债券的价格。{茅盾}《子夜》十七:“他夸张地讲述战事一定要延长﹐公债基金要被提充军费﹐因而债价只有一天一天跌﹐做‘空’是天大的好机会。”
價-汉语大词典
價
“[价]”的繁体字。《廣韻》古訝切,去禡,見。【1】价格。{朱自清}《回来杂记》:“上了车他向我说要不是三轮儿,这么远这个价他是不干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鄭縣}人賣豚,人問其價。”{唐}{韩愈}《答胡生书》:“雨不止,薪芻價益高。”{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内臣貪婪成俗,是以性好賭博,既賴雞求勝,則必費重價購好健鬭之雞。”【2】钱款。《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伍聖道}來催小的紙價,説别人的都納完了,止有小的父子兩人未完。”{金}{元好问}《李讲议汾诗序》:“尋入關。明年駈數馬來京師,日以馬價佐歡。”《西游记》第三回:“你再去尋尋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價。”【3】声价;名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夫神滅形消,遺聲餘價,亦猶蟬殻虵皮﹑獸迒鳥迹耳。”{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崔峒》:“{峒},{博陵人}。工文,有價。”{南朝 梁}{江淹}《别赋》:“方銜感於一劍,非買價於泉裏。”{宋}{叶適}《戴夫人墓志铭》:“{少雲}外豪華,中易直,價傾一縣,客自{天台}﹑{雁蕩}來者多歸之。”【4】价值。如:等价交换。【5】化合价。如:氢是一价的元素。
價-汉语大词典
價
“[价]”的繁体字。《廣韻》古訝切,去禡,見。【1】助词。结构助词。相当“地”。{宋}{辛弃疾}《醜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词:“千峯雲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水浒传》第四九回:“説起鎗棒武藝,如糖似蜜價愛。”{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轰的一声,隆隆的礼炮震天价响,一声接着一声,响遍{上海}的上空。”《老残游记》第一回:“那閣子旁邊風聲呼呼價響,彷彿閣子都要摇動似的,天上雲氣一片片價疊起。”{田间}《戎冠秀》诗第五章十九:“海上走船,望前望后,稳稳价走呵。”【2】助词。语气助词。用于句首﹑句中和句末。{宋}{张榘}《贺新凉·次拙逸刘直孺<贺新凉>韵》词:“襟度天爲侣,價平生放浪江湖,浮雲行住。”{宋}{柳永}《凤衔杯》词之二:“追悔當年孤深願,經年價兩成幽怨。”《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真是五天一大操,三天一小操,鎮日價旌旗耀目,金鼓齊鳴。”{郭澄清}《大刀记》第九章:“大娘说,‘她没告诉你?’{志勇}摇摇头:‘没价!’”{元}{马致远}《新水令·题西湖》套曲:“百歲能歡幾時價,可惜韶華過了他。”
價碼-汉语大词典
價碼
【1】价格,价目。{萧红}《马伯乐》:“比方哪位买了件新东西﹐他就愿意估一个价码。”{老舍}《四世同堂》四五:“他算计﹐他跑路﹐他交涉﹐他假装着急﹐而狠心的不放价码。”
價鈔-汉语大词典
價鈔
【1】价款。《元典章·户部四·转卖》:“官司揭下錢債﹐將妻{鄧嫌兒}賣與{周都運}男{周二}爲軀﹐得到價鈔絲一千一百兩。”
價購-汉语大词典
價購
【1】按价购买。《新华半月刊》1957第11期:“〔油料〕确实不够用的时候﹐再由运输部门给予多耗油的申请证明﹐向石油公司价购。”
價銀-汉语大词典
價銀
【1】指物品﹑产业按价买卖所应收付的银两数。《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你作速看下一所房子﹐價銀或是二百兩﹑三百兩﹐都可以﹐你同弟婦搬進去住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官人家賒了小人棺材﹐幸賜價銀則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恐怕他與店裡的帳目不符﹐就教他另外立一个暗記號﹐開支了那七八十噸的價銀就是了。”
價值連城-汉语大词典
價值連城
【1】谓价值如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极珍贵,所值极高。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说岳全传》第十回:“此乃府上之寶﹐價值連城。諒小子安敢妄想﹐休得取笑!”《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但在这价值连城的珍宝中﹐博士最为珍视的﹐乃是半年前他以一百万美元买进的一只{中国}古代的九龙杯。”
價目-汉语大词典
價目
【1】标明的价格或费用。多指商品。{郑观应}《盛世危言·赛会》:“應需何物﹐即可出貲購買﹐定立價目﹐無僞無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只要把現在所定的貨物﹑價目﹐填寫上去便是了。”{巴金}《寒夜》二五:“他出来在问询处问明了透视费的价目﹐他吐了吐舌头﹐默默地走出了医院。”
價廉物美-汉语大词典
價廉物美
【1】谓商品质优而价格便宜。《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蘇州}有個朋友寫信來﹐要印一部書。久仰貴局的價廉物美﹐所以特來求教。”{鲁迅}《华盖集续编·上海通信》:“板鸭﹑插烧﹑油鸡等类﹐也依然是价廉物美。”
價值-汉语大词典
價值
【1】价格。{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薰陶》:“香皂以江南{六合縣}出者爲第一﹐但價值稍昂。”{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碎石治河》:“因度山石遠近價值﹐與土木船載遠近多寡﹐計需銀止十四萬兩。”{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2】指积极的作用。{清}{酉阳}《女盗侠传》卷三:“隔一小時﹐有人來還帔﹐并袖出一小囊曰:‘此主人所以贈君者﹐囑君載之以行﹐有無量價值。’”{柯灵}《香雪海·时间》:“古往今来﹐时间老人迈的永远是同样的步子﹐但是时间的意义和价值不同﹐对人的感觉也就不同了。”【3】指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價等連城-汉语大词典
價等連城
【1】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北史·彭城王勰传》:“《詩》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價直-汉语大词典
價直
【1】款额;价格。{宋}{范镇}《东斋记事》卷四:“前此或限升斗从﹐或抑市井價直﹐適足以增其氣燄﹐而終不能平其價。”《後汉书·班超传》:“會閒者{羌}亂﹐西域復絶﹐北虜遂遣責諸國﹐備其逋租﹐高其價直﹐嚴以期會。”《水浒传》第一〇三回:“我要買一張{陳州}來的好角弓。那{陳州}是{東京}管下﹐你是{東京}人﹐必知價直真假。”【2】买物所付之款或工费。{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國家營建﹐不虚勞役﹐據其成功﹐酬之價直。”《北齐书·彭城王浟传》:“{浟}纖介知人間事﹐有{濕沃縣}主簿{張達}﹐嘗詣州﹐夜投人舍﹐食雞羹﹐{浟}察知之。守令畢集﹐{浟}對衆曰:‘食雞羹何不還價直也?’{達}即伏罪。”《百喻经·入海取沉水喻》:“燒爲炭﹐詣市賣之﹐不得半車薪之價直。”{清}{刘大櫆}《松江府通判许君传》:“先是遠人負販至{松江}﹐{松江}姦民取其貨而負其價直不還。”
價色-汉语大词典
價色
【1】价值;价格。{唐}{李商隐}《杂纂》卷上:“見他物件强評價色。”《中国歌谣资料·沪谣外编·山歌》:“私鹽漲到三百多﹐官鹽價色更加大。”
價例-汉语大词典
價例
【1】指依法所定之价。{宋}{李纲}《本司自备钱本煎盐奏状》:“每斤價例日漸增長﹐厚例悉歸商賈﹐民間日食貴鹽。”{宋}{张元幹}《满庭芳》词:“{廬陵}米﹐還知價例﹐毫髮更無差。”
價值規律-汉语大词典
價值規律
【1】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價格-汉语大词典
價格
【1】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茅盾}《林家铺子》三:“{林先生}便咬一下嘴唇﹐决定明天无论如何要把货码提高﹐要把次等货标上头等货的价格。”{夏衍}《广州最后之日》:“终于以平时十倍的价格﹐雇定了一艘。”
價稱-汉语大词典
價稱
【1】声价名誉。{唐}{贾岛}《重酬姚少府》诗:“俸利沐均分﹐價稱煩嘘噏。”
價錢-汉语大词典
價錢
【1】物品价格。{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我就是照这个价钱买的﹐并不心狠﹐本想喊高一点﹐又怕失去这位好主顾。”《前汉书平话》卷下:“爾黑白二馬賣﹐其價錢多少?”《元典章·圣政二·赈饥贫》:“官人每根底放鷹犬﹐分撥與的山場禁治著﹐不交百姓每採打柴薪﹐以致柴薪價錢貴了。”{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一之米﹐價錢四百﹐使百姓老弱未得其所。”【2】比喻条件。《人民日报》1983.9.30:“指战员们虽然干的是紧张艰苦的突击性劳动﹐但不计报酬﹐不讲价钱。”【3】工钱,役费。{唐}{元稹}《招讨镇州制》:“應緣軍務所需﹐並不得干擾百姓。如要車牛﹑夫役及工匠之類﹐並宜和雇情願﹐仍優給價錢。”
儲價-汉语大词典
儲價
亦作“[儲賈]”【1】豫价,谓抬高物价。《孔子家语·相鲁》:“有{慎潰氏}奢侈踰法﹐{魯}之鬻六畜者﹐飾之以儲價。及{孔子}之爲政也……{慎潰氏}越境而徙﹐三月﹐則鬻牛馬者不儲價﹐賣羊豚者不加飾。”{清}{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二》“豫賈”:“豫又作儲。《孔子家語·相魯篇》:‘{孔子}爲政三月﹐則鬻牛馬者不儲賈。’儲與奢古聲相近。《説文》曰:‘奢﹐張也。’”
光價-汉语大词典
光價
【1】显扬其身阶。《北史·序传·李仲儁》:“凡所交遊﹐皆一時名士。汲引後生﹐爲其光價。”{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序》:“{漢氏}之初﹐《詩》分爲四﹐{申公}騰芳於{鄢郢}﹐{毛氏}光價於{河閒}。”【2】荣耀的身阶。《隋书·卢思道传》:“通人{楊令君}﹑{邢特進}已下﹐皆分庭致禮﹐倒屣相接﹐翦拂吹嘘﹐長其光價。”{宋}{梅尧臣}《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暫增光價千金重﹐終覺枯陳一芥微。”
交價-汉语大词典
交價
【1】谓付钱给卖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看定了﹐當面議價﹐當面交價。”
交换價值-汉语大词典
交换價值
【1】某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互相交换时的量的比例,如一把斧子换二十斤粮食,二十斤粮食即一把斧子的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出價-汉语大词典
出價
【1】所出价钱。{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二:“{德壽}之巡撫{廣東}也﹐人目爲大皮夾﹐以廣納苞苴也。某中丞有過之無不及﹐差缺之肥瘠﹐以出價之高低爲率﹐公平交易﹐童叟無欺。”
别價-汉语大词典
别價
【1】方言。不要;不要这样。《中国民间故事选·大师兄闹衙门》:“县官忙又重新见礼﹐吩咐摆酒设宴。老头忙说:‘别价别价!我满肚子是气﹐就是龙心凤肝也吃不下去。’”《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事情到了這裏﹐我们還是好生求他﹐别價破口。”
剩餘價值-汉语大词典
剩餘價值
【1】资本主义社会里由工人剩馀劳动创造的完全被资本家所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平價-汉语大词典
平價
【1】降低上涨的物价,使之平稳。{明}{冯梦龙}《智囊补·捷智·直百钱》:“無官市﹐則直百錢亦不能行﹐但要緊在平價﹐則民不擾﹐而從之如水矣。”【2】指一国本位货币规定的含金量。亦指两个金本位(或银本位)国家间本位货币法定含金量(或含银量)的比值。【3】亦作“[平賈]”。平抑的价格。《管子·轻重丁》:“請以五穀菽粟布帛文采者﹐皆勿敢左右﹐國且有大事﹐請以平賈取之。”{巴金}《寒夜》十一:“今日理箱子﹐找出一段平价白布来。”{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所冀平價之上﹐利得三錢二錢。”{清}{梅曾亮}《馆陶知县张君墓表》:“倉穀﹐平價振口糧﹐士民皆歡洽。”
工價-汉语大词典
工價
【1】营造﹑制作等在人工方面的费用。《清会典·工部一·尚书侍郎掌职》:“凡工費﹐有定款﹐有籌款﹐有借款﹐有攤款﹐皆别其工價料價運價之數而覈之﹐各準以例價。”{清}{孙诒让}《周礼政要·考工》:“以中土物産之富﹐西人綜計之﹐謂有三十六萬種﹐五行百産之利﹐不假外求﹐加以工價之廉﹐衣食之儉﹐西人萬不能逮。”《红楼梦》第二七回:“那是一百十兩﹐給綉匠的工價。”【2】工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食店》:“〔行菜者〕一有差錯﹐坐客白之主人﹐必加叱駡﹐或罰工價﹐甚者逐之。”
差價-汉语大词典
差價
【1】同一商品因各种条件不同而发生的价格差别。如:批发和零售的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
地價税-汉语大词典
地價税
【1】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旧时土地税的一种。照土地估定的价格,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解放日报》1942.2.19:“地价税﹐由地主申报土地价格﹐按价抽税。”
基價-汉语大词典
基價
【1】计算各个时期的平均物价指数时,用来作为基础的某一固定时期的物价。【2】对外贸易中,根据双方协议,以商品的一定品质为基础所计算的价格。交货时如货品与规定条件有出入,则按约定办法,就基价进行增减。
壓價-汉语大词典
壓價
【1】强使价格降低。
大減價-汉语大词典
大減價
【1】指商店因滞销等原因而对部分商品大幅度削价销售。
口不二價-汉语大词典
口不二價
【1】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後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藥名山﹐賣於{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餘年。”
叫價-汉语大词典
叫價
【1】犹要价;定价。{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三:“社员挑来的树枝﹐有好有差﹐有干有湿……价钱也不一样﹐是看货叫价的。”
吃價-汉语大词典
吃價
【1】方言。有种;过硬。《评弹创作选集·王孝和》:“好吃价!来﹐上第三块!”【2】压价。《人民日报》1951.11.8:“马店在交易中﹐吃价﹐瞒价﹐甚至以低价强买﹐高价强卖﹐从中获得非法的暴利。”
名價-汉语大词典
名價
【1】犹声价。{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庾仲初}作《揚都賦》成﹐以呈{庾亮}。{亮}以親族之懷﹐大爲其名價云:‘可三《二京》﹐四《三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有一俊士﹐自許史學﹐名價甚高。”{南唐}{成彦雄}《松》诗:“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羣。”
和價-汉语大词典
和價
【1】谓官定的平价。《南齐书·武帝纪》:“{永明}五年﹐九月己丑﹐詔曰:‘京師及四方﹐出錢億萬﹐糴米穀絲棉之屬﹐其和價以優黔首。’”
命價-汉语大词典
命價
【1】旧指人命的赔偿费。{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咸丰九年》:“上問曰:‘命價每名若干?’”{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咸丰九年》:“大姓如擊斃小姓二十命﹐小姓僅擊斃大姓十命﹐除相抵外﹐照數需索命價﹐互訟到官。”
善價-汉语大词典
善價
【1】高价。{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龐蜂生于山野……人以善價求之以爲藥。”{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一:“自爾凡遇鱗介鮮活者﹐常取以善價。”《红楼梦》第一〇三回:“葫蘆尚可安身﹐何必名山結舍……豈似那‘玉在匵中求善價﹐釵于匣内待時飛’之輩耶?”《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王媽媽}將一應田地宇舍﹑什物器皿盡行變賣﹐止留細軟東西﹐因恐誤了兒子任期﹐不擇善價﹐半送與人。”
市價-汉语大词典
市價
【1】市场价格。{清}{刘大櫆}《芋园张君传》:“既又以其餘米立永惠之倉﹐豐則出貸以收薄息﹐歉則出以平市價。”{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鹽粟貴賤﹐市價高下﹐所在一例。”{赵树理}《三里湾·接线》:“牲口是叫卖给农民用的﹐不是叫他们当人民币在市上流通着扰乱市价的!”
常價-汉语大词典
常價
【1】稳定的价格。《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郈魴假}使爲賈正焉”{晋}{杜预}注:“賈正﹐掌貨物使有常價﹐若市吏。”
待價而沽-汉语大词典
待價而沽
【1】见“待賈而沽”。
待價-汉语大词典
待價
【1】见“待贾而沽”。
徵價-汉语大词典
徵價
【1】收取价款。{唐}{韩愈}《论复盐法事宜状》:“若據口給鹽﹐依時徵價﹐辦與不辦﹐并須納錢……臣恐因此所在不安﹐百姓轉致流散。”
廉價-汉语大词典
廉價
【1】便宜的价钱。{梁启超}《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第一﹑托辣斯可以得廉價之原料品也。”{刘半农}《呜呼三月一十八》:“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
守價-汉语大词典
守價
【1】谓卖货者坚持原价不改变。{晋}{皇甫谧}《高士传·韩康》:“常遊名山﹐采藥賣於{長安}市中﹐口不二價者三十餘年。時有女子買藥於{康}﹐怒{康}守價﹐乃曰:‘公是{韓伯休}邪?乃不二價乎?’”{伯休}﹐{韩康}字。
定價-汉语大词典
定價
【1】规定的价钱;一定的价格。{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歐陽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貴賤也。”{唐}{元稹}《茅舍》诗:“度材無强略﹐庀役有定價。”{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特别者用宣纸﹐此外以廉纸印若干﹐定价极便宜﹐使学生亦有力购读。”《魏书·皇甫瑒传》:“〔{皇甫瑒}〕性貪婪﹐多所受納﹐鬻官賣爵﹐皆有定價。”【2】一定的评价。{明}{沈德符}《野獲编·科场·国师阅文偶误》:“{吴文定}{寬}以歲貢入都﹐年已五十餘。{長沙}{李文正}即以會﹑狀兩元許之。其時文有定價如此。”《通志·总序》:“{肅宗}知其(指{班固})淺陋﹐故語{竇憲}曰:‘公愛{班固}而忽{崔駰}﹐此{葉公}之好龍也。’{固}於當時已有定價。”
官價-汉语大词典
官價
【1】官府规定的价格。{瞿秋白}《饿乡纪程》十:“我就听见许多穷苦的华侨﹐货物被{赤塔}政府依官价征收去了﹐官价一时发不出来﹐华侨会﹐{赤塔}{中国}领事又不肯认真帮他们办交涉﹐因此怨骂华侨会和领事。”《宋史·食货志下五》:“鈔法罷而綱運興﹐官價高﹐私價賤﹐民多食私鹽而官不售﹐科抑之弊生矣。”《续文献通考·市籴一》:“今官司以官價買物﹐行鋪以時值計之﹐什不得二三。”
實價-汉语大词典
實價
【1】实际的价格。{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定买办》:“倘本縣偶需布帛器用等物﹐亦即開明實價﹐當堂具領給發。”{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木刻纪程>告白》:“每本实价大洋一元正。”《宋史·食货志上二》:“今常平雖有折納之法﹐止用中價﹐故民不樂輸。若依和糴以實價折之﹐則無損於民。”
本價-汉语大词典
本價
【1】本身的价格。《唐律·名例·平赃者》:“庸賃雖多﹐各不得過其本價。”{长孙无忌}等疏义:“假有借驢一頭﹐乘經百日﹐計庸得絹七匹二丈﹐驢估止直五匹﹐此則庸多﹐得依五匹爲罪。”
核價-汉语大词典
核價
【1】核定价格。《新华日报》1943.9.8:“生铁从去年十一月开始核价﹐钢品则从今年一月十五日起实行限价。无论核价或限价﹐总不免落在原料与税率的增涨之后。”
標價-汉语大词典
標價
【1】所标明的价格。【2】标出货物价格。
成價-汉语大词典
成價
【1】见“成賈”。
成天價-汉语大词典
成天價
【1】一天到晩。{茅盾}《陀螺》五:“这位老人家很像艺术家研修杰作似地成天价剥﹐剥。”{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李振德}从听到敌人占了{延安}的消息﹐就成天价坐在村边崖畔上﹐望着大川里的道路。”
成日價-汉语大词典
成日價
【1】见“成日家”。
比價-汉语大词典
比價
【1】引申为比匹。{唐}{沈东美}《荐贤能判》:“{文舉}之昇一鶚﹐{陶洪}之披二龍﹐曷足思齊﹐寧將比價?”【2】等价。{唐}{畅璀}《良玉比君子赋》:“積千金而比價﹐掩十城以騰光。”
比價-汉语大词典
比價
【1】在商品和商品﹑货币与货币之间存在的一种价格比例关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在{崇祯}年间﹐黄钱和皮钱在市面的实际的比价相差很远﹐例如当黄钱七十文值银子一钱时﹐皮钱一百文才值银子一钱。”
變價-汉语大词典
變價
【1】犹变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有一天﹐他説有幾件東西﹐本來是心愛的﹐此刻手中不便﹐打算拿來變價﹐問我們店裏要不要。”{清}{顾炎武}《日知录·助饷》:“兵部主事{詹以晉}疏請﹐{靈鷲}廢寺所存田畝﹐變價助工。”
時價-汉语大词典
時價
【1】当时的价格。{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下:“朕意將通倉米每月發出萬石﹐較時價稍减賣。”《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吾友之善之﹐願兒子遵之”{裴松之}注引《别传》:“〔{任昭先}〕與人共買生口﹐各雇八匹。後生口家來贖﹐時價直六十匹。”{吴组缃}《山洪》四:“依据公议的时价﹐计算每夜叉得多少斤鱼。”
書價-汉语大词典
書價
【1】书籍的价格。{清}{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文温州集旧刻本》:“近日書價踊貴﹐遇此等書反有賤售者﹐坐不識古耳。”{叶德辉}《书林清话·宋元刻本历朝之贵贱》:“可見當日{宋}本書價不過如斯而已。”
晞價-汉语大词典
晞價
【1】希求善价。晞,通“希”。{宋}{黄庭坚}《次韵答邢敦夫》:“不應《太玄》草﹐晞價{咸陽}市。”
決價-汉语大词典
決價
【1】见“決賈”。
減價-汉语大词典
減價
亦作“[減賈]”【1】降低价格。《汉书·食货志上》:“穀貴時減賈而﹐名曰常平倉。”{唐}{陆贽}《赈恤诸道将吏百姓等诏》:“糴米三五十萬碩﹐差官搬運於諸道﹐減價出。”【2】降低声价。{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又如‘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摇’等句﹐上二字皆可翦。亦皆{杜}句最高者﹐曷嘗坐此減價?”《晋书·夏侯湛张载等传论》:“洎乎二{陸}入{洛}﹐三{張}減價。”《新唐书·刘子玄传》:“吾始以文章得譽﹐晩談史傳﹐由是減價。”
溢價-汉语大词典
溢價
【1】提高价格。{唐}{曹唐}《和周侍御买剑》:“將軍溢價買吴鉤﹐要與中原静寇讐。”
漫天叫價-汉语大词典
漫天叫價
【1】犹漫天要价。川剧《谭记儿》第四场:“若是旁人呢?我就漫天叫价;是大人吗﹐就不用你就地还钱﹐奴家分文不取﹐权当与大人接风。”
漫天要價-汉语大词典
漫天要價
【1】无限度地乱要价。常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人民日报》1981.2.11:“这个计划﹐也是精打细算搞出来的﹐并非漫天要价之作。”
漫天開價-汉语大词典
漫天開價
【1】犹漫天要价。{阿英}《城隍庙的书市》:“城隍庙的定价是靠不住的﹐他‘漫天开价’﹐你一定要‘就地还钱’﹐慢慢的和他们‘推敲’。”
漲價-汉语大词典
漲價
【1】提高价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伯衡}便道:‘府上的田非但没有貶價﹐還在那裏漲價呢!’”{茅盾}《送考》:“上学期﹐初中学费﹐二十元;这暑假里﹐忽然大家涨价了!有的三十﹐有的四十。”
物美價廉-汉语大词典
物美價廉
【1】物品质量好,价格便宜。{郑观应}《盛世危言·禁烟下》:“本年所收之漿必待隔年出售﹐氣味乃厚。如派人學製﹐復儲一年﹐則物美價廉﹐争先樂購。”《人民日报》1965.5.1:“我们要生产更多物美价廉的日用品﹐逐步满足城乡人民正常生活消费。”
物價-汉语大词典
物價
【1】货物的价格。{唐}{柳宗元}《非国语上·大钱》:“幣輕則物價騰踊。”{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一日日物價高漲﹐十分料鈔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清}{昭槤}《啸亭杂录·关税》:“乃使物價昂貴﹐於民生大有虧損。”《南齐书·王敬则传》:“{永初}中﹐官布一匹直錢一千﹐而民間所輸聽爲九百﹐漸及{元嘉}﹐物價轉賤。”{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发了工资﹐不要说迟一天买东西了﹐就是迟一小时半小时物价也要上涨。”
特價-汉语大词典
特價
【1】特别降低的价格。《浙江日报》1988.9.23:“为稳定物价﹐增加货币回笼﹐本省各地县最近从清仓查库中清理出一批积压商品特价出售。”
打價-汉语大词典
打價
【1】还价。{冰心}《冬儿姑娘》:“她不打价﹐说多少钱就多少钱﹐人和她打价﹐她挑起挑儿来就走﹐头也不回。”{老舍}《龙须沟》第三幕:“刚才呀﹐卖衣裳的一张嘴﹐就要四五万﹐不打价儿。”
找價-汉语大词典
找價
【1】补加价款。《儒林外史》第二四回:“這牛是他父親變的﹐要多賣幾兩銀子。前日銀子賣少了﹐要來找價。”{刘半农}《老酒吃吃有三样好》诗:“哈哈哈我勿敲他菱壳末也要找找价。”原注:“以地产卖于人﹐越若干时复要求加价曰找价;屡敲不已﹐曰敲菱壳。”
折價-汉语大词典
折價
【1】把实物折合钱钞。{赵树理}《三里湾·三张画》:“社里接受牲口还是按一分利折价付息﹐算得了什么恩典!”{宋}{叶適}《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麥折價無過二百﹐琢石示永利。”{明}{张居正}《请裁抑外戚疏》:“口傳聖旨:‘該部折價太薄﹐從厚擬來。’”【2】按照比价折算。{郁达夫}《薄奠》上:“我眼睛闭了一忽﹐走上大街来雇车﹐车夫都要我七角六角大洋﹐不肯按照规矩折价。”{鲁迅}《坟·灯下漫笔》:“我只得探听﹐钞票可能折价换到现银呢?”
押價-汉语大词典
押價
【1】典当或抵押的价格。
掉價-汉语大词典
掉價
【1】跌价,贬值。比喻对人或事物的评价降低。《新民晚报》1989.1.16:“记得早些年﹐老百姓一听说上级的工作组﹐往往肃然起敬。可如今﹐工作组掉价了﹐人们的眼神不那么恭敬了……究其原因﹐恐怕跟这些工作组不工作大有关系。”
提價-汉语大词典
提價
【1】提高价格。《新民晚报》1989.1.23:“擅自乱提价﹐私设小金库﹐鸿新食品商店经理被撤职。”
搞價-汉语大词典
搞價
【1】商议价钱。{赵树理}《三里湾·回驴》:“〔驴〕还在牲口市场拴着哩﹐有个{东山}客正跟{李林虎}搞价!”
擅價-汉语大词典
擅價
【1】享有声价。{唐}{康骈}《剧谈录·元相国谒李贺》:“{張維}﹑{皇甫川}﹑{郭鄩}﹑{劉延暉}以古風擅價。”{唐}{黄滔}《祭陈先辈》:“始者隨計歸{越}﹐上書入{秦}﹐擅價而侯門傾動﹐呈功而鳳藻精新。”
擡價-汉语大词典
擡價
【1】提高物价。{梁启超}《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第二:“惟太僻遠之地﹐小販力不能達﹐其業常爲一二大資本家所專﹐聯行擡價之弊﹐不可不防。”
牌價-汉语大词典
牌價
【1】商品的明码价格。如:批发牌价﹑零售牌价﹑外汇牌价等。
有價證券-汉语大词典
有價證券
【1】表示对货币﹑资本﹑商品或其他资产等有价物具有一定权利的凭证﹐如股票﹑公债券﹑各种票据﹑提货单﹑仓库营业者出具的存货栈单等。
脚價-汉语大词典
脚價
【1】搬运费。{明}{李东阳}《西北备边事宜状》:“惟糴之間稍加調停﹐脚價之耗﹐别爲計處。”{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如山路險阻﹐車乘難通﹐仍召貧人﹐令其般運﹐以米充脚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船户埠行﹐有許多代運鹽斤﹐情願不領脚價﹐還怕謀不到手的。”{赵树理}《三里湾·范登高的秘密》:“越是忙时候﹐送脚的牲口就越少﹐脚价就越大。”
殺價-汉语大词典
殺價
【1】指不合理地压低价格。《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三荷包}聽了滿心歡喜﹐心想這可由我殺價﹐這叫做‘裏外兩賺’。”{方之}《内奸》:“〔{田有信}〕话虽不多﹐肚里有货﹐什么掺水掺假﹑抬价杀价的把戏﹐都瞒不过他的眼。”
文價-汉语大词典
文價
【1】文章的声价。{唐}{殷文圭}《览陆龟蒙旧集》诗:“先生文價沸{三吴}﹐白雪千編酒一壺。”{宋}{王千秋}《南歌子》词:“向來文價重賢關。便合批風支月﹐紫薇間。”{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贞白》:“自致於青雲之上﹐文價可知矣。”
無價寳-汉语大词典
無價寳
【1】谓极珍贵的东西。{唐}{周昙}《季札》诗:“寳劍徒稱無價寳﹐行心更貴不欺心。”《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費仲}奏曰:‘臣知{西伯侯}{姬昌}有一對瓊瑶玉釧﹐此釧無價寳也。’”{陈毅}《夕鹤词》:“同居真美好﹐愛情無價寳。”亦称“[無價之寳]”。{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我這珠衣是無價之寳哩!”{清}{李渔}《比目鱼·耳热》:“所以世間難得的物件﹐就叫做無價之寳。”{艾青}《大西洋》诗:“生命原是无价之宝﹐但在贩卖战争的人们看来﹐生命是不值钱的。”
無價-汉语大词典
無價
【1】无法计算价值。比喻极为珍贵。《尹文子·大道上》:“〔鄰人〕以(寳玉)獻{魏王}……王問價﹐玉工曰:‘此無價以當之。五城之都﹐僅可一觀。’”{晋}{葛洪}《抱朴子·论仙》:“以分寸之瑕﹐棄盈尺之夜光;以蟻鼻之缺﹐捐無價之淳鈞﹐非{荆和}之遠識﹐{風胡}之賞真也。”{宋}{苏轼}《次韵送徐大正》:“多情明月邀君共﹐無價青山爲我賒。”{清}{陈维崧}《三姝媚·寄远用梅溪韵》词:“斜壓紅裯﹐曾化爲蝴蝶﹐此歡無價。”
無二價-汉语大词典
無二價
亦作“[無二賈]”【1】谓买卖公平,价格划一。{汉}{王充}《论衡·是应》:“男女異路﹐市無二價。”《汉书·王莽传上》:“{莽}奏定著令。又奏爲市無二價﹐官無獄訟﹐邑無盜賊﹐野無飢民。”《孟子·滕文公上》“市賈不貳”{汉}{赵岐}注:“無二賈者也。”【2】犹言声誉依然。{唐}{高適}《赠别褚山人》诗:“牆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洛陽}無二價﹐猶是慕風聲。”
無價之寳-汉语大词典
無價之寳
【1】见“無價寳”。
忙不擇價-汉语大词典
忙不擇價
【1】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如今忙不擇價﹐豈不可惜。”
怎價-汉语大词典
怎價
【1】方言。怎样,如何。{马烽}《周支队大闹平川·张初元的故事》:“{张初元}﹐你怎价在我筱麦地里掏起‘猪苓’来啦?”《陕北民歌选·揽工调》:“今儿吃上了个上工饭﹐怎价等到了十月半。”
每日價-汉语大词典
每日價
【1】犹言每一天,天天。价,语助词。《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每日價醫不離門﹐藥不離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我欲待登臨又不快﹐閒行又悶。每日價情思睡昏昏。”{清}{孔尚任}《桃花扇·侦戏》:“每日價琴對牆彈﹐知音賞﹐這一番。”
票價-汉语大词典
票價
【1】依照规定购买各种票证(如车票﹑戏票等)的价格。{沙汀}《困兽记》一:“他们演了戏﹐做了必要的宣传。而且自负行李﹐自备伙食﹐所有的票价全部汇给{上海}前线的伤兵。”
票房價值-汉语大词典
票房價值
【1】指影﹑剧院售出戏票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用以说明观众对上演的作品或有关人员的态度。
硃價-汉语大词典
硃價
【1】受理呈子时索取的钱财。{清}{李渔}《比目鱼·徵利》:“往年下鄉定要收幾張呈子﹐弄些硃價用用。”
瞞天討價-汉语大词典
瞞天討價
【1】没有限度的要高价。瞒天,漫天。形容无限度。讨价,指卖东西的人要价钱。《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我就不信二位真想放弃{太州}!{太州}一丢﹐你们到哪儿去占山为王?算啦!二位不必再瞒天要价了。”《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這個正合着古語﹐‘瞞天討價﹐就地還錢’﹐我説二三百銀子﹐你就説二三十兩!”亦作“[瞞天要價]”。
瞞天要價-汉语大词典
瞞天要價
【1】见“瞞天討價”。
當價-汉语大词典
當價
【1】等价。{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五:“然太史集中亦有:‘頗似{山陰}寫《道經》﹐雖與羣鵝不當價’之詩﹐而太史亦不誤也。”《宋史·食货志上五》:“官市民田﹐慮不當價。”
鹽價-汉语大词典
鹽價
亦作“[鹽賈]”【1】盐的价格。《汉书·宣帝纪》:“鹽﹐民之食﹐而賈咸貴﹐衆庶重困﹐其減天下鹽賈。”{颜师古}注:“賈讀曰價。”《新唐书·食货志四》:“{青}﹑{楚}﹑{海}﹑{滄}﹑{棣}﹑{杭}﹑{蘇}等州﹐以鹽價市輕貨﹐亦輸司農。”{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平叔}請定鹽價﹐每斤三十文。”{建南}《盐场》:“还有第四条﹐盐价须按市价增涨!”
短價-汉语大词典
短價
【1】减低或压低价格。{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是日﹐復劾{永昌府}知府{陳大吕}﹐以其勒買軍糧縱衙役短價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小弟兄得短價將房准了﹐憑衆處分。”
租價-汉语大词典
租價
【1】出租的价格。{宋}{范成大}《乐神曲》:“去年解衣折租價﹐今年有衣著祭社。”《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荷兄高誼﹐敢領租價一十二金。”
聲價百倍-汉语大词典
聲價百倍
【1】见“聲價十倍”。
聲價倍增-汉语大词典
聲價倍增
【1】谓声誉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宋}{洪咨夔}《诸庄提举启》:“品題一出﹐聲價倍增﹐四學士之名等{華嶽}而俱重﹐六君子之選與日星而並垂。”
聲價-汉语大词典
聲價
【1】名誉身价。{郭影秋}《读王渔洋诗题後》诗:“{王子}才高一代宗﹐龍門聲價自稱雄。”{唐}{牟融}《司马迁墓》诗:“英雄此日誰能薦﹐聲價當時衆所推。”{元}{乔吉}《两世因缘》第一折:“如大姐這般人物聲價﹐那子弟每便怎能勾到的根前。”{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聘士彭城姜肱》:“吾以虚獲實﹐藴藉聲價。盛明之際﹐尚不委質﹐況今政在家哉!”
聲價十倍-汉语大词典
聲價十倍
【1】谓声望﹑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章炳麟}《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古人説﹐‘一經品題﹐聲價十倍’﹐原是看品題人是甚麽?若是没有品題的資格﹐一個門外漢﹐對着我極口稱贊﹐又增甚麽聲價呢?”亦作“[聲價百倍]”。《花月痕》第六回:“一經品題﹐聲價十倍﹐吾兄賞識﹐自是不凡。”{清}{姜绍书}《无声诗史·董其昌》:“碑碣銘志之石﹐非公筆不重﹐斷楮殘煤﹐聲價百倍。”《歧路灯》第九五回:“這大人們{伯樂}一顧﹐便聲價十倍﹐何愁那州縣不極力奉承。”
要價-汉语大词典
要價
【1】卖主向买主提出所售货物的价格。{曲波}《山呼海啸》二三:“{老严忠}道:‘要是要价低一点﹐一两千能有。’”
要價還價-汉语大词典
要價還價
【1】犹言讨价还价。如:要他干点活﹐他老是要价还价。
要不價-汉语大词典
要不價
【1】方言。否则;要不然。{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五:“回去不回去﹐能由你吗?你是我家三媒六证﹐花钱娶来的。我是你婆婆﹐多咱也能管着你。要不价﹐不是没有王法了?”{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老孙头}接过嘴来说:‘你娘们平日戴的金镏子﹐你二儿媳过门戴的金钳子﹐你老儿媳的一副四两重的金镯子﹐还有你老伴的金屁股簪儿﹑金牌子﹑金表﹑金砖﹐趁早献出来﹐要不价﹐咱们没有头。’”
虚價-汉语大词典
虚價
【1】指以面值较小的钱币充当较大的使用﹐其超出原数值的部分即为虚价。《宋书·何尚之传》:“夫泉貝之興﹐以估貨爲本﹐事存交易﹐豈假數多。數少則幣重﹐數多則物重﹐多少雖異﹐濟用不殊。況復以一當兩﹐徒崇虚價者邪。”【2】高出于实售价格的价码。{张天翼}《万仞约》三:“做买卖可总有点虚价。他们哇啦哇啦嚷了一起﹐算是三元四角--成了交易。”{鲁迅}《三闲集·书籍和财色》:“书籍用实价﹐废去‘码洋’的陋习……正不必先定虚价﹐再打折扣﹐玩些互相欺骗的把戏。”
等價連城-汉语大词典
等價連城
【1】同样有连城之价。形容同等珍贵。《梁书·儒林传·范缜》:“{晉}{棘}﹑{荆}{和}﹐等價連城﹐驊騮﹑騄驪﹐俱致千里。”
等價交换-汉语大词典
等價交换
【1】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而进行的交换。{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四:“工农业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
美價-汉语大词典
美價
【1】善价, 高价。{南朝} {宋}{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诗:“知言有誠貫﹐美價難克充。”{唐}{李白}《古风》之五六:“{越}客採明珠﹐提攜出南隅。清輝照海月﹐美價傾皇都。”【2】美好的声价。{唐}{杜甫}《赠李十五丈别》诗:“{玄成}美價存﹐{子山}舊業傳。”
良價-汉语大词典
良價
【1】善价;高价。{晋}{陶潜}《感士不遇赋》:“擁孤襟以畢歲﹐謝良價於朝市。”
索價-汉语大词典
索價
【1】讨价。一般指卖主提出售价。亦用以比喻谋求名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衛朝奉}見頭次索價太多﹐故作難色。”{宋}{邵博}《闻见後录》卷二二:“若{頤}({程頤})者﹐特以迂闊之學﹐邀君索價而已。”{徐迟}《火中的凤凰》五:“书在一个书商处﹐三十二册索价一千元。”{唐}{韩愈}《寄卢仝》诗:“{少室山人}索價高﹐兩以諫官徵不起。”{元}{吴弘道}《金字经》曲:“夢中{邯鄲}道﹐又來走這遭。須不是山人索價高。嘲﹐虚名無處逃。”
起價-汉语大词典
起價
【1】涨价。《廿载繁华梦》第二六回:“金價年年起價﹐實昂貴得不像往時。”{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五章:“{世富}老大记得清清楚楚;每年从‘谷雨’前后﹐粮食就起价了。”【2】最低价格。{夏衍}《泡》:“洋价跌﹐米价倒反涨﹐八块八的涨到九块四﹐连起价米也吃不起了!”
車價-汉语大词典
車價
【1】雇车的费用。《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殘}〕將行李卸下﹐開發了車價酒錢﹐胡亂吃點晩飯﹐也就睡了。”《恨海》第二回:“那車夫道:‘不必問怎麽樣。總而言之﹐這買賣我不幹了。算還了我車價﹐我回去了。’”
酒價-汉语大词典
酒價
【1】指酒资, 买酒钱。{唐}{杜甫}《屏跡》诗之三:“年荒酒價乏﹐日併園蔬課。”【2】酒的价格。{唐}{郑谷}《辇下冬暮咏怀》:“煙含紫禁花期近﹐雪滿{長安}酒價高。”{宋}{史绳祖}《学斋佔毕·酒价绯鱼》:“{丁謂}參知政事﹐{真宗}嘗問{唐}酒價幾何﹐{謂}對以每升三十。上曰:‘何以知?’{謂}引{杜}詩云:‘速來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上喜其對。”
酬價-汉语大词典
酬價
亦作“[酧價]”【1】偿付代价。{明}{周履靖}《锦笺记·游杭》:“馬非蹀躞寧酬價﹐人不嬋娟肯動心。”《古尊宿语录》卷二五:“朕收得中原之寶﹐只是無人酧價。”{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至{泗}上﹐徒步至市中買魚﹐酬價未諧﹐估人呼爲保儀。”
貨真價實-汉语大词典
貨真價實
【1】谓货物质地优良,价钱公道。为商人招揽生意的习惯用语。{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骗子》:“爾家貨真價實﹐我太夫人已到﹐常吃好參﹐須至佳者。”{老舍}《四世同堂》三九:“这里有的是字号﹐规矩﹐雅洁﹐与货真价实。这是真正{北平}的铺店。”【2】泛指事物的真实地道,无虚假。{叶圣陶}《游临潼》:“这眼前的景物可真是一幅货真价实的锦绣。”{茅盾}《子夜》十六:“他们两个局外人倒觉得{周仲伟}那哈哈的笑声就有几分像是哭﹐然而在{周仲伟}却是货真价实的笑。”
貨價-汉语大词典
貨價
【1】货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還要把人家那三萬多的貨價﹐捺了五個月﹐才發出來。”【2】货物的价格。{姚公鹤}《上海闲话》:“而貨價之漲落﹐隨在以先令爲命脉。”{夏衍}《泡》:“货价快要涨了﹐大家要屯货﹐不看见吗﹐两栈的呆货都快销尽了。”
貶價-汉语大词典
貶價
【1】降低价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非但没有貶價﹐還在那裏漲價呢。”{茅盾}《子夜》十六:“遂利用舶来火柴进口税轻﹐源源贬价运来﹐使我国成本较重之土造火柴无法销售。”【2】指货币贬值。{王西彦}《静水里的鱼》:“不出三个月﹐新币贬价的速度竟比军事上溃败的速度来得更加可怕﹐一下子就把他的生计逼入真正的绝境。”
買價-汉语大词典
買價
【1】求取金钱。《文选·江淹<别赋>》:“方銜感於一劍﹐非買價於泉裏。”{吕向}注:“以劍刺人而自死者﹐此感國士之義﹐豈求價於黄泉哉。”【2】买进东西的价钱。《醒世姻缘传》第八二回:“所費賃錢足當買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借是借﹐買價是買價﹐不能混的。”
賃價-汉语大词典
賃價
【1】租金。《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晁大舍}看定了四月十三日起身﹐﹐恐旱路天氣漸熱﹐不便行走﹐賃了一隻民座船﹐賃了一班鼓手在船上吹打﹐通共講了二十八兩賃價。”
賤價-汉语大词典
賤價
亦作“[賤賈]”【1】犹低价。《史记·货殖列传》:“田畜人争取賤賈﹐{任氏}獨取貴善。”{司马贞}索隐:“謂買物必取貴而善者﹐不争賤價也。”《宋书·孝义传·郭原平》:“{原平}所赴﹐必自貧始﹐既取賤價﹐又以夫日助之。”{穆湘玥}《藕初五十自述》:“花纱业中之倒闭或脱逃者踵相接﹐而纱厂家之原料贱价购进者﹐对方竟不交货。”{汪曾祺}《晩饭花集·鉴赏家》:“他的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有虫眼的﹑挤筐﹑破皮﹑变色﹑过小的全都剔下来﹐贱价卖给别的果贩。”
賠價-汉语大词典
賠價
【1】赔款。{胡祖德}《沪谚外编·上海歌》:“忆昔{道光}廿二年﹐{林文忠}禁吸洋烟﹐烧尽{英}烟二千万﹐议和赔价罪充边。”
重價-汉语大词典
重價
【1】犹高价。{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文求}老头子惜而不卖﹐他以为还可以得重价。”{唐}{李白}《赠从弟冽》诗:“{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侯門戚里﹐貴主大璫﹐則又先期重價﹐各占燈樓。”
足價-汉语大词典
足價
【1】货币面额与其实际交换价值十足相当。{梁启超}《变法通议·论金银涨落》:“故民雖手持不足價之銀錢﹐而信其可以换等價之金也﹐故用之而不疑。”
跌價-汉语大词典
跌價
【1】商品价格下降。{沙汀}《呼嚎》:“但却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因为大家都认定还要跌价。”《清史稿·食货志四》:“商販求利﹐皆願價昂﹐然往往跌價搶售。”《市声》第二十回:“{步青}喜道:‘這有何難?只是要照原價﹐我却找不到主願;要肯跌價﹐這事準當效勞。’”【2】货币贬值。{黎少岑}《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后来铜元忽然要跌价﹐当然苦害了穷百姓。”
身價-汉语大词典
身價
【1】指人的身分﹑社会地位。《官场维新记》第十二回:“這是我們不該託人去與他説情﹐他如今倒越發高抬身價了。”{王汶石}《春节前後》:“谁知道那昧良心贼﹐如今当了个驴官﹑马官﹐在人前吃开了﹐身价高了﹐架子大了。”【2】指卖身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只是我娶你不起呀﹐不知道你要多少身價呢?”亦指旧时人身买卖的价格。《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郡王給與身價﹐因此取名{秀秀}養娘。”《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身價不敢領﹐只要求些衣服穿。待後老爺中意時﹐賞一房好媳婦足矣。”{郑观应}《盛世危言·贩奴》:“向有拐販華人出洋之事﹐名其館曰招工﹐稱其人爲豬仔。豬仔一名載之西洋﹐身價五六十元。”
退價-汉语大词典
退價
【1】犹退款。{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先是駝騎議定自{關嶺}至{交水}﹐至是余欲往{丹霞}﹐彼不能待﹐計程退價。”
連城價-汉语大词典
連城價
【1】价值连城。形容珍贵难得。{唐}{韩愈}《县斋有怀》诗:“誰爲傾國媒﹐自許連城價。”{明}{徐复祚}《红梨记·诉衷》:“那解元風雅連城價﹐譜鴛鴦無端輳咱。”{三国} {魏}{曹丕}《与锺大理书》:“不煩一介之使﹐不損連城之價。”
造價-汉语大词典
造價
【1】制造某种东西或建筑物等所需的费用。{邓友梅}《邵氏兄弟》:“还是这些造价﹐还是这么大面积﹐也可以把条件弄得比这样好。”《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管道比铁路造价低﹐又安全﹐输送量大。”{柯云路}《三千万》三:“他知道这位专家一眼就能估出一座楼房的造价。”
遺聲餘價-汉语大词典
遺聲餘價
【1】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神滅形消﹐遺聲餘價﹐亦猶蟬殼虵皮﹑獸迒鳥迹耳﹐何預於死者﹐而聖人以爲名教乎?”
道價-汉语大词典
道價
【1】僧家在修持方面的声望。《剪灯馀话·听经猿记》:“其後道價高重﹐虎侍猿隨﹐變幻神奇﹐不可勝述﹐世稱爲{肉身菩薩}。”{宋}{王十朋}《哭纯老》诗:“莫年住{甌}{閩}﹐道價高遠迩。”
運價-汉语大词典
運價
【1】指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的价格。{明}{卢象昇}《确议修筑宣边疏》:“且食米一項﹐取之漕糈﹐則運價等於米價。”
適價-汉语大词典
適價
【1】合适的价格。{翁偶虹}《北京话旧·货声》:“购者取其样品于手﹐适价亦不肯卖﹐待样品取回﹐才能成交。”
還價-汉语大词典
還價
【1】按价付钱。《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我叫他且到{李作頭}家賒了一具輕敲的來﹐明日還價。”【2】买方因嫌货价高而说出愿付的价格。{柔石}《人间杂记》:“而这水果摊的女主人已经允许我的还价﹐三十二枚铜子卖给我。”{刘景华}《斯拉木赶巴札》:“卖鸡的要价两元五角﹐{斯拉木}也不还价﹐掏出三块钱就递过去。”《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他男的不要﹐專買女的﹐壞的不要﹐單揀好的;那些人都餓昏了﹐只要還價﹐就肯賣人。”
言無二價-汉语大词典
言無二價
【1】谓货价说一不二。语本《後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藥名山﹐賣於{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餘年。”《镜花缘》第十一回:“況敝貨並非‘言無二價’﹐其中頗有虚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東西有箇要價還價﹐這箇紙是言無二價的。”{老舍}《四世同堂》十五:“他的小布铺﹐一向是言无二价﹐而且是尺码加一。”亦作“[言不二價]”。{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言不二價-汉语大词典
言不二價
【1】见“言無二價”。
討價還價-汉语大词典
討價還價
【1】指在商品成交过程中﹐买卖双方对价格要求的一增一减。《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兒}問了他討價還價。”{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二六:“每天早起﹐这在我并不难﹐就是换取了九十几文大小不一的铜钱﹐须得掺杂使用﹐讨价还价的买东西。”【2】比喻接受任务或举行谈判时﹐双方对所提条件斤斤计较﹐反复争论。{徐铸成}《旧闻杂忆续篇·王瑚的诙谐》:“他们大概在两面看风色﹐两面讨价还价﹐待善价而贾。”{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我是叫你把隧道外边工作的五个班抽出来。不准讨价还价!”
討價-汉语大词典
討價
【1】要价。《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問道:‘要多少價錢?’{慧澄}道:‘討價萬貫。’”《镜花缘》第十一回:“{唐敖}聽了﹐因暗暗説道:‘{九公}﹐凡買物﹐只有賣者討價﹐買者還價。’”{阿英}《年画的叫卖》:“讨价银子值一千﹐羊肉只卖狗肉钱。”
評價-汉语大词典
評價
【1】衡量﹑评定其价值。{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今州郡寄居﹐有丁憂事故數年不申到者﹐亦有申部數年﹐而部中不曾改正榜示者﹐吏人公然評價﹐長貳﹑郎官爲小官時皆嘗有之。”{金}{元好问}《为橄子醵金》诗之一:“明珠評價敵連城﹐棄擲泥塗意未平。”{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牛驴杂税》:“牛驢牲畜﹐烟包布花酒麯等税﹐交易之所收也﹐例有牙行經紀﹐評價發貨。”{聂绀弩}《<聂绀弩杂文集>序》:“至于它的内容﹐如果真有读者﹐将自会领会﹐自会评价﹐用不着我自己说什么。”【2】评定的价值。{徐朔方}《<长生殿>前言》:“{吴伟业}要求死后以僧装下葬﹐墓碑上不刻任何职名;{钱谦益}则在死后受到迫害。他们在文学史上应该给以适当的评价。”{王西彦}《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他满以为这一次展览﹐会使自己的作品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荣誉。”【3】购物时讲价钱。《宋史·隐逸传上·戚同文》:“〔{宗翼}〕隱而不仕﹐家無斗粟﹐怡怡如也﹐未嘗以貧窶干人。市物不評價﹐市人知而不欺。”
詞價-汉语大词典
詞價
【1】指诗文的名声。{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窦常》:“{常}兄弟五人﹐聯芳比藻﹐詞價靄然﹐法度風流﹐相距不遠。”
詩價-汉语大词典
詩價
【1】诗的声价。{唐}{李洞}《和淮南太尉留题凤州王氏别业》:“野人陪賞增詩價﹐太尉因居著谷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德行文章没包彈﹐綽有賦名詩價。”{张素}《吉长道中》诗:“我向賈人頻問訊﹐{雞林}詩價近如何?”
説價-汉语大词典
説價
【1】讲价钱。《水浒传》第十六回:“我一了不説價﹐五貫足錢一桶﹐十貫一擔。”{明}{李贽}《与夏道甫书》:“羢比布難染﹐須另説價。”
論價-汉语大词典
論價
【1】议定价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馬子才}〕坐肆中﹐使僕代論價﹐廉其值﹐數日盡售。”《南史·恩倖传·茹法亮》:“内外要職及郡丞尉﹐皆論價而後施行。貨賄交至﹐旬月之間﹐累至千金。”
調撥價格-汉语大词典
調撥價格
【1】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调拨物资进行结算的价格。{毛泽东}《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调拨物资给合作社﹐要合理作价﹐不能按国家调拨价格作价。”
談價-汉语大词典
談價
【1】谈论和评价。《梁书·袁昂传》:“從兄提養訓教﹐示以義方﹐每假其談價﹐虚其聲譽﹐得及人次﹐實亦有由。”
謊價-汉语大词典
謊價
【1】商人出售货物时所要的高于一般的价钱。
諧價-汉语大词典
諧價
亦作“[諧賈]”【1】论价﹐商定价格。《後汉书·宦者传·张让》:“當之官者﹐皆先至{西園}諧價﹐然後得去。”{李贤}注:“諧謂平論定其價也。”{沈曾植}《寐叟题跋》一集下:“飛鳧人持此卷來﹐審爲真蹟﹐諧價得之。”{晋}{裴启}《语林》:“令人視之﹐果見向囊皆珍玩﹐正與胡父諧賈。”
講價-汉语大词典
講價
【1】见“講價錢”。
講價錢-汉语大词典
講價錢
【1】讨价还价。{萧乾}《坐船犯罪记》:“他和我们讲价了。说是那天雇了马车﹐得还他钱。”《清夜钟》第一回:“若要他遮掩﹐以少作多﹐以無爲有﹐便百十講價。”《镜花缘》第九六回:“一手拿着衣服﹐同一老者講價﹐把衣服賣了。”《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鴨子不肥﹐拔下耳挖來戳戳脯子上肉厚﹐方才叫{景蘭江}講價錢買了。”{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蹂躏》:“姐姐正跟一个噜苏的老洋车夫讲价钱。”亦省作“[講價]”。
議價-汉语大词典
議價
【1】指政策上允许的由当事人协商议定的不同于国家规定牌价的价格。{周克芹}《山月不知心里事》:“连同分配的口粮在一起﹐家里没处放﹐卖了六百斤议价粮。”【2】讲价钱。{明}{陆粲}《庚巳编·鬼还家》:“其家每買賣貨物商人至﹐鬼便與議價交易。”{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二:“主翁於廳事上買綾﹐自以手取視之﹐且與駔儈議價。”《官场现形记》第九回:“要在這{兖州府}一個地方﹐買地建立教堂﹐與鄉人議價不合。”
讓價-汉语大词典
讓價
【1】在讨价还价中卖方同意降低原先提出的价格。
青雲價-汉语大词典
青雲價
【1】谓致身青云之才。{唐}{孟郊}《送魏端公入朝》诗:“徒懷青雲價﹐忽至白髮年。”
長價-汉语大词典
長價
【1】提高声价。{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夢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長價《登樓詩》。”{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結緑﹐長價于{薛}{卞}之門。”
降價-汉语大词典
降價
【1】降低原来定价。{张锲}《热流--河南漫行记》:“猪肉提高价格后﹐已连续临时降价三﹑四次﹐自由市场上一挂挂膘厚肉嫩的肥猪肉﹐很少有人问津。”
錢價-汉语大词典
錢價
【1】铜钱折合成银两的价格。《清会典事例·户部六九·钱法》:“若錢價過賤﹐民間貿易之際﹐物價必致虧損﹐而姦弊從此而起。”
鎮日價-汉语大词典
鎮日價
亦作“[鎮日家]”【1】整天﹐从早到晩。价﹐助词。{清}{洪昇}《长生殿·觅魂》:“鎮日家把嬌容心坎鐫﹐每日裏將芳名口上編。”{赵樸初}《三快三带过朝天子四换头·观演<蔡文姬>剧有作》曲:“{左賢王}拔劍砍地﹐鎮日價女哭兒啼。”{清}{李渔}《蜃中楼·献寿》:“鎮日價操戈演陣。”
鐫價-汉语大词典
鐫價
【1】削价。{宋}{刘克庄}《鹊桥仙·乡守赵丞相生日》词:“省倉展日﹐米場鐫價﹐萬落千村蒙惠。”
開價-汉语大词典
開價
【1】(售货者)提出(货物的)价格。{阿英}《城隍庙的书市》:“不过这种人家﹐无论西书抑是中籍﹐开价总是很高。”【2】指拍卖者提出的价格基数。《南方周末》1991.5.3:“手持小铁锤的拍卖官站在台上的前端﹐介绍即将拍卖的货物﹐然后以一元开价﹐每次叫价数额不一。”
頂價-汉语大词典
頂價
【1】最高的价钱。《北京日报》1983.11.21:“发现他们出售的大葱是统货﹐未分等﹐却卖顶价每斤8分。”
顯價-汉语大词典
顯價
【1】谓显出其身价。{三国} {魏}{应璩}《荐和虑则笺》:“令夜光之璧﹐顯價于{和氏}之肆;千里之足﹐定功于{伯樂}之庭。”
飾價-汉语大词典
飾價
【1】见“飾賈”。
餘價-汉语大词典
餘價
【1】指死后世人的评价。{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夫神滅形消﹐遺聲餘價﹐亦猶蟬殼虵皮﹐獸迒鳥迹耳。”
韞價-汉语大词典
韞價
【1】《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贾而沽諸?”后因以“韞價”谓韫椟而藏,待价而沽。比喻怀才待用。{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然則{顔駟}韞價﹐殆乎白首;{和尊}播美﹐始自齠年。”《晋书·郤詵阮种等传论》:“{郤詵}等並韞價州里﹐褏然應召﹐對揚天問﹐高步雲衢。”
飛價-汉语大词典
飛價
【1】传扬声誉。{北齐}{刘昼}《新论·妄瑕》:“然馳光於千載﹐飛價於侯王者﹐以小惡不足以傷其大美也。”
馬價珠-汉语大词典
馬價珠
【1】一种翠色的宝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宝石》:“翠者名馬價珠。”{明}{曹昭}《格古要论·珍宝论·马价珠》:“青珠兒出西番諸國﹐色青如翠……大者顔色好者直錢其價如馬﹐故謂之馬價珠。”
馬價-汉语大词典
馬價
【1】马的价格。《豆棚闲话·朝奉郎挥金倡霸》:“在下是個馬販子﹐販子五十匹馬來﹐馬價都是百金一匹的。”《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馬價:凡官營發給兵丁馬匹﹐其馬皆估定價值﹐若有走失﹐該兵賠償。”《战国策·燕策二》:“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2】见“馬價銀子”。【3】雇用马匹的价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打算要騎馬﹐誰知這裏馬價很貴﹐只有騎驢的便宜﹐我便雇了一頭驢。”
馬價絹-汉语大词典
馬價絹
【1】{回纥}与{唐}马绢互易,以马价折绢,称“馬價絹”。《旧唐书·回纥传》:“二年二月﹐賜{迴紇}馬價絹五萬匹;三月﹐又賜馬價絹七萬匹。”{唐}{白居易}《与回鹘可汗书》:“據所到印納馬都二萬匹﹐都計馬價絹五十萬匹。”
馬價銀-汉语大词典
馬價銀
【1】见“馬價銀子”。
馬價銀子-汉语大词典
馬價銀子
【1】{明}初规定各地蓄马以供边备,后以南方不产马而改征银,储太仆寺常盈库,称作马价银子。《金瓶梅词话》第七回:“常言道:世上錢財倘來物﹐那是長貧久富家?緊着起來﹐朝廷爺一時没錢使﹐還問太僕寺借馬價銀子支來使。”亦省作“[馬價銀]”﹑“[馬價]”。《明史·兵志四》:“請支太僕馬價銀四萬二千兩﹐於{平}﹑{慶}﹑{臨}﹑{鞏}買種馬七千。”《明史·兵志四》:“{成化}二年﹐以南土不産馬﹐改徵銀﹐四年始建太僕寺常盈庫﹐貯備用馬價。”
馱價-汉语大词典
馱價
亦作“[價]”【1】驮运的价钱。{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羌海歇家》:“沿途以次遞運﹐往返皆如之﹐價較内地幾昂兩倍。”
駝價-汉语大词典
駝價
【1】用骆驼运物的价钱。{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羌海歇家》:“行程不致遷延﹐駝價不致昂貴也。”{徐珂}《清稗类钞·舟车·驮运》:“{青海}草地行程﹐馱運最艱苦﹐牛馬所載者輕﹐而脚價與駝價則一。”
鬻駑竊價-汉语大词典
鬻駑竊價
【1】谦词。谓劣货而获优评。{唐}{黄滔}《蒋先辈》:“昨者賫持惡賦﹐刺謁清塵﹐本期{劉子俊}待以蓋甌之地﹐{陸士衡}處置於撫掌之間﹐豈期以寸獲長﹐鬻駑竊價。”
高價-汉语大词典
高價
【1】很高的价值;高昂的价格。{周立波}《卜春秀》三:“你父亲下湖里去收了棉花﹐贩到街上﹐高价卖出。”{宋}{叶適}《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栗}又言:‘{熹}欲索高價﹐妄意要津﹐傲睨累日﹐不肯供職﹐以爲作僞有不可掩。’”《後汉书·文苑传·边让》:“階級名位﹐亦宜超然。若復隨輩而進﹐非所以章瓌偉之高價﹐昭知人之絶明也。”{明}{于谦}《急处粮运以实重边以保盛业疏》:“今{河南}﹑{湖}{廣}赤地千里﹐麥禾一空﹐雖有高價﹐無處告糴。”【2】指珍贵的物品。{三国} {魏}{曹植}《盘石篇》:“方舟尋高價﹐珍寶麗以通。”【3】谓声价高。{唐}{高適}《河西送李十七》诗:“高價人争重﹐行當早着鞭。”{唐}{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诗:“雄辭變文名﹐高價喧時議。”
鹺價-汉语大词典
鹺價
【1】盐价。{清}{夏燮}《中西纪事·盐茶裕课》:“商人運鹽﹐有官費﹐有岸費﹐有改捆之費﹐有批驗之費﹐則鹺價不得不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